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汉人这个名称的起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请问汉人这个名称的起源,第1张

所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专指汉族的。汉人血统基本上属于亚洲蒙古利亚人,而影响汉人血统的主要是四大民族:古汉人,即秦汉时代汉人,属汉藏语系;鞑靼人,主要包括匈奴人、契丹人,属阿尔泰语系;东胡,主要有鲜卑人,属通古斯语系;古越人。从相貌、体质上看,古汉人方脸,面貌中正;鞑靼人圆脸,面庞较大、粗放;东胡人长脸或瓜子脸,前额大,鳃及下巴较窄,小眼;古越人肤色稍黑,眼球突出,体毛少。所以今天汉人相貌千变万化,有人博众家之长,俊美;有人集众家之短,丑陋。

此外,汉人血统中还有大量的同属汉藏语系的羌、氐、党项血统,有部分不知源头的白人血统,以及部分突厥血统,极少量黑人血统。

不妨从上古时代开始,大约在4500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两支比较发达,人口众多的文明,一支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九黎部,以牛为图腾,首领蚩尤;一支是黄河中游的诸夏部,以龙为图腾,首领炎帝。九黎部善于制造和使用金属武器,民风剽悍。而黄河中游一带由于自然条件适宜,土地丰沃,农耕业发达,民风文弱。两大部族势均力敌,时常发生战争冲突。

黄帝部是诸夏的一支,居住在北方,自然环境恶劣,造就了他们尚武的民风。他们不服炎帝的旗号,由黄帝率领南下入寇,击败了炎帝,成为诸夏部的首领。黄帝得势后,在部族内部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内部的联合和整顿,扩大部族首领的权力,安定农业生产,扩张军备,使诸夏部族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今天所谓的“华夏”先民。化,就是华美、华丽的意思,夏,是广大的意思。“华夏”可以理解为穿着华丽衣服,住在广阔大地上的人。

黄帝整顿夏以后,开始入侵九黎部。九黎虽然不如夏发达,但他们拥有先进的金属武器,连续九次击败了黄帝的入侵。黄帝却从这些失败中总结出一些用兵的法则,最终一举击败九黎,杀死蚩尤。迫使黎人南迁,从此,夏族人周围便不在有强劲的,威胁民族生存的对手,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夏人将四周落后的民族称为蛮、夷、狄、戎。

蛮,是黎人南迁的一部,是后来楚人和今天苗人的先族。夷,是黎人留守故乡的一部,后来的殷商。狄,一部可能是鞑靼人的祖先,也有一部分白人,可能是突厥人的祖先。戎,可能是一支闪米特人或者闪米特与土著黄人的混血后代,也有可能是与突厥先祖同源的一支白人或混血部族。

对四周落后民族,夏人采取了宽松政策,不压迫、不奴役,而是将夏人分封到各处做国君,实行“华君夷民“政策。约4000~4200年前,夏人基本上取得了黄河流域的统治地位,并扩张到长江流域。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理的水害,而且将夏人的统治区域划分成为了九个行政区,即“九州”。夏人开始与周遍民族融合。

夏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持续了近1000年,直到公元前1600左右,黎人的后代(也可能是黎人与夏人的混血)商人推翻了夏人的暴政,建立了一个相对温和的王朝:殷商。在此之前,夏人称他们为“东夷”,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繁荣的青铜器时代。和夏人相比,商人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开明性。商人的统治维持了近600年,这600年间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飞速提升,创建了文字系统,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历史阶段,同时农业、手工业、商业、艺术有了长足发,军事上战车也由西方传入中国。东方的黎人在与夏人对峙融合的1000年中一直处于下风,在不断的反省与学习中他们的民族习性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被打散的黎人无法凭借一个分枝与整个夏人集团对抗,他数百年后,这枝黎人便与夏人融合了,这次融合奠定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为后来汉民族的形成创造了各种有利的条件。

夏人与黎人之间对峙从上古开始,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持续了1500年或更久远。这两大民族的对峙非常独特,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虽然也有战争爆发,但双方总体上却能和睦相处,谁的科技和文化先进,谁就占据最富饶的黄河中游地区。失败利承认成功者的统治地位,成功者也没有残酷地迫害失败者;文化上双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上的彻底融合。

周人居住在现在中国陕西一带,其国君是夏人。但国民血统未能考证,可能是夏人一支,也可能是夏人与狄戎的混血。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周人有可能间接甚至直接受到西亚文明的影响。他们大概是中国最早接触并使用铁器的部族,3000年前,他们虽然在人口与文化上落后于商,但军事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于是在公元前10世纪,周人以反对暴政为名,入侵中原地区。他们以4万5千精锐部队击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自己的商军,一举攻克商首都朝歌,灭亡了商朝,建立周朝。

