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产的艾叶绿石最好?怎样去辨别它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那产的艾叶绿石最好?怎样去辨别它们?,第1张

古籍记载福建寿山石艾叶绿堪称第一。

辨别它们参考古代书籍如下:

书籍上对艾叶绿颜色的描述,大概就这几种了:

    高兆《观石录》:“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

    毛奇龄《后观石录》:“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又:“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

    郑杰《闽中录》:“艾绿,色如艾叶初生,青翠可爱。”

    龚纶《寿山石谱》:“黝如老艾叶,质涩,间有水痕,冻而透明者颇罕,微似粤产之广绿石。”

    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色如黄槁之艾叶,中有黄筋如线及白块或紫块,质颇嫩,半透明而带光泽,浓者色黄绿,淡者如粉绿,作月白色,明净无瑕,皆佳品……其通明纯洁者称‘艾叶冻’、‘艾叶晶’。”

    方宗珪在《寿山石全书》中:“(艾绿)质凝腻,色如老艾之叶。或色淡拖白者,别称‘艾背绿’……

又:

艾叶绿石坑肌理,其色青翠,嫩绿,似初生的艾篱叶子之色故名。其色泽青翠可爱,肌理间分布有青绿色的花纹,在无花纹处石色呈淡黄绿色,和白中隐隐含淡绿的色泽,半透明,有的部分绿色侬而蚴黯,由于年代及磨捺的原因,艾叶绿印石的包浆都较厚,有的因而成姜黄的颜色, 石质却反而幼细, 刻刀过处腻而不滑。如石产于山坑之表面, 则绿色浓而干,折光视之于石的表皮可看出有一粒粒的细小的闪光颗粒,当是土化了的石英质。(摘自蔡国声论)……

一丶绿中透黄,黄中透绿。一块石中,常同时具有黄绿、青绿、月白之色。艾绿颜色分三个层次:艾叶绿(绿中带黄),'碧如春草,如艾叶初生”,大家可以看看春天刚长出的艾叶嫩芽哪种绿色,又嫩又黄;艾背绿,绿中偏白;黝绿,青绿,深绿色,较纯。在水中土中埋久了,偶尔也有变色的。

二、鲜嫩丶嫩绿,嫩的似流油,似轻轻一折就断的感觉。可以说是艾叶绿最主要的特征。三、通灵,光彩亮丽。他的光比芙蓉石丶月尾绿更亮、更透丶更灵。可以说是石中精灵,石中之肉芝。所以艾叶绿绝非有人说的是月尾绿。月尾绿是蜡状光泽,而艾绿是晶体光泽。四艾绿中常有白块(艾叶小花)或白点,但不是沙点。有的一面石头表面有水痕,即水流的痕迹,或如水波的痕迹。有的含银色金属点。但也有很纯的,很冻的,没有这些特征。五、很凝,易受刀,易起包浆。用刻刀试之,如切年糕,非常有粘性,所以为印石雕刻之佳品。六、艾叶绿的表皮,独石经常有**、褐色、有的像腊肉状。大部分没皮,但表面看上去呈一粒一粒的小晶体状,大概是埋在土中久了土化了的小晶体(蔡国声语)

灯光下,艾叶花纹葱翠,带蓝色莹光,如雨后的萱草,洁净、鲜嫩,黄中透绿,绿中透黄;纹理清晰、澄澈,莹光内敛。外朴内华。冻石状,半透,平光下呈黛绿色在强透光下观其肌体,色泽嫩绿,晶莹剔透,胜似美玉手感爽利,不涩、不坚、不燥,具备了上等寿山石“细、洁、润、腻、湿、凝”的六德要素。

旧艾叶绿印石,经几百年变化,表面转暗沉,远看像黑石头,近看似墨玉。

寿山水坑艾叶绿,艾绿因之得名艾绿的缺点是随时间推移而颜色变深,尤其是明代以后产的大块纯晶体,但晶体质地不变,深绿庄重,沁人心肺虽然是几百年的产物,也不是一般印石可比,是绝佳品类想当初,文彭提倡冻石篆印,而南宋就已经问世的稀有的艾绿,即水坑”绿水晶”以其纯冻的身份,论纯净(无罗卜花,红格)论冻化,论颜色,论稀有都堪称第一……(《古印趣谈》张千弘……)

