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啥把汉字换成了拉丁文?来看看让人唏嘘的越南文字演变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0收藏

越南为啥把汉字换成了拉丁文?来看看让人唏嘘的越南文字演变史,第1张

千百年来,越南作为一个向中国臣服进贡的独立国家,一直使用汉字来作为官方文字,那么,为什么如今的越南街头,却都是拉丁字母的文字呢?

带着这种好奇心,朱哥梳理了一下越南的一些 历史 脉络,咱们来一起看一下吧!

越南最早出现的部落,是南岛语系的瓯越、骆越等部落集团,和北上参与中原争霸,与炎帝、黄帝的西羌集团、少昊的东夷集团争夺中原失败后南撤的三苗九黎共同组成百越集团,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后,百越失败,不愿臣服的开始南撤,在江淮之间生存,随后,被大禹征讨,夏朝后,退到江南地区,随后,随着 历史 发展,百越主体不断融入华夏族之中,只有浙江、福建、两广、越南地区还保存了比较独立的百越部族,但是,在秦朝时期,公元前214年,包括越南在内的百越部族,整体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中。ps:秦朝的建立者的来源不是华夏族的主导部族西羌,而是附属部族东夷。

从秦朝开始,越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统治,期间也发生 征氏 姐妹的起兵反抗,但是,整体来看,当时的中原王朝是把越南作为国内的郡县管理,当地人民也被视为国内臣民,这与西方的殖民地和殖民地人民待遇是完全不同的,说白了,当时越南地区的人,是秦朝的正式公民,也是汉武帝之后的汉朝的正式臣民,中原地区有的权利,交趾地区一点不少。可是,交趾地区因为地处偏僻,环境恶劣,民风相对也更加彪悍,在中华大家庭里,就像一个叛逆的少年,屡屡想要独立自主,成家立业。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

可能越南人拜的佛终于显灵了, 机会,终于被越南等来了。五代十国的南汉政权,内乱不休,中原地区也混乱不堪,天高皇帝远的交州,迎来了又一位起兵叛乱的将领——吴权。这位吴权是静海节度使杨廷艺的女婿和爱州牙将,公元937年后晋天福二年,交州牙将矫公羡袭杀节度使杨廷艺,并自立为节度使,次年公元938年,吴权在爱州起兵,迅速击败矫公羡,并打败了来帮助矫公羡的南汉军队,自立为交州节度使。从此,越南北部,真正算是玩儿脱了,就像青春期的孩子,正式开始了独立之路。之前,越南北部作为中原地区的郡县存在共1152年,终于,也算是长大成人了。

越南独立后的各朝代, 越南国王一面向中原王朝称臣,得到中原王朝册封、赐服,另一方面,对内自称皇帝,以南朝天子自居,称呼中原王朝为北朝,意为与中原王朝互为南北朝, 并多次组织兵力向北出兵征讨,除了开疆拓土,更有自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勃勃野心。但是,很遗憾,因为地理环境和总体实力的限制,越南没能像蒙古和满清一样入主中原。因此,越南在其国内,几乎完美复制了中国的一切典章制度,中央机构、行政体系,甚至语言文字,当时的越南历朝历代的官方,和高丽、朝鲜完全一样,都以“小中华”自居,说白了,在官方层次,说汉语、写汉字,是参加科举考试,当官入士的敲门砖。

就像韩国、日本一样,作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语系的民族,越南人在使用汉字的时候,也遇到了驴唇不对马嘴,语言和文字对不上的问题。那怎么办呢? 有办法,借鉴和创新始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为此,朝鲜世宗最终发明了谚文韩文,用以标注朝鲜语读音,并混合汉字使用,作为民间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这就和日本采取的措施一样了。当然,后期韩国和朝鲜废除了汉字,只用韩文了。

说回来,作为南岛语系百越民族的越南人,本身的语言系统和汉语也不同,所以,越南在 历史 中,没有借用汉字偏旁部首发明日文的平假名、片假名,也没有发明韩国的谚文、韩文,而是学习 历史 上的辽国、金国、西夏国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造字,这种文字,在 历史 上被称为喃字,按照越南人的语言习惯,被称为字喃,这些文字用来作为越南民间标注越南语言的文字,曾经在越南很流行,字喃和汉字,共同构成了越南人的书写系统。越南的字喃和越南的奥黛一样,成了越南独特的一道美丽风景。

