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医学典籍都有哪些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6收藏

著名的医学典籍都有哪些啊?,第1张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5、《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奇经即奇经八脉的简称。与十二正经相对而言。杨上善日:“经,正经、奇经也。”参见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为经络分类名。又称奇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它们别道奇行,不从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不足和溢蓄、调节气血盈亏。奇经八脉在《内经》中曾有分散的记载,至《难经》才集中加以讨论,并提出奇经八脉这个名称。

详见百科词条:奇经 [ 最后修订于2015/6/15 20:04:00 共2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四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致命36穴

 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关元穴:脐下三寸。

 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中极穴:脐下四寸。

 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十二经络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特殊结构说 1 拼音

jīng luò tè shū jié gòu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special structure of channel

3 注解

经络特殊结构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特殊的结构系统。朝鲜金风汉在《关于经络实态的研究》一文中,报告他发现了经络的实态:经穴是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区别的硬度较软的卵圆形结构物,它存在于表皮下及其他各种组织上,它的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所包绕。此结构物的大小和形态各自不同。有的经穴有几个这种结构物集合而成。经脉则由细管状结构物的捆束而形成;它的断面为圆形或卵圆形。经脉的直径为20μm~50μm左有,它的壁面由一层很薄的膜所形成。其内容不包含血球及其他有形成分。经脉中的每一个管状物,个个都是被结缔组织包起来的,并且经脉本身也被结缔组织包裹着,经脉和各个经穴被许多经脉管状物联结著。经脉的各段各节的管状结构物,几乎都一般粗。经脉虽软,但却给人以内容充实的触感,经脉上分布著的毛细血管比起其它各种组织上的血管丰富。管状结构物中完全没有许旺(Schwann)氏细胞。一般来说,其直径比神经轴索粗一些,其它各种形态学上的性质也与神经不相同,这种管状结构物,在其分布状态和组织学上的性质也与淋巴管有所区别,而且它还不进入区域淋巴结,同时在区域淋巴结的近位或远位上的管状结构物中观察不到淋巴球。该结构至今尚未见到国内外其他学者所证实。

古籍中的经络特殊结构说 《类经图翼》:[卷五经络(三)]诸部经络发明

头面部〕巅∶足太阳交巅。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俱经络二。)手少阳别于巅。(经络三。)足少阳之筋,交巅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皮部

》卷二第一下篇。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前说十五大络,循其行处以求其病。次说皮部十二络之以十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皮部论第五十六篇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之脉,皆在于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部有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五脏五六腑六

(灵枢本输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谓如十二经脉之,(起止有序也。)络脉

《脉理求真》:[卷三]汪昂订十二经脉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