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麻纸的制造方法有机制造纸、手工造纸。
1、机制造纸
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机制纸存在浆网速差导致纤维纵横向分布不均。
2、手工造纸
手工则是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晒干或烘干成纸。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手工纸在韧性拉力上大大优于机制纸,手工纸不存在纤维纵横向分布比例不均,特别体现在书画用纸上。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麻纸的特色
麻纸的特点是纤维长,纸浆粗(纸表有小疙瘩)纸质坚韧,虽历经千余年亦不易变脆、变色;外观有粗细厚薄之分,又有“白麻纸”、“黄麻纸”之别;其抄纸帘纹间距二三公分、三四公分、五六公分不等;有的横帘纹和竖帘纹相交,间距竖约一指半;背面未捣烂的黄麻、草迹、布丝清晰可辨;可作为可靠的古籍鉴定依据之一。
隋唐五代时的图书(碑帖装裱)多用麻纸,宋元时已不占主要地位,明清时麻纸的使用更为稀少。麻纸后人伪造极难。麻纸有多种,如白麻纸、黄麻纸、麻布纹纸、桑麻纸等,但主要分白、黄两种。
四大发明分别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
一、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火药的最主要成分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把硝石列为上品药,即在此之前已经具备了发明火药的物质基础。秦汉之际也是炼丹术开始盛行之时,方士们为了炼制仙丹妙药,把各类药物彼此配合烧炼。五金、八石(各种矿物药)、三黄(硫磺、雄黄、雌黄)、汞和硝石都是炼丹的常用药物。其中汞与三黄合炼而得丹砂是炼丹家们的得意之作。但若用硝石与三黄共炼必将燃烧爆炸,因此导致火药的发明。就在火药发明之后,也曾被引入药类,《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更重要的原因是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实践中。
火药触火即燃,在较密闭的容器中,还会发生爆炸,其化学反应式近于:2KNO3 + 3C + S = N2(+ 3CO2 (+ K2S + 169千卡,还有少许CO、K2CO3 、KSO4,体积很小的火药,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体积突然膨大,增至几千倍,因而在密闭的容器中,会爆炸,同时因产生K2S等固体产物,并加杂着未完全燃烧的炭末,所以能看到冒黑烟。
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现在的人们不难理解,但在古代,这却一直是个谜,现在人们制取火药也很容易,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火药的简易配方。这方法也不知历经了多少年代,劳动人民付出多少血汗,才摸索总结出来。火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它又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完善的。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分不开。我国的炼丹家早就接触过火药的原料--硝石、硫磺及木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在混合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着燃烧。古人对组成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的性质有个认识过程。
认识炭、使用炭较早。在商、周,人们已广泛用木炭来冶炼金属,明了炭是较木柴更好的燃料。伐薪烧炭,遂成农民的一种副业,硫磺有天然存在,但人们接触它,较早的是冶炼中逸出的二氧化硫和温泉中的硫。因为它直接地刺激人们的感官,就在这种接触中,逐渐认识硫的一些性能,除了了解它对某些皮肤病有特别的疗效外,还认识到硫的一些化学性质。特别是认识到硫与汞化合生成硫化汞,与天然品接近。这种性质很受从事炼丹的方士的器重,在他们妄图用汞炼制“金液”、“还丹”的过程中,常使用硫,在这种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到硫含有猛毒,着火易飞,很难“擒制”。
