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八年级古籍出版社的 (穰苴执法如山)的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八年级古籍出版社的 (穰苴执法如山)的翻译,第1张

司马穰苴,本姓田,名穰苴(音:壤居)。春秋时齐国大夫,官至大司马。齐景公时曾奉命击退晋燕之师,收复失地。他深通兵法,后人整理有《司马穰苴兵法》一书。田穰苴墓位于齐都镇尹家村南。墓高10米,南北25米,东西38米,保存较好。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但因为不是田完的嫡传子孙,所以他年轻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平民。齐景公时,相国晏婴认为穰苴读书很多,智慧超人,又精通武艺,善于演说,文章写得也好,是个人才。于是,便对齐景公说:“穰苴虽然不是田家的正宗后代,但他能文能武,很有才干,您不妨试用此人,看看怎么样。”景公听后即把穰苴叫了来,君臣二人,谈起军事,穰苴运用自己掌握的军事学知识,从古到今,指说形势,很有见地。景公非常高兴,随即任命他做了将军。 司马穰苴坚持以法治军,执法如山。当时正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频繁,这时的齐国经常受晋楚等国的欺负。一次,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阿(今山东东阿县)、甄(zh~n真,今山东定陶县)二城。燕国则出兵侵入齐国的河上地区。齐军顾此失彼,连吃败仗。齐景公便急令穰苴带兵去抵抗敌人。此时,穰苴刚被任命为大将,他怕自己出身平民,被将士瞧不起,无法行使军令,便请求景公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进行监督。景公当即应允,派了自己身边很亲近的一个大夫庄贾去做监军。 穰苴见到庄贾,两人约定好明天中午在军门会齐,一块整顿军队。第二天早晨,穰苴便到了军营,叫士兵立起一根标杆,测量太阳的影子以掌握时间,同时还调整准确了计时的滴漏,等待着庄贾。 庄贾是景公的宠臣,向来有恃无恐,骄横惯了,根本不把穰苴放在眼里。那天,亲戚朋友都为他送行,酒喝了一阵又一阵,庄贾早把军门会齐的事忘得一千二净了。穰苴等到中午了,见庄贾还没到来,便拔掉标杆,倒掉漏水,独自召集三军,申明纪律,操练队伍。太阳都要下山了,庄贾才喝得醉醺醺地来到军营。穰苴大声问道,“监军为什么到这时才来1”庄贾不以为然,拱拱手说:“今日亲戚朋友为我送行,酒喝多了,所以才来晚了。”穰苴气愤地说:“当将帅的一旦受命,就不能顾家,上了战场,就得舍生忘死。现在敌人都打到我们家门上来了,人心惶惶,国君也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你我担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临出征哪还有闲功夫饮酒作乐呢”说罢,问军法官说:“军法上对不按时到的将士该怎样处置”军法官回答道:“应当砍头]”庄贾听说要杀头,十分害怕,急忙叫人向齐景公求救。还没等派去求救的人回来,穰苴已经把庄贾处决了。不一会,齐景公派使者拿着符节乘车驰入军营,要求放掉庄贾。穰苴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随问军法官:“骑马闯入军营,该当何罪”军法官说:“应当砍头”使者吓得要死。穰苴说:“国君派来的使者不能杀。但军法也不能不遵守。”说完,令武士把使者的仆人和马都砍了。同时传示三军,以明军纪。 三天后,穰苴率军出征,生病的士兵也争先恐后,土气非常高昂。晋国的军队听说后,吓得慌忙撤退。燕国的军队也赶快退到了黄河以北。穰苴趁机挥军追击,原来丢失的国土全部收回。部队凯旋归来,齐景公率王公百官去郊外迎接,慰劳三军。穰苴因功被任命为大司马,从此他就以司马为姓了。司马穰苴刚直不阿,从不谄媚奉迎。齐景公好喝酒,日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晏婴和司马穰苴都很不满,多次劝谏也无效。有一天晚上,景公要到司马穰’苴家中喝酒,他知道后,全身披挂,在门口等候。齐景公一到,司马穰苴说:“是敌国有兵来进攻,还是国内有大臣叛乱,让您星夜屈尊来我这里”齐景公说:“我来是要和您一块喝酒的。”司马穰苴不客气地说;“您的饮食已有人侍候,我的任务是带兵打仗,实在不敢在寒舍给您预备酒宴。” 齐景公讨了个没趣,只好到别处去了。 司马穰苴对部下将士十分爱护,经常拿出自己的俸禄与大家平分,而他却只领取和老弱士兵一样多的粮食。出征之前,对于士卒的衣食住行,甚至喝水、吃药等,他都亲自过问。 正因为司马穰苴执法严明,以身作则,爱护士卒,才赢得了将士们的钦佩,打起仗来才个个争先,无坚不摧。

