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道都有哪些茶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代茶道都有哪些茶具,第1张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一)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二)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当是一种“纤纤状”如古代酒盏形,从诗词来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饮茶,以茗享洗诗肠的那般豪饮,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文人与饮茶结下不解之缘。

四、结束语 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再之,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北宋南渡后,有邵成章设后苑,名为“邵局”,并仿北宋遗法,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为“内窑”。内窑瓷器“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红色),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大观年间朝廷贡瓷要求“端正合制,莹无暇庇,色泽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未为油,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多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卖)诸富室,价与金玉等(同)。”世人争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观。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蒲黄的别名 5 蒲黄的处方用名 6 来源 7 原植物形态 8 蒲黄的生境分布 9 采收与初加工 10 生药性状 11 蒲黄的炮制 111 蒲黄的炮制方法 1111 蒲黄 1112 蒲黄炭 112 成品形状 113 炮制作用 114 炮制研究 115 贮存方法 12 性味归经 13 蒲黄的功效与主治 14 使用禁忌 15 蒲黄的化学成分 16 蒲黄的药理作用 17 蒲黄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51 杂质 1752 水分 1753 总灰分 1754 酸不溶性灰分 176 浸出物 177 含量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774 测定法 178 蒲黄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生蒲黄 17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7812 蒲黄炭 178121 鉴别 178122 浸出物 1782 性味与归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1784 用法与用量 1785 注意 1786 贮藏 179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蒲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蒲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蒲黄 1 拼音

pú huáng

2 英文参考

pollen typhae, typha [朗道汉英字典]

cattail poll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gbract cattail poll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YPHAE POLLEN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Pollen Typh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ttail poll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蒲黄

蒲黄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1]。**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蒲黄味甘,性平[2]。归肝、心包经[2]。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2]。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3]。蒲黄生品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蒲黄的别名

水蜡烛、毛蜡烛、蒲黄、蒲棒。

蒲棒花粉、蒲草黄[4]。

5 蒲黄的处方用名

蒲黄、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2]。

6 来源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1]。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或宽叶香蒲T latifolia L 等的花粉[4]。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的花粉。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和同属植物的花粉亦作蒲花入药。

7 原植物形态

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匍匐,有多数须根。叶扁平,线形,宽4~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15cm;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雌花序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花期6~7月,果期7~8月。

8 蒲黄的生境分布

生于池、沼、浅水中。分布几遍全国。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蒲黄[4]。

9 采收与初加工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2]。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2]。

10 生药性状

蒲黄为**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11 蒲黄的炮制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蒸、焙法(《雷公炮炙论》)[2]。

唐代有炒黄(《经效产宝》)的方法[2]。

宋代仍用炒法,并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纸包炒(《苏沈良方》)[2]。

清代则沿用炒黑(《医宗说约》)和蒸法(《本草述钩元》)[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2]。

111 蒲黄的炮制方法 1111 蒲黄

取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2]。

1112 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2]。

蒲黄为花粉类药物,质轻松,炒制时火力不可过大,出锅后应摊晾散热,防止复燃,检查确已凉透,方能收贮[2]。如喷水较多,则须晾干,以免发霉[2]。

112 成品形状

蒲黄为**粉末[2]。体轻,放水中漂浮水面[2]。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2]。气微,味淡[2]。

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113 炮制作用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2]。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2]。

114 炮制研究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2]。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其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黄炭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2]。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鞣质含量、微量元素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蒲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2]。结果表明:在140℃烘制43分钟最好[2]。而控制蒲黄杂质的理想方法是用100目筛振摇10分钟过筛效果较好,时间较短[2]。

115 贮存方法

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12 性味归经

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2]。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经[4]。

蒲黄炭性涩[2]。

13 蒲黄的功效与主治

蒲黄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2]。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3]。

蒲黄具有活血祛瘀,止血,收敛的功效[4]:

蒲黄治瘀血阻滞,心腹刺痛,经闭腹痛,痛经,产后瘀滞作痛,跌打瘀痛,疮疖肿毒,小便不利:煎服,45~9g[4]。

蒲黄炒黑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带下:煎服,45~9g[4]。

蒲黄治重舌,口疮,聤耳流脓,创伤出血,阴囊湿痒:撒患部[4]。

蒲黄现用于治高脂血症、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4]。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2]。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2]。

