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贡席的舒城贡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舒城贡席的舒城贡席,第1张

“龙舒牌”贡席已有4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近年来,该厂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中外合资生产高档机织“华贵牌”金竹凉席、高档竹窗帘、冬夏两用沙发套、席梦思垫等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

舒城贡席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蜚声中外,曾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获一等篾业奖,在南洋物产会上获银质奖。

舒席又称“龙舒贡席”,是我县的传统竹编工艺品,具有编织精细、篾丝细密、柔软光滑、凉爽消汗、助人入眠、不生虫蛀、可折可卷、携带方便、经久耐用等优点。 舒席生产在舒城可谓历史悠久,在民间也有许多传说,流传最深远的是在明代明英宗天顺年间,相传祖籍舒城的吏部尚书秦民悦,将编有龙纹的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都,深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舒席得此封号,身价陡增,一时朝野争购,各种编织舒席的作坊也应运而生。

为舒城的特色产品,舒席有过辉煌的历史。一九零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篾业奖。翌年,在芝加哥国际商品赛会上又获一等奖。 一九二六年和一九三四年,舒席先后参加上海、杭州两次全国展览会,分别获得“金牌”和“银盾”奖。

抗战前,日本前田洋行还派专使来舒城订购宽八尺、长十尺的舒席十条,为裕仁天皇婚礼所用。近一个世纪以来,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并在美国巴拿马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美国芝加哥赛会、西湖博览会上获奖。

然而,曾经闻名中外的舒席目前在市场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前景令人堪忧。原舒席厂技师查勇向我们细说了舒席的昨日今天。据他说,他是舒席第三代传人了,18岁学艺,,有着22年织席经验,他的篾画色泽鲜丽、造型典雅、风格庄重,制作的六马图,迎客松,英雄人物编织栩栩如生,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步入大雅之堂。查勇的师傅是舒席第二代传人潘孝本,第一代师傅邵金权,以线条画为主,色彩单一,到了第二代传人潘孝本,他讲究层次感,色彩丰富,擅长影像画,随之,舒席新品种也不断增多,由单一的睡席发展为儿童席、枕席、坐垫席、大规模的装饰席以及字画席等,在编织工艺上,由原来的“人”字纹、回纹等简单的几何图案发展为优美的字画。他的竹编画篾纹柔软光滑,细如棉纺织品,薄如纸张,篾画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传统名作有仿郑板桥的《兰竹图》、仿徐悲鸿的《奔马图》、仿吴作人的《骆驼》以及《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均能编织入席间。席面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据查勇介绍,舒席从竹子的选取到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舒席要采用当年月11月至次年2月生的小叶水竹为原料,对凤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经破竹、切篾、起篾、分篾、撕篾、煮篾、刮篾、编织、扭头、收边十几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特别是篾丝经过蒸煮处理,凉席柔软不易折断,不生竹粉虫。如果使用爱惜,一块水竹凉席享用六、七十年。如果沾上汗迹,稍用湿布擦洗就干干净净,而且越擦越光滑,越用越发亮,睡上去更加凉爽。更为奇特的是,即使是“三伏”盛夏,人睡在席上,收汗快,体温随之下降,使人有清风徐来之感。经过几个夏天,席色由青绿转为桔红或棕红,晶莹透明。三十年代,许多外商曾通过教会窃取舒席制作技术,试图自行生产,但终因技艺复杂,难于制作而半途告废。

汉末,隐居庐江(治今安徽舒城)二十年。后任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令,累迁大司农、司空、太尉。

葛姓,《风俗通》记载说:“葛氏,古葛天氏之后。”如果葛天

氏确有其人,则我国的葛姓,跟其他的千百个姓氏相较,算起来资格

是够老的了。

现在就算把有关葛天氏的传说当作“姑妄言之”,但是葛姓却也

跟我国所有的其他姓氏一样,是有确实的姓源可查的--《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说:“夏诸侯有葛伯,子孙以国为氏。”

我国的古籍上,关于葛伯的记载相当不少,譬如《书经》的“仲

虺之诰“曾说到:“葛伯仇饷”。“孟子滕文公”也曾提到:“汤居

毫,与葛伯为邻”,其注则说:“葛,夏诸侯嬴姓之国。”由此可见,

“葛”的确是3000多年以前曾经独霸一方的一个诸侯,是由颛顼的嬴

姓后代所建立,他们跟后来灭夏桀而有天下的商汤是“芳邻”,拥有

今河南省蔡丘县东北的一片地方,后来,他们的子孙也“以国为氏”,

统统都姓了葛,并且一直繁衍到今天。

如此看来,葛氏的得姓是相当早的,比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氏主

流的周文王姬姓后代之得氏,最少要早到六、七百年。所以,尽管关

于葛氏源自上古葛天氏的说法不尽可靠,然而,葛姓在我国群姓之中

的“老资格”,却是无可疑的。

我国南方的葛姓,来源与北方不同,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是

出自东汉光武帝时的洪氏。关于江南葛姓的姓源,《姓氏考略》上的

记载十分详尽:“汉洪●祖子浦庐,一作葛庐,起丘佐光武有大功,

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氏所出,

望出梁国。”

由此可见,江南葛姓人士,是在1900多年以前的东汉初期,由洪

姓所分支出去的,洪氏是上古伏羲之后担任水官的共工氏的后代,所

以跟传自夏诸侯葛伯的北方葛氏,应该没有十分接近的关系。

在我国民间,为人所熟悉的葛姓名人相当不少,而其中似乎又以

“太极仙翁”葛玄以下的一系列“神仙人物”,最为老幼咸知。

除了上述位列仙班的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葛姓也出了不少杰出

的人物,尤其是宋一代,更是人才辈出,葛泌、葛书思、及葛胜仲等,

都分别在各方面表现优异。

葛泌在宋光宗的绍熙年间拜相。葛书思是出名的孝子。葛胜仲则

是湖州治律极严的知府。

清朝道光年间的浙江山阴人士葛云飞,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当时,鸦片战争初起,在英国人第二次攻陷定海的时候,葛云飞表现

了抵御外侮的大无畏精神。据说,当时来犯的英国船有29艘,英国兵

有20000多人,而葛云飞的手下只有200余人,可是却士气如虹,以大

刀对付他们的洋枪洋炮,结果是力战而殁,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却

已永垂不朽。

作者:库米先生

晓天,这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很快便会又再来的乡下小镇。不知其哪来的魅力?总能令人对其恋恋不忘,去而复返。

