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熟地黄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来源 7 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效及主治 10 熟地黄的用法用量 11 化学成分 12 熟地黄的药理作用 13 熟地黄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制法 134 性状 135 鉴别 136 检查、浸出物 137 含量测定 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72 对照品溶液制备 1373 供试品溶液制备 1374 测定法 138 性味与归经 139 功能与主治 1310 用法与用量 1311 贮藏 1312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熟地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熟地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熟地黄 1 拼音

shú dì huáng

2 英文参考

prepared rehmannia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repared rehmannia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熟地黄为中药名。出《本草图经》。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1]。又名熟地[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repared rehmannia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 Libosch.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2]。

7 产地

主产河南、浙江等地[2]。

8 性味归经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2]。入肝、肾经[2]。

9 功效及主治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2]:

1治肝肾阴虚,头晕耳鸣,消渴,骨蒸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溲数,遗精[2]。

2治血虚萎黄,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2]。

熟地黄为眼科常用补血药,具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

(1)用于肝肾亏损所引起的视物昏花,蚊蝇飞舞,视瞻昏渺,近视,远视,圆翳内障等。常与枸杞子、菊花等配伍,如杞菊地黄丸。

(2)用于血虚所致的头晕目眩,宿翳,目痒等。常与当归、白芍配伍,如四物汤。

10 熟地黄的用法用量

煎服:9~30g[2]。

11 化学成分

地黄含多种苷类,主要是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筋骨草醇、地黄苷、梓醇(Catalpol),糖类和氨基酸[3]。地黄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堿等[3]。

12 药理作用

地黄可强心利尿,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3]。还能抗炎、保肝、抗肿瘤。乙醇提取物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及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3]。曾有报道,地黄有降血糖作用[3]。

13 熟地黄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熟地黄

Shudihuang

REHMANNIAE RADIX PRAEPARATA

132 来源

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133 制法

(1)取生地黄,照酒炖法(附录ⅡD)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2)取生地黄,照蒸法(附录ⅡD)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134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135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6: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01%的2,2二苯基1苦肼基无水乙醇溶液浸渍,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136 检查、浸出物

同地黄。

1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l%醋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毛蕊花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137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即得。

137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最粗粉约2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减压回收溶剂近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转移至10μ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花糖苷(C29H36015)不得少于0020%。

138 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139 功能与主治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颏发早白。

1310 用法与用量

9~15g。

1311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312 出处

六味地黄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4首。常用方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六味地黄丸处方组成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和泽泻60g,粉碎成细粉,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六味地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7/5/1 19:25:50 共164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地黄饮片不需要蒸煮。只有熟地黄需要蒸煮,我们必须要遵古炮制,才能起到它的疗效。熟地黄的加工方法:取净地黄,置锅内加黄酒伴匀,置罐内密封好,用武 火 加热,隔水炖至约48小时,炖至内外漆黑快发虚为度,取出烘干即可。 另外地黄的加工方法,去净杂质,用清水洗净,堆润至透,凉至5成干切片,晾干或烘干。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地黄的功能主治 6 饮食禁忌 7 地黄药典标准 71 品名 72 来源 73 性状 731 鲜地黄 732 生地黄 74 鉴别 75 检查 751 水分 752 总灰分 753 酸不溶性灰分 76 浸出物 77 含量测定 771 梓醇 77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74 测定法 775 毛蕊花糖苷 776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777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778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79 测定法 78 地黄饮片 781 炮制 782 鉴别 783 检查 、浸出物 、含量测定 784 性味与归经 7841 鲜地黄 7842 生地黄 785 功能与主治 7851 鲜地黄 7852 生地黄 786 用法与用量 7861 鲜地黄 7862 生地黄 787 贮藏 79 出处 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黄 地黄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dì huáng