怎样使其药性缓和呢?人们采取了所谓的“伏火法”,即将硫与其他易燃物质混合加热或燃烧,使药性发生变化的方法,火药发明与这种硫磺伏火的实验有密切关系。硝的引入是制取火药的关键,古人掌握最早的硝,大概是年久的墙脚房根下的土硝,随着生活实践,人们认识了硝石,将硝石在赤炭上一试,即现火焰,其化学反应式约为:4KNO3 + 5C = 2K2CO3 + 3CO2 (+ 2N2 (。在这个反应中,硝石是氧化剂,正因为硝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在炼丹中,常用硝来改变其他药品的性质,就在使用硝石的过程中,人们还掌握了区别硝石与朴硝(Na2SO4)的方法,南北朝的陶弘景就指出:“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与近代用焰色反应来鉴别KNO3是相似的,人们的这点认识,为尔后的大量采用硝石创造了条件。
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由于医药学和炼丹活动的发展,至迟在唐代,人们在使硫磺伏火的实验中,发现点燃硝石、硫磺、木炭的混合物,会发生异常剧烈的燃烧。在《朱家神品丹法》卷五中,转载有唐初医药兼炼丹家孙思邈的“伏硫磺法”。由此记载可见,那时孙思邈已掌握了硝、硫、炭混合点火会发生剧烈反应的特点,因而注意采取措施,将容器埋入地下,并控制反应速度,防范爆炸,这显然是经过反复实践的经验总结。
有记载,托名西晋郑思远所撰名为《真元妙道要略》的一本炼丹书里,就曾谈到:有人将硫磺、硝石、雄黄(As2S3)和蜜合起来一起烧,结果火焰升起,把脸和手烧坏,而且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这类实验的多次进行,经验的不断积累,认识的逐步提高,使人们终于掌握了火药的配制。同类的实验在唐代中期的《铅汞甲辰至宝集成》卷二中也有记载,并且记载有关于失败的教训,也从而学会利用这种混合物的燃烧爆炸性能。
二、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三、造纸术的发明
纸,作为书写材料,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相传中国上古曾有过结绳记事的时代。那时,连文字也不曾有,更谈不上书写文字的纸张了。
商、周时代文字已经成熟,可还不曾有纸,我们的祖先就想出了各种记录文字的办法。他们起初是把文字镌刻在乌龟的腹甲和牛、羊等动物的胛骨上。刻在这些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春秋战国以后,我们的祖先又开始使用新的记载文字的材料——简牍和缣帛。简牍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
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呢?东汉的许慎在他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条理清楚、体系分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谈到“纸”的字源时说:“纸”从系旁。这说明,早期的纸与丝有关。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植桑养蚕,缫丝织绢了。商代以前就种桑养蚕,到西汉前期,丝织在社会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一般用较好的蚕茧抽丝织绸,用剩下的较差的茧子做丝绵。做丝绵时,先把茧子煮烂、洗净,然后放到浸没在水中的蔑席上捶打,直到茧衣被捶得稀烂,接着把连成一片的丝绵取出,这就是漂絮。漂絮之后,蔑席上还必然会有一层互相交织的乱丝贴着,漂絮的次数多了,当把蔑席凉干后,它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形成的薄薄的丝片。人们把它剥下来,发现它同缣帛相近,可用作书写,古人称之为“赫蹄”。 赫蹄的制作方法给了人们很大启发,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重要开端。经过不断的摸索、试验,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植物纤维纸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古籍上没有记载,但是在193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罗布淖尔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片西汉宣帝时期的麻纸。1957年在陕西西安灞桥一座西汉墓葬里,发现了一叠麻纸,经揭剥分成80多片。因出土于灞桥,故称“灞桥纸”。其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在寻找新的书写材料,最终发明了理想的书写材料,那就是纸。我国造纸术的发明,长时期以来一般都归功于东汉时的宦官蔡伦,这是因为《后汉书·蔡伦传》明确记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但比《后汉书》成书更早的《东观汉记·蔡伦传》中,则没有说明纸是蔡伦发明的。《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的同时代人,在唐以前《东观汉记》一直被视为东汉的“正史”。其中只是说“蔡伦典尚方作纸”,就是说当蔡伦任尚方令时曾主管尚方(宫廷御用的手工作坊)造纸。尽管《东观汉记》在宋代以后已散佚,但从隋、唐人的类书引语中仍可查得其原文。由此可见,“蔡伦发明造纸”的提法不是很确切的。
