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包含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六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魏晋南北朝(包含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六国,第1张

一、魏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陈寅恪 著/ 万蝇楠 整理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作品简介:

本书是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南教授根据笔记整理而成。虽非陈先生原著,但较为真实地体现了其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可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了解这段历史。

2、《波峰与波谷》

阎步克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作品简介:

该书本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著作(仅有244页),却极具理论高度。作者阎步克从“制度史观”出发,着重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势力”两方面叙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历程。对于制度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观,作者的另一部书《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亦值得一看。

3、《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日]川本芳昭 著/余晓潮 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品简介 :

此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中的一册。作者川本芳昭为日本九州大学教授。本书侧重探讨了夹在汉、唐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对于当时周边地区与汉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涉及。其论述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亦可窥见日本学者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动态。此外,这本书装帧不错,开本大小合适,拿在手里很舒服。

4、《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品简介:

不必多言,一本一版再版的好书。田先生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并以江左几家士族与侨性士族与司马皇权结合的历史兴衰为线索,解读“东晋门阀政治”。

5、《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祝总斌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作品简介:

该书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复杂的变化,逐一作出了细致的考证和论述。视角新颖,有许多不同于常识的观点,例如其不同意长久以来宰相制度的变化主要出于君相权之争说;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结合起来做分析等视角都是前人很少留意,对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制度演变非常有价值。

6、《九品官人法研究》

[日]宫崎市定 著/韩升,刘建英 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品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魏晋南北朝史中重要的铨选制度——九品官人法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著作。九品官人法,即我们所熟知的九品中正制,不过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仍有论争。宫崎先生非常注重考证,做学问比较细致,通过此书可窥见一斑。另有《宫崎市定中国史》一书,近年所出,对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亦有帮助。

7、《拓跋史探》

田余庆 著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作品简介:

上面已经推荐了田先生一本书,这里再推荐一本《拓跋史探》。乃是一本关于北魏鲜卑历史研究的论文集,该书具有前瞻性,强调了民族史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也为现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有启发作用。田先生著作不丰,但是出精品。其还有一本《秦汉魏晋史探微》也非常精彩。

8、《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

[日]谷川道雄 著/马彪 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作品简介:

本书由12篇论文组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的检讨和反思,二是对六朝具体历史的分析,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豪族共同体”理论。谷川道雄本人在魏晋南北朝领域研究用力颇深,给日本中国史研究带来深刻影响。

9、《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周一良 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品简介:

周一良先生在中国史、日本史、亚洲史、敦煌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俗的造诣。而本书基本收全了周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以时间为序进行排列,有关于官制、礼制、词语等诸多方面的考证。倘若对魏晋南北朝有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可以阅读这本书。

10、《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唐长孺 著

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品简介:

唐先生还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论丛续编和论丛拾遗等,专业性更强。相比之下,《三论》更适合入门阅读,其论述魏晋南北朝的部分大致有一半左右,乃是唐先生晚年魏晋史研究的理论总结。其具有扎实的史料功底,善用史料且考证精细。

另外,还有几点意见:

① 倘若书籍有修订版本,,比如《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2年便出过精装修订本之中包含着作者的新想法,文本的校正也当优于前面的版本。

② 所列书籍多能购买到纸质本,买不到的电子版本也比较普及。

③ 所举作者均是魏晋南北朝领域研究的大家,亦可以将他们的其他著作加以阅读,对于了解一名史家的学术脉络和整体思想很有帮助。

④ 以上所举多是魏晋南北朝史宏观通史、政治制度史相关著作,因为这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窗口。

⑤ 若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还需要上溯秦汉,下延隋唐,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由来及其影响。

二、五胡十六国:

而且你应该问的是五胡十六国

《五胡录》,作者火焰塔,也很不错

《北史》包括《魏书》、《北齐书》、《周书》,这是24史里边的

《中国通史》

  我初次认识谢保成同志是在1993年10月召开的国际唐文化学术讨论会上。当时他向会议提交一篇题为《唐代别集中的“文之将史”趋向》的论文。我拜读之后,印象很好。于是在这种以文会友场合,我们因缘相识了。

