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注疏颇庸,不如《诗经》之广博翻译
《书经》注疏颇庸陋,不如《诗经》之广博翻译《书经》注疏的内容通俗易懂,不像《诗经》的博大深奥。
扩展阅读:
“《书经》注疏颇庸陋,不如《诗经》之广博”出自《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四篇 致泽儿:读书要明事理》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二十九、三十号两禀,得悉《书经》注疏看《商书》已毕。《书经》注疏颇庸陋,不如《诗经》之该博。我朝儒者,如阎百诗、姚姬传诸公皆辨别古文《尚书》之伪。孔安国之传,亦伪作也。盖秦燔书后,汉代伏生所传,欧阳及大小夏侯所习,皆仅二十八篇,所谓今文《尚书》者也。厥后孔安国家有古文《尚书》,多十余篇,遭巫蛊之事,未得立于学官,不传于世。厥后张霸有《尚书》百两篇,亦不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作古文《尚书》注解,亦不传于世。至东晋梅颐始献古文《尚书》并孔安国传,自六朝唐宋以来承之,即今通行之本也。自吴才老及朱子、梅鼎祚、归震川,皆疑其为伪。至阎百诗遂专著一书以痛辨之,名曰《疏证》。自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氏也。《日知录》中略著其原委。王西庄、孔渊如、江艮庭三家皆详言之(《皇清经解》中皆有江书,不足观)。此亦《六经》中一大案,不可不知也。
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余圈过之《通鉴》,暂不必讲,恐污坏耳。尔每日起得早否?并问。此谕,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辰刻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刚收到你二十九、三十日寄来的两封信,得知你已经将《书经》注疏中的《商书》看完。《书经》注疏的内容通俗易懂,不像《诗经》的博大深奥。我朝大儒,如阎百诗、姚姬传等人都辨别古文《尚书》是伪书,孔安国所传的,也是伪作。
自秦代经历焚书坑儒的灾难以后,汉代伏生所写的传记,欧阳和大小夏侯所讲授的,只有二十八篇,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此后孔安国搜集整理古文《尚书》十几篇,但都因为遭受巫蛊之祸而不能立于学官,所以无法流传后世。后来张霸又有《尚书》一百零二篇,同样也没有流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所作的古文《尚书》注解,也不能流传于世。直到东晋梅颐始献古文《尚书》,并声称这本书是孔安国所传,所以这个版本自从六朝唐宋就一直传承到今天,也就是现在的通行本。吴才老和朱子、梅鼎祚、归震川,都怀疑它是伪作。到了阎百诗才专门写了一本痛加辩驳的书,书名为《疏证》。这以后辨别真伪的有几十家,每个人都认为这些是伪古文、伪孔氏。《日知录》一书中略知这其中的原因,王西庄、孙渊如、江艮庭三家讲得都很详细(《皇清经解》中有江书,不值得一看)。这也是《六经》中的一桩大案件,有必要详细了解知道。
你从小记忆力就很平常,这不值得忧虑。你所该担心的第一是“无恒”,第二是怕随意粗览一遍,并不作细致的研读和理解,这可是很大的毛病。如果真的看明白了,时间久了就会领会其中的滋味,自然就会达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这时候就可以用笔记录下来,也可以不强求自己一定要笔录,但一定要弄清文意,深刻理解。
目前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我圈阅过的《通鉴》暂时可以不用讲解,总担心把书弄脏弄坏。你每天起得早吗?顺便问一下,此谕,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辰刻
注疏是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对于文章或书籍正文做解释的文字称为注,或注解、注释,对某些典籍、古文献做注始于汉代。
词目:注疏
拼音:zhùshū
例如:《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又称《论语注疏解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二十卷。《论语注疏》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吸收了北宋以前人的注释,保存了不少古注。
按照训诂学的传统,古人注疏向来遵循“注不离经,疏不破注”的原则,人们对“增字解经”向来是非常忌讳的。这一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臆说与生造,但另一方面也有辞费啰唆,甚至知错不改的时候。
扩展资料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先秦是我国学术昌盛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流传下来大批典籍、文献,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史料的缺遗和分散,汉代人已很难读懂,从而一些学者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
注解又有传、笺、章句等名称。传,有转授、相承师说的意思,一般指阐明经义;笺,是说明作者的用心,或断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节句逗;它们是各有不同角度的。
及至唐代,许多汉人的注解也已不易理解。于是产生了新的注解形式,即注解者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的注解,也就是总的加以疏通,这种注解称为“疏”,也称“正义”,如《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等。
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别印行的,后来则合为一本书,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后疏,合称注疏。
汉代学者主要是注解经书,后世历代学者对许多重要古籍均从事了注解工作,注解的内容、范围、体例也日益扩展和完善,如所注的范围有词语的音义,来源;引文、典故的出处;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实的考证;以及划分段落,串讲大意等等。注解的方式又有夹注、脚注、篇末注等等。
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起源于南北朝,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论语义疏》是现今完整流传下来的南北朝时期的唯一义疏体著作,此书亡佚于南宋,清乾隆年间又由日本传入。
传: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袁可立)子枢,博雅有胆识,为户部郎,别有传。”
笺: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毛诗》篇首“郑氏笺”孔颖达疏:“郑於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后因以称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
正义又称疏,系在正经注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见解,对原有经注进行疏证,并对注文加以注解。唐宋以来,历代科举取士皆以经书及其注疏为依据,故群经注疏之写本、刻本流传甚多。北宋国子监有诸经正义单刻本,称单疏本,南宋时又复刻之。今传世群经注疏以单疏本为最早,而流传至罕。
注疏指后人读书时加的注解与评论,通常评注者都是学识深厚,考据细微的经学家。
前者比较系统,且内容连贯,简单可以理解为翻译一类。后者主要倾向于文中的一些较难的字词,是挑选出来的,不是全部。
《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是学习研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典籍,是研习古代哲学,文学,历史,伦理等等的必由之路。它采用清代阮元刻本为底本,全面吸收其<<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校勘成果,在尽量保存原底本的基础上,择善而从
古书注解中“传”、“笺”、“正义”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含义不同:
1、“传”:是传述的意思,多指解释经文著作。侧重于对思想的引发,也解释字句
2、“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扩展资料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口授传抄的错误,汉代人已不能完全读懂先秦古书,于是有人作注。汉注虽多是儒家的经书,注家思想也受儒家局限,但因时代距先秦较近,对字句的解释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
同理,唐人不易读懂汉注,于是出现了新的注解方法“疏”(又叫“正义”),既解正文,又解注文。宋人也沿用这种方法。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后人把注疏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十三经注疏》。以《毛诗正义》为例,注疏的体例是:用双行小字排在正文下,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传”。
“笺云”是汉郑玄的“笺”,圆圈以后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后是唐孔颖达的“疏”。疏的体例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
--古书注解
注疏是古籍的“注”(注文)和“疏”(解释注文和文字)的合称。旧时称解释古书意义的为“注”(注有传、笺、解、章句等名),疏通注文意义的为“疏”(疏有义疏、正义、疏义等名),宋人把古人关于经书的注本、疏本合为一编,因此有“注疏”这一合称。注疏学,本人理解就是针对注疏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它就不太清楚了。
查了一下相关材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注疏学著名的文典有《十三经注疏》,共416卷,自南宋以后开始合刻,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刊行,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其后阮元据宋本重刊,并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像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笺,表识书也。”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3、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唐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孙奭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本文2023-08-06 20:48: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