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实践,也动摇了蔡伦发明纸的说法。首先是1933年,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遗址上发现了一片古纸,这是一片麻纸,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纸面可清晰见到麻,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有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简,因此,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蔡伦造纸”的公元105年早了一个半世纪。
其后是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比新疆罗布泊的纸还要早约一个世纪的西汉初期的古纸,而且有数十张之多,经科技史专家潘吉星教授的研究和分析化验,确认此灞桥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因而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植物纤维纸。1973-1974年在甘肃省居延的肩水金关汉代遗址中,再一次出土了公元前一世纪时的麻纸。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西汉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以上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这比蔡伦早了两三百年。但早期的西汉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公元后二世纪,在宫廷中任尚方令的蔡伦,凭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监制并组织产生了一批良纸。蔡伦虽然不是纸的最早发明者,但他改进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浆纸的先声。从这个意义上说,蔡伦在历史上是作为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的身份出现的,他的这些活动对造纸术的发展是有利的,因此也不应完全抹杀他的作用。
汉代的麻纸制造过程,根据科学工作者的模拟实验,大体是将麻头、破布等材料先用水浸湿,使之润胀,再用斧头剁碎,放在水中洗去污泥、杂质,然后用草木灰浸透并蒸煮,原留于造纸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油脂等杂质可进一步除去,再加以清水洗涤后,即送去舂捣,捣碎后的纤维在水槽中配成悬浮的浆液,再用滤水的纸模捞取纸浆,滤水后晒干即为成品纸,经必要的砑光,即可用于书写。
由此可见,汉代的劳动人民用这些简陋的设备,从纺织品废料中制成植物纤维纸。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是化学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四、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是按照或图画原稿制成印刷品的技术。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刻版印刷术”( 亦称“雕版印刷术”) 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后来出现的拓印碑石等。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之后, 逐渐发明了刻版印刷技术。刻版印刷术最早出现在洛阳。在造纸术改进60年后出现刻版印刷术,仅供皇帝御用。
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六世纪下半叶到七世纪上半叶的隋唐之际,另出现了雕版印刷。开始时主要在民间使用,特别是用于家家历书、农书和医书等印刷。到了九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的雕版印刷。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平民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开始了活字印刷的历史。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左右,王祯创造了木活字,并发明了能够转动的排字盘,这一创造把活字印刷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古代的印刷工匠还创造了套色印刷。此外,用铜墙铁壁、锡、铅等金属活字的印刷也很发达。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物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它全长4877毫米,高244毫米,由七张粘连起来而成一卷。卷首有释迦说法图,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王+介)为二亲敬造普施”题记。原藏于甘肃敦煌千佛洞,1899年发
