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木头的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两个木头的文言文,第1张

1 含两个 木 字的成语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

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木雕泥塑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

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木干鸟栖 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

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木梗之患 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木公金母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木坏山颓 木:梁木。山:指泰山。

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

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木鸡养到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木落归本 犹言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

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木讷寡言 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

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木人石心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木石心肠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木头木脑 形容呆板、迟钝。

木心石腹 犹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木朽蛀生 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

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木已成舟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2 核木记文言文全文翻译

不是《核木记》,没有这样一篇文言文,应该是《核舟记》。

核舟记

明魏学洢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选自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虞初新志》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高二分左右。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两旁开有小窗,左边和右边各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见雕花的船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可欣赏到右边窗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左边窗上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字,都涂了石青颜色。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当中戴高帽满腮胡须的是苏东坡,右边是佛印和尚,左边是黄鲁直。苏、黄两人正在共看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讲什么话。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微侧着身体,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隐现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佛印极像弥勒佛,敞开胸怀, 双乳,抬头仰望着天空,神态表情与苏、黄二人不一样。他平方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两旁各有一个船夫。右边那个梳着椎形发髻,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住右脚趾头,像嘬着嘴唇在吹口哨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水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这只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上名字,题的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划细得像蚊子脚,一钩一画都清清楚楚,字色黑。又用上一颗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红颜色。

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桨、茶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惊叹道: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像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注:

参考“古诗文网”曹光甫翻译,个别地方作了修订。

链接网址:gushiwen/GuShiWen_53ca8fd4fcx

3 建信立木文言文注释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一词多义:具:就绪

词类活用: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特殊句式: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介宾后置)

1 高士奇记桃核念珠文言文翻译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立者,坐而课经者,荷杖者,入定龛于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去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 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 ,或衣袈裟 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得到念珠共180枚,大多以山核桃为主,(核桃)远的就像小樱桃一样,念珠刻着罗汉数尊,有立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执杖的;有入定于佛龛中的,有跌坐于树荫说法的,有环坐而指天话地议论的,有坦胸曲拳的,有前趋后顾的。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更在罗汉身畔,刻以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到达了极致啊!

2 文言文《记桃核念珠》中“具”和“至”的意思是什么

高士奇:记桃核念珠原文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立者,坐而课经者,荷杖者,入定龛于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去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

蒲团,竹笠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33930,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译文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核桃做成的,圆得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在一起用手比划着讨论(佛法)的,有赤着脚蜷坐着的,还有向南走去后面跟着。

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杖,(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

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注释1、具:具备。这里是“有;存在”的意思。

2、至:名词,极致;极点。

3 文言文记桃核念珠中具或至的意思

高士奇:记桃核念珠

原文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立者,坐而课经者,荷杖者,入定龛于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去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译文

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核桃做成的,圆得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在一起用手比划着讨论(佛法)的,有赤着脚蜷坐着的,还有向南走去后面跟着。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杖,(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注释

1、具:具备。这里是“有;存在”的意思。

2、至:名词,极致;极点。

4 核木记文言文全文翻译

不是《核木记》,没有这样一篇文言文,应该是《核舟记》。

核舟记

明魏学洢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选自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虞初新志》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高二分左右。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两旁开有小窗,左边和右边各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见雕花的船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可欣赏到右边窗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左边窗上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字,都涂了石青颜色。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当中戴高帽满腮胡须的是苏东坡,右边是佛印和尚,左边是黄鲁直。苏、黄两人正在共看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讲什么话。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微侧着身体,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隐现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佛印极像弥勒佛,敞开胸怀, 双乳,抬头仰望着天空,神态表情与苏、黄二人不一样。他平方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两旁各有一个船夫。右边那个梳着椎形发髻,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住右脚趾头,像嘬着嘴唇在吹口哨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水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这只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上名字,题的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划细得像蚊子脚,一钩一画都清清楚楚,字色黑。又用上一颗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红颜色。

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桨、茶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惊叹道: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像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注:

参考“古诗文网”曹光甫翻译,个别地方作了修订。

链接网址:gushiwen/GuShiWen_53ca8fd4fcx

辅本 光绪五年定州王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长江集》十卷附集一卷。此本书名、分卷、篇目、序次等悉同八家诗本,文字也与八家诗本相差甚微。如卷六《夜集田卿宅》“曩年曾宿此”句,“宿”字此本作“病”,与八家诗本不同。卷三《寄白阁默公》、卷九《寄韩潮州愈》,二首各有校记一处与八家诗本不同。删去了八家诗本五、六两卷四诗题中令狐姓下之“@④”字(盖据《四库提要》),改正了八家诗本部分明显讹误(如将《对雨》改作《对菊》等),其余文字与八家诗本同,甚至也沿袭了其不少讹误处。如上举塌鼻子先生撰《书目答问笺疏·集部》

