去腐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去腐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方之去腐散 31 去腐散的别名 32 组成 33 制备方法 34 功效主治 35 去腐散的用法用量 4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去腐散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效主治 44 去腐散的用法用量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去腐散 1 拼音

qù fǔ sǎn

2 概述

去腐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方之去腐散

去腐散为经验方,出自《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1]。

31 去腐散的别名

千金散[1]

32 组成

制乳香、制没药、朱砂、蛇含石(醋制)、轻粉各15g[1]。

制乳香5钱,制没药5钱,飞朱砂5钱,醋制蛇含石5钱,轻粉5钱。

33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1]。

34 功效主治

《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方之去腐散功能化腐[1]。主治一切恶疮,腐肉不脱者[1]。

35 去腐散的用法用量

掺疮面,或黏附在纱条上,插入疮中[1]。

4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去腐散 41 组成

麻虫5分,指甲5分,轻粉5分,灰面5分,蟾酥。

4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津液调丸,如麻子大。

43 功效主治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去腐散功在去败生新。主治肿毒。

44 去腐散的用法用量

中医·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西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水肿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水肿是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中医药学名词》(2010):水肿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古人论述水肿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其发病原因,《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黄帝内经素问》时代,对水肿病已有了明确的认识。《金匮要略方论》对水肿称为“水气”。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

详见百科词条:水肿病 [ 最后修订于2018/9/4 12:01:26 共1606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习惯上中医指汉族的医学,而中国传统医学还应包括藏医,蒙医,壮医,彝医等等。中医的特色是: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经络,脏腑,气血为形态功能基础,七情六*为病因,阴阳失调,邪正相争为发病主要矛盾的独特理论体系;以药物内服外治,针灸,推拿,气功等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治疗手段;以及体现中医整体观点,包含理,法,方,药的“辩证论治”临床治疗原则。中医在日本称为汉医或东洋医学,在朝鲜,越南称为东医,已成为这些国家具有其民族特点的传统医学。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于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中医辩证学是正确认识和辨别中医“证”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所谓“证”,是症状和体征的集合,是疾病的临床综合表现,但又与“综合症”不同,它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证”是客观存在的病理状态,是中医病机的反映,表现了疾病过程中邪正相急和阴阳失调的情况,比较接近疾病的本质。如临床表现为黄疸,肋痛,发热,口苦,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可辨为“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病邪蕴结在肝胆病位,邪气盛而正未衰,属于实证。一种证可见于多种病,一种病的不同阶段也可出现不同的证,这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理论依据。

中医辩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其中“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记载,可看作是辨虚,实证的萌芽。《黄帝内经》中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论述,可认为是中医辩证学最早的理论基础。该书“风论”,“咳论”,“痹论”等篇已有脏腑辨证。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外感病部分,建立了一个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创造了汤方辨证法;其杂病部分发展了脏腑辨证的内容。汉朝以后,历代医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又发展了脏腑辨证,创造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并使八纲辨证,气血辨证,病邪辨证逐渐明朗化,具体化;汤方辨证则受到日本汉方医学家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对中医辨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突出的代表是蒲辅周氏从临床角度总结的治“乙脑”的辨证经验:例如1956年暑天,石家庄地区久晴无雨,当时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属暑温,用白虎汤获效;1957年同期,北京地区多雨,湿热交蒸,同样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为湿温,用白虎汤无效,改用通阳利湿法,收效甚佳。由此,中医辨证的优截止性得到公认。到了80年代,重点转到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辨证,使之客观化。某些证(如血虚证,肾阳虚证,阳虚和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脾气虚证,心气虚证,肝阳上亢证,寒热证等)的客观指标的研究已趋成熟,初步制作了部分证型的动物模型,并创立了微观辨证的理论。“辨证学”这个具有哲学含义的名称是于此时出现的。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关于中医师承方式考职业医师资格

关注中域教育的人也在看

中医师承培训,当然选择中域教育

免费咨询-更多详情;

青岛中域教育信息咨询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中医最早起源于什么朝代

中医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中医是指中国汉族的劳动人民们所创造了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医学,因此也被称为汉医,是一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中医是诞生于原始社会时期,而且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中医理念,以后又经过了历代的总结和发展。

扩展资料:

在中医学中,最有影响的医药神话是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流传久远。《中国医学史》作者陈邦贤说:中国医药之起源,历来有尊伏羲、神农、黄帝为医神者。 有尊伏羲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间接说明了针药的渊源,有尊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关于中药,特别是植物药的最早发现和使用,在古代无不归功于神农,有尊黄帝使岐伯、尝味草目、典主医者,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即是借黄帝与岐伯之口,来传达中医学流传千古的理论体系。 此外,燧人钻木取火,使人们脱离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保护肠胃;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们避开了禽兽虫蛇的侵扰与外伤。 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高寒地带,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是适应北方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发病特点而产生的;汤剂之创始者伊尹,为商汤之相,以滋味说汤。 《吕氏春秋》记述伊尹答商汤有关烹调问时曾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桂既是调味品,又是常用药,故有医食同源之论。 此外,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内经》时代,中国已经有较细致的记录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容量等人体解剖记载,还有对人体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认识的记载,这些理论既有专篇论述,也穿插于其他说理性的篇章。 —中医

51 浏览112732019-04-21

中医的发展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 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 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 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扩展资料:

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 一、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 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二、中医理论的奠定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开启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的医疗里程,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医临床的灵魂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四、中医的变革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发明了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 创办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重要变革。 五、中医理念的进步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 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的,(这也是最早的提倡妇女儿童保护意识的)。 他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也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第一创建巴豆排毒的,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 六、中医的完善 李时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 考古证今,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 附药物形态图1100多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 -中医

77 浏览85882019-03-23

关于中医的起源的描述?

中医学不是指中国的医学,而仅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推拿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拔罐疗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宋代,中医教育受到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另外,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8 浏览11712017-12-16

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人们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做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广泛吸取了百家之长,为治疗疾病所用,产生了大量理论书籍。医书因不会对统治者统治造成影响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汉时期战争和汉朝统治者推行迷信进行思想控制,印刷技术限制,大量医书失传。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长足发展。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医书又大量失传,仅《黄帝内经》在宋朝就两度失传,后经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问世。但由于战争外伤,脾胃等理论得以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切下,中医书籍被重新整理,装订,改编,并大量印刷,各国热爱中医人士共同努力,中医理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现在欧洲许多医学院都把中医理论作为必修课。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将是大趋势,人类最终能战胜疾病。

5 浏览35192017-12-15

中医起源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于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中医古籍中无“神经”“周围神经”“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之病名 ,但周围神经的功能及损伤后的各种表现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描述 。在功能方面,周围神经相似于经络范畴中的“经筋”,其损伤后的症状与中医学“伤筋”“痹证 ”“痿证 ”类似。

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因此,肝肾亏损,髓枯筋痿也常导致筋伤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如前所述,周围神经损伤与肝肾功能失常亦有一定联系。中医学有“久病人络”之说,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而发。某些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迁延难愈,络脉瘀阻在其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血流动力学多发生异常,患者通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神经损伤的气血之 变有虚有实,实则为气滞血瘀 ,虚在于气虚血少。损伤后经筋离断,经隧阻滞,必然瘀阻于内,而气则因瘀而滞,故本病血瘀重于气滞,此与一般外伤无异。神经受损后可形成神经瘤与瘢痕条索等病变,严重影响损伤神经的修复,这与中医瘀血病变相类似,是瘀重于滞的又一原因。神经损伤后,由于气血不能连续,损伤之处瞬间失去气的温煦与血的濡养,气帅血至病所成为康复的关键。神经损伤的修复需要气持续不断地鼓动与温养,而本病耗血多不严重,故气虚血少以气虚为主。

目录(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

《秘授古脉法抄本》

中医-急救仙方

中医三补 养生

中医与汉方医腹诊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饮食调养(高清版)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之钥

中医五字经

中医人沙龙民间中医绝学专号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

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王启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学2008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一学就通-林政宏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中医入门歌诀

中医入门谈

中医入门(高清版)

中医六方治百病(张子明)

中医典籍PDF电子书《经穴秘密》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

中医减肥秘传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谭庆刚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谭宗艾等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逍遥散-温平康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_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妙用:血府逐瘀汤

中医升降学(寇华胜)

中医单方应用大全(黄国健)

中医原来这么有趣—胡献国编着

中医古籍医论荟萃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28遵生八笺校注-[明]高濂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35名医别录(辑校本)-[梁]陶弘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89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扫描版()

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余瀛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一见能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临症经应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儒医心镜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医通祖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1-5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孕育玄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医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惊搐门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折衷秘传真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济世珍宝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温病辩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王应震要诀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考证病源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理集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薛氏济阴万金书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诊验医方歌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诚求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资生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01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1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8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20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中医临床思辨录(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一)—医家明镜(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结合探讨脏象(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肾病诊疗(高清版)