现。1907年为英国人斯坦因盗去,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隋唐时,我国的刻版印刷术先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后又辗转传至非洲和欧洲。直至公元14世纪末,欧洲始有刻版印制品。
图书著录项目、品相常见问题以及相关解释 1 上传线装书著录项目有12项:分类1、书名2、作者3、刻印方式4、刻印(抄写)时间5、纸张6、图书品相7、装帧8、尺寸9、牌记10、页数(印张)11、印工水平12 2 图书品相常见问题有11项: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变形4、虫蛀5、修补重装6、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磨损11 3 常见问题的解释 1 残配: 残本指一套书按原来印装状态缺失了重要内容要素:如缺一部分,缺一册,缺一卷,缺较多内页,或缺失书中局部面积。配本指书中一部分:如某册、某卷,或较多内页是其它版本配本或抄写。存在此类问题需要用文字明确标注,不能仅用书影代替。但是如果只是非内容要素,如封面、封底、牌记缺失,不算残配。同样如果只是少数几页(不超过三页)有缺或局部略有缺字,不算残配。 2 缺页散页: 指书个别页有缺或个别页内容有损,一般不超过三页,散页指书页断线或松动散开。3 粘连: 指由于修补时多余胶水或图书浸水、长期老化所导致的多页被粘连在一起,最多只能标6品,且需用文字在明显位置(书名栏或图书详细描述栏)详细描述。4 变形: 指由于受潮、浸水、挤压、刮蹭导致的图书变形。最多只能标为7品,如果受损面积超过20%以上需用文字(在书名栏或图书详细描述栏)描述。5 虫蛀: 指存放不妥而被书虫所蛀。涉及面小不影响到文字的为微蛀,影响到文字的需上传书影或在详细描述中说明。有微蛀,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最高可定为85品。 部分被蛀,已经影响到部分文字,但面积不大,或者书的边缘被蛀,最高可定75品;多处被蛀、虫蛀严重,严重影响阅读的,只能算残相,且必须用文字明确标注。6 修补重装: 有较多修补的图书标注不能超过85品。修补范围较小,如仅限于封面、书角且修补较好,最高可标9品,如果修改较多、面较广的需用文字标注。7 水渍: 包括受潮、水渍。此类书的结实度变差,显得逢松。如果只是边缘浸小部分水,最高只能定9品,较严重的必须用文字明确描述程度。8 墨迹: 包括笔迹、涂改、积墨水、彩色颜料涂上或污染等情况。涉及面较大、影响阅读的需在图书详细描述中注明。如果是名人墨迹或早期批注不扣品相。9 污损: 包括污点、斑点、油渍、灰垢、破损。此类情况比较复杂,应视具体情况及涉及面积扣品相。10 签章: 印章包括签名、藏书印、馆藏章、售书章、题字等。名人签名、钤印或出版社的样书等属增加收藏价值的不扣品相。其它杂乱印章用书,最高可标9品,杂乱印章严重、甚至影响阅读的,必须用文字描述清楚。11 磨损: 指因保存不善,导致自然磨损,或人为翻阅时磨损,如果只是其中一、二页微破损,且不影响到内页内容,最高可标9品;磨损严重,影响到内页内容,则标为8品以下,如果磨损严重、影响到文字阅读的必须用文字明确标注。12 刻印方式:木刻本、石印本、影印本、饾版本、拱花本、手写本、泥活字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铅活字本、珂罗版。 13 刻印(抄写)时间:有明确的刻印、手抄时间必须具体填写;如果图书有牌记,可标注:图书牌记时间为字样;如果难以明确具体时间,可标注相对时间段,如:明初、明中、明晚期、明刻,清刻、清初,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民国等字样;如果不能确认时间,可标注不详。14 纸张:分白纸、宣纸、麻纸、皮纸、竹纸、公文纸、开化纸等。 15 装帧:原装、旧装、新装、衬装、线装、经折装本、旋风装本、包背装本等。16 印工水平:初印、较初印、印工较好、印工一般、印工较差。各品相要求及参考说明1、网站把所有线装书品相划分为十二等级:十成品相、九五品相、九成品相、八五品相、八成品相、七五品相、七成品相、六五品相、六成品相、五成品相、四成品相、三成品相。2、各品相参考标准及说明十成品相 保存完好。图书内容要素整体完整,干净整洁。无图书品相常见问题1-6项(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变形4、虫蛀5、修补重装6)。