当你来到小镇,由新街左拐,有一牌坊,镌刻有“晓天老街”四字,便是老街了。过牌坊而入,轻轻踱步于条石板上,抬头四顾:入眼之处,青砖小瓦,旧窗高墙;精致的雕刻,光滑的门槛石。堤下河水缓缓流动,老街居民悠然自得。时光倒流似的,使我们犹如置身于数百年前的江南小镇。

沿老街南行,过张恨水儿子张小水、侄女张静君曾读过书的江家大屋 (张恨水,潜山县余井镇黄岭村人,1942年因担心大儿子张小水读书受到影响,将其带到晓天“七临中”),直至二桥东端。不过桥,有一条往南的老路,那是过去进入白桑园、平田、双河、小涧冲林场这些山里面的唯一通道。道路逼仄,路面崎岖,沿双河两岸凿壁成路。路下河谷幽深,两侧山崖崔巍。十四五年前,小涧冲改名万佛山。四五年前,为进一步开发林场中 旅游 资源,进山道路入口东移,新路全面拓宽;双向二车道高等级公路,一律铺油路面。

沿此路入山,约二十里许路,即为平田。县志称其地“众山环抱,中有平畈,地平且广,延袤数千亩,因以为名”。过平田又南行数里,左有一沿山乡道,道窄且险。道左绝壁,下有小溪,鸡笼涧也。溯溪水山行数里,乃见一桥,曰“驼岭大桥”。自此桥仰首回望,但见一峰如柱,耸壑昂霄,抬望眼,几不见其顶。山之雄大,非如椽巨笔,不可尽述。所谓高山仰止者,约莫如是。询于乡人,曰“鸡笼尖山”。

合肥附近,大抵热爱骑行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条山路的存在。这条路因其逼仄狭窄的道路,垂直上下三百多米的落差,驼岭左翼那直插云霄的鸡笼尖的壮丽景色,而令所有骑行者一见倾心。这条道路,即是明清以来潜山官庄至舒城晓天的大驼岭古道,又是今日骑手的挑战圣地。

自晓天、平田而入,翻驼岭,至少有三条路线值得一探:

第一条 ,自驼岭山路而上,到驼岭村后左拐,经牛角尖、大张田、小张田、刮皮岭、林家冲,经八四〇乡道至平田街道。一路古色古香,山下几乎没有了的土坯房子,成片的百年古松……小张田对面层峦叠嶂的高山,山下那一汪人见愁消的清水,看之不尽。这条路适合自行车骑行,刚好骑行一天。

第二条 ,自驼岭山路而上,经潜山县官庄镇,沿〇五二县道向东,经戈元村、栗园村,北转经郑家湾,越舒潜界山麻岩岭,沿黄秧河上游水竹河而下,经舒川村、丁家河、余家河、袁家坳、三担种、寒山 、郭冲至舒岳公路。这条路适合摩托车,部分路段为土路且陡峭,一般轿车爬不上去(四驱应该可以)。

一路跨晓天河两大支流水系。一为源于矗突尖(一名老佛顶,因形似猪头,亦称猪头尖)的双河,一为源于麻岩岭的黄秧河。一路除了领略驼岭风光外,可参观官庄余英时故居,一排排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

舒川村,有一棵二人不可合抱的近四百年的马尾松(当地居民称是四百八十年的罗汉松),枝丫遒劲有力。黄秧河上的大坝气势如虹。

第三条 ,自驼岭山路而上,经潜山官庄镇,沿〇五二县道向南,至平峰村;沿〇〇四乡道,经横河村,过大水河桥(大水河为桐城大沙河上游,注入菜子湖后入大江)、杏花村,至塔畈乡;再沿〇五〇县道西行至彭河、罗河村,翻山至岳西县巍岭乡,西行至石关乡;沿一〇五国道,经主薄、姚河乡,返晓天。

这条路全是硬化路面。跨在机车上,风驰电掣,百愁俱消。一路跨三大水系:巢湖水系杭埠河源头的姚河,菜子湖水系大沙河上游的大水河,皖河水系皖水源头的鹭鸶河。此路最适热爱家乡地理、喜欢溯源的朋友,一路分别有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板仓自然保护区、石关国家 体育 训练基地、枯井园自然保护区。

由于其联通南北的地理位置,曾经吸引着张小水、余英时等翻越驼岭,来舒读书。如今日益完善的道路路况,又吸引着愈来愈多热爱骑行的朋友来到驼岭,挑战自我,渐有“晓天川藏线”之名声。然而,驼岭的神秘远不止于其险要的地势,背后波澜壮阔的 历史 ,更加让人唏嘘。

驼岭左翼有一山,曰“鸡笼尖山”。山侧有土径,阔一尺有奇。循山径曲折而上,但见马蹄骡印,不绝于道;横木条石,置于二旁,大抵备其不时之需也。约半个时辰,山势渐平,越小溪,穿竹林,鸡犬渐闻于耳。复行片刻,眼前豁然开朗,竟为佳境。绝壁千丈,巍然耸立于眼前者,鸡笼尖也。壁下土屋数间,散布左右。行数步,乃至屋前。有母鸡咕咕而鸣,茸茸鸡雏可十数只环奔四周,叽叽相应。左趔右趄,立之未稳,视之不过破壳数日耳。然皆不以新客为异矣。

屋门紧闭,左有灶房,隐隐然有声。趋之窗下,果有翁妪二老,适见来客,欣喜异常。许是山高路阻,昔日少有客至故。邀我入屋,待以佳茗,备以果盘,更留余宿其屋。山中人之好客,素有耳闻。今以身历之,受宠若惊矣。

与翁妪相谈即久,方知此地之来历。地在两山之坳,原名“金家寨”。据两山之形胜,处世外之桃源。某年,有先人偶入此间,乐其幽静。继而延请形家,问以曾杨之学。实乃宝地,曰“叶里藏稻”。由是居家于此,垒土为垄,阻水为沼;接清泉以为饮,播菽稻以为粮。田垄既齐,复木秀石奇。人丁渐旺,始为人慕,渐为人妒,其人请于形家何以破之,曰惟屋后千丈巨石可破。何故曰名此石“鸡笼尖”?鸡食其稻,其势自破,此石遂名鸡笼尖,叶里藏稻亦改名鸡笼寨,而山下之河亦随之名曰鸡笼涧河。

