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 十二经脉 穴位间的口诀。谢谢。
我的十二经脉及穴位之间的口诀比较多,请作为纪念慢慢掌握吧! 秘传穴位疗法经验- 歌诀 人体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 大椎尾闾通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 开心活关前后心、神阙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秘法治病九穴先。 注解: 通阳的主穴即是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尾闾是内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就在腰阳关附近、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必须经过的地方、故阳气最易至此最易受到阻滞、凡疲劳或阳气不足者多先在此处特别酸痛、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是升阳的第一大穴、而涌泉穴是虚阳上聚的速降首穴、{可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 前后心即为点穴中的前后对心穴。前心穴在剑突下两旁约三横指、主治胸、胃、腹诸病、后心穴在至阳旁五分、主治全身任何痛证、此穴为通阳第二关、{第三关为百会、第一关是腰阳关}。本穴对心绞痛、胸脘腹痛有即时缓解做用。为止内脏病痛之要穴。 带脉通畅、全身轻松、现在的人特别注重的、用手法扯、掐、捻连续三至五次需要快手法操作、否则病人紧张效果不好。 牵穴治病术: 凡人体各部位受伤肿痛、取其伤部位的上下相近的关节即为治疗点、受伤部位以上的称截穴、受伤部位以下的称牵穴。 1:颈部的牵穴; 双大杼、双肩井、双附分、 2:肩胛部; 肩井、曲池、 3:肩髃、肩头、臑部; 曲池、手三里。 4:肘关节、肘上中肱; 内关、外关、合谷。 5:肘臂部; 内关、外关、合谷。 6:腰部; 双环跳、双委中、双承山。 7:腰髋部; 双承扶;双委中、双承山。 8:髋骨、腹中部; 阳陵泉、委中。 9:膝关节; 阳陵泉、委中。 截穴治病术: 1:颈部、肩胛部、双新设、 2:肩关节、肩臑部; 肩井、附分、天宗。 3:腋前、肘关节、中肱; 肩髃、肩贞、极泉。 4:腕关节、肘臂; 曲池、曲泽、少海。 5:手部; 内关、外关、阳溪、神门、阳谷。 6:腰髋部; 双大肠腧。 7:膝关节;环跳、髀关、 8:踝部; 跗阳、阴凌泉、阳陵泉、足三里。 9:足部; 昆仑、解溪、中封。 2009-08-23 21:38特效腧穴的调治法---辽东经络堂 心脏的反应点在心腧、肝脏的反应点在肝腧、胃的反应点在胃腧与膈腧、肺的反应点在肺腧、肾的反应点在肾腧、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腧腧、癌症的反应点在膈腧。 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 ------- 足三里、 头痛 -----卤会 伸展一切经脉----- 申脉、 鼻病 -----风门 一切筋病 ---------- 承筋、 尿多 ------小指第一关节、 一切骨病 -------- 绝骨、 更年期----- 隐白 一切疹病 ---------- 百虫窝、 咳喘 ------ 定喘 一切主升 ---------- 百会、 胆囊炎-----胆囊穴 一切主降 ----------- 涌泉、 面瘫 --------牵正 内外伤 ------------ 承山 阑尾炎----- 阑尾穴 血压-------------- 三阴交 中风 ----- 悬钟 经验四穴: 血海领血超、膻中气可消、命门阴阳论、全身在大包。 独特穴位诊疗: 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 男科病亦有反应、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胸腔有病的人膻中一定有反应。 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脘有反应的、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腧附近多有错位、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如果环跳也有压痛即可确诊。 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胃肠病在足三里有反应、印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太阳、风池、头维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多一次治愈。 中府穴是肺经病变的反应点、坐骨神经痛在天宗附近有压痛、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呃逆点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泻便秘取天枢、女人肩背酸痛取附分、膏盲、男人肩膀酸痛取天柱、肩井、肩胛内上角对肩周炎有特效的、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结肠炎在章门有压痛、胃溃疡在足三里下2寸及梁丘穴有反应、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漏谷、阴凌泉穴有压痛、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有压痛、胆道在胆囊穴和外丘穴有反应、阑尾炎在阑尾穴有反应、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足三里下三寸有反应、{以上的反应点在同侧}。 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胃肠痉挛大多在5--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 2009-08-22 12:25各种慢性病治疗取穴治法如下 1、脑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脑血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面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面瘫处五针谬刺法 4、截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5、瘫风:针阿是穴,严重者加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6、坐骨神经痛,加环跳,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7、少儿近视: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牛车运转法。 