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的历史伟人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浙江省萧山的历史伟人有哪些?,第1张

一、卧薪尝胆

勾践(前497—前465),又称菼执,是春秋后期越国的国君。父名允常,他的祖先,相传是禹的后裔,帝少康的庶子,被封于会稽。

二、萧山文化之先河——许询

许询,字玄度,号征君,东晋高阳(今属河北)人,后居萧山,为萧山许姓人的始祖。询父名许归,字仲仁,从晋元帝司马睿过长江,任会稽内史。有四子,许询排行第二。

三、萧然梦笔传文化

江淹 (444—505)字文通,南朝文学家,萧山江寺和梦笔桥的建造者。祖籍济阳兰考,(今河南兰考)祖父南朝宋时任县令。父江康之南沙县令。江淹自幼聪颖,6岁能诗,少志以汉时司马相如为榜样,勤学上进。十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以养母,孝闻乡里,且留情文章。

四、大诗人和大书法家贺知章

距今1260多年前,在浙江杭州萧山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名贯古今,声扬海外,他就是贺知章。

五、贤良方正萧山第一个外交官

华氏先祖本姓子,(宋)戴公子食采于华,遂以华为姓。世代为宋卿。后迁居江苏无锡为盛族。再迁进越会稽郡。至宋代朝奉大夫华镇(宋代著名诗人),字元仁者,于宋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后,独爱萧山风俗淳厚,山水秀丽,举家迁居萧山渔浦,(今义桥镇民丰村渔浦街)为萧山华氏始祖,繁衍发族。萧山华氏世传:

第一世华镇、字元仁,官朝奉大夫。(宋代著名诗人)

第二世华初平,官枢密府君。

第三世华贞、华谅,官中书舍人。

第四世华洪卿、华和卿。

第五世华克勤,官山西布政使。

华克勤(1321-1397),字无逸,是萧山华氏的第五世祖,他品行端方,聪明好学,年轻时隐居延庆寺(位于闻堰镇凌家坞)苦读,后举贤良方正,方入仕为官。

六、大经学家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小毛生,又名毛甡,萧山城区西河沿人,故称之西河先生,俗称毛西河。他还用过很多名号,如齐于,秋晴等等……毛万龄是他的兄长。

杭州曾经是吴越国的都城,也诞生过璀璨的 历史 文化。

历史 中,也通常会有守陵的说法,黄帝陵附近经常会驻扎有村庄和百姓,守陵甚至也成为了他们的祖训。

有的时候,漫长的 历史 过去,村民们或许只是听说过某个地方有皇陵,葬的是哪位皇帝都不一定能搞清楚了。

浙江就有这样一处古墓,由于时间实在是太久,守墓千年的村民都已经记不清这里究竟埋葬的是谁了。

还好在2007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里,有考古专家们揭开了谜题。

这处古墓位于浙江苍南县五凤乡南山头村, 历史 非常悠久,根据当地的居民们说,这处古墓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了。

正是因为时代太过久远,村民们也说不清它的来历,只是当地人习惯性地将它称呼为“皇帝墓”。

因为这些石头并不是当地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的,就算放到今天,这也是个浩大的工程。

有村中的老者曾说过: “最早的时候,古墓的旁边还住有人家,每逢清明节的时候,他们都要去扫扫这座皇帝墓。”

由此也可以推断,这些村民可能就是替皇帝墓守墓的人,只不过,这在经年累月下来形成了一种传统,他们也并不知道所守之人究竟是谁。

可即便如此,大家也知道这处古墓至少来历不浅,所以大家也对这处古墓十分敬重,南山头村也因为这处古墓的存在在当地出名。

有些村民说: “也可能是以前大家觉得皇帝的陵墓风水肯定好,所以干脆就连着祖坟一起迁移过来,也能沾沾皇帝的风水。”

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无论什么样的说法都会有一个缘由,村民们总说这里的皇帝的陵墓,那么还真的有这种可能性。

2007年,苍南新闻网的记着来到了这里,他们探查了很久,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于墓碑的文字资料,也看不出端倪。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只好去找了当地村民走访调查,看看这座陵墓究竟是何由来。