不存在7-10项(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如果残配部分已经另外用文字说明,可不计入品相。九五品相 品相符合十品要求,图书品相常见问题5-11项,轻度存在。九成品相 保存较好。图书品相常见问题1-4项没有问题(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变形4)。5-11项个别有问题,但不严重,不影响阅读,不超过图书总面积的5%。(虫蛀5、修补重装6、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磨损11)八五品相 品相符合九品要求,但问题项较9品严重一些。八成品相 保存较好。图书品相常见问题1-4(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变形4)项没有问题。5-11项(虫蛀5、修补重装6、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磨损11)可有轻度存在,但不超过图书总面积的5%,不影响文字阅读和图书整体美观。七五品相 品相符合八品要求,但问题项略重一些。七成品相 保存还好。图书品相常见问题1-3(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项没有问题。4-11项(变形4、虫蛀5、修补重装6、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磨损11)可有轻度存在,但不超过图书总面积的10%,基本不影响文字阅读和图书基本美观。六五品相 品相符合七品要求,但问题项略重一些。六成品相 保存一般。图书品相常见问题1-3(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项基本没有问题。4-11项(变形4、虫蛀5、修补重装6、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磨损11)可有轻度存在,但不超过图书总面积的15%,基本不影响文字阅读,略为影响图书美观。五成品相 保存一般。书的主体部分不缺,图书品相常见问题1-3(残配1、缺页散页2、粘连3)项略有问题。4-11项(虫蛀4、变形5、修补重装6、水渍7、墨迹8、污损9、签章10、磨损11)一定程度存在,但不超过图书总面积的30%,一定程度影响文字阅读和图书美观。四成品相 保存较差。图书原项目有缺失,需要用文字在显著位置说明一定程度。影响阅读与美观,需要用文字在显著位置说明。三成品相及以下 保存很差,重要项目有缺失,严重影响阅读与美观。特别说明:1、 如果线装书属于下列情况:全书有配本、缺本、个别部分缺卷、缺页,但不影响书的其它部分品相。而且卖家已经用文字明确描述该缺配的,该缺配部分可不计入品相标注,品相可按其余部分具体情况标注,最后用:除缺/配册之外,余品。2、 如果线装书为重装或新装等特殊情况,也可用:除重装外,余品
要知道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会产生的错误,首先要了解古书是以何形式流传的,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分析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一、古藉简介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说文》:“古,故也”故古籍又称故籍、故书、载籍等古代文献,最早见载于甲骨、金石,“甲骨卜辞”也称“殷墟书契”作为最早的正式书籍,为用竹木及缣帛记录文献之简牍、帛书晋太康二年(公元280年)汲群魏襄王墓出土之《纪年》、《穆天子传》等竹书,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简书,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之《秦律》等简策,以及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老子》、《经法》、《战国纵横家书》等帛书,为传世之最早古籍汉代纸问于世,遂有手抄、唐写、宋元明清刻印书籍据国务院古籍小组的规定,以辛亥革命(1911年)为断限,凡辛亥革命以前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通称为古籍据古籍目录《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综录》、《贩书偶记》以及佛藏、道藏、通俗小说、讲唱文学、金石碑录等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10万多种 二、古籍类别与版本 善本:书籍精加校勘,错误较少者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八《唐田弘正家庙碑》:“自天圣以来,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又,珍贵难得之旧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旧拓碑帖等,通常亦称为“善本” 