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还需要鲁迅精神吗?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存在,这本不该是个问题。自近代以来,鲁迅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也不该是个问题。在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鲁迅精神,这还不该是个问题。而这些现在俨然都是问题了。那么就让笔者,抖擞精神,回答这些问题吧。
第一、鲁迅先生是文学家
鲁迅先生首先是位文学家,这点连当年的国民党当局都承认,他们称鲁迅先生为“堕落文人”。“堕落文人”首先乃是文人。台湾的一家出版社,90年代初出版《鲁迅作品全集》在序言中说:“全世界以诠释鲁迅的某一作品而获得博士学位者,也早已不下百余位之多。”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成就,可见一斑。
今天居然有人否定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听他们的说辞,不外乎鲁迅的文字比较晦涩,很难读懂,有时还有语法“错误”。李敖就说鲁迅“文章很别扭、文字很可疑”;还给了两点原因,“第一个,它是从中国的旧文学出来……写白话文有的时候不能够脱胎换骨;另外一个原因呢,是日本人的文法、日本人的文字影响了鲁迅”。
鲁迅先生的文章在现在的读者看来,是有些别扭和生涩,那正是我们和鲁迅之间时代的隔阂。鲁迅的白话文的确和我们不那么浅近,那正是当时的白话文。须知,民国以前,中国人写文章用的是文言文,白话文是受鄙视、被排斥的语言体系。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聊斋志异·聂小倩)那样充满市井气,却硬端着文言文架子的奇怪文笔。包括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用的也是文言文。既然白话文被排斥,哪里会有像样的白话文语法和范式的研究呢?研究白话文、规范白话文、推广白话文,正是鲁迅那代人(包括胡适、徐志摩等人)所做的工作。今天的一流作家可能比他们写得流畅,可别忘了,你的第二层楼是建在第一层楼的基础上的。没有当初的白话文的先行者,可能大家还在写如林琴南、梁启超式的文言文吧。
并且,文言文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民族情感,白话文与之相比有如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白话文对之只能谦虚地糅合扬弃,抱鄙夷态度是错误的。鲁迅先生就是在白话文基础上杂糅文言文笔风的开拓者。有人,口口声声称鲁迅不是神,但他们又要求鲁迅是神。他们明明知道鲁迅是第一代拓荒者,但又不允许他犯错。他们想:“这是错的,可笑!”
今天,一股“国学风”横扫中国大陆。很多本该扬弃或者早已被扬弃的东西,似乎一沾上国学的边儿,就成为民族美妙的文化传统,可以堂而皇之地回归了。比如明明是清宫矫揉造作、暴殄天物、破坏营养的烹调恶习,摇身一变就成了“宫廷饮食文化”。而一些留着山羊胡,会吟吟诗、写写字、下下围棋、谈谈中医的,就俨然成为“国学家”甚至“国学大师”了。不客气地说,他们那些本事,在旧学体系中,都是些童子功。贾宝玉十四岁时,就全会了。这样的“国学家”和这样的“国学”,鲁迅先生曾把他们批得一塌糊涂。但他对真正研究国学并取得成就的人,比如说王国维,评价很高。因为鲁迅真懂国学。他从小在“三味书屋”读书,四书五经都学完了;还有余力,于是又学了《尔雅》、《周礼》、《仪礼》。他的祖父关在监牢里,鲁迅每次去探监,祖父还精心地教他读诗,还特地给他规定了一个读诗的顺序(非常科学,值得借鉴):从最明白晓畅的白居易的诗读起;然后再读陆放翁的诗,因为放翁的诗易懂并且他是绍兴人,诗中多有越地的风物;再后来就可以读“思致清逸”的李白的诗了;至于杜甫的诗,比较艰深,而韩愈的诗,又太“奇崛”,不必勉强去学。到了日本以后,鲁迅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把文字、音韵、训诂全都学了。可以说,鲁迅是正宗的国学出身。鲁迅还整理过许多古籍,水平非常之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鲁迅辑校古籍有六函之多,都是从野史杂记里抄校、记录的。鲁迅在厦门大学开过一门选修课,就叫做“声韵文字训诂专书研究”,因为选修的人太少,所以最后开不成课。鲁迅还打算写一本《中国字体变迁史》,可惜没有能写出来。这些都是典型的国学,而且属于经学的范畴。鲁迅还写了《中国小说史略》——研究中国小说的第一部通史型著作,可以归入史部或者子部。在这个领域,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超越他。鲁迅对国学很有研究,而且他把精华的东西掌握了。说他是国学大师,毫不为过。但他从不以国学大师自居,因为他的境界远高于这个层次。
第二、鲁迅先生是思想家