8、眼脍下垂: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9、糖尿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0、精神分裂症(中医名癫狂):重泄肝俞,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1、儿童好动症:肝俞行间为主 12、中风偏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3、腰痛:重在补肾,排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4、重肌无力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5、亚健康: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6、痿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7、类风湿:关元、支沟、肝俞、行间,我阿是穴 18、尿毒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肾俞 19、心脏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0、肺结核: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1、急慢性支气管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2、慢性胃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脾俞,中脘。 23、胃萎缩: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建星,上脘 24、癫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重泄肝俞 25、肾病综合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补肾俞 26、高血压:重泄肝俞,行间,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7、白血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8、甲亢,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甲亢处 29、甲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补心脾、肾俞 30、艾滋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1、血液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2、乳腺癌:关元、支沟、肝俞、行间针乳腺瘤处,排针法可针十针 33、骨肉恶性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肿瘤处用谬刺法 34、各类癌症:谬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5、植物人: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急性病:透天凉针法时间三十分高烧立退 小儿感冒高烧,风池; 小儿积食兼感冒高烧,先用开塞露泄下食积硬便,再针风池三十分,烧立退; 成人高热针风池,行间; 成人感冒要寒发热,针风池; 各类热肿痛,针风池、行间三十分,心俞,肝俞,行间为主; 各种昏迷,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各种外伤肿热痛,针阿是穴,透天凉针法。 2009-08-16 21:27手法点穴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 转贴2009-08-16 13:16[结合足反射疗法,首先打开穴位,取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点压开穴] 动作要领: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经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依次顺序点压开穴,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点穴治疗。 上肢瘫痪:取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面部瘫痪:取白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眼明,地仓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经过第一次点穴治疗后,病人的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此时应该叫病人自己活动几次,每天进行两次点穴治疗,第二次时间应该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治疗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饱,进食后休息一小时才能进行点穴治疗。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治疗。 最佳治疗时间:如果病人是初发病时,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对病人进行点穴治疗,如果患者及家属配合得好,大约22天左右可以治愈,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治疗效果:通过临床证明,采用手法点穴治疗中风瘫痪后遗症,时间短,速度快,疗效显著,不反弹,效果看得见,患者及家属满意。 注意:1,治疗者首先修饰自己的手指甲,以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高危病人不能进行点穴治疗,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点穴治疗。 