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医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什么意思?,第1张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中医就是通过调理来达到治疗的效果,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身体达到治本的目的。在中医中有一句话叫做“脾胃是后天之本”,这句话的意思就充分体现了脾胃的重要性。对于中医上而言,脾胃对于我们的身体的肝、心、肺、肾都是有着气密的联系的,脾胃是我们的气血生化之源,而脾是靠着后天的饮食入胃,然后通过运行生化气血来保证人体的全身营养的,所以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一点都不为过!

1、脾的功能。

在我们的身体中,脾的位置是卫浴腹部的左上方的,脾虽然不是消化器官,但是与消化是有些重要的关联的。中医上脾的主要功能有几点:第一个就是运化,也就是说的运输和消化,对于食物虽然不参与在直接性的消化,但是却是一个重要的保障;第二个就是主统血,有效的保证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防止溢出血脉的功效,这就是脾的重要之处——运化!

2、胃的功能。

对于人体而言,胃的主要功能在于接收、存储、分泌、消化、运输和排空,将外界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当我们的胃部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就可能造成我们胃酸、胃胀、胃痛等,然后就会造成我们胃部不舒服、消化不良、没有食欲等,从而可能引发全身性的反应,如消瘦、疲乏无力等。

3、日常保健。

其实不管是脾胃还是什么,作为我们人体的器官,必有其重要之处,所以日常的保健是不可获取的,不能过度的透支,否则会引起大问题的。所以,在日常保健中,我们需要做到的几点就是:1、饮食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和太重口味了;2、注意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不可熬夜通宵、透支精力等;3、日常锻炼,增强体魄,加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有句话是年轻就是资本,但是不是你透支的资本,要记住:身体是革命的第一本钱,你连身体都不好,拿什么来拼呢?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自己、对家人的负责!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阴囊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肛门、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性感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肛门、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中医的藏象学说中,将人体的脏腑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所谓“五脏”,即指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及女子胞(子宫)。 胃,属腑,又称胃脘,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以下几方面: (1)主受纳、腐熟水谷:即胃能接受容纳食物,并能将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所以,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2)主通降、以降为和:藏象学说中,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因此,胃的通降作用,除将腐熟后的食物推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外,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 ,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影响食欲,而且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闷胀以及大便秘结等。 中医对“脾”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脾属脏,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和胃相表里。脾的主要功能是主动化、主升清和统摄血液。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作用。运化水谷是指脾能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运输至全身;运化水液是指脾能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脾主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的主要功能,而且对于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称脾胃为“ 后天为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的重要意义。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中医对“小肠”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小肠属腑,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和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能保持一定的时间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小肠将消化好的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另外,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大小便正常; 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小,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的多少与尿量有关。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实际上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即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 中医对“大肠”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将大肠归属于腑。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亦与肺的肃降有关。另外,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与人体内的津液有密切的关系。当肾虚津液不足或肠胃积热灼伤津液时 ,均可使大便传导不利,使大便干涩,引起便秘。 中医对“肾”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肾属脏,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主骨生髓,实际上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若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肾开窍于二阴(外生殖器和肛门),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章 脾胃病诊断学

三纲两常诊法,是脾胃病诊断学的核心内容,它突破了旧有四诊方法的局限,以三焦为纲,阴阳为常,概括出脾胃病舌、脉、证大纲,定病位,明病性。本章拟先介绍传统四诊方法,再介绍三纲两常诊法,以资比较融通,并将三纲两常诊法概括如本章第三节所示。

第一节 四诊大要

一、望诊

(一)望色

气乃脾气散精于面,与色相比,气的盛衰更为重要,故《望诊遵经》曰:“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气宜光明润泽,色宜红黄隐隐,故有胃气之色乃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脾病则色黄,黄如蟹腹(阳黄,**鲜明)者善,黄如枳实(阴黄,**枯槁晦暗)者恶。脾病见青色为逆中之逆(木克土,多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见黑色为逆中之顺(水侮土,多见于胃癌之黑棘皮症,难治),见红色为顺中之顺(火生土),见白色为顺中之逆(土生金,多见于贫血、营养不良)。

(二)望九窍

1望鼻

鼻候脾,正常人鼻色红黄隐隐,含蓄明润,是胃气充足的表现。

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向愈。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或见于失血病人。鼻端色赤,多肺胃蕴热。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病人;若兼鼻端发凉,则病情更为严重。鼻端色微黑,为肾虚水来侮土。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鼻红肿生疮,多属胃热。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糟鼻”,多因肺胃蕴热所致。鼻孔干燥,黑如煤烟,多属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鼻流腥臭浊涕为鼻渊,多胆胃郁热。鼻腔出血为鼻衄,多肺胃郁热,迫血妄行。