鲁迅先生作为思想家,不是没有可以批评的余地。他的想法,往往显得过于晦暗,甚至毫无希望。对阿Q样的农民,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也不是没有儒家传统社会知识分子对于老百姓的道德和智慧优越感。我们说,真知是需要从实践中得出的,鲁迅先生也不例外。由于客观情况,他长期被局限于上海的租界一角,并没有接触中国的广阔农村、接触中国革命的机会。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鲁迅在表现农民的作品中,看重其黑暗面和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历过农民斗争之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但瑕不掩瑜,我们仍然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他是最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散文诗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他的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他的境界不止步于批评旧政权,而更着力于批评旧制度;不满足于嘲讽现象,而力求解释本质——哪怕本质是丑陋至极的、血淋淋的。
鲁迅先生的思想除了民主主义的立场外,还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主义态度。这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笔者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出全人类解放的目标。这至少需要两个层次,第一是阶级的解放,也就是消灭阶级和国家;第二是个体的解放,最终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鲁迅的思想都应该和我们长相左右。
有人批评鲁迅先生,说“比于特瑞萨(Teresa)修女式的行动家,鲁迅缺少对平民的博爱精神”。(薛涌《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而这位仙女似的嬷嬷,其实是个口说病痛是人接近上帝的机会而禁止给病人使用止痛药,自己却接受全套现代医学治疗的妇人;是个不顾病人的宗教信仰,强行给所有临终病人行天主教洗礼的传教狂。(参见The Missionary Position: Mother Teresa in Theory and Practice)
鲁迅先生却是如此博爱,他甚至近乎自虐地苛责自己对青年的影响。他说过,有一道名菜醉虾,先用酒把虾渍醉,吃的时候再用醋把虾激醒,里面的虾越鲜活,食用者越有意味。而他自己的文章就是能够把这虾弄的更加鲜活的醋,那些读了他的文章头脑更加清醒的青年就是那些虾。很多青年(包括流亡中国的朝鲜、越南青年)读了他的文章后,忘我地投身革命的事业而牺牲,鲁迅先生都为此自责过。鲁迅始终反对将人作为历史进步的“燃料”,而他自己却如煤块,燃烧自己,照亮来人。
鲁迅先生思想中的一些部分,当时的人就没有读懂,到今天我们还没有读懂。笔者觉得,读不懂不要硬读。如果这部分思想,切合时代的需要,我们自然能读懂;如果这部分思想太超前,或者不符合时代,那么也没必要读懂。鲁迅也是人,他也有只针对自己内心而不关乎社会的,他私密的思想。
第三、鲁迅先生是革命家
对此,网友“cnx007”有很好的论述, 在这里引用他的说法。
鲁迅在革命事业上,起初是沉默者,在开始写作《狂人日记》之前,虽然也有创作,但是都是以沉默者的自语来表达的。小说文集《呐喊》,确如题目,是鲁迅在革命事业上的“呐喊”期,后面有了“彷徨”期,后面就是“马前卒”,鲁迅自称为革命马前卒。其实,鲁迅还是对未来没有确切的目标,明确无误的是眼前的一切一定是不行的,是要打倒的。所以,鲁迅也明确的说过,自己其实做的更多的贡献是揭露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伤疤,让一些麻痹的人们痛醒,让人奋进。读鲁迅的文章可以让人的头脑清醒无比,鲁迅也知道这一点,这本是鲁迅的本意,而且做的非常好。
鲁迅不是调和者,不是骑墙者,是个让泾渭分明的好裁判,他让一些革命中的投机者露出马脚,让一些革命的伪装者现出原形,让骑墙者选择方向。他在革命中表现出无畏的精神——对任何敌手毫不妥协和屈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无论是本国政府还是国外势力;同时也有革命的技巧——知道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延长自己的生命就是延长斗争的时间;明白经济的收入和发表文章的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在稿费上经常计较,笔名经常变化等等。鲁迅从呐喊者到马前卒,是个非常大的突破,鲁迅不甘心做一个醉虾里面的醋,他要自己做个大虾(侠)。所以,后来作为马前卒的文章,字字是刀枪;所以,有人称鲁迅为“刀笔吏”。鲁迅作为一个文人,一个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文人,也被封为革命文学家的头衔,完全可以一生呐喊,而不受生命威胁;但鲁迅终于从一个革命的摇旗呐喊者,成为一个马前卒,从一个文人到一个革命者,里面包含了鲁迅先生的责任感和严格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用一个文人的方式去战斗,是鲁迅的方式,但力度和效果丝毫不亚于真刀真枪。
鲁迅先生是不朽的
回到前言中提的问题。鲁迅先生在历史长河中有怎样的地位?毛泽东主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在近代发挥了什么作用?毛泽东主席说:“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论鲁迅)可谓千载定评!
