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常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药材常识,第1张

1中药基本知识介绍包括什么

中药——又称中草药,是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供给药房配剂使用,或可提供给药厂作为制药原料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等。

成品药的剂型:丸、散、膏、丹、片、药酒等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 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代表性药物:疏散肌表,促使发汗——解表药:麻黄、桂枝、薄荷引起腹泻,润肠通便——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清解里热——清热药:石膏、栀子、丹皮芳香辟浊,化湿醒脾——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砂仁通利水道,渗除水湿——利水渗湿药:茯苓、车前子祛除风湿之邪——祛风湿药:独活、五加皮温里祛寒——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镇静安神——安神药:朱砂、磁石、牡蛎调理气血——理气(血)药:橘皮、木香、丹参奸运脾胃,促进化——消导药:山楂、鸡内金、麦牙化痰止咳——止咳药:半夏、苏子、贝母补虚扶正——补虚药:人参、党参、鹿茸部分常用中成药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

2中药常识中哪些药材“先煎哪些药材后下”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 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 破坏。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 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 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 30,再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 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 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

此外, 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度才能发挥效用。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 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 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人锅。

3中医药知识

呵呵,不要动不动就啃经典了。看中医古籍不似看文学作品。还需有深厚医学根底。

本人自命不凡,略作点自己的理解:锁阳,功能是:补阴助阳,善补阴血。能补阴血以助阳而治阴血亏虚所致之阳痿、尿血、腰膝酸冷、神经衰弱等。又能补阴血而通大便,用治阴血虚弱所致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

宜忌:1、《本草从新》:1、泄泻,好理解,本是通便,当然不好用于泄泻。2:"阳易举而精不固者" 从句子意思看,应该是早泄:阳易举(阳痿是阴痿不举),而精不固:从字面就可知其义。

2、《得配本草》:"火盛便秘"好理解,锁阳性温。“精不固,阳道易举”与前面解释同。

4中药知识

蝉花不是蝉蜕。蝉花是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寄生竹蝉若虫后的复合体,是与冬虫夏草相类似的虫草。最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就有加工蝉花的记载。宋代唐慎微的《征类本草》,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之后药典都有记载功效。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800年,但天然的蝉花非常稀少,这限制了大量使用。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药。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因此,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可以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绵陈也不是陈皮。绵陈是祛湿中药,能利胆、护肝、解毒、抗菌,如《本草正义》说它“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还可治黄疸、湿温、暑湿。陈皮是理气药,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看样子很像中药“丹参”。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野生或栽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或林下草地。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适应性强。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养血安神。临床用名有丹参、酒丹参。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名医别录》:无毒。主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药性论》:臣,平。能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百邪鬼魅,腹痛气作,声音鸣吼,能定精。

《日华子本草》:养神安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

《本草纲目》: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经。心与包络血分药也。《妇人明理论》: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本草新编》:丹参,味苦,气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

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症坚,止血崩  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辟精魅鬼祟,养正祛邪,治肠鸣亦效。仅可佐使,非君臣之药,用之补则补、用之攻乃攻,药笼中所不可缺也。其功效全在胎产之前后,大约产前可多加,产后宜少用,自然成功多,而取败少也。或问丹参世所共用,吾子又亟称之,吾恐损胃伤脾不少也。是言何变余之深也。虽然余誉丹参,一乃曰仅可佐使,再乃曰产后多用取败,非戒之辞乎。可用而用,非教人不可用而又用也。  

《本草分经》:味苦气降,入心与名络。去瘀生新,调经补血,治血虚血瘀之症。

现代药理研究

1  丹参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  低浓度的丹参对动物离体心脏有一定抑制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使麻醉犬心输出量稍有增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能加速心肌缺血或损伤的修复,减轻急性心肌缺血的程度。丹参还具有明显的扩张冠脉、增冠脉流量的作用。

3  丹参煎剂、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白花丹参注射液、丹参叶注射液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丹参及其注射液对不同动物的微循环障碍均有不同的改善作用,对冠心病患者甲皱微循环障碍也有改善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犬红细胞形态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  丹参酮ⅡA对犬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保护作用,使红细胞的带氧功能提高。丹参酮ⅡA还具有耐常压缺氧作用。

5  丹参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肝硬化均有保护作用。丹参注射液对体外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6  丹参注射液对肺纤维化、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还可减轻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

7  丹参煎剂可抑制多种细菌:其中丹参乙醚提取物及总丹参酮对金**葡萄球菌及抗药性金**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丹参酮混悬液具有消炎作用。

8  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其与环磷酰胺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9  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同时还可增强学习记忆。

10  丹参具有抗胃溃疡、促进皮肤创伤和骨折愈合作用;能对肾功能衰竭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能提高未成年大鼠雌醇含量,使子宫重量增加。

这个处方太杂啦。开方的大夫似乎想要解表通里,清热解毒,有古方防风通圣丸的意思,但改了许多。

防风通圣丸,出自中医古籍《宣明论方》,是金代名医刘完素著名的代表方之一。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酒蒸)、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18味药组成。

方歌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方解方中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共为主药;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以上共为辅药;火热之邪灼血耗气,故用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用汗、下、清、利四法俱备,上中下三焦并治,共奏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之功。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清代名医王旭高度评价此方,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由于该方卓越的临床疗效,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清•雷少逸《时病论》曰:“主治甚多,不能尽此,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故有“防风通圣治百病”之说。甚至民间俗语“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防风通圣散用途之广,集防与治于一体。近代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各路文献报道,可用于头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肺炎、哮喘、气管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顽固性瘙痒症、痤疮、面部蝴蝶斑、扁平疣、菌痢、热淋、肠痈、乳腺炎、脂肪肝、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糖尿病、前列腺炎、中风、脑梗、精神分裂症等符合上述证型疾病的治疗。

有药理研究发现,防风通圣丸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

结语可见中医药只要病机与药物的主治相投,抓住关键矛盾,对症施药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药物像一把双刃剑,有两面性,服用不当也会造成伤害,一定要谨慎行事,遇到问题多问、多查阅资料,也可网上浏览咨询。如对中医有兴趣,平时多看看有关中医古籍医论以及中药方剂方面的书籍,必有益处,久之,也许你也会成为半个“土郎中”,关键在于实践与心悟。

豨莶草

豨莶草(如下图)别名粘金强子、粘不扎、珠草、棉苍狼。一年生菊科草本,高达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色头状有柄长腺毛及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片质薄,两面被短毛,沿叶脉有白色长柔毛,中部叶阔卵形至阔卵状三角形,长7—20cm,宽5—18cm,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齿,顶端短渐尖。头状花序直径2—3cm,多数,排成伞房状;外层总苞片长1—15cm;舌状花长约35mm。瘦果长约35mm。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林缘、林下、荒野、路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采制夏、秋季开花前及花期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性寒,味辛、苦。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