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今新故事散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老古今新故事散文,第1张

深秋时分,天气正好。一路跋涉,饿极了。在一家饭店吃野味火锅,据说是这小城最具特色、最滋补的美味。屋外热气腾腾,屋内腾腾热气,真好吃,大家大朵快颐,吃得头上直冒汗。有人忽然说,今早从老家赶回前,在山上埋了一只狼。

我们一起停了筷子,抬起头来。

埋狼?!

当然是真的。他是个实诚人,从来不撒谎。

和狼直接间接的记忆就冒了出来。童年时听老人们讲“古今”,除了跑土匪,毛野人,还有很多关于狼的奇闻异事。比如叼走谁家娃娃,咬伤谁家母猪,钻进羊圈咬死很多羊,怎么聪明狡猾,记仇报复心强。讲故事人为追求效果,故意夸大其词,听得一屋人毛骨悚然。每当我们哭闹要这要那时,大人们只说,不听话,让狼吃了去。孩子们顿时静悄悄,闭口不言。

小学时同学吵架,不知谁骂一句,狼啃下的。教室角落里另一孩马上变脸,疯了似滚上前,撕扯不已,真有狼架势。放学后,其他同学神秘兮兮传言,XXX出生没有几天,被狼叼走,不知为什么,半路又放下,脸被啃了一口,半边皱皱巴巴,没有了一只耳朵,奇丑无比。晚上,褐色如狗、尖牙利齿、大尾巴毛茸茸的东西在梦中出现几率就较高。传言是真是假至今不知,但那时我的确只闻狼名,从未见狼身。

十年前在西安动物园,第一次亲见,很失望。记得带孩子从蛇馆出来,被那些巨大细小的、地上卧枝上缠的爬行动物彻底打败,我除了恐慌惊惧,不忍卒看,还心悸虚汗,呕吐不止。正怨声载“园”,恨恨不已,老公忽然说,快看快看,狼。连忙爬起来拼命挤,见叫做狼的动物平卧在地,灰毛尖脸,耳朵端立,尾巴茸茸,在笼子里懒洋洋躺着。游人抛进去香蕉橘子,它眼睛一抬,冷眼一看,低头不理,落架的野狼不如狗。

我在别人家墙上还见过一块狼骨,黑乎乎,脏兮兮。头戴瓜皮帽满脸皱纹老人,提起来刮下一丝丝看不清颜色的干肉,泡在水里递过来,满含关切,狼肉是酸的,可以治百病,尤其是胃病,一小块就可疗治老寒胃,胃也不泛酸。可惜我不懂事,假装看屋外野花,端出去顺手倒在墙根下,然后悄悄进门,斜坐在凳子上,听人们闲话。他们说狼皮褥子可以防潮,是山里人家最值钱的东西,来了贵客晚上才铺;狼有情有义,有礼有节,人不惹它们,它们一般也看不上搭理人。其时才看过**《暮光之城》,狼人高大凶狠,但正义感十足;恰值《狼图腾》火遍神州,读完后,对狼的印象变化了很多。

人们议论纷纷,边吃边说,为本地出现狼而兴奋。雨水多山上才有草木,草木葳蕤才有野物,有狼活动说明生态多么和谐。狼该是撵山清水秀来的吧。那些年,连连大旱,到处光秃秃,不见狼影子;干山苦岭,黄土飞扬,有只狼也早都饿死了。

那你遇见的这只狼是怎么死的,难道被人打死的?

才不是呢。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谁敢打?现在人懒,满山野鸡嫌抓起来麻烦,图省事到处撒拌过农药的粮食,野鸡吃了被毒死了,狼吃了毒死的野鸡,也死了。

狼被埋了,那野鸡呢?

