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四,第1张

明清以来古脉学发掘研究工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不承认或起码是部分的否认后世脉法的新内容和进步意义明清以来从事古脉学发掘研究者都是对古代医籍亦即中医经典有着深切研究的人。由于他们学识很高,深通经典,所以就对后世之说不够重视,再加上后世的东西亦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于是就对后世之说凡不合于经典的就认为失掉古法,面明显存在问题的地方当然更是直斥其非的。于是自《脉经》以下几乎全无是处。他们之中有的态度较绩和有的更为征进,对后世脉诀的否定在程度上亦就有所不同。

古脉学家并不是复古者,实际上他们是从古籍中找根据找启示,以谋求脉学的发展与前进。他们认为后世脉法不是进步是退步,这亦是为他们的学术主张开阔道路。

2、探求古说古意:既然是要从古籍中寻求发展的途径,就需要对古籍做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古意,通过他们在学识上的优越条件和「信而好古」的治学精神,在不同方面和程度上亦都做出成绩。

3、提新见解从他们的工作和著作就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主张和见解,如有人独尊《内经》,有人以《内经》、《难经》为主,有人兼采件景等之法,亦有人以遵经为主适当采取后世合理之说。在具体内容中,对古说亦各有不同的理解和主张。

4、影响范围并不甚大进行古脉学研究的人为数不多,但他们学问深湛不是一般的医家,同时亦不是一般的著作家,他们「曲高和寡」,一般人根本学习理解不了,故面这项作为时不短,但影响不大,实际并未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但这并不说明它不是一股思潮和在学术上没有地位。

5、著作不多但都是高水平的:自明卢子繇著《学古诊则》起,明清两代有关这方而的著作有影响的不越过十种。但由于著者都是极深研几的学者,所以各书都具有高水平,尽管在普及方面存在不足,但在提高上都是当之无愧的。

6、某些说法名为研讨古说,但实际过于新奇不易为人接受在古脉法的研究上,某些说法虽然意在复古,但过分求异于「退说」,于是产生过分新奇乃至诡异之论,不易为人接受,如仲景之「翕奄沉,名日滑」之说,实际是一句无法索解的话,远不如流利如珠等之清楚明白,但有人却一定说这句话才得滑脉的「神」。又如廖平根本否认有「弦」这种脉等等,都是无法使人接受的,亦是不实际的。

《内经》在脉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因为脉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通过《内经》将古代医经家对脉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脉法内容尽管并不很统一系统,但非常丰富,它代表了起源和初步发展两段时期的具体内容,尽管方法形式内容多样,但有一个中心就是以阴阳学说做为认识方法,并以脉做为表达阴阳学说的实践,从而丰富了阴阳学说在中国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亦与中医学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治疗、养生、预防等方面的大量临床科学实践,使后世乃至今日的中医学中,阴阳学说已经与先秦开始使用阴阳学说时,已经有了质上的不同是一样的,彼时看重用阴阳推演一切,但后来的发展则逐渐充实了实践的内容,证实了阴阳学说的合理内涵,并以它作为理论方法推进中医学的实践与发展。因而中医已经早就形成了科学,而不是象先秦时期刚刚使用阴阳等(包括五行)学说时那样的较典型的自然哲学性质的东西了。历代脉学的发展亦是重要的科学实践与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工作,亦是受《内经》的影响和继承《内经》而进行的。

「脉法」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气」,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诊是《内经》介绍给后A的,后世的脉法完全是诊脉动的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诊寸口分别说的具体方法,但在《内经》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寸口脉的重视,如人迎脉口的诊法、尺寸诊法、色脉尺诊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独诊寸口法了。历史证明《内经之后不久《难经》、仲景就提出并使用了独诊寸口法,到王叔和著《脉经》独诊寸口法就完成了。如以《内经》著成年代为西汉,则两者相去不过二百年而已,没有《内经》的成就和影响是不会在短短的二百年开创出完整的独诊寸口的诊法来的。

《内经》的脉名脉形和主病主证,尽管有不少与后人不同之处,但学术是发展的,后人主要是继承《内经》的内容,加以总结分析发展而成今天的成就。其间有去取、说解,认识亦有提高,尤其是王叔和的《脉经》是一次很大的进展,但后人确实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做的工作,直至今日《内经》的内容仍在实用不衰,如浮沉大小洪细滑涩等二十几种脉象,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内经》的,辨证主病的原因则亦是出自《内经》的。历代脉书无不并先引用《内经》作为基础,所以说历代脉学的发展,实际是《内经》脉学的发展。