一切好像都很美好,越南也独立了,天子也自称南朝了,也雄心勃勃的想要征服北朝中国了,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

就在字喃雄心勃勃准备随着越南征服越南南方而在整个越南一统江湖的时候,悲剧来了——法国人的传教士和法国人的军舰,一起来了。

法国传教士迅速在越南南方开展传教活动,而像中文一样复杂的越南文字——字喃,同样成了越南人成为——文化人——的巨大障碍。

这可咋整啊?总不能教民连《圣经》都读不了吧?愁秃了头的传教士想来想去,一拍脑袋,诶,有办法了,咱可以用拉丁字母来拼越南语啊!就这样,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罗德,按照他们自己的习惯,就像英国人威妥玛用英文字母为中文创造了威妥玛拼音一样,用法文字母为越南语创造了一套拼音系统,这套系统在1884年法国完全统治越南后正式成为法属越南的官方文字。

1945年,越南独立后,越南官方正式废除用汉字和喃字来书写越南语的系统,全面改用罗德创立的拉丁字母越南文来书写越南语。

这其中的原因,@朱哥人生路 有个大概的猜想。

一是和我们新中国推行简体字一样,为了普及教育而废弃复杂的汉字和喃字;

二是越南领导层希望表达民族独立的意识,以便在国际上与中国进行明显的区分,表达自己是真正主权独立国家的意识;

三是从阴暗心理来猜想,可能也包含警惕被中国再次同化和统治的警惕心吧!

这就是今日越南文的由来。但是,因为长达两千年的 历史 中,越南受到中国的长期影响,在语言文字上,受到的影响很深,很多词汇,需要用汉字或者字喃来书写就很清楚,但是用现在的越南文来书写,就很容易像韩文一样,无法表达同音字、同音词的问题,导致越南文成为一种不太成熟的文字。

@朱哥人生路 朱哥觉得,像 韩国这样,到现在的法律书籍,还是用汉字书写的,作为实用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即使韩国、越南、日本用汉字用了1000多年,他们不还是他们自己吗?另起炉灶的做法,非但给与中国人交流制造了人为障碍,也给自己的民众的使用,制造了无形的障碍,而且,韩国人和越南人,现在已经越来越没有办法阅读自己祖先留下来的古籍文书了!这造成的挖断民族根脉的效果,真的是好事吗?

越南古代史

在现今越南的国土上,曾发现古猿人的遗骸,以及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有著名的和平文化(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和北山文化(新石器早期)。根据对考古发掘材料的研究,自远古以来,在越南的土地上就有原始人类在生息繁衍。越南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亚人和美拉尼亚人,其后裔是占人和长山山脉中的昧人(摩依人)。但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的直接祖先,则是起源于“百越”族的一个分支—雒越。雒越人在中国秦代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居住在现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越南古籍中曾有“文郎国”、“瓯雒国”的记载,反映,反映的是传说中古代雒越人原始部落社会的一些情况。在越南北部居住的雒越人经历了由原始部落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度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前214年,秦始皇出兵平定岭南“百越”族聚居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其中的象三郡就包括了今天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此后的一千多年间,今天越南北部一直在中国封建王朝的管辖之下。

秦末,中国封建官吏赵佗割据岭南,建“南越国”。前111年,汉武帝功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九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亦相当与今天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三国时期,其地又称“安南”。

唐朝衰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安南地区的封建势力乘机割据称雄。公元939年,安南人吴权赶走中国官吏,自立为王。吴权死后,安南地区又出现“十二使君”(即12个封建主)的割据纷争。公元968年,安南人丁部领削平“十二使君”,统一安南,建“大瞿越国”,随后派遣使者携带方物向中国北宋王朝请封,宋太祖封丁部领为检校太尉、交趾郡王,将越南视为“藩属”。学术界一般将公元968年丁部领建“大瞿越国”作为建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的开始。此后,越南先后经历了前黎朝(980~1009年)、李朝(1010~1225年)、陈朝(1225~1440年)、胡朝(1400~1407年)、后黎朝(1482~1784年)、西山朝(1788~1802年)、阮朝(1802~1885年)等封建王朝。1802,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阮福映依惯向中国清朝请封。清朝于次年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是“越南”作为国名的开始。19世纪下半叶,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945年,越南人民取得“八月革命”的胜利,9月2日,越南宣告独立,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改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越南——安南