  唐代是盛世,盛世修史,自不待言。所以唐代史学研究有丰富的资料。现有研究唐代史学的著作如瞿林东同志的《唐代史学论稿》、牛致功同志的《唐代的史学与“通鉴”》以及有关中国古代史学史、史学家评传、隋唐史中的史学部分,都对唐代史学和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作了阐述,富有成果,受到重视。此外,黄永年、贾宪保两先生著的《唐史史料学》亦为了解唐史史料的源流、价值和使用方法的好书。

  谢保成同志的《隋唐五代史学》,作为一部系统论述隋唐史学发展的专著,和上述有关著作比较,有自己明显的特色。首先是系统、全面,全书分14章,加上导论、后叙,合计16个部分,集修史、史馆、史学发展等方面内容之大成;其次是有深度,如对隋唐五代主要史著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修史过程、特点与历史作用,均有详细之探讨,新见迭出。所以,我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而且对于隋唐史的研究都是极有参考价值的。

  保成同志的“后叙”写得感人肺腑。他的治学态度很严谨,值得称道。这一点从本书对有关史著的内容真伪、存佚情况、版本问题所作的考辨中可以窥其一斑。

  中国现时5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大都有一段艰难的经历,所以他们比较成熟,对事业也很勤敬,这和时风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他们是一群时代的傻子。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世界是傻子的世界,由傻子去支持,由傻子去推动,由傻子去创造,最后属于傻子。”所以,献身敬业的人,是高尚的人。

  应作者之嘱,谨此为序。

  郑学檬

  1994年3月于

  厦大敬贤寓所

  《隋唐五代史学》出版以来已经整整十年过去了,促成此次改版,主要有以下因素。

  首先是读者对于这本书的厚爱,部分高等院校的教授推荐这本书为历史系隋唐史专业、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参考书或必读参考书。自1995年2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初版之后的五年当中,先后收到四五十封来信(包括厦门大学转来的信件)。其中,一多半询问在什么地方能够买到这本书,甚至有直接汇款来要我代为购买,或者直接从我个人存书中购买,便有了重印之议。

  来信约有三分之一涉及书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文字方面,主要问题在引文的删节处理上。使我深受感动的是,在最早的几封来信中,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青年教师刘筱红表示要对全书进行“文字校勘”。史实方面,多是由于对初稿删削时造成叙述偏简引出的问题:一种情况是宋人著述中已有详考,仅引其结论加注而已;一种情况是对有议论而未付诸实践的史学现象,均不考述;再就是认为属于常识性的知识,简单带过。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一位博士生总共四次来信,除购书之外,三封信都是在出现上述情况处问到一些具体问题。其间,得见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Denis Twitchett(崔瑞德)著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唐代官修史》)一书,进行了认真比较。随后出国讲学,同韩国、日本学者交流,归来之后又与台港学者交流,均有所获。观点方面,不同的看法没有直接交流,仅见于新出版的一些著述中。鉴于上述情况,认为有必要对全书作一次修订,决定不再重印初版本。由于承担其他研究课题,一时难以集中时间,修订之事便拖延下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唐代文化》约我撰写15万字左右关于唐代史学的内容,成为一次修订契机,即将初版本第二、三、四、七、八、九、十一以及第十三章部分内容与先前准备作为附录的一章改写为八章,约占初版本一半的内容,写入《唐代文化》第八篇史学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经学史》约我为其撰写唐代经学的变异,再次对初版本第七、八两章相关内容作了一次调整和改写。与此同时,在考察佛教史学问题、集校《贞观政要》过程中,凡涉唐代史学的内容,均在初版本相关处进行了添改,算是一种零星积累和随手修订。

  近几年来,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史学史》编写,在通盘考察中国史学的基础上,再次对隋唐五代时期史学审视一过。2005年上半年,《中国史学史》全书最后定稿,决定乘余兴集中时间对本书作一次全面修订。