2望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唇色红润,是脾气充足,脾血上承。唇色淡白,多心脾血虚。唇色深红,多阳明热炽或气血两燔。口唇青紫多瘀血,口唇青黑,多寒盛或痛极。口唇干裂,脾阴胃液已伤。口唇糜烂或口腔糜烂,多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口。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鹅口疮,多因脾胃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若见于成人则多属病重。口角无故流涎多脾虚湿盛,脾不摄津。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或口频繁开合,不胜自禁皆为胃气将绝,固摄无权,属病危。

上唇系带候大肠,故上唇系带息肉或水泡多见于阳明大肠、肛门之病。

3望齿龈

叶天士云:“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故望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了解胃津的存亡。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齿焦有垢,为胃热炽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热甚,气液已竭。睡中磨牙,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

胃气充足,气血调匀则齿龈淡红而润泽。齿龈淡白,多血虚或失血,为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齿龈红肿疼痛,多胃火亢盛,火邪循经上炎,薰灼于齿龈所致。齿龈色淡,龈肉萎缩,胃阴多有不足。齿龈出血,兼见齿龈红肿疼痛者,为胃火上炎,灼伤龈络;齿龈不红不痛微肿者,多脾虚热中。

4望

咽为胃之门,肺之关,乃水谷之道,主受纳饮食,为太阴肺所主。故望咽可知胃气顺逆与肺气强弱。咽部红肿糜烂,多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可见之于现代医学所谓胃食管反流病。咽部色淡漫肿,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若睡中口干或晨起口干,则又兼津不上承。天堂水疱粒细晶莹,多有虫积。

5望目

眼睑属脾,为肉轮。目眦淡白为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而精血亏虚,目胞色黑为火衰水盛,脾湿下注。目胞浮肿多脾虚湿胜,固摄无权。眼窝凹陷,胞睑下垂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昏睡露睛乃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元神外泄。白睛发黄为肝胆脾胃湿热。白晴黑斑,乃是虫积。

(三)望形体

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皆赖胃气以养。脾主肌肉,肌肉丰满,坚实有力,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肌肉消瘦,软弱无力,则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大骨枯槁,大肉下陷为胃气衰败。体胖食少,肉松皮缓,为形盛气衰,固摄无权。爪甲苍白无华,乃因生化乏源,气血不荣。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者,脾胃每有不足。囟门突起,脾虚湿停,形体失摄;囟门凹陷,清阳不升。发黄干枯,脾精不荣;面削颧耸,胃气将绝。

(四)望姿态神情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则神倦乏力,懒言,四肢不收,或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眩晕坐立甚,卧轻者为清阳不升;坐立轻,卧甚者为肝阳上亢;餐后加重者多脾虚痰湿上泛),或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两目深陷,呆滞无光。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手足蠕动,乃脾胃气虚,筋脉失养,形体失固。摄空理线,循衣摸床为阳明热炽,心神不宁。

(五)望腹

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直立时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稍凹陷。望诊时应注意观察腹部的形态表现,如是否对称,有无隆起、凹陷、青筋暴露以及脐部情况等。

腹部膨隆为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若单腹膨胀,四肢消瘦者,多属臌胀。若腹部胀大,周身倶肿者,多属水肿。腹局部膨隆,应虑积聚。

腹部凹陷即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多脾胃气虚,升举无力。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为胃气将绝。腹陷如木板,乃热毒大症(腹膜炎)。左腰部皮肤蓝色,可见于重症之大柴胡汤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新生儿脐部色青或黑,局部发硬,多为脐风危证。婴幼儿脐部红肿糜烂,或流脓水,为脐部不洁,湿热蓄结。水肿、臌胀病人脐部突出,则后天已绝,先天衰败,为病重。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者,多属疝气。腹部皮肤皱摺处(如腹股沟及系腰带部位)有褐色素沉着,见于肾阳虚证患者(Addison病)。胃型、肠型或蠕动波可见之于阳明胃肠不通证(胃肠梗阻)。

脾胃虚弱则声低气短,呵欠频作。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疼痛,或心脾蕴热,或食积、虫积。呕吐之症,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出物清稀者为脾胃虚寒。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出粘痰黄水,或酸腐,或苦者多属实热。重症热扰神明,呕吐呈喷射状伴头痛如裂。吐利并作,应虑霍乱,并进一步区分真霍乱与类霍乱。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反胃,多胃阳虚。食入即吐多胃热。口干欲饮、饮后则吐为水逆呃逆之症,呃声频频,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热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寒。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胃。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乃胃气衰败。