2 英文参考

radices rehmanniae [朗道汉英字典]

adhesive rehmannia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地黄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426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60g 瓶 92 中成药部分 427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5g 袋 092 中成药部分 428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6g 袋 11 中成药部分 429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24g 袋 39 中成药部分 430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30g 瓶 48 中成药部分 431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36g 瓶 57 中成药部分 432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40g 瓶 63 中成药部分 433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48g 瓶 75 中成药部分 434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54g 瓶 83 中成药部分 435 36 六味地黄丸 水蜜丸 72g 瓶 109 中成药部分 436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9g 丸 076 中成药部分 437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36g 瓶 31 中成药部分 438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40g 瓶 34 中成药部分 439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54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440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60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441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72g 瓶 61 中成药部分 442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90g 瓶 76 中成药部分 443 36 六味地黄丸 蜜丸 120g 瓶 102 中成药部分 444 36 六味地黄丸 水丸 5g 袋 099 中成药部分 445 36 六味地黄丸 水丸 6g 袋 12 中成药部分 446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91 中成药部分 △ 447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10丸 瓶 051 中成药部分 448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12丸 瓶 061 中成药部分 449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48丸 瓶 23 中成药部分 450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75丸 瓶 35 中成药部分 451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80丸 瓶 38 中成药部分 452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90丸 瓶 42 中成药部分 453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120丸 瓶 56 中成药部分 454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180丸 瓶 82 中成药部分 455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87 中成药部分 456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216丸 瓶 98 中成药部分 457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08 中成药部分 458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300丸 瓶 134 中成药部分 459 36 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16 中成药部分 460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60g 瓶 88 中成药部分 461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6g 袋 1 中成药部分 462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30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463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36g 瓶 55 中成药部分 464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40g 瓶 6 中成药部分 465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54g 瓶 8 中成药部分 466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72g 瓶 104 中成药部分 467 37 知柏地黄丸 水蜜丸 250g 瓶 33 中成药部分 468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120g 瓶 74 中成药部分 △ 469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36g 瓶 24 中成药部分 470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54g 瓶 35 中成药部分 471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60g 瓶 39 中成药部分 472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72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473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90g 瓶 57 中成药部分 474 37 知柏地黄丸 蜜丸 9g 丸 073 中成药部分 △ 475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9 中成药部分 △ 476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120丸 瓶 55 中成药部分 477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180丸 瓶 81 中成药部分 478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87 中成药部分 479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216丸 瓶 97 中成药部分 480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07 中成药部分 481 37 知柏地黄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159 中成药部分 482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9g 丸 088 中成药部分 483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36g 瓶 32 中成药部分 484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54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485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60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486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72g 瓶 6 中成药部分 487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90g 瓶 74 中成药部分 488 38 杞菊地黄丸 蜜丸 120g 瓶 97 中成药部分 489 38 杞菊地黄丸 水蜜丸 30g 瓶 53 中成药部分 490 38 杞菊地黄丸 水蜜丸 45g 瓶 79 中成药部分 491 38 杞菊地黄丸 水蜜丸 48g 瓶 84 中成药部分 492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94 中成药部分 △ 493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48丸 瓶 24 中成药部分 494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120丸 瓶 57 中成药部分 495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180丸 瓶 85 中成药部分 496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9 中成药部分 497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216丸 瓶 101 中成药部分 498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12 中成药部分 499 38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166 中成药部分 500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60粒 盒(瓶) 93 中成药部分 501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18粒 盒(瓶) 29 中成药部分 502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20粒 盒(瓶) 32 中成药部分 503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24粒 盒(瓶) 38 中成药部分 504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30粒 盒(瓶) 47 中成药部分 505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36粒 盒(瓶) 57 中成药部分 506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40粒 盒(瓶) 63 中成药部分 507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48粒 盒(瓶) 75 中成药部分 508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50粒 盒(瓶) 78 中成药部分 509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72粒 盒(瓶) 11 中成药部分 510 38 杞菊地黄胶囊 胶囊剂 03g80粒 盒(瓶) 122 中成药部分 511 38 杞菊地 片剂 48片(糖衣) 盒(瓶) 4 中成药部分 △(指用量为一次3~4片,一日3次的品规) 512 38 杞菊地 片剂 36片(糖衣) 盒(瓶) 3 中成药部分 513 38 杞菊地 片剂 60片(糖衣) 盒(瓶) 5 中成药部分 514 38 杞菊地 片剂 100片(糖衣) 盒(瓶) 81 中成药部分 515 38 杞菊地 片剂 36片(薄膜衣) 盒(瓶) 33 中成药部分 1033 90 明目地黄丸 蜜丸 9g 丸 1 中成药部分 1034 90 明目地黄丸 蜜丸 54g 瓶 53 中成药部分 1035 90 明目地黄丸 蜜丸 60g 瓶 58 中成药部分 1036 90 明目地黄丸 蜜丸 90g 瓶 84 中成药部分 1037 90 明目地黄丸 蜜丸 120g 瓶 11 中成药部分 1038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60g 瓶 107 中成药部分 △ 1039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6g 袋 13 中成药部分 1040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30g 袋 56 中成药部分 1041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36g 瓶 67 中成药部分 1042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40g 瓶 74 中成药部分 1043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54g 瓶 97 中成药部分 1044 90 明目地黄丸 水蜜丸 120g 瓶 203 中成药部分 1045 90 明目地黄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116 中成药部分 △ 1046 90 明目地黄丸 浓缩丸 120丸 瓶 71 中成药部分 1047 90 明目地黄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112 中成药部分 1048 90 明目地黄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38 中成药部分 1049 90 明目地黄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204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5 地黄的功能主治