野鸡被人收拾在一起,卖进城里了。据说煮熟后农药味不显,吃起来还有股特别的味道。

我们面面相觑,纷纷搁下筷子……

“半夜里,女人悄悄和毛野人妈换了位置,然后假装睡熟了。月亮上了山头,毛野人提刀进了门,在炕边站站,一刀砍下去,提起头到月亮底下,一看是它妈,放声大哭……”

冬天夜里,寒风飞雪,热烘烘土炕上,一豆灯光下,母亲姨妈们凑近了做鞋缝补衣服,外婆架不住趴在被窝里的孙子们央求,继续讲“古今”。据说那是她奶奶的奶奶流传下来,又传给我们听。说到关键处,总要插一句,哪个娃娃要是不学好,让大人赶出去的话,毛野人就在大门口等着呢。窗外黑乌乌一片,间或有雪渣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一群碎娃娃忙将头埋进被子,在毛野人咔嚓咔嚓嚼手指的情节里瑟瑟发抖,大气也不敢出。一会又抑制不住好奇,竖起耳朵认真听,恐惧敬畏如细尘,弥散在空气中。

关于毛野人的传说,从小听到大,情节曲折跌宕,内容大同小异,常见的故事梗概是:毛野人在地上一滚,变成娘家兄弟,牵一头毛驴,请某女去趟娘家,女人上了当受了骗。路上,被吃了孩子,又被带回“家”,但她聪慧睿智,躲过种种将被吃掉的险情,和后院捉来的女人们一起,最终战胜了动物。斗智斗勇的情节虽各有版本,兼有虚夸,但结果总会人定胜“毛”,皆大欢喜。

传说中这种灵长类动物,身高丈许,红毛绿眼,口阔膀圆,力量超大,喜爱收藏东西,喜爱吃女人(呵呵,好像嫌弃瘦子,先捡胖得吃),喜爱笑(还有笑死的),但它们又憨厚有余、精明不足、率真性直、缺根筋。那些人人皆知的故事,在没有电灯电话、信息完全闭塞的年代,无疑是很重要的调味品,闲谈趣话也好,惊惧梦魇也罢,给单调的乡村童年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也伴随我们走过无数个充满想象的黑夜。

后读史书,才知道古籍中关于“野人”早有记载。《周书·王会篇》里,便载有人捉到“红毛野人”向周成王进贡之事,《海内经》中更多;战国时屈原,在《离骚》中有一篇叫做《山鬼》的诗,就是以“野人”为题材抒发忧愤之情的。清代,多处记载新疆一带有野人活动,只不过好像个子很低,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中记录:“在乌鲁木齐周边山中,每当红柳长大时,有名红柳孩者,长仅一二尺许,结柳叶为冠,赤身跳踯山谷间,捉获之,则不食以死,盖亦猩猿之属,特不常见耳”。

还有一个版本为毛野人变为老奶奶哄骗弱小无知孩子,最后露出破绽自取灭亡。惯用象征手法,强调小孩识别坏人阴谋、提高警惕的重要性,和欧洲《小红帽和狼外婆》、台湾《虎姑婆》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读《增广虞初新志卷十九》,见到黄之隽的《虎媪传》及郑振铎先生《老虎婆婆》,恍然大悟。这些故事居然有惊人巧合,可见不同地区的'人在幼年时期是有共同故事作伴的。

细细想来,毛野人传说背后,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的简单记忆,也是人与自然斗争抗争的一个符号。人嘛,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自然主宰者,所以塑造出一个最有灵性的动物来进行对比衬托,在故事里多用嘲讽挖苦,诡辩装傻,偷换概念等方式,渲染人的聪敏精灵、足智多谋以及终不可战胜。

“刚藏好,毛野人就进洞了,四处闻闻,嚷嚷说:‘生人味,生人味,今天家里来了什么人?’”,多年后,我给小外甥女讲这故事,她倒是一点也没有害怕。想了半天,只说,“姨妈,毛野人就是陌生人吧。我老师说,世界上最可怕的是陌生人”。

童语无假。

“儿子撵走了老娘后,浑身轻松,和媳妇边喝酒吃肉边思谋连夜挖。夜深人定,月亮明晃晃,他们掀开石磨,挖开一层层土。忽然,头碰到缸沿上,火星四冒,两口子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好,抛下铁锹用手使劲刨,最后刨出来一个大缸。结果大吃一惊,缸口印封还在,缸里却空空的,一个银锞子也没有,只有一只癞蛤蟆在里面呱呱叫”……奶奶讲完这段,仿佛很轻松,端坐在炕边,气定神闲。

“银子、银子呢”?我们着急追问。

“银子走了”。

大家一点也不相信,“银子又没长腿,还会走”?