地域、季节、数字,动植物的全息统一场

系统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关系。

人的气血流动变化和地域信息场有关系,不要轻易长途旅行。

赤和红的不同,同样是红,代表的信息不同。朱红、正红、桃红……朱、紫、赭

强刺激强色彩悦目而不赏心。老照片想象空间更大。

红色鼓舞人的心气,狂的人不要用红色,洞房花烛夜才用红色,鼓舞心气,平常不要用,避免心气太旺。

心的开窍在舌,在扁桃体。开窍于耳,耳朵大肾气足。听而不闻,

要能体会气的存在。要么生而神灵要么有老师教,有师承有考核的

心气内动,是漏精漏气了。

肝病在头项,心病就很严重了,病在五脏。

良药苦口利于病,

年轻时候吃点苦,老了就吃甜,年轻时吃甜,老了就苦。卧薪尝胆。

苦的食物:苦温:喝茶、饭焦、中药半夏

苦寒:抑郁症,中寒性的毒,要用温的药化开。少量苦开胃,多了伤胃。

心气虚的人,点燃篝火默默流泪。心气升起来。

当归生姜羊肉汤,妇人腹中虚寒症

傅青主女方,滋补母亲虚弱身体,药膳名称:头脑

羊肉面糊咸韭菜

黍:一枕梦黄粱,大黄米,黄糕,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耐饥耐饿。

吃素并且抑郁的患者,就吃黄米。

火星,

心主血脉,包括动脉静脉,动脉粥样硬化,自救机制,脆裂容易出血,自动长上斑块。脉管炎,经济舱综合征。

南方对应2和7,

五运六气,肾水太足心气就弱,

焦味,苦之极致,烧羽毛的味道。汽车尾气,烟雾,抽完烟手脚冰凉,李可,附子干姜肉桂,对治虚寒疾病。

周浅川,徒弟廖泽后,儿子廖玉群,医者意也,古脉法。三部九侯,寸关尺是肺经,太溪穴与跟腱之间,肾气虚和肾精不足证据,太溪和昆仑对捏薄如蝉翼,肾精虚到家了。泌尿系感染,肾精上的脉会浮。

肾精到腹部为冲脉。芭蕾舞演员,胸部不发育。

眼干鼻子干,脚后跟干裂,肾虚,要脚后跟着地。

涌泉穴不应着地,平足不能远行。足底按摩后兴奋睡不着。

三部九侯第三:人迎,天五会,胃气。颈动脉

胃经,足背最高点,冲阳脉,趺阳脉,古代抢救病人就靠胃气,能否吃的进药,能否消化吸收。

胃气太过消谷善饥可以此处局部放血减少胃气。

号心气,中指两侧,心包,心功能正常,李敖的刑罚的例子,非其人勿传。古代号临盆也是此处,

号心神,尺动脉,跳得旺:心气高,

带镯子护内关。

1 悬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悬(悬)xuán

动词义

1、形声字。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叵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倒悬之。——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

2、牵挂;挂念。如:悬结;悬悬;悬肠挂肚。

3、凭空设想;揣测。

你们做的事,须自己承认。怎么悬定得罪?——《梼杌闲评——明珠缘》

4、揭示。如:悬金(出具赏格)。

5、公布。如:悬令(公布法令);悬名(张榜公布名姓);悬法(公布法令)。

6、系连;关联。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

王之命悬于遂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形容词义

1、久延不决。如:悬调(长期拖欠的赋税);悬租(长期拖欠的租赋)。

2、孤立;无所依傍。如:悬然(无所依傍貌;空虚貌);悬师(远征的孤军);悬守(犹孤守)。

3、空虚;匮乏。如:悬虚(凌空;空虚、空洞)。

4、形容高耸;陡峭。如:悬崖峭障(陡直的山崖;高险的山峰);悬峰(陡峭的山峰)。

5、〈方〉:危险的;危难的或惊险的。

6、(数量、质量、规模或力量上)相差较大的。如:悬迸(差别很大);悬邈(相距很远)。

7、河流或涧水向下奔流。如:悬流;悬溜;悬濑。

名词义

1、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宿燎设悬。——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2 关于医德的文言文

大医精诚

(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释义凡是优秀的医生治病,一定要神志专一,心平气和,不可有其他杂念,首先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解救人民的疾苦。如果患者前来就医,不要看他的地位高低、贫富及老少美丑,是仇人还是亲人,是一般关系还是密切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包括中外),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应一样看待,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也不能顾虑重重、由于不决,考虑自身的利弊,爱惜自己的性命。见着对方因疾病而苦恼,就要象自己有病一样体贴他,从内心对病人有同情感,不要躲避艰险,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寒冷或暑热,饥渴或疲劳,要一心一意地去救治他,不要装模做样,心里另有想法,嘴里借故推托。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人民的好医生。若与此相反,就于人民无益而有大害……有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的,甚至别人都很厌恶看的,医生必须从内心同情、体贴病人,感到难受,不能产生一点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心愿啊。

