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刚正不阿的丞相,最后竟比窦娥还冤,这人是谁?
如果说宋代最倒霉的人,庞籍一定榜上有名,被无辜地抹黑一千年这种事儿,简直比窦娥还冤枉。
可能提起庞籍,有的人一下子想不起来是哪位,但是如果提起庞太师,估计大家就都知道是谁了。
话说庞太师作为仁宗朝最大的反派之一,身处太师的高位,闺女是仁宗宠妃西宫娘娘。平时里最大的爱好就是跟忠臣。比如包大人、呼家,再比如杨家、八贤王掐架。结果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这位太师大奸大恶祸国殃民,敢与秦桧一较长短。
事实上,细细看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庞籍,以及他的儿子庞元英、庞恭孙都在《宋史》中有传记其生平。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伯乐集镇庞楼村人。他出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他的父亲是国子监博士,这给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全宋词第九百一十三卷就收录了庞籍的一首(渔家傲》,词云:
儒将不须躬甲胃,指挥玉尘风云走,战罢挥毫飞捷奏。倾贺酒,三杯遥献南山寿。
草软沙平春日透,萧萧下马长川逗,马上醉中山色秀。光一一,旌戈矛戟山前后。
这诗虽然看着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格调依旧开阔雄壮。文如其人,可想此人胸襟定不可能如传说那般偏激狭小。 庞籍少年时即熟读经史,大中祥符八年,年仅27岁的庞籍及进士第。这个岁数考中进士,在当时人眼里,绝对是年少有为,青年才俊。而后便于黄州任从九品的司理参军,这个官职主要是掌管狱讼,虽然官不大,但是事情着实不少。然而庞籍却能轻松地胜任这个官职的工作,执法如山,足智多谋,被当时的上峰知州夏辣认为“有宰相器”。
而后在夏竦举荐下,庞籍调任开封府,为八品兵曹参军,也就是挛管开封府防烽、释门、禁田猎、仪仗等事。不久庞籍就被当时开封府知府薛奎赏识,保荐至开封府法曹参军,主掌开封府的一切刑名之政。而后又一路青云直上迁至了大理寺丞、知襄邑县。
天圣五年(1027),庞籍被召入京,奉命撰修《天圣编救》。书编成后,庞籍因功而摧为刑部详覆官,主管审查全国各地上报案件。没多久就被调任至群牧司任群牧判官,主掌全国马政。一上任他便到各地去巡视,发现各地马政弊端无数,而这时,庞籍并没有选择和光同尘,而是直接面圣,陈述此弊:“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枢密院以带甲马借内侍杨怀敏,群牧覆奏,乃赐一马,三日,乃复借之,数日而复罢。枢密掌机命反覆乃如此。平时,百官奏事上前,不自批章,止送中书、枢密院。近岁玺书内降,浸多于旧,无以防偏请、杜幸门矣。往者,王世融以公主子殴府吏,法当赎金,特停任。近作坊料物库主吏盗官物辄自逃避。以宫掖之亲,三司速罢追究。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祥符令
检下稍严,青吏相率空县而去,令坐罢免。若是,则清强者沮矣。”
而后,因他为人刚正,精于政事,庞籍升任秀州知州。明道二年(1033)五月辛未,“召为殿中侍御史”。所谓殿中侍御史,主要掌管百官朝会失仪事。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明道二年三月甲午,章献太后即刘娥崩,遗郜言:“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章惠太后即杨太后)。然而这对仁宗皇帝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这时臣子们纷纷上书反对垂帘听政。而庞籍更激进:“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播之。”这样堪称冒险的行为终于使仁宗亲政的争论有了突破口,最后,以杨太后放弃朝政,退居后宫为结局。仁宗皇帝得以亲政。而此时宰相张士逊趁机排除异己,结党营私。庞籍又上书曰:“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摧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因此,御史中承孔道辅认为当时“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一独庞醉之,天子御史也”。这也是后来仁宗对庞籍亲信有加的原因之一。
仁宗亲政之后,庞籍任开封府判官,这时候仁宗的后宫却搞出一档子事儿。话说当时仁宗宠信杨美人和尚美人—对,就是和皇后掐架,导致皇后被废并且自己也被贬嫡出宫那两位。这两位美人在得到帝王的宠幸之后,便开始忘乎所以,干涉朝政为所欲为。朝廷大臣多半敢怒不敢言。有一天尚美人遣内侍到开封府“教旨免工人市租”。然而庞籍认为此非后宫可插手之事,便说道:“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而仁宗也下诏“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此后后宫干政之声顿消。
