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中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谁来拯救中医?,第1张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拯救”中医的问题。

拯救中医药,必先祛除文化“自虐”。废除中医之论,如今回望,已是百年之身。

一百多年前那些西风东渐的岁月里,比尖船利炮、舶来商品更易打动闭塞的中国的,是对急性病见效迅速的西医,那是中国人认识西学的开始;随后,西风化雨让中国的现代化意识疯长,此时最早一批被唾弃的“糟粕”里就有中医。

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态度,隐含着对于与中医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的认识,隐含着我们对于人自身的认识。

不久前,由朝鲜医家在400年前根据中医名家的学说以汉文编就的《东医宝鉴》,将由韩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作为世界记忆工程的一项。被误传的“韩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好像并未特别强烈地刺激那些陷于中医存废的吵嚷声中的人们。

对于最近的中医存废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中医“痼疾”的探讨,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报道称:拯救中医药,必先祛除文化“自虐”。

这篇稿件引述上世纪80年代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的话说:“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 不仅是中医之痛

1879年,国学大师俞樾(号曲园,是章太炎、吴昌硕的老师)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废医论》,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中医”。

随后,一批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括孙中山、胡适、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废医”主张,更是言辞激烈,事隔近百年,杀伤力仍在。

严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梁漱溟认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的凭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中医中药的讽刺更是影响深广--“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就连曾因病受中医惠泽的胡适也说:“回头想想我们家里的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

民国时期有一场更大规模的中医抗争运动。1929年,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在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的主持下,提出了“废止中医案”,最终因受到社会强烈抵制而未果。

“妓女、吸毒和中医问题都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曾在民国倡导“废除中医”的余云岫,在当了政协委员之后,把中医和妓女、吸毒等问题相提并论。

这些在今天听起来仍嫌刺耳的极端之论,诞生于“天朝大国”快速坠落时强烈的危机感: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必须“脱胎换骨”,兴西学,弃旧学。到五四运动时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更加汹涌。就在这些意图建立“新世界”、断然弃绝旧文化的声浪中,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族自信也悄然失落。

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受到削弱,中医与自身的传统断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中医存废困境,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拯救中医,先要拯救传统文化。

长期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科技部专家贾谦认为,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教育使中医质量下降,是近百年来对西方文化的几乎全盘接受让中医学元气大伤。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说,对于中医的误解源于整个世界传统文化的衰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下,这已不仅仅是中医之痛。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

“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很难理解中医的。”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孔令宏教授这样说。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古时候秀才科场不利,往往转而学医,很容易上手,因为中医与儒学、道学、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甚至武术茶道、琴棋书画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这三派思想,都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也认为,诞生于古代中国的中医药学,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化的关系同根同源,本为一体。

然而一棵树即使再茂盛,当它根基下的土壤营养不足时,它也会慢慢衰败凋敝。

张其成说,从科举制度废除至今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传统文化所受到的打击接连不断,诸如废孔废经、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汉字的简化以及近一个多世纪用西方哲学来“科学阐释”改造中国古代思想等等,加上现代科学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某种程度的中断,这也对中医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日益边缘化,天文、地理、农学、算学等等也在逐渐淡出时代舞台,成为历史的陈迹。只剩下国画、京剧等寥寥可数的难兄难弟与中医同病相怜,一起被称作“国粹”,也一起经历着今天现代化科技的“洗礼”。

中医的古代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和繁体字写就,今天学习中医的人要读懂中医典籍必须有很好的古文功底,否则就要使用现代人改造与解释过的古籍。经过白话翻译的中医古籍,其间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加工,曲解在所难免,再加上很多点校古籍的人士古文功底难称人意,如此情况下,今天中医古籍整理混乱、参差不齐也就不难想象,以之指导临床,“关公战秦琼”的现象在所难免。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陌生,尤其是对原有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更是缺乏必要的掌握。在大多数人看来,以文言文写就的中医药书籍无异于“天书”。这些由文言文记录的中医思想,成为了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文化离中医越来越远,中医离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远。”张其成不无悲哀。

□ 拯救没落的文明

为保护中医,我国近年开始酝酿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将中医理论、诊法、疗法、方剂、中药等八项内容“打包”,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令宏认为,中医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中易受伤害。现代科技以西方为主导,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背景有别于西方范式,在传统文化退居次要位置的今天,中医难免会和现代科技产生冲撞。

大多数中医反对论者对于中医的最大诟病莫过于它的不科学性。孔令宏认为,科学的标准是多元的,并不能单纯以可重复性、可检验性作为标准。对于中医提出的一些问题,西医也同样会面临,比如药物的副作用反应。片面的夸大中医的害处,纯粹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