中医名言大辞典

中医名言录(邓铁涛)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中医四大基础讲稿合订本

中医四大方证治要气血痰郁(刘山雁编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

中医四部经典之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7版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名句诵读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

中医外治法简编(理论骈文)

中医外治法集要

中医外用药治腰痛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大词典-PDF电子书下载-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太美《字里藏医》徐文兵

中医奇异治法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张俊庭)

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学习交流(第二讲小林谈阴阳)

中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高清版)

中医学基础(上、下册)

中医学概论--陈文慧2008(2)

中医学派

中医学熟读精选(2)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

中医学辨证概要(精华版)(1)

中医学问答·上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下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上册)

中医学问答(下册)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实践经验录(魏长春)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好东西)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

中医手心疗法大全

中医执业医师全科精华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解析(上下)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经络

中医护理学—第五章诊法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敲打术经络拳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方法全书

中医时间医学(繁)

中医望眼辨证图解(0303;郑德良;彩色)

中医望眼辩证图解(郑德良)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彩图版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0809;本书编委会;彩色)

中医望诊测 健康

中医望诊相法--仿佛居士(1)

中医望诊相法-1991年版清晰版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0606;陈家旭;彩色)

中医术语-证治要览

中医止咳糖浆功效各异

中医正骨学(岑泽波)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丛书—高血压病的中医预防保健(高清

中医治未病解读王琦扫描版

中医治法精华(邢玉瑞)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法则概论

中医流派

中医湿病证治学

中医熏洗疗法大全高树中冯学功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

中医理论辩(瞿岳云)

中医生理入门

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病机论

中医病理(赖畴)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治精华录

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中医眼科学

中医神志病学

中医筋伤学(韦贵康)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五脏病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儿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妇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学基础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诊断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药学

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标幽赋(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温病条辨-04下焦篇78秋燥(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八十一难经(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01(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2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1(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5(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4(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6(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73(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3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合并版

中医经典必背(高清)

中医经典必背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_内经

中医经穴秘密(中医典籍电子丛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脉法解

中医脐疗大全

中医脐疗大全·高树中

中医脾胃论白话解

中医自学百日通1

中医舌像与胃镜像对照图谱

中医芳疗

中医薪传

中医要籍重言研究:阅读中医古籍必懂的词汇

中医论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中医证病名大辞典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运气学解秘

中医面诊(高清版)

中医顽症金方—妇产科顽症金方

中医顽症金方—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中医食疗学_倪世美_11930348P

中药外治及外用配方实用专利精选CHM

中西医汇通派

丹溪学派(滋阴派)

人体核周天医学 王英秋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x

众方大成

医理大概约说 刘止唐

古今名医验方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吉林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第三辑)

周宁中医锦方第一辑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大传今注

唐容川

孙一奎

宗筋疗法讲义

寒凉学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二辑)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智能医药学(郭志辰)

最全中医自学笔记

杏林集叶

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

祖传中医手抄本[失红方]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_邢斌黄力注解

竹棠医镜(钱远铭)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经络三焦九道脉诊学(台湾 张胜利)

脾胃派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1阴阳五行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2病因病机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3脏腑经络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4诊法概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5八纲与八法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6六经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7卫气营血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8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9心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0肝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1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2肺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3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4中医病案分析

著名中医张锡纯著作

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

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

诸症歌诀

走廊医生事件再次升级:兰越峰被“拟解聘”-爱爱医医周精选第23期

走近中医_唐云着

走近中医_唐云著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朱良春口述曹东义整理

走进中医

跌打秘方

重剂起沉疴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

重楼玉钥

重订十万金方(1958)

针灸快针治疗法则(周左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上就是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所有中医学院校学生必学科目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其目录如下: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一)中和思维

  (二)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心包络

  二、 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为奇恒之腑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二)五脏与脑

  (三)五脏与脉

  (四)五脏与骨、髓

  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二)气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附:研究进展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二)络脉

  (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躯干部的分布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别络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经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附:研究进展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一)阴阳平和质

  (二)偏阳质

  (三)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六、指导养生

  附:研究进展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

  一、六*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的基本概念

  (二)六*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湿邪

  (四)燥邪

  (五)火(热)邪

  (六)暑邪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二)影响脏腑气机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二)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