  菲律宾——吕宋

  马来西亚——柔佛 / 马六甲

  文莱——泥国

  朝鲜 / 韩国:Korea

  中国古称:乐浪 / 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 高丽

  来源:汉朝设置乐浪郡。公元4世纪时,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本来是中国的民族,因为抢地盘,打不过鲜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赶出国门,流放到朝鲜半岛北部。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但高句丽与高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国,国号“高丽”,并于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历时近500年,为各国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称音译仍为 Korea(高丽)。1392年,高丽三军都总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国名为“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或晨曦清亮之国。《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朝鲜语中朝字读作Zhao,今转读成Chao。

  在汉朝,如今的韩国地区,分布着三个原始部落,为“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辰(弁韩)。1897年2月,朝鲜国王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不过这个“大韩帝国”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废除了,又改回“朝鲜”。

  日本:Japan

  中国古称:扶桑 / 倭奴 / 东夷 / 海东 / 东洋 / 东瀛

  来源:古代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来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发扶桑,入于落棠”语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实际上起源于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关于日本的记载。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如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另据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到隋唐时,始称“日本”。《旧唐书·东夷传》中将“倭” 与“日本”分列并叙,还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旧唐书·日本国传》载明:“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Japan 是英语“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对它的称呼。

  越南:Viet Nam

  中国古称:瓯越 / 占婆 / 林邑 / 环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来源: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书上的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国。汉朝设置交趾郡。唐朝设安南都护府。五代时从中国独立出来。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为越南。1804年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便始于此。越南族就是中国的京族。

  老挝:Lao

  中国古称:堂明 / 南掌 / 寮国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访东吴。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腊帮助下,统一老挝全境,建立了以佬族为主体的封建国家——澜沧王国。明代永乐二年,澜沧国获得中国的承认,封为“老挝宣慰司”,史称南掌。国内第一大民族老挝族(又称“老龙族”,中国称其为“寮人”)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以族为国名。

  柬埔寨:Cambodia

  中国古称:扶南 / 真腊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来源:元代称“甘孛智”,明代转音为“柬埔寨”,为“山地之国”。

  泰国:Thailand

  中国古称:堕罗钵底 / 暹罗

  来源: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堕罗钵底国。“泰国”泰语中为“自由国度”,“泰族”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国的傣族。

  缅甸:Myanmar

  中国古称:掸国 / 骠国 / 蒲甘

  来源:掸国,骠国,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对它的称呼。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马来西亚:Malaysia

  中国古称:柔佛 / 马六甲

  来源:Malay 是亚欧大陆最南端的半岛。生活在这个半岛上的人,又称为 Malay 人。后来把整个东南亚的所有群岛,统称 Malay 群岛。柔佛为 Malay 半岛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 Malay 半岛的大部分。1963年,Malay,与加里曼丹岛上的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共同组成了一个联邦国家,就叫 Malaysia。

  新加坡:Singapore

  中国古称:淡马锡 / 星洲

  来源:公元8世纪,这个海盗猖獗的海岛曾叫Temasek(淡马锡)。Temasek,爪哇语“海市”之意,由于季节的影响,海运的船舶经常云集在此,所以逐渐成为一个船舶停泊的商埠。

  传说,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王国的一位王子,为了寻找理想地点建立新城市来到淡马锡。在洁白的沙滩上,王子突然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怪兽向他致意后急弛而去。这怪兽红身、黑头、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欢,便问随从:“那是什么动物?”随从信口答到:“狮子。”王子十分高兴,认为这里是吉祥之地,便决定在此建都,并取名“狮城”。在樊文中,Singa 意即“狮子”;pore 意即“城堡”。

