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用墨技法攻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浅析书法用墨技法攻略,第1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学好书法,文房四宝必备之一,除了笔法以外,墨法极为重要。用墨技法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情致和美妙的中华气韵,温润含蓄,变幻多端。其书法用墨常识及如何使用墨法详细如下,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墨分五色

书法用墨有五彩之妙,墨即为色,是用水调匀墨的浓淡表现事物的五色之相。五色分别指的是焦、浓、黑、淡、清。故著名画家黄宾虹云:“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力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

墨分五采

二、墨的分类

日常见到的墨有两种:一种是油烟墨,坚实细腻,胶性较重,只宜于作画。另一种是松烟油,色黑而没光泽,胶质轻,只宜写字。

油烟墨

三、择墨的标准

墨有浓淡之分,浓墨作品可以焕发精神,清代的刘墉善用浓墨,精华内含。淡墨作品可以别具神采,王文治善于淡墨,风流儒雅。

《墨经》云:“凡墨击之辨其声,醇烟之墨声重滞;若研之以辨其声,则细墨之声腻;劣墨之声粗,谓之打砚;腻,谓之人研。”又云:“凡墨不贵轻墨贵重”由此可知,墨质的优劣,前人已有具体描述。

好墨具备的特点是“质细、 胶轻、色黑、声清”。“质细、 胶轻”可以从磨出的横断面上看,以肉眼看不出空孔为最佳:“色黑” 可以从写出来的笔画上细看,迎日光看去,黑中泛紫或泛绿,就是好的:“声清” 可以用物击墨来辨别,声音清脆而不浑滞为好。作书之墨,要新磨,易于运笔。磨墨宜用清水。

研墨

真正的好墨在古墨中才能见到。古墨的佳品,墨质坚如玉石,墨的表面可以隐隐看见丝丝的纹理,显示出浑厚的气魄。这是因为它合胶适度,墨烟极佳。今天的新墨已经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墨质松软,容易断碎,磨面出蜂眼,色灰而无光彩,那就是劣品。最负盛名的是安徽歙州墨。古墨如金,已不易得。学书择墨,只要墨色匀和,泛紫色光泽,墨磨面光滑如镜,轻轻叩之,声音清润,即为上品。若调水试之,从最浓到极淡可画色阶多者为佳。初学者选用“中华”或“一得阁”墨汁即可。

墨色调匀

如果有时间,我们还是建议亲手研墨使用为佳,一是研出的墨浓淡较为适宜书写;二是研墨时可以平心静气,为书写做好准备。

三、墨的使用

写字是技术,书法是艺术,如何用墨是技术中的关健。

首发,在书写或临帖之前,笔宜以清水缓缓开释,使笔毫透润。在砚面徐徐轻捺,四面之毫浸润水墨,自然和顺挺圆。挥洒之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色鲜活而笔力遒劲。

用墨要浓淡适宜

其次,用笔用墨必须完美结合,笔酣墨饱。笔能摄墨,锋到墨到,墨随笔而生发,因而氤氲万象。古人有“惜墨如金”和“泼墨如飞”的说法,意思是笔不妄下,墨不虚发,经营意境,灵活运用。写出来的书法作品,极尽浓淡枯湿错综变化。笔法娴熟,墨法精妙,灵动生辉,所谓“笔歌墨舞”。

墨法技巧

四、墨法技巧

故历代书法家皆讲究墨之运用技巧。应以浓淡适宜为原则,墨浓易滞笔,挥运不自如,使笔画呆板;墨淡则伤神,人纸易溶开,使笔画空虚,字迹模糊。用墨浓淡还要视书者功力与书体而定。浓淡适宜,燥润相间,方可使字有血有肉,增加色彩度。墨法更是书法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

怀素用墨用笔技法

书法是讲究笔墨情趣的艺术,从技术上说是笔墨的艺术。骨气神韵俱足,笔情墨趣交融,方呈现出一种和谐、深邃的意境之美。清代沈宗骞云:“夫传神秘妙,非有神奇,能用墨耳。用墨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以墨随笔,且以助笔意之所不能到耳。盖笔者墨之帅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墨以随笔之一言,可谓尽泄用墨之秘矣。

婉转自如,行如流水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要善于用墨,掌握好浓淡适宜、燥润相间。使字血肉丰满,神采飘逸,是书家的功力与素养深浅的体现。作书作画,只有耐心琢磨,认真研习,方得奥妙。