老者祖籍太湖宋氏。明末清初,太湖一带屡遭兵燹。自明崇祯八(1635年)年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 先有张献忠部屡攻太湖(吾邑亦陷),后有南明樊山王朱常(上巛下水)、石城王(朱统锜)据蕲黄潜太等大别山各高山险峰,拥寨自立,反清复明。虽先后平之,然波及之地,生灵涂炭;兼之其地迭遭天灾,畈区颗粒无收,食不果腹。一时太湖大地,赤地千里,为避兵祸,宋氏先祖举家迁徙于吾邑之驼岭,至今已历十四代矣。

自太湖搬到驼岭脚下。一因兵祸,一因太湖当地没多少地。初到驼岭,其时人口不及今日十之一二。那时是个插草为标的时代,看中哪块地,四周插上枝条,别人即知此为有主之地,不复侵占。自此在山下繁衍二百多年,后为躲国民党抓壮丁,再次自驼岭脚迁到鸡笼尖下的鸡笼寨,至老者又五代矣。鸡笼寨自山脚而上,在几乎不能称之为路的小径上,一直不停的爬,要近一个小时,所以老者高曾祖得以逃脱被抓壮大的命运。

然而鸡笼寨居地委实过于偏僻,好奇往年一代代是怎么繁衍下来?忍不住好奇心,还是问起了老者夫妇二人。二人笑道,别看现在道路不便,往年畈区生活不好,吃饭吃不饱,山里面有吃的,什么麻根、葛根、蕨菜根、野菜、苦菜,吃的东西很多;还有花蒿,这个不能吃多,吃多了槽人;至于三月三,粑人魂的蒿子粑粑更是到处都是。还有一种蒿子,八路军经过是多吃这种,故得名。一边说刘阿姨带我出来,就在屋旁,摘了一棵很普通的蒿子。以前从来不知道这个还是可以吃的,刘阿姨径自吃了起来,还递给我一半。我尝了尝,不苦不涩。

回到屋内,宋叔叔接着说,讲人好讲,因为往年只要吃得饱就好讲人。宋叔叔的母亲、奶奶、太太、老太太、刘阿姨,还有她姥姥都是自潜山官庄嫁到鸡笼寨上的。夫妇二人都六十多岁了,没有打针吃药过,刘阿姨说的很自豪。

又问起鸡笼寨上还有几户人家,只有五家十几个人了。都姓宋,基本都五六十岁,还有一个小孩,平时在山下上学,周五晚上回来。宋叔叔语调转而低沉 ,话语里是道不尽的落寞。二十年前,还有四十七八个人,宋家八户、徐家两户。上世纪六七十年,土改时,甯家一户,从鸡涧河搬上来;七八十年代,还有一户黄家,从小涧冲里面搬上来,都好几代人了。

鸡笼寨上的年青人都在城里上学上班,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一辈。道路实在太差了,尤其每逢下雪天,山上人家只能足不出户。下山的路早就被大雪淹没,走路都走不出。买的年货、稻米粮食更是运不上去。问起一户人家屋顶的新琉璃瓦是怎么运上来的?宋叔叔说,去年公家在山上建通信塔,刚好有骡子拉建塔物料,那户人家就让骡子运上来。买瓦才三千多元,运费却远超买瓦的费用。这还是碰巧有骡子,要请人挑就请不起了。

过驼岭大桥,沿道而行,蜿蜒于鸡笼山下,逶迤于驼岭山间。盘旋回环,令人不辨东西。路下绝壁千丈,半山暗生层云。路宽三两米,仅可过一车,偶遇对向来车,一方须后退良久,寻一宽阔之地,方可错开。对于新科司机,此地令人颇为绝望。本地乡民,莫不鸣笛不辍,早为警醒。抵达岭头,回望对山,鸡笼寨中,数户人家隐约可见。而山脚所见之雄峻高耸的鸡笼尖,亦已匍匐脚底。驼岭脚下,路如系带。左拐复右拐,一路缘山而上,可谓驼岭十八拐矣。

相传驼岭山上,昔日有一雄关,曰“驼岭关”。起于清末,然百多年后,已很难再寻昔日景象。约五余十年前,关门倾圮,惟余数段断断壁残垣。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本地乡民久苦于交通之不便,于此开山修路,关门彻底拆除。部分关墙改为道路石摆,渐渐没于荒草间,实难想象,曾有“一关当此,万夫莫开”之势!

修路之时,乡民出工出力,手拉肩扛,以一锤一钎间以炸药。高峰期时,出工二百多人的代价。自九三年至九八年,历时五年之久,硬是在高耸的驼岭山中凿出了一条两三米宽的土路基来。每天中午吃饭时间,也正是攻坚时刻。趁着大家都返家吃饭,将那最难凿开的地方用炸药炸开。多的时候,一次放一百多炮,百炮齐鸣,炮声隆隆,声震数十里。壮哉!

古时,此地为羊肠小径。联通吾邑之晓天与潜山之官庄,多为山之两侧乡民往返其间。山高路险,乡民皆矫健异常,捷如猿猱。有乡民尽其一生,不曾出山中半步,县志形容其“以菽麦为食,终身不知米饮为何物者”。地之偏僻,可见一斑。而如此偏僻之地,明清以来,尤其清朝以来,民间往来日繁。当地豪绅遂募修石路,联通南北。南起安庆府,经青草塥、龙井关、殷家滩、八字门,过官庄,越驼岭,通舒城晓天镇、东西溪,北至霍山、六安。此路渐为舒潜间道。时至晚清,声势浩大的太平军与官军鏖战于此, 驼岭 遂成要隘。