  菲律宾:Philippines

  中国古称:吕宋

  来源:菲律宾群岛的主岛就是吕宋岛。1543年,西班牙占领了这里,便以西班牙国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中国古称:爪哇 / 三佛齐

  来源:爪哇和三佛齐都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古国。Indonesia,希腊语中“大海上的群岛”,意为“千岛之国”。

  印度:India

  中国古称:婆罗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来源: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起一个国家,于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婆罗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后来“信度”这个地名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印度河流域开始,又包括恒河流域,渐渐的席卷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不丹:Bhutan

  自称:竹域

  中国古称:主域 / 布噜克巴

  来源:不丹的梵文意思为“西藏终端”。自称为“竹域”,意为“神龙之国”

  斯里兰卡:Sri Lanka

  中国古称:锡兰

  来源:Sri 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Lanka 是“光辉灿烂”之意。

  伊朗:Iran

  曾用名:Persia 波斯

  中国古称:安息

  来源:古代 Aryan (雅利安人)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或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 Aryana ,意为“雅利安人的地区”。Iran为其转音。Persia(波斯帝国)是伊朗历史上最显赫的一个帝国。(其实 Persia 并不单只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不同的朝代,都被称为 Persia 。)

  俄罗斯:Russian

  曾用名:КИЕВ Росс 基辅罗斯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苏联

  中国古称:罗刹

  来源:9世纪下半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诺曼人在东斯拉夫人地区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斯拉夫人把来他们称为 Varangians 或者 Rus意思是商人。这个词起源于古诺曼语 ruotsi,意指“划独木舟的人”,后来为斯拉夫人所采用。元朝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蒙古人在拼读俄文 Rocia 时,在字母R前面加了一个元音,所以 Rocia 就成了 Oroccia。清朝时期,Oroccia 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苏联曾是俄罗斯最强大的历史时期。

  西班牙:Spain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西班牙最早是迦太基的殖民地。这里野兔出没,迦太基把野兔叫做 spa(腓尼基语 Shaphan)。渐渐的,转换成 Spain。

  葡萄牙:Portuguese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葡萄牙最早的城市 Oporto 波尔图的名字演变而来的,本来翻译成波秋歌更为恰当

  意大利:Italy

  中国古称:大秦

  来源:古希腊人殖民到亚平宁半岛的普利亚地区附近后,把这里的维图利部落称为 Italoi。后来罗马人沿用了这个名称,拉丁语 ltalia,并用它作为意大利半岛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称呼。

为了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需求,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初年,终于出现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的养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

原料的切踩浸洗 原料的蒸煮

舂捣浆和抄纸晾晒制 整理纸张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

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但边没有完全腐烂。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

据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缑氏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纸庄(现分前纸庄和后纸庄,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麻、楮林等)。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比如,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她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所以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也有人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而和帝时,尚书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只是组织少府尚房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而已。

但是不论怎样蔡伦对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今天,我们是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纸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人类对纸的使用将会延续到何年,更是难以预测。因此,蔡伦(还有四大发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发明者毕升)理应在为中国和人类历史进程带来巨大影响的人物名单里占据首席或近乎于首席的位置

在蔡伦之后,纸张大大地推进了书籍抄写和文化传播的事业。在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由于书法和绘画的需要,纸张的要求慢慢提高,尤其在书法上,因为书法对纸和笔的要求都是十分高的,所以纸张私质素是有必要提高的。古代缫丝时,上等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来制作丝绵。制作丝绵时,须用竹棍敲打浮在水面的竹篾席上的蚕茧。漂絮完毕,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纸。

针对企图否定蔡伦是造纸术发明人,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造纸的发明国的歪风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一致认定,蔡伦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造纸的发明国。据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石建厚同志考证。位于洛阳汉魏故城近郊的缑氏(今本魏书注:“纸氏”作“缑氏”,马涧河流经缑氏那一段河流古时为“造纸河”,沿岸原有“造纸河碑刻”,借已失损。