蒲黄为眼科常用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行血祛瘀的功效:

(1)用于眼内外各种出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行血,止血而不留瘀,临床应用广泛,常与牡丹皮、地黄等伍用,如生蒲黄汤。

(2)用于活血祛瘀止痛,本品性平和,常与五灵脂配伍。

14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蒲黄[4]。

15 蒲黄的化学成分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2]。

蒲黄含n二十五烷(npentacosane)、硬脂酸、黄酮类。

水烛香蒲和宽叶香蒲的花粉均含黄酮苷(苷元为异鼠李素)、β谷甾醇、脂肪油等[4]。

香蒲还含α香蒲甾醇(αTyphasterol)[4]。

16 蒲黄的药理作用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

蒲黄煎剂对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4]。

蒲黄水或醇浸液可使兔凝血时间缩短,降低实验动物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缩小实验性心肌梗死范围[4]。并有抗炎、兴奋动物子宫平滑肌等作用[4]。

蒲黄煎剂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也有一定疗效[4]。

17 蒲黄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蒲黄

Puhuang

TYPHAE POLLEN

172 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173 性状

本品为**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174 鉴别

(1)本品粉末**。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2)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75 检查 1751 杂质

取本品10g,称定重量,至七号筛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边轻叩2分钟。取不能通过七号筛的杂质,称定重量,计算,不得过10%。

1752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IX H第一法)。

1753 总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K)。

17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附录IX 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7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应不低于5000。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50μg的溶液,即得。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冷浸12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7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178 蒲黄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生蒲黄

揉碎结块,过筛。

17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7812 蒲黄炭

取净蒲黄,照炒炭法(附录II D)炒至棕褐色。

本品形如蒲黄,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焦香气,味微苦、涩。

178121 鉴别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粉粒类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

178122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10%。

1782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1784 用法与用量

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1785 注意

孕妇慎用。

178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179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5 荆芥炭的性状 6 荆芥的性味归经 7 荆芥的功效与主治 8 荆芥炭的炮制作用 9 荆芥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93 工艺研究 10 荆芥炭的贮存方法 11 荆芥炭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112 来源 113 制法 114 性状 115 鉴别 116 浸出物 117 性味与归经 118 功能与主治 119 用法与用量 1110 贮藏 1111 出处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荆芥炭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荆芥炭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荆芥炭 1 拼音

jīng jiè tàn

2 英文参考

charred HERBA SCHIZONEPET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HIZONEPETAE HERBA CARBONISAT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概述

荆芥炭为荆芥的炮制品。荆芥炒炭明代已有,见《万氏女科》。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1]。荆芥炭形如荆芥,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内部焦**,味苦而稍辛香[1]。荆芥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1]。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1]。

4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宋代有焙(《普济本事方》)、烧灰(《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的方法[1]。

明代有微炒(《济阴纲目》)、炒黑(《万氏女科》)等法[1]。

清代增加了童便制(《本经逢原》)、醋调制(《玉楸药解》)、醋制(《类证治裁》)[1]。对炮制目的论述有“生用解散风邪,清利头目……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炭等[1]。

荆芥段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匮[1]。抢水洗净,稍润,切断,干燥,筛去碎屑[1]。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取荆芥段,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1]。取出,晾干凉透[1]。

5 荆芥炭的性状

荆芥为不规则的小段状,茎、叶、穗混合[1]。茎呈方柱形,黄绿色至紫棕色,被短柔毛[1]。叶片较小,皱缩卷曲,破碎[1]。花穗淡棕色或淡黄绿色[1]。质脆[1]。气香特异,味微涩而辛凉[1]。

荆芥炭形如荆芥,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内部焦**,味苦而稍辛香[1]。

荆芥炭呈不规则段,长5mm。全体黑褐色。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叶对生,多已脱落。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略具焦香气,味苦而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荆芥的性味归经

荆芥味辛,性微温[1]。归肺、肝经[1]。

荆芥炭辛、涩,微温,归肺、肝经[2]。

7 荆芥的功效与主治

荆芥具有解表散风的功能[1]。

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2]。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2]。炒炭治便血、崩漏。