实际上,对鲁迅先生的态度,是一块试金石。凡是否定鲁迅的,大多也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这不是笔者在上纲上线。反对鲁迅者中的一些人对自己否定革命的态度直言不讳;有的可能说的要隐晦些,他们说自己反对“暴力”、反对偏执。
鲁迅先生和反鲁迅者是那么不同。鲁迅是千百年来,第一个用爱的眼光看向“群氓”大众的,虽然他无情地揭露大众愚昧、麻木的一面。鲁迅是为数极少的,弃绝精英阶层的精英。他是民国政府倚重的“海归”的一员,在教育部时做过相当于副司长(地级市副市长)的不小的官儿,但他放弃这一切,躲到租界去搞左翼文学。那些反鲁迅者,谁能做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鲁迅先生却是不朽的。
中国需要当代的鲁迅
我们今天继续用发自肺腑的语言赞扬、呼唤鲁迅,不是因为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因为我们需要鲁迅支撑。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告诉我们,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掀翻那张摆人肉宴的桌子”,制止延续到今天的,已凝固成价值观了的“吃人”习俗。何谓“吃人”?笔者理解就是恩格斯讲的“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而今天的中国,不还是这样一个为GDP消费着人的国家吗?只要“人肉的欢宴”还在继续,那么鲁迅的精神就会继续鼓舞着我们。
我们说,只要有虚伪,我们就还需要鲁迅;只要有专制,我们就还需要鲁迅;只要有奴才的育成,我们就还需要鲁迅;只要有不平等,我们就还需要鲁迅;只要有民族的危机,我们就还需要鲁迅。中国需要当代的鲁迅!
鲁迅先生已经千古,我们谁都唤不醒他。于是,再贡献一个鲁迅般人物的责任,就历史宿命地落在我们当代青年肩上。笔者愿与青年朋友们共勉!
后记
鲁迅是周豫才公的笔名,鲁是他母亲鲁太夫人的姓氏。“迅”字的解释多种多样。侯外庐提出,根据《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迅”就是孔武有力的小狼崽。许广平首肯了此说。我也觉得,鲁迅先生用狼来自况勇武地撕扯着旧时代黑幕的自己。鲁迅先生以狼自况,笔者不才,希望能以“狗仔”自比,学鲁迅先生做人民的乏走狗,主人需要时,就吠几声。
中国当代需要鲁迅
文章是我从网上摘录的,只有最后一句是我加的,鲁迅先生一直是我敬佩的人,我们身边可能没有这样的人,但是正因为这样的人的存在,国家才会有一股蒸蒸日上的锐气,这股锐气如果被消磨掉,那么叫好比吃了鸦片,早晚要堕落的
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同
1.许学夷诗学思想简论 《文学评论》2001、1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3全文转载
2.许学夷对宋人“以才学为诗”二重性的认识 《文学遗产》2001、2
3.论方以智诗学思想的文化美学特色 《文学评论》2005、1
4.两种文学叙事范式的式微与现代性叙事的价值选择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5.从“兴趣”到“意兴”—许学夷论盛唐诗歌向纵深发展的审美方向 《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6.艺术至境论 《文艺研究》1995、3
7.论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 《社会科学辑刊》1997、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12转载,《新华文摘》摘目
8.人文关怀在文学中的维度与要义 《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8、31
9.述情切事与悉合诗体—许学夷的“诗史”之辩《文学评论丛刊》2002、2
10.中国古代文论中艺术理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 《文学评论丛刊》2006、1
11.前七子的“诗变”观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2006年12月29日
12.人文主义方法论与我国的文艺复兴 《东方丛刊》2000、4
13.全球化语境中新理性文学的应有品质 《东方丛刊》2002、3
14.三种艺术真实形态的美学蕴涵 《江汉论坛》1997、3
15.论李白对魏晋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1 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1转载 《隋唐文学年鉴》转载
16.人的价值与道德理性的误解和对立 《安庆师院学报》1990、3,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0、11全文转载
17.许学夷“诗体”论的文化整合特点 《社会科学辑刊》2004、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5转载
18.玄妙之象与生命之境 《江苏大学学报》2004、2《新华文摘》2004、23摘登
19.艺术形态与想象类型 《社会科学辑刊》1999、5
20.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 《社会科学辑刊》2000、5
21.从“中和”哲学观到“雍容典雅”的诗学追求 《求是学刊》2000、5
22.盛唐诗歌的“入神”与“入圣” 《社会科学辑刊》2002、1《隋唐文学年鉴》转载
23.“得意忘言”新识 《安徽师大学报》1997、5
24.走向成熟的审美 《古籍研究》1997、2
25.“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 《江淮论坛》1996、3
26.文艺的大众化问题与当代文艺创新的特殊性《安庆师院学报》1991、3
27.传统文化与文艺创新 《学语文》1992、1
28.开拓文学理论研究的广阔空间 《安庆师院学报》1994、1
29.历代崇高论的艺术形态学意义 《安庆师院学报》1996、1
30.艺术功利性与审美的形象形态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4
31.在现实与超越之间保持张力 《安庆师院学报》1997、1
32.论人类早期的艺术真实形态 《安庆师院学报》1997、3
33.历代山水名胜赋鉴赏辞典(部分) 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34.论建设中的中国当代文艺学 《安庆师院学报》1999、10
35.文艺的继承:偶然与必然 《安庆师院学报》2000、3
36.素质教育与当前文学概论课教学面临的价值取向 《安庆师院学报高教专刊》2000、12
37.文学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人文立场的确立 《安庆师院学报》2001、1
38.关于“全球化”语境中文学与人的三个问题《安庆师院学报》2003、3
39.近20年来都市文化存在的三种景观及其价值特征 《安庆师院学报》2004、5
40.许学夷诗学思想二题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专刊
41.方以智“性情”论的生态美学思想 《皖江文化探微》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传统文化诗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范式——以方以智“中边言诗”和“道艺”观为例 《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43.许学夷对初唐诗歌中唐诗精神的审视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4.许学夷的元批评及其对儒家诗学的修正与完善《社会科学辑刊》2006、5 1.《缪斯的足迹——文艺发展机制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版(28万字)