中文名称: 蔡伦

又名:蔡敬仲

朝代:汉代

所属年代: 汉代

生卒年: 62—121

相关事件: 改良造纸术

国别: 中国

籍贯: 湖南省郴州市

直到东汉时有个叫蔡伦的人,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了造纸的方法。

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制纸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他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技术。终于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等原料来作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为。了制造一种比较理想的书写材料,蔡伦在前人利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轻便,又经济的纸张,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有了悦跃的进步。公元 105 年(元兴元年,汉和帝刘肇年间),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赞扬。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纸”。

造出了"蔡侯纸"。这种纸可称得上"物美价廉",被人们广泛使用。最重要的是造纸事业经过蔡伦的发明创造,才由自发的阶段转入独立自主的阶段。蔡伦以前,造纸只是纺织业中附带的一个小部分,并未形成一种独立行业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到了蔡伦时期,使造纸业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它有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于是就有了迅速的发展。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破麻布、麻头和破鱼网等废弃物资,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纸张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根据史书中的零星记载,约略得知造纸过程,大概是经过灰渍、蒸煮、漂白几个阶段,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很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用力反复舂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来压平研光,一张新纸诞生了。

这种纸,较之先前麻纸,更具柔韧性,耐折耐磨。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动物纤维的丝绵纸,是制作丝绵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长时间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在席子上,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纤维的纸。

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皮纸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史料载“造意用树肤以为纸”的人,很有可能是蔡伦本人或其下属。他长期主管御用器具的制造,有条件会聚各种经验,博采众长,并组织推广造纸技术研究和造纸术。用树皮做造纸原料,是比麻纸工艺改进更重大的创造发明,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

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后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华文明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繁衍、传播。造纸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的价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简牍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献纸于汉和帝,由于质量提高,得到和帝重视,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受到和帝赞誉,并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纸张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蔡伦改进制造的蔡侯纸”。

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邓太后鉴于内廷所收藏的经传传抄多有错误,下诏命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在东观校订经传,并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的地方。这批学者校订经书,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范本。校订完成后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进一步有利地促进了新式纸张的推广、传播。

东汉在造纸史上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承上启下的阶段,而蔡伦则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因而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蔡伦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最早出现,使得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别的文明。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在粗糙,

近年来,在其附近的汉代墓葬中,发现有数百块形状各异的空心砖,砖的规格为长140—169公分,宽52—70公分,厚14—17公分),既有不同的砖孔,又有不同的榫口,如同现代建筑的预制构件,象是按一定程序装配的。汉代造纸的焙干体是什么样式,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和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焙纸先以砖砌成夹巷。用砖盖夹巷,火薪从头穴烧发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相对照,这些特制的大型空心砖很可能是汉代用于修筑纸焙干体的原材料。在这些出土的大型空心砖的砖面上,绘制有很多楮树、木芙蓉、扶桑的图案,这些树皮都是造纸原料,很可能反映了当时造纸的现实。如果我们按照空心砖孔、榫口、传热程序来研究恢复造纸所用的焙干体,将会使研究汉代造纸工艺取得新的突破。

大约在公元2世纪,中国开始利用大麻和树皮纤维制造书写用纸。此后,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造纸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 ,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

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4世纪时在百济、高丽、新罗三国开始自行造纸。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造纸术由朝鲜传到日本。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造纸术飘洋过海来到阿拉伯。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400多年后,造纸术传到美洲。19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世界,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杆中的纤维提取。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

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从此通过贸易传播到达了印度。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场,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开罗、埃及与摩洛哥。

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个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 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公元 8 世纪,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纸,这后的几个世纪中,我国将纸出口到亚洲各个地方,并严保造纸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几个中国造纸工匠。没过多久,造纸业便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兴起。就这样,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据史书记载,在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的 1000 多年,欧洲才建立第一个造纸厂。虽然现代的造纸工业已很发达,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伦造纸的方法相同。造纸原料十分之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但造高级印刷纸、卷烟纸、宣纸和打字蜡纸等,仍不外蔡伦所用的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原料。