张其成认为,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也是当前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并带动我国医学科技领先世界水平的古老医学技术,中国人应该珍惜,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去加以有效的总结,而不是一味地搬用西方人的逻辑分析工具去否定它、摧毁它。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应该并行不悖,如鸟之两翼,共同成为当代中医发展的推动力。”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很多学中医的人都在问如何学好中医,其实学中医没有什么诀窍,有句话最适合学中医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医智库集合中医科学院权威专家和千余名中医人士,经过精心筛选,向中医学生推荐20本中医必读古籍。掌握这20本书籍便能为学习中医的理论打好基础,同时更是打开中医之门的一把宝贵钥匙。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

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面对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理所应当,也该抱着真正求学的心态来钻研祖先们留下来的医术,继续将它们传承和发扬,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难经》

《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它成书于西汉末年。全书以问答释疑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并对《内经》中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阐发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但由于其成书较早,文字古奥,语句艰深,极难使中医初学者理解掌握。

网友评论:其成书较早,文字古奥,语句艰深,极难使中医初学者理解掌握。跟着老师听了一遍,可能有些东西还需要沉淀才可以感受到!

《金匮要略》

撰于3世纪初。为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网友评论:学医者必须精读深思者也。

《医学三字经》

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我以为,此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网友评论:精简,初学者实用,推荐使用,医理写的很好。

《濒湖脉诀》

明代李时珍为纠正五代高阳生《脉诀》之误,汲取其父李言闻《四诊发明》中有关脉学内容,并参以诸家学说及自己的临证经验编撰而成。该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浮、沉、迟、数等27种脉象。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和各脉主病均编成七言歌诀,便于读者背诵,后半部分为李言闻根据宋代崔嘉彦的《紫虚脉诀》加以删补而成,全面论述了脉象机理、诊脉法、五脏平脉、辨脉提纲、各种病脉体状、脉象主病等问题。原书语言简练,易诵易记,适合广大医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网友评论:结合着经络的书籍看,还真不错,描述清晰易懂!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他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之精髓,融会贯通于一体,提出了“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体系,辨证治疗,尤重中气。黄氏自谓其说远承先圣之心,故将其撰书留世,命名为《四圣心源》。《四圣心源》阐述的一气周流体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完美结合,可以执简驭繁,帮助后学更好地领悟中医的真谛。

全书文辞工美,医理圆周,前述理论,后列诸病,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综合性中医专著,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

网友评论:原来经典离我如此之近,阅读和理解的感受如此之亲切,仿佛有先师耳提面命,带着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知识的懵懂,摸索四圣心源里面的珠宝、玉石,好书,要精读! 中医智库网整理的电子版本,制作堪称精美,不妨一看。

《脉经》

《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共1O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该书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发展并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

网友评论:中医四诊中“望闻问切”,切脉虽然放在最后,却是最考功力的。诸位请想想,单凭手指在腕部皮肤上的触感,竟能定出十八般脉相来,不下点苦功是做不到的。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12卷,成为最早的,最权威的针灸学经典著作,故全名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该书不仅是《素问》、《灵枢》的最早传本,还是《黄帝明堂经》的惟一完整传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网友评论:选本需谨慎,中医智库的版本反复校勘,内容准确,并增加导读与穴名索引,便于读者理解和检索。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是清·吴瑭(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全书共6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刘河间“三焦分治”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由于《温病条辨》所有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温病条辨》中所创制的一些方剂如“桑菊饮”和“银翘散”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温病条辨》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网友评论:相信诸位朋友家庭常备药中应该有一味“银翘片”,或者与之相似的“板蓝根冲剂”。这些都是感冒常用药,在风寒发热初起时,喝上一两包,往往立刻见效。“银翘散”这味药的地位上升,起源于《温病条款》。吴鞠通极推崇这个方子,认为它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温病条款》里的许多方子,都在“银翘散”的基础加减而来。可以说银翘散之于《温病条辨》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

《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为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全书共10卷。卷1为医论和图说。医论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分及脏腑、生理等。卷2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为本草征要,以《本草纲目》为主,精选常用药物400余概括主治功效,并采诸爱学说、参以已见予以阐释。卷5-10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0余种病证的病机和治疗,并附医案。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址年丁丑(1637)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撰有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药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网友评论:中医入门必读综合性医书。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原本共190多万字。52卷。它共收集品物1892种。其中植物1094种。动物443种。矿物161种。其他194种。收录药方11096个。绘制了插图1110幅。该书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再以类为纲、以药为目,又在每种药物之下。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

网友评论:大爱李时珍伯伯,我爱死你的著作。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本稿选择善本作为底本,并参考多种校本,进行校勘、注释,并撰写导读,供中医从业人士、爱好者和学生参考使用。《诸病源候论》50卷,共分70门,载录内外妇儿诸科1739种病候,叙述了各种病候的病因、病理与证候。