这里的村民都知道,祖祖辈辈都说这里是一处皇帝的陵墓,所以这个村落也被称呼为“皇帝墓村”。

而根据张廷吞老人的讲述,他们祖上也是从别的地方迁徙过来的,自从祖上迁徙后,他们这里也有了个规矩:

每到清明、七月半和除夕,就要举行祭祀仪式。

而这样的仪式,最起码已经有7代人这样做了,直到现在还依旧延续着。

现在这个村落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是200多年前迁过来的,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皇帝墓的叫法一直被延续了下来。

南山头村也是个好地方,在20多年前建造公墓的时候,就发现在古墓上面四五十米处的山坡上,还发现了两处墓穴。

据说是明朝的空墓,只留下了两个悬挂棺材的铁钩环,不过棺材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也有人说被盗了。

因此,保护皇帝墓也是村中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所谓的皇帝墓,是吴越国君忠懿王钱俶的坟墓,而那处在洛阳的墓,则只是一个衣冠冢。

这个说法,瞬间引起了当地考古学家们的震动。

大家也十分好奇,这个听起来并不怎么出名的皇帝,究竟是个何方圣神?

1875年, 清人汪鋆编著的《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 中收录了钱俶的墓志铭,这也是关于钱俶墓志的首次记载。

这也就同样说明了,在 历史 上,钱俶的墓穴被盗窃过。

根据 《洛阳县志》 的记载,特别是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洛阳地区出现了多起盗墓事件,有不少墓志被出土,经过几次流转之后,也有不少去了外国。

幸运的是,钱俶的墓志在洛阳出土后,也最终被放在了洛阳博物馆石刻馆中。

这样的墓志是洛阳重要的文化遗产,墓志上有两千多个字,也介绍了钱俶的生平事迹。

钱俶是钱镠的孙子、同时也是第二任吴越王钱元瓘的儿子,他从10岁开始,就担任起了内衙诸军指挥使。

后来钱元瓘去世以后,忠逊王钱倧继位,也专门将钱俶给找了回来,参加主持相府的相关工作。

948年, 将领胡进思 趁吴越王钱倧夜宴将吏之机而起兵闹事,这下直接将吴越给整乱了,原本的皇帝也被软禁起来,还废除了忠逊王的名号。

钱倧

可这位将领始终觉得自己上台当皇帝不太合适,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钱俶继位,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钱俶觉得有些不合适,推脱再三也不愿意。

可在胡进思的一再请求下,钱俶也只好答应了这样的请求,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保住哥哥。

胡进思也答应了这个条件,钱俶也被拥立为吴越王。

到了这个时候,胡进思绝对是响当当的大臣了,他多次出面说话希望能够处死钱倧,可钱俶就是不同意,还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去保护哥哥。

有一次,胡进思还派出了刺客直接取钱倧项上人头,最终被钱俶的人给拦了下来,这样的阴谋最终没能实现,后来胡进思也忧惧而终。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钱俶的治理才能便能渐渐体现出来了。

他励精图治,也下令历年来的欠税尽行蠲免,深得民心,还安置了数千人前往松江辟土而耕,达到了“境内无弃田”的程度。

953年,境内出现了罕见的大旱,还有一些百姓因为生活所迫卖儿卖女,钱俶听说了这些事情以后,下令官府出锦帛将被卖的儿女全部赎回,并且抓紧时间开仓,极大程度上缓解灾情。

钱俶在位的这些年里,天下其他地方几乎一直处于战乱之中,而吴越国却在总体上保持着相对和平的态势,钱俶也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爱戴。

基于 历史 的原因,其实从严格上来说,钱俶并没有称帝,一直将自己放在一个“王”的位置上。

他这一生也极度喜欢佛教,那座赫赫有名的 “雷峰塔” ,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建造的,供奉着如来佛祖的佛螺簮发。

《宝箧印陀罗尼经》 出土后,后人也发现,在开卷的位置上就写道:

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一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塔砖,永充供奉。