3,女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点穴治疗,酒醉神智不清的患者不能进行点穴治疗。 作者发表目的:因为每年我国患中风瘫痪及后遗症的病人高达200多万人,而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是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病人经过治疗,完全康复或达到生活自理的比例却不如人意。另一方面,目前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般家庭都难以承受得起。所以;我将自己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共同研究,进一步探讨,让更多的同行,朋友,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尽快掌握这门医术,造福于广大患者朋友,让他们重新站立起来,享受新的人生。最后;祝广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复,祝各位同行朋友万事如意。 手法点穴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有效率100%------ 中医针灸经穴、奇穴位置歌诀Sample Text 一、手太阴肺经(五穴) 中府乳上三肋缝,尺泽曲肘纹外呈, 列缺交叉食指尽,太渊掌后挠头空, 少商穴在大指内,爪甲角处一分明。 二、手阳明大肠经(六穴) 商阳食指甲角内,合谷虎口歧骨中, 曲池屈肘纹头是,三里池下二寸逢, 肩禺肩峰举臂取,迎香鼻旁五分应。 三、足阳明胃经(十四穴) 四白目下一寸处,地仓口角旁四分, 颊车耳下临曲颊,下关耳前颧后扪, 头维头角入发际,梁门中脘二寸匀, 天枢脐旁平二寸,梁丘膝上二寸屯, 犊鼻髌骨外陷取,膝下三寸三里村, 上廉膝下六寸是,丰隆膝眼踝间寻, 内庭次指外侧在,历兑次指甲角根。 四、足太阴脾经(六穴) 隐白大指内甲角,太白核后赤白间, 踝上三寸三阴交,膝内辅陷阴陵泉, 血海膑边上二寸,大包腋下六寸悬。 五、手少阴心经(四穴) 少海肘内纹髁间,通里脘后一寸穿, 神门锐骨端内是,少冲小指内甲边。 六、手太阳小肠经(四穴) 少泽小指外甲角,后溪握拳节后方, 养老转手髁空取,后宫耳屏之前藏。 七、足太阳膀胱经(二十五穴) 晴明穴在内眦角,攒竹眉尖凹陷前, 通天顶骨结节内, 天柱哑旁一寸三, 风门二椎寸半外,肺俞三椎五心田, 七膈九肝十是胆,十一十二脾胃连, 肾俞十四椎旁在,大肠十六椎旁偏, 小肠十八膀十九,次蓼骶骨次孔填, 膏盲四椎旁三寸,骶骨四孔旁秩边, 承扶臀下纹中取,委中馘窝纹中安, 承山踹下分肉尖,昆仑外踝骨后陷, 申脉踝下五分寻,至阴小指爪甲观。 八、足少阴肾经(五穴) 涌泉足心前凹陷,太溪穴在踝跟间, 复溜内踝上二寸,横骨平取曲骨沿, 肾经终穴名俞府,任旁二寸一肋前。 九、手厥阴心包经(四穴) 曲泽肘窠横纹中,中关掌后二寸通, 掌后横纹大陵在,中指末端是中冲。 十、手少阳三焦经(八穴) 关冲无名指甲外,中渚四五掌骨间, 阳池腕上横纹内,外关纹上二寸看, 天井肘后一寸见,肩蓼肩后一寸攀, 翳风就在耳垂后,丝竹空在眉梢弯。 十一、足少阳胆经(十四穴) 外眦五分童子蓼,听会耳屏前下凹, 率谷耳上寸半是,风池耳后发际标, 肩井缺盆上寸半,带脉平脐正当腰, 环跳髀枢内陷取,风市垂手中指稍, 阳陵泉在腓头下,光明踝上五寸翘, 悬钟踝上三寸找,蚯墟外踝前部绕, 侠溪四五指缝后,窍阴四趾甲外牢。 十二、足厥阴肝经(五穴) 大敦拇指爪甲根,行间大、次趾缝扪。 太冲本节后寸半,章门十一肋端存, 乳下二肋有一穴,任旁四寸号期门。 十三、督脉(九穴) 腰俞二十一椎下,命门十四椎下藏, 太阳七椎之下盛,大椎一椎之上量, 哑门后发五分入,风府一寸宛中当, 百会耳尖头顶上,上星前发一寸光, 鼻下水沟上端找,人中就在陷中央。 十四、任脉(九穴) 任脉直上走腹胸,曲骨一寸中极停, 再上一寸关元穴,脐下寸半气海充, 神厥就在脐中央,脐上四寸中脘容, 巨厥肚脐上六寸,两乳之间膻中平, 胸骨上窝天突穴,承浆下唇凹中明。 十五、奇穴(十六穴) 两眉中间是印堂,金津、玉液舌下方, 鱼腰眉毛正中取,目外一寸见太阳, 喘息七椎寸旁找,四缝指节横纹藏, 十宣十指尖端取,鹤顶髌骨上中央 维胞骼前上棘下,阑尾膝下五寸量。
购买本书的顾客还买过
·人体使用手册 人体使用手册
¥2900
¥1880
·人体经络按摩使用手册 人体经络按摩使用手册
¥4800
¥3910
·求医不如求己养生救命大 求医不如求己养生救命大宝典
¥19800
¥11001
·特效312经络锻炼养生法 特效312经络锻炼养生法
¥1200
¥810
·曲黎敏养生十二说 曲黎敏养生十二说
¥2980
¥1780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2900
¥1750
·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 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
¥3000
¥1810
·人体复原工程——人体使 人体复原工程——人体使用手册
¥2900
¥1880
·刮痧疗法1(VCD) 刮痧疗法1(VCD)
¥1200
¥560
·图解小儿按摩除百病(第 图解小儿按摩除百病(第二版)
¥1700
¥1380
浏览本书的顾客还看过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特效穴位使用手册
¥2900
¥1682
·人体使用手册(附DVD一张人体使用手册(附DVD一张)
¥3200
¥2080
·儿童经络使用手册儿童经络使用手册
¥2800
¥1624
·求医不如求己2求医不如求己2
¥2900
¥1800
·求医不如求己(赠全彩国求医不如求己(赠全彩国家标准
¥2900
¥1800
·不生病的智慧不生病的智慧
¥2900
¥1800
·不生病的智慧2不生病的智慧2
¥2900
¥1600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2500
¥1490
·女性人体使用手册女性人体使用手册
¥2600
¥2260
·求医不如求己(2DVD)求医不如求己(2DVD)
¥8300
¥4200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中医保健 ·养生:二十四节气: ·人体实用按摩大全 ·望甲诊病图解(含盘 ·张其成讲读《黄帝内 ·手部按摩健身法(二
更多>>您最近的浏览历史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
根据浏览历史为您推荐¥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 放入书架 什么是书架?
