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 婺源绿茶简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茶 | 婺源绿茶简史,第1张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会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 。

这一说法认为茶 “ 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 ”,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 最普遍的说法之一 。

有 “ 红绿黑白黄 ” 五色特产,绿茶在其中最负盛名。

婺源位于中国传统绿茶产区的金三角中心,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寒暑温度分明,加之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

所以 绿茶产业 一直以来就是婺源的支柱产业之一。

唐代  ,“ 茶圣 ” 陆羽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 —— 《 茶经 》。

书中所提的 歙州 即历史上的徽州早期,州府在歙县,地域包括现今安徽黄山市辖地域、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和石台县南部以及江西省婺源县。

根据此记载,婺源茶无疑是歙州茶的代表。

同时,陆羽在《 茶经 · 八之出 》中列出了唐代产茶的八个道、四十三个州郡、四十四个县,婺源位列其中,说明婺源在唐代就是中国著名的茶区。

宋代 ,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 谢源茶 ” 列为全国的 “ 六大绝品 ” 之一 。

嘉靖年间   ,县人汪宏(时任吏部尚书)以本县大畈灵山茶进贡皇帝,获得皇帝钦赐的 “ 金竹峰 ” 金字匾额,被列为贡品。

至  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并以 “ 中国绿茶 ” 为名开始精制外销,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

清  宣统二年(1910 年),在清廷农工商部南京举办的劝业会上,思口龙腾村俞杰然创办的 “ 祥馨永 ” 茶厂精制的珠兰窨花茶被选为展品获金奖,江湾晓起村汪晋和创办的 “ 汪晋和 ” 绿茶获一等奖。

民国  四年(1915)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 “ 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 上,婺源绿茶展出并获得多个一等奖奖项( 思口龙腾村俞祥馨“ 协和昌 ”,段莘裔官村汪益“ 益芳 ”,思口延村金氏“ 鼎盛隆 ”)和二等奖( 江湾晓起村 “ 汪晋和 ” )。

1995年底 武口茶场与溪头乡茶厂   的茶产品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检测认证开始试水有机茶的出口贸易。

1996年5月婺源大鄣山 “ 云雾茶 ” 获得中国首批8个绿色食品AA级名单中,唯一的茶类产品绿色食品证书。

1997年起,根据欧盟有机法规2092/91,连续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BCS认证,依照日本、美国、瑞士有机法,通过日本JAS、美国NOP、瑞士BIOSUISSE有机认证。

1999年8月 婺源绿茶 荣获中国 99 昆明世博会金奖。

2000年,婺源有机茶农协会申请并加入了 “ 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 ”( FLO ),成为我国第一个加入 FLO 的协会。( FLO 创立于1997年,作为广受认可的国际标准认证组织及公平贸易标签发行团体,FLO 在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检验及认证多种产品。)

2005年8月1日,为提升 婺源绿茶 的综合竞争力,失落了半个多世纪的 “ 婺源绿茶 ” 承载着历史与荣誉,作为商标正式启用,数十个婺源绿茶品牌有了统一的身份标识!

2014年婺源绿茶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7年9月15日婺源荣获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成为江西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叶出口创汇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婺源绿茶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 “ 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 婺绿 ” 的发展也进一步注入了活力。

2019年5月,婺源大鄣山有机茶园在意大利被授予 “ 卡洛·斯卡帕国际园艺奖 ”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此殊荣,有效传递了婺源绿茶 “ 天人合一 ” 的品牌理念。

另据国外资料显示,早在 1935年 美国学者  威廉·乌克斯  在其出版的世界茶史巨著 《茶叶全书》 中就称

这就是曾经被海内外各国友人心心念念的中国好茶 —— “ 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汤色澄清而滋润 ” 的  婺源绿茶  啊!

2020年3月16日 第二届婺源油菜花旅游文化节 《 花田茶会 》

《 中国一分钟 · 婺源绿茶 》

本文经  一叶徽州  收集整合 编辑后发布

部分及相关资料来自网络无法溯源 · 侵删

是的。

绿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就可以看作是绿茶加工的开始了,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如今,邛崃县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寓居成都时作《琴台》诗有句云:“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在文君庭园里的“琴台”有一联云:“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古月琴无弦。”这些诗联记述了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忠贞爱情的千古韵事。卓文君丧夫后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长得又帅(《史记》曰:甚都),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 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凤求凰

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是一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汉代著名才女。青春寡居在家。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期间,文君同相如,两人一见钟情,相恋私奔成都。后来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原产于我国的茶叶,早已经成为了世界流行的饮品。不少国家的人民,都对茶情有独钟。有的喜欢红茶、有的喜欢乌龙茶。不过,不管是什么茶,他们最开始都是绿茶,只有通过发酵才能变成红茶或者铁观音等其他茶品。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清香的绿茶吧!

春天正是采茶时

春天的绿茶是最好的。每到春天,茶乡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一般在早上或阴天采茶,为了避开阳光的直射。采茶时,人们会根据茶叶老或者嫩的程度分别进行采摘,而且还会先采摘气温较高地区的茶树,气温较低地方的茶树则会比较晚。采下来的茶叶会被放入大锅中翻炒几分钟,然后取出放在簸箕中用力搓揉;再把茶叶展开晾干之后,再次放入锅中翻炒。这样的过程会反复好几次,直到茶叶基本上没有什么水分为止。所以,我们喝到的每一粒香气宜人的新鲜绿茶,都是工人们如此辛勤劳作而来的。

益处多多的茶叶

茶叶中所含的锰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饮茶的好处。在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茶叶作为一种能解毒治病的药物。李时珍在《本草通元》中也记载了茶有 “解诸中毒”的作用。而且在中国还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就是茶)而解之”的传说。在古代,中国还曾流行过吃茶叶的习俗。春秋时,茶叶就曾经是人们饭桌上的美食之一。

茶叶的传播

茶树原产于中国南方,据推定,茶树起源我国的西南三省。据唐朝陆羽在他的《茶经》一书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明确指出茶来自中国南方。不过最开始兴起茶文化的是在巴蜀(今四川、重庆境内)。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成都就已经成为了茶叶消费中心,而且很可能是最早的茶叶集散地。茶叶从这里走向了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到了唐朝的时候,茶叶又传入了日本。到了明代后期,茶叶又传入了西方。从此,茶叶就流传到了全世界,成为了饮料中的王者。

千年茶树王

在云南思茅市镇沅县的原始森林里,有两株罕见的野生“茶树王”。它们一高一矮,高的那株高达2035 米,树干直径09米,树冠仿佛一把撑开的巨伞,形成的树荫差不多有20平方米。据专家测定,这两棵“茶树王”至少已经在这里生长了两千多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