楚辞第一

楚辞兼有屈、宋、杨、刘诸人作,义例实是总集,但从前著录,

皆自为一类,冠于别集之前,今仍旧例。

◎楚辞补注十七卷。

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 汲古阁毛表校本。 楚辞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范补:同治十一年江宁局翻毛校补注本,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补注本。道光间三原李锡麟刻补注本,在惜阴轩丛书内。 仪征刘师培楚辞考异十七卷、长沙易培基楚辞校补十七卷,未刊。

塌笺:王注洪补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据备要本重印平装本,一九八三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白化文等点校本。

◎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

宋朱子。 明成化吴氏刻本,明闵刻本无辨证、后语。

范补:光绪间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影元至正本,今版在苏州局。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武昌局、苏州局刻本,皆无后语。

塌笺:朱书有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据古逸丛书影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三年、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据宋端平二年刊本影印本,均为线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李庆甲校点本。

离骚集传一卷。

宋钱杲之。 知不足斋本,龙威秘书本。

范补:武昌局本,南陵徐乃昌随庵徐氏丛书覆宋本,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影印宋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

宋吴仁杰。 知不足斋本,龙威本。

范补:乾隆四十四年海昌祝氏刻本,附祝德麟辨证四卷。武昌局本,仪征张丙炎榕园丛书本。

塌笺: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本。

离骚草木疏辨证四卷。

祝德麟。自刻本。

山带阁楚辞注六卷,余论二卷,楚辞说韵一卷。

蒋骥。 通行本。

范补:康熙五十二年原刻本。

塌笺:中华书局一九五八年据原刻本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排印本。

屈宋古音义三卷。

明陈第。 学津本。

范补:长沙余肇钧刻明辨斋丛书本,武昌张氏刻本。 清儒考楚辞韵,精于陈氏书,见经部小学类。

塌笺: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影印本。

天问补注一卷。

毛奇龄。 西河集本。

范补:补朱注。 丁晏楚辞天问笺一卷,广州局本。戴震屈原赋注七卷、通释二卷、音义三卷,原刻本,光绪十七年广州局刻本,民国间沔阳卢靖编湖北先正遗书影印钞本。 王念孙、俞樾、孙诒让,各校楚辞若干条,在读书杂志、诸子平义、札迻内。 楚辞注家极众,大抵呈臆说,不根训故,其书不复胪列,但补雅正者数家于此。

塌笺:楚辞注疏长编第二编·天问纂义,游国恩主编,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补辑,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排印本。《送崔峤游潇湘》“陟岘”讹作“陟险”等。毛晋参校遂宁本系本增改的十余首诗题也未予改正,如卷八《寄柳舍人宗元》一首即其一例。柳舍人乃柳公权,柳宗元未尝为是官。对此,李嘉言《贾岛年谱》已有考证。(注:见《长江集新校》附录《贾岛年谱》。)而书棚本系诸本此题柳下俱无“宗元”二字。可见此本乃八家诗本一相当忠实的翻刻本。卷末附集,将贾岛遗诗综为一卷,乃此本一特点。

另有清抄本,为无名氏抄《贾浪仙长江集》七卷分体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此本显系出于明奉新本,不再论列。

此外,还有江户本 日本江户时代中御门正德五年乙未(1715,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刻《贾浪仙长江集》十卷,三册。书藏南京图书馆。此本卷前为“贾岛叙事”,下钤“八千卷楼藏书记”等四印,知曾为丁丙收藏。卷首题“贾浪仙长江集目录”,次行署“范阳贾岛浪仙”。各卷首行题“贾浪仙长江集卷×”,次行不再具款。半页九行行二十字,旁注日文片甲名。卷末记刻时“正德乙未岁孟春gǔ@⑧旦”,并有“书林茨木多左卫门寿梓”牌记一个。此本书名、分卷、篇目、序次、具款均与书棚本同,文字与书棚本亦相差甚微,且时见缺字。卷四《哭胡遇》“吊后折寒花”句,黄校本校记云:“折,宋(书棚)本拆。”此本正作“拆”,而别本皆作“折”。可见此本乃宋书棚本的翻刻本。

综上考述,结论如下:

第一、宋人掇拾当时所见的所有岛诗重加结纂为蜀本《长江集》,虽有遗漏,如何焯所举《早行》、《老将》诸篇,或杂有他人之作,如卷四误收白居易《南斋》、项斯《早春寄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等诗(注:见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 月第1版。书中对贾岛诗误收情况有专门考证,可参看。)。 然蜀本收诗数量当时居首,岛诗的基本风貌赖此书得以保存。这一贡献,永不可没。

第二、现存岛诗皆源于蜀本,这是岛集版本的一大特点,且大致可分为遂宁本和书棚本两个系统。遂宁本系统诸本尽管有缺陷,但因仿宋本影印后入四部丛刊,陆汴本录入《四库全书》,朱本编入《全唐诗》,因而流传颇广。书棚本虽有缺字,但文字讹误较少,较多地保存了蜀本的面貌。此本曾流往海外,在日本有翻刻本;宋无名氏本被采入汲古阁本,再入编席本,影响也不小。

寻访《长江集》诸本过程中,得到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国学宝典》的经部·纬书集成和子部·琴棋游艺分别收录了多少册古籍74