但是这事儿并没有完,庞籍数次弹劾三司使范讽以权谋私。而范讽所攀附的昊守则,其女正是尚美人弟弟的妻子,当时的宰相李迪也与范讽有交往。面对庞籍的弹劾,李迪当然庇护范讽: “数幼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而庞籍又上书弹劾,仁宗认为“范讽事有不尽如奏”,庞籍被贬为“太常博士、知临江军”。
没过多久,仁宗似乎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庞籍“降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而后“景佑三年,为侍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知杂事,判大理寺,进天章阁待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庞籍的官运,自此亨通起来。
景佑五年十月十一日,元昊称帝。宝元元年十二月“己卯,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夏辣兼径原、秦凤路安抚使,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范雍兼娜延、环庆路安抚使”。也是在这年,庞籍被任命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在陕西府,他令宋军只防守不攻取,从而获得宝贵的修筑城池、历练军民的时间。 。
然而这时,开封府有个官吏冯士元买卖人口东窗事发,这事儿正好就发生在庞籍的所辖地陕西,因此庞籍连坐“降知汝州。徒同州,就除陕西都转运使”。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多久就掺和进“黄德和案”。 也就是宋夏延州之战中的刘平遭到冤狱一事。庞籍认为:“德和退怯当诛。刘平力战而没,宜加恤其子孙。”又建议“频岁灾异,天久不雨。宫中费用奢靡,出纳不严,须索烦多,有司无从钩校虚实。臣窃谓凡乘舆所费,宫中所用,宜务加裁抑取则先帝,修德饵灾之道也。今宿兵西鄙,将士力战,弗获功赏;而内官、医官、乐官,无功劳,享丰赐,天下指目,谓之‘三官’。愿少裁损,无厚贵予,专励战功,寇不足平也”。
在这件事情上,庞籍爱惜人才,处事公允,以至于文彦博对庞都是刮目相看。所以在庆历元年,庞籍复职“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不久又兼任了“解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而后他力辞延
州观察使之职,被加官为左谏议大夫。此时西夏已攻陷了金明、承平、塞门、安远、拷佬碧等地,边境百姓纷纷逃亡内地,宋军士气尽丧。而庞籍在这时“补绽茹陋,抚民以仁”,“稍葺治之”,手下兵士由于畏惧庞籍,没有一人犯法违禁。庞籍还派手下的部将狄青在桥子谷修筑招安碧,招募百姓屯田作为军粮。之后周美攻取承平碧,王信修筑龙安碧,不久便悉数收复了被西夏占据的土地。
而这时李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前来投诚,庞籍认为这是诈降,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而后李元昊以野利旺荣的名义修书一封。正好这时候仁宗对战争已经厌恶到了极点,便决定招安,或者说议和。他派遣庞籍回报书信,称呼旺荣为太尉。这时,庞籍劝谏道:“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漠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意思是,如果叫旺荣为太尉,那元昊也就不是臣子了。李元昊想让宋承认他的帝位的阴谋,被庞籍识破而失败。
而后李元昊称臣纳贡,庞籍因功升任枢密副使。此时道:“自陕西用兵,公私俱困,请并省官属,退近塞之兵就食内地。”也就是裁军。皇佑二年仁宗降诏裁军,从而大宋军费开始骤减。
庆历八年(1048),庞籍升任为“参知政事,拜工部侍郎;次年,也就是皇佑元年(1049),庞籍改任“枢密使,迁户部”;不二年,也就是皇佑三年(1051),庞籍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使。这也是他第一次称相。
在庞籍称相的时间里,他提拔了狄青、司马光、周美、李师中、王莆等等英才然而又因为他的个性得罪了内宦、言官,之后便在皇拓五年无奈罢相,贬至郸州当知州。数月后,又“加观文殿大学士,拜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改并州”。
嘉祐二年(1057),宋仁宗染病,庞籍上书“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仁宗念其忠心有加,想要他回京,却被众多官员阻止,只能将庞籍贬官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嘉佑五年(1o6o),庞籍被召还京。这时已经七十二岁的庞籍告老,“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颖国公”。他逝世时,宋仁宗赠他大司空衔,谥号“庄敏”。