在雷峰塔遗址,也发现了六十多件极为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也最终轰动一时。

在974年, 赵匡胤 讨伐南唐,也将自己的目标直指广大江南地区,钱俶深知赵匡胤的用意,碍于国力,也拒绝了南唐后主起兵援助的建议,后来出兵助宋消灭了南唐。

在南唐灭亡之后,吴越国也落得个唇亡齿寒的下场,从此飘摇欲坠。

不过,复杂的利益纠纷无法评价某一个人的好坏,钱俶是个末代的国王,可他本人能力超群,还非常睿智,善于审时度势,也和宋太宗关系密切。

这样一来,就算吴越灭亡了,治下的百姓也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战火的纷扰。

而且,钱俶的儿子们也在他的培养下很有本事,整个家族的发展都相当不错。

比如钱惟演在文学上面就颇有建树,是“西昆体”的骨干级诗人,欧阳修后来总结出读书时间的“三上”就是受到了钱惟演的启发。

988年,钱俶暴毙于南阳,至于他最终的死因,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是宋太宗干的。

千百年以来,钱俶的墓址众说纷纭,这也是基于钱俶在江南有着极高的地位,主要是广大百姓对这位君主十分尊重,所以还曾将台州一处不知来历的古冢当成钱俶的陵墓来祭拜。

在和钱俶的相关文献中,墓址也有过明确的记载:赐葬河南府洛阳县北邙山贤相里之陶公原(里)。

所谓的赐葬,也是宋太宗的手笔,因为在钱俶逝世的十年前,有一项“纳土归宋”的措施,这也加速了北宋的统一,后来宋王朝先后将他分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等多种封号。

按理说, 宋太宗都已经赐葬了,墓志铭也是从洛阳出土的,人就应该埋在那里。

不过,根据黄正瑞的考证,在钱俶去世以后,按照宋王朝的要求,议定将钱俶的遗体经由南阳发到洛阳。

可根据钱俶本人的意思来看,魂归松山也是他的一个愿望,所谓的松山,就是现在的南山头村。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宋太宗的命令又不能违背,不能满足钱俶的遗愿也是家人们的一大心结,思来想去,大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调包。

他们将钱俶的衣冠冢装进了棺木之中,随后经过开封发到了洛阳,所以墓志铭也出现在这个位置上。

而钱俶的灵柩则由钱家的亲信专门护送,从杭州一直走到了南雁,最终找个时机下葬。

其实,对于钱俶的墓,也有《平阳县志》的记载,里面提到了:钱王墓在归仁乡松山。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钱俶下葬后只是满足了个人的愿望,并不能让宋太宗等人知道,随后才最终成为了一座“无名皇帝墓”。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座皇帝墓的占地面积还是能够达到三百平方米左右,只是因为年久失修,现在剩下的东西并不多。

