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哪里有旧书批发?求大神帮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广东哪里有旧书批发?求大神帮助,第1张

广州的旧书市场不发达,旧书店太散了,旧书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 两脚书橱 昨天特意又去了一趟,现整理石牌东的三家旧书店,都已确认。 1石牌成衣综合市场二楼c21档两脚书橱,20平米左右。天河路转入100米路东。(据传将脱离两脚书橱体系)石牌东分店将从3月起自 石牌东路87号达高商场二楼 搬至 三楼A112铺。 石牌东天马通讯城三楼和石牌购物中心二楼,里面的书还不错,有些还是比较少见的,艺术类文学类的居多。石牌的旧书店喜欢卖文革时候的书本,两破笔记也拿出来卖。。。 2达高商场(天马通讯城)二楼b区两脚书橱,100平米左右。 3石牌停车场对面巷内部5米,5平米左右的固定摊位。天河路转入200米路西。 4龙洞商业街k001--k006拓北(文拓)文具店二楼两脚书橱,25平米左右,书籍比较杂,有少量盗版。 另外老板说东埔也开了一家,在269站往村里走4、5分钟。 “两脚书橱”在大学城南区商业中心新开了一家,东埔那家已经关了,数量还是维持在3家。 博尔赫斯书店 书店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95号二层 邮购地址:(510260)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内) 邮箱:borgeslibreria@vip163com 网站: http://wwwborgeslibreriacom " http://wwwborgeslibreriacom 博尔赫斯书店也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老板鲁毅是个蛮有意思的人。那栋小小的楼在嘈杂的怡乐路也算是异类了,还有一个小小的院落。 博尔赫斯以前有些旧书和港版书,现在书越买越新了,不如以前了。听说经常从旁边“学而优”按原价买书回来摆在自己的架子上,还是标原价。几度搬迁,现已于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95号二层定居。博尔赫斯书店是鲁毅和陈彤两人开的,鲁毅出的钱,博尔赫斯基本上就没赚过钱,一直是靠鲁毅养着。陈侗说,他在法国没见过书可以打折的!所以博尔赫斯的书无论新旧价格都不便宜。 中大西门文津阁 中大西门外(学而优旗舰店附近)的文津阁书店,一楼正版书全场6折起,不时还有新书;二楼的旧书按标价,细心找还能找到好东西,老板很友善,也很健谈。文津阁在岗顶明轩首层新开了一家分店,学而优的斜对面,书农旧书行的后身。 文津阁一楼正版书全部6折的说法不实,确切地说应该是全场6折起。文津阁嘛,除了治历史的,旧书真是没什么用处。但是他的新书全打六折,除了商务7折以外。 中大北门车站往下渡路方向走一点有一家叫“爱阅”的小书店,以文史哲的新书为主,还不错。老板似乎和博尔赫斯的熟识,也搭着买点“午夜文丛”。不过最近听说书店开不下去要关张了。 中大小北门出门拐右手,顺着小巷往里走,走过一家“湘村馆”(不知道现在还在开没有,如果没有开了,不能走过“随园”),有一家很小很小的旧书店叫做“读友”。门面很小,最多只有三四个平方,里面的书也不多,而且有一部分是租给民工的武侠小说。但经常能淘到好东西,比如人民文学出的《李贺诗集》,八成品相,五块。听老板说这家店总店是在韶关,那里的店面比较大。 华师石牌校区西门附近上个学期末也开了一家小旧书店,仔细淘淘还是有一些不错的,老板也挺好说话的。 广工图书馆(环市路南那个校区)二楼这阵子有打折书卖,有少量古旧书。 东山书城3楼,最近的旧书较贵(东川路接近东华西路)以前北京路有一间,现在搬到东川路的东山书城。 东川路东山书城四楼的古旧书店,是新华书店的二手书店。 另外晓港西往南泰沙路上有不少旧书店, 中山图书馆背后某地下书店。 文昌南路名酒交易市场对面的古玩城(好象是),内有10来家古旧书店,价格还好,就是霉味太大。离上下九的广州酒家很近。 网店:花猫书局 经营者:沈帅 广州市环市东路492号东兴大厦东座1704室 邮政编码:510075 联系电话:020—87625790 诗书路旧书店,(诗书路是位于人民中路和海珠中路中间的一条小路)就在广州日报店旁边。 那间广州日报店“诗书人家”还在,那间旧书店“小书斋”已关闭了(我在那里买过《戴望舒译诗集》等) “诗书人家”我们小区就有,小而精。我不大喜欢去,由于身高原因在那我直不起腰:) 文明路中山图书馆对面一家小巷里还有家旧书店,是个老先生开的。 中山图书馆地下有一个书店,里面书很多,也可淘淘,应该还开门呢吧。 东山美术馆三楼,有一家还不错,可以议价,还有很多打口cd卖(东川路与中山路路口)这一家价格还算便宜,就是种类太少了。 华工东侧门出去,就是华农正门出来那边有一家很小的 多宝路有旧书店就在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近。我是做66路车在多宝路口下的车。往多宝路方向走了不远就看到路边有一家废品收购站,里面有一些旧书。那天去的时候还有一套人民文学的《基督山伯爵》,要价四十。由于诸多原因没有买。 宝山书屋 苏根容 长寿西路132号 电话不公布了。 图书批发市场好象在海印大桥那边,河南,盗版多些 还有好象是在东湖路的粤港图书城,离省图批发较近。粤港图书城有港台图书吗? 西关新开的旧货市场,里面也有卖旧书的。 海珠北的 纵原邮币市场 三楼,周六上午有散摊,9点左右开始,10点左右好书大多已经挑走了。 交通指引:西门口地铁站出站后步行5分钟可达,或乘公共汽车:74、85、86、88、233、243、286路西门口下车。 其二楼也有几间较小的旧书档口,一楼侧楼梯口也有一间。 顺邮坊邮币卡交易中心 广州顺邮坊邮币卡交易中心位于应元路132号应元大厦1—2楼,在二楼的营业大厅内,能找寻到连环画、各种古籍书籍、最新发行的集藏类报刊杂志等等。 交通指引:乘车到小北花圈,步行3分钟即到。 中山图书馆的特价书区低至3折,多为几年前出版的,所有折价书的内容都有部分错漏,如文字有错,历料有误,有些提法过时或不实,部分编辑时有删节,甚至被篡改 广州买书,推荐以下书店: 购书中心是全广州最大的书店,种类繁多,够齐全,一般的书基本上都能找到。地址:天河路123号 购学术书最好去学而优。学而优堪称广州第一文史书店,学术类书非常多,品种丰富。推荐区位于新港西路中大西门文化街的旗舰店,场地大,种类多,环境好。 购书中心五楼的必得书店是专营杂志类的书店,杂志很多,连比较少见的杂志都有,喜欢杂志的朋友,不应错过。 位于东山区合群一马路的广东省图书批发中心是广东的图书集散地,批发零售无任欢迎。场内批发可获7折甚至65折,零售一般8折。(在这里告诉大家,场内有间学而优的批发部,大家可先在学而优看准书目,再来这里购买,那就不用贵宾卡也有优惠了)地址:合群一马路,即新河浦涌边,坐44、542、548、811、813、864路车在东湖路站落车往回走,到涌边后转左直行便到。 广州应元邮币卡市场,应元大厦二楼,有连环画; 广州中圆邮币卡市场,海珠中路中圆大厦1-4楼,有连环画; 一些位于荔湾区旧书摊,但偶而涉及小人书经营。

