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疗养生篇——广藿香(藿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夏季食疗养生篇——广藿香(藿香),第1张

广藿香,又称藿香、枝香,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份。原产于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我国按产地不同分为「 ”石牌广藿香”和「 ”海南广藿香”。老中医廖佐芹教授说,藿香,药性为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主要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症。 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 ”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本草正义》:「 ”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为捷药。” 《药品化义》::「 ”其气方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 《本草纲目》:「 ”升降诸气,脾胃吐逆为要药。”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中药广藿香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活性,实验研究表明,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对金**葡萄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广藿香油对 念珠菌、黄曲霉菌、新型隐球菌等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对肠道调节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广藿香水提物、去油水提物、挥发油对兔肠道调节功能进行了研究,表面对肠道自发收缩和痉挛收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不同程度增加胃酸分泌,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胰腺分泌淀粉酶的能力。 3、抗病毒作用 研究报道,在广藿香中提取出广藿香油,分离出的相对含量最大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并进行了体外抗病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对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广藿香油对季节性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等均具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在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中医食疗推荐:(藿香) 藿香佩兰茶 原料:茶叶6g,藿香9g,佩兰9g 做法: 1、先把茶叶、藿香、佩兰放入清水中洗净。茶壶也洗一洗。 2、将茶叶、藿香、佩兰放入茶壶内,倒放沸水泡10-20分钟,代茶饮之。 养生功效:解暑热,止吐泻。 凉拌藿香 原料:藿香250g,盐2g,味精1g,酱油5g,香油5g 做法: 1、先将藿香鲜嫩叶拾去杂物,用清水洗净,沥干水。 2、把藿香直接放入刚煮沸的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放在清水中洗净,挤干水。 3、将藿香叶切成段,放入盘中,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 藿香鲫鱼 原料:鲫鱼1条,黄瓜1根,泡姜,泡辣椒,泡青菜少量,大葱,姜,蒜,藿香,豆瓣酱。 做法: 1、鲫鱼两面都开小刀口,用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黄瓜切丁,泡姜,泡辣椒,泡青菜,大葱,姜,蒜切好放盘准备,藿香切碎; 2、把腌好的鱼放入油锅内煎下,煎至两面都变色后捞起; 3、锅内加入适量的油,加入豆瓣,将准备好的调料倒入锅内一起炒至闻到泡菜香味; 4、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将煎好的鱼放入锅中,煮3-4分钟; 5、待鱼煮熟后即可将鱼起锅,放入盘中。 养生功效:消暑祛湿理气。该菜品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高,是夏季开胃菜。 藿香饼 原料:藿香叶40g,面粉200g,鸡蛋1个,食盐、油、水等适量。 做法: 1、先将藿香鲜嫩叶拾去杂物,用清水洗净,沥干水; 2、藿香叶切碎与鸡蛋,面粉和食盐放入一个稍大的碗里,缓缓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成面糊; 3、平底锅放少量油,将面糊倒入平底锅烙饼,当面饼中间开始网上鼓,晃动平底锅时面饼与平底锅分离,此时将面饼翻面继续烙2min左右; 4、出锅,将烙好的饼切好,摆盘即可。 养生功效:消暑祛湿,芳香化浊。 藿香蚕豆 原料:藿香20g,蚕豆30g,食盐、油等适量。 做法: 1、蚕豆先在锅里煮熟,捞起沥干水分,藿香洗净切成1寸长。 2、锅里放油至油温8成热,放入煮熟的蚕豆,翻炒至蚕豆无水分外壳开始微微变硬的时候,下藿香,翻炒几下,放入盐炒匀起锅。 养生功效:清暑,止呕。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平圣惠方》为官修中医方剂著作 ,简称《圣惠方》。本书系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效方的基础上,吸取了北宋以前的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一百卷,成书于淳化三年(992年),是一本大型的临床实用方书。自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历时14年。卷1~2主论诊法及处方用药法;卷3~7分论五脏诸病;卷8~14,伤寒;卷15~59论述内科杂病(包括眼目、口齿、咽喉);卷60~68,外科病;卷69~81,妇人病;卷82~93,小儿病;卷94~95,服食及丹药;卷96~98,食疗及补益方;卷99,针经十二人形图;卷100,明堂灸经及小儿灸经。其中第九十九卷载针经十二人形图,并介绍290个穴位的位置、主治、针法等;第一百卷载《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所辑方剂达一万余首,并保存了一些古典医籍的佚文。本书系总结公元10世纪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不仅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参考价值。但本书选材不够精炼,兼有某些迷信的记述。建国后有排印本。全书共1670门,载方16834首。涉及临床所有各科病证。每一病证,皆冠以《诸病源候论》的有关论述。其中外科的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之详细过程等,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记录。此外,还保存了一些古典医籍的佚文。本书系总结公元10世纪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不仅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参考价值。但本书卷帙浩繁,流传很少,且受时代局限,书中也杂有某些糟粕。《太平圣惠方》全文阅读:zhongyiguji21tcm/55/taipingshenghuifang/indexs

详见百科词条:太平圣惠方 [ 最后修订于2015/11/6 13:12:38 共72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范仲淹食粥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米,来做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和一些腌菜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那个留守的儿子要回到家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些粥呢?”