司马穰苴年轻时就广泛地阅读兵书,对古代兵书《司马法胸艮有研究,在军事学方面造诣颇深。后来,他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战争实践,创造了《司马穰苴兵法00但司马穰苴在世时并没 有编著成书,齐威王时,组织士大夫追论古代的《司 马兵法》,才将司马穰苴的兵法编入其中,号称《司马 穰苴兵法》,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一卷五篇《司马法》一 书。 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有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和 《孙子兵法》将战争中的诸因素概括为奇、正这两个对 立统一的因素相仿,司马穰苴则把战争中的诸因素抽 象为轻、重这两个对立统一的因素。他说c“凡战以轻 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 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他认为掌握战争的规律关键在于处理好轻、重这两个因素的关系,即所谓“筹 以轻重”。譬如处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问题时,战略 和战术都要同时照顾到,但是又要有主次之分,要以 战略统帅战术,这就是“以重行轻”,反之,“以轻行 重”则要吃败仗。 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战术学内容。 在军队指挥方面,他认为“上烦轻,上暇重”,统帅的具体指挥称为轻,统帅的帷幄运筹称为重,统帅的指挥只有轻则陷于繁琐事务,只有重又流于空泛,因此应轻重相节,该具体的就具体,该原则的就原则。在军队训练上,他主张“教惟豫,战惟节”平时训练要从严,战时使用应有所节制。在军队号令方面,他认为“奏鼓轻,舒鼓重”,总是快速前进,部队吃不消,要有张有弛,所以这两种鼓法要交替使用,而以舒为主。司马穰苴特别突出“战参”思想。他说:“攻战守, 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困,是谓战参。”即攻击与防御交相为用,前进和后退各有限度,队行排列有前有 后,车兵,步卒唇齿相依,在战争中,这些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现象叫做“战参”。在兵器的配 置上也体现这种思想。他说:“兵惟杂”,“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各种不同性能的兵器只有 配合使用,才能够“迭战则久,皆战则强”。

由于司马穰苴功勋卓著,地位显赫,引起了贵族们的嫉妒。后来景公听信他们的谗言,把穰苴给辞退了。司马穰苴一气之下,发病而死 司马穰苴虽然死了,但他的《司马法》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的宝贵遗产。

1 五杂俎 好书三病 明 谢肇淛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洗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是讲喜欢书籍的朋友往往蹈下面这三种弊病:一种是好争面子,把书放在书架上欣赏装帧很是考究但是除了漂亮整齐而外,对书的内容全然不知----这跟没有书一样一种是多方收罗,耗尽全力,只求多多收藏,却从不阅读研究,让书本大多搁置不动,任它落满灰尘----你就叫他是书店算啦一种是确实读了不少书,一年到头累得要命但是人不聪明,食而不化,书是能背得,但毫无用处----这跟那些对墙而立的鄙俗的人差不多啊所以他们都搞不出什么名堂,这是当然合理的对书要从了解它到爱好、从爱好它到运用,古人都难以做到,何况我们现在的人呢!?。