“咋不会走?财贝有份限。后辈不孝顺不节俭,不积善不积德,银子就走了。世上人只以为自己能攒住钱财守住钱财,没想到财贝也选人呢”。她慢悠悠绕着针线疙瘩,肯定地说。

我第一次听“财贝有份限”这句话时,年少无知,总不解其意,分先?奉贤?奉先?奉献?份限?问了很多人,查了字典,也不知道那两个字怎么写。起先觉得讲人命乃天定,那么便为“份限”。后来自己倒越发觉得是“奉贤”二字了,何故?“人有德,财亦不弃”之意吧,当然只为个见。

还听过几个不同版本,有前辈好容易积攒下财富、后辈挥霍无度或无德无能守不住的,也有命中注定贫争不来富变不穷的。离奇的结尾很多,有人说某人挖开后,白花花银子马上变为一缸水。还有人说,夜里听见银子走时顺便嘀咕,“这家人不怎么样,咱走吧走吧”,随后一道银光,便飞走了,只剩下栓银子的红头绳躺在地上。故事神秘莫测,但幼小的心里还是埋下了干了坏事遭天谴不说,连金银都守不住的概念,朴素的价值观金钱观道德观在短小的“古今”里得以充分渗透,再以口传亲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

长大后,看武侠,记住了古龙先生一句话:“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莫过于一块银子”,也知晓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再后来,莎士比亚洋洋洒说了句“钱是一根伟大的魔棍,随随便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模样”,惊觉做个富翁也真不易。近读《初刻拍案惊奇》,在开篇第一回“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终找到“古今”之影,大喜。宋有一金老头,做了一辈子生意,从初期艰难拮据到后来“家事挣得从容”,想得一方法,攒够百两便熔一大锭,一生共积攒八锭大银即八百两,用红绳系着,天天抚摩。大寿时宣称要分给四个儿子做“镇宅之宝”。可银子成了精呀,分开前夜不但叛逃,且留言“我等与诸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先来告别,往某县某村王姓某者投托。后缘未尽,还可一面”。

将这些故事告诉给学生,他们颇感兴趣,嬉笑不止,“老师多虑了,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赚得来银子,买个最好的保险柜一锁,保证它们飞不了”。

剩下我瞠目结舌……

‍‍

五行精纪里不仅有火土同源和水土同源,其实两种都对,他们只不过是来源于两种术数模型。我们要知道从鬼谷子禄命术出现后,他的理论体系出自哪?可以追溯到上古黄帝时期,他们的术数模型体系:五运六气,六爻纳甲,纳支和纳音。而水土同源来源于纳甲,戊己土分纳入坎离两卦。坎水与土一宫,离火与土一宫,此乃火土,水土同宫的根源。坎离原本纳壬癸水,坎离也是乾坤,乾坤为体,六卦为用。故纳甲中以乾坤代替坎离纳壬癸并甲乙,所谓“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从各种资料来看,两说法同时存在,但是宋以前明显是水土一体说为主流,宋之后特别到明代,火土一体说为主流了。这是因为,宋以后子平学说开始占据禄命主流了,而古法逐渐消隐了,因此可以说火土之说是随着子平八字学说盛行而成为主流的。子平之法与古法最大区别就是从注重年柱转移到了日柱之上。这个变化的结果就是论命技法也为之一变:古法从年柱为本,以干禄支命纳音为三命。子平转以日柱为主,以干禄,支命,地支藏干为三元。为什么有这样的技法的转变?还是回到两种五行的区别上来讲,真五行为先天无形之气,十干五行为后天有形之五行。先天为阳,后天为阴。先天五行未分阴阳顺逆,后天五行才分出阴阳顺逆。直接体察无形之气难。

‍‍

江福海:给贵妃娘娘请安

甄嬛:起来吧

江福海:皇后娘娘请您即刻请往景仁宫一趟

甄嬛:什么事啊

江福海:事关紧要,娘娘问皇后便是,奴才不便回答

甄嬛:备轿

皇后:祺贵人,你一定要向本宫告发熹贵妃,还要本宫请来后宫众人,到底所谓何事啊?