百多年前的清咸丰初年,洪杨大军由桂入湘,沿江而下。一路占领武昌、九江、安庆、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号太平天国。清军和太平军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残酷的战争 。咸丰九年(1859年),曾国藩胡林翼谋皖,鉴于鄂皖边界“路岐贼众,防不胜防,非厚集兵力,难以抵御。”而太平军更是“东击西窜 ,攻我必救,使我蹙前踣后,我军冒大暑苦战,贼使饥民当锋镝,我已日夜疲殆,马队屡多冲锋刃,亦多伤毙,且诸军如九节度无统帅,禀命易失事机”。为阻止太平军由桐舒霍潜太等大别山区各山中小径绕至蕲黄 ,抄清军后路,也为了扭转清军在大别山区无尽小径中疲于应付的不利形势。胡林翼特派员于各险要隘口修建碉卡,以阻贼路。所谓碉卡,即碉房卡伦,本为四川和西北的一类军事设施;碉房即碉楼,卡伦即关卡。于高山大岭间险要部位修建关卡,或随山势,关墙有长近里许者。

咸丰十年(1854)四月,胡林翼遣安徽即补同知孙振铨赴潜山、舒城布置碉卡。孙振铨,时湖南巴陵人(今岳阳人),在其后来所著《潜山守御志》中提到他与胡文忠公的相识过程:“余以书生从戎胡文忠公幕府。咸丰四年秋,文忠公剿办粤逆,驻节湖南省巴陵县凤凰山。振刷团练,搜罗人才,札办岳阳总局者十一人,振铨与同乡王君云湖,皆列其中”。经过六年的出生入死,其才深得胡文忠公所爱。

胡林翼,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谥号文忠,天下一等一的猛人。善调和诸将,其才不在曾国藩之下,左宗棠、 李鸿章皆受其保荐。伟人读了他的《胡文忠公遗集》后将自己的字改为润之,蒋将其与曾国藩的用兵之法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军校教材,曾国藩曾言 “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四十九岁,英年早逝,谥号文忠,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的首领。为官贵州之时,起团练,设数百土堡于高山大岭间,数年即平定贵州叛乱。咸丰七年(1857年)秋 ,因蕲州接壤皖省,山径分歧,贼易出没,特檄唐训方修碉卡于蕲州。唐训方修碉卡时,与孙振铨多有协商,故此次派孙振铨主持潜舒二县碉卡事宜。

孙振铨四月份至潜山、舒城,成立碉卡总局,并委任其两位受业学生——伍学熙和邓士林为委员。“驰马握槊,出入山崖涧谷,穷岩奇巘,糜不登陟,览其攻守之致舆夫径途奇正险夷之交 亲为布置碉房卡伦,以益其守 ”。跑遍几乎舒潜境内所有的高山大洼,确立了几十处险隘后,立即着手建碉卡事宜 。建碉卡即是保护地方,所到之处,上至潜山知县叶兆兰 ,下至各地乡绅,皆积极出钱出力及木石建材等。以舒邑之朱溶、潜邑之朱芦溪柳铜章出力尤多,凡护佑桑梓者,虽百年岁月,又岂会忘于人间。

短短两个月内,即建好三十多个关卡。其中分布于舒邑的有驼岭关、梅岭关、巍岭关、元武关、天平关、茅岭关、健石关、朱砂岭关、鹤鸣关、竹林关、庐镇关,每一关卡除了关门、关卡墙,胡文忠公还要求各关兼修碉楼。“鄙意一卡总须五碉或三碉或六七碉,如品字形心字形梅花形……拒于必由之路,横立数碉,均可制贼之死命,即兵溃勇散,贼即逼卡仍莫可如何,碉卡所建,需高下因其势,左右酌其形,务乞妥酌,兼修坚实”。驼岭因其地势过于险要,只建了一座周围六丈的碉楼,名依山月牙大碉,而道扼潜太英霍的天堂(今岳西县城天堂镇,时属潜山境,乃晥鄂孔道)竟建有二十七碉,众碉散布其间,其势雄矣!

驼岭关关墙长三十八丈,高一丈,厚八尺。有女墙(城垛子)五十一个。关门宽四尺高七尺,并配营房两所六间。咸丰十年五月,仅仅开建一个多月后,驼岭关已巍然如巨龙,逶迤盘旋于驼岭山腰之上。碉卡已立,守备尤须谨慎。碉卡一为阻断贼路,二为节省兵员。碉卡的日常守备,由当地团练护守,并厉戒团练之职责。仅日常巡逻看护,贼来则只可固守,切不可浪战。与太平军战场厮杀,则交由湘楚军等正规军。对于驼岭关,胡文忠公尤为关切:“晓天不能派援,兆介(指潜山县令叶兆兰的兆字营和介字营)亦非能远战者,守兵出碉卡之外而战,必不得力,一败则贼固随之而起,只坚守,卡内毋闻人之战胜而高兴,毋闻他处之战败而气沮,弟意介兆不出关卡,尚可蓄势,尚可藏拙,若出晓天,而与贼战,终必败,则贼从此而入矣”。欲守之久,器必不可少。“需储守器,火礮、鸟枪、火药铅子、短刀长矛、旗帜、镫笼、油烛、米薪、盐菜、水、浆、斧铧、汲器,一有不备,不可守也”。驼岭双峰,雄关当立,任尔来者千或万,我自五十人守此关。随着蕲州、罗田、麻城、霍山、太湖、潜山、舒城、桐城等地关卡的相继建立,有力的阻滞了太平军陈玉成部及捻军龚德树部由皖入鄂的部署。之后数年 太平军、捻军相继为湘军、淮军所平,漫布于群山之中的碉卡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岁月荏苒,时光如水。驼岭关上的关墙、碉楼就那么静静的地矗立于驼岭山上,任那无情的岁月风雨吹打。渐渐的,乡民们习惯了它那庞然大物般的存在。那是他们祖辈守护家园的见证,代代护佑着山下人家。

沉寂了几十年后,寂静的驼岭关喧嚣再起,而山下早已是斗转星移,换了人间,大清已成 历史 ,国民党、***在大别山区又一次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民国二十一年(1932),红二十七军主力徐海东部与国民党梁冠英部及潜山县官庄团防局余祝森率部在驼岭的一次战斗堪称经典。

是年十月,红二十七军被国民党梁冠英部堵在了我县晓天镇。中梅河镇当时是国统区,唯一可以行军的方向是过平田,翻越驼岭,自潜山官庄而去。而国民党余祝森部,已抢先占领制高点驼岭关。徐海东让中共晓天区委储德纯率游击队,潜伏于驼岭关左翼的鸡笼寨上;而徐海东部则提前通过张家冲绕道,逼近驼岭;后以小股队伍引诱梁冠英部沿大道直抵鸡笼寨脚下,直上驼岭。余祝森误以为是红军攻来,给予猛烈袭击,双方激战三个多小时,死伤数百人。激战正酣,潜伏于鸡笼寨上的储德纯游击队,猛扑而下,狠挫梁部。梁部腹背受敌,死伤八百余人,而后储部迅速撤退,与徐部撤往潜山官庄而去。

