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蹻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蹻脉交会穴·阳蹻穴 5 申脉穴·阳蹻穴 51 标准定位 52 取法 53 穴位解剖 54 特异性 55 功效与作用 56 主治病症 57 刺灸法 571 刺法 572 灸法 58 配伍 59 文献摘要 510 研究进展 6 跗阳·阳蹻穴 61 标准定位 62 取法 63 穴位解剖 64 特异性 65 功效与作用 66 主治病症 67 刺灸法 671 刺法 672 灸法 68 配伍 69 文献摘要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阳蹻穴 1 拼音
yáng qiāo xué
2 英文参考Shēnmài BL6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阳蹻穴:1阳蹻脉交会穴;2申脉穴;3跗阳。
4 阳蹻脉交会穴·阳蹻穴阳蹻穴是指阳蹻脉交会穴[1]。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载,有交会穴申脉、仆参、跗阳、睛明、居髎、风池(此据《难经》补)、地仓、巨髎、承泣、肩髃、巨骨、臑俞等12穴[1]。
阳蹻脉交会穴交会于足太阳经的申脉、仆参、跗阳(郄)、睛明;足少阳经的居髎、风池;足阳明经的地仓、巨髎、承泣;手阳明经的肩髎、巨骨;手太阳经的臑俞。
5 申脉穴·阳蹻穴
阳蹻穴为经穴别名[2]。指申脉穴[1]。见《针经指南》。《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阴阳蹻四穴。”王冰注:“……阳蹻穴是谓申脉。”
《针经指南》载:“申脉通阳蹻”,为八脉八穴之一。
穴位 申脉 汉语拼音 Shenmai 罗马拼音 Shenmai 美国英译名 Streching Vesse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62 日本 62 法
国 莫兰特氏 V62 富耶氏 V62 德国 B62 英国 B62 美国 BI62
申脉为经穴名(Shēnmài BL6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4]。属足太阳膀胱经[3][4]。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3][4]。申通“伸”字,是伸展的意思,脉即经脉,此穴属足太阳脉,又是阳蹻脉的始发点,由此向阳蹻脉伸展,故名申脉[3]。
51 标准定位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5]。
申脉穴位于足外踝下缘之中点凹陷中[4]。
申脉穴位于足外踝下缘之中点凹陷中[4]。
图43(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52 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穴。
申脉穴位于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正坐或侧卧取之[3]。
53 穴位解剖申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骨肌下支持带、腓骨长、短肌。有外踝动脉网。分布著腓肠神经。皮肤由腓肠神经分布。深筋膜形成腓骨肌下支持带,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下方的踝沟内。二肌腱穿经支持带的内面时,有一总腱鞘包绕,以减少肌腱在运动过程的摩擦。二肌由腓浅神经支配。血液供应来自外踝前后动脉、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的跟外侧支,以及足底外侧动脉的分支等形成的外踝网供应。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腱→距跟外侧韧带[3]。
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4]。
54 特异性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蹻脉。
55 功效与作用清热安神,利腰膝。
申脉穴有清神志、舒筋脉、通阳蹻的作用[3]。
56 主治病症申脉穴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4]。
申脉穴主治头、腰腿、神志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眩晕、膝部红肿、跟骨痛、足痿不收、霍乱转筋、癫痫、晕厥等[3]。
现代又多用申脉穴治疗腓肠肌痉挛,精神病、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3]。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内耳性眩晕,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2 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下肢瘫痪,关节炎,踝关节扭伤。
57 刺灸法 571 刺法一般直刺03~05寸[3]。
直刺03~05寸[4]。
直刺或略向下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
572 灸法可灸[3]。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58 配伍申脉配阳陵泉、足三里,有舒筋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59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腰痛不能举足,少坐,若下车踬地,胵中燆燆然。
《针灸大成》:洁古曰:痫病昼发,灸阳蹻。
510 研究进展失眠:据报道针刺申脉穴为主,每日1次或隔日1次,7日为1疗程,治疗200例,经1~4疗程,有很好疗效。又有上午泻申脉,下午补照海,治疗50例,效果好。
眶下神经痛:针刺申脉、后溪,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双侧痛取双侧,有较好疗效。
小儿泄泻:灸申脉。
6 跗阳·阳蹻穴阳蹻穴为经穴别名[2]。是指跗阳[2]。《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阳蹻一,谓跗阳穴也。”
穴位 跗阳 汉语拼音 Fuyang 罗马拼音 Fuyang 美国英译名 Foot Ya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59 日本 59 法
国 莫兰特氏 V59 富耶氏 德国 B59 英国 B59 美国 BI59
跗阳为经穴名(Fūyáng BL59)[6]。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付阳;《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作附阳,别名外阳、阳蹻[7]。属足太阳膀胱经[7][6]。跗阳是阳蹻脉的郄穴[6][7][5]。跗即足背,阳为阴之对,上为阳,此穴在小腿外侧足背上方,故名跗阳[6]。