后来,墓旁已经重新建起了六间民房,主墓也成为村民们堆放柴火的地方,四五级明堂也被开垦成为两处农田。

不过,这些也难以掩盖墓主人曾经的辉煌过往。

1 陈辉 “让国高丽”与“纳土归宋”[A] 韩国研究(第十辑)[C]:,2010:13

2 吴越国君忠懿王钱俶可能安葬五凤南山头村 苍南新闻网

仓圣墓:在县城大西门外迤北百步许。久为一邑名区。墓前东西有井二,昔所谓仓颉双井也。墓南有祠,始建于明洪武中。

寒浞冢:在斟灌故城东北百步许。

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墓:在县城东南十五里,东方朔庙侧

汉建威大将军耿弇墓:在县城北十五里王胡城内。

晋龙骧将军辟闾浑墓:在县城东南十五里,弥水北岸。俗名钓鱼台。

苻秦丞相王猛墓:在县城南门内迤西。

北魏尚书贾思伯及其弟思同墓:在县城西南十里李二庄东北。

北魏高士朱岱林墓:在县城东北三十里田柳庄西前。

后唐丞相赫铎墓:在县城东十二里纸坊村东。

宋中书令潘美墓:《旧志》云:在县城西十里,有南北二潘曲村,因墓名也。

宋殿中丞牟公墓:在县城西北。

宋殿中丞源待举墓:在县城西南岳寺庄。今无存。

宋参议方之中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

宋忠武散骑校尉吕中墓:在县城东一里。

金王驸马墓:在县城东南七里,延庆寺庄西。

元管领诸路界总府知事冯居正墓:在县东南二十里冯家庄。

元山东淮南等路行省参议冯垍墓:在县城北十里北冯庄孙岭

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泾墓:在垍墓旁。

元怀远大将军赵公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东方吕西北。

元赠朝列大夫同知益都路总管府事骑都尉追封寿光郡伯宋瑾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除户部主事迁中书检校拜监察御史宋彦墓、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本厅经历改充太傅本厅郎中升益都般阳等路秃鲁花总管宋焘墓、池州路总管府治中改授浙东道观农政司副史奉议大夫福建道宣慰司副史宋熙墓:均在县城东北四十里回河口村外。

姨娘子冢:在县城西二里。俗呼红娘子冢。

元忠武将军孙德墓: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北上口庄。

元怀远大将军都统领李铉墓: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北上口庄。

元右卫亲军百户柳公林墓:在县城东北三十里赵家南楼庄北。

元镇守江西道招讨使司皇甫珪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申明亭。

元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李庭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留吕庄东。

元忠显校尉郑立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河东村。

元侍郎田士成墓:在县城北二十五里田柳村东。

元武德将军行中书省都镇抚盖珍墓:在县城东四十里潘家稻庄西门外。

元何敦武墓:在县城东四十里何家庄西。

元忠显校尉孟琛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孟家庄东南。

元屯田千户杭州镇褚公墓:在县城西北三十五里凤凰台西。

九女冢:在县城南胡营庄前。

明按察司副使刘甄墓:在县城西四十里阳河之东涯。

明谨身殿大学士刘珝墓:与叔父甄墓同阡。

明刑部尚书赵鉴墓:在县城西郭之北原。

明广西道监察御史刘璧墓: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垒村庄南。

明怀来道兵备副使丁应璧墓:在县城东南二十里丁家尧河。

明工部侍郎刘学易墓:在县城东北南楼庄。

明直隶献县知县赵维屏墓:在县城南六里南寨庄西。

明嘉湖道兵备副使刘庚墓:在县城西三十里臧台侧。

明陕西巩昌府府丞李不矜墓与弟南康府推官不伐墓:皆在县城东北四十里广陵庄后。

明将仕郎韩雷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田马东门内。

明霸州兵备道副使李苘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官家庄东。

明商州府同知刘承学墓暨子户部郎中廓墓,俱在县城西四十里南马庄前,阳水之东。

明吏科给事中刘三宅墓:在县城西四十里阳河庄南。

明保定府推官李献明墓:在县城西南五里公孙庄。

明汉中府知府刘超墓:在县城北四十里邢姚庄。

明汝宁县知县常文业墓:在县城东北二十五里临泽东。

明平阳府推官张撰墓:在县城北五里赵旺铺前。

明四川右布政使张问明墓:在县城西二十里布政庄。

明平凉府知府隋不矜墓:在县城西北五十里隋家道口。

明绥宁县知县夏廷璜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田马庄。

明保定府知府张标墓:在县城西南五里公孙庄东。

明山西布政使张柱墓:在县城北三里夏家庄北。

明陕西按察司副使李时渐墓:在县城西南七里燕家庄。

明工部郎中尉钟墓:在县城正南二里。

明光禄寺少卿岳相墓:在县城北八里岳家庄后。

明西河转运使苏继墓:在县城东北二里仓上庄侧。

明敕封承德郎刑部河南司主事赠中奉大夫郯城县教谕张东阳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北。

清兵部侍郎魏琯墓:在县城南门外迤东。

清邢部侍郎李迥墓:在县城东北五里赵旺铺北。

清广西陆川县知县隋鸣霄墓:在县城西北五十里彭家道口。

清扬州府推官刘毓桂墓:在县城东三十里稻田村东,弟合水县知县胤桂墓与同阡。

清合水县知县刘之浴墓:在城东南三十五里管村。

清四川长寿县知县苏群黎墓:在县城东三十五里高淮庄,子直隶房山县知县一圻墓附。

清湖南粮储道董思恭墓:在县城东南五十里溎河庄东。

清赠承德郎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安致远墓:在县城南三十里安家庄。子翰林院庶吉士筼墓在致远墓侧。