越南,韩国废弃汉字改用拼音文字,这是文化自卑的表现。形成现代与历史断层,二百多年以前的文献古迹全然看不懂。日本现代工业化自(明治维新)变革政策以来十分胜利,但并没有废弃汉字保存一千多汉字。证明汉字并没有影响国度的现代化进程!汉字是东亚中华文化的珍宝也是文化传承的根底。别的国度能够不运用,但中国人绝不能废弃。坚持繁简体兼学,能够不用但绝不可不懂!随着中国国际位置进步,中文必越来越重要。

政治缘由,胡志明惧怕中国文化对越南影响太深,人为取消了汉字,这对越南文化形成了很多损失,对日常沟通也很不便当,不是百姓不愿意运用汉字,汉字几千年来对越南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朝鲜废弃汉字也是得失相当。韩国如今还运用汉字,首尔街头还呈现汉字,日本不只不废弃汉字,日本学术报告、论文等高端文字表达运用汉字频率越来越高,假名表达不出来准确意义概念。

日韩越朝东南亚国度地域都全部或局部运用汉字,汉字是世界自然运用国度最多的文字,不是英文,英文法文是移民和殖民效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不是英语有多好他们选择了英语 而是他们原本就是英国后嗣,来的时分就是说英语来的,非洲人说英法语是他们占领了非洲,是强迫的。到了二战时期,越南帝国的末代皇帝好像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普通,也在日自己的支持下,终于在1945年下诏书废弃汉字,而将他们的国语字定为罗马字。

在胡志明树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后就下令将国语字作为国语,并请求民众把国语字看懂写懂,以到达解除文盲的目的。直到1975年,越南统一,在越南运用了近3000年汉字才正式消逝,汉字存在的独一作用就是用来装饰了。

顾名思义,就是制造纸张的技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地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从蔡伦时代起中国人持续领先近2000年的造纸术才被欧洲人超越。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越南古称安南,在两年多年的中国帝制社会中有一半多的时间归于中国王朝统治,其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且深远,至今越南古籍依旧是以汉字为主书写而成,其诸多风俗习惯与中国也一脉相承。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在被中原王朝统治期间,春节这项习俗也自然而然的由中原传至越南并被其吸收发展,至今日越南依旧会过春节,只不过与中国春节在许多细节上有所差异。

一:越南春节之由来

越南人将春节称之为“元旦”,而这种称呼则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元旦二字的发音,要知道在中华民国之前,中国的元旦与春节本就是一个节日,直到孙中山确立以公历纪年之后公历的新年元旦节与农历的新年春节才区分开来。除元旦外,越南人还把春节称叫做“大节”和“弥勒春节”、“古传节”等,越南人过春节也是自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开始,他们与中国人一样也要在这一天祭拜灶神,越南人认为灶神掌管人间厨房,是十分重要的民间神灵,在二十三这一天灶神要前往天庭向玉帝报告人间情况,所以要好生的祭拜灶神,此外在这一天趁灶神不在人间,他们要进行家中的大扫除,因此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被越南人称之为“入除”日。

二:越南春节习俗

越南春节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新春习俗,有些是从中国传入,有的则是中国习俗经越南本土改造之后形成的新风俗,但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这种种风俗都表达了越南人对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就中越两国春节习俗的相同点来说,越南春节也有着大扫除、吃年夜饭、守岁、压岁钱、贴对联等种种习俗。“有钱没钱,洗洗过年”是越南人民的观念,他们也会在腊月二十三左右于家中进行大扫除,以希望扫除陈旧之气与疾病困难。在除夕夜也会燃放烟花炮竹以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和守岁。但除这些之外,越南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孕育出带有越南特色的独特的春节传统并一直传承至今。

首先在越南的春节,人们有着插桃花和梅花的习惯,一般来说越南北部人民喜爱桃花而南部民众则更喜欢梅花一些。在越南人心中,桃花与梅花是春节的象征,同时它们代表着幸运,越南人觉得在家中插放桃花枝和梅花枝会为全家带来幸福与快乐。越南人认为梅花和桃花都会在除夕夜的晚上盛开,而如此美丽的花朵开放景象也必然意味着来年将会有十分幸运,财源滚滚来。