2、吃粥

北宋时期潮州地方先贤吴复古很重视粥的养生作用,说白粥可以“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吴复古是揭阳县蓬州郡人(今属汕头市),和苏东坡一家交好,做过皇帝的老师。吴复古喝粥养生的理论,在潮州地区影响很大,喝粥的传统也就从那时一直保持了下来。

这其中和潮州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北方人、广府人习惯以干饭充饥,喝粥只是补充,而潮州人则是一日三餐都喝粥,粥水就是他们的主食。这样的饮食习惯也让潮州人对粥的制作穷尽技巧、精益求精,好喝养人的潮州白粥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并发扬光大的。

扩展资料:

喝粥的益处:

1、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2、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3、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4、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5、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粥

-潮州白粥

-范仲淹食粥

分类: 医疗/疾病 >> 中医

问题描述:

大家有什么方法吗写来看一下啊!

解析:

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

1、炖羊肉最有营养

羊肉的做法很多,据古籍记载,元代就有十余种;到了现代,资料最完整的一本《 全羊菜谱》中,共记载了280种羊肉的做法。如果按照类别划分,则主要有蒸、煮、煎、炒、熏、炖、煨、涮、拌、炸等。这么多做法中,到底哪一种更好呢?记者采访了有多年餐饮经验的厨师杨先生。

据杨先生介绍,炖羊肉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的吃法。它最大的优点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而且,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都属于此类。冬天,很多人喜欢吃锅仔羊肉,这也是炖羊肉的一种。但吃时不要过于心急,一定要保证将肉炖烂、炖熟,否则生羊肉中的酪酸和梭状芽孢杆菌不易被胃肠消化吸收,食后会导致四肢乏力。

杨先生说,烤羊肉串原为新疆地方风味小吃,是用鲜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在铁钎上,蘸上调料,在火炉上烤熟。烤羊肉味道鲜美,烤的时候最好选用鲜羊肉,别用冷冻的。这样,营养流失少,而且容易消化。类似的做法还有烤全羊、炒烤肉、炭烤羊腿等。

此外,焖羊肉也可以保持羊肉的原汁原味,做法以黄焖羊肉最为常见。涮羊肉鲜嫩,羊肉中的活性营养成分能够较好地保存。但涮的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不能完全杀死肉片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炸羊肉香鲜、可口,但羊肉中的营养成分损失较大,而且含热量较高,油炸食品还容易产生苯丙芘等致癌物质,最好少吃。

2、虾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锌、钙、铁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还含有荷尔蒙,有助于补肾壮阳。在西方,也有人用白兰地酒浸虾以壮阳,鉴于此,便不难知道为何扶阳不可缺少虾了。但有一点需要留意:虾无疑对肾阳亏者有效,但阴虚阳亢者不宜多吃。

韭菜炒虾肉

原料:韭菜适量,鲜虾250克,生姜3片。

制法:将虾去肠去壳,爆香姜片,放入鲜虾炒熟。韭菜炒妥,与虾一起上碟即可。

功效:主治肾虚、阳痿等症。

蒸虾仁

原料:虾仁15克,海马10克,子公鸡1只,调味品,清汤适量。

制法:将子公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海马、虾仁用温水洗净,泡放在鸡肉上,加调味品、清汤,蒸至烂熟即可。

功效:温肾壮阳,益气补精。主治阳痿早泄。

米酒炒大虾

原料:对虾300克,米酒适量,生姜3克。

制法:将对虾去肠洗净放入米酒中浸泡15分钟后取出,加油、生姜猛火炒熟,调味上碟。

功效:主治肾气不足、阳痿。通血脉,补肾壮阳。

仙茅虾

原料:仙茅20克,大虾250克,生姜2片,盐少许。

制法:仙茅用清水洗干净。大虾用清水洗干净去壳,挑去虾肠。生姜切末。把以上原料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中火煲1小时,加入盐少许即成。