大图作 者: 萧言生 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 字 数: 190000 版 次: 1 页 数: 266 印刷时间: 2007/03/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602171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保健/心理健康 >> 中医保健
定价:¥2900 当当价:¥1682 折扣:58折 节省:¥1218
顾客评分: 共有顾客评论667条 查看评论摘要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通过敲经络就能防治万病的书,这是一本全家老小都要用的书。穴位就是我们自身的灵丹妙药,一分不花,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生受益的健康养生大法。从黄帝开始,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养生手法。
人体经络的每一个穴位都是灵丹妙药,就看我们会不会用它了,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敲经络适合任何人群,能让人的平均寿命至少再延长10年,它是人类走向百岁健康的通行证。
内容简介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套具有强大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经络使用手册》用易解的语言描述人体经络的各种保健作用,倡导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治疗预防疾病的养生手段,让您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医疗系统”,教您做自己的“主治医生”,是一本现代人必备的健康枕边书。
本书为您送上: ●58种常见病和不明慢性病的经络穴位自疗方法。 ●一分不花,一学就会,一用就当,一生受益的14条经络养生方法。 ●最有效的3种小儿健康推拿指南。 ●使用人体经络的8种最简单技巧。
1经络就像道路,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就是道路上的红灯,你处处闯红灯,你的健康之路能走多远?2人爱生病就是因为不注意保养自己的经络,所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熬夜,就像给经络加上了电阻。3敲胃经比敲胆经重要,敲胃经才是真正的“七分养”。4正确的睡眠并不只是早睡早起,要按四季来分。5为什么有的人平时不生病,一生病就很严重呢?那是因为经络处于麻痹状态。
目录
序 经络是人体的金矿
第一章 探索经络
命要活长,全靠经烙养
扁鹊一眼就能看到人的五脏六腑
经络治病是当代医学的返璞归真
刘力红、吴清忠、费伦、陈玉琴眼中的人体经络
江湖中流传至今的神秘经络
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
第二章 解密伟大的经络
让现代科学头痛
像金字塔一样未解的世界之谜
植物与动物身上也有经络
经络也是阴阳、五行的踪影
第三章 与天地通电的人体经络
经络也要烧电
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
经络气血的调动(运行)是听从上天的
经络就是用来“决生死,处百病”的
只有经络才能赶在疾病出生前把它杀死
第四章 让我们的全身通起来
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全部交给医生
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法
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使用经络穴道时要注意的
一学就会的经络刺激法
第五章 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保证
第六章 打通任督两脉的好处(一)
第七章 打通任督两脉的好处(二)
第八章 正确使用人体,先从经络开始
第九章 中医就是要察“颜”观“色”
第十章 万病不求人
第十一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书摘插图
·点揉穴位
点揉穴位可以说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了。不管何时何地,只要能空下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开始点揉穴位,不仅可以用来做日常保健,还能救急,比如水沟穴(俗称人中)、梁丘穴、内关穴等都是身体突发不适时的救命穴。
·推捋经络
平时我们走路时间长或者感到双腿发困发沉的时候,最常用的动作恐怕就是捶腿,这种情景在影视剧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或许大家以为这就是对双腿的最好奖励和最舒服的享受了,其实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推捋经络的好处。这时你可以试着使身体取坐位,把手自然分开,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在中医理论中,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驱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
·敲揉经络
