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十二经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十二经脉的分类 5 十二经脉的分布 51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 52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6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 7 十二经脉详述 71 手太阴肺经 72 手阳明大肠经 73 足阳明胃经 74 足太阴脾经 75 手少阴心经 76 手太阳小肠经 77 足太阳膀胱经 78 足少阴肾经 79 手厥阴心包经 710 手少阳三焦经 711 足少阳胆经 712 足厥阴肝经 8 十二经穴 81 十二经穴起止表 82 十二经穴起止歌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十二经脉 1 拼音

shí èr jīng mài

2 英文参考

elve meridians or elve channels [中国针灸学词典]

elve regular channe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lve regular meridian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十二经脉为经络分类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十二经脉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体[2],故又称十二正经[2]。《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1][3]。

每一经脉,内部属络于一定的脏腑(属于脏的络于腑,属于腑的络于脏),外部则分布于四肢、躯干和头面[1]。

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太阴、阳明在前(外),少阴、太阳在后(内),厥阴、少阳在中[3]。手足三阳经脉皆会于头部,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3]。胸腹部分布着手足三阴经脉及足阳明经,腰背部为足太阳所过,侧胸腹为足少阳所过[3]。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并按五行属性互为表里,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3]。其走向互相连接[1]。

各经脉有五行属性,且有气血多少的不同[1]。

4 十二经脉的分类

十二经脉对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包括手足、阴阳、脏腑三个部分。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

脏为阴,腑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均以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足”字。

5 十二经脉的分布 51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其分布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巅顶部。其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

52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6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3]。

7 十二经脉详述

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1]。

71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金。本经从中焦胃脘部开始,下行联络大肠,回上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位横行至前胸外上方,出中府、过云门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中尺泽,再沿着前臂行到掌后寸口部的太渊,沿手掌大鱼际边缘的鱼际和拇指桡侧,到指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4]。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72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金。本经从食指桡侧端商阳开始,沿着食指桡侧缘,出于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阳溪,沿前臂桡侧到达肘横纹外侧端的曲池,向上沿上臂外侧前缘,到肩峰前边的肩髃,再向上交会于项部的大椎,向前下进入锁骨上窝,络于肺脏,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交会人中部——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分别向上夹鼻孔旁的迎香,交足阳明胃经。[5]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共有20穴。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经腧穴可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胃肠等腹部疾病、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泄泻,便秘,痢疾,腹痛,上肢屈侧外缘疼痛等。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

73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土。本经从鼻旁迎香开始,上至鼻根中,向旁边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旁的地仓,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的大迎,过下颌角前下方的颊车,向上经耳前、鬓发前缘,到头角部的头维,再到前额中部,它的下行支脉,从大迎穴前直下颈动脉搏动处的人迎,沿着喉咙,进入锁骨上窝,向下贯穿膈肌,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挟脐两旁天枢下行,进入到腹股沟动脉部的气冲;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开始,经腹腔到腹股沟与外行的主干合而下行,经髋关节前的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的伏兔,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到足背部的冲阳,再经中趾内侧趾缝,出其末端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并出其末端;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走到大趾的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6]

足阳明胃经共有45个穴位,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侧面,30个穴位在腹、胸部和头面部。首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末穴厉兑。

足阳明胃经原穴为冲阳穴,络穴为足太阴脾经之公孙穴。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故在适应力量上,对里热和实证就容易发挥它的特点。

足阳明胃经腧穴可治疗胃肠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头、眼、鼻、口、齿等器官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胃痛,腹胀,呕吐,泄泻,鼻衄,牙痛,口眼涡斜,咽喉肿痛,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74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土。本经从大趾末端隐白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蹠骨小头后的太白,向上到内踝前边的商丘,再上行于胫骨内侧后,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到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脏,联络胃腑,向上贯穿膈肌,行于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横膈,流注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7]

足太阴脾经共有21个穴位。1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个穴位分布在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原穴为太白穴,络穴为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足太阴脾经腧穴可治疗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

75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火。手少阴心经自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著食道两旁,上连目系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下向肘内侧横纹头的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下行,到掌后豌豆骨部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8]

手少阴心经共9个穴位。1个穴位在腋窝部,8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首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末穴少冲。本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