孤本:仅留存一份之书本一部书之某一书本,未刻之手稿,碑帖之旧拓本,在现世间仅有一份流传者,均可称为孤本 蓝本:谓著书或刊书所依据之旧本《居易录》:“今方修一统志,似当以旧通志为蓝本”凡是重刊或校勘,必以最精之本子为蓝本 刻本:又称“椠本”、“刊本”,雕板印成之书我国雕板印书始于隋唐,至宋而大盛按刻书之不同情况及刻本之不同类型,可分各种不同型式:以时代区别,有宋、金、辽、元、明、清刻本;以地域区别,有浙江、福建、江西、山西、江苏、安徽、四川等各地刻本;以刻书者区别,有官刻、私刻、坊刻等;以版式区别,有九行本、十行十八字本、四周单栏本、左右双栏本、竹节栏本、白口本、黑口本、两节本、袖珍本、巾箱本等;以字体区别,有大字本、小字本、宋体字本、软体字本(亦称写刻本)、篆字本、梵文本、满文本、满汉文合刻本等;以墨色区别,有朱墨印、几色套印等;以纸张区别,有皮纸本、麻纸本、棉纸本、竹纸本、开化纸(亦称桃花纸)本、宣纸本、毛边纸本、毛太纸本、罗纹纸本、连史纸本等;以装订形似区别,有经折装(亦称梵夹装)本、旋风装本、蝴蝶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毛装本、金镶玉本等;以刻书先后区别,有原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以内容及价值区别,有足本、残本、增订本、删节本、繁本、简本、批点本、评本、单疏本、集解本、重言重意本、纂图互注本、绣像本等 祖本:一种书最初刻印之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此为人所重 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之书本为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原始稿本和最初刻本与增订、重刻之本往往有很多不同可供查考一种著作之发展过程 定本:一书之最后确定之本指自己编撰或整理前人之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之本子 副本:同一书籍抄出之副本为对正本而言过去公私藏书家,得一稀见图书,依样重写,储作副本《隋书·经籍志》:“炀帝即位,秘书三阁,限写五十副本”今亦指国家对内或对外文件之正式签署之副本,备存查和通知有关方面之用 别本:同书同一来源之另一本子亦称“副本”《南史·刘孝绰传》:“又写别本封至东宫”又,同书另一来源之本子亦称“异本”因所根据之来源不同,内容也有出入如:书有《别本十六国春秋》,帖有《黄庭坚别本》 仿刻本:摹仿原版字体版式刻印之书本宋无刻本,多以擅长书法者上版,加之雕印精湛,明清两代刻书往往予以摹仿,故有“仿宋本”、“仿元本”之称 影刊本:照原书版式影刊之书本珍贵之古籍,为存原书面貌,以适应研究之需要,清乾、嘉以后,常用影刊方法加以传布如黄丕烈所刻《士礼居黄氏丛书》,其法大都先照原书影摹,然后上版开雕摄影术发明后,亦有用原书照相雕版者刻成之后,与原刻相仿,精工者几难识别自影印兴,影刻之书渐少 抄本:也称“写本”即抄写之书本习惯称唐以前为“写本”,唐以后称“抄本”宋以后,雕版虽以盛行,但抄本与之并行,如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皆为抄本;有些较为专门或需要不广之著作,仍靠抄本流通更有抄书者系著名藏书家或学者;除书之内容外,其手迹也值得珍重故抄本图书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藏书家以精抄本与宋元刻本相次比对于不详年月之抄本,约在清嘉庆以前者通称“旧抄”,晚清者称“近抄”,辛亥革命以后者称“新抄”对于确定为明代或清代之抄本而无从断其年月者,则统称“明抄”或“清抄” 朱墨本:用朱、墨两种颜色套印之书本最早为元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卷首之《灵芝图》和经注,都用朱墨两色套印沿至明末,吴兴(今湖州市)闵齐吉、凌檬初两家盛用两色套印,墨色印正文,朱色印评语及圈点 珍本: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类别科学价值之珍贵罕见之写本或刻本 初印本:书版刻成后第一次印刷之书本特点是字画清晰,赏心悦目,故为藏书家与读者所重 后印本:历次再版印刷之书本其字迹漫漶,版断框歪,墨色暗淡,故不受人喜爱 重刻本:一种书重新刻印之本相对原本而言不但字体版式与原本不同,在文字内容上也往往有所修改,多在序文凡例中加以说明 道藏本:根据道藏刻印之书本同样,佛经中亦有“碛砂藏本”、“嘉兴藏本”等称呼 卷子本:用卷轴装订之书籍唐以前抄写书本均用长幅纸,卷成一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唐人写本存于今者皆为长卷,如手卷之状,收藏家谓之卷子本” 百衲本:用百种不同版本之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之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如商务印书馆影印之《百衲本资治通鉴》、《百衲本二十四史》 残本:内容残缺不全之书本 