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的历史沿革
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 则保定别称为上谷。
北宋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981)保塞军升为保州,清苑县更名保塞县。金保塞县复名清苑县,并复置满城县。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此地战争。金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金天会七年(1129)于保州设顺天军,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城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1录事司、7州、8县,州领11县,“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隆庆年间(1567~1572),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1948年11月5日,解放军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4年撤县定县专区,所属部分县划归保定专区。
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现定州市)、阜平、涞源、涿县(现涿州市)、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
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往石家庄。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
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和清苑县(现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
1987年撤销郊区。
1994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保定市(地级)。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同意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和南市区,设立莲池区;撤销保定市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设立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保定市的行政区划由3个区、18县、2个县级市的格局,变为5个区、15县、2个县级市的格局。
保定在战国时期南部属于晋国和鲜虞国,北部属于燕国。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在春秋战国时期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
扩展资料:
保定市总面积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设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
保定市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34497亿元。
同时保定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WWF低碳试点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
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 ,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 ,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保定
本文2023-08-06 18:25: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