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伏流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河出伏流是什么意思,第1张

河出伏流的意思是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河出伏流,汉语成语,拼音是héchūfúliú。出自《淮南子·坠形训》:“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周室之势既微,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概。以及青春自信一旦风骨标举,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气脉贯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出现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壮美图景。

例句:

1、少年展现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气质。

2、其实也没这么慢,心意把开始很难练,不过只要入门了,后面自会精进神速,如河出伏流,自汇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前途似海啊!

3、虽然笔下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但呈现的却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别样风采。

4、那些东西虽然天真,但是却有红日初生,河出伏流的经典气象,看得出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

势不可挡的趋势。"河出伏流,一泄汪洋"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它的含义是指当河水从一条小河流或者溪流中涌出时,会迅速汇聚成汪洋大海,形容力量源源不断,势不可挡。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事物的发展或力量的表现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比喻力量或事物发展的势头如同大海般广阔和强大。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意思是红日初升,照耀大地,长江奔流向东,河水汇入大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比喻中国***的革命事业像太阳升起,照耀着整个中国,像长江奔流不息,最终汇入大海一样,革命事业也会不断前进,最终胜利。

水经注》全书共40卷,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文字则是《水经》的20余倍,达32万字。其内容非常丰富,它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古迹等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因此此书已不是简单地注释《水经》,而是在《水经》的基础上独具匠心的再创作,在我国古代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水经注》对1252条大小河流进行了全面记载,描述了各个河流的发源地点、干流大小、支流分布、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流程长短、方向以及水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等情况。其中对北方一些河流的描述更为具体、详尽,说明郦道元对这些河流非常熟悉。他既引用了许多古书的记载,也有不少他自己实际调查的结果。《水经注》中不仅记载了有水河道,而且还记载了无水旧河道24条,这些记载可为今天寻找地下水源提供了线索。

参考资料:

http://wwwccntcomcn/wisdom/kehai/lidaohtm

河出伏流

发 音 hé chū fú liú

释 义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出 处 语出《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示 例 周室之势既微,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一泻千里之概。★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1]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