手少阴心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

76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火[9]。《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即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起自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绕肩胛,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食道下行,穿膈肌,到胃部,入属小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颊到外眼角,又折回进入耳中(听宫)。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眶下,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行到颧部(颧髎)。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77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 or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Taiyang)与足少阴肾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水。本经自内眼角睛明开始,向上经前额至头顶与督脉交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的外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回出来在项部的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柱两旁到腰中,进入脊旁筋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经臀横纹中点的承扶,到腘窝部的委中;它在背部的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下行,通过髋关节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向下沿大腿后面行走,在腘窝部与前支经脉会合于委中穴处,继续下行,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10]。

足太阳膀胱经

78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水。本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行到足心中的涌泉,出于舟骨粗隆前下的然谷,沿着内踝的后方行走,分支进入足跟中,上沿小腿内侧行走,出胭窝内侧的阴谷,再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于膀胱;其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于心,流注到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11]。

79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相)火。本经从胸中开始,出来属于心包,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到无名指尺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12]。

710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相)火。本经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开始,向上出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两骨之间,向上通贯肘尖部的天井,沿上臂外侧上肩部,走至足少阳胆经之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两乳之间的部位),联络心包,通过横膈,绕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分出,上出缺盆,经项旁,连系耳后,上行出于耳尖上方的角孙,再弯曲向下,经面颊到目下;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耳前,经过颧弓上缘,交面颊,当外眼角丝竹空后交于足少阳胆经[13]。

手少阳三焦经

711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木。本经从外眼角瞳子髎开始,向上到额角下行到耳后,沿颈旁走到手少阳经之前,到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里,浅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过 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它的直行主干,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在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之前的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出外踝前边的丘墟,沿足背走到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出足大趾外侧端,回过来贯穿爪甲,出于趾背丛毛之中,交于足厥阴肝经[14]。

712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为十二经脉之一。五行属木。本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上行,进入 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15]

足厥阴肝经

8 十二经穴

十二经穴 指归属十二正经的穴位。单侧共309穴。分别为:肺经11穴,大肠经20穴,胃经45穴,脾经21穴,心经9穴,小肠经19穴,膀胱经67穴,肾经27穴,心包经9穴,三焦经23穴,胆经44穴,肝经14穴。[16]

81 十二经穴起止表 十二时辰 十二经穴 起穴 止穴 寅 肺经手太阴 出中府(腋傍) 至少商(手拇) 卯 大肠手阳明 起商阳(手食指) 至迎香(鼻傍) 辰 胃经足阳明 起承泣(目下) 下厉兑(足次趾) 巳 脾经足太阴 起隐白(足) 上大包(腋下) 午 心经手少阴 出极泉(腋下) 注少冲(手小指) 未 小肠手太阳 起少泽(手小指) 上听宫(耳中) 申 膀胱足太阳 起睛明(目内眦) 下至阴(足小趾) 酉 肾经足少阴 起涌泉(足心) 上俞府(胸前) 戌 心包手厥阴 出天池(乳后) 注中冲(手中指) 亥 三焦手少阳 起关冲(手名指) 上丝竹空(眉尾) 子 胆经足少阳 起童子髎(目锐眦) 下窍阴(足四趾) 丑 肝经足厥阴 起大敦(足) 上期门(乳下) 82 十二经穴起止歌

十二经穴起止歌[17]:

中府肺经出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

商阳大肠迎香上,香接承泣至胃旁;

头维下降至兑穴,兑传隐白至脾乡;

最终脾络名大包,大包再接极泉场。

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

上达听宫睛明会,膀胱下达至阴旁。

至阴斜出涌泉底,肾脉还归俞府藏。

俞府天池横络截,三焦宛转丝竹扬。

丝竹更贯瞳子窌,胆经下入窍阴方。

窍阴横亘大敦井,敦上期门肝脉当。

期门历遍还中府,经络周流仔细详。

备注:此歌为今人李鼎改写校订。现将原歌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中府为初注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商阳复向迎香走,香接头维至库房。

维下降兮趋厉兑,兑传隐白至胸乡。隐白上升达大包,大包仍续极泉场。

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泽会听宫、睛明分,睛明下造至阴强。

至阴斜出涌泉底,泉穴还归俞府藏,俞府天池横络截,池出中冲心主张。

中冲并与关冲合,关冲宛转丝竹傍。丝竹更贯瞳窌穴,瞳窌下入窍阴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络名·二阳 41 手阳明大肠经 42 足阳明胃经 5 经外奇穴名·二阳 51 标准定位 52 主治病症 53 刺灸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二阳 1 拼音