2 五杂俎 好书三病 明 谢肇淛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洗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是讲喜欢书籍的朋友往往蹈下面这三种弊病:

一种是好争面子,把书放在书架上欣赏装帧很是考究但是除了漂亮整齐而外,对书的内容全然不知----这跟没有书一样

一种是多方收罗,耗尽全力,只求多多收藏,却从不阅读研究,让书本大多搁置不动,任它落满灰尘----你就叫他是书店算啦

一种是确实读了不少书,一年到头累得要命但是人不聪明,食而不化,书是能背得,但毫无用处----这跟那些对墙而立的鄙俗的人差不多啊

所以他们都搞不出什么名堂,这是当然合理的

对书要从了解它到爱好、从爱好它到运用,古人都难以做到,何况我们现在的人呢!?

3 五杂俎

秦朝有个好古物成瘾的士人,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

一天,一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登门来告诉他,说是以前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赐孔子的座席。秦士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以诸多良田作价买了下来。

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卖给他,说:“孔子的席位距离现在不远,而你却用田地买下来。这是以前太王为避夷狄之乱离开豳地时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该出什么价钱?”秦士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木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都算 不上古物。我的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远多啦。”

秦士没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就把正住着的宅院作价买下了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忍丢弃古物。

于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夏桀之碗”,沿街乞讨,糊口度日,口中还不时地喊着: “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行好,给我一文吧。”听到的人都笑得厉害。

4 食河豚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供参考:

《五杂俎‧食河豚者》:“有客于吴者,吴人招食河豚。将行,其妻孥尼之,曰:‘万一中毒,奈何?’曰:‘主人厚意,不可却;且闻其味美也。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何害?’既及席,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也。徒饮至夜,大醉。归,不知人;问之,瞠目不答。妻孥怖曰:‘是河豚毒矣!’急绞粪汁灌之。良久酒醒,见家人皇皇,问所以,具对,始知误矣。”

短文大意说:有位作客到吴地的人,主人盛情地请他吃河豚。主人厚意不可却,他又担心会中毒,夫妻俩便给自己安排了起死回生之术:“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后来因为“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只好喝酒到深夜。大醉回到家里,以为中了河豚毒,结果他自己是白白地灌了一肚子粪尿。这篇短文很有趣,情节也很生动,最具深意的就是对故事人物为品尝河豚胆战心惊而做出了周详稳妥安排,结果反而被意外所累。

很多事情犹如这位吃河豚的老兄,总被“意外”给倒霉了。若非这位吃河豚的老兄因夜风不能得河豚,徒饮大醉,问之瞠目不答,其妻也非“急绞粪汁灌之”。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了,见多了家长们称赞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见家长说自己孩子愚蠢的。是故天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看似愚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愚蠢的人而为之,聪明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聪明,高明的人经常做却着不高明的事情。

5 《僧涉能呼风唤雨》文言文翻译

僧涉能呼风唤雨原文僧涉者,西域人也,不知何姓。

少为沙门,苻坚时入长安。虚静服气,不食五谷,日能行五百里,言未然之事,验若指掌。

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

卒于长安。后大旱移时,苻坚叹曰:“涉公若在,岂忧此乎!”(《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六十五》)译文僧涉是西域人,不知道姓什么。

年少时做了和尚,苻坚的时候进入长安。生性清虚恬静,精于吐纳之术,不吃五谷,每日能走五百里路,能预言未发生的事,非常灵验,就像对自己的手指手掌那样熟悉了解一样。

能用秘语秘咒让龙王爷降临,每当大旱时,苻坚经常让他施咒语让龙王爷降临求雨。一会儿龙王爷下界到了佛钵内,天上就下起了大雨,苻坚和群臣亲自到钵内观看。

(后来僧涉)在长安去世。后来大旱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下雨),苻坚叹息道:“涉公如果还在世的话,哪里还用担心这些事呢!”注释1、沙门:佛教僧侣。