敲揉经络相对推捋来说刺激量要大些,现在有些人提出敲揉的疗效比针灸还要好。对于一个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人来说,以我和诸多同仁的体会及专业知识来讲,阳明经的重要性是最大的——不论从它们的循行路线来看,还是从它们与脏腑器官的联系来看,阳阴经都是最重要的,它与人的身体健康也是最为密切的。 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说,就是找对地儿。不管你介绍的方法多优越,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它们,一切都是枉费,不具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方法比经穴疗法更适合做家庭疗法的了,但是似乎因为找穴太困难,所以不太被使用,实在是可惜。此外,介绍经穴疗法的书虽然很多,但简便而且详细地介绍穴位和经络找法的书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很多人空有一堆疗法,却不知道怎么用在自己身上。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诀窍。
·找反应
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 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 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 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 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以上反应,那就说明找对地儿了!
·记分寸
中医里有“同身寸”一说,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位的尺度。大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 另外,倘若知道身体中哪一部位有什么骨骼,找起穴位就更容易了。比如低头时,脖子后部正中最突出的凸骨,就是第七颈椎,紧接着的凸骨是第一胸椎;两边肩胛骨的最下端跟第七胸椎骨的突起在一条线上;腰左右两侧突出的骨头,也就是系腰带的位置,跟第四腰椎的突起在一条线上。
使用经络穴道疗法时要注意的
(1)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穴道疗法最容易忽视的是呼吸。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气时刺激经络和穴位,传导效果更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刺激穴位不太会传达。相反的,吐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给刺激,不仅痛感少,并且传导佳。
(2)治疗前请勿抽烟。香烟中含有致命的毒物,所含的致癌物质多达40~200种,其中的尼古丁更是剧毒物质。如果在进行穴位治疗前抽烟,尼古丁一旦进入体内,就会造成交感神经紧张,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通,肯定会影响疗效。
……
书摘与插图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 1 拼音
jīng luò nèi zāng pí céng xiāng guān shuō
2 英文参考Theory of correlation among channels, vissera and cortex
3 注解
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研究证明,经络与内脏有着肯定的联系,皮层与内脏也有着肯定的联系,故有学者提出经络一内脏一皮层相关假说。针刺狗足三里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后在胃经其他穴位上捻针时,亦出现有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在膀胱经或胆经距足三里很近的阳陵泉捻针,却不引起唾液分泌,说明条件反射有循经泛化现象。从大体解剖来看,泛化途径与神经干的分布无一致关系。
古籍中的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 《内经博议》:[卷之三述病部上]风寒邪气热病第四风。或为偏枯。病虽异名。皆风之变。为寒热者。风藏皮层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又善行数变。俟腠理开则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果部下]罗晃子
出广西,夏熟,味如栗,状如橄榄,其皮七层,出横州者皮九层,剥至九层方见肉,故又名思恩府志∶罗晃子俗
《惠直堂经验方》:[附怪症门]喉肉肿臭一人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肿起。有窍出臭气。用臭橘皮叶煎服即愈。《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
《奇效简便良方》:[卷二四肢]鹅掌风指掌层皮剥落,血肉外露者是豆腐沫热洗,或鸽屎白雄鸡屎,炒研,煎水日洗。《奇效简便良方》
《炮炙全书》:[卷第三竹之属]竹茹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实质研究 1 拼音
jīng luò shí zhì yán jiū
2 英文参考Study on channel essence
3 注解
经络实质研究是用现代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探讨和阐明经络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课题。经络的客观存在已为世界公认,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却不能为已有的科学和医学知识所说明。为此而出现的旨在阐明其实质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我国已形成了强大的研究队伍,于70年代提出了“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实质”的指导原则,并列为我国“七五”攻关项目;同时在国外引起广泛关注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研究,成为国际性的重要科研课题。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肯定经络现象的基础上,揭示经络的物质内容和结构形态,阐明其作用机制和活动规律。