嗳气酸腐并脘腹胀满者,多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繁而响亮,嗳气后胃脘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肝气犯胃。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腹胀者,多脾虚气逆。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寒邪客胃。

肠鸣为腹中肠道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高亢频急。重病肠鸣反而完全消失,且腹部胀满疼痛,此难治。脘鸣与肠鸣不同,胃脘部鸣响如囊裹水,振动有声,立行或推抚脘部,其声漉漉下行者名脘鸣,多为水饮留聚于胃;鸣响在腹,如饥肠漉漉,得温得食则减,饥、寒则重者,为肠鸣,多脾气虚弱,水湿停聚,故《灵枢·口问》篇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腹中肠鸣如雷,腹满,大便泄泻者,多风、寒、湿邪直中太阴。腹中微有肠鸣,腹胀,纳呆者,多脾气虚弱,传导无力。

口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多属胃热积滞。伴咳吐脓血,为内有脓疡,伴头痛浊涕者为鼻渊,伴牙龈腐烂者为牙疳,口臭如烂苹果味者,为消渴危证。口气臊臭,多肝臭。口有尿味,多水肿危证。

大便酸臭难闻者,多胃热。臭如败卵,甚则夹有未尽消化物,或矢气酸臭者,为宿食停滞。呕吐酸腐或嗳气酸腐者亦为食积。

二、问诊

(一)问寒热汗出

问寒热汗出,可知脾胃阴阳盛衰。凡寒热汗出之证,首辨外感内伤。脾胃内伤畏寒,见风见寒或居阴寒之处便觉恶寒,得温则止;其热为蒸蒸躁热,且躁作寒已,寒作躁已,得凉则止,或热极汗出亦解。午后潮热且病情加重者,多脾胃气虚发热,其热势可高可低。脾胃内伤发热,手心热甚于手背。午后潮热,或寒热互见者为内伤热中之证,但寒无热者为未传寒中之证。日晡(申时,下午3〜5时)潮热,伴渴饮便秘者,多阳明热结。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多脾胃湿热郁蒸。

脾胃气虚,表阳不固,多见自汗。手足心汗,连绵不断,兼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多阳明热盛。若汗出过多,伴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头汗出,多三焦湿热郁蒸。盗汗、阴囊汗出可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

(二)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可知脾胃水谷纳运功能之强弱,在脾胃病问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1口渴饮水

口渴指口干渴的感觉,饮水指实际的摄水量。口渴与饮水的多少,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水液的功能状态。

总之,口渴与喜饮病机有二:一为津液损伤,二为津不上承。 津不上承之病机亦有两端:一为痰饮水湿内阻,邪水阻滞,真水不升,必渴而不喜饮,饮亦不多,饮后则泛泛欲呕;二为脾胃阳虚,气不布津,或阳虚湿阻,真水不升,多喜热饮,饮亦不多。 喜热饮者多寒,喜冷饮者多热。

2食欲食量

食欲是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谷物的功能状态。

厌食是食欲减退,纳呆是进食量少。厌食每伴口味异常或情志不舒,治宜芳香醒脾开神(食欲口味乃胄神之所主)。纳呆是饮食停滞或胃虚不纳所致,治宜开胃化滞。喜辛辣热食者多寒,喜冰水冷食者多热。

饥指饥饿的感觉。生理情况下,饥饿——食欲——食量多成正相关。凡易饥,皆因胃火炽盛(虚火或实火,扰动胃阳磨谷),腐熟太过。消谷善饥,多因实火。《灵枢·师传》篇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若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者,多见于消渴早期,仍以实火为主。如多食易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所谓胃强,是指胃的腐熟功能过亢,故多食易饥;所谓脾弱,是指脾运化水谷功能减弱,故大便溏泄,诚如《医学入门》所云:“能食不能化者,为脾寒胃热。”饥不欲食,多阴虚火炽。虚火内扰,胃阳磨谷下传,故易饥;阴虚津亏,谷物不熟(如釜中煮粥,釜中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故不欲食。嗜食异物,多属虫病,九虫扰动胃神所致。

新病食欲减退,乃正气抗邪,病轻;久病食欲减退,乃脾胃虚弱。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胃气渐复,疾病向愈;若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是脾胃虚弱,病情加重;久病重病,突然欲食或暴食,为除中,胃气将绝,危在旦夕。