荆芥一般多生用[1]。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等[1]。如治疗风寒感冒或疮疡初起的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的银翘散(《温病条辨》);治疗咽喉肿痛的荆芥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麻疹初起的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广笔记》)[1]。

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1]。可用于妇人产后血晕,如治疗产后出血过多,头目眩晕的华佗愈风散(《妇人良方》)[1]。

荆芥炒炭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1]。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1]。如治疗妇女血崩的黑蒲黄散(《素庵医要》);配伍人参、当归、熟地等可治疗产后血崩及虚人血崩,如升举大补汤(《傅青主女科》)[1]。

荆芥炭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2]。

8 荆芥炭的炮制作用

荆芥一般多生用[1]。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等[1]。如治疗风寒感冒或疮疡初起的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的银翘散(《温病条辨》);治疗咽喉肿痛的荆芥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麻疹初起的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广笔记》)[1]。

荆芥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1]。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1]。如治疗妇女血崩的黑蒲黄散(《素庵医要》);配伍人参、当归、熟地等可治疗产后血崩及虚人血崩,如升举大补汤(《傅青主女科》)[1]。

9 荆芥的炮制研究

荆芥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研究表明,荆芥各部位挥发油含量以荆芥穗最高[1]。炒炭后,荆芥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油中所含成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1]。同时,荆芥炒炭后挥发油折光率增大,并与炒炭程度有关[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荆芥具解热、镇痛、消炎、祛痰作用[1]。荆芥油有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降温作用[1]。

研究结果表明,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生品则无此作用[1]。荆芥炭和荆芥炭挥发油的止血作用与剂量有关[1]。同时,荆芥炭的止血活性部位为脂溶性提取物(StE),其作用机理为:明显缩短实验动物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并且具有体内抗肝素作用,从而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的多种凝血因子表现出可靠的激活作用[1]。

93 工艺研究

以止血、凝血实验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荆芥炭的最佳炮制条件为180℃,加热5分钟,铁锅炮制[1]。

10 荆芥炭的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11 荆芥炭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荆芥炭

Jingjietan

SCHIZONEPETAE HERBA CARBONISATA

112 来源

本品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

113 制法

取荆芥段,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114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段,长5mm。全体黑褐色。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叶对生,多已脱落。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略具焦香气,味苦而辛。

115 鉴别

本品粉末黑色。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黏液化多不明显,胞腔含棕色物。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表观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纤维成束,壁平直或微波状。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95~110μm,柄单细胞。非腺毛1~6细胞,大多具壁疣。

11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规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117 性味与归经

辛、涩,微温。归肺、肝经。

118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19 用法与用量

5~10g。

1110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111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乌梅炭的炮制方法 5 乌梅炭的性状 6 乌梅的性味归经 7 乌梅的功效与主治 8 乌梅炭的炮制作用 9 乌梅炭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乌梅炭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乌梅炭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乌梅炭 1 拼音

wū méi tàn

2 英文参考

charred FRUCTUS MU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乌梅炭为乌梅的炮制品。乌梅炒炭宋代已有,见《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1]。乌梅炭皮肉鼓起发泡,质较脆,表面呈焦黑色,味酸兼苦[1]。乌梅炭长于涩肠止泻,止血,常用于久泻,久痢及便血,崩漏下血等[1]。

4 乌梅炭的炮制方法

晋代有炙制、熬制(《肘后备急方》)法[1]。

唐代除沿用汉代方法外,还有蜜醋渍蒸、单蒸、熬制(《备急千金药方》)等法[1]。

宋代有制炭(《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焙(《洪氏集验方》)、炒焦(《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炮制方法[1]。

元代有煮法(《世医得效方》)[1]。

明代用醋煮(《普济方》)、酒浸(《保婴撮要》)、蜜拌蒸(《寿世保元》)等法[1]。

清代有麸炒(《食物本草会纂》)、盐水浸(《本草便读》)的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去核取乌梅肉、炒炭、醋蒸等[1]。

净乌梅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1]。

乌梅炭的炮制方法为: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皮肉发泡,表面呈焦黑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中华本草》)。

乌梅色黑,炒炭不易掌握颜色变化,以炒至皮肉鼓起,黏质变枯,色焦黑为宜[1]。

5 乌梅炭的性状

乌梅为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圆形,表面乌黑色,皱缩不平[1]。果肉柔软,果核坚硬,椭圆形,棕**,内含淡**种子1粒[1]。味极酸[1]。