网友评论:外台,千金载方病机大抵遵循此书。不读此书,千金方,外台很多组方思路根本无法理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影响颇大。其于临床的主要贡献,是在中西医汇通思想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疗热病的功效,创“升陷汤”治大气下陷。在治疗急证、防治霍乱等方面,有所建树,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前七期30卷于1918~1934年陆续刊行。其中前三期合编为医方,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证候分34类,收录奇效验方180余首;第四期为中西药物讲义,介绍中药80余味,常用西药近50味;第五期为医论医话;第六期为医案,栽虚劳喘嗽、血病、肢体疼痛等临床验案百余则;第七期为伤寒论讲义,系张氏去世后,其子张荫潮整理遗稿后付梓而成,并附温病遗方8首;第八期为其孙张铭勋1957年所献张氏未出版的遗稿。此书是张锡纯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不仅内容丰富,且独树一帜,中西结合,大胆创新,在医林中影响颇深,

网友评论:近代医书第一可法之书。

《备急千金要方》

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医家奉为研习医学的必读书。全书共30卷,汇集了晋唐以前大量医药学资料。内容包括医德、医学教育、治则、诊断、处方用药、妇、儿、五官、内、外、急救各科诸病证治,及食疗养生、房中、脉法、针灸孔穴等,记载了丰富而宝贵的医药学经验与文献资料,迄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于今后医学的发展,是一份可供深入挖掘的宝藏。

网友评论:思邈先生以“千金”二字来作为书名。思邈先生不仅依此常常提醒自己,也希望别的人在学医或者从医的时候可以更好运用自己的知识,从而避免一些错误。所以这部书里,他根据自己个人丰富的从医经历而提出的关于诊治的要诀,针灸的方法,以及养生的方法等内容,都描述得非常详尽,是部很好的入门书籍。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是我国现存较早、实用价值较高的一部方书。全书共八卷,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病证。每病皆论及病候,略记病因,审明治法,依法立方,据方配药,并兼以针灸。用方药简易得,价廉而效;针灸不言腧穴,只言分寸,明了实用,因此实用价值颇高。

网友评论:非常实用,学医者应该深入研究。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共十卷。卷一至卷八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兼收外科及五官科医案,卷九和卷十分别为妇科医案和儿科医案。全书序列八十九门,述证八十六种,每门以病证为标目,序列其经治医案,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于学术多有所体悟,于后学启迪甚多。每门之末附有论述该门证治大要的附论一篇,系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反映了叶天士辨证精细、立法妥帖、处方中肯、用药灵活的学术特点。

网友评论:书中治案大多切于临床实用,其中有关温热病医案的载述甚至成为后世医家编写温病专著的蓝本。

《汤头歌诀》

古人治病,药有君臣,方有奇偶,剂有大小,此汤头所由来也。此乃清朝名医汪昂所撰的方剂学著作,其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

网友评论:便于中医初学者习诵,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药性赋》

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网友评论:概括了各种药的药性,口诀通顺。简了。作为记忆区分药性很好的书 ,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

我们要先了解中医药文化有哪些,是什么。在我们充分了解后,我们可以开始从从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着手,系统收集整理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民间传承的医方医术、秘验单方等,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进行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申请相关社团活动,用于宣传中医药文化,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展览会、各种节会等等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与科普,并且可以参加一些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外的交流活动,更加深入了解。

胃按着痛是指上腹部、左上腹部有压痛,应考虑如下原因:1、胃部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烂、消化性溃疡、胃癌;2、消化性溃疡并穿孔,一般出现上腹、左上腹部压痛。但这种疼痛很剧烈,一般难以忍受。3、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都可以出现上腹部、左上腹部压痛。由于患者长期进食不规律、压力大,考虑可能是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可能性较大,建议可以做胃镜明确诊断。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古籍是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特殊资源。古籍整理与出版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据不完全统计,存世的中医古籍超过一万种,若包括不同版本在内,数量可达数万册。这种珍贵遗产是中医药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中医药学继承和创新的主要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古籍是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如果不能妥善保存,及时抢救,则必然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最终湮灭。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现代科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对现存古籍分档,采取不同的方法整理、抢救。

古籍整理与出版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不仅要服务于当代,还要为千秋万代服务。整理古籍,首先要尽可能保留原貌,提高整理水平;其次,进一步创新整理的形式、方法,强化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古医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整体水平。古医籍整理出版不同于一般图书的出版,其质量涉及的因素包括底本、影印、校勘、标点、注索、索引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中医热”的兴起,传统古医籍备受青睐,一些非古籍专业出版社急于出书,古医籍乱点、乱注、乱译现象严重,校勘体例前后不一,编辑章法不伦不类。大量经典医籍低水平重复出版,影响了古医籍整理出版整体质量水平。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就影响古医籍整理出版质量的相关问题做以下探讨,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