3口味

口淡为脾胃虚弱,胃神不醒。口苦为胆火,口臭为胃火,口酸为食积, 口甜、口腻皆因于湿,脾虚亦可口甜,但苔薄多津 ,口咸为肾虚水泛。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脾病嗜甘,肺病嗜辛,肾病嗜咸。口味异常最易影响食欲,其原因有三:一为脾胃虚弱,口淡无味,纳呆不香。口淡嗜甘或食物涎沫回口觉甘者亦属脾虚;二为浊邪阻滞,口味异常,纳谷不香;三为胃神浮越,口感异常,属现代医学所谓神经官能症范畴。口中觉酸,原因有三:一为反酸,为胃气上逆,嗳气酸腐,甚者呕吐酸腐;二为泛酸,为口多涎沫,味酸不臭,酸自口生,非自下冲出,为脾虚之故;三为反胃呕吐之前,口泛酸水,当属泛酸之一。

(三)问二便

大肠、膀胱同属下焦,主出而不入,故问二便可知水谷之所出。《景岳全书》曰:“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

1大便

大便异常有便次、便质、排便感觉异常的不同。

①便次异常有便秘、泄泻、泻秘交替不同。便秘多因热结或阴亏,或气虚传送无力,或阳虚寒凝,或湿热阻遏,或瘀血凝滞,或肝郁气滞,以致肠道气机壅滞而秘。泄泻多因脾虚寒湿,若泻下黄糜、腹痛、肛门灼热多属阳明大肠湿热。

②便质异常有完谷不化、溏结不调与便下脓血不同。完谷不化乃脾胃虚弱,水谷不化。其谷物完全不化,吃啥便(或吐)啥者,为胃阳不磨;其谷物已化,五谷难辨而未尽消化者,为脾阳不运。溏结不调乃脾胃虚弱,津液不别,有时结时溏与大便先硬后溏二种。便下脓血为湿热阻滞,热伤肠膜,有偏脓、偏血、脓血并重三种。偏脓者为白痢,以气分为主;偏血者为赤痢,以血分为主;脓血并重者气血两伤。大便下血有便血两分(多痔疮出血)与便血混杂不同;或见先便后血(远血)与先血后便(近血)之异。血色有鲜红、暗红、酱红、柏油样便不同。大便色黑,乃属瘀血。大便不臭,自小肠泻出;大便臭秽,在大肠停留。

③排便感异常有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泻失禁、肛门气坠不同。前三者多因下焦湿热气滞,后二者多因气虚下陷,固摄无权。然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亦有因于气虚下陷者,辨证之要有二:其一为患者虽未食辛辣燥热食物,仍时发大便灼热不适。其二为 右手脉寸涩关弱 。病由脾胃虚弱,谷气下注,变生湿热,吾师曾升平主任医师喜用调中益气汤加黄柏、泽泻治之,甚效。

2小便

小便异常有尿量异常、尿次异常与排尿感异常,部分病人亦可见尿质异常。

①尿量异常包括尿量增多与尿量减少。尿量增多多属虚寒,有夜尿增多与昼尿增多不同。饮水、气温、运动等皆可影响尿量。若渴饮小便无度乃消渴。尿量减少多津伤,或因脾胃虚弱,气不化津而水湿停留。

②尿次异常包括小便频数、癃闭。小便频数或因下焦湿热,或肾虚失固,或脾虚失摄。癃闭或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或脾肾亏虚,气化无权,开合失司。

③排尿感异常包括小便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遗尿四种。前者多因中焦湿热下注,后三者多因脾肾气虚、固摄无权。

④尿质异常包括血尿与尿浊。血尿有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有尿色鲜红、酱红、洗肉水样与尿中夹杂血块等不同表现。尿浊有脓尿、蛋白尿(尿多泡沫,久久不散)、乳糜尿或尿前尿后挟白*不同。尿黄亦属尿质异常。尿带甜味,渴饮无度者多消渴病,尿臭秽难闻者,尿多久停膀胱。排尿前有矢气自尿道出者为阴吹。

(四) 问脘 腹疼痛痞胀

1定病位: 凡脘腹疼痛痞胀先别胃痛(胃痞、胃胀)与腹痛(腹胀、腹满)不同。胃痛(胃痞、胃胀)有上、中、下三脘不同。腹痛(腹胀、腹满)有大腹、小腹、少腹不同。大腹为脾,小腹为膀胱、肛门,少腹为大肠,乃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