2.《徐学夷诗学思想研究》 黄山书社2006年12月版(29万字)
3.《从文科综合到人文教育》(参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8万字)
靳靖
摘 要建国后在解放区继续开展的土改运动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有不同,它继承了先前的经验教训使土改开展的更加具体化、科学化。
关键词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研究
我们研究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如今学者们对土地改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本综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总分析:
一、文献史料汇编的参考价值
土地改革结束后陆续出版了相关的史料汇编,其中包括全国性史料及各地区性史料,全国性土改史料汇编有《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本书收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期有关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条例、指示、决议、总结等文献史料463件”[1],其中建国初期共计100余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1册 1949年10月至12月 第一次至第十三次会议》[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5册 1951年7月至12月 第九十二次至第一百一十七次会议》[3]汇集政府会议文件百篇。《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1949-1957 上》[4]收录了1949年至1957年农业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华东、西南、中南、西北各解放地区的资料汇编也有不少,但主要是省级文件较多,本论文研究的赣南土改所属区域是中南区,就中南区来看史料有《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上》[5]、《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下》[6],本书分上下两册,收录了中南各省的政策、法令、方针等,集中性较强。《法令汇编1951》[7]汇集中南区民政、土改、司法、检察、人事、财政、粮食、税务、工业、农林、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的相关法令。《江西省土地改革方案》[8]收集了江西省土地改革的方针、要领、程序、机构等。《江西党史资料 第31辑 江西土地改革》[9],收录了江西土改相关政策同时把江西的土地改革过程描写的比较详细,值得借鉴。这些珍贵的史料汇编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宏观上的参考价值。
二、从传统范式角度看土改
对于土改研究最多的就是对中国土地改革的全国性、总体性评价,基于传统革命性和政治性研究范式,内容主要包括土改过程、土地政策、经验总结等。例如:胡伊默《土地改革论》[10]共分为十五章讲述了不同国家特殊时期的土地改革历程,例如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的土地改革等等,同时提出土地改革与农民间的问题以及中国目前的土地改革问题与基本任务。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11]阐述了旧中国的农村现状、土地改革的历程和基本经验。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12]分为四大部分,探讨了中国土地改革的社会依据,对建国前期和建国后期分别各用一大章节详细的阐述了相关政策、方针、问题及成就,以及中国土改的基本经验。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13]先后对中国土改前后进行论述,其中对土地改革老解放区论述的较为详细,建国后期的论述较为简单。董志凯、陈延煊《土地改革史话》[14]对中国建党到建国初期各阶段的土地改革分章节阐述,宏观把握了土地改革的全局。陈榕甫《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15]用12个部分描绘了土改后中国农村从政策制度、生产、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新气象新面貌。迟文《浅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6]通过阐述阶级的划分及土地法的变更,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扭转,提供了机遇。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7]阐述了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新政策调整,特别关注富农政策、财产分配政策等的实行及遇到的阻碍如何顺利排除,大大提升了劳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都是对中国土改的宏观把握,重点阐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进程,都较细致的描绘了建国初期的土改改革运动,强调土改的政治性以及土改对中国未来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从区域性研究角度看土改
有不少学者把研究土地改革的目光转移到某个省、某个县甚至于某个乡,在书籍、期刊和论文中都有不少相关研究。马英庆《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18]以恒台县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斗争作为历史背景,通过描绘恒台各镇土改运动中的人物事件反映出土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成果和经济发展。沈彭主《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与理论》探讨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如何实践的以及相关论文集。“前半部分讨论了当前广东各地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对策;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现状、对策。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读者可以看到广东农村土改的历史轨迹和出路。” [19]杜景川、邵文臣、徐波《山东的土地改革》一书中“清晰的梳理了山东省从土改到彻底完成的历史进程,并对土地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介绍。” [20]赵增延《建国初期侨乡的土地改革》[21]通过对其土地占有关系的研究及阶级划分、总结历史经验,有益于深入研究华侨史及制定侨务政策。美国作家WHinton写的《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22]一书中描绘了华北某个村庄的土地改革历程及乡村变迁。