乌梅炭皮肉鼓起发泡,质较脆,表面呈焦黑色,味酸兼苦[1]。

6 乌梅的性味归经

酸、涩,温[2]。入肝、脾、肺、大肠经[2]。

乌梅味酸、涩,性平[1][3]。归肝、脾、大肠经[1][3]。

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肾、胃、大肠经(《中华本草》)。

7 乌梅的功效与主治

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能[1]。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3]。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中华本草》)

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2]。

1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烦渴,蛔虫病腹痛,便血,尿血,血崩,遗尿,带下不止[2]。煎服:3~9g[2]。

2治牛皮癣[2]。熬膏服:每次9g,每日三次[2]。

3治疮疡胬肉,乌梅炭研末敷;鸡眼,用乌梅和盐水、米醋研烂涂敷[2]。

生乌梅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安蛔[1]。多用于虚热消渴,肺虚久咳,蛔厥腹痛[1]。如治消渴证,烦渴多饮的玉泉丸(《丹溪心法》);治肺虚久咳的一眼散(《杂病源流犀烛》);治蛔厥腹痛呕吐的乌梅丸(《注解伤寒论》)[1]。

乌梅肉的功效和适用范围与乌梅同,因去核用肉,故作用更强[1]。

乌梅炭长于涩肠止泻,止血,常用于久泻,久痢及便血,崩漏下血等[1]。如治下痢不能食的乌梅丸(《杂病源流犀烛》),用乌梅烧存性为末,醋打米糊为丸,可治大便下血不止(《严氏济生方》);治小便尿血(《本草纲目》);或烧灰为末,乌梅汤调下,治妇人血崩(《妇人良方》)[1]。

醋乌梅功用与生乌梅相似,但收敛固涩作用更强,尤其适用于肺气耗散之久咳不止和蛔厥腹痛[1]。

8 乌梅炭的炮制作用

生乌梅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安蛔[1]。多用于虚热消渴,肺虚久咳,蛔厥腹痛[1]。如治消渴证,烦渴多饮的玉泉丸(《丹溪心法》);治肺虚久咳的一眼散(《杂病源流犀烛》);治蛔厥腹痛呕吐的乌梅丸(《注解伤寒论》)[1]。

乌梅炭长于涩肠止泻,止血,常用于久泻,久痢及便血,崩漏下血等[1]。如治下痢不能食的乌梅丸(《杂病源流犀烛》),用乌梅烧存性为末,醋打米糊为丸,可治大便下血不止(《严氏济生方》);治小便尿血(《本草纲目》);或烧灰为末,乌梅汤调下,治妇人血崩(《妇人良方》)[1]。

9 乌梅炭的贮存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紫金膏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疡医大全》卷七:紫金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紫金膏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惠》卷六十七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制备方法 7 《惠直堂方》卷四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一三○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方》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金鉴》卷七十八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普济方》卷三一四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功效 114 主治 11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16 制备方法 12 《青囊秘传》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三一一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36 附注 14 《鸡峰》卷二十一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准绳·疡医》卷六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圣惠》卷六十三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疡科选粹》卷八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外科大成》卷四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博济》卷三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功效 194 主治 19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审视瑶函》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护命方》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袖珍》卷三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普济方》卷三一三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功效 244 主治 24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46 制备方法 25 《普济方》卷二七三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55 制备方法 256 附注 26 《传信适用方》卷三引赵师沔方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65 制备方法 266 用药禁忌 267 附注 27 《普济方》卷七十一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主治 2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75 制备方法 276 附注 28 《普济方》卷八十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主治 2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8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紫金膏 1 拼音

zǐ jīn gāo

2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紫金膏

21 处方

芙蓉花叶60克(白花者佳)紫金皮30克

22 功能主治

治肿疡赤肿焮热者。

23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上药生采,加人生地黄同捣,敷贴患处。或为末,以鸡子清人蜜少许和匀,调入生地黄,捣烂和敷。

24 摘录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3 《疡医大全》卷七:紫金膏

31 处方

明松香120克(以火熬滚,入水内扯拔百十下,研末。若贴痘毒,松香用黄豆浸水,入锅内煮化,待温,照上扯拔,研细末)蓖麻仁60克(研细,放细筛罗底上,用穿山甲往来刮之,过筛,粗者去之)轻粉15克 银朱 铜绿各75克