功效:主治肾虚阳痿、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等。

醉虾

原料:虾600克,绍酒适量。

制法:将虾洗净,剪去头须,除净肚肠。再将虾与绍酒一同煮2分钟,根据自己喜好,适当加调味品。浸泡1小时后可以食用。

功效:主治肾虚、阳痿、性功能减退等症。干煎蒜子大虾原料:中虾250克,大蒜20克,椒盐1中匙。制法:中虾洗净,切去头尾,沥干水。猛油下锅,与蒜和椒盐同煎,起锅。功效:强健腺体,益精补虚。

对于以上具有补肾助阳作用的食疗,只能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进补,不能没有限制地过量进补,否则“过犹不及”,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泥鳅含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VB,VA,VC)均比一般鱼虾高,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并含有艹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抵抗血管衰老。

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精补血功效,治疗急慢性肝,四肢乏务,阳萎,痔疮等症的辅助佳品。

泥鳅吃法多样,可煮可烧,又可炖可炒。取泥鳅250克,用水清养至腹呈透明洗净。另取嫩豆腐500克置盆中,放泥鳅于盆边,入锅缓火蒸之,泥鳅受钻入豆腐中,三四分钟后加盐,酒姜末,糖,再蒸10分钟,取出加味精,葱花,香油即成,食之嫩香且鲜。

泥鳅大补汤

原料:

泥鳅10尾、大蒜、葱、姜适量

辅料:

盐适量。使用药材:黄芪15克\黄精15克\肉苁蓉15克\山药9克\枸杞子9克

做法:

1活泥鳅入水中养半日,使其吐出肠内脏物;药材用清水略洗。

2用热油爆香葱、蒜、姜,放入泥鳅略微煎香,再将泥鳅与药材入锅,加适量水(淹过食材)炖熟,最后加调味料即可。

Tips:

服法:吃肉喝汤,3~5天吃一次。

有热证、实证(如口干、痰黄、便硬)或有感冒之人,不宜食用。

黄芪等药,补肾健脾、益气强精;泥鳅,补肝肾、健脾胃、治阳痿早泄。本品适用脾肾阳虚之性功能障碍,有助维持好精力。

特色: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强精。适用:阳痿早泄、 减退、风湿酸痛、筋骨无力。

4、 人们对滋补食品有冬有冬补,夏有夏补的讲究。而在河鲜食品中,有“夏令之补,黄鳝为首”之说。因为黄鳝经过春季的觅食摄生,到夏季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故民间还有“夏令黄鳝赛人参”之说,这是民间在滋补食疗上对黄鳝的称颂。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形似长蛇,是一种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和稻田中的鱼类。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鳝肉中含蛋白质188克,脂肪 09克,还含有磷、钙、铁、维生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更是病后体虚、身体羸弱、营养不良者的上好滋补品。

黄鳝全身除一条脊椎骨外,别无其他骨刺,加上肉质较厚,便于烹制。黄鳝的食法较多,既可炸、炒、蒸、烧,又可爆、炖、煎、焖和煲汤等。食肆中的炒鳝丝、爆鳝片、干炸鳝背、豉汁鳝球、红烧鳝糊,以及黄鳝蒸肉饼和黄鳝焗饭等,均美味可口。而将黄鳝切块,与鸡、猪肉配在一起,以文火清炖,是既美味又滋补的佳肴。

黄鳝还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据《本草拾遗》中载:“补虚损,妇人产后露淋漓,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 《食疗本草》中也载:“补五脏,逐十二风邪患湿气、恶气。”现代药书记述,鳝肉补中益血,治虚损,有除风湿,强筋骨,消渴止痢,去风祛痉之功能。另据报道,近年科学家还发现黄鳝中含有一种黄鳝素,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功能,对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故糖尿病人常吃黄鳝大有裨益。但吃黄鳝不宜过量,肠胃欠佳的人更应慎食。而黄鳝由于死后会产生毒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所以死黄鳝切不可食用。

黄鳝不宜爆炒

黄鳝又叫鳝鱼、长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佳品。但要注意,食用黄鳝时不宜爆炒。因为爆炒的鳝鱼丝或鳝鱼片,虽味美可口,却对人体健康不利。

根据科学测定,在一些黄鳝体内,有一种叫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如果爆炒鳝鱼丝或鳝鱼片,未烧熟煮透,这种寄生虫就不会被杀死,食入人体约半个月,就会发生颌口线虫感染,不仅会使人的体温突然升高,出现厌食,而且会在人的颈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出现疙瘩,严重的还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食用黄鳝,一定要煮熟烧透再吃,以防发生颌口线虫的感染。

鳝鱼宜与藕合吃

鳝鱼身上有一种黏液,这种黏液是由黏蛋白和多糖类结合而成的。它不但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合成,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1、B1、B2和钙等。吃鳝鱼的时候,最好能同食些藕。