越南人在饮食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人们一般会在春节期间吃方形的地饼和圆形的糯米糕,这两样食物是越南人必不可少的,地饼为方形,代表大地,糯米糕为圆形,代表天空,两者一块即代表着天圆地方的世界,是越南人祭祀所必备的供品。而在年夜饭中,地饼和糯米糕也深受人们喜爱,地饼一般以猪肉或绿豆为馅,用糯米制成,外面则用芭蕉叶或粽叶包裹而成,最后用两根竹签一横一竖的穿插起来,不但味道十分鲜美,而且其外形如同土地一般,绿色的叶子又显得土地十分肥沃,里面的猪肉和绿豆馅则寓意土地上有动植物生存,这一切都象征着来年会五谷丰登。

越南春节还有着一项独特的习俗被称为“冲家”又被称为“冲地”、“冲年喜”。那么什么是冲家呢,原来啊在越南人心中,新旧年交替时节来到家中的第一个客人被称为“冲家人”,“冲家”代表着客人会将喜气、幸运快乐等美好祝福带到家中来,全家都可以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新的一年。冲家这项习俗在越南十分重要且有特色,新年初一是一年之始,越南人坚信这一天如果平安喜乐那么新的一年都会十分开心顺利,所以他们十分看重冲家这项习俗,因此来家中做客的“冲家人”也必定是要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的人前来,一般来说为拥有高学历、并与家中主人年龄相仿的男性成年人前来。

三:如今的越南春节

时代在变,传统的节日也随之发生变化,许多人认为春节是“旧事物”,它无法跟上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越南应当学习西方国家采用公历纪年,将公历的新年作为越南应该大力弘扬的节日,传统的农历春节应该被废除,为此越南政府也进行多方调查与思量以确定是否要废除春节。2015年越南政府发布公告宣布越南的“元旦”即春节放假时间为九天,这表明越南政府对春节依旧持有大力支持的态度,并且有意将其作为加强民族团结和推动国内消费的绝佳时期,这也反映出历时数千年的春节在今日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地区长期是中国领土,在986年越南正式脱离中国走向独立,后来一直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藩属国,近代时期被法国殖民者殖民,1945年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越南实现统一。

越南地图

越南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阮朝嗣德帝曾说:“我越文明,自锡光以后,盖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术,无一不用汉字”。越南古代大量的文学作品均用汉文书写,19世纪末越南被法国殖民者统治,拉丁文和越南自己民族的“喃字”相互影响,被广泛使用,在1945年,胡志明宣布采用越南语和越南罗马字为官方语言的政策,取代汉字成为越南唯一口语和书写语标准。

越南古籍

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许多越南人祖上都和中国大有渊源,越南人使用汉字长达一千多年,各方面都有厚重的汉文化烙印,对于越南而言,弃用汉字对其本国的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巨大的伤害,甚至导致某些时期文化的断层。但正是因为如此,越南新生的政权对汉文字如鲠在喉,他们不希望自己国家社会文化的发展再被中国文化“蚕食”,国家主权意识、民族独立意识、政治意识成为越南***迫切废除汉字的最大动力。其次,法国的殖民统治对越南影响很大,尤其是拉丁文的传入本身就对汉字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越南劳苦大众而言,拼音文字比汉字更容易掌握,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深奥难懂的汉字,对于越南政府来说,推广使用拼音文字能够更好的开展国家扫盲工作。

越南停用的货币

短期来看,废除汉字确实对越南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承古老的文化也逐渐成为越南大局肩上的重任,但是他们现在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许多古老的典籍都是汉字书写,大街小巷也都残留着汉字的痕迹,而越南的新生一代极少有人能够拼写汉字,意味着越南发掘自身的文化困难重重,不得已陆续开办汉语学堂,在我们看来这番举动着实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一个国家的独立并不意味着语言就需要彻彻底底的变革,举个例子,美国、澳大利亚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两个国家独立以后,仍旧保留着使用英语的习惯,国家和社会依旧在健康发展,可见,越南当时的***还是对自己本国古老文化的不自信,一度用狭隘的思维来认为使用中国汉字就会威胁到本国的国家声望和安全,但事实上却为自己埋下了苦果,不能正视自己,反而会失去的更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