地黄为眼科常用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1)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眼底出血,前房出血及白睛溢血等眼部血证。常与蒲黄、旱莲草、侧柏叶、藕节、黄芩炭等配伍组成凉血止血方剂。

(2)用于火热眼病后期,或阴虚火旺,或消渴目病等。本品有养阴生津之功。常与麦冬、花粉、玉竹等配伍使用。

6 饮食禁忌

服用地黄忌吃葱、蒜、萝卜、一切血[1]。

7 地黄药典标准 71 品名

地黄

Dihuang

REHMANNIAE RADIX

72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73 性状 731 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7L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732 生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7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散有较多分泌细胞,含橙**油滴;偶有石细胞。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较少。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

生地黄粉末深棕色。木栓细胞淡棕色。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核状物。分泌细胞形状与一般薄壁细胞相似,内含橙**或橙红色油滴状物。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约至92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梓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4: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6: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01%的2,2苯基1苦肼基无水乙醇溶液浸板,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 水分

生地黄不得过150%(附录ⅨH 第一法)。

752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7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K)。

7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50%。

77 含量测定 771 梓醇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77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梓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梓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生地黄)切成约5mm的小块,经80℃减压于燥24小时后,磨成粗粉,取约0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浓缩至近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7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生地黄按干燥品计算,含梓醇(C15H22010)不得少于020%。

775 毛蕊花糖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776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醋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检浏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毛蕊花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777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778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含量测定]项梓醇项下续滤液20ml,减压回收溶剂近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779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生地黄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花糖苷(C29H36015)不得少于0020%。

78 地黄饮片 78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782 鉴别

(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783 检查 、浸出物 、含量测定

同药材。

784 性味与归经 7841 鲜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7842 生地黄

甘,寒。归心、肝、肾经。

785 功能与主治 7851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7852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蒡热,内热消渴。

786 用法与用量 7861 鲜地黄

12~30g。

7862 生地黄

10~15g。

787 贮藏

鲜地黄埋在沙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7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8

腌制生地黄的过程中,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一、生地黄是一种什么食材?

生地黄它是一种中药,一般情况下都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都有生地黄的身影,很多的地方都把种植生地黄当做农民增收的手段,生地黄当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好处的物质,把生地黄当作要去使用的话,能够治疗口干舌燥以及一些温热病,除此之外,生地黄还能够达到生津止渴养血的功效。

二、腌制生地黄的过程中,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很多人在使用生地黄的过程当中会把生地黄进行腌制,有人也把生地黄的腌制称为炮制,主要用到的原材料有辣椒八角白酒白糖以及食盐,把这些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再把生地黄洗干净,加入这些混合好的原材料进行腌制和泡制之后就能够做出可以长时间存放的生地黄。

三、生地黄还可以怎么使用?

其实生地黄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生地黄的药用价值非常的大,因为生地黄能够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以及阴虚发热和雪崩等等这些疾病,所以大部分情况之下,生地黄都会被当作中药去使用,但是平时的生活当中,大家可以在熬汤的时候加一点点生地黄,长期这样去使用的话,就能够在无形当中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完全能够达到养血滋阴的功效,还有就是一些经常有便秘的女性朋友们,在使用了含有生地黄的汤品之后,便秘的症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不过要说到生地黄最好的使用方法,那就是和其他中药搭配在一起,熬成汤药之后服用,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地黄的作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