《宋史》对庞籍一生的评价颇高:“籍晓律令,长于吏事。持法深峭,军中有犯,或断斩刳磔,或累笞至死,以故士卒畏服。治民颇有惠爱,及为相,声望减于治郡时。”
由此看来,真正的庞籍恐怕真的是因为那些演义小说,背了个无比大的黑锅,这恐怕是他那个刚正暴躁的脾气,得罪了小人的缘故。可怜一代名相,一不小心沦落成了个堪比秦桧的大反派,除了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别无他感。
原型是姓庞名籍,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宋仁宗年间官至宰相,封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
在中国古典小说以及评书里,庞太师的出镜率很高。《呼家将》里他叫庞文,是皇帝的老丈人,跟呼延家过不去,制造了肉丘坟冤案,斩了人家三百多口。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成武图书馆位于先农坛路和仪凤路交汇处,营业时间是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场馆总面积5000平方米,是一所集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科技信息、文化资源共享、电子阅览、弘扬国学、古籍保护、展览与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
一、宰相列表
1、
2、
3、
4、
二、宰相资料:
1、范质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邢台市威县)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
获封萧国公。陈桥兵变后,范质与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拥立赵匡胤为天子。曾举荐赵普、吕庆余、窦仪等人。乾德元年(963年),封鲁国公。次年罢相。同年九月去世,获赠中书令。
范质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2、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3、王钦若
王钦若(公元962年—公元1025年),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时期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五鬼之一。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要职。
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
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被宰相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
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他二度为相,被时人称为“瘿相”。
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病逝,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4、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讨平王则起义之功,升任同平章事(宰相)。
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宋哲宗即位后,经宰相司马光举荐,起授平章军国重事。
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宋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
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5、陈宜中
陈宜中(1218年—1283年),字与权,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宰相。
初为太学生员,与同学黄镛、林则祖等6人联名上书攻击丁大全。遭其打压被取消太学生资格。谪为建昌军,时称“六君子”。
景定三年(1263)廷试第二,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宋史》载其依附权臣贾似道,迁为监察御史,受贾似道授意参劾程元凤。
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丁家洲兵败,贾被革职,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陈宜中为右丞相全面主持临安危局。