2定病性: 脘腹不适,有疼痛与痞胀不同。痞胀属气化失常,病多在气分;疼痛属形质损伤,病多在血分。

①痞胀:痞胀有痞、胀、满不同。在胃脘有脘痞与脘胀之分。脘胀指患者自觉胃脘胀满(主观感觉),用手按之并不坚满,多属气滞或虚胀。脘痞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胃脘填塞胀满,用手按之亦觉坚满,甚则微痛或大痛,多属气、血、痰、火、湿、食、热邪郁结停滞。在腹有腹胀与腹满不同。腹胀指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主观感觉),望之腹部并不隆起,按之亦不觉满。腹满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腹部胀满,望之腹部隆起,按之觉满,扣之空空然,或如罐盛水,甚者振摇可及水波荡摇之感。

②疼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剧痛多实,隐痛多虚;食后痛势加剧多实,食后痛势减弱多虚;空腹痛、夜间痛多虚,饱痛多实。腹部疼痛首先应排开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绞痛、输尿管结石、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囊肿、宫外孕等),再进一步区分肝胆胰疾病、腹膜疾病(腹膜炎、腹腔肿瘤、疝气)与胃肠疾病,胃脘疼痛应注意区别不典型心绞痛发作与早期阑尾炎。

③冷暖:凡胃脘灼热嘈杂多热,脘腹冷痛喜暖为寒。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脾宜升则健,胃家降则和,故宜用升脾降胃之药,也就是健脾和胃。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故宜燥脾润胃。

脾胃皆属土,脾为阴土,在卦属坤,生在离后,离卦属火。有谓少阳相火所生者,何也?脾土虽属离火所生,但脾属阴土,湿土,需肾中之相火以温之[相火寄肾中]。相火以少阳为用,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所以少阳与厥阴皆有相火也。相火以助脾之热力生助脾之阳气,而使阴土不寒,脾者喜温喜燥,脾土不寒则不失其健运。脾土以阳为用,用者易损也,有如以金伐木,久伐金则缺也。胆属甲木,脾属己土,甲己相合也,由此可知脾必得相火以温之也,否则失其健运也,假如命门火衰,补火又必需健脾,火需土伏也。所以脾只有阳虚而无阴虚之说也,阴虚之说误也。

胃属阳土,在卦属艮,生在坎卦之后,位属东北,属阳土,燥土。喜润用阴,需心离之中营血所化之津液以润之。脾恶湿,胃恶燥也。脾阳易损,胃阴易亏。阳得阴则无风,热,燥之弊,阴得阳则无寒,湿之弊也。

如属脾之阳气受损者,从肾之相火治之,或升地气于九天之上,知此理可广而推之也!

如属胃中燥热为病者,当从离中求之,用滋阴润燥补血之品,降天道之气于地。天道之气者肺气也,地道之气肝气也。脾得肝气而升,得相火而暖。胃气降也同此理也。

人之气机升降与天地相参也。土得木而疏,木得土显其用矣。脾胃二土互为表里兄妹,一燥一湿。万物抱阴负阳也,阴阳揉合者生,离绝者死。又艮为阳燥之土位在坎后而不燥,坤土为阴湿之土位在离后而不湿也。

其实上天是不太公平的,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好,有的人从小就体弱多病。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认为这些区别是先天精血遗传决定的。

但是上天又是公平的,因为后天的生活环境与习惯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缺陷。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可以通过调理后天的脾胃功能来弥补。

先天因素只是决定身体素质的条件之一,实际健康情况看的还是后天的调养。譬如一个桶,桶的大小决定了能装多少米,这是先天因素,但是实际桶里装多少米,看的就是后天的因素。

《黄帝内经》把人体患病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因素,例如四时天气的变化,细菌,病毒等外邪侵袭;另一类是内在因素的影响,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精神情志的变化或者过度沉溺于某种情绪中,都会导致内伤。

现在的人不愁吃不饱穿不暖,而是吃得太好了,整天膏粱厚味鱼肉蟹虾;古代人过劳伤脾,现代人上下楼有电梯,出门汽车代步,久逸伤脾。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人脾胃差的由来。

人体自身小环境的阴阳平衡,以及这个小环境与自然界大环境之间的协调。人体失去平衡,需要药物来让人体恢复正常,而药物也需要通过脾胃才能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如果脾胃虚弱,那么吃什么都没用。

人体对抗疾病,如同作战,后方要向前方输送各种军需物资,才能确保前方打胜仗。脾胃就是向全身各个器官输送各种各样营养物质的中坚力量,是保证身体其他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石。

相信大部分人,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肠胃上的病症,不过说起在中医学上调理脾胃病症的名家,当首推的医家是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 和 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叶天士了 ,这两位中医大家在脾胃病症的治疗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诣。

