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痧气?
古人认为,“痧气”主要是由风、湿、火三气相搏而为病。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旺盛,人若劳逸过度,则容易感邪,而常发痧;若体质虚弱,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会乘虚而入。中医古籍中有关“痧气”的记载,则涉及到内、外、儿、五官等各种疾患。《痧症合壁》一书就介绍了四十多种痧,连附属的共一百多种,根据其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惊厥、癫痫之类,“烂喉痧”类似化脓性扁桃体炎,“瘪螺痧”类似脱水症,“盘肠痧”类似肠梗阻,“烂肠痧”类似阑尾炎,以病因定名的有“寒痧”、“风痧”、“热痧”、“暑痧”等。因此,当治“痧气”应辩证辨病论治。“热痧”、“暑痧”可以针灸、挑刺、刮痧法辅以药物治之,如其他的“痧气”则应去医院诊治,切勿耽误病情。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搅肠痧的方剂 2 古籍中的搅肠痧 1 拼音
jiǎo cháng shā
2 注解
搅肠痧 病证名。即干霍乱。《世医得效方》卷二:“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痧。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医碥》卷三:“若无吐泻而止转筋、腹痛者,名干霍乱。”参见干霍乱条。
治疗搅肠痧的方剂 诸葛武侯平安散主治:干霍乱,欲吐不得,欲泻不能,变在须臾,名搅肠痧;或遍体紫黑,名乌痧胀。用法用量:每用清水,以
更多治疗搅肠痧的方剂古籍中的搅肠痧 《医学心悟》:[卷三]腹痛
、气血、虫蛊,辨法亦与心痛相符。惟有肝木乘脾、搅肠痧、腹内痈,兹三症有不同耳。经云∶诸痛皆属于肝,
《卫生易简方》:[卷之三]发痧
,作三服;仍用炒盐先熨脐下气海穴,勿令气冷。治搅肠痧若阴痧,腹痛而手足冷,看其身上红点,以灯草蘸油
《成方切用》:[卷三下涌吐门]干霍乱吐方,邪不得出,壅遏正气,关格阴阳,其死甚速,俗名搅肠痧。切勿与谷食,即米饮下咽亦死。)烧盐热童便三饮
《类经图翼》:[卷十一针灸要览]诸证灸法要穴灸中脘、天枢、气海四穴,立愈。〔干霍乱〕即俗名搅肠痧也。急用盐汤探吐,并以细白干盐填满脐中,以艾灸
《杂病心法要诀》:[卷四]霍乱总括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阴痧 41 症状 42 治疗 5 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阴痧 51 分类 6 冷痧·阴痧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阴痧的穴位 2 治疗阴痧的方剂 3 治疗阴痧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阴痧 1 拼音
yīn shā
2 英文参考yin sha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阴痧:1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2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3冷痧。
4 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阴痧阴痧(yin sha disease[1])为病证名[2]。痧证之一[2]。是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以腹痛,手足冷等为常见症的痧证[1]。
41 症状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2]。《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焠;或因秽气所触而致。”
42 治疗
宜藿香汤[2]。
5 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阴痧阴痧为病证名[2]。痧证之一[2]。为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2]。见《痧证指微·阴症》。《痧证指微·阴症》:“有四症,俱猝然而发。”
51 分类其一症,头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摇动,牙关咬紧,不言眼定,头摇脚掉,手足面容变黑色,如六脉全无,元气已脱,多不治[2]。宜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脚趾尖及两曲池穴,刺出微血[2]。
其二,猝然身热暴躁,叫号不出,头摇脚掉,牙关紧闭,不言,眼定,身强,六脉全无,初则面红,渐渐紫暗,而变黑色者不治。宜先用麻油以牙刷柄撬开牙关,灌入,再以绿豆煮清汁一碗冷服[2]。苏后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风府、膏肓、命门穴[2]。
其三先患伤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颤不语[2]。脉息全无,面黑色者,亦属逆症[2]。所治刮刺同前,药用砂仁、木香、槟榔、青皮、广皮、灯心,阴阳水煎服[2]。
其四先患伤寒未愈,复感邪,腹痛泄泻,初不发热,渐渐发热,热极不语[2]。刮针俱同前,仍服前药如芦粟梗五钱、石榴皮三钱、伏龙肝三钱、江鱼背脊刺三钱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钱,泻止而伤寒亦愈[2]。
6 冷痧·阴痧阴痧为病证名[2]。痧证之一[2]。即冷痧[2]。《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为痧证之一[3]。《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人当夏月乘凉于深堂广厦之中,消暑于冰雪瓜桃之类,遂致遏郁清阳,阴寒内沍,伤脾败胃,凝结成痧者有之;又或寒凉败脾,食痰内滞,或夜凉失被,触犯外邪;又如暑天行路,骤饮冰浆,酷日操劳,多啖生冷。发则呕泻、腹痛,面白唇青,汗出肢冷,甚则畜血唾血,寒僵热溢,阴极似阳;或为盘肠、吊脚等痧症,死者,不知凡几也。若以时令温热,辄用寒凉,无不立毙。是当以脾胃为主,疏散温通,以开结滞,加以刮放,自安。”
7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红痧的症状 5 红痧的治疗 6 关于痧 61 病因病机 62 症状 63 辨证分型 64 治疗 65 分类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红痧的穴位 2 治疗红痧的方剂 3 治疗红痧的中成药 4 红痧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红痧 1 拼音
hóng shā
2 英文参考sha disease with red erup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红痧(sha disease with red eruption[1])为病证名[2]。是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以皮肤隐隐红点,状如麻疹为主症的痧证[1]。痧证之一[2]。
4 红痧的症状痧证见皮肤红点隐隐者。
《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㾦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焠刮。”
5 红痧的治疗
内服用荆芥汤等[2]。
6 关于痧痧为病名[3]。指感触秽浊不正之气而出现腹痛、吐泻等症[3]。多见夏秋二季[3]。《痧症全书·论痧》:“古无痧字……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也。”
61 病因病机《古方选注》:“痧者,寒热之湿气,皆可以为患,或四时寒湿,凝滞于脉络;或夏日湿热,郁遏于经隧;或鼻闻臭气,而阻逆经气;或内因停积,而壅塞府气,则胃脘气逆,皆能胀满作痛,甚至昏愦欲死。”
62 症状《痧胀玉衡》卷上:“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63 辨证分型《急救痧症全集》卷上:“痧者,厉气也,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瘀,遇食积痰火则气阻血滞,最忌热汤热酒。”
64 治疗外治用刮法、刺法、推拿法,内服平安散、武侯行军散、散痧汤等[3]。
65 分类痧证有热痧、寒痧、暑痧、瘟痧、阳痧、阴痧、绞肠痧等[3]。
7刮痧(Skin scraping) ,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本文2023-08-06 21:09: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