主政期间,南宋有过英勇抵抗。但组织“焦山之战”失败,又在“溧阳之战”、“常州之战”中丧失主力,之后,陈宜中等人到温州组织南宋流亡小朝庭,与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赵与择一道在福州建立宋末行朝。
宋末行朝撤往广东(1276),在井澳十字门一带与元军大战,损失过半。战后,陈宜中去占城借兵,张世杰、陆秀夫则带领宋末行朝前往崖山。宋军在崖山海战覆灭。
——宋朝宰相
——范质
——赵普
——王钦若
——文彦博
——陈宜中
杨莉杨莉,京兆人,本名李。他生于后唐天成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宋太祖剑龙元年,庚申科为状元。是宋代第一个状元。杨利刚获得了第一名,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悲伤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不能好几天都不行。理由是陆锋不足以抚养他的母亲,他无所事事,没有直到政府和亲戚催促他,他才上任。不久,他因母亲而辞职的病。宝开九年,一阙呈书时,杨立被召入书院试奏,并被授予龙州防升。进京后,搬到光禄寺。母亲病逝,丧期届满后,她做了丞秘书,又被任命为屯田外交大臣,成为鄂州人。她因治理有方而闻名。端公元年,杨参军,调到水部当郎中。真宗曾经问过他是什么时候,但杨立模没有t回答。真宗知道自己是状元后,后悔问了。从此,我对他不以状元为荣的品德产生了极大的敬意。淳化六年,赵恒立为太子,杨立为右官,为郎中。赵恒即位后,拜杨立为赐事,被判官职。负责选官。不久,翰林被称为学士学位。咸平初年,杨立向他进贡,拜工部侍郎、枢密副将。第二年,他因病去世,享年69岁。真宗很伤心,对丞相说:杨立忠厚,家境贫寒,死前想得到重用。所以我冒雨前去吊唁。因为汽车不能进不了巷子,真宗竟然走到了他的灵前,久久地悼念和追忆。回朝后,诏令朝贡,追赠兵部尚书。杨伟文崇尚琐碎,没有一定的模仿性。我在翰林院的时候,起草过诏书。我经常被嘲笑,没有我不在乎。文集有二十卷。张去华张去华,开封香邑人,信臣。生于后金天府三年,卒于景德三年。宋太祖剑龙二年辛酉科冠军。张少年时入华,好学上进,善作诗赋,以荫补太庙斋郎。18岁那年,周世宗平定淮南,前往中国,感叹战乱不断,民事不断,难以维持长治久安,于是呈献给世宗。世宗看后非常欣赏,授与御史台为主簿。到了中国,他认为这个岗位不是君子之作,于是弃官而归,回到了郑州。他不能我不会离开三年。宋王朝建立后,张曲华以诗文往来京师,其行为文章受到李的称赞,一时声名鹊起。得了一等奖,拜了郎书记,进了历史博物馆。一年后,因为他没有被提升,他在最后一章告诉自己,知识分子官员张廉是无知的,但有很高的地位。他让他考校,惊动了毛,被叫到殿前试。如他所说,他被任命为合适的补充。兴国四年,随唐太宗出使中国攻克太原,被任命为的转运使,并担任李的员外郎。兴国七年,任江南转运使。西三年,唐太宗讨伐幽州,出使中国,被任命为河北交通使,史称陕州。上任前写了30篇0755到79000。唐太宗看了之后,深加赞赏,留在京师。仙丕二年
席间,演员载歌载舞,太守兴高采烈地命演员致辞,说:我这些年是乡绅,我是丞相郎军;今天,我我是顶尖学者。向他的父亲和儿子展示荣耀。苏德祥的作品和诗文,把官方对这一空缺的权利,都供奉在里面。清代学者李鹗编诗大政要录首。石云:学习就是学习,在道林学习就是学习,我已经努力了很多年了。九雨露早付,百歌行风骚深远。白云卧闲,古今碑醉。为什么你有这么多技能?它老师被雪侵袭真是太遗憾了。李肃李肃,开封府人,本名纪勇,生卒年不详。宋太祖干德四年,丙寅科状元。李肃十几岁的时候非常聪明,十岁就能写诗了。状元后,历任大官周浦、亳州从事之,移至保靖军升官。李肃是一个酗酒者,他在与亲戚和朋友喝酒后死去。他只有33岁。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写过元元论,宋诗记事,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还有一本代周答北山移文。刘孟叟刘孟叟,宁陵人,道明人,生卒年不详。宋太祖干德五年,丁卯克为状元。刘孟叟是刘熙古之子,从政。他好学上进,擅长诗词。中了状元之后,我知道了鲁、楚、郝、汝四个州。真宗即位后,刘孟叟登顶,劝真宗学俭忌奢,谦虚谨慎,不重视税收,勤于政事。由真宗授予。不久,这位官员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当时,朝廷的所有官员都贡献了他们的旧作,而在众多文章中,刘梦搜的作品是最好的。刘孟叟即位方郎中后,因脚病求位,真宗下诏太常邵青退官。73岁在家中去世。刘孟叟写了三卷:吊幽忧子文。柴成武柴成武,曹州尹姬人,本名陈宝。他生于后唐应顺元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宋太祖干德六年,状元陈武分科。柴成武中了状元后,在周霞当了武官,又改曹州、陕州,迁居大理寺。太平五年改太常寺。从兴国的第八年开始,我就通过这些年认识了周国和苏州府,我是两条浙江路的传递大使。我做过内政部的外交部长,也做过内政部的法官。在此期间,他奉命前往朝鲜。
本文2023-08-06 19:59: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