(1)梵语的译音。或译为“娑门”、“桑门”、“丧门”等。

一说,“沙门”等非直接译自梵语,而是吐火罗语的音译。原为古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浮屠者,佛也……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头陀寺者,沙门释慧宗之所立也。”李善注引《瑞应经》:“沙门之为道,舍妻子,捐弃爱欲也。”

《魏书·释老志》:“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浄,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

章炳麟《支那印度联合之法》:“今岁安庆遣四沙门西游求学,是固沟合梵汉之端。”(2)指佛门。

《西游记》第56回:“他们虽是丑陋,却也秉教沙门,皈依善果,不是甚么恶魔毒怪。”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沙门以和尚为尊贵之称。”

2、虚静:清虚恬静。(1)清虚恬静。

《文子·自然》:“静则同,虚则通,至德无为,万物皆容。虚静之道,天长地久,神微周盈,于物无宰。”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夫欲致精者必虚静其形,欲致贤者必卑谦其身。”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恭政》:“邯问昔何修习?曰:‘村妇何以知,但性本虚静,闲即凝神而坐,不复俗虑得入胸中耳。

’”明唐顺之《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老子及瞿昙氏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说,不逆于心。”(2)宁静。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脯成,置虚静库中,纸袋笼而悬之。”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元朝倪瓒的山水画,就常不画人,据说如此更高远、更虚静、更自然。”

3、服气:吐纳。道家养生延年之术。

(1)吐纳。道家养生延年之术。

《晋书·隐逸传·张忠》:“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唐白居易《赠王山人》诗:“玉芝观里王居士,服气飡霞善养身。”

《西游记》第17回:“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甚么服气的小法儿,故有此寿。”(2)甘心信服。

《儒林外史》第17回:“匡大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老舍《四世同堂》三五:“他不服气!人都是人,谁也不应当教谁矮了一截,在地上跪着!”李准《李双双小传》八:“这一回喜旺服气了,他想着:‘真没料到,这红薯里边也还有这么大学问。

’”4、秘祝:秘语;秘咒。附注:秦代司祈祝之官。

汉初因之,至文帝时始废。《史记·封禅书》:“祝官有秘祝,即有菑祥,辄祝祠移过于下。”

张守节正义:“谓有灾祥辄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于众官及百姓也。”《史记·孝文本纪》:“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

’”裴骃集解引应劭曰:“秘祝之官移过于下,国家讳之,故曰秘。”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秘祝移过,异于成汤之心。”

宋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一:“圣主新除秘祝,侍臣来乞丰年。”5、神龙:谓龙。

相传龙变化莫测,故有此称。(1)谓龙。

相传龙变化莫测,故有此称。《韩诗外传》卷五:“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文选·张衡〈西京赋〉》:“若神龙之变化,章后皇之为贵。”

薛综注:“龙出则升天,潜则泥蟠,故云变化。”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我所仗剑,神龙见授,以诛后伏,以斩不臣。”

(2)三国吴都建业正殿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

刘逵注:“神龙,建业正殿名。”6、咒龙:指咒龙请雨。

章太炎《国家论》:“于此而视为神圣,则不异于事火咒龙也。”(事火,指祀火为神。

事火咒龙,比喻荒诞不经之事。)7、请雨:求雨。

《淮南子·泰族训》:“雩兑而请雨,卜筮而决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惠帝使校尉陈总、仲元诣洛阳山请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我为你飞符上界请雨,已奉上帝命下了。”8、俄而:也作“俄尔”。

短暂的时间,不久;突然间。《庄子·大宗师》:“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

6 五杂俎的古籍简介

五杂俎(五杂俎)

亦作“五杂组”。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复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后人仿其作,成为诗体的一种。见 明 冯惟讷 《古诗纪·统论》。

唐 颜真卿 有《三言拟五杂组》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则有风人、藁砧、五杂俎。”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杂体诗》:“按诗有杂体:一曰抝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十五曰五杂俎体。”