周朝建立,标志着夏人与黎人对峙的时代结束。经过长期融合后的中国北方,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周人。周延续并发扬了商的文化,文字和书写系统更加完善,铁器得到广泛应用,周的疆域扩张到了长江流域。在周的周边,有南方的楚蛮和西、北面的狄戎,同时,在四川盆地,古蜀人建立了国家。

楚蛮臣服于周人,是黎人的另一支,和商人相比他们没有什么显著的进步,十分尚武。周天子分封夏人的后代做了楚蛮国君,开始对他们实行教化、统治,并开发长江流域。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成效的举措,虽然刚开始楚君的爵位仅仅是“子”,但楚人在楚君的领导下不断扩张并与周人融合,渐渐建立了一个几乎可以与整个中国北方抗衡的国家,还称了王,试图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狄戎的一部分也受到了分封,建立了一些小诸侯国,其中最大最长久的是中山国,中山人是白人,族源不可考,以酿酒著称。大部分狄戎部仍游离与周朝之外,不断侵凌,周后期渐渐形成匈奴。

因为地理关系,古蜀国与周朝联系不紧密。周朝后期,一些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强大,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不断地兼并、融合,楚人渐渐周化,古蜀被秦灭,中山也被灭,狄戎不断南侵,一部分与周人融合。汉人的雏形乍现。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疆土扩张到了珠江流域。不久秦便被汉取代,古汉人正式形成。古汉人主要有夏人与黎人融合而成,还古蜀人和部分狄戎,其中,狄戎既有黄人也有白人,黄人部族与鞑靼的祖先同源,白人部族不可考。

汉人的周边,北方有匈奴;东北有东胡;西北有白人,其中大部分与突厥同源,小部分是波斯人;南方有越人;西南有苗、彝等蛮族,苗人是黎人最后的后裔。

匈奴人属鞑靼,阿尔泰语系,基本上与汉人同时形成,稍早于汉人,并与汉人展开了数百年的对峙。匈奴游牧为生,居住环境恶劣,尚武,掌握先进的骑兵战术,虽然文明程度远不如汉人,却足以同汉人对抗。西北的白人基本上不没有与汉人发生融合,但也有一小部分习汉俗,归汉化。苗、彝等西南民族十分封闭。汉人扩张到珠江流域以后,与当地土著融合,融合过程十分漫长。

汉击败匈奴,匈奴一部西迁,一部留守降汉。汉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大分裂大动荡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而南方的汉人进一步开发珠江流域,原珠江流域的土著被汉人同化。汉族进入了第二个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大约有100万匈奴人,50万鲜卑人和其他各北方民族共计200万以上人口被汉人同化,而南方汉人同化的越人则难以统计。至公元7世纪汉人实现了第二次大统一,民族大融合基本完成。汉族的血统基本上与现代相同。

这一时期融入汉人的民族中,以鞑靼人为主,其次是东胡人和羌氐,以及少数突厥人。至于越人,难以数记。少数民族大约有300万至400万融入汉人,血统至少占当今汉人血统10%。唐代是一个非常开明且具有包容性的朝代,唐代击败了突厥,使其被迫西迁,小部继续被汉人同化。唐代还出现了来自非洲的黑人“昆仑奴”,是汉人血统中具有了一丁点黑人血统,值得一提。

至宋代,鞑靼人和东胡人重新在北方崛起,契丹、女真、蒙古一步步深入中国内部直至完全灭亡中国。契丹人和党项人一部融入蒙古,一部融入汉。蒙古退回漠北后,汉人已经和现在没有什么差别了。

西夏国的建官制其实就是沿用了唐宋时期的官员体制。所不同的就是一个官职名称既有汉语也有西夏语。其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一套系统两种文字和语言。比如说现在的很多人都基本去过云南、宁夏、青海、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时都会发现,这些地方的人既说普通话也说地方语言。所以在这些地方或还有一些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和官方机构既有汉文标识也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标识。

我认为古代历史上的西夏国对外则启用代表国家形象的西夏文字和西夏语,以彰显其作为独立政权特有的价值。对内则沿用西夏文和汉文混合使用,以达到西夏政权民族融合的一种举措。但西夏国的军政核心却是一直由党项族人担任主力。

西夏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党项族为首要群体开辟的政权,西夏都城在兴庆府(宁夏银川),西夏开国皇帝是夏景宗李元昊。党项族是封建社会时期生活在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原先隶属于羌族的一个分支族落,族人常年生活在青海玛曲县地区。