祺贵人: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秽乱后宫,罪不容诛

皇后:宫规森严,祺贵人不得信口雌黄

祺贵人:臣妾若有半句虚言,便叫五雷轰顶,永不超生

宁贵人:哼,我还以为是什么毒誓呢,生死之事谁又能知啊,以此虚妄之事赌誓,可见祺贵人不是真心的了

祺贵人:臣妾以瓜尔佳氏一族起誓,若有半句虚言,全族无后而终

皇后:你既说熹贵妃私通,那奸夫是谁啊

祺贵人:太医温实初

康常在:温实初是熹贵妃的心腹,日日都要把脉的,若说日久生情,也是难怪,更何况我听说熹贵妃初入宫时,卧病许久,当时就是温太医诊断的

祺贵人:康常在好记性,原来孽情深种,始于当日

安嫔:两位妹妹怎么能如此揣测,系贵妃入宫病重由温太医诊治,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温太医医术高明不说,与姐姐母家素日也有交情,入宫之后互相照应也是应当的,怎么会有私通一说

贞嫔:如此说来竟是青梅竹马了,看来祺贵人所说的,倒也不是全无道理

敬妃:你们几个七嘴八舌胡言乱语,有何证据吗?

祺贵人:臣妾当然有凭证,熹贵妃入宫前,温实初还曾上门提亲,把陈四家的带上来(朝丫鬟说)

皇后:祺贵人,你先坐下

祺贵人:是

玢儿:奴婢给皇后请安

皇后:抬起头来说话

甄嬛:玢儿,你是玢儿?

祺贵人:熹贵妃还认得她,她是我娘家府里陈四的媳妇,当年甄府获罪,所有奴仆全部充公变卖,要不是我家买了她给她口饭吃,现在早就饿死街头了

甄嬛:玢儿,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玢儿:奴婢不敢

祺贵人:啰嗦什么,我只问你,昔日你在甄府当差,温实初是否曾向甄家大**,也就是你眼前这位熹贵妃提亲?

祺贵人:皇后面前要大声回话,阿四没给你说规矩吗?

玢儿:选秀半月前,温太医曾上门提亲,不过,不过不是当着老爷夫人面儿说的,是私下里到熹贵妃面前说的

端妃:熹贵妃答允没有啊

玢儿:没有没有,熹贵

敬妃:臣妾以为,如果熹贵妃和温太医有心的话,恐怕今日就不在宫中了,可见熹贵妃心胸坦荡,与温太医并无私情啊

祺贵人:当日熹贵妃是看不上一个小小太医,但若熹贵妃从前并无半点意思,温太医又怎会贸然去提亲?可见是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在的

甄嬛:臣妾不信青梅竹马,只相信缘份天定,百转千回也能相聚,绝非人力可改

敬妃:祺贵人,本宫素来知道,你与熹贵妃结怨已深,但是这口舌易生是非,断不可胡言乱语,如若真像你说的那样,熹贵妃和温太医有私情来往的话,那也要掩人耳目,不被人知道才行啊

祺贵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做多了总有露马脚的时候,永寿宫的小宫女斐雯就见过几次

皇后:斐雯,你什么时候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现在都一五一十地跟本宫说清楚

斐雯:那日娘娘和温太医说话,里头也没什么人伺候着,奴婢就陪着二**进去,谁知奴婢就看见温太医的手拉着娘娘的手,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静静地坐着,温太医一看见奴婢和二**进来,慌忙地撤了手,奴婢还瞧见温太医衣袖口子上,翻出来一截,绣了一朵小小的五瓣竹叶,此后奴婢越想越害怕,怕娘娘来日知道奴婢看见了,要杀奴婢灭口,只要乞求祺贵人作主

康常在: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就看见了,那你看不见的时候呢?岂不是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皇后:事关重大,请温太医来景仁宫问话

江福海:嗻

江福海:启禀娘娘,温太医到了

温实初: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诸位小主请安

皇后:起来吧

江福海:温太人,得罪了

皇后:这绣纹很别致,是一直都有吗?