  在这当中,不断有读书网、文史网等网站将初版本以图形文字或文本文件等不同形式在网上转载,也有前来签订转载电子文本合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催促我尽快进行修订。大约在2005年暑假期间,商务印书馆著作编辑室得知复旦大学某教授以本书作为讲授隋唐文献学和隋唐史学的指定参考书,引起浓厚兴趣,随即同我联系,希望纳入2006年出版计划,要求在2006年1月修订完稿。

  经过整整十年的检验,对于全书总体框架、基本史实、基本观点,均未见提出较大疑议。此次修订,即以增补基础知识为主。总体结构,仍然保持十四章,只在第二章增加一节,同时稍稍改动几个章、节题目。为便于把握各节内容,增加了小标题。初版本288千字,几经“校勘”,明显的错字不超过二十万分之一,均作改正。对于不同观点的讨论,采取两种方式表达:属于知识方面的问题,在正文叙述中论证、考辨;属于观点分歧的问题,以注释形式,用[补注]作简要说明。自2005年10月起,断断续续用了三个月左右时间进行修订,形成现在这个本子。

  初版本“后记”曾经提到撤下原稿附录三章,其中之一为《新修唐史的特点与成就》。鉴于新、旧《唐书》都是研究唐史的最基本史料,而两部书的编纂、取材、思想却有很大差异,分别反映五代前期和北宋前中期对于唐代历史的不同认识,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为提供一些阅读方面的参考,决定将《新修唐史的特点与成就》改题为《<新唐书>的纂修及特点》,作为附录之一。

  前面提到Denis Twitchett著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是迄今国外学者惟一一本关于唐代史学的专门著述,本人曾写有一篇书评发表,编入本书书后,作为附录之二。

  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作为一部研治新、旧《唐书》的集大成之作,至今读者未见其全貌。1996年夏、秋之际翻检过全本,写成《一部研治两<唐书>的集大成之作——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发表,编入本书书后,作为附录之三。

  为使读者了解初版本成书经过,征得原序作者郑学檬先生同意,依然将原序保留在书前,同时存录本人所写后记原文。

  为本书初版本题写书名的张政烺先生去世整整一年了,此次改版沿用初版本题签,以表对张先生的缅怀之情!

  写初版本后记,至此时此刻整整12年了。本书得以增补、改版,感谢众多关注隋唐五代史学、隋唐五代文献的读者。

  2006年1月25日(腊月二十六)

  导论

  第一章 大规模修史的准备——隋代史学

  第一节 古籍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前代史的续撰

  一、南朝史修撰

  二、北朝史修撰

  三、通古之作

  第三节 皇家垄断国史

  第四节 史料积累的成绩

  一、地理方志

  二、杂史、杂传

  三、典志

  四、佛教史籍

  第二章 以前王得失为鉴戒的《隋书》等五代史

  第一节 从诏修“六代史”到设馆修“五代史”

  一、诏修“六代史”

  二、设馆修“五代史”

  三、私修“五代史”

  第二节 《隋书》的特点与成就

  一、纪、传的特点

  二、十志“惟通前后、本末兼明”

  第三节 南朝梁、陈书

  一、关于《梁书》

  二、关于《陈书》

  第四节 北朝齐、周书

  一、《北齐书》

  二、《周书》

  第三章 新修两晋南北朝史

  第一节 “御撰”《晋书》

  一、修撰缘起

  二、思想特点

  三、编纂体例

  第二节 “编次别代,共为部秩”的南、北史

  一、修撰始末

  二、编纂特点

  第四章 史馆制度的确立与调整

  第一节 史馆的建置与构成

  第二节 史料积累制度化

  一、《起居注》和《时政记》

  二、各部门报送史馆文书

  三、遗闻佚事及行状、文集

  第三节 几项重要调整

  一、修史重心转变

  二、国史体例变化

  三、修史方式变通

  第五章 国史的系统修撰

  第一节 实录的纂集

  第二节 “国史”的编撰

  一、纪传体“国史”

  二、编年体“国史”

  第三节 国史的体制与价值

  一、体制与性质

  二、价值与得失

  第六章 图书整理与史籍研究

  第一节 图书整理与著录

  一、搜集与著录

  二、整理与著录

  三、私家著录

  第二节 类书地位确立

  第三节 几部重要史籍研究

  一、中唐以前的《春秋》研究

  二、“三史”研究

  第七章 中唐以前史学的总结

  第一节 《史通》的私撰与结构

  一、刘知几私撰《史通》

  二、《史通》的结构

  第二节 《史通》的思想体系

  一、“实录直书”