自唐朝末年开始,历经了五代十国时期,再到宋朝,党项族的拓跋氏一直都是以汉人王朝政权所属的地方任军政要员的管理地位统治夏州、凉州、甘州、瓜州等地区。

西夏国废旧制立新制

公元1032年,李德明死后,太子李元昊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随后,赵元昊抛弃了中原王朝的封号,废除唐朝、宋朝封赐的李、赵姓氏,改用党项姓"嵬名"。启用嵬名吾祖,李元昊更名为曩霄,自称(兀卒)。

兀卒为党项语译音,意味青天子,以示同宋朝皇帝"黄天子"的区别。但是不久,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穿鹘服饰、造西夏文字、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革。

西夏祖先拓跋思恭,唐时赐姓李。其后李继迁归宋,宋赐姓赵氏,辽圣宗时叛宋附辽,复姓李。至元昊始称帝。其臣下姓氏,有与内地相同者,其异者皆少数族语,其受氏之原始不详。《辽金元姓氏录》

公元1038年,李元昊宣告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国土,东至黄河,西临玉门关,南邻萧关,北毗沙漠。辉煌时管理有二十二州府,概括今天的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疆域。

西夏国中央管理编制分为中书省、中央官、三司

西夏的政事轨制受中原王朝的影响颇深,官吏制度的配置上几乎是参照了北宋的官场设置。西夏国最高机构设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部门。地方政事管理系统编制分为州、县两种,在特别的三角地区与军事要塞或重镇也设置有郡、府一级的衙门。

西夏国建官制度的分类与简述

人尽皆知,在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之初,西夏国的官制体系相对较为简易,仅仅设置了蕃落使、防御使、都押牙、指挥使、团练使、刺史等官职。而这些几乎都是仿照了唐宋政权的官职制度而设立的,基本都是由"帐"(每家每户算一帐)党项族里的头领兼任。

这种官制到了李元昊的统治期间,因为控制了河西的全部地域,西夏疆域范围日渐扩大,而西夏统治的疆域范围"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

与此同时,西夏国境内的各种少数民族成分复杂多样,李元昊就依据实际情况,为了顺应即位称帝开辟建西夏国的必要,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政管理组织,成立了文武两套领导班子。

皇帝下面配备有中书官署:管理行政;枢密官署:管理军事;三司官署(户部、度支、盐铁)管理财政。御史台:负责监察弹劾;开封府(借助宋朝首都开封的地方名,实际是指管辖西夏都城兴庆府的一个地方行政管理衙门)。

翊卫司:负责皇室戍守和侍卫跟随(类似于宋朝时期的殿前司)。官计司:负责官员的聘用和补阙(类似于现在的组织部门)。受纳司:负责管理仓储看管和出入。农田司:管治农业粮食和水利工程建设等职责。

群牧司:负责管理马匹喂养、孳生和调换等。飞龙院:负责管理御马抚育等。磨勘司:负责管理官员的考核与升调。文思院:负责管理皇室御用仪物及衣饰的制作。

蕃学和汉学是党项族王侯子女及汉人官员子女文化进修的教育机构,工作职责就是为西夏国培育栋梁之材。

西夏国官职为何分为蕃职与汉职

西夏国最高官职自中书令、枢密使、御使大夫、待中、太尉以下,不分党项族人和汉族人,都可以任职。在西夏国最高机构的官职,除了上面所述的汉官名称之外,还设有党项文,也就是史书籍上面所记载的"蕃号"的称呼。

比如说: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吕则、枢铭、领卢、昂星、谟箇、芭良、鼎利、春约、祝能、印吴、广乐、叶令吴箇、令能、庆唐、磋迈、昂聂、令逊、程谟、吕尼、僚礼、创祐、阿克泥、德明等西夏语官职。

西夏国建官制度的论述,什么事蕃官蕃职?

在西夏国的官职体制问题上,有一些西夏史学者觉得,西夏国的官员体制上除了由党项族和汉族人都能担任的官制体系之外,或许还应该有一套只限于党项族才可以充当的"党项专属的蕃职",也就是说西夏国应该存在着两种官吏管理体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个编制。

但是有人则认为西夏国的官员编制仅是一套体系,一个组织,不应该设有两种编制,两个系统。但是我分析给出的观点如下:

观点其一,强调西夏国的官员管理制度分为汉官、蕃官两套系统的人基本是参照《西夏书事》

而其专授蕃职有宁令,有谟宁令,有丁卢,有丁努,有素赍,有祖儒,有吕则,有枢铭,皆以蕃号名之。

这段原文最为关键的一句是"而其专授蕃职"。因而,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一种是将蕃职领会为特意给党项族人设置的蕃官蕃职,他们认为惟有党项族人才可以胜任,因而称作"专属蕃职",遵循这样的解析,当然就有了两套官制两个体制的论断。