清翰林院编修李懋墓:在县城东北五里赵旺铺前。

清四川黔江县知县杨云彩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杨官庄。

清广西提学道刘体元墓: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垒村庄南。

清内阁中书孙果墓:子进士炜墓附。

清江苏萧县知县张蕙圃墓:在城东三十里张家庄侧。

清云南恩乐县知县董长春墓:在县城东三十里西丹河庄侧。

清浙江温处兵备道李琬墓:在县城北三里庄东。

清湖北宜昌府知府李墉墓:在县城南关外温泉东南隅。

清翰林院检讨宁武府同知李铎墓:在父墉墓侧。

清湖北建始县知县尹可谟墓:在县城北三十五里常家庄南。

清直隶临城县知县尹可传墓:在县城北三十里王高庄北。

清湖北巡抚李封墓:在县城西关前。

清广西布政使李鋐墓:在城西南十里西玉兔埠后。

清进士山西寿阳太原县知县魏来田墓:在县城北关后。

清南宫县知县翟宫槐墓:在县城西北三十里青冢庄北。

清四川夔州知州嘉定府知府杨玉堂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仉家庄前。

清进士浙江绍兴府通判梁士鹤墓:在县城西六里赵家庄子。

清陕西乾州直隶州知州夏与贤墓:在县城东五里前朴里东南。

清云南丽江县知县刘共之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

清湖北施南府同知杨万庆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

清进士山西猗氏县知县马毓芝墓:在县城西北三十五里牛头镇。

清进士福建建安县浙江黄岩县知县王佩文墓:在县城东北十二里沙埠屯庄北。子浙江奉化慈溪县知县山东莱阳县知事兰芳墓,在佩文墓侧。

清光绪戊戌科进士河南候补知县刘允亨墓:在县城北郭外刘旺庄前。

注解:

(1)旧乘丛芜漫漶:是指旧县志史料多残缺不全,或字迹模糊以及记载混乱无章。

(2)刘侯,即刘思诚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任平原知县,他完成《平原县志》修编。

(3)高君,即高知止,字明甫,邑人,进士,曾任山西阳曲、直隶长垣知县。高君据明嘉靖时邑人张蕙所撰志稿重辑。始于明万历十六年,十八年梓行。后人称旧志。旧志刊发二十年后,平原知县周汝观、黄景华等人,尝其版稍续之,称谓续志、旧续志,今国家图书馆有旧续志版本。是现存最早的平原县志。

(4)仰斋翁,记载:“张蕙,号仰斋(1521-1587)。嘉靖二十九年庚戌进士,即1550年时年三十岁,授于刑部主事(正六品)升郎中(正五品)历四川按察司佥事(正五品)、,又迁山西布政司参政,河南布政司参议(从四品),以按察司副使(正四品)先后分司昌平、甘肃道。又迁山西布政司参政(从三品),升按察使。所至新庙学、恤孤独,以廉明公恕称。隆庆五年(1571)三月迁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正二品)巡抚宁夏,致仕后从事撰写县志文稿收集。万历十五年(1587),正式修《平原县志》前过世。享年67岁

(5)宋仕(1538—1618),字原学。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授于衡水知县,调遵化,行取浙江道御史,历升顺天府丞、大理少卿,以佥都御使巡抚保定,又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升南大理寺卿,以疾归;起南刑部右侍郎,晋右都御史(正二品),卒官,赐祭葬,赠太子少保,廕一子,祀乡贤。”

注解:

(1)高知止,字明甫。万历癸未进士,后知阳曲县,勤民政、新学宫、建义学、置学田,民蒸蒸向化。后补大名府,以能治剧,调长垣,婴足疾致仕。念平原设县最古,志乘阙如,乃博考群书,摭拾闻见,即张中丞惠原本而润色损益之。