《五杂组》是明代的一部著名的笔记著作,明谢肇淛撰。全书十六卷,说古道今,分类记事,计有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名作。天部记述天文、气候、节气和四时的人事活动。地部记述理理、疆界、山川、河流、名胜,包括当时的海外地区,是研究历代地理的重要资料。人部记述人的形体、心性、境遇,包括技艺、医药、术数、书画、宗教等各种活动。物部记述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鸟兽虫鱼花卉草木、饮食服饰、文玩乐器等都有论述。事部记述贫富、收藏、文字、职官、行政、姓氏、婚嫁等社会活动。书中提供的大量资料有助于研究明代社会状况,作者过记事,分析是非正误有评述,有论断,对读者很有启发。 如据《西京杂记》中的“正月以上辰,三月以上巳”,驳送周密《癸辛杂识》所提出的“‘上巳’当为‘上己’,因为上旬无巳日”之说。又谓“蜻蜓点水”非爱水,而是产卵,以备一说。 《五杂俎》不仅在考辨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所记明代史事,足供参考者尤多,如叙皇帝、太子、藩王婚礼的浪费,税使的扰民,宦官的骄横等等。如记京都乞丐:

京师谓乞儿为花子,不知何取义。严寒之夜,五坊有铺居之,内积草桔及禽兽茸毛,然每夜须纳一钱于守岁者,不则冻死矣。其饥寒至极者,至窖干粪土而处其中,或吞砒一铢。然至春月,粪砒毒发必死。许一年冻死毒死者不下数千,而丐多如故也。

但《五杂俎》同样有明人笔记以多为胜,忽略专精的通病,书中谈历代掌故部分,大抄前人笔记,又不注明出处;记录笑话,亦皆采旧文,甚为无聊,记鸟兽虫鱼,又多涉神怪。

《五杂俎》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如韦馆刻本。今有:《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五杂俎》台北:伟文出版社1977年版。

7 何谓《五杂组》古诗体

《五杂组》 明代笔记,谢肇氵制撰。

“组”又作“俎”。分为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共十六卷。

因全书由五部组成,故“五杂组”。谢肇氵制(1567~1624)明代诗作家,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人。

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 他先在湖州作官,因为人正直,仗义直言不徇私与当地仕绅关系处得很不好,曾想过辞官不做。

但当时朝廷认为他办事果断有能力,不准他辞官,改派东昌。他曾作过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管理河流。

在做兵部郎中期间,他详细记载了河流的原委及历代治河利弊,著有《北河记》八卷。 《纪余》四卷,内容翔实,数据精确具有很高文献价值。

他本人也因政绩卓著升为云南参政,历任广西按察使,廷布政使。 谢肇氵制为人豁达,学问渊博,好发议论。

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小草斋”,政事之余就在书斋里广博群书,勤于著述。除《北河记》、《纪余》外,他尚著有《小草斋集》六十卷,《史■》十七卷,《滇略》十卷、《方广岩志》四卷、《长溪琐语》一卷,而最为广泛地记述了明代的社会生活(包括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一向为研究者所重视的。

则是后来遭到“全毁”命运的十六卷稿《五杂组》。 《五杂组》在清乾隆年间、文字狱最盛之时被列为禁书,全国收缴并“全毁”,其主要原因是言辞大胆触到了清统治者的痛处:其一,关于“夷夏”的议论。

谢肇氵制学贯古今,有着很清醒的头脑,对历史和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在明朝尚且强盛的时候,就看到了边界最大的隐患——正悄然发展起来的“蛮夷之族”女真。

谢肇氵制以史为鉴,把宋朝的兴衰作为时局的“前车之鉴”在《地部》(二)中,他说“宋之盛时,已日与契丹元昊构隙,而燕云不复,偏安忍耻,仅扶遗其半,蒙古凶其终,其视汉唐规模固已不逮,而其受害之惨,使天地反复,日月无光。 ”他并没有停留在追悼历史、痛骂夷族的层次上,而是清醒地指出了为什么国家会受异族欺凌,百姓沦为胡虏的真正原因,就是中国社会本身的“治日常少,乱日常多”,内部的动荡衰败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