èr yáng

2 英文参考

YANG MING

the stomach and large intestine and their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二阳:1经络名。2经外奇穴名。

4 经络名·二阳

二阳指阳明[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王冰注:“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阳明与太阴经互为表里[2]。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阳气最盛,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针刺治疗,可以出血出气[2][3]。阳明位于太阳和少阳之里,故有“阳明为阖”之说[3]。

41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代号LI[4]。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5]。五行属金[5]。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6]。

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6]。

手阳明大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4]。

42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代号ST[7]。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8]。五行属土[8]。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6]。

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6]。

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6]。

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6]。

5 经外奇穴名·二阳

二阳为经外奇穴名[9]。出《辽宁医学杂志》。

51 标准定位

二阳穴位于腰部,第四、第五腰椎棘突之间,旁开07寸处,左右计2穴[9]。

52 主治病症

二阳穴主治痔核[9]。

53 刺灸法

经筋是指附属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功能。全身筋肉按十二经脉连属,分成十二经筋,简称“经筋”。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络属脏腑。十二经筋具有联结四肢关节,主司关节运动作用。其病候可表现出属寒属热两方面。寒则筋脉拘急,背部筋脉拘急(阳急)可产生角弓反张,胸腹部筋脉拘急(阴急)可产生俯不能伸。热则经筋弛缓不收。治疗可用“燔针劫刺”,按病痛处取穴(以痛为腧)。十二经筋为经络分类名。简称经筋。指全身筋肉组织附属于十二经脉而分成十二个部分,也是十二经脉在躯体和四肢部与筋肉组织的相互联系。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其分布与十二经脉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结于关节和骨骼,走向躯干,上起于颈项,终止于头面。阳筋分布体外,阴筋进入体腔,但不与内脏相联。其中,手三阳经筋都结于额角(角),足三阳经筋都经缺盆上结于颧骨部(頄)和目周围,手三阴经筋并入胸中再结于胸膈部(贲),足三阴经筋都结于阴器。经筋发病的特点为“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主要表现为掣引、痹痛、弛缓、挛急等。治疗上,寒证可采用“燔针劫刺”局部俞穴;热证以泄阳邪为主。

详见百科词条:经筋 [ 最后修订于2015/12/4 8:58:43 共52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电通路说 1 拼音

jīng luò diàn tōng lù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electric passage of channel

3 注解

经络电通路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根据用“经络测定仪”探测经络线上皮肤的电参量,对人体十二经脉测定的结果,其路线和所通过的各个经穴,基本上与古书的记载相同。经络的电特性与人体的生理状况、内脏的疾患以及外环境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经络电通路说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放电体和导电体,其放电和导电的强度、方向和范围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经络电测定可以反映经络活动的生物电现象和它的某些规律。比如,当器官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的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络所经之处的组织被破坏则相应经络原穴的电位降低。这个通路导电组织的多样性,即多种组织均可作为导电的介质。这样形成的经络系统是独立存在的,但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有人以四电极法测量人体皮下约2mm处的导电特性,观察到:大多数人皮下的低电阻点都可以联接成与古典线走行基本相同、左右两侧对称的、稳定的低阻线;在受到 或机体的状况发生变化时,皮下的电阻值也会发生改变,但低阻线较之周围有更佳的稳定性。这说明此低阻线具有与其周围组织不同的生理特性,将这种皮下低阻点连成的线,称之为低阻经络。它证明了古典经络的客观实在性。有人在研究隐性循经感传现象的基础上,用低频脉冲皮肤阻抗测定仪测定人体和动物皮肤阻抗,认为人体经络线具有低阻抗的特点、是一条低阻抗线。其宽度约70μm,不受麻醉和失血的影响,截肢以后也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它可以脱离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持说者还认为,经络线的低阻抗性与表皮下的任何结构那没有直接关系,经络线上皮肤表面角质层变薄是产生低阻抗的根本原因。但同时也指出,除了表皮层的低阻抗特性之外,经络线下各层(真皮、结缔组织和肌肉层)均有与经络相关的物质结构。

古籍中的经络电通路说 《类经图翼》:[卷五经络(三)]诸部经络发明

头面部〕巅∶足太阳交巅。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俱经络二。)手少阳别于巅。(经络三。)足少阳之筋,交巅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皮部