1 书法中古诗的书写格式是什么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扩展资料:

古代书法格式: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参考资料:

-书法作品格式

2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3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文言文,或者说古代人们写信的格式是怎么样啊

1。

称谓。称谓后常附提称语,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2。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 3。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4。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5。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

4 书法作品格式要不要写标点符号

书法作品格式不要写标点符号的。

至于硬笔书法作品的标点符号使用,要看书写的内容及格式有没有必要,一般是很少用到。如常见的右起竖行文方式(仿古),一般不适宜加标点,特别是内容涉及到古诗词、赋、古文等。

还有草书一般也不用标点;但在书写现诗歌、文章,宜用横行文方式并加标点符号,字体应选楷体或隶书,当然行书也未尝不可;当然有些大家熟知的精品文章、谚语、名言、无论何种书写方式,可略去标点。书法作品格式具体介绍: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扩展资料:

落款与钤印: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很多喜欢研究文学的人们都会想要去购买一本真品。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去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古书的纸质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之。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如何通过字体鉴定古籍年代唐刻本

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所以说,唐代古书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宋刻本

前面说到,宋时刻书印书事业繁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刻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但为何到今天宋版书寥若晨星呢因为即使排除战火、天灾的因素,一般纸的寿命也只不过千年而已。像唐代遗留下来仅存的那几本书,若不是纸张在湿度为零、几乎真空的敦煌戈壁滩的洞窟中存放,绝无保全的可能。

每一册宋版书都是艺术品,弥足珍贵,因此现代按页卖,且每页都在万元以上。其实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就按页购宋版书了。他在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宋代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由工于刻书前要请书法大家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元刻本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渐有颜体字,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元代俗文化发达,故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许多简体字跟现代一致。

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体,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嘉靖六家文选字体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

清刻本

清代刻本繁多,综而观之,大致有如下特点:清代刻本以康熙为界,其字体变化分作两个时期,康熙以前是明万历后的风格,字体长方,横细竖粗。

猜你感兴趣:

1珠宝鉴定真伪的方法与技巧

2星月菩提辨别真伪的方法与技巧

3古瓷鉴别真伪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4哥窑鉴别真伪的技巧与秘诀

5鉴别红糖真伪的技巧与秘诀有哪些

是啊,学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呢?又怎样去学呢?看似很简短的一句话,却让人不得不深思,就好比“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这都是人生的哲理,书法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学习古人书法就是把字写的“像”,那么书法也就失去了意义了,

言归正传吧,学古人的书法,每个人学习到的东西都各不相同,有人是只是因为兴趣爱好,所以才去学习古人的书法, 得到的是书法的乐趣; 有的人从一开始的兴趣爱好变得更加投入,也就是想在学习古人的书法过程中, 感受属于书法的文化底蕴; 有的人从对书法的投入转化成精神的享受,学习古人的书法, 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即使是以上三种人学习古人书法的初衷都不一样,然而他们都离不开要用心的学习古人 书法的笔法,也就是要把字写的“像”,有模有样了,自己看了也舒服,至于怎样去学?除了日复一日的临摹学习之外,就是依靠自身的修为了, 现在的人学习书法的条件要比古人好的多了,

从民国初期,书法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普及,博物馆的开放以及各种刊物的发行,使人们能够见到更多的 古代经典书法作品, 为书法临习创造了便利条件;书法教育、各种书法篆刻组织日渐兴起,书学得到大力弘扬;此时 碑学与帖学并重 、 书法理论与实践并举,

导致“篆、隶、楷、行、草”各体书家辈出,书坛中一派繁荣的景象,代表书法家有杨守敬、吴昌硕、曾熙、于右任、沈曾植、郑孝胥等,举这个例子主要是说明一个重点, 现在学习书法的环境和条件都要比民国时期的好的多,现在的人学习古人书法依旧可以“碑学与帖学并重、领悟透书法理论加以实践”。

学习书法,无论是临摹古帖还是今人的作品,结字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关不过,笔法墨法章法都会失去根基。现在经常看到一些人不注重结字的美感,过度在形式上求变,美其名曰创新,实在是歪门邪道。