除此之外,还有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23],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24],吴健《建国初期合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述论》[25],范连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中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中心》[26],杨峻岭、刘剑《基于建国初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研究》[27],王洁、张舵《台湾土地改革及其经济绩效》[28],以及研讨城市郊区的区域性文章冯绍霆《解放初期上海郊区土地改革实证研究》[29],罗忠敏《北京郊区土改运动纪略》[30]等等。总结以上区域性研究文章,大部分学者乐于研究较发达的省市区,大多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台湾等地。而研究欠发达地区如江西省的文章屈指可数,研究赣南区域土地改革论文就更少了。目前研究赣南地区的只有万婷婷《瑞金沙洲坝土地改革研究》[31],探讨了以沙洲坝县为研究对象的土改历程,分为土改前、土改中及改革后期的一系列内容及影响。研究中南区及江西的有尤国珍《新中国土地改革中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法执行情况解析》“以中南区为典型,从中南区农村的客观情况和地方***主观思想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执行情况。”[32]还有江光亮《抗美援朝运动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影响初探--以江西省为例》,刘诗古《国家、农民、与“工商业兼地主”—南昌县土改中的“清算”斗争》,程莎莎《解放初期南昌市郊区土地改革研究》,黄伟英《社会动员与乡村变迁:1927-1953年的赣南社会》,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33]
四、从多元化角度看土地研究
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多元化角度的土改论文,突破了以往的革命及政治范式,而侧重现代化范式下的社会史、经济史、历史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剖析,涉及主要人物、民众心理、思想教育、知识分子、群众动员等不同视角探讨。如尹进的《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从社会史角度出发阐述了桂林地区因土改给乡村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变化。佘君《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试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指出土地改革运动史是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由土改到合作化是中国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是现代化范式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作者是美国作家弗里曼,“该书考察了1935年至1960年华北平原农民的生活。研究了华北平原的社会状况,重点放在一些家庭、村民和当地干部是如何置身于带来生存机遇的、新产生的社会主义之中的。”[34]以相关重要人物为研究对象的土改论文有秦宏毅的《论邓子恢的土地改革思想》评论了邓子恢的土地改革思想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为其农村发展意义重大。郑群、刘子健的《叶剑英在土改中保护华侨》阐述了在土改斗争中叶剑英坚持“团结广大人民”的思想如何来保护华侨。何薇、马先睿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作用》分析了他的思想主张及“这些思想主张为中国***完成土改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土地革命理论。”任芳葳《论建国初期土改运动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以冯友兰、梁漱溟、贺麟为例》通过对三位新儒家重要任务的分张阐述,表明“土改是现代新儒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是思想改造的实践平台”,探讨的角度比较新颖,较少人涉及此内容。张鸣《动员结构与动员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的政治运作(1946-1949)》从群众动员角度强调了土改的动员机制。王懿凡《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视角下的土地改革》“从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的视角探讨了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期间农民们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与行为选择,并分别在村庄共同体的意义上、以及生存伦理与理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改革时期出现的生存小农与理性小农的选择差异”。角度比较新颖。崔晓麟《土地改革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论述了土地改革与知识分子间的密切关系及相互作用,角度比较新颖。刘一帆《传播学视阈下的东北土地改革舆论动员》“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发现中国***对东北农民所进行的舆论动员工作途径包括通过启蒙阶级意识实现农民政治身份符号的构建,通过诉苦斗争谋求翻身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动员,通过吸纳积极分子入党并成立基层党组织的方式完成组织上的高度整合等。”马润凡《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借助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透视这一特定时段的土地改革问题的新特质,从而更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成功获得农民认同的历史轨迹。”李金铮《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揭示了“农民大众的心态、行为及其与土地改革的互动关系。”
综合上述,国内学者对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对于区域性的土改研究一直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范围,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史料挖掘有待学者继续考究,特别是江西县市区的土改也是相当有研究价值的。国外学者未真正经历过中国的土改阶段,对当时的现状未能完全阐述透彻,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成果为笔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对于赣南土地改革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不多,只能通过上级文件史料汇编及当地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卷宗材料、地方志及相关年份的报纸来还原当时土地改革的原貌,通过这些珍贵原始档案来丰富赣南地区的土改历史。