原我县第一书记史元生,在潜山舒城岳西交界区发动群众打游击。因国民党盘查日严,不得不躲到鸡笼寨上。当时鸡笼寨上已有数户人家,一户宋姓先人将他藏在鸡笼寨边的山洞里。那时条件刻苦,卫生条件很差。据宋氏后人回忆,当时其满身的虱子。某段时间,若是风声太紧,只能成天呆在洞里,由宋家先人送吃送喝,送的最多的是绿谷粑粑、绿谷糊汤、芋头、南瓜、红豆等杂粮。好在山区,别的或许不多,粗粮倒是不虞短缺。史元生当时特别喜欢吃红豆,而这些五谷杂粮伴随着史在鸡笼寨附近一呆就是三年。新政权成立后,史先后担任舒城县委书记、六安地区专员,五八年修建龙河口水库正是其主政时和时任县长李屏一起最早向六安地委和专员公署提出的,或许正是为了报答当年龙舒乡民的庇护吧。退居二线后,更是最多两年就来一次鸡笼寨,来看看当年有救命之恩的宋氏先人杨老太太,也看看这曾经给其以庇护的驼岭山水。来鸡笼寨的除了一度被打倒的史李杜外,原我县县委书记郭宪魁、原县长韦法德、原我省副省长马长炎,以及建国后我县首任县长杨震、省政协金启健主任、原县长韦法德等人都曾多次登上鸡笼寨。他们或是曾经战斗于此,或为缅怀这片红色大地,无不对驼岭难以忘怀。

而让人无以忘怀的,还有当地乡民口口相传着的一个开国大印以及金蜡烛的故事。偶尔从一位当地乡民口中得知,也说不清多少年前,有一帮人被追杀至金鸡寨。其中一位妇女身携一枚皇帝大印,后有追兵,追之甚急。急切间,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将大印包起来,塞入地上一个小石洞里,用土埋了起来。我心里琢磨,难道是南明石城王朱统錡的大印,被一个宫女带到我们这个穷乡僻壤来。因明末清初石城王据天堂(今岳西)飞旗寨抗清,离此不远,还是有可能的。后来当地的一位老者解了我的疑惑,原来所谓的皇帝大印,是一枚苏维埃政府大印(不知是不是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的舒霍潜边区苏维埃政府大印)。当时从金寨县带到鸡笼尖,建国后 ,县里数次派人来此寻找,都未能找到此印。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党史办公室一次派了几十个人,也未有收获。如果能找到这枚大印,我县的红色 历史 必会更放光彩,用本地乡民的话来说,那我们舒城县就走时了。有些东西,刻意去寻它,未必能找得到。也许将来的某天,一位乡人无意间的一锄头就给刨出来了呢。

金鸡尖上的一对金蜡烛的传说,在当地也可谓人人皆知。金鸡尖自底到顶,垂直距离有三百多米。山顶面向驼岭脚一侧,有如刀削,形成一片裸露的的岩壁。每到夜晚,岩壁之上,总有两点光亮,一高一矮,熠熠生辉,犹如一对蜡烛。山下乡民不知何故,久而久之,都说那是一对金蜡烛,藏于崖壁之上。因地处绝壁,无人可抵,得以保存至今。山中藏有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传到了隔壁的桐城县。百多年前,一个桐城人便带了七八个人过来,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才抵达岩壁中部,发现岩壁上有一个山洞。可是金子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的,只能空手而归,虽然他们没得到金子 ,可是陪伴驼岭脚下乡民多少代人的金蜡烛,自此再也没有亮过了。而这帮人,可能还去了我县其他的悬崖峭壁间,搜寻宝物。至少地处深山的我县汤池镇大岭村狮子山崖壁上的猴子洞,也被桐城一帮人搜寻过,至于收获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驼岭、鸡笼尖、鸡笼涧河的传说,何止于此。驼岭上的牛角尖,鸡笼涧河上张果洞,红二十八军于驼岭白果树成立中共皖西特委及二四六团的红色往事……无不令人心向往之。可是地处深山的驼岭,昔年那个峰峦深秀、草木葳蕤的世间桃源终归慢慢地为世人所忘怀。一如曾经高耸于此的驼岭关和依山月牙大碉,渐渐的湮没于驼岭的荒草中。惟余那一块断碑,诉说着曾经这里有座驼岭关!

1、《潜山守御志》

2、《从征图记》

3、《胡文忠公遗集》

4、《舒城文史资料》

5、《巴陵县志》

6、《舒城县志》(嘉庆版)

7、《续修舒城县志》(光绪版)

8、《舒城县志》(1995年版)

9、《舒城县志》(1986—2004)

周瑜墓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瑜墓原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后因桑落洲崩岸,搬迁到了宿松县圭山。明代解缙考证周瑜墓在安庆宿松,出自《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文毅集》有诗曰“皖水青林绕墓田”。北宋司马光《五代史记》“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明代解缙《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文毅集》有诗曰“皖水青林绕墓田”。公元208年,周瑜曹操会猎于赤壁,火烧赤壁最终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三国由此形成。210年周瑜在西征的途中倒下了,在其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未解之谜。周瑜墓在何方呢?仿佛成了一个谜团,往事成风云,樯橹灰飞烟灭后,只能平地凭吊古人了。周瑜已逝,英雄不再。查古籍,以证过往。偶然发现,其实周瑜墓的原址还在,只是我们疏忽了他的所在。

在古书中,有如下记载:明代解缙《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文毅集》有诗曰“皖水青林绕墓田”。根据《水经注》云,青林水,至寻阳,通大雷。按照我的理解,这个青林水就是雷水水系。古寻阳在今黄梅西南。这里交代的很清楚,周瑜墓在宿松青林水附近。具体地点有待考察论证。五代,宋初学者徐铉《骑省集》中《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公瑾葬舒之宿松,今裔孙奉祀者百余家”。这也是其他“周瑜墓”不具备的条件,有后裔祭祀。南唐(宋代)马令陆游《南唐书-周本传》欧阳修《新五代史》“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这点就可以推翻周本立墓的假说,如果是周本立墓,周本传就不会这么写了。我们还可以发现,其实在周本之前就有周瑜后裔为其守墓。不然哪来数十家守墓呢?古代的家,相当于今天的房。可见守墓人数众多。这也是正史中唯一记载的周瑜后人,也是唯一明确记载了周瑜墓葬地点的史书。