32 制法

上药制毕,再用猪油去衣膜,拌药放青石上,用铁锤捣数千下,盛瓷瓶内。

33 功能主治

治一切无名肿毒、恶疮,及风湿流火,小儿痘毒。

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时摊油纸上贴患处。凡贴毒,将膏中剪一孔,露顶透气,能贴多年痘毒。若贴流火竟贴顶上,不必剪孔。宜端午、七夕、重阳日配合。

35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七

4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紫金膏

41 处方

红矾 皂矾(煅)净松香各60克

42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膏。

43 功能主治

治臁疮溃久,其色紫黑;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

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时先以葱、艾汤洗患处,拭干,再厚涂此膏,上盖油纸,三日一洗换。

45 摘录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5 《圣惠》卷六十七 51 方名

紫金膏

52 组成

黄丹24两,麻油2斤半,猪脂4两,野驼脂4两,松脂1斤,乌蛇半两,白蔹半两,白芷半两,白及半两,连翘半两,续断半两,紫葛半两,牛膝半两(去苗),生干地黄半两,鲮鲤甲1两,猬皮半两,露蜂房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乳香1两,丁香1两,木香1两,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1两,羌活1两,麒麟血1两。

53 主治

从高坠下,落马坠车,腕折、骨碎、筋伤。

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纸上摊贴痛处,日1换之。

55 制备方法

上锉细,入油脂内,并松脂,同以慢火煎养半日,候药焦熟,以绵滤去滓,用净锅,纳细罗黄丹,炒令紫色,旋下熟药汁,以柳篦不住手搅,候变紫色,即油力尽,滴于水中成珠子,手内看,不污人手即停火,收于瓷盒中。

6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61 方名

紫金膏

62 组成

官桂6两,生地12两,秦艽5两,羌活3两,黄芩2两,防风3两,木通3两,川连1两5钱,当归9两,木瓜6两,白术3两,方八12两,鳖甲6两,白芷3两,远志3两,大蜈蚣15条,丹参5两,紫草12两,毛慈菇5两,生甲片1两5钱,血余5两,茜草6两,商陆根3片(上药俱囫囵,不切碎),柳枝5两,桃枝5两,枣枝5两,桑枝5两,槐枝5两。

63 主治

痰核瘰疬。

64 制备方法

用真麻油20斤,将前药浸10日,熬枯去滓,用净飞丹15斤,炒透收膏;再下明乳香(去油,研)5两,没药(去油,研)5两。

7 《惠直堂方》卷四 71 方名

紫金膏

72 组成

松香12斤(溶化,倾在地上,候冷取起,为末,筛过听用),白芷6两,麻黄6两,川乌6两,草乌6两,吴茱萸3两,威灵仙4两,闹羊花6两,胡椒4两,附子3两。

73 主治

风寒湿气,痞积,漏肩风,鹤膝风,(疒串)气,跌打损伤,夹棍棒疮。

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贴。

75 制备方法

水30碗,煎汁10碗,听用。再以生姜6斤,葱6斤,取汁听用。将前汁合一处,先入汁45碗,候沸入松香末,徐徐再入汁,以干为度。另锅煎麻油36两,如冬月加3两,熬至滴水不散,俟冷入前松香内搅匀,离火,然后加入矾红1斤,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肉桂、五灵脂(炒)、木香(不见火)各2两,共为末,入前膏内搅匀摊贴。