李东垣和叶天士两人在用药上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别, 李东垣善补脾阳,用的中药大多具有燥性 ,而 叶天士则是滋养胃阴,用药偏于柔润 。 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不同于叶天士和李东垣,却又采用了两家的长处,融为一体,并且创造出了许多具有奇效的有用方剂,例如资生通脉汤、扶中汤等,用药都是刚柔并济、燥润兼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 。 他便是近代中西医的先驱——中医泰斗张锡纯。

中医泰斗张锡纯在调理疾病上,通常也是从脾胃入手的,而且是“扶脾阳”和“益胃阴”同时进行,这主要是因为 张锡纯调理的病症大多以慢性虚弱病症为主,症候上比较的错综复杂,体内的气血阴阳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有所耗损,只是单纯的补益某一缺损,效果可能会很难体现,因此着重于调补脾胃、补充中气,方能缓缓见效。

俗话说,“脾胃虚弱百病生”,调理脾胃对诸多疾病的调理,都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中医泰斗张锡纯在中医的研究上,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在调理脾胃虚弱病症上,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这2点,值得我们着重学习。

1重用补养药

中药学里的补养药物有很多,不过 说起具有益胃健脾的中药,那么山药、黄芪等中药就是医家常用的中药材。 张锡纯在这些中药的运用上,也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

山药不仅味甘,而且主要是归于体内的脾胃, 对于脾胃病症的调理,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滋胃阴,又能利水湿,经常服用或多量使用,弊端也会比较小 ,张锡纯曾在治疗热痢下重的时候,曾大胆多量的使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黄芪,历代医家认为它只是用于补益脾肺,但是张锡纯慧眼如珠,在补益脾肺的同时,还用黄芪补益肝脏,起着升补肝脾之气的作用。 凡是遇到肝脾虚弱的患者,同时还兼有饮食不佳,劳累过度,不耐风寒的病症,都重用黄芪来缓解。

2补养与开破合用

张锡纯曾在调理脾胃虚弱,同时不能正常饮食,内生痰液的病症上,使用 振颓汤 调治, 方剂中的人参、白术、黄芪补益脾胃,当归、乳香、威灵仙、没药则是疏通气血、祛风化痰 ,这便是张锡纯将补养药和开破药并用最明显的代表。

至于该如何正确的将两者合用,其实张锡纯深有体会,他在这方面上有着很深刻的研究,并广泛的做临床实验,根据患者病症的不同,酌量的加减药物,以更好的治疗病症,这些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实属难得。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张锡纯在调治脾胃病上有着独特见解,脾阳和胃阳并重,用药独特,但又恰到好处,这些难得的临床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中医理论中,脾和胃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好兄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于脾胃的经典论述,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是我们营养运化,身体补充气血的重要器官。胃是六腑之一,负责食物的接受和初步消化,脾是五脏之一,负责输送和吸收,脾和胃配合起来,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吸收,才能保证食物向气血的运化,因此,养好脾胃对于身体 健康 ,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怎么养好脾胃呢?经常健脾养胃的中药可以吗?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坚持的都是伤害脾胃的坏习惯,慢慢伤脾损胃,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脾胃虚弱而引发的问题,再去服药调理,这只是下策。 比起吃药,我们更建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脾胃的调养,只有保持良好 健康 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保持脾胃的 健康 。伤害脾胃的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饮食不按规律,我们常说一日三餐,但很多朋友却不能坚持规律的饮食,饮食的规律养成的是脾胃的生物节律,进食时间间隔一会长,一会短,就会影响胃部和十二指肠的胃酸分泌,很多饮食不规律的青年人,都有十二指肠溃疡的问题,而年龄大一点的朋友,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2 长期不吃早餐,也是伤害脾胃的风险因素,早餐不吃,但胃部仍然会在早晨8~9点分泌胃液,这时胃内没有食物,胃酸就会对胃黏膜形成刺激。除了刺激胃部以外,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导致胆结石问题的发生。

3 暴饮暴食,很多年轻的朋友,一面吵着要 养生 ,另一边又经常的不能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碰到爱吃的东西,就暴饮暴食,殊不知这是伤害脾胃的重要方面。暴饮暴食会使消化系统紊乱,经常暴饮暴食,还会引起胃肠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问题,急性肠胃炎,胃出血等, 也与暴饮暴食有很大的关系。

4 过度忧思伤脾胃,千万不要小看情绪对于身体 健康 的影响。忧思伤脾,是中医对于情绪影响脾胃的说法。常常思虑过度,会影响脾胃的正常生理活动,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腹部闷涨,食欲不振,胃部疼痛,头晕目眩等症状,想要养好脾胃,先做到“戒除忧思”吧。