  二、“激扬名教”

  三、“实录直书”与“激扬名教”的矛盾统一

  四、具有两重性的“理”

  第三节 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一、系统总结史书体例,使纪传史编纂更趋规范

  二、系统考察史官制度和史书编纂,开史学史先河

  三、提出史家修养标准,成为历代公认的一种人才观

  四、提出修史具体方法和要求,推进史书编纂不断完善

  五、推动史学评论迈上独立发展之途

  第八章 史学发展的转折

  第一节 中唐以前的史论

  一、议政论史及其代表《贞观政要》

  二、“天人关系”与“古今关系”新认识

  第二节 新起《春秋》学及其影响

  一、《春秋》学悄然兴起

  二、对《春秋》的新诠释

  三、影响与评价

  第三节 先期道学对史学的渗透

  一、史学功用的转换

  二、是非、善恶标准的变化

  三、“良史”观念的转变

  四、如何理解“直笔”

  第四节 中唐以后的史学趋势

  第九章 从“礼法刑政”探“政理”的《通典》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典志

  一、典志新特点

  二、典志的演变

  第二节 创立认识社会结构的新体系

  一、杜佑生平与《通典》纂修

  二、《通典》的“篇第之旨”

  第三节 《通典》的性质与内容

  一、从“体要”探“政理”

  二、酌古通今,既弊思变

  三、记述礼仪,考察社会

  四、凡为著述,诚要审详

  第四节 《通典》的得失与“会要”的萌芽

  一、“去取之际,颇欠精审”的问题

  二、“节目之间,未为明备”的问题

  三、“会要”的萌芽

  第十章 图经地志的新发展

  第一节 图经总志的绘制与编纂

  一、前期的图经地志

  二、“安史”乱后的图经地志

  第二节 保存最早的总志——《元和郡县图志》

  一、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

  二、《元和郡县图志》的篇卷结构

  第三节 面向社会、拓展视野的一方志书

  一、京城

  二、地方

  三、域外

  第十一章 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

  第一节 杂史新著大量涌现

  一、杂史之属

  二、杂传记之属

  第二节 小说向历史笔记演变

  一、志人类著述

  二、考订辩证类著述

  三、杂俎类著述

  第三节 诏令与奏议独立门类

  一、诏令集编纂

  二、奏议集集录

  第四节 “文之将史”的趋向

  一、散体逐渐取代骈体,文章由抒情为主转向说理、叙事为主

  二、文风由浮华转而质实,逐渐走向通俗

  三、“载一人之事,以垂于世”的传记遍文集

  第十二章 反映社会风貌的专门著述

  第一节 皇家修谱与私家撰述

  一、皇家修谱

  二、私家撰述

  第二节 佛教史籍门类扩展

  一、纂集部

  二、传记部

  三、目录部

  四、音义部

  五、佛教史著述

  第三节 乐舞、书画之史

  一、乐舞史籍

  二、书画史著述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唐史修撰

  第一节 皇家撰集唐史

  一、搜集史料与组织纂修

  二、书名之辨

  三、史料来源

  第二节 《旧唐书》的特点与内容

  一、“纂修须按于旧章”

  二、“褒贬或从于新意”

  第三节 数量繁多的私撰唐史

  一、传世著述

  二、道教史籍

  三、散佚著述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的国史与野史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第二节 皇家国史的纂集

  第三节 各国野史的撰录

  附录

  一、《新唐书》的纂修及特点

  二、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三、一部研治两《唐书》的集大成之作——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

  引用书目

  后叙:人生历沧桑 学海冶性情

  后叙:人生历沧桑 学海冶性情

  面前的这部书稿,终于在历经沧桑之后就要问世了,不禁感慨万端!