》卷二第一下篇。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前说十五大络,循其行处以求其病。次说皮部十二络之以十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皮部论第五十六篇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之脉,皆在于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部有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五脏五六腑六

(灵枢本输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谓如十二经脉之,(起止有序也。)络脉

《脉理求真》:[卷三]汪昂订十二经脉歌

四关穴之主治功能在古代医籍中已有记述:《席弘赋》的“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杂病穴法歌》的“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等。之所以将合谷、太冲配伍作为四关穴, 是因为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足厥阴之原穴,原穴是本经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与三焦有密切关系,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为十二经脉之根本,故原穴是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的要穴。《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人体活动离不开气血,在发生病变时,也不外乎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针灸,指压按摩,拔罐等治病的主要机制就是通过经脉调节人体气血。

《标幽赋》曰:“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痹者,闭也,气血凝滞不行,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所致。四关,是气血阴阳外内出入的要道,应畅通无阻,若外邪侵袭,则四关闭合,通道阻塞,气血运行出现障碍,痹阻不通而为痹。痹证又以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为其主症,但因所挟外邪不同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临床上如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均可取四关穴以通经活络、消痹止痛。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昔日黄帝40余岁自感身体日渐衰退,自感大业未成的他不免忧虑,于是向上天祈求延寿之法,梦中一天神让他拜师广成之。于是,他师承广成子经半年修炼,打通了任瞥二脉,又炼9年,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并有了透视功能,能观察到人体内的365穴。后来,他把这些秘密写进了《黄帝内经》里。之后的周文王、老子、八仙、孙思邈、陈抟、张三丰都深谙经

络、穴位之奥秘。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曾反复参阅《灵枢》、《素问》,却始终无法明白四千年前的黄帝是怎么知道人体有这些经络和穴位的,厂后有一道士传给他小周天功,经半年修炼,一日忽大叫“我的任督二脉通了”。惊喜之余,他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写进了《本草纲目》,并说:“关于经络腧穴,唯反观内照者得查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经络波导说的中心内容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波导说 1 拼音

jīng luò bō dǎo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waveguide of channel

经络波导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将模拟的方法和微波技术的理论成果用于经络研究,把中医所说的人体的“内气”看做是体内的电磁波,把经络看作是人体内传输“以红外线—微波为主体的电磁波”的波导系统。

3 经络波导说的中心内容

这一假说的中心内容包括:

(1)要象在微波学中,密切地把波导系统的元件,部件的实质结构与在其中传输著的微波的磁力线、电力线结构联系起来那样,把人体这个“小宇宙”中的“气光子”(从内气的角度着眼,作者特地把体内的电磁波称为气光子)看做是与实质结构同样重要的物质。

(2)从波动角度也有可能阐明众多的与循经感传现象相关的难题。如以“不具明显边界但成层的”反射气光子之物来认识循经感传的宽度边线;以气光子的“行波”的群速代表循经感传的速度,等等。

(3)把源自体内某点“物点”的气光子密度极大点(或可遇见气光子概率极大处)称为“此物点的像中心”,在横截经络的平面内,把气光子密度极大点(一个或多个)定义为“经络轴心点”,把通过经络轴心点而作的直线定义为“经络径向线”,把由相邻的经络径向线上气光子密度,陡度、极大点(或密度不连续点)所组成的闭合线定义为“经络界线”。由相邻的横截经络的平面之经络轴心点在人体内形成经络的轴心线,围绕经络轴心线的不同平面内的经络界线所引起的管状面即“经络界面”。经络即“经络波导”,“经络界面”就是经络波导管的“管壁”。

(4)不同的经脉之间,以及它们与穴位、经脉和脏腑等的联系,可用波导系统来模拟。经络与有关神经体液的实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光(广义的)与分子,原子的物理学通性。

古籍中的经络波导说 《类经图翼》:[卷五经络(三)]诸部经络发明

头面部〕巅∶足太阳交巅。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俱经络二。)手少阳别于巅。(经络三。)足少阳之筋,交巅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皮部

曰善,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论》篇。自夫经络之见也至末,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七《经络论》。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皮部论第五十六篇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之脉,皆在于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部有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五脏五六腑六

(灵枢本输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谓如十二经脉之,(起止有序也。)络脉

《脉理求真》:[卷三]汪昂订十二经脉歌

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

2、“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

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