组成阿胶(炙)3两,艾叶(熬)3两,芍药3两,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芎藭2两,甘草(炙)2两。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

主治男子绝伤,或从高堕下,伤损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烊,分再服;羸人3服。

胶艾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组成熟地黄 艾叶(炒) 当归 甘草(炙) 芍药川芎阿胶(炙) 黄耆各30克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

加减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组成阿胶6克 艾叶6克

用法上二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功用养血安胎。

主治妊娠受伤,下血腹痛。 处方 阿胶(碎炒燥)、川芎、甘草(炙),各二两;当归、艾叶(微炒),各三两;白芍药、熟干地黄,各四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断,脐腹疼痛,及妊娠将摄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坠。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及因产乳,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月,渐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至八分,滤去渣,稍热服,空心,食前,日三服。甚者连夜并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干地黄3钱,阿胶1钱,川芎1钱,艾叶1钱。

功能主治 妇人经脉不通。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酒半盏,煎至8分,不拘时候温服。后服鳖甲散。

摘录 《理伤续断方》 处方 阿胶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艾叶3钱,川芎8分,大枣3枚。

功能主治 妇人经来几点而止,过5-6日或10日又来几点,1月之内常行2-3次,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1-2剂,次服紫金丸

摘录 《竹林女科》卷一 处方 当归5钱,芍药(炒)1钱,地榆(炒)1钱,熟地8钱,川芎2钱,阿胶(炒)3钱,艾叶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孕妇胎动不安兼漏血。

摘录 《灵验良方汇编》卷上 处方 阿胶、艾绒、川芎、甘草、当归、白芍、熟地、赤石脂、地榆、菖蒲(一用蒲黄)、小蓟(一用苏木)。

功能主治 妇人冲任虚损,崩伤淋沥,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水1钟,酒半钟,煎服。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别名 胶艾芎归汤、胶艾当归散

处方 阿胶2两,川芎2两,甘草(炙)2两,艾叶3两,当归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胞阻。胎动下血在8-9月内,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

用法用量 胶艾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胶艾当归散(《医学正印》卷下)。冷痛,加干姜2两。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 别名 地黄汤、胶艾芎归汤

处方 川当归2两,熟地黄2两,艾叶2两,阿胶(炒)3两,川芎3两(1方无地黄有甘草;1方加人参、白茯苓)。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妇人妊娠顿仆伤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或下血不止,或短气欲死。

用法用量 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胶艾芎归汤(《济阴纲目》卷八)。一方腹痛甚者,加杜仲、地骨皮。

摘录 《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 出处:《金匮要略》

备注:又名:芎归胶艾汤

总 结:半产漏下

组 成:阿胶、芎藭、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

条文: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着,有妊娠下血着,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 之。