南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对雷水之北侧,有周瑜庙”。因为《水经注》是注释《水经》的一本书,如果按照《水经》成书年代来算,应该是魏晋三国时期,这就很接近周瑜卒年的记载。江水对雷水,也符合解缙的诗句。如果按照最晚推算的话,《水经注》成书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450年左右,因郦道元是北朝人,所以南方水文资料其必定是参考南方人的著作,这样文献的成书年代最晚在三百年左右的晋朝,战争期间修建庙宇的可能性很小。公元280年到公元500年左右,桑的小洲呢?据袁宏记载,“尔乃出桑落”,说周瑜出桑落洲,由此可知,周瑜是在桑落洲里屯兵,不然何必提一个无名小洲呢?袁宏还记载,“穷河洛之规矩”,“钻灵龟以相土”,“金城万雉”。这说明周瑜在此修筑城池。这座城池见于史书,根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有巢湖故城。这里说的“寻阳”是古寻阳,也就是黄梅西南。而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正好是桑落洲。所以这个巢湖故城的修建者,就是周瑜。而周瑜的家就在巢湖故城里面。这也符合宿松《周氏宗谱》“汝南人,瑜公守吴郡,家庐江舒,故城及松圭山均有墓”的记载,这个故城绝对不是庐江舒城,因为前文已经讲的很明白,籍贯是汝南,家庐江舒城。所以他应该不是故乡的意思,并且江西的乌东族谱也有这样的记载“庐江为吾周之先,再家于舒自瑜迁”,这里可以看出,家在舒是自周瑜时代搬迁的。两者地隔千里,而记载却一致,说明是事实。故城这里可以理解为被废弃的城池。所以这个故城只可能是巢湖故城。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周瑜详细信息++

人物生平 出身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一传为山西洪洞县皋陶村人),皋陶姓嬴(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皋陶之子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约公元前2170年,皋陶卒,葬之于六(Lù),后代封地为皋城(今安徽六安市)。李唐皇朝认皋陶为李姓始祖,唐玄宗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即“大唐德明皇帝”,简称“唐德明帝”生于山东曲阜,亡于皋城(今安徽六安市)。

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高阳氏的皋陶与高辛氏的契、后稷共同辅佐尧、舜、禹,成为中国先秦史中一位深远影响的人物。其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

在舜、禹时期任士师、大理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即司法长官。皋陶被聘任为掌握刑法的官后,又被禹选为继承人,并协助禹处理领导事务。皋陶在禹之前先死了,而未能继位。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立法

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晓之以理,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在教育人们懂得并恪守最基本的几种关系,使人们彼此亲睦,互相谦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实现一个没有犯罪行为的和谐社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所以,舜盛赞皋陶:“汝作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五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皋陶法律思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 德法结合 ,即道德与法律结合、德治与法治结合,“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二是 民本思想 ,即强调重民、爱民、惠民,关注民生,听取民意,“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等即说明此理;三是 司法公正 ,公平公正是皋陶司法的终极目标,獬豸断狱的故事实质上是神化了皋陶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断案如神的司法活动;四是 天人合一 ,皋陶所言“天秩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等是告诫人们要遵循天道,自然之理。

晚年

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的大领袖。禹继帝位后,为了尊重禅让制度,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大禹继位后,江淮诸国对禹有不满情绪,他多次巡视江淮,宣讲大禹功绩:“身执耒锸,以为民先”,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公而忘私,一心为民排除水患,使民安居乐业。终使淮夷畏威怀德,一致拥戴大禹。皋陶为开创华夏盛世立下赫赫功勋。但是,皋陶在禹帝死前就逝世了,传说活到106岁。皋陶的死,让禹又把帝位让给了伯益。

皋陶死后,葬于六,即今安徽六安市,这里古有皋陶墓,世人称之为公琴。

史籍记载

《虞书·皋陶谟》

《史记·楚世家》

《论衡》

《唐书·玄宗本纪》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主要成就 制典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狱典》归纳了杀害同伴就得服法而不在于用刑。

东汉《论衡·是应》有记载,汉代衙门里供奉皋陶像、饰獬豸图,后被传神话为“狱神”。

皋陶也是古六安国始祖,还是徐国国君的祖先,而且是古代东夷部落的首领之一。蓼国国君也有可能是皋陶的后裔。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以皋陶的官称和名字同时命名村子,这种形式很少见。

“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帝王世纪》)“繇,封之于皋,卒崩于皋。”(《钦定四科全书》)故六安古称皋城。皋陶墓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辞典》。皋陶封地英、六,位于今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带。皋陶后裔聚集于封地和舒城、潜山、庐江、巢县、霍邱、怀远、灵璧、泗县、凤台、亳县,广布于全国各地,江苏省盐城市现有皋姓2000多户。

皋陶英灵归宿之地的皋城子孙们,已把古皋城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并重修了皋陶墓。我们祈盼皋陶陵园早日建成,高大的皋陶石雕像耸入青天,屹立在“天河”岸边,成为体现新皋城文化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向世人展现皖西皋陶文化的一道亮丽彩虹!