而另一种将"专属蕃职"理解为"是由党项族人担当的官职,但是以蕃号称呼。而最终却认证了一套官员管理体制,一个官制管理系统的论断。

所以说,以上这两套论断显而易见地看到第二套论断较为精确。毕竟以史籍记载的全文实质来看,西夏书事说道官分文武班,但是却并没有明晰地阐述出其官分为汉官和蕃官两套官员管理体制。

大胆假设地将"专属蕃职"误认为仅有党项族人才可以胜任的蕃官蕃职,很明显与史实记载不相符合,原因就是西夏国的"蕃官蕃职"其实并不是只有党项族人的专属管理岗位。

公元1054年,西夏国指派到中原王朝的专使是祖儒"嵬名聿则"和庆唐"徐舜卿",这里面所说的祖儒为名聿正的官称,庆唐为蕃号官称,徐舜卿为汉人,足以证明"西夏蕃官"并不是党项族人的专属官称。

同期,党项族人也是能兼任汉人官制,比如说,党项族人,西夏大将"嵬名济"任西夏国西南都统,曾以西夏专使的身份前往宋朝递交西夏国书请和,而西南都统实为汉官体制。

党项族人可以既能兼任汉官和汉人也是能兼任蕃官的一说,也就证明了"蕃官"为党项族人的"专属蕃职"的一说是不攻自破的,由此可以证明西夏国的蕃官和汉官本来就是一套编制两种官职称呼而已。

观点其二,西夏国的一些蕃官如"领卢"等明显是汉官的党项语音对译的。史载:

西夏派使者朝贡,僭汉官移文于州,称其国中官曰枢密,〔程〕戡止令称副使不以官,称枢密曰"领卢",方许之。

这里所言的"领卢"便是枢密的西夏语音对译出来的。

观点其三,通过研究西夏历史的基础历史资料,比如李焘所著的《长编》、《辽史·西夏外纪》、《金史·西夏纪》都仅仅是说"官分文武班"并没有言道官分蕃官、汉官两套官员管理体制。

观点其四,西夏仁宗李仁孝时期,西夏学者、党项族人"骨勒茂才"所著《蕃汉合时掌中珠·人事门》记载了西夏官员体制时,就说了一套汉官编制,没有说在汉官这套系统之外,还存在蕃官蕃职这一种编制。

作为西夏王朝时期的见证者所记录的西夏人事系统都不纯在有蕃官蕃职的这样一种记载,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蕃官蕃职是一套与汉官并存的官员管理制度,貌似这种论述是不应该成立的。

观点其五,西夏国与辽国、金国都是少数民族开辟的独立政权,照理说这几个国家在屡屡的接触中,比如说,西夏国前往辽国、金国的专使理应出现蕃号官称,但是西夏国的"蕃官"这种外交词语却并没有出现在《辽史》和《金史》的史书记载中。

观点其六,西夏国与辽国、宋国商贸、外交等接触或双方交战的进程里,西夏国专使并不是由始至终都沿用蕃号这个官称。

而这个蕃号则查证《宋史·夏国传》的记录而看是呈现于公元1042年。但是在公元1099年,西夏第四任皇帝"李乾顺"执政之后,西夏国"蕃官"这个官职就没有在任何官方记载中出现过。自然,对于"蕃官"的这个编制,截至目前也是属于一个尚不能定论的历史研究话题。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一部分的西夏官称也就是仅仅知道它的寓意,例如:"兀卒"(乌珠)就是代表皇帝的意思;"兀泥"就是代表太后的意思;"必吉"代表是宰相的意思。

"领卢"就是指枢密;"鼎利"就是指阁门的意思(音译);"谟箇"便是宣徽的意思;"令能"便是陈告等等。还有很多西夏国官职称呼,截至目前也尚没有定论或新的科学解释。

这里有一些虽然是汉官职称用党项语音对译的,但是有的官职称呼严格来说则不具备党项语音对译,应是党项族部落头领的一个封号又或者是什么尊称一类的名词。

比如说"谟宁令",汉文对译后为"天大王"。但是"野利仁荣"却是被称之为"谟宁令",重官居太尉,十分明显,"谟宁令"并不是党项族语音译明。

西夏语"谟"为天,"宁"为王,"令"为大。西夏语对译:谟宁令是诸王的意思、祖儒是大头领的意思、吕则就是首领的意思、枢铭则是副首领的意思。

李元昊所设置的中央高层官职,自公元1039年又做了些改动。比如说中央机构扩增为十六司,用来掌管西夏国政务,还增设了"尚书令"以总理西夏国的各种政务。

李元昊还把地方组织区分为州、县两级。州府设立刺史、通判(分别掌管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粮盐、督捕、河工、水利等公务),县府设立县令等官职。