按语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地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大医精诚 (全文)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这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3 关于李揆的文言文

原文出自于《二十四史·新唐书·李揆传》中的内容,即:原文内容: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

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

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

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原文注释: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定居)于郑州,代(世代)为冠族(显贵的豪门士族)。

少聪敏(聪明,反应敏捷)好学,善(善于,擅长)属(连缀,写)文。开元末,举(中举)进士,献书(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于)阙下(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借指朝廷),诏中书(中书省,官署名)试(考试)文章,擢(被提拔)拜(授予)右拾遗。

乾元初,兼(兼任)礼部侍郎。揆尝以(认为)主司(主管)取士,多不考实(考察实际能力),徒(只是)峻(严刻,严厉)其堤防(小心防备),索(搜索,寻求)其书策(夹带入考场的书册),深昧(违背)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只是)务(务必,一定)得才,经籍(儒家经书)在此,请恣(任凭,听凭)寻检(搜讨,查检)。”由是(从此,从这里)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承蒙)恩遇(恩惠知遇),遂蒙(承蒙)大用。

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作状语,在路上)杀人置(于)沟中者,李辅国方(正)恣横(放纵专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巡视)。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牵引,牵制),故周勃因(趁机)南军入北军,遂(使……安定)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侦察监督)今以(用)羽林代(代替)金吾(禁军,卫军)警夜,忽有非常(不同寻常,不同一般)之变,将何以(“以何”,用什么)制之?”遂制(帝王的命令,下令)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议论国事兴革),虽甚博辨(博学善辩),性锐(精明,意译为“追求”)于名利,深为物(众人)议所(被)非。

又其兄皆自有时名(当时的声名或声望),滞(停滞,停留)于(被)冗(闲散的,多余无用)官,(李揆)竟不引进(推荐)。同列吕諲[yīn],地望虽悬(悬殊),政事在揆之右(上),罢(被罢免)相,自(从)宾客(门客)为(作)荆南节度,声问(名望,声望)甚美。

(吕諲)惧其重入(入朝),遂密(暗中)令直省(行政机构,因直属中央,所以又叫直省)至諲管内(辖区内)抅[jū]求(捏造)諲过失。諲密疏自陈,乃(于是)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被罢免)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

后累年(多年),揆量移(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歙[shè]州刺史。初,揆秉政(执政),侍中苗晋卿累(多次)荐元载为重官(高官)。

揆自恃(依仗)门望,以(认为)载地寒(出身微贱,地位低下),意甚轻易(轻视),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之士不见(被)用,麞头鼠目(麞,同“獐”;麞头削骨露,鼠眼小睛圆;形容人的寒贱相;后亦多用以形容人的面目猥琐、心术不正)之子(人)乃(却)求官。”载衔恨(心中怨恨)颇深。

及载登相位,因(趁着)揆当徙(调动)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穷困),孀孤百口,丐(乞求)食取给[jǐ](取得其物以供需求)。

萍(名作状,像浮萍一样)寄(于)诸州,凡(共)十五六年,其牧守(州郡的长官)稍(稍微)薄(冷淡,不热情),则又移居(迁居),故其迁徙(搬迁)者(……的地方),盖(大概)十余州焉。元载以(因为)罪诛(被诛杀),除(授予官职)揆睦州刺史,入(入朝)拜。

4 文言文求解释啊

原文摘自徐灵胎的《难经经释》

要理解这句话先要弄清楚从《内经》到《难经》切脉诊法的流源和发展。

按楼主的问题也就是先要解释清楚古今两种三部九侯脉法的区别(《内经》诊法本身也有先后的发展顺序,单论切脉有寸口人迎合诊、古三部九侯、寸口)

古三部九侯继九针而生(《素问·三部九侯论》)为各经络对应脏腑的全身切脉法(因针灸需诊全身情况而定治法,所以古三部九侯又被称为“针家脉法”)

至《难经》发展成独取寸口,并将《内经》三部九侯学说移植到寸口脉上,成为现在所用的新三部九侯(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每部浮中沉取,合九候)(别于内经重针石轻方药,后来的中医受《伤寒》辩证论治的思想大多走号脉开方的路子,而伤寒切脉只需诊出可下不可下,可汗不可汗,无需像古三部九侯那样细化各脏腑的气血运行,故新三部九侯又被称为“汤家脉法”,也即徐氏言“不备”,不够全面之意)