(2)乂(yì):甲骨文原指割草、收割谷物,这里引申指治理,安定。

(3)坟典:指上古时代典制,多记载于《尚书》

注解:

(1)刘思诚,字克实,号定宇,直隶山海卫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万历十五年(1587年)任平原知县。任满升济南府同知。

(2)“今所名为陵县是已”,是说在唐宋以后平原郡治地在今天陵县,并名字改德州,明朝又有“德陵互换”之地。德州治地才迁址现在德诚区位置。

(3)三先生:指张蕙、高知止、宋仕三先生。

(4)兰台:汉代宫内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此“龙门兰台”指宫廷内的御史中丞。

(5)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杀青。后来指写定著作。此处指县志成稿。

(6)文林郎:是文官散职,七品官职;知平原县事:做平原知县,正七品官职。

(7)孤竹,商周时古地名,今指唐山滦南。也就是说刘思诚是现在滦南至山海关的人。

这两部地方志非常的大,内容也十分丰富,基本上包括了全国所有的地方志,找寻全部资源不易,不过我还是收集到了全部资源,

全国最全方志丛书大合集《中国方志丛书》一千七百二十九册约58G

集成了国内最全最广泛的各省县志、乡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一千四百一十二册约180G

这两部巨大的地方志我是在 古籍阁  中下载到的全部资源,现在还可去下载到

《中国地方志集成》各省份目录:

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

乡镇志专辑(全32册)

乡镇志辑, 史念海、谭其骧等编,中国书店1992年,pdf格式

云南府县志辑(全83册)

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

台湾府县志辑(5册全),上海书店,1999,pdf格式426M

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pdf格式,14G

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

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

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山东府县志辑(95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4,pdf格式

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

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

提取文件夹名bat

江苏省府县志辑(68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

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

海南府县志辑

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 民国以前湖北方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pdf格式,115G

湖南府县志辑(86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pdf格式14G

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

目录树bat

福建府县志辑(全40册)

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

辽宁府县志辑(全23)

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

陕西编(57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7,pdf格式

黑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中国方志丛书》省份目录:

01江苏

02安徽省

03浙江

04江西省(缺1种)

05湖南省(全)

06湖北省(全)

07四川省-全

08山东省(全)

09山西省(全)

10河南省(全)

11河北省(缺2种)

12陕西省(全)

13甘肃省(全)

14广东省(缺2种)

15广西省(缺1种)

16福建省(缺3种)

17云南省(缺3种)

18贵州省(全)

D西部地方(全)

E塞北地方(全)

F东北地方(全)

中国方志丛书(补残缺24种),

部分省份目录:

─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1  嘉庆庐州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3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2)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4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3)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5  嘉庆合肥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6  康熙含山县志  道光巢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7  光绪直隶和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8  嘉庆无为州志地  民国无为县小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09  光绪庐江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0  康熙安庆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1  民国怀宁县志  民国怀宁县志补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2  康熙桐城县志  道光续修桐城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3  光绪霍山县志  乾隆望江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4  民国宿松县志(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5  民国宿松县志(2)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6  民国太湖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7  民国潜山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8  同治六安州志  (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19  同治六安州志  (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0  同治霍邱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1  光绪寿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2  嘉庆重修舒城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3  道光阜阳县志  民国阜阳县志续编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4  乾隆颖州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5  光绪亳州志  民国毫县志略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6  光绪重修凤台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7  同治颖上县志  颖上县志校补 民国临泉县志略 民国太和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8  光绪宿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29  乾隆砀山县志  嘉庆萧县志  同治续萧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0  乾隆灵璧县志略  乾隆泗州志  光绪泗虹合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1  嘉庆怀远县志  光绪重修五河悬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2  光绪凤阳府志(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3  光绪凤阳府志(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4  嘉庆备修天长县志稿  光绪滁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5  民国全椒县志  道光来安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6  道光定远县志  光绪和凤阳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7  乾隆太平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8  民国芜湖县志  雍正建平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39  民国当涂县志  (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0  民国当涂县志  (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1  道光繁昌县志  乾隆铜陵县志_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2  光绪广德州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3  嘉庆宁国府志  (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4  嘉庆宁国府志  (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5  光绪宣城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6  嘉庆泾县志  道光泾县续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7  民国南陵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8  道光徽州府志(一)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49  道光徽州府志(二)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0  道光徽州府志  (三)  徽州府志辨证  徽志补正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1  民国歙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2  道光休宁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3  嘉庆旌德县志  道光旌德县续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4  民国宁国县志  嘉庆绩溪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5  同治祁门县志  光绪祁门县志补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6  嘉庆黟县志  道光黟县续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7  同治黟县三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8  民国黟县四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9  乾隆池州府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60  光绪青阳县志  青阳县志刊误补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61  光绪贵池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62  嘉庆太平县志  嘉庆东流县志