西夏建国后的建官制度的延伸和分解

公元1036年夏,李元昊攻陷瓜州、沙州、肃州之后,为了巩固辖区内的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的统制,特别配置了一个组织"郡和府"。

以肃州为蕃和郡,甘州为镇夷郡,置宣化府。

这里说提到的郡间接管理地方军民政务。以至宣化府,则是管制少数民族的一个宣抚机构,用以稳妥地协调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关系或事务。

"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李元昊在设立西夏官员管理制度的时候,显然是参照了宋朝政权的官员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完全仿制运用。

西夏国的官制与宋朝的官制对比,为什么不同?

第一、宋朝政权仅一套官职管理系统,也只有一种官职名称。西夏国尽管也是一套官职管理系统,但是却有着汉蕃两种官职名称。

第二、宋朝政权的官位上至朝堂下到各级地方管理机构都是由汉人担任官职,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除外。但是西夏国官职编制里既有"汉人汉官",也有"蕃人蕃官"。

第三、某一种机构的官职或与宋朝同名不同意。比如说:中书令,北宋王朝则有名无权类似虚设官职,而到了南宋执政时期直接取消了。

(北宋起初是寄禄官,后为中书省官职,但有虚职无实权)

而西夏国的中书令是参与朝廷政事的官职,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一般是由党项族里的贵族或皇亲国戚兼任。所以说,西夏中书令官职是既有职衔也有权利,仅仅次于宰相之位的官职,可以说就是相当于宋朝政权的参与政事的副宰相一职。

以斡道冲为中书令,百僚师贰之。未几,任为相。

第四、宋朝政权的地方机构分为州县两个级别,和州这个组织平级而行的还有府、军、监,西夏国固然也设置了州县两级管理制度,但是在某些相对敏感的少数民族疆域还专门设置了"郡、府"级别的管理组织机构。

第五、宋朝执政时期实施的官、职、差遣的制度分离,而西夏国却是悉数放弃了这种紊乱复杂的管理制度。

第六、宋朝执政时期各级官吏享受很高的薪资待遇,但是西夏国虽说也有一定的薪水,但是和中原王朝对比起来,两者相差甚远。

:西夏国在建官制度的基础上又延伸了军政管理编制,可以说是在党项族原有的部落管理制度的根基上加以借鉴唐宋王朝的制度而逐渐完善和成长起来的。

枢密院是中央直属官吏,也是西夏国最高的国防力量指挥组织,其下面设有很多部门。枢密使直接控制着西夏国的军政大权、边防备用军,和西夏国的另一个中央直属管理机构的中书省遥相呼应一同执掌着西夏国的一文一武的最高权力,其下属有同知,副使,佥书、承制支等官制。

西夏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央直属的侍卫军,还有擒生军和地方驻军等三大板块构成。西夏国的中央侍卫军(也就是质子兵)包含皇家卫队和都城卫戍武装。质子兵的数量大约5000人左右,全部都是在西夏党项贵族子弟中遴荐出擅长骑射勇猛之人构成的一支卫戍武装,主要担负护卫皇室安全的职责,这支军队号称"御围内六班直",也就是说共分三组轮流守卫。

另外还有皇帝心腹禁卫军大约3000人,这支武装是从西夏国内各兵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勇士构成,全部都是重装骑兵,划分十组,每组三百人,跟随皇帝左右出行或作战。西夏国都城还驻扎着一支近3万人的机动部队,24小时待命,此支队伍配备精良,是西夏国防力量的主力部队。

而西夏国的另一支主力"擒生军"的数量大约十万人,更是西夏国的军事精锐之一。擒生军首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城池或阵地攻坚作战和迂回机动作战。这支队伍的名称是源于其在屡屡的战争中活捉敌人来作为奴隶,所以得有此名。

西夏国的地方驻军均由驻守在地方管理机构的各监军司所管制,大约有50万左右的兵力,而这些地方驻军的兵种基本都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

众所周知,西夏国起源于游牧部落,所以在兵役管理制度上采用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制度。全民皆兵的制度就是在日常既要参与训练还要负责农作劳动,一旦战争爆发的时候,随时可以投入战场加入战斗序列的一种轨制。

关于西夏国征兵制度和兵制的措施,关于西夏国兵力作战体系和西夏监军司的作用,我们下篇文章在论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