5 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影响脾胃运转。过度疲劳并不一定会让人消瘦,也有可能是虚胖,但伴随肥胖的,还有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的过度疲劳,都是伤害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

6 吸烟酗酒,伤害脾胃。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小动脉收缩,烟草中的煤焦油也会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而饮酒对于胃黏膜也有直接的刺激性,而大量饮酒,也会引起胃酸和胆汁的过度分泌,损伤胃黏膜,因此,想要脾胃 健康 ,戒烟限酒也一定要做到。

7 经常服用生冷食物,伤害脾胃。并不是说不能吃生冷,但一定要注意适量,在中医理论中,脾喜燥,胃喜温,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胃的防卫能力下降,胃黏膜出现糜烂等问题。

8 久坐不运动很伤脾。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经常久坐不运动是很多朋友的常态。中医里面常说:久坐伤肉,实际上指的就是伤脾的问题。脾是人体能量储备和利用的中心,脾主肌肉,经常久坐,缺乏运动锻炼,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肌肉的退化,身体元气受损。

关于损伤脾胃的8个坏习惯,您有几个呢,如果能够尽早的戒除这些伤害脾胃的坏习惯,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方面来养脾胃,防患于未然,是不是比起天天想着吃什么调脾养胃的药物,要强的多呢?

养脾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的坚持,能做到这一点在继续往下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脾胃不好的症状

①大便糖稀

脾虚的人经常会有大便糖稀的症状发生,这类人大便马桶一次是冲不干净的,需要反复冲,有这种症状,就代表脾虚。

②没精神睡不醒

脾胃虚弱的人,身体营养不足。养分不能供给身体的各项器官,导致器官缺少维持正常运转的能量,就会表现无力,乏力,没精神。面色上来看,就是枯黄,没有精神。

③口臭

脾胃不好,消化不良。食物长时间的在存放在肠道中,会导致腐败,生出口气。长此以往,口臭特别严重。

④胃疼

脾胃不好的患者经常会有胃疼的表现,严重者吃完东西胃就马上回不舒服,有些患者风吹到肚皮都会引起疼痛,实在是难过万分。

怎么养脾胃

①多喝 养生 粥

像小米粥,红豆薏米粥,薏米芡实山药粥等,都是需要经常喝的。患者每天早上都喝粥,对养脾胃非常有帮助,只是需要坚持到底。

②吃饭不吃撑

很多脾胃不良的患者都是撑的,尤其是自助餐盛行的当下,吃多东西引起脾胃虚弱的患者有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③适量饮酒,不喝白酒烈酒

酒精的对脾胃的伤害很大,多少原本体格健壮的人长年累月喝酒导致脾虚胃溃疡。所以戒酒是养脾胃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不戒酒,一切都是空谈。

④加强运动

运动可以治疗一切虚症,长时间不运动,在强壮的人身体也会虚弱的,运动可以改善体质,加上血液循环,推动身体气的形成。

养脾胃应该多吃什么食物

有条件的,养脾胃的人应该多吃山药,虽然制作有点麻烦,但是对于治疗脾胃虚弱和肾虚有很好的帮助。山药对五脏六腑的虚症都有治疗的效果,而且性温,适合经常食用。

脾胃不好的人应该经常揉肚脐

手贴着腹部经常揉搓,会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肠胃的蠕动能力,可以温热驱寒,健脾消食。

脾胃不好的人一定要规律饮食,一天按时吃饭,早饭不吃或晚吃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哪怕吃点包子馒头也是对胃帮助。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这话有一定道理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人们都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只要是好吃的就大吃特吃,吃到吃不下才肯罢休,岂不知吃了之后对胃造成多大的损伤。

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根本,气血生化之来源,如果脾胃有了病,其他脏器同样会受到牵连。

中医说胃病三分是靠药物,七分靠养,所谓的养其实就是我们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掉,而并非吃药,比如不喝凉的东西,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酒要适量,吃饭七分饱,晚饭后要散步等等。

药物的话,山药属于药食同源,补肺脾肾三脏,在治疗脾胃的药方里几乎都会用到,平时可以煮粥时放一些,山药最好选用河南的铁棍山药最为正宗。

中医怎样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也就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会吃饭,否则你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一般说来,脾胃喜欢的是软,烂,稀,鲜。就是肉类也要弄烂,这样才便于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脾胃不喜欢硬的,不喜欢臭的,不喜欢难消化的。不喜欢太饱,不喜欢太饿,不喜欢太酸,太咸,太辣,太甜。脾胃不喜欢三更半夜进食。(特殊情况另当别论)脾胃的 健康 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人 健康 与否,呵护好你的脾胃,是延年益寿的最基本的保证。