参考文献
[1] 《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
[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1册 1949年10月至12月 第一次至第十三次会议》[M]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1954
[3]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5册 1951年7月至12月 第九十二次至第一百一十七次会议》[M]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195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1949-1957 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5]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上》[M]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
[6]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下》[M]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
[7] 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法令汇编1951》[M] 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1951
[8] 江西省政府《江西省土地改革方案》[M] 江西省政府,1949
[9]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西党史资料 第31辑 江西土地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0] 胡伊默《土地改革论》[M] 中华大学经济学会,1949
[11] 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12] 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3] 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4] 董志凯、陈延煊《土地改革史话》[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 陈榕甫《土地改革后的农村》[M] 文化出版社,1950
[16] 迟文《浅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当代旅游,2017(21)
[17] 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8] 马英庆 《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M]淄博县新闻出版局,1996
[19] 沈彭主 《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与理论》[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0] 杜景川、邵文臣、徐波 《山东的土地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1] 赵增延《建国初期侨乡的土地改革》[J] 中共党史研究,1990(4)
[22] WHinton 《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23] 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4] 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
[25] 吴健《建国初期合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述论》[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6] 范连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中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中心》[J]怀化学院学报,2016(6)
[27] 杨峻岭、刘剑《基于建国初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18(15)
[28] 王洁、张舵《台湾土地改革及其经济绩效》[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
[29] 冯绍霆《解放初期上海郊区土地改革实证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2)
[30] 罗忠敏《北京郊区土改运动纪略》[J]党校教学,1988(2)
[31]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
[32] 尤国珍《新中国土地改革中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法执行情况解析》[J]兰州学刊,2009(6)
[33] 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J]学术界,2013(6)
[34] 弗里曼《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小说,明清文学,叙事学,古文献整理,尤其在王世贞、李贽、《金瓶梅》、经济生活与文学研究方面用力最勤。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古籍2008)、《王世贞与金瓶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2)、《王世贞书目类纂》(凤凰出版社2012)等著作1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已参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古委会项目多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奖,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2000年7月23日,河北卫视《燕赵之子》节目播出“许建平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题片”(30分钟)。
200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探索发现》节目播出《金瓶梅与王世贞》专题片,主讲人之一。
著作目录(17部)
专著7部
1、《<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东方出版社1999
3、《李卓吾传》东方出版社2004
4、《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
5、《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许建平解说金瓶梅》东方出版社2010