《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扁鹊)所著,所以徐氏言“独取寸口者,越人之学也”,后人根据《难经》脉诊不断发展(直至细化成现在教科书上的几十种脉象),所以徐氏言其“精”,精细之意。

5 关于扁鹊的 一篇文言文 求翻译

分太少

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给你,请你不要泄露。”扁鹊恭敬地答道:“好的。”长桑君就拿出他藏在怀中的药给扁鹊,说:“您用天上降下的露水来服用这种药物,三十天就会洞察异物了。”于是拿出他的秘方全部交给了扁鹊,突然不见了,他大概不是一般的人啊!扁鹊就按照他的话服药三十天,视力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凭这种能力来诊视疾病,完全能见到五藏病症的所在,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的时候名叫扁鹊。

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宗族的势力弱小。赵简子职掌管领大夫,独揽国家政事。有一次简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害怕,于是叫来扁鹊。扁鹊进来,看了简子的病情,就出来了。家臣董安于就向扁鹊询问简子的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从那以后,扁鹊来到虢国。听说虢太子死了,扁鹊就来到虢宫廷的门前,问爱好医学的中庶子说:“太子患什么病,使京城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他事情?”中庶子说:“太子患血气运行不正常的病,气血错乱不能够疏泄,突然在体表发作,就造成了体内的病变。由于体内正气不能制止住邪气,邪气蓄积就不能散发,因此正气虚而邪气实,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鹊问道:“他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鸡鸣至现在。”扁鹊说:“收殓了吗?”回答说:“没有,他死了还没有半天。”扁鹊又说:“请您进去禀告,就说我是齐国勃海秦越人,家住郑县,不曾仰望过国君的尊颜,也不曾到他面前拜见侍奉过。听说太子不幸地死了,我能使他活过来。”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哄骗我吧!根据什么说太子能活呢?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名医俞跗,治病不用汤药、酒剂、镵针、石针、导引、 、药物热敷等方法,只要一诊察就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就顺着五脏的腧穴,割开肌皮,疏通脉络,连结损伤的筋腱,按治髓脑,触动膏肓,疏理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练精气,改变容貌气色。先生的方术能像这样,太子就能活了;不能像这样,想要使他活过来,简直不可以用来告诉刚会发笑的婴儿!”过了好一会儿,扁鹊仰头向天叹息说:“您所说的医术,就像用竹管窥看天空,从缝隙里看花纹。我秦越人的治疗方法,不必等到切脉搏、望面色、听声音、审察病人的形态,就能说出病所在的部位。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具体细说。您认为我的话不可信,就进去试试诊视一下太子,就会知道他耳内有鸣响,鼻翼在扇动,顺着两股,一直摸到 ,应当还是温着的!”中庶子听了扁鹊的话,惊讶得眼睛呆呆地瞪着眨也不能眨,舌头在嘴里悬翘着却放不下来,就进去把扁鹊的话报告给虢君。

虢君听到这番话,非常惊讶,就从宫内走出来,到宫庭的中门会见扁鹊,说:“我听说您崇高的德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还不曾在您面前拜见过。先生来到小国,幸亏您来救助我的儿子,使偏远之国寡德的我幸运得很,有先生,我的儿子就能活,没有先生,就要弃置沟壑,永远地不能回生了。”话没说完,就抽噎地哭泣起来,伤心得气满郁结,精神恍惚,长时间地流泪不止,泪珠滚动,挂在睫毛上,悲痛得不能控制自己,面容神色都改变了。扁鹊说:“要说您太子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假死证。太子并没有死呀。”扁鹊就让徒弟子阳在磨刀石上磨针,用来针刺百会穴。一会儿,太子苏醒了。又让徒弟子豹准备能使药气进入体内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剂调和起来煎煮,用来交替地热敷两胁下。太子起身坐起来了。再进一步调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平衡,仅服药二十天就恢复了健康。所以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活。扁鹊说:“我秦越人并非能使死人复生,这种病是本来应当能活的,我不过使他康复罢了。”

6 关于谋臣的文言文

1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2 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3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7 关于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

8 关于管宁的文言文

“管宁割席”

原文: 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xuan mian)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都是汉末人。一天早晨,两个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当做没看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十分高兴,偷偷看看管宁的脸色,就扔掉了。又曾经有一次,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这古文也很好懂,哪里不懂的,我告诉你。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 阳脉浮(一作微)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目闰 ,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执水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胚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筑湫痛,命将难全。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肤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府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