皋陶所创制的法律,极有逻辑,比如“五典五”“五刑五用”“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等;且言简意赅,比如“昏、墨、贼,杀”等。所谓良法,不仅要有好的内容,更要有好的逻辑;立法过程中,要注重内在逻辑,强调其概括性,使得法律疏而不失,简便易行。这正是皋陶在法律上的成功之道。皋陶所言立意高远,皋陶所行正大光明,言行高度统一,所以民才信服。

执法

他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舜在任命禹担任司空,治水的时候,禹万分辞让,推荐稷、契和皋陶担任这一职位。但是舜还是把这一职位交给了禹。舜对皋陶说:“皋陶,蛮夷侵扰华夏,坏人为非作歹,你就担任司法官(士),处刑要让人信服,流放罪分为不同等级,而远近不同。只有公正明允,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被赐嬴姓。其子孙后裔中以官为氏的,称理氏,后逐渐演变成李氏,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就自称姓李。

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豸的独角兽来决狱。獬豸类似羊,但只有一只角。据说它很有灵性,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郢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至使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他的后代被封于六,英等国。

文化

尧舜禹时期的重大政治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皋陶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中所体现的光辉思想和伟大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即皋陶文化。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奠定起国家产生的基础。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文化的核心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

历代史籍记载:“帝舜三年,命咎陶作刑”、“皋陶造狱而法律存”、“《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皋陶说:“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由此可见,皋陶刑法是中国最早系统和制度化的刑法,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开端。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和西周的“九刑”或“吕刑”,都是从皋陶之刑发展而来。皋陶的“五刑”早于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三四百年,因此皋陶被尊为中国的“司法始祖”。皋陶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制起了典范作用。

他执法严谨,对过失犯罪者尽量宽恕,对故意犯罪或累犯不改者从严惩处,对罪疑者从轻处罚,在杀人的问题上更加谨慎,不伤无辜。他执法公正,“决狱明白”,“听狱制中”,“五刑五用”,乃至“天下无虐刑”,“天下无冤狱”。他注重教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主张以“法治”辅助“德治”,希望最终实现社会上没有犯罪行为的大治局面。

德政

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对皋陶言行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皋陶讲道德、勇于担当、公正无私的政治形象;其次,从《尚书·皋陶谟》中,还可看出皋陶以人为本、谦抑、正直无私、民本的形象;而从《荀子》《淮南子》《牟子理惑论》等,又可以见到皋陶铁面无私,不怒自威的理性法官形象;再从《后汉书》《提牢备考》亦可见皋陶作为狱神而存在;最后,在《左传》三处涉及皋陶的故事中,又可发现人们对皋陶的无上崇敬和怀念,主要是因为他以德服人,制律简明扼要,执法公平。

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张是实行德政。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强调君主、群臣的修身应由上而下,由己及人。提出为官者要具备三、六、九德。以三德要求于卿大夫,以六德要求于诸侯,以九德要求于天子。以道德处理政务,大臣们就会同德同心,就能使功成业就谋略实现。只有“知人善任”,举用德才兼备、勤政廉政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施恩惠于民。

民心之安,取决于君、臣之德。“皋陶迈种德,德,乃降。”皋陶墓东5华里处的“种德寺”, 就是后人为纪念皋陶教化民众播撒仁德种子而兴建的古遗址。“好生之德,治于民心”。由于皋陶卖力推行德政,身体力行,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所以民众宾服他,归附他,怀念他。从而开创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势。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修在《咎繇碑》文中评价皋陶:“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皋陶总揽朝政,谋划了一系列的有关社会制度、习俗、文化等全方位的革新方案:兴“五教”,定“五礼”,设“五服”,创“五刑”,亲“九族”,立“九德”。这些重大举措全都付诸实施,建立了社会正常秩序,加强了部落、部族间的联系和融洽,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皋陶的思想后来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理论学说,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作耜

皋陶作耒耜,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大禹治水,皋陶“功不在禹下。”《史记·殷本纪》引《汤浩》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皋陶佐禹治水,“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利用法律手段确保治水工程的胜利完成。乃于怀远涂山举行了治服水患的庆功盛典:“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夷的先民们不仅在农业方面先进于中原地区,而且在手工业中的制陶,生产工具的制造和金属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皋陶高明的谋划和鼎力辅佐,使尧舜禹时代出现了繁荣盛世,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

随之,夏王朝就应运而生了。皋陶文化,是源于东夷的农耕和礼乐文化,涵盖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皋陶制造的长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皋鼓”。至今朝鲜仍有一种高脚鼓和小腰鼓,都是皋鼓之类。朝鲜也是东夷的一支,故亦有这种皋鼓。皋陶创制的古龠乐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国经过多年研究论证,终于解开了古龠斜吹的千古之谜。刘正国的古龠乐器和吹奏技艺被国家批准为专利。2001年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的“回响八千年”民间管乐音乐会,刘正国应邀担任客席独奏。他展示的古龠“斜吹”绝技,将自汉代失传了的皋陶古龠首次重现于大雅之堂。

轶事典故 出生传说(此为大业,非皋陶)

很久很久以前,帝尧时代(公元前21世纪),今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现名皋陶村),帝少昊之女女修正当华年。她相貌美丽,勤劳善良。有一天,像往常一样,天方熹微,她便早早地来到家门口一棵巨大的黄连木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纺线织布。纺呀、织呀,女修始终沉浸在劳动的愉快之中。突然从东方飞来了一只巨大的玄鸟,栖落在黄连木上,吸引着女修好奇的观看。只见这只大鸟在树颠上下腾飞,振动着闪着灵光的翅膀,引吭高歌,好像在和女修倾诉衷肠。女修也似乎听懂了玄鸟话语,不住地点头,脸上漾起幸福的光芒。

日上三杆,玄鸟终于安静了下来,浮在黄连木上,用尽气力,分娩下一颗巨大的鸟蛋。女修眼疾手快,稳稳地接在手中,捧在心上。此时,玄鸟腾空而起,绕着黄连木飞了三圈,然后高叫一声,恋恋不舍,又飞回了东方。

女修捧着玄鸟蛋,望着玄鸟飞去的地方,好久、好久 女修回到家中,和谁也没有说起早晨发生的事。她把玄鸟蛋小心翼翼地供放在案头上,然后焚香沐浴,一切准备停当,她又把玄鸟蛋捧在手中,口中念念有词,颂祷了一注香的时间后,她奋力张开绣嘴,艰难地将玄鸟蛋和壳吞下。

时间一天天过去,女修的肚子也一天天增大。家人问起女修,女修什么也不说,照常纺线织布,脸上始终漾着幸福的光芒。 时间过去了二百八十多天,女修感到腹中躁动异常,便焚香沐浴,静静地躺在床上,玄鸟又从东方飞来,栖落在黄连树上,上下盘旋,引吭高歌,守望着女修的闺房。

傍晚时分,一阵剧烈的腹痛后,女修诞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只是这个婴孩相貌奇特,脸色泛青,嘴巴突起,像鸟喙一般,家中人都以为此子是个怪物,只有女修心中有数。她站起身来,抱着血气盎然的孩子,对着黄连木上的玄鸟躬了三躬,玄鸟大叫了三声,然后振翅而飞。