7、《王世贞与<金瓶梅>》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
两人合著4部
1、《商风俗韵——<金瓶梅>中的女性》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1
3、《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4、《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复旦出版社2008
编著3部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文学史方法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小说戏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王世贞书目类纂》凤凰出版社2012
主编3部
1、《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去蔽、还原与阐释——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5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主持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2(项目号:12&ZD159)
《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
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8,08BZW043
明清小说意图叙事与意味形式研究
3、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05,05JA75011-44016
李贽思想接受史——以“晚明”至“五四”的文学接受为论述中心
4、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子项目200
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学关系研究
参与完成的课题
1、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6AZW007)
2、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法论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01JA75011—44050
3、中国小说研究史(古委会项目)
社科成果获奖
1、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2、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2)
3、河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4、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5、河北省高校(1994-1997)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
《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社会科学》19966)
6、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
《三国演义的阅读效应与民族精神》
7、河北省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1994)
《试论<金瓶梅>艺术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8、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
《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实现转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9、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主要论文目录
■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 19966
■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以明代后期市井小说为论述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 20072
■“狂怪”和“与世无争”——论李贽的双重文化人格《文学评论》 20056
■ 货币化场景-酒宴-在明清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文学评论》20074
《新华文摘》200718
■ 《金瓶梅》流通货币质态与成书年代补证《文学遗产》20065
■ 南宋词史研究的可喜创获《文学遗产》 19955
■ 李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论《文艺研究》 20046
■ 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述评《新华文摘》 199611
■ 文学生成与传播的经济动因《学术月刊》20065
■中国人学美学思想从理性到非理性的一次异变《学术月刊》200611
■A transition of Chinese humanism and aesthetics fromrationalism
to irrationalism-With a focus on the debate between LiZhi and Geng Dingxian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08年第4期
■《童心说》的义理结构与中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之发轫《河北学刊》20052
《新华文摘》 20056
■《金瓶梅》的新叙事范式 《河北学刊》 20024
■《金瓶梅》作者研究八十年《河北学刊》 20041
■《金瓶梅》价值的经济文化解读《河北学刊》 20062
■ 佛经与李贽思想之启蒙《河北学刊》 20074
■ 李贽思想在周作人接受过程中的演进《河北学刊》20092
■ 文学发展动力分析 《江海学刊》 19993
■ 文学形式与文学研究的新方法《江海学刊》 20022
■ 建立心态文学史学刍议 《江海学刊》 19983
■ 经世致用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文化沉思《复旦学报》 19983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新思考 《复旦学报》 20025
■ 文学评论中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辨析《复旦学报》20052
■《焚书》刊刻过程、版本及真伪《复旦学报》20085
■《金瓶梅》是一部探讨人生的小说《明清小说研究》 19914
■《儒林外史》:一部意在言志的诗化小说《明清小说研究》 19971
■《临清州志》与《金瓶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明清小说研究》 20084
■《金瓶梅》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云南社会科学》 19983
■ 关于实现古代文学研究转型的方法刍议 《云南社会科学》 20022
■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云南社会科学》20042
