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道的“风寒感冒”为啥会在古代成致命的“杀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9收藏

微不足道的“风寒感冒”为啥会在古代成致命的“杀手”?,第1张

在一些古代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见有人说自己身体不适“偶感风寒”,甚至“风寒”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而且很多古代人都因为风寒而丧命。

那么风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呢?古代风寒是现代的感冒吗?古代人又是怎么医治风寒的呢?

风寒其实是一种医学术语,指的是风和寒结合所引发的病症,医学宝典《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记载:“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人患上风寒的时候,人的汗毛与毛发都挺直,皮肤的毛口紧闭,身体发热。风寒常常是因为受外界的寒风刺激,或者机体在长时间感受某一温度而忽然天气转变,人的身体来不及适应就会患风寒。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等,与我们现在的感冒十分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

我们现在所说的感冒在中医理论中可以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古人所说的风寒则是风寒感冒,它属于太阳经证,主要是因为劳累或者身体没有恢复过来又遭遇伤风受凉引起的,主要是外因所致。

而风热感冒是受风热之邪引起的。在医书《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有记载:

“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患风热病症的人,都是因为风热之气从皮肤进入了肺部,肺部受损,使人的症状如同风寒感冒一样,但其实诱因不同,所以并不是同一种病而且治疗方法也不同。

现在感冒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病症,可在古时候医疗条件极差,饮食水平也不高,又因为那时候人们体质差寿命短,在我们现在看来小小的“风寒”就可能会夺走古人的性命。

清代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的儿子二皇子永琏就是因“北郊阅射”“结果令随观焉,冒寒得疾薨。”这个可怜的皇子就这样丢了性命。

除了乾隆的儿子,《三国演义》里记载,袁绍也死于风寒感冒,“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议欲攻许都。”袁绍的感冒都严重到吐血了,又要商议讨论攻打许都的事,急火攻心,病症又严重,自然没有扛过这一劫,一命呜呼了。可见在古时候,风寒可不是一个小病呀。

对于风寒的治疗方法,当时虽然没有现在的处方药与针剂,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调养生息,但也有那个时代的治疗方法。

在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对风寒这一病症的治疗方法:“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风寒时发热头疼,不过“脉反沉”不完全是风寒感冒的症状,即身体虚弱 有阴虚的表现,应该服用四逆汤,四逆汤主要由是附子、干姜和蜜制的甘草煎制而成,具有温中祛寒,治疗冷汗自出和四肢厥逆等症状。

对于完全的风寒感冒。

首服桂枝汤。

桂枝汤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多次,可谓是《伤寒杂病论》中的“第一方”,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而得风寒时,出汗且身体发冷,鼻塞干呕,应该服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对于得风寒时发热出汗有良好的效果。

另一个方法就是饮麻黄汤。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对麻黄汤也有记载:“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同样是伤风寒,若症状是腰酸背痛但不出汗时,应该服用麻黄汤。

虽然桂枝汤和麻黄汤都是治疗风寒的药方,但却不能滥用,对于两者的用法有所区分,对于伤风寒时,有汗无汗用法不同,脉浮紧和脉浮缓的用法也不同,除了这两者之外,也要注意时令季节,“春忌麻黄夏忌桂”也具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不按照病症随意用药的话,轻则身体不适或,重则危及生命。《伤寒杂病论》中说: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如果病了三日,出汗呕吐还不行的话,就要再次把脉,脉搏若出现“浮紧”现象,身体仍然发热,随意用桂枝汤极有可能会引起不适,所以禁用桂枝汤。

桂枝汤和麻黄汤都是能看得起病的人家才能服用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大部分的穷苦民众都是看不起病的,不能服药的话可知是多么危险,连皇帝的儿子都因为风寒致死,更别说没有什么医疗条件的穷苦人家了,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风寒感冒”却令人古人望而生畏了。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药物治疗还有物理治疗,多盖几层被子捂出汗或者稍微运动一下发汗,再者用食疗法喝姜汤吃生姜,扛得住病就痊愈了,免疫力也会增强,扛不住的话也只能一命呼呼了。