  (二)劳神过度

  (三)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三、结石

  (一)结石的形成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二)烧烫伤

  (三)冻伤

  (四)虫兽所伤

  二、诸虫

  (一)蛔虫

  (二)蛲虫

  (三)绦虫

  (四)钩虫

  (五)血吸虫

  三、药邪

  (一)药邪的形成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过

  (一)医过的形成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

  (一)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进展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

  附:研究进展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二)阴阳偏衰

  (三)阴阳互损

  (四)阴阳格拒

  (五)阴阳亡失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气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进展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进展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大谷光瑞,日本佛教真宗派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作为日本大正天皇的姐夫,他在日本曾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作为一个随侵华日军一起踏上中国土地的掠夺者,这位披着文化考古外衣的僧人,给中国文物古迹造成的破坏之大,恐怕也无人能及。

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学者来说,大谷文库是一个绕不开的名词,尤其是在明清小说的研究者眼中,大谷文库更是无法取代的经典。可以说,大谷文库已成为公认的一座中国古典小说的宝库,而这座文学宝库最初的建立者,竟然是一位日本僧人。

大谷光瑞,日本佛教真宗派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作为日本大正天皇的姐夫,他在日本曾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作为一个随侵华日军一起踏上中国土地的掠夺者,这位披着文化考古外衣的僧人,给中国文物古迹造成的破坏之大,恐怕也无人能及。

偏爱文化考古的日本僧人

旅顺口区的太阳沟,在伪满时期,曾经一度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在太阳沟随处可见的古建筑里,我们仍能依稀领略到它昔日的繁华。

与肃亲王府、关东州厅等宏大的建筑物相比,太阳沟深处,山坡上那栋俄式风格的二层小楼并不十分起眼,但却非常别致。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坐在小楼阳台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海湾里的海鸥是如何觅食的。不过现在这座小楼已经久无人居,显得格外破败,以至于当地文保部门不得不对其进行紧急修缮,好维持它不至于坍塌。但若时光倒退到百余年前,这座小楼却一派风光,是许多政要名流们出入的场所,因为,那时这里曾居住着一位特殊的主人,日本佛教界最重量级的人物:大谷光瑞。

大谷光瑞1876年出生,因为他们家族世代为西本愿寺法主,所以大谷光瑞一出生,就注定要成为僧人。资料显示,大谷光瑞10岁出家,20岁之前,一直是西本愿寺里规规矩矩的宗教领袖继承人。改变发生在1899年,这一年大谷光瑞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内地游历一个多月。这次中国之行,深刻影响了大谷的一生,让他从一位超然世外的宗教领袖,不知不觉间变成一个贪婪的掠夺者。

那次短暂的中国之行,让这位年轻的僧人对中国古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正在伦敦留学的他,很快便出资组建起一支探险队,以探寻佛迹为名,从喀什米尔高原深入到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事实上,探寻佛迹与文化考古只是一个幌子,大谷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掠夺。大量的古城、古墓遗址,遭到大谷探险队的盗掘,他和瑞典人斯文·赫定的探险队一道,在中国新疆地区展开了一场“夺宝大战”。

需要说明的是,与斯文·赫定不同,大谷光瑞和他的探险队员们并没有受过任何考古训练,他们只懂得掘墓,却连最基本的记录工作都不懂得怎么去做。以至于在挖掘过程中,大量古迹遭到毁灭性破坏,还有很多珍贵文物连出土地点都说不清。

大谷曾先后组织过3支探险队,在中国掠夺走了数以十万计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多数是通过大连港登船运往日本,其中占比重最大的当数汉籍图书与碑拓。据说这些图书中仅孤本、珍本就多达数千册,而总数则超过40000册。可以说,3次探险让大谷收获颇丰,可巨大的探险经费与后期分类研究费用,也让大谷陷入了沉重的财政危机。再加上大谷一心忙于在中国探险,导致寺规松弛,僧侣贪腐现象泛滥,大谷也因此受到舆论指责,被迫于1914年辞去法主和伯爵的爵位,并于第二年定居到大连,成为满铁公司的文化与宗教事务幕后顾问及大东亚建设审议委员会委员。

大量稀世珍宝被装船运至日本

大谷光瑞是一个狂热的侵华支持者,是日本殖民当局奉行扩张、掠夺政策的先锋人物。

1938年,他针对“七七事变”后的时局,写下《中国事变后对策》一书,极力主张扩大侵华战争,这本书也一度被日本关东军高层奉为经典,要求高级将领人人研读。此外,大谷还主编出版有《兴亚计划》《兴亚论丛》等丛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