  60年代中,我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从汪篯师攻读隋唐史。毕业前夕,“十年浩劫”首先从这里开始,中断了一切正常活动,包括毕业分配。在动乱中“逍遥”了两年,于1968年7月被下放到吉林省长春市郊区教中学、参加输油管道工程、当政府干部,度过了整整10个严冬。

  1978年9月,再次获得机会,以无限喜悦的心情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学习和从事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远在“天府”之都的母亲,刚刚看到“浩劫”过后的一线光明,便因饱受磨难而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兄弟二人。我不得不将经母亲亲手为我抚养到4岁的女儿接来身边,继续完成学业。二女儿出生后放在京郊姥姥家抚养,爱人带着大女儿在长春。研究生毕业,留在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82—1983年,参加导师尹达先生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一书撰写,执笔章节主要在唐宋时期。当讨论全书提纲和中国史学分期时,我对唐代史学的承前启后作用形成较明确的认识。1984年夏,湘潭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选修唐代史学课,被介绍来京要我面授,于是产生出一份简略的纲目。建国35周年前夕,夫妻女儿分居生活结束后,我便开始对唐代史学的发展作系统清理。紧接着,研究课题又被引到当代史学研究和古代政治制度方面。

  1987年10月,告别了住办公室的生活,迁到现在的居处,精力才全部转移过来。同时,应一家古籍出版社之约,开始了这本书稿的撰写。越是深入进去,越是感到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少,空白还很多,应当弄清楚、填补上。经过整整10个月的紧张伏案工作,于1988年9月脱稿,送到出版社。1989年“事件”之后,出版社计划有所变动,书稿便被积压在那里了。适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中国史学史,对书稿中的一些问题认识又有深化,便系统地补充了中唐以后的内容,调整了全书的编排结构,形成一个32万余字的本子。

  本书的写作,力求尽量吸收各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因此,受到的启示不少,同时又参考了一些研究论著的观点和古籍整理的成果。鉴于行文关系和篇幅所限,恕不能一一加注,敬请见谅。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感谢施丁、张弓两位同仁对第一稿初稿提出过很好的修改意见。尤其要感谢张政烺先生为本书题签书名,以示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1990年夏秋以来,正当上述一切顺利完成之后,“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又最先降临头上。先前约稿的那家出版社一拖再拖,到1993年夏终因“经费困难”将书稿退了回来。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当中,我渐渐地“知天命”了。

  1993年10月,在无锡国际唐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认识了中国唐史学会会长郑学檬教授。郑先生从我提交的论文了解到本书的问世正处于“难产”中,便当即提出几个方案推荐、支持本书出版,使我真正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怎样的一种新意境。经郑学檬先生向几家出版社热情推荐,最终决定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根据约定的字数,我撤下了原稿附录的三章,即《新修唐史的特点与成就》、《从〈资治通鉴考异〉看隋唐五代史学》以及《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与集录出版》。同时,用了一周的时间对原稿各章、节的文字作了可能的删削,形成现在这个本子。

  因为我自己的研究水平不高,书中难免疏漏错讹,编排体例亦或不妥,还希望读者读了以后对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删削之际,正当母亲的生辰(癸丑年腊月廿六,1914年1月21日),谨以此稿纪念母亲的八十周岁诞辰!

  谢保成

  1994年1月

  中国史

 一、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1[唐]刘知几,刘占召校注:《史通评注》,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2[清]章学诚,仓修良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共3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5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日]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白寿彝总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1杜维运编:《史学方法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1979年版。

 1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13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乔治忠等编:《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北大出版社2010年版。

 16[美]鲁宾逊,何炳松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7[英]巴勒克拉夫,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8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姜芃:《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先秦史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4

 2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版。

 4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7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三、魏晋南北朝史

 1[唐]唐太宗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北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3[南朝]刘义庆,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

 4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续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版。

 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2年版。

 1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年版。

 1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日]宫崎市定,韩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17[日]川胜义雄,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35

 18[日]谷川道雄,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9单国钺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中古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0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四、西夏史

 1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史金波等:《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李范文:《同音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李范文主编:《西夏语比较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史金波等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李范文主编:《西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牛达生:《西夏遗迹》,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2史金波:《西夏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李范文编:《夏汉字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杨蕤:《西夏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杨浣:《辽夏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黑水城文献》(1-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7年版。