因为藕的黏液也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并含有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天门酰胺、酪氨酸等优质氨基酸,还含有大量食物纤维,是碱性食品,而鳝鱼则属酸性食品,两者合吃,保持酸碱平衡,对滋养身体有较高的功效。

韭菜炒黄鳝

原料:

黄鳝2尾(约400克)、韭菜150克、大蒜、姜适量

辅料:

盐适量

做法:

1黄鳝清理后切片,韭菜清洗后切段,蒜瓣去皮切蓉,姜洗净切片。

2用热油爆香蒜蓉、姜末,放入黄鳝翻炒几下,倒入韭菜后略炒,再加调味料即可。

Tips:

有热证、实证(如口干、痰黄、便硬)或有感冒之人,不宜食用或少食。黄鳝,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祛风湿。本品是一道平补的菜肴,可长期服食,适合怕中药味道的人。

特色:

适用: 减退、阳痿早泄、头晕耳鸣、筋骨无力、风湿酸痛

1.温热性食物

龙眼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

荔枝:甘温养血,益人颜色。

饴糖:补中缓急,润肺止咳。

扁豆:健脾养胃,化湿解暑。

山楂: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胡桃:补肾助阳,敛肺止喘。

谷食类:面、蚕豆、豆油、酒、醋。

蔬菜类:生姜、大蒜、大葱、韭、胡荽菜、芥子、胡萝卜、薤白。

果品类:李、橄榄、木瓜、乌梅、粟、葡萄、大枣。

食糖类:蜂蜜、白糖、砂糖。

禽兽类:鸡肉、雉肉、鸭肉、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猫肉。

鳞介类:鲫鱼、鲥鱼、鲤鱼、海虾、鳝鱼、鲢鱼、胖头鱼、鲩鱼、泥鳅、鲍鱼。

粥是我国传统食品。糜粥调补是一种养生长寿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营养价值,古人往往制成药粥,既可保健养生,又有治病之功,糜粥食补法介绍如下:

1.山药粥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益肺固精,止带缩尿。

制法:取山药30克、大米180克,煮粥食用。

2.人参粥

功用:大补元气。适用于阳气衰弱、体质虚寒的老年人,有延年益寿之功。

制法:取粟米50克煮粥,加入人参末、姜汁各5克,和匀,空腹食用,连服10~15天。

3.大枣粥

功用:补益脾胃,对老年人体质虚弱、失眠、营养不良、脾虚腹泻,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大枣10枚,加米100克煮粥食用。

4.莲子粥

功用: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健脾胃,且可降血压。

制法:莲子肉30克煮烂,加糯米100克,煮粥食用。

5.绿豆粥

功用:利水消肿,清暑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食物中毒、泻痢等。亦可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制法:绿豆30~60克,煮烂后加大米30~60克,煮粥食用。

6.藕粉粥

功用:补五脏,和脾胃,益血补气。对于老年人腹泻、胃口欠佳、口干渴等均有良效。

制法:大米50克煮粥,藕粉30克用少量凉水调匀,冲入米粥内调服。

7.豆浆粥

功用:宽中下气、利大肠、消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癌作用。

制法:黄豆浸泡、湿磨滤浆,或用黄豆粉加少量水调匀,冲入米粥内煮开食用。

8.奶汁粥

功用:补虚损、润五脏、益老人。

制法:常用的有牛奶、羊奶、马奶等动物乳汁,但以牛奶最为普遍。大米100克煮粥,再加入动物乳汁,煮沸服食。

9.芝麻粥

功用:滋补肝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乌发。用于老年人肝肾亏虚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须发早白或慢性便秘等。

制法:芝麻15克,微炒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食用。

10.萝卜粥

功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消食导滞。

制法:取萝卜100~250克,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11.胡萝卜粥

功用:调养身体、健胃消食。含有胡萝卜素,可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降血压。

制法:取胡萝卜数个,切片,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12.芹菜粥

功用:健胃祛湿,能除心下烦热、头昏目眩。有良好的降血压、镇静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制法:芹菜100~15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一般先煮粥,再下芹菜)。

13.羊肉粥

功用:温补强壮。用于老年人阳虚畏冷、腰膝酸软、头昏眼花。为老年人冬令进补良方。

制法:瘦羊肉150~250克,切成小块。加粳米250克同煮食用(亦有羊肉与山药同煮食用或用当归、生姜及羊肉煮汤服食,均可加调味品)。

14.狗肉粥

功用:温肾壮阳。温补之性较羊肉更强。多用于老年人体弱阳虚、畏冷、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尿频等。为冬令进补佳品,老人阴虚火旺者勿食。