配本:一部书因有残缺,用其它版本之同一种书予以配全,故称 三朝版:经过三个朝代修补之书版南宋杭州国子监,所藏各种书版多有残缺元朝时,将这些版片转入西湖书院,加以修补印行至明洪武八年,书版又移至南京国子监,再次进行修补印刷对这部分递经宋、元、明三朝修补之书版,后人称为“三朝版” 活字本:用活字排版印刷之书本活字印刷为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使坚,排版印刷为中国之伟大创造,早于欧洲活字印刷400多年元代又创木活字明弘治时创铜、铅活字,为我国近代铅字印刷术之前导 影印本: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方法印成之书本有胶印、大石印、珂罗版(即玻璃版)印、铜版印等稀少、罕见之图书资料,为研究之需,常用原书影印,以广流传 石印本:以药墨书写于特种药纸上,用石制版印刷之书本用摄影制版石印之书,则称“大石印本” 排印本:用活字排印之书本为区别版本,通常称铅字排印之书为“排印本”,而其它活字排印之书则分别称为“泥活字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等 拓本:即摹拓金石彝器碑碣印章之本用红色拓者称“朱拓”,黑色拓者称“墨拓”,最早拓者称“初拓”初拓字迹(或图案)清晰,墨色匀净,较为珍贵 稿本:即作者之原稿作者亲笔写定者称“手稿本”,经过整理誉清者称“清稿本” 影写本:用纸覆于原书上影写成之书本其点画行款,一依原本一般专指影写宋、元善本,如明末常熟毛晋及古阁据宋本影写,非常精工 校本:根据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核对过之书本取某书之一本子作底本,搜罗一种或几种不同本子及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其讹误衍脱,即在底本上加以批注如只传抄他人所校,则称为“过录校本” 内府本:明、清两代宫廷内部刻印之书本校勘,刻印,都较精良清昭梿所撰《啸亭杂录续》有内府刻书目录一卷,可资检览 藩刻本:明代分封各地之藩王所刻印之书本因有些藩王、子孙及其门客颇有学问,而且刻印之书所据底本多为御赐宋、元善本,故其版本价值较高 聚珍本:清代以木活字排印之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因仿宋人活字版式,镌木单字25万余枚高宗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凡排印之书,首有高宗题诗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之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颁发聚珍版于东南各省,并准所在锓木通行先后承命开雕者有江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仿聚珍版刻印之书籍,通称为“外聚珍”,而将武英殿聚珍版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后来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就名为“聚珍仿宋版” 闵版:明万历、天启年间,吴兴闵齐伋、凌蒙初采用朱墨与五色套版所印之书其选择经、史、子、集各类凡士人习用书籍,专辑前人评论批点,使用方正宋体字和优质白纸,作朱墨两色或兼用黛、紫、黄各色套印,后人称为“闵版”特点为词义显豁,脉络分明,行疏幅广,光彩夺目近人武进陶湘,编有《明吴兴闵版书目》 麻沙本:南宋福建省建阳县麻沙镇书坊刻印之书本因该地盛产榕树,木质松软,易于雕版,故书坊集中,于当时图书流通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书贾射利,校勘粗疏,刷印低劣,故《石林燕语》有“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之说 蜀本:四川刻印书本之总称宋代眉山为四川刻书中心刻书多为大字颜真卿体,故又有“眉山本”、“蜀大字本”之称 浙本:浙江刻印之书本又分杭州本、婺州本、衢州本、台州本宋代浙本大都字体方整、刀法圆润,为宋版之上品 闽本:亦称“建本”,即福建刻印之书本又分建宁本、建阳本、麻沙本等 宋本:宋代刻印之书本雕版书至宋代而大盛,杭州、建阳、眉山等都为当时刻书中心公私所刻,有监司、家塾、坊肆等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多仿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字体;白口居多,至南宋中后期出现细黑口;避讳较严所印书籍,校勘精审、雕印精美者颇多,往往为后世刻本所依据,为学者所重视 金本:金代刻印之书本金代雕版中心在平阳(又称平水,今山西临汾),其地产纸丰富,书坊很多,设有管理出版机构所刻著名者有《刘知远诸宫调》、《萧闲老人明秀集注》等此外,山西运城所刻之《藏经》及河北所刻之经书、音韵学书,也颇有名 元本:元代刻印之书本元代雕版中心在杭州、建阳、平水等地公私所刻,无论校勘与雕印,不乏精品,堪与宋本媲美其风格、字体大都摹仿赵孟頫书法,扁方圆活,常用简体字,黑口、双鱼尾居多,初期行字疏朗,中期以后行格渐密,由左右双栏趋向四周双栏,目录和文内篇名上常刻有鱼尾 