因为古人是以毛笔手书作为唯一方式,所以熟能生巧,古人对结字的研究一定比今人更加透彻深入。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另外,古人书法的实用性大于观赏性,所以在章法墨法上并不像今人那么追求多变,结字也就自然成为古人书法的绝对强项。

事实上,结字功底的训练,是写好书法的基础,离开优秀的结字,再好的章法都不过是把一堆垃圾摆放的漂亮一些而已。而笔法墨法当然也是必须重视的功课,个人觉得相对结字来说要容易一些,在练习结字的同时顺带加以练习即可,况且笔法墨法最终出来的效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同一个人重复自己的作品也无法写的完全一样。只要结字关一过,就算拿支破笔,也一样写出好字。

至于要不要写得像,我觉得还是要尽量尊重原贴,否则就不叫临摹了,也只有在追求与原贴一致的时候,才能强迫自己去细致地观察原贴,真正学习到有用的东西。

无论学习什么,临帖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固有的东西清空,不要对着古帖写自己的风格。临帖的时候也不要心急,开始的时候一天甚至几天学好一个字就很不错了,慢慢地随着对原贴风格的熟练掌握,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以上是个人在学习时候的一点粗浅体会,仅供参考。

学习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

每个人学习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人因为兴趣爱好,去学习古人书法,有人从兴趣爱好变成了入迷,更加投入地去学习,在学习古人的书法得到快乐,感受到属于书法的文化底蕴,有人从对书法投入转化成精神的享受,学习古人书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如何学习古人书法?除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临摹学习之外,就是靠自身修为了,从民国时期,书法艺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博物馆开放以及各科刊的发行,使人们见到了更多的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为学习书法创造了便利条件,书法教育各种篆刻组织日渐兴起,书学得到大力弘扬,此时碑学与帖学并重,书法理论与实践并举。导致篆,隶,楷,行,草,各体书家辈出,书坛繁荣,现在学习书法条件和环境比那时好多了,现在人学习古人书法可以碑学帖学并重,领悟书法理论加以实践。

下面具体说说怎样学了上古人书法,

一、由大到小,越练越好

初学书法,先练大字,因为初学者一般都会遇到按不下去笔的情况,练习大字不计较能够练习笔法。更好的练习中锋,同时还能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利于改正。

如一开始练习小字,不利于笔画展开,写不出气势来。

二,字是小狗,越描越丑

练习书法,尽量不要描画,下笔前仔细观察,一旦下笔就要果断,不能犹豫,一犹豫笔力就弱了。写完之后不要去修改,写成啥样是啥样,越修改越难看。

三,小字写疏,大字写粗

小字不可写粗太粗就糊成一片,笔画写细,字便显的疏朗,而大字笔画长,要粗一点,才有气势,如细的话,支撑不住大的结构。

四、字无百日功

书法不是一两天的事,速成是骗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急,越急越写不好。

五、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拳要常练,磨要常断,书法学习也是如此,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六、心正则笔正

要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注重自身修养。

七、学习古人书法秘诀

学习,学习,再学习,临帖,临帖,再临帖。

学习古人书法,最重要的是学他们的笔法,笔法也称用笔,是指笔在纸上写出点画的方法(合理使用笔锋,使笔锋立起来行走),然后是结体、章法、墨法。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可见用笔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书法要长期刻苦钻研,使自己的书法尽可能地与古人书法一致,相似度越高,笔法越接近。书法学习越深入,反而会感觉离先贤越远,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结体是点画的搭配构成,章法是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行成呼应顾盼的和谐的统一的整体布局。一幅神采飞扬、气韵万千的书法作品是用笔、结字、章法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习古帖究竟要学什么?怎样学才对?这是大家一直在讨论 探索 的问题。我们还是来请教一下古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清代梁巘(yan)《学书论》中说: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风格、命脉,勿图貌似而不深求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求“貌似”是不够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比“貌似”更重要。

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 “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象形体》。” 意思是说:用功是必须的,但是,要把揣摩古人“意指”放在首位,其次是笔法,最后才是“形似”。

明代沈颢《画尘》中说: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意思是强调“心领神会”的重要性,“ 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才是目的。

北宋苏东坡《论书》中提到: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他的这句话可以窥探到东坡先生达到 “自出新意” 的学书过程和体会。

