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出来以后前景怎么样?以后考取中国社科院的博士会有优势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8收藏

请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出来以后前景怎么样?以后考取中国社科院的博士会有优势吗?,第1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是非常不错的,含金量较高,以后考取中国社科院的博士会有优势的。

下面从多角度对该校进行分析介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以应用决策研究为主导、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础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为1958年10月设立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8年机构撤销;1980年更名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据2018年7月广东社科院官网显示,广东社科院内设机构19个,直属机构4个;公益一类编制289名,在职人员246人;拥有1个博士学位联合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为1958年10月设立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68年,机构撤销。

1972年,恢复设立,更名为广东省理论研究室。

1973年,改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80年,更名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直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的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1985年5月28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扩大会议决定,成立研究生部。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批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培养单位。

2016年11月2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方志馆、孙中山基金会等四家单位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举行了进驻揭牌仪式,标志着广东社会科学中心正式启用。

2020年10月30日,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上师大是重点一本。

上海师大是一所师范类公办一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入选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设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330亩,校舍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50余万册,馆藏古籍约18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全校固定资产总值24亿余元;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0个研究机构,本科专业86个;有全日制本科生21000多人,研究生7000多人,留学生2100多人,夜大生约13000人;有教职员工2915人,其中专任教师1831人。

1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1个,另外还有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高峰学科,8个上海市高原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6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2图书馆

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近300万册,各类数据库达到90多个。

其中上海地方史资料较为完备,上海地区历史人物的诗文集收藏亦较齐全,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作品收藏比较丰富。馆藏中小学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较为丰富,且有一定特色。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被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复旦考研比较容易考上的专业有以下这些:

1、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业

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业隶属于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这是一个以社会学一级学科为主,兼有心理学、公共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现下设四系两所: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民族研究所。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拥有独立的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应用心理(MAP)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社会心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后。

2、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创办于1984年,是国内创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博教学与科研的高教机构之一,是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现为学校独立二级教学研究机构(院级系)。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的人才学历培养体系。重点培养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和管理、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博物馆数字化开发、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文物艺术品开发经营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3、复旦大学图书情报专业

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于2014年新设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于2015年起面向各院校、各单位招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考研一本通

安徽师范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中国语言文学(8个二级学科)、中国史(7个二级学科)、化学(5个二级学科)、生物学(11个二级学科)、生态学

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专门史、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地理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心理语言学

博士后流动站 4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生物学、化学

硕士一级学科共有26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

15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世界古代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专门史与整体史、新闻学、传播学、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音乐与舞蹈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美术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音乐)、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生物)、英语笔译、英语口译、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

★ ★ ★ ★ ★ ★ ★ ★ ★★ 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 ★ ★ ★ ★ ★ ★ ★ ★

“安徽师范大学”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42491htm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是一所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万余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传媒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6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学校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安徽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6个本科专业(另有5个专业方向)。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18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63人,其中正高职称252人,副高级职称44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3695人,其中,博士生157人,各类硕士生4257人,普通本科生22375人,留学生160人,成人本专科生6746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3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文献总量3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并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加快安徽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有关数据截至2011年10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