女修为孩子起名为繇(yáo),字庭坚。她精心地教养着繇,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善辨是非的人。

皋陶造狱

皋陶主张“罚弗其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唯轻,功疑唯重。”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犯了罪,不应该株连他的后嗣子孙;如果赏功,就应该世代不遗。对于过失犯罪的,即使严重一点也应该从宽处理;对于故意犯罪,他们也要从严追究;对于犯罪事实有不清楚的,处断一定要从轻;对有功于国的人,虽事实有可疑处也应该从优赏赐。这段话真是精辟入里,这一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光辉的刑狱思想,对于今天的法律工作者来讲,也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的。

据说皋陶非常善理狱讼,当了士师后,遇上疑难的案子,就让神兽獬豸(独角兽)以角触不直者,独角兽顶了谁,谁就输了,官司。在皋陶的辅佐下,大禹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出现了一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因此禹决定把帝位传给皋陶,不料皋陶由于操劳过度,不幸过早地死去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盛赞皋陶的功绩:“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挚是伊尹,汤的贤相,咎繇即是皋陶。诗意是,成汤和夏禹都能和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相敬相合,伊尹和皋陶也能和他们的君主和衷共济。《孟子·滕文公上》中,也记载着大文豪孟轲的热情歌颂:“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诗仙李白也赋诗讴歌:“何不令皋陶拥彗清八极,直上清天扫浮云。”希望皋陶复出,扫尽天下一切罪恶和不平。

由于皋陶治狱功绩很大,影响深远,自古以来的监狱,都把他奉为狱神,建庙造像,不论狱吏还是犯人,都要向他顶礼膜拜。《泊宅篇》中就记载着:“今州县狱皆立皋陶庙,以时祀之,盖自汉已然。”

獬豸决狱

传说皋陶使用一种叫獬豸的独角兽来决狱。这种獬豸有点像山羊,但它只有一只角。据说它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豸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

这一传说无法考证真假,但獬豸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受到历朝的推崇。史载春秋战国时期,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也戴着这种帽子。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清朝时,监察御使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前后皆绣有獬豸图样的补服。所以一直以来,独角兽都被当作历代王朝刑法和监察机构的标识。

皋陶作刑

“皋陶作刑”就是指在虞舜时期,将黄帝以来(即父系社会建立以来)的原始刑法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修订,并在原来“象刑”的基础上,制订了劓、n、痢Ⅶ簟⒋蟊俚燃钢中谭#为以后的奴隶制五刑奠定了基础。此外,还以流刑作为五刑的“宥刑”,鞭刑作为官刑,扑作为教刑,金作为赎刑。

人物评价

“五帝、三王、皋陶、孔子,人之圣也。”(《论衡》)

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之一,史学界公认的“司法鼻祖”。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主体“法治”和“德治”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皋陶的主要功绩: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虽然史学家评价皋陶时莫衷一是,但作为“中国法律鼻祖”的认识,却是出奇的一致。

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皋陶又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他的“法治”、“德治”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动与法律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皋陶还被后人神话为狱神,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相关争议 身世

实际上, 大业 与皋陶 并 不是 同一 个人 :史书中仅仅是说“皋陶之子孙被封于英、六”,并未说其子为伯益;历史上的益、伯益、伯夷也不是同一个人。

姓名

皋陶别名庭坚:

《左传·文公·文公十八年》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P病睢⒋罅佟唇怠⑼ゼ帷⒅偃荨⑹宕铮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

《左传·文公·文公五年》载:“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郑玄注《论语》云:“皋陶为士师,号曰庭坚。”

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後」

此蓼国为皋陶后代之封国,已被考古所验证。庭坚即皋陶之名,亦说明皋陶乃颛顼帝之后,非是伯益之父大业。

故乡

传说,皋陶出生于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

家族关系 世系 <ol class="\&quot;custom_num" para-list="" list-paddingleft-1\"="">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此后世系不明)

后代

实际上, 大业 与皋陶 并 不是 同一 个人 :史书中仅仅是说“皋陶之子孙被封于英、六”,并未说其子为伯益;历史上的益、伯益、伯夷也不是同一个人。伯益应该是大业之子。

古籍记载皋陶生三子,长子伯益(伯翳)能驯鸟兽,事虞,食于嬴(山东省莱芜市);次仲甄,事夏,封六(安徽省六安市);次封偃,(山东曲阜西)偃后俱食于楚。皋陶卒后其长子伯益封于少昊之墟,成为诸嬴之祖,后世威震四海的秦始皇嬴政乃皋陶长子伯益之后,皋陶长子伯益原是舜的畜马官,因养马有功被赐于“嬴”姓,周孝王时,伯益之后又营养牲口被封“秦邑”,号称“秦嬴”。伯益后裔造父。周缪王时造文取骥之乘匹献缪王,王使造父御,攻徐偃王,破之。仍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赵城(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古造父之邑,赵姓始祖。次子,事夏,后封于六安。而英、六等姓为皋陶少子后;嬴姓和舒、徐、阮、江、黄、李、梁、赵、萧、费、莒等氏均为皋陶后裔。

后来禹又举荐皋陶的长子伯益为继承人。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举荐其长子伯益为继承人,也授政于伯益,又封伯益与帝舜之女所生的儿子玄仲领江地(意思是凡有江水流经的地域皆为玄仲封地),还把费、英、六、偃等一带封给皋陶其他后裔;玄仲的江国和费、英、六、徐等方国形成庞大的嬴姓方国群,直到春秋时还大部分存在,后多为楚国所灭,秦楚因此成为世仇,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楚国成为被秦国攻略最多的国家。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后代分称为皋陶氏、皋氏、陶氏、李氏、阮式等,皋陶是这些姓氏的得姓始祖。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的秦国、赵国、江国、黄国、徐国、费国、偃国、英国、六安国、萧国、阮国、梁国、莒国等嬴姓诸侯国的贵族都是皋陶的后人。

人物陵墓

皋陶的墓冢遗存至今,在今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皖西大道北侧。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皋陶墓位于六安城东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侧15米处,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故六安有皋城之称。皋陶墓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平面直径4米,上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古皋陶墓”碑刻一块,碑高182米,宽092米。1981年公布为六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