8 《圣济总录》卷一三○ 81 方名

紫金膏

82 组成

皂荚(不蚛者,去皮)1挺,葱5茎(去根),铅丹(研)4两,团粉(研)4两,松脂(研)2两。

83 主治

一切疮肿。

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随疮大小贴之。

85 制备方法

上5味,用清油半斤,先煎前2味,去滓,次下铅丹,又下团粉、松脂,以柳木篦不住搅,滴水中成珠为度。

9 《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方》 91 方名

紫金膏

92 组成

穿山甲1两(煨过),乳香半钱(细研如粉),没药2钱(细研如粉)。

93 主治

翻花痔。

9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以津调涂疮上。即愈。

95 制备方法

上研匀。

10 《金鉴》卷七十八 101 方名

紫金膏

102 组成

炉甘石(入大银罐内,盐泥封固,用炭火煅1炷香,以罐通红为度,取起为末,用黄连水飞过,再入黄芩、黄连、黄柏汤内,将汤煮干,以甘石如松花色)4两,黄丹(入锅内,炒黑色,用草试之,草灼提起,如此3次,研极细末,水飞)4两,硼砂(研细,飞过)3钱,朱砂(研细,飞过)、轻粉5分,青盐(水洗去泥)5分,珍珠3钱,白丁香(乳汁化开,去滓)5分,没药5分,乳香5分,海螵蛸(去皮,研细)2钱,枯矾5分,硇砂5分,当归(研细)5分,川芎(研细)5分,黄连(研细)5分,甘草(研细)5分,麝香5分,冰片5分。

103 主治

胬肉攀睛。

1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

105 制备方法

如法炮制,各研极细无声,用好白蜜15两,入锅内熬去沫,只用白蜜10两,先下炉甘石搅匀,次下黄丹搅匀,再下诸药,不住手搅匀,如紫金色,不粘手为度。

11 《普济方》卷三一四 111 方名

紫金膏

112 组成

乳香(明净者)2分半,腻粉20文,五倍子(大者)2文。

113 功效

生肌止痛。

114 主治

一切疮疖。

11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如常法,大有妙效。

116 制备方法

上3味,入瓷瓶子内烧,只用槐、椿枝子,烧至青白烟出。每一料用清油5两,黄丹1两,用药末1钱,用慢火煎,不住手用木篦子搅,候将成膏,倾于纸上,直待油浸过在纸上即是。

12 《青囊秘传》 121 方名

紫金膏

122 组成

土朱、松香各等分。

123 主治

结毒臁疮,日久紫色。

1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香油调敷。

13 《普济方》卷三一一 131 方名

紫金膏

132 组成

紫金皮6两,乳香1两,木鳖子、麝香少许。

133 主治

腿脚闪肭。

1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摊纸上,贴患处。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成膏。

136 附注

方中木鳖子用量原缺。

14 《鸡峰》卷二十一 141 方名

紫金膏

142 组成

白沙蜜1两,黄丹3钱。

143 主治

赤眼。

1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先用新水试滴下成丸子,可将药尽倾在新水,乘热丸如弹子大,白隔绢袋子盛,用水23碗,煎23沸,热淋至冷,再暖再淋,1日3次。

145 制备方法

同熬成膏,紫色为度。

15 《准绳·疡医》卷六 151 方名

紫金膏

152 组成

芙蓉花叶2两(白花者佳),紫金皮1两。

153 主治

赤肿焮热者。

1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

155 制备方法

上生采,入生地黄同捣,或为末,以鸡子清入蜜少许和匀,调入生地黄,砍烂和敷。

16 《圣惠》卷六十三 161 方名

紫金膏

162 组成

紫(钅非)1两,石菖蒲半两,独活半两,白术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3分(去皮脐),白芷1两,木鳖子1两半(去壳),汉椒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半夏3分,桂心3分,麒麟竭1两(细研),没药3分,木香半两,甘草3分,赤芍药半两,白及3分,沉香半两,麝香1分(细研),朱砂2两(细研),龙脑半两(细研),黄蜡3分,乳香1两,甘松香半两,零陵香半两,白檀香半两,甲香半两,猪脂1斤半,羊脂2斤半。

163 主治

发背痈疽,乳痈穿瘘,及一切恶疮,结肿疼痛。

1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故帛上涂贴,日2易之。

165 制备方法

上锉,以酒2大盏,拌1宿,取猪羊脂安铛内,煎沸,下诸药,以文火熬,候白芷黄黑色,下蜡候熔,以绵滤过,入瓷盒中,下麒麟竭、麝香、朱砂、龙脑等,搅令匀。

17 《疡科选粹》卷八 171 方名

紫金膏

172 组成

吴白芷5钱,两头尖5钱,穿山甲5钱,五灵脂(研)5钱,生地黄1两,熟地1两,木鳖子120粒,巴豆120粒,蓖麻子120粒,血竭1两,黄丹(水飞)1斤,香油2斤,没药1两,乳香1两,槐柳枝96根(每根长1寸)。