而“国势日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他指出,原因有二,一是王朝频繁更替,人心动荡,边境将领调动频仍,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来保卫边境;二是夷族的不断侵扰,朝廷对抗无力。 鉴于宋朝的历史,谢肇氵制呼吁明 加强边防,扼制女真的发展。

他说:“三皇五帝之人民土地,一旦沦于夷狄,亦宇宙未有之事也……女真至于蒙古是一大劫,中国之人无复孑遗矣”。他指出,最需重视的,是在那些“震邻可畏”的“夷狄诸国”中“时时有侵中国之心”的日益强盛的“建酋”。

“建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谢肇氵制如此明确地将清朝的建国之始令人震惧的清太祖树为明朝的第一号敌手,能不引起清统治者的极大反感吗?” 不但如此,谢肇氵制早在万历年间就已提出了制服夷狄的策略,就是“以夷攻夷”离间他们,防止他们联合。他分析,“建酋”之所以暂时未暇“窥辽左”,是由于有西夏、蒙古为其腹背之患,尚有内顾之忧。

因此,就要利用西夏、蒙古与女真族的矛盾,想办法让他们互相猜忌。谢肇氵制认为,这是边城守将制服强悍善战的“夷族”最好的策略,即“以智谋胜人”。

他强调一定要让西夏、蒙古、西夏们保持均势,并且要严防他们联合。这样,他们就各自保境无暇,没有心思来侵略中国了。

否则,他们一旦联合,或者有其中一个强大后并吞其余,中国就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中,离虎狼之口不远了。 要说,仅此条条有理地论述制服女真之策,就已够清统治者咬牙切齿了,何况谢肇氵制还有更大胆的关于人性、人欲的言论呢,更是触了外严内*的统治者的霉头,真是非禁不可,请看:他在卷八《人部》中说,古人对妇节是不重视的,不仅普遍百姓如此,连皇帝也不在乎:胡嬴是贵为公主的人,她起先嫁给了晋太子重耳的弟弟,被其抛弃后,又改嫁重耳,重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有德有道的之君,却对自己夫人的这段历史并不忌讳;齐襄公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出嫁后,襄公竟然把她接回与自己同居;卫国的宣姜与公子顽也并且结发夫妻却也出入相从。

谢肇氵制认为,一国之君尚且如此,足可见古人“父母只有一个,丈夫可以不只一个”是视为很正常的了,没什么不对。这显然与宋儒理学唱对台戏了。

谢肇氵制之所以存在这种看法,是因为他正是从尊重人本性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人的本性的,对人的情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认为,情欲是人人都有的,没必要谈之色变,应当象对待吃饭、睡觉那样顺其自然。

他认为,有人虽然去限制别人,自己也是不能免的。他拿妒妇作比方。

他说有些妇女管丈夫,不让其在外放纵情欲,表面上是让丈夫动心忍性,作个“正人君子”,其实是让丈夫不仅在思想上对其忠贞,身体上也要对其“专一”,就象人饲养六畜,白天去喂养它,夜里用栅栏保护它,实际上是为了充自己口腹之欲一样。 (见卷八《人部》)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后,他说,既然情欲人人不能免,就应当对其持宽容态度,不应该把妇女的贞操问题看得那么重,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太。

《保卫黄河》作品分析如下: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采用了民间打击乐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曲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在齐唱之后,采用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的形式,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浩大声势。转调后的合唱,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由光未然、冼星海所创,写成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该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没有原唱。《保卫黄河》表达了人们对黄河的保护和关爱,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卫这片土地和这条河流。

拓展:

黄河的发源地: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人民网》载:约752443平方公里,水利部网站《黄河网》则记为: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之“黄”,实为泥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

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蚀易散,每逢暴雨冲刷,则流失大量水土,奔入黄河。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