苏东坡手札

南宋姜夔(kui)《续书谱》言: “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更重要

终上所述,学古人书,不可单求“貌似”,领会“意指、神似”比单求“形似”更重要。

我觉得学习古人的书法,更要学习古人的心境。在沾墨起笔之前,必修要修一个清净如水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控制着我们每一个动作,因心一乱万事乱。

各朝各代没一位书法大师,都经历世事的沧桑。经历多年努力,与寂寞才能写出一手行云流水,苍劲有力的好书法。

所以说小小的一墨纸张,蕴含无数的努力、汗水、愉悦和悲伤。所以说我认证在起笔前应该向古人一样要把心摆正,把心放静才能写出一副精彩绝伦的好字。

学习书法,无论是临摹古帖还是今人的作品,笔画和结字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关不过,笔法墨法章法都会失去根基。字的结构很重要的。另外就是字的笔画也是我们学习古人书法的要重视的地方,优美的笔画和合理的结构是我们写好字的基础。

事实上,结字和笔画功底的训练,是写好书法的基础,离开优秀的结字,再好的章法都无从淡起。而笔法墨法当然也是必须重视的功课。

至于说临摹,就是要写得像,努力学习古人原有的东西,熟练了,也不要拘泥于古法,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创新,使学古法与创新相结合。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仅供参考。

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以一定的技法和法度写字的艺术。我们向古人学习,就是要学技法—怎样写字;学法度—按什么规矩写字。具体说就是:

一,学用笔,掌握笔墨功夫。 一是练用笔的准确性,做到心手合一。 二是,练笔画和线条质量。这就要练中锋用笔,练入笔、行笔和收笔。做到笔力有深度—力透纸背;有厚度—有立体感,此外要有弹性,有变化。笔画和线条是气韵的通道, 情感 的寄托,线质好,就有骨力,有变化,有气韵,书法就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学结体。结体体现风格,决定上哪种书体。书法的法度主要集中在结体上。如篆书的对称、上紧下松,楷书的永字八法以及草书的以形取势和以势带形等既是技法又是规矩,这些必须遵守。

三,学用墨。墨色决定书法的气韵。我们可以从古人作品中笔画和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变化中品察出其行笔速度和提按变化。特别是在狂草中,古人往往饱墨入纸,淡墨运行,枯墨收笔。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人用墨的技巧,以提高我们作品的意境和韵味。

四,学章法。章法是一幅书法作品布局的规矩和方法,它包括正文、落款和钤印。要注意学习古人的格式、结字、结体和布局方法。如边框与正文之间的比例,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和连接方式,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和变化,落款的内容以及盖印的位置等。我们要多提出问题并在古人的碑帖中找出答案,这样我们再来从事书法创作就有了依据。

那么如何学习古人呢?一是临碑帖,练功力。二是学理论,增心智。三是多借鉴,选优的。四是多琢磨,悟真谛。五是多交流,长见识。六是多创作,重实际。

学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

深层的说,学习古人的气韵。简单的讲,学习古人的笔法、笔势、结体。

怎样学到古人的笔法、笔势、结体?临摹。在临摹古人字帖中,模仿他们,在模仿之中学到笔法,弄清楚结构的规则并掌握笔势。临摹的相似度越高,说明你的笔法和字帖中的笔法越接近。你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但是你要清楚,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临帖来了解书法的知识,建立自己对书法的审美,在临帖中训练自己的笔力。随着学习的一步步深入 ,就会有自己对书法的见解。

为什么要学古人而不学习现代人的书法?因为古人的书法具有法度而今人的书法没有古人的全面。现代人的书法,缺乏古人的气韵。取法乎上,学习古人书法,就是自然的选择。但不是每个古人都适合初学者,让一个初学一开始便学习张旭、怀素的草书,庙门在哪里都找不到,怎么学?只有从比较规范的书体开始入门阶段的学习。比如欧颜柳赵的楷书,都可用于入门级学习。

临帖是不是一定要写的和他们一模一样?开始时的学习,尽力去模仿。越像学到的东西越多。但不要以为写的像某人了就停止了学习。写像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要把精力集中在一家一体上。才能更好的悟解书理笔法。在专精一体的基础上悟通以后,你会发现,百家之体,其理是相通的。再博涉其它人的书法作品时,会很轻松的进入帖中。

我们从书法中学什么?我原来写了一篇文章,现在呢发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