主 治:1治妇人漏下,或半产后下血不绝。

2或妊娠下血,腹痛为胞阻。

3亦治损伤冲任,月水过多,淋沥不断。

加 减:(1)严氏治胎动经漏,腰痛腹满,抢心短气,加黄耆。

(2)千金翼治从高坠下,损伤五脏吐血,及金疮经肉绝者,加干姜。

归 经:此足太阴厥阴药也。

方 义:(1)四物:以养其血。

(2)阿胶:以益其阴。

(3)艾叶:以补其阳。

(4)和以甘草,行以酒势,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矣。

又附方:(1)一方加干姜三两。

(2)阿胶一斤,蛤粉炒,艾叶数茎,亦名胶艾汤,治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抢

心,去血腹痛。

(3)指迷方加秦艽。

煎服法:水五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内阿胶烊化,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艾叶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植物形态 9 采制 10 性状 11 化学成分 12 性味 13 功能主治 14 艾叶的用法用量 15 化学成分 16 艾叶的药理作用 17 中药中毒 171 艾叶作为温里药中毒 1711 不良反应机制 1712 临床表现 1713 治疗 172 艾叶作为止血药中毒 1721 不良反应机制 1722 临床表现 1723 治疗 18 艾叶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水分 1852 总灰分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186 含量测定 18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8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8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864 测定法 187 艾叶饮片 1871 炮制 18711 艾叶 18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8712 醋艾炭 187121 鉴别 1872 性味与归经 1873 功能与主治 1874 用法与用量 1875 贮藏 188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艾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艾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艾叶 艾叶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ài yè

2 英文参考

folia artemisiae argyi [朗道汉英字典]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rgy Wormwood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Artemisiae Argy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rgy wormwood leaf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艾叶(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艾叶

艾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1]。艾叶为灸用材料[2]。又名冰台[2]。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2]。各地均产,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2]。《诗经·王风》:“彼采艾兮”;注:“艾所以疗疾。”《本草纲目·卷十五》:“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艾叶用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olium Artemisiae Argy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argy wormwood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艾叶的别名

蕲艾、灸草[1]。

大艾叶、杜艾叶、萎蒿。

7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家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Vant的叶。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省区。

9 采制

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0 性状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11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12 性味

苦、辛,温,有小毒[1]。入脾、肝、肾经[1]。

13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止痛,止血,安胎[1]。

1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宫冷不孕,胎动不安,腹中冷痛[1]。

2治吐血,衄血,便血,血痢[1]。

3近用治慢性气管炎[1]。煎服:3~6g[1]。

4治疥、癣、湿疹[1]。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1]。

14 艾叶的用法用量

止血炒炭用[1]。干叶捣绒,制成艾卷、艾炷,供灸疗用[1]。

15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内含桉叶素、β丁香烯、松油烯醇、芳樟醇、蒿属醇、樟脑、龙脑等[1]。

16 艾叶的药理作用

艾叶油、β石竹烯及松油烯醇对豚鼠有镇咳及明显的平喘作用,对小鼠有祛痰作用[1]。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1]。此外,艾叶油对豚鼠尚有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1]。

17 中药中毒 171 艾叶作为温里药中毒

艾叶又名冰台、艾蒿、医草、黄草、家艾、甜父、艾莲、草艾、狼尾蒿子、香艾、白艾、大叶艾、野莲头、阿及艾等[3]。本品为菊科艾屑植物艾的干燥叶[3]。主要含挥发油,有34种成分,如α罗勒烯、β罗勒烯、桧烯、α蒎烯、β蒎烯等[3]。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效[3]。

1711 不良反应机制

艾叶煎剂小白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3g/kg(生药);艾叶油小鼠灌胃LD50为247ml/kg,腹腔注射为112ml/kg[4]。本药内服煎剂常用量3~9g[4]。人口服20~30g可引起中毒,100g左右可致死亡[4]。有报道用陈艾6根(约80g)煎服,10min后出现头昏、呼吸急促,相继抽搐死亡[4]。也有服艾叶水500ml,出现昏迷死亡的报告[4]。本药主要损害胃肠道、肝脏及神经系统[4]。

1712 临床表现

口服过量艾叶30min至1h后,可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咽喉干燥、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全身无力、头晕、耳鸡、四肢震颤、全身痉挛、肌肉弛缓,严重者出现谵妄、惊厥,甚至瘫痪现象[4]。也可有肝脏肿大、黄疸、胆红素尿等[4]。孕妇可引起出血或流产[4]。

1713 治疗

艾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4]:

1口服中毒者应尽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给予口服牛乳、蛋清或服用药用炭混悬液等[4]。

2置暗室内静卧休息,避免光、声等 [4]。出现痉挛、惊厥,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镇静、抗惊厥药物[4]。