制法:狗肉100克,切小块。与粳米100克共煮粥食用(酌加盐、姜、葱、酒调味)。

(1)麻雀。它的肉、血、脑髓、卵,古人都作药用。麻雀肉微温无毒,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还可“以起阴具,令人有子”。所以对于中老年人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小便频多者,经常吃些麻雀肉和麻雀粥,很有益处。麻雀的选择,以10月开始,正月以前,即冷三月食之最好。

麻雀粥的作法:将麻雀5~10只去毛,剖去内脏,洗净后炒熟,然后放入少量白酒,稍煮,再加水,入米100g煮粥,待粥将成时,加葱白三支,再煮一沸即可。可供冬三月早晚餐或点心温热服食。性机能亢进者不宜多食。

(2)韭菜。味辛、性温,有温中下气、散血、助阳、通便等功效。早在汉代成书,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十问》中即指出:“草千岁者唯韭”。认为韭菜是寿命最长的菜,为“百草之王”。适用于胸痹作痛、反胃呕吐、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跌打损伤、痢疾、误吞异物等。用法:取50~150g,捣汁饮或炒熟作菜吃。阴虚内热及疮疡、胃疾均不宜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韭菜含有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

(3)狗肉。食用黄狗肉为上,黑、白者次之。中医认为,狗肉有温补脾肾、祛寒助阳的作用。唐·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狗肉粥对年老体衰、阳气不足、畏寒肢冷、腰膝软弱、营养不良等症有疗效。制法:用250g狗肉,切成小块,少入生姜,同粳米或糯米适量煮粥。可供早晚餐或当点心吃,温热服食,尤以秋、冬季为宜。

(4)松子。它是传统的强精食品。松子仁味甘香美,含75%的脂肪油,主要为油酸脂、亚油酸脂,以及蛋白质、糖类、磷、钙、铁、维生素E等成份。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滋补强精作用。

松子在民间常用于中老年体弱早衰、头晕目眩、肺燥咳嗽、咯血、慢性便秘等。用法:每日取松子仁15~20g,研碎,用粳米100g煮粥,分两次口服。

(5)泥鳅、蛇肉、猪耳、雄蚕、生姜和大蒜、生土豆汁、五味子、山药、桑螵蛸、牡蛎、蜂蜜、羊肾、羊睾丸、鸡睾丸等,也有良好的强精作用。

以上介绍的具有补肾强精功效的食品,疗效确切,每位可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自行选食。

鸡肉

鸡属维科动物。以**、黑色羽毛的鸡补益作用佳。鸡古称为烛夜、角鸡、家鸡。

性能味甘性温。入脾、肾、肝经。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成分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氯、硫、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钙、维生素a、b、b、2、c、b。其中蛋白质238%。

应用治虚劳赢瘦,中虚胃呆食少,泄泻、下痢;用于肾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频数,耳聋、精少精冷等;用于产后乳少,虚弱、头晕。

用法煮食或炖汁。

注意和禁忌

阉鸡能啼者及抱窝的鸡,皆不宜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阉鸡能啼者有毒。四月勿食抱鸡肉,令作痈成漏,男女虚乏"。

不宜过食,过食则生热动风。

因鸡肉补而性温,故外感发热,或热毒未清者忌食。疟疾、痢疾、疳积、黄疸、肝火或肝阳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等病症者忌食。

配方和用法

鸡肉首乌当归汤:鸡肉250克,首乌15-20克,当归12-15克,枸子15克。将鸡肉洗净切快,与当归、首乌、枸杞子同煮,肉熟后饮场合肉。鸡肉补气血,首乌养肝补血养头目,当归补血和血,枸把子补肝肾养头目。几味合用补肝肾,滋阴血。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花、易倦等症的补养和治疗。

鸡肉冬虫夏草场:鸡肉250克,冬虫夏草9克,两味共煮,肉熟后食用,可加少量盐及调味品,味道鲜美。鸡内补虚损益五脏,冬虫夏草补肝肾壮身体。用于体虚弱或虚劳等症的补益调养。

酒水炖鸡肉苁蓉:公鸡于(或黑公鸡)1只,肉苁蓉30克,或鲜肉苁蓉50克。将鸡去毛及内脏,切块,与肉苁蓉共用水和酒炖,待肉热后即可食用。可加少量盐调味。公鸡肉补肾助阴,肉苁蓉补肾阳强肾气,两味同用,补肾助阳益气。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痉、耳聋、小便频数、夜尿多。

猪肾、羊肾、羊奶、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虾、海参等等亦都是益肾动物性食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