所以说还是要感谢能够生活在现代,起码医疗条件的改善,让人类的寿命也不会因为小小的风寒而终结了。

多喝水治不了感冒是真的,但是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很多人都认为感冒后多喝开水就可以治疗感冒,但这很明显是没有科学理念的,而且频繁喝热水对身体也并不好,适量饮用即可。没有多少人认为多喝水可以治愈感冒吧。

没有有效的消炎药物,其实轻微的感冒就是像你所说是那样“多休息多睡觉,过一段时间也会自动好”。但严重了以后就必须进行消炎处理,比如现在的吃消炎药,打消炎针等等,古代人对病情的认识只保留的表面,如:发烧、发热等,对病情的内因知道的不是很具体;经常产生人为的交叉感染,严重后且得不到有效治疗。

通常,这是由于冷风的刺激或身体无法适应突然的气候变化造成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发烧、咳嗽、流鼻涕等,这些症状全年都很常见。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成年人平均每年感冒两三次,儿童感冒的频率更高,中医基本上是基本的,而且效果非常缓慢。此外,还有许多庸医,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病人就会被延误。但是现在人们有很多药物,他们可以自己服用而不用问医生。自然治疗很快。

此外,古代的健康状况不如今天。交叉感染很容易携带。此外,人体本身也没有那么强壮。当然,很快就可以挂起来了。有人怀疑曾梵可能看到项羽走了,所以他假装死了。事实上,他隐居在山洞里。然而,根据古代的医学水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被毒害致死的。感冒分为多种,有急性,有慢性,但大多都是病毒导致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没有有效的消炎药物,其实轻微的感冒就是像你所说是那样“多休息多睡觉,过一段时就好了。

会也不会。

古代风寒感冒和现代差不多,多数是细菌侵入人体造成的,免疫系统可以轻松应对,但如果是病毒性感冒,那么死亡率就会大幅提高。

古代感冒病毒又比较原始,变异率还没达到顶峰,所以毒性比较大,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中药抗病毒治疗,那么很大可能会感染肺部,形成肺痨,然后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必死。

这些古人他们所说的风寒,确实和我们当今社会所说的感冒是一种非常类似的病症,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因为风寒它是由自然外物感染形成的,比如说在一些天气寒冷或者是天气变化多端的日子里面感染上的,一冷一热就会让人很容易就患上风寒,常见的症状,那就是发烧流鼻涕和咳嗽,虽然说这些病都是小病,但是在古代社会中却是一种非常要人命的病,尤其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由于古代他们的医疗水平比较的落后,加上老人的抵抗能力很差,因此在患上风寒之后简直就是一种对人很大的折磨。稍不注意就会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面离开人世之间。

在一些电视剧的情景里面,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的问号,那就是说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了,而对方回答到最近家里面什么都还是挺好的,只是我最近因为天气的状况,偶感风寒,导致自己身体出现了不舒适的情况,由此看来古人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之下患风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风寒和现在社会所说的感冒有什么不同?

现在社会的感冒它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古代所受的风寒是属于感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内容以及它的概念没有感冒这么多罢了,而风寒感冒主要是因为天气寒冷引起的,它导致体内的阳气受损,而风热感冒则是因为天气太过于炎热,导致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情况,可以说风热感冒比风寒感冒更加的恐怖,也更加的难治疗。

对于风寒这种病,古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比如说熬姜汤,在这些姜汤里面还会添加一些特制的甘草中药,由此来去除体内的寒气,还有一种常见的,那就是通过熬煮枇杷树的叶子,这样也能够起到一种驱赶风寒的作用,这些原材料都取自于自然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因此看来风寒在古人眼里也并不是无药可治的。只需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善于发现一些草药,就可以做得到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