173 主治

五积六痞,腹中气块,血块,酒疾症瘕。

1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以绢或厚纸摊之,临贴时又用木鳖子仁1个,皮消1撮,同研细,先放痛处,乃以膏药贴上,以火烘热手熨100余下,以病处觉热为度,2日1换,或3日换。

175 制备方法

上各(口父)咀,用香油浸,春、孟夏3,秋7、冬10日。于铜器中文武火熬白芷等黑色,滤去滓,如紫色,下黄丹,以槐枝1根,搅成膏,滴水成珠,方下乳香、没药2味,盛瓷器中,放湿地下去火毒。

18 《外科大成》卷四 181 方名

紫金膏

182 组成

矾红、松香各等分。

183 主治

结毒溃烂,顽硬,脓水淋漓,及顽臁等症。

1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香油调敷。先用苍术1两,川椒3钱,水煎,熏洗毕,敷药盖油纸,再以绢条扎紧,3日1换。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9 《博济》卷三 191 方名

紫金膏

192 组成

槐嫩枝芽30条(于中春采,窨干,收之,如若无收者,以嫩枝子亦可),龙脑少许,谷丹(先细研过,炒)2大钱,宣连(坚实者)7枚(子各长可2寸半),乌鱼骨(飞过,炒)2钱,白砂蜜4两,轻粉(炒)3钱,乳香(明净者,秤)1钱许。

193 功效

退翳膜。

194 主治

外障;风毒上攻,眼疼赤肿,或睑眦痒烂,时多热泪,昏涩。

19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点,大妙。

196 制备方法

上先将槐枝并黄连,用雪水或井花水亦得,1碗半,入银石器内,慢火熬及半盏许,去滓,次乳香研碎先入,又熬之,候如一茶许,却先将蜜熬去滓,放冷,却入煎熬者膏子及众末,搅匀,再熬,候金漆状乃成,入不犯水瓷器内收之。

20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201 方名

紫金膏

202 组成

柳枝30条(各长4寸),槐枝30条(各长4寸),麻黄6两(青者),乳香(别研)1分,没药(研)1分,松脂1分。

203 主治

瘰疬已破,脓血不止。

2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油纸摊涂贴之。

205 制备方法

上6味,4味为末,先熬油令沸,入槐、柳枝煎令黑色,去枝不用,入麻黄等熬成膏。

21 《审视瑶函》 211 方名

紫金膏

212 组成

虢丹(水飞过)。

213 主治

眦帷赤烂。

21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点眼。

215 制备方法

蜜多水少,文武火熬,以器盛之。

22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护命方》 221 方名

紫金膏

222 组成

乳糖4两,胆矾8铢(研碎)。

223 主治

口疮,连年累月不效,痰涎满口,饮食不快。

2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以箸挑23滴,著在痛处疮中内。停待片时吐出热涎,立便安效。

225 制备方法

以水1碗半,炼乳糖、胆矾2味成汁,取1碗以来,倾出放冷,以新瓦器收之。

23 《袖珍》卷三 231 方名

紫金膏

232 组成

片脑膏、炉甘石6两,黄丹6两(水飞),硇砂9钱,搅盐9钱,盆消9钱,铜绿9钱,轻粉3钱,粉霜3钱。

233 主治

远年近日不见光明,一切杂患病眼,五轮不损者。

2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遇眼病,用药如绿豆许,点眼大角内57遍。

235 制备方法

后药为细末,用水1碗,细生绢滤过,入前片脑膏内,熬成3斤,铁铲不住手搅,慢火再熬成稀膏,又除2斤半,用瓷器内盛放1宿,再用上等片脑1钱,麝香2钱研细,入药内搅匀,将油纸封1宿。

24 《普济方》卷三一三 241 方名

紫金膏

242 组成

当归1两,续断1两,骨碎补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1两,泽兰1两,芍药1两,白及1两,牛膝1两,羌活1两,川芎1两,木香1两,麒麟竭1两,生干地黄1两,白僵蚕1两,白附子1两,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栝楼3枚(大者),乌蛇肉2分,白蔹2分,白芷2分,玄参2分(23味同一处捣筛),杏仁2分,桃仁(去皮,细研)2分。

243 功效

辟风蔹疮。

244 主治

疮肿疼痛。

24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看疮大小用之。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