■《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进展 《人民日报》 199457
■《红楼梦》作者研究热点透视 《人民日报》副刊《大地》 19949
■ 元剧大团圆模式定型时间探考 《中国学研究》创刊号(韩国)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化悲凉 《中语中文学》(韩国) 199712
■ 试论《琵琶记》创作的双层心理意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1
■ 试论元代南北剧曲的文化特征及其成因《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版
■ 百年小说戏曲研究略论《苏州铁道学院学报》19995
■ 古代小说理论不及曲论发达原因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1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3
■《金瓶梅》中的近世文化意蕴 《文史知识》 20027
■ 建立心态文学史学的理论思考 《文艺报》(理论版) 19981117
■ 切忌盲信与忙说 《文艺报》(理论与争鸣) 200286
■《红楼梦》的原始作者 《读书》 19952
■《红楼梦》作者研究又有新进展 《作品与争鸣》 19948
■《三国演义》的阅读效应与民族精神《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 古代小说研究三十年简说《苏州大学学报》19972
■ 试论《金瓶梅》的艺术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 从“清空”说到“自然清空“说 《中国文学研究》第8辑
■ 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中国文学研究》第12辑
■ 王忬“伪画致祸”真伪考辨——以《清明上河图》为中心《中国文学研究》第21辑。2013
■ 《金瓶梅》成书新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 《金瓶梅词话》“这五回”情节与作者探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 文本分析派的创立与俞平伯在红学史上地位的重估《社会科学》20046
■ 王世贞与《金瓶梅》的著作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 经济生活与文学活动之关系及其研究路径《社会科学》20083
■ 二十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二十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 《金瓶梅》中清河县地理位置考辩《金瓶梅研究》第五辑
■ 《金瓶梅》中货币现象与审美价值的逻辑走向《金瓶梅研究》第八辑200512
■ 明清小说人欲表现的特征及其嬗变《河北师大学报》19992
■ 论小说陌生化之生成——从叙事意图的矛盾逻辑说起《社会科学》20133
■ 《金瓶梅》文化反思:因何经济崛起而文化衰微《东南大学学报》20131
■ 论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 《河北学刊》20133
■ 明清小说叙事聚焦研究的四点新发现 《河北学刊》20121
■ 嵌入方式的生成及其在意图叙事中的功能 《上海大学学报》20123
■ 《金瓶梅》文化价值论 《明清小说研究》2013
■ 《叙事的意图说与意图叙事的类型 《社会科学》20111
■ 中西异质文化嫁接中的新文化生成 《学术月刊》201211
■ 意图力:小说叙事的内驱动力 《求是学刊》20116
■ 物欲幻想: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河北学刊》20106
讲授课程
1、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硕士课),
2、中国文学史
3、《庄子》选讲
4、李贽研究
5、小说经典与中国文化
6、中国小说史(硕士课)
7、中国小说文献学(硕士课)
11、中国叙事学(博士课)
8、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硕士课)
9、《金瓶梅》与《红楼梦》研究
10、戏曲的文化解读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藏书近30万册。藏书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方式,经历了几千年。从石室到寺庙藏书,从政府书院、私人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几经变迁,历史变迁。宁波位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海港城市。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一阁”,是去宁波旅游的必去景点。让我们跟随191趣味排名网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如今,白作为真正的图书馆所剩无几,而宁波天一阁历经沧桑,以其特有的意志力活了下来。天一阁,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一阁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为明朝退休的兵部侍郎范钦修建的图书馆,取名“天一阁”。它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
天一阁藏书量很大,各种古籍近30万册。数字令人震惊。这些古籍多为地方志、正史等史书。此外,还有字画、拓片、陶瓷、青铜器、玉器等丰富的精美工艺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来这里参观的人可能也对“天一阁”这个名字的由来很感兴趣。关于“天一阁”的名称,有两种说法。
一是清代学者全在《天一阁碑目录》年写道,范钦在建天一阁之初,曾在天一阁下建池,后来收集了许多碑文,其中有《龙虎山天一池石刻》,故名天一阁;其次,由于该亭为图书馆亭,因《易经》中“天满水,地六成”的寓意,为防火而得名天一阁。
坐北朝南的天一阁图书馆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重型建筑在坚硬的山顶上。整体高度约9米。从远处看,你会发现这个亭子很有特色。倾斜的屋顶覆盖着蓝色的瓦片,隐藏在茂密的丛林中。另外,四周花园式布局,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式园林综合体。古色古香的氛围油然而生。
天一阁作为图书馆馆,是以“图书馆文化”为核心,集图书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于一体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规模非常大,占地约26000平方米(约40亩。它由图书馆文化区、展览区和花园休闲区组成。我们这次游览主要以园林为主,感受私家园林。
整个天一阁的景点还是很多的。主要景点有古戏台、秦氏祠堂、麻将起源陈列馆、庄园厅、博雅堂、天一阁、东苑、前进斋、东明草堂、尊经阁、司马棣、范式故居、明州碑林等。总的来说就是南苑和东苑。院子里有很多文物,是这里的主要游客。
上述“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近30万卷古籍”来自网络,并非本站(www191funcom个人观点。如有侵权,可在网站底部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文2023-08-06 19:59: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