已有的研究包括经典经络理论研究、经络的现代理论研究、经络的临床研究、经络的实验研究。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首先是对经络现象的证实和肯定,包括循经感传,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皮肤病,循经性皮肤显痕、循经低阻抗、循经发光发声等。关于经络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探讨,已进行的有循经感传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体表各种经络现象的研究、经络与腧穴的影象研究、经络与腧穴的电现象及其他物理特性的研究、经络与腧穴的形态学研究、经穴与各种体表点关系的研究、经络与神经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经络与体表内脏相关的研究、经络与体液因素关系的研究、针灸经穴对机体各系统影响的研究、微针系统的研究、经络的发生学研究,以及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对经络的研究等。发现经络现象虽与已知的解剖学、生理学现象有关但又不同,需要作出新的说明,为此已提出多种假说,如神经一体液调节说、人体自控系统说、第三平衡系统说、二重反射假说、概念性单元说、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假说、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说、气说、机体能感知的气血液通道说、波导说、类传导说、低阻经络说、良导络说等。
经络实质研究目前面临一些困难,许多研究者希望从神经血管之外寻找到独特的经络形态学结构的努力一直没有成功;从功能过程出发的动态研究受到知识准备和实验手段的限制。随着研究思路的调整和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经络实质研究可望取得重大突破。
古籍中的经络实质研究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六章·伤寒脉舌]第四节·观舌形痿战之要诀。廉勘久病舌痿。由舌筋之麻痹。及舌实质之痿缩而来。或偏侧。或偏瘫。则又为神经软瘫。如延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九节·夹胀伤寒明代·张景岳《类经》序原文:
《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
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
按晋皇甫士安《甲乙经·序》曰:“《黄帝内经》十八卷。今《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即《内经》也。”而或者谓《素问》、《针经》、《明堂》三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夫战国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敍,业已辟之。
此其臆度无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观坡仙《(楞伽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什一!《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
夫《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难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
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
所谓业擅专门者,如是哉!此其故,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其于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运微,仰大圣上智于千古之邈,断乎不能矣。
白话释义:
《内经》是上古伏羲、神农、黄帝三代的古籍之一。原为轩辕黄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位臣子互相探讨商议,阐明高深的医理,以传授给后代的。它的文辞义理高深古奥广博精微,上以探究天文,下以穷尽地理,中以深悉人事。
大至阴阳变化的规律,小至草木昆虫的生态,以及音律象数之学的起源开端,藏府经络的原委本末,没有不详细指出并一一陈述的。真是博大至极啊!给后世垂布不朽的仁慈恩惠,开拓人们达到长寿的境遇。它造就的功德,跟天地相同,与日月并存,怎麽仅是小小的治病方技呢?
查考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就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现今的《针经》九卷和《素问》九卷,即为《内经》。”
可是有人认为《素问》、《针经》、《明堂》这三部书,不是黄帝时的著作,似乎产生于战国。战国时代的著作能这样吗?宋代高保衡等在《素问》叙文中,已经驳斥其说。这大概是主观臆测没有根据,本不值得深辩。
可是还有视医学为小道,连《内经》也被当做弁髦等无用之物而弃置的,这难道是有大智大慧具有眼力的人吗?我阅读到苏东坡的《楞伽经,跋》中就:“(医)经中有《难经》,每句都有深理,每字都是规则。”
哪里晓得《难经》出自《内经》,而且只辑得其中十分之一的内容哩!《难经》已如此重要,《内经》就可想而知了。
《内经》使人民生命得以生存保全,难道会比《十三经》启发培育民心的作用差少?所以皇甫谧说:人们禀承父母之体,具有八尺高大的身躯,而不知道医事,这就是所谓游魂罢了!