3出现腹痛、腹泻时,可给予阿托品1mg皮下或肌肉注射[4]。

4保护肝脏,可给予联苯双酯、甘利欣等药物[4]。

5对症、支持治疗[4]。

172 艾叶作为止血药中毒

艾叶又名艾蒿草、家艾叶、灸草等,属温经止血药[5]。为菊科植物艾的叶片。含有挥发油,包括各种生物成分,叶还含有黄酮类成分[5]。主要药理作用有抑菌,止血,镇咳,祛痰,平喘,保肝和胆,抗过敏等[5]。

1721 不良反应机制

其挥发油成分对局部有 作用,可使肢体末梢麻痹,胃肠道急性出血,严重时可引起癫痫伴惊厥,全身吸收后造成肝细胞代谢障碍。[5]

1722 临床表现

中毒后先出现咽部干燥、恶心、呕吐等 症状,继而全身无力、四肢震颤,随后局部乃至全身痉挛,多次发作后导致惊厥、瘫痪、精神症状,还可至肝功能异常、肝大、黄疸,慢性中毒者感觉过敏、神经炎、癫痫等。孕妇可致流产[5]。

1723 治疗

艾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患者出现抽搐、惊厥时,先给予镇静药控制,缓解后方可给予洗胃、导泻,静脉补液,口服药用炭或用解毒剂处理[5]。

2对症治疗:腹痛、腹泻明显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出现中毒性肝炎者,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并口服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肝泰乐等[5]。

18 艾叶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艾叶

Aiye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18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183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184 鉴别

(1)本品粉末绿褐色。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形毛,顶端细胞长而弯曲,两臂不等长,柄2~4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细胞,顶端细胞特长而扭髓,常断落。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由4、6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艾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aC)甲苯一丙酮(10: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185 检查 1851 水分

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二法)。

1852 总灰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6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18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10℃。理论板数按桉油精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18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桉油精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010mg的溶液,即得。

18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如入正己烷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正己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8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1,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桉油精(C10H80)不得少于0050%。

187 艾叶饮片 1871 炮制 18711 艾叶

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18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18712 醋艾炭

取净艾叶,照炒炭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酷,炒干。

每100kg艾叶,用醋15kg。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片,表面黑褐色,有细条状叶柄。具醋香气。

187121 鉴别

(除显微粉末外)同药材。

187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1873 功能与主治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官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1874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1875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8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9

端午插艾是汉人很重要的习俗,根据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记载:

“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缯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身上和发饰已很少见插艾,但有些地方至今仍然保持端午节在门框上插两株艾草的习俗,那么,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

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会“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荆梦岁时记》),或“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或“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岁时杂记》),“五月朔,家家悬硃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这些古籍记载的都是当时端午插艾的状况,他们或直接在门上插艾草,或将艾草做成老虎的样子,然后寄托了心中的美好愿景,期盼通过艾草的药效和诚心祈福,能让自家驱邪避害,平安多福。

但通过艾草来驱瘟辟邪的习俗却是来自远古,早于端午节的出现,那时我们的先祖已经认识到艾草可入药,“艾叶能灸百病”,春秋之前就有记载医者将艾草用于针灸,而长期的实践也证明,熏艾草可以抗菌、抗病毒、止血、祛痰、平喘、镇静、抗过敏和护肝利胆等,其药效最好当是农历五月时,五月中下旬到了夏至艾草就会长得很快,药效降低,所以端午前后采集艾草晒干是最好的时间段。

同时古代先民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气候湿热,毒虫出没,瘟病流行,人们容易得病,巫术是远古时期驱除毒病的最主要手段,远古的巫术与今日人们理解的并不一样,不尽是迷信,除了咒语、巫舞、符图外,还会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黄之类药物,后来符咒部分的咒语、巫舞、符图逐渐失传,但插艾挂蒲和喝雄黄酒却保留了下来,再后来蛇越来越少见,雄黄酒也很少人喝了,到了今日,就只剩下了插艾挂蒲的习俗了。

而从实用的角度看,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也可净化空气,艾草无毒无害,却又能起到蚊香和空气净化器的作用,人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用呢?

以上是关于端午插艾的由来,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