│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63  民国石埭备志汇编  宣统建德县志

熟溪桥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历经800年风风雨雨…… 武义县城依山傍水,北依壶山,南傍熟溪,历1300年风雨如磐。自从1974年决定扩大城区向南,1978年建成解放桥后,县城中心区才跨越了熟溪这条历史界河。经30年发展,熟溪南北两岸城区建成面积已近相等,熟溪也因而成为从西南向东北贯穿武义县城中心区的天然景观。如今,武义城区内横跨熟溪的桥梁有7座,处于正中的正是熟溪桥,而这20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也正是熟溪桥。 1987年10月,熟溪桥大修竣工后。焕然一新的熟溪桥气宇轩昂,两旁桥廊笔直的伸展着像是雄健有力的臂膀,挽起熟溪南北两岸浑然一体。熟溪桥曾多次修建,《武义县志》(1990年版)有如下记载:“熟溪桥处在县城南,横跨熟溪,通济南北,昔时为武(义)永(康)两县和金(华)处(州)两府的交通要津。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建。后又大修10余次。日本侵略军侵占武义时,拆毁桥屋,以铺铁轨运萤石。民国35年11月动工重修,次年12月19日竣工。1953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1962年又拨款进行大修,后小修多次。1985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对熟溪桥进行一次恢复原貌的大修,于1986年10月动工,1987年10月竣工通行。”熟溪桥大修竣工后,桥上多了许多匾额与楹联,平添了人文气息。桥两头坡道改成石阶,自行车上桥后只能推行不能骑行。上桥的人多是为了休闲观景。照片上,南岸一溜红瓦灰墙的三层公房,北岸一片黑瓦青砖的民居,灰色基调点缀棕红色横线的熟溪桥,横卧在两岸之间碧水之上,自有一股庄重雄健的气势。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5 15:54

2000年6月23日下午。当日,县境内降特大暴雨,6小时降雨量达到78.6毫米,熟溪洪水暴涨。照片摄下了黄昏中汹汹恶浪无情地冲击着熟溪桥的情景,让人仿佛可以听到汹涌的洪水咆哮声和桥墩石块坍塌的轰隆声。当晚10时17分,熟溪桥坍塌——这是震撼武义人心的一瞬间。在1990年出版的《武义县志》上,对1987年竣工的熟溪桥大修在236页上记载着这样的文字:“掩闭熟溪桥南首桥墩一孔,使过水断面不足。”337页:“在南岸被堵一孔建路为旱孔。桥墩系条石干砌,沙砾填肚。”614页:“投资35万,10月1日剪彩通行。”1993年出版的《武义县水利志》第163页记载道:“造成县城防洪能力偏低的原因,缘1974——1981年城建中,前县委主要***未采纳水利部门的技术意见,主观地将熟溪河道限定在110米,并掩弃古熟溪桥南首桥墩一孔,使过水断面不足。”几句看似平淡的典型志书话语,对熟溪桥大修作了如实追记,留与后人思索。 自2000年6月23日熟溪桥被冲垮后,武义县向各界募捐重修,在很短时间内就募集到资金200多万元。从筹资到方案的设计、论证,到工程的实施,完工,前后只用了300多天,共投资300万元。2001年5月28日,我县隆重举行熟溪桥修复通桥庆典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