明本:明代刻印之书本明代雕版之普遍,出版量之庞大,前所未有版画艺术、铜活字版及彩色套印,为明代雕印技术发展之辉煌成就但有些刻本校勘不精,删节不当,甚至妄改书名、伪造古书,后人多有批评明初刻书犹沿元代风格,黑口居多,正德、嘉靖间,出现仿宋风气,白口为多,字体横平竖直,起落顿笔有棱角,字形方正,显得板滞万历以后,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直重;部分家刻及坊刻本出现软体字,较为美观 高丽本:亦称“朝鲜本”,指朝鲜刻印之中文古籍我国印刷术很早传入朝鲜,朝鲜刻印之书流入我国也很多无论刻本或活字本,均为软体大字,皮纸精印,书品宽大,醒人眼目 东洋本:亦称“日本本”,即日本刻印之书本我国印刷术首先传入朝鲜,其次为日本日本所刻古籍,多用美浓纸精印,近似朝鲜本,但在字体与装订等方面,下朝鲜本一等有些书行间注以平假名或片假名,较容易识别 越南本:越南刻印之书本越南之印刷术也从我国传入,故刻印风格及装订形式与我国基本一致流入我国之书籍,大都在相当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刻印,未见有更早印本 官刻本:历代各类官方机构刻印之书本如宋代秘书监、转运司、茶盐司、公使库、郡庠、县斋以及州府县学,元代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蜀,明代经厂、南北两京国子监,清代武英殿等所刻之书,都属于官刻本 监本:历代国子监刻印之书本监本始于五代后唐,宰相冯道命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以后国子监都印图书,以经、史为主明朝南北两京设立国子监,都有刻书,故有南监本、北监本之称 家刻本:私人刻印之书本亦称“家塾本”私家刻书为宋代以来雕版事业之重要组成部分,因不以营利为目的,校勘、刻印俱精,版本价值颇大其中著名者,如宋陆遹刻《渭南文集》、黄善夫宗仁家塾刻《史记正义》;元平阳府梁宅刻《论语注疏》、古遇陈氏刻《尹文子》;明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清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等 坊刻本:简称坊本,指书铺刻印之书本因以营利为目的,一般雕印不如官刻本之精,校勘不如家塾本只审但也因地因人而异,如宋代临安陈氏书棚本,校印精湛,极为人所重;福建麻沙本,讹误较多,人多不贵之因坊刻本面向大众,许多医书、民间文学赖以流传,故颇受人们喜爱 三、主要错误辑佚(缺失):由于古藉承载物有甲骨、简、金石、帛等形式,在某种情况下都会受到损坏,造成句字缺失,甚至整本整卷残缺不全,虽然后人会整理出“辑佚本”,辑佚本几乎一定会有错漏、误解辑佚可能是古藉传出错最大的原因有时不是整段缺失,会少写少抄一字,往往被称为“脱字” 错字(别字):古人在誊刻、誊写、排字等过程中由于疏忽、误读、误认、通假字等原因造成错字有些错字是关键字眼,甚至会造成后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误解例如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四中提到:“朱淑真词,自来选家列之南宋,谓是文公侄女,或且以为元人,其误甚矣淑真与曾布妻魏氏为词友曾布贵盛,丁元以后,崇宁以前,大观元年卒淑真为布妻之友,则是北宋人无疑李易安时代,犹稍后於淑真即以词格论,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非所诣不相若,则时会为之也池北偶谈谓淑真玑图记,作於绍定三年绍定当是绍圣之误绍定、理宗改元,已近南宋末季浙地隶辇毂久矣记云:‘家君宦游浙西’临安亦浙西,讵容有此称耶”由上文可见,绍定是绍圣之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也是一个古藉出错的主要原因 误中国文字几千年来词意变化很大,早期古文又十分简练,会造成后人在阅读时产生不同的理解结论,如果流传载体同时有缺失,后人在整理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误解 张冠李戴:同在以上《蕙风词话》同一卷中,指出欧阳修的一首词误入朱淑真集 以讹传讹:古人读书人少,写书人更少,当一专家泰斗在书中写出错误结论时,很少有人去怀疑其正确性,后人引用此论,导致以讹传讹 标点错误:古书没有标点,后人在标点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古人的愿意,甚至有可能完全是相反的意思 标音错误:在校勘过程中,注音也是工作内容之一,校勘者对原文注音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一定错误 年代错误:对古藉出现、整理或作者生存年代的误认 以上为几种主要错误,由于本人不是这方面专家,只是对此感兴趣的“票友”,答案不能作为专业使用,仅供参考谢谢!
本文2023-08-06 20:58: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