目录

经部·十三经

1 《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 《尚书》 58篇.〔阮元校刻本〕

3 《诗经》 30卷.〔阮元校刻本〕

4 《周礼》 6卷.〔阮元校刻本〕

5 《仪礼》 17卷.〔阮元校刻本〕

6 《礼记》 49卷.〔阮元校刻本〕

7 《春秋左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8 《春秋公羊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9 《春秋谷梁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10 《孝经》 18章.〔阮元校刻本〕

11 《尔雅》 19卷.〔阮元校刻本〕

12 《论语》 20篇.〔阮元校刻本〕

13 《孟子》 14卷.〔阮元校刻本〕

经部·十三经注疏

1 《周易正义》 王弼等注、孔颖达疏 10卷.〔阮元校刻本〕

2 《尚书正义》 孔安国传、孔颖达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3 《毛诗正义》 郑玄笺、孔颖达疏 70卷.〔阮元校刻本〕

4 《周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42卷.〔阮元校刻本〕

5 《仪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50卷.〔阮元校刻本〕

6 《礼记正义》 郑玄注、孔颖达疏 63卷.〔阮元校刻本〕

7 《春秋左传正义》 杜预注、孔颖达疏 60卷.〔阮元校刻本〕

8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解诂、徐彦疏 28卷.〔阮元校刻本〕

9 《春秋谷梁传注疏》 范宁注、杨士勋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10 《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9卷.〔阮元校刻本〕

11 《尔雅注疏》 郭璞注、宋邢昺疏 10卷.〔阮元校刻本〕

12 《论语注疏》 何晏注、宋邢昺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13 《孟子注疏》 赵岐注、宋孙奭疏 14卷.〔阮元校刻本〕

经部·其他

1 《韩诗外传》 10卷.〔四部丛刊影印沈氏野竹斋刻本〕

2 《春秋繁露》 西汉·董仲舒 17卷.〔乾隆卢文弨校本〕

3 《大戴礼记》 西汉·戴德 40卷.〔通行本〕

4 《白虎通义》 东汉·班固 10卷.〔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

5 《尚书大传》 西汉·伏生 3卷.〔皇清经解续编本〕

6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 17卷.〔学津讨原本〕

7 《古三坟》 17卷.〔汉魏丛书本〕

8 《六艺略》 西汉·刘歆 1卷.〔通行本〕

9 《易经原典》 1卷.〔通行本〕

10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 10卷.〔清嘉庆王氏家刻本〕

11 《尚书古文疏证》 清·阎若璩 14卷.〔眷西堂本〕

12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 14卷.〔微波榭丛书本〕

13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清·刘逢禄 10卷.〔通行本〕

14 《经学历史》 清·皮锡瑞 10卷.〔清光绪三十三年湖南思贤书局本〕

15 《经学通论》 清·皮锡瑞 5卷.〔通行本〕

16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 22卷.〔通行本〕

17 《四书章句集注》 宋·朱熹 26卷.〔江宁局本〕

18 《宋本切韵指掌图》宋·司马光 2卷〔四库全书本〕

19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1卷.〔永乐大典本〕

20 《五经异义》 汉·许慎 1卷.〔皇清经解本〕

21 《春秋集传纂例》 唐·陆淳 10卷.〔嘉兴钱氏经苑本〕

22 《周官新义》 宋·王安石 16卷.〔四库全书本〕

23 《七经小传》 宋·刘敞 3卷.〔涵芬楼影印宋刊本〕

24 《大学衍义补》 明·邱濬 160卷.〔四库全书本〕

25 《国朝汉学师承记》 清·江藩 8卷.〔《粤雅堂丛书》本〕

26 《经义述闻》 清·王引之 32卷.〔皇清经解本〕

27 《今古学考》 清·廖平 2卷.〔通行本〕

28 《读书杂释》 清·徐鼒 14卷.〔通行本〕

29 《国故论衡》 清·章太炎 1卷.〔右文社〕

30 《方言》 西汉·扬雄 13卷.〔四部丛刊本〕

31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 30卷.〔嘉庆二十年刊本〕

32 《广雅疏证》 清·王念孙 10卷.〔道光九年学海堂《皇清经解》本〕

33 《订讹类编》 清·杭世骏 6卷.〔通行本〕

34 《订讹类编续补》 清·杭世骏 2卷.〔通行本〕

35 《大学》 1卷.〔通行本〕

36 《中庸》 1卷.〔通行本〕

37 《马氏文通》 清·马建忠 10卷.〔清光绪三十年排印本〕

38 《纬书总汇》 郑文杰 1卷.〔通行本〕

39 《读全唐文札记》 清·仁和劳格 1卷.〔通行本〕

40 《庚辛之间读书记》 清·王国维 1卷.〔《王国维遗集》本〕

看本《今古奇观》(又名《拍按惊奇》)都是些小故事,不长,意韵深。想修身一定看看《大学中庸》,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尤其是当今社会,修身有德有心胸的人不多,也就更可贵!《世说新语》故事短且发人深省。爱诗词的,《唐诗三百首》《人间词话》《宋词三百首》,少读情词艳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