养脾胃最忌的5件事,一定要记住。

一忌养脾胃无偿,既养脾胃不能当脾胃不舒服叾在去养,而是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每天都去做。

二忌冷,要养脾胃,就不能喝太多的饮料,啤机,特别是冰的,不管是凉的饮料还是瓜果,都不能吃,过凉伤脾,而且中国的体质已经适应了热水,所以不要去学外国人。

三忌甜,我们提倡甜健脾,但过甜则伤脾,甜要有个度。

四忌多,吃太多了容易伤脾胃,超出了脾胃的工作量肯定是不行了,而且要细嚼慢咽,所以吃任何东西一定要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

五忌忧思过度,思伤脾,长期郁闷,思虑过度等,直接损伤脾气,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气血的生化。

能做到以上5点要比你吃任何药都管用。

我们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后天所有的气血营养都是靠脾胃把饮食物转化而来从而营养全身的,所以平时的饮食对脾胃很重要,对身体 健康 也很重要。切记大吃大喝,要顺应自然季节来饮食来生活。不要冬天吃夏天寒凉的食物,夏天吃冬天滋补的食物。

脾胃的生理功能

脾胃的生理功能,分为脾和胃的功能,我们吃的食物,通过口腔食管到胃中,做初步的消化和腐熟。胃以降为和,而且它是喜润物燥的。脾是相反的,他是喜燥恶湿的,脾还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主运化水湿代谢,还主统血。所以我们要根据每人人个体的体质情况还确定饮食建议。

饮食养脾胃

由于胃是喜欢滋润一点状态不喜欢干燥辛辣的状态,所以平时饮食建议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辣椒火锅,烧烤等伤害胃粘膜的食物,还有一些人群本身就有慢性胃病,所以要更加注意养胃,不要随意伤害胃。脾恶湿,所以少吃生湿气生痰的食物,如水果,酸奶,肥甘厚腻的肉类等,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山药,茯苓,白扁豆,陈皮,薏米仁,芡实等。还有小米粥,面条也都有很好的养胃功效。

情志养脾胃

中医五行有肝气犯胃之说,所以平日情绪要舒畅,切记大怒暴躁不安,要早睡,尤其是习惯晚睡的人群,长期日夜颠倒很伤肝胆,肝胆功能失畅,也会出现人体功能问乱的情况。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说来话长,简明地说说。

脾胃属土,人身的后天之本。保养脾胃从虚实两方面说。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是天然的保护伞。因为心属火,为脾胃之母,母强而儿壮也。由说心情不快很容易引起肝气郁结,肝属木一郁结就横恣脾胃,本身木克土也。

注意饮食卫生:不能过食,常言道最好保持八分饱;不能过食辛辣生冷这是常识。

如果过食成积可食山楂麦芽神曲等药:山楂助消肉食麦芽助消五谷神曲助消酒食。如果辛辣过食可服去火的三黄片等。这是脾胃的实病。

如果脾胃虚弱可服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如果胃气上逆呕吐可服平胃散;如果胃有虚火可服清胃散和益胃汤。

如果虚实相兼可服健脾丸。

如此等等。

其实对于胃病中医是可以治很多疑难杂症的。西医所说的胃炎就是中医的胃火;痿缩性胃炎就是中医所说的胃火加胃液缺失;胃溃疡就是胃生了疮。中医治内脏之疮很有一套:初期清热消肿;中期催化排脓;末期补益敛口如此等等。

说远了,到此打住。

首先,脾胃不和是两个功能不协调,可能是脾气太过,克制胃的功能,或者是胃有火,伤脾阴液,表现是以一个脏器功能亢进,另一个功能失常

其次,脾胃不和是两个功能不协调,可能是脾气太过,克制胃的功能,或者是胃有火,伤脾阴液,表现是以一个脏器功能亢进,另一个功能失常

适量饮食,作息规律,多摄入果蔬、粗粮等绿色食物。避免食用油腻高热量的食物等。

养脾胃,南瓜小米粥;糯米桂圆红枣姜粥;阿胶红枣糯米粥;小米糯米芡实莲子粥;红枣姜糯米硬米粥等。脾胃最怕寒凉食物,冰冻食品,冷饮,速成食品等。脾是后天之本,一定要保养好脾胃,可以颐养天年就靠好的脾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