民间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另外还有天一阁,温州瑞安玉海楼、海宁别下斋、湖州南浔镇嘉业堂

三希堂是皇帝的藏书室,崇贤馆没听过。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

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这个小偷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可恶的小偷!小偷无非时盗些银钱衣物,然而这个贫寒的家没有给小偷惊喜,于是他顺手拿走了谈迁的书稿,算是泄愤吧。这是一个“史家”二十六年的呕心沥血啊,这个小偷,改杀!如果我有历史的审判权,我就去捉了这个小偷,让他偿还谈迁的“心血”,这是无价的心血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谈迁在书稿被盗后的痛苦,一个贫寒一生,终其所能才完成书稿的53岁的老文人,这个打击无疑是天大的!谈迁发出这样的感叹:噫,吾力殚矣!文人的坚韧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谈迁迅速从沉沦终走出,说道:吾手尚在,宁已乎!

命运对这个老人,何其不公也!呜呼!

这个小偷的“盗品”还不如纵横江湖的大盗,那个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顺治十四年,谈迁逝世前不久,他应同乡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钱大球去山西平阳,路过山东聊城一带,碰见两个强盗持刀打劫。谈迁镇定自若说道:“我们都是读书人,箱子里都是破书,那里来的钱财?”强盗见状抱拳说“惊动”而去。

可见,这两个强盗比起那个卑劣的小偷,可爱多了!

二,谈迁的节操,作文和拒文:

谈迁一直是考给别人抄写谋生的,这是很艰苦的。尽管艰苦,他也从不为钱财和骨气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崇祯十五年冬,有商船从日本走私人参,价值十万金。在海宁登陆,前往嘉兴。邑令刘宪模抓了私贩,但不上报,企图侵吞这批人参,肯托谈迁写信给浙江巡抚,买通关节。谈迁认为此时重大,隐瞒不住,拒绝写信,后果然事情败露,刘宪模被罢官。

顺治十二年,谈迁在北京。自己的同乡,新科的进士杨雍建托谈迁的老友沈仲嘉,转求谈迁代拟两份信稿。谈迁很不情愿的答应了。后来杨雍建又派人来找他,谈迁一口拒绝了。在日记中写道:我年纪老了,不受年轻人的侮辱。姓杨的虽然是海宁同乡,却让我干着干哪。无非是仗着自己的进士头衔,你做你的高官,我当我的穷书生,我们毫不相干。(大意如此)

但是他却肯为一些人写东西,不计报酬。史可法在扬州督师的时候,那篇《史相国誓师文》就出自谈迁之手。此外,还为史可法拟过一篇《乞援文》。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