 17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等编:《英藏黑水城文献》(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9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等编:《中国藏西夏文献》(1-20),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李范文主编:《西夏研究》(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08年 136

 版。

 2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等编:《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五、隋唐史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4年版。

 3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日]气贺泽保规:《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刘俊文:《唐律疏义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版。

 8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六、明清史

 1汤纲,南炳文:《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10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英]崔瑞德,牟复礼等:《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清]魏源:《圣武记》,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6[明]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孟森:《明清史讲义》(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8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0吴晗:《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1988年版。

 12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3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37岁结婚。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等八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再次应聘去牛津大学任教,并顺便到伦敦治疗眼睛,经英医诊治开刀,不仅无效,目疾反而加剧,最后下了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寅恪怀着失望的心情,辞去聘约,于是1949年返回祖国,任教于清华园,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解放前夕,他到广州,拒绝了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要他去台湾、香港的邀聘,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遂移教于中山大学。

  解放后,他受到党和政府的器重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先后被先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记载,并注明辞谢未就,荐陈垣代己。上述职务据《修水县志稿》),继续任中山大学教授。自1956年,陈毅、陶铸、周扬、胡乔木等中央***,都先后去看望过他。陶铸尊重他的学识和人品,1957年亲自关心他的助手配备和眼疾治疗。1962年,他的右腿折跌骨,又给他派护士轮班照顾,在广东知识界传为美谈。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塞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柱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编辑本段]治学理念

  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

  陈寅恪的“四不讲”

  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岭南大学等数所大学。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此外,陈寅恪讲学还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编辑本段]名字读音

  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恪”应读作“克”(拼音:Kè)。 但有资料表明,由于陈寅恪是客家人,而“恪”在客家话中有“quó”的,因普通话(时称“国语”)中无此音,于是到中国北方后,便被当然地称为“yínquè”了。因袭相承,并成为习惯。所以,有学者认为,“陈寅恪”应读作Chén Yínquè。

  不过,在使用汉语的人中间,知道这一点的人显然为少数,包括陈寅恪本人也并不追究。因而,在使用普通话时,仍不妨将陈寅恪的“恪”读作“克”(Kè)。况且,陈寅恪本人在1940年5月致英国牛津大学的英文亲笔信的署名是“Tschen Yin Koh”。

  [编辑本段]著作书目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小逻辑》

  《柳如是别传》

  《金明馆丛稿初编》

  《金明馆丛稿二编》

  《寒柳堂集》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陈寅恪文集》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历史专业的,虽然没上北大那么好的学校,但是,在历史方面我也是非常喜欢,像你一样,我的最爱也是中国古代史。呵呵。。。。别的不多说。就说说我知道的吧。我们教授给我们推荐的考研教材有: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下册,宁欣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个人认为,北师大的教材要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详细,内容比较多)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吕思勉先生在历史学方面堪称泰斗,强烈建议你读他的书。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我们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淡元先生的,个人觉得内容太少。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历史理论的书我建议你看《史学引论》王学典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写的特好,理论性很强。

你想学中国古代史,那就读《二十四史》吧,这是中国古代史精髓,全中国能通读二十四史的也就只有吕思勉、李敖等数人,寥寥无几,不过要通读二十四史,要有一颗为学术献身的精神,可能要十年时间左右。

大学本科期间,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都要学,等到研究生才分开,到博士就更细了,研究生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史学史,世界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等,博士时细到有秦汉史,隋唐史,明清史等等,越学越细,越学越深奥。

仅仅中国古代史就博大精深,一个人一辈子,两辈子也学不完,不过,活到老学到老,每天都充实自己,也不枉此生对历史学的情有独钟。

介绍了一些历史书,我给你推荐几个历史学大家吧。经学大家有俞樾与其学生章太炎,俞樾之孙俞平伯是红学专家(研究红楼梦的)还有钱穆、陈寅恪、翦伯赞、陈垣等人,这些都堪称历史学大家。你可以看看他们的书或其文章。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你在历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数年之后能够成为全中国明史界的泰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