61 标准定位跗阳穴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阳跷脉郄穴[5]。
跗阳穴位于小腿后区,昆仑( BL60)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6]。正坐或侧卧取之[6]。
跗阳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3寸处[7]。
62 取法
跗阳穴位于小腿后区,昆仑( BL60)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6]。正坐或侧卧取之[6]。
正坐垂足或俯卧位,在足外踝后方,昆仑直上3寸处取穴。
63 穴位解剖跗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当腓肠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该神经为腓总神经自腘窝内发出,向下走行于小腿后区外侧,并没途发出分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皮肤。腓肠外侧皮神经发交通支,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与腓肠内侧皮神经会合成腓肠神经,伴小隐静脉向下外方行至足背外侧缘。曲张的小隐静脉和皮神经可以反复交叉。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长屈肌[6]。
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7]。
64 特异性跗阳为阳蹻脉的郄穴。
65 功效与作用跗阳穴有清头风、疏筋络的作用[6]。
舒筋活络,退热散风。
66 主治病症跗阳穴主治头、腰、膝、踝等疾患:如头重如石、头痛目眩、腰骶髋股后外侧痛、膝胫酸重、霍乱转筋、寒湿脚气、外踝红肿、两足生疮、癫痫、下肢不遂等[6]。
现代又多用跗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6]。
跗阳穴主治头重,头痛,外踝红肿,脚气,腰腿痛,下肢痿痹等[7]。
1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头痛等。
67 刺灸法 671 刺法一般直刺10~15寸[6]。
直刺1~15寸[7]。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足底放散;
672 灸法可灸[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68 配伍跗阳配环跳、委中,有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69 文献摘要《太平圣惠方》: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胫酸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头部穴位 5 腹部胸部穴位 6 腰背部穴位 7 上肢穴位 8 下肢穴位 9 足部穴位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穴位 1 拼音
xué wèi
2 英文参考acupuncture point
3 概述穴位俗称穴道[1]。《内经》名腧(俞、输)、气穴[1]。《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1]。即腧穴[1]。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1]。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1]。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受各种 (如针、灸、 、电针、药物注射等)以调整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1]。穴位分经穴和经外穴两大类[1]。此外,没有固定位置,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称阿是穴[1]。
穴位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 点[2]。古代文献有称作“气穴”“孔穴”“空”“输(通俞、腧)”“节”“会”等,通俗还称作“穴道”[2]。《神灸经纶》始提出“穴位”这个名称[2]。意指这些部位为“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内部与经络、脏腑相通[2]。不少穴位就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而被发现[2]。随着针灸等医疗实践的发展,穴位从少到多,对它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和深化[2]。
目前将穴位分成三大类:归属于一定经络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位(经穴);在原有经穴以外增加的穴位,称为经外奇穴(奇穴);解放后新增加的穴位,一般称为新穴(或并入经外奇穴)[2]。此外,按局部压痛点所取之穴,一般称阿是穴[2]。
4 头部穴位
头正面穴位图
头背面穴位图
头侧面穴位图
百会穴、印堂穴、四白穴、阳白穴、承泣穴、瞳子髎、发际点、睛明穴、水沟穴(人中穴)、头维穴、攒竹穴、迎香穴、下关穴、耳门穴、颊车穴、大迎穴、听宫穴、太阳穴。
补充:上星穴、神庭穴、五处穴、眉冲穴、曲差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本神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耳和髎穴、上关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球 、听会穴、颧髎穴、巨髎穴、地仓穴、承浆穴、兑端穴、素髎穴、鼻通、(龈交穴、上迎香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人体经络上。
5 腹部胸部穴位
腹胸部穴位图
天突穴、中脘穴、中极穴、期门穴、大巨穴膻中穴、水分穴、气舍穴、日月穴、鸠尾穴、气海穴、俞府穴、天枢穴、巨阙穴、关元穴、或中穴、气穴、大赫穴
6 腰背部穴位
腰背部穴位图一
腰背部穴位图二
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上仙点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六华灸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腰眼穴
7 上肢穴位上肢内侧 上肢外侧
上肢穴位图 内关穴、治痒穴、神门穴、落枕穴、胃肠点外关穴、孔最穴、合谷穴、指间穴、曲池穴、列缺穴、中渚穴、太渊穴、尺泽穴、阳池穴、少冲穴、口内点、手三里
8 下肢穴位
下肢内侧 下肢外侧
下肢穴位图 膝眼穴、血海穴、足三里、百里穴梁丘穴、承山穴、阳陵泉、复溜穴、解溪穴、阴陵泉、阴谷穴、委中穴、三阴交
9 足部穴位
足部穴位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本文2023-08-06 20:50: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