即使他有忠孝之心,仁爱之性,一旦君父危困,百姓处于泥潭炭火之中,却没有什么办法来救助他们。这就是前代圣贤精心思考深入探究以穷尽医理的原因啊。
由此说来,知书识礼的儒者难道可以不尽心学习此书吗?无奈现今从事医学的人,也把《灵枢》、《素问》弃置于一旁不闻不问,不明了生命科学的深奥要理,诊治疾病使盛者更盛虚者更虚,给人留下夭殃之祸,招引病邪丧失正气,使人断送寿命。
那些所谓在医学上擅长专门的人,竟是这样的啊!此中的原因,正是由于《内经》文义深奥繁多,研读确实不易。至如对深刻的医理未能明白,却想要通达神明运用入微,进而仰慕并赶上大圣上智,是断然不可能的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32卷。
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11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写成《类经附翼》4卷。
张氏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其编撰“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
张景岳对《内经》研习近三十年,认为《内经》是医学至高经典,学医者必应学习。但当时一般人“目医为小道",视《内经》为无用之物,甚至从医的人,也置《灵》、《素》为罔闻。
张景岳认为,这种情况是严重的,发展下去势必导致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类经》自序)。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文奥衍,研阅较难。
就是说《内经》的文字深奥,内容庞杂,读起来非常难懂,确有注释的必要。虽然《内经》自唐以来注述甚丰,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为最有影响的大家,但是,遗漏处也不少。例如,有避难不注的;有注释与原义不符的;有注释不便检阅的。
何况《灵枢》尚未注释,使人无不感到遗憾。而各家注本颇多阐发未尽之处后来,不少医家注释《内经》也只是顺文敷演,难懂之处仍不能明断,精要之处仍得不到阐发。张景岳认为这样的注释没有什么益处。于是他专心致志研究《素问》、《灵枢》两书。
开始他是把《内经》中的重要章句摘录下来,作为个人学习之用。日子久了,摘录多了,反而觉得《内经》中所言是金石,字字有珠玑,结果,竟不知哪句可摘,哪句不可摘。
因而他奋起鼓念,决定自己来整理、注释《内经》,以便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使学者了然,一见便得趣,从而对研究《内经》能提高一步,深进一层,真正熟悉本原,不至于误己误人,使之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张景岳汇编注释《内经》的目的。
景岳思路开阔,对《内经》精研深刻,各家著作浏览甚广。《类经》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见解,敢于破前人之说,理论上有创见,注释上有新鲜,编次上有特色,是学习《内经》重要的参考书。
经过长期的实践及摸索,张景岳打乱《内经》原来的体例,按性质将经文分类,然后加以注解。往往以《灵枢》启《素问》之微;以《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互通精义。
同时,综核百家,剖析幽隐,把经文分成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共三百九十条,汇分三十二卷。
此外,还附有《类经·图翼》十五卷,以佐诠释。此书由于把《素问》和《灵枢》两经“合而为一",并分类编注,所以叫《类经》。张景岳认为这样类编,可以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
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对《类经》一书中意义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类经图翼》十一卷:对运气、阴阳五行、经络经穴、针灸操作等作图解说,讨论系统。
《类经附翼》四卷,为探讨易理、古代音律与医理的关系,也有阐述其温补的学术思想之作,如《附翼·大宝论》《附翼·真阴论》等重要论文,也有部分针灸歌赋。
《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著作 。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名《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简称《针灸甲乙经》。魏晋间皇甫谧撰 。成书于魏·甘露年间(256~259)。本书以《黄帝内经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已佚)三书为主要依据,“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主要载述脏腑、经络、治疗等理论,并详载全身349个经穴的部位和主治疾病、针刺分寸、艾灸壮数等。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而且也是研究《黄帝内经》等古传本的重要文献。对国内外的针灸学发展均有重大影响。《针灸甲乙经》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黄帝内经素问》、《针经》(即《黄帝内经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的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来说,《针灸甲乙经》可以校正《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395/zhenjiujiayijing/indexs
详见百科词条:针灸甲乙经 [ 最后修订于2015/10/18 11:25:06 共6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六经病为病名。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并对诊治杂病也有指导意义。《伤寒论翼》卷上:“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古代有些医家,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类经·伤寒》:“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
详见百科词条:六经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1/30 14:04:00 共258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六经病如下:
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
2、“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
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本文2023-08-06 21:30: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