温实初:微臣的母亲素爱翠竹,所以微臣的袖口,都有家母亲自绣一竹叶,以表思亲之意

敬妃:皇后娘娘,臣妾以为温太医袖口上的花纹,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但凡是个有心人,都会留意看见的,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呀

祺贵人:这就奇了,小小太医见了贵妃,怎么倒像进了自己家门一般,翻了袖口面对面说话,如此下去,以后太医进了贵妃殿里,翻袖口的翻袖口,解衣裳的解衣裳 ,还有什么事不能做的?

温实初:那日是熹贵妃叫了微臣,去问惠嫔的胎像,听得惠嫔胎像一切正常,一时高兴赏了微臣喝茶,是微臣在喝茶的时候,卷起了袖管失了礼仪,一切都是微臣的错

祺贵人:若非熹贵妃除你之外,再不把太医院任何一人放心里,又如何会托付你去照顾与她情如姐妹的惠嫔,看来熹贵妃与你的情谊,当真是不一般哪

温实初:小主,你

甄嬛:斐雯,你在宫里这些日子,本宫倒没瞧出你有这份心胸

斐雯:奴婢伺候娘娘,有什么心胸都牵挂在娘娘身上,但是奴婢在宫里当差,只能对皇上一人尽忠,若有得罪,还请娘娘恕罪

甄嬛:你对皇上尽忠也算得罪本宫的话,岂非要置本宫于不忠不义之地了。容臣妾问她几句话(向皇后)斐雯,无论今日之事结局如何,你都不能再加永寿宫,再伺候本宫了

斐雯:只要是在宫里伺候,无论服侍那位小主,奴婢都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甄嬛:很好,好歹主仆一场,今日你既来揭发本宫的私隐,想必也是知道是最后一遭伺候本宫了,自己分内之事也该做好。我问你,你出来前,可把正殿紫檀桌上的琉璃花樽给擦拭干净了

斐雯:已经擦了

甄嬛:呵呵,呵

槿汐:胡言乱语,娘娘的紫檀桌上何曾有琉璃花樽,那分明是青玉的

斐雯:是奴婢记错了,是青玉花樽

敬妃:嗯,看来斐雯的记性不大好啊,难为你了,还能记得温太医袖口上的花纹

斐雯:奴婢记得,是青玉花樽,没错

甄嬛:正殿紫檀桌上从未放过什么琉璃花樽,你伺候本宫,不把心思放在正经事上,倒日日留心哪位太医的手搭了本宫的手,翻出来的袖口上绣了什么花样,这些情景若是放了旁人,是看都不敢看,为何你连枝叶末节都这般留意,如此居心,实在可疑

斐雯:奴婢日夜心里只牵挂着这件大事,哪里还留心得了别的事情

端妃:想来若温太医和熹贵妃真有私情,自然是会防着别人的,怎么斐雯回回都能瞧得见,还瞧得那么真切,难道斐雯事事分外留心主子的一言一行

敬妃:你这丫头,真是,竟敢日日盯着熹贵妃私自窥探,皇后娘娘,臣妾认为此事颇为蹊跷,定是幕后有人指使,这丫头讲的话不能相信,恐怕后面还有更大的阴谋呢

欣贵人:臣妾疑惑,祺贵人住在交芦馆,斐雯是永寿宫的宫女,既然人人皆知祺贵人向来不敬熹贵妃,为何永寿宫的宫女,会和祺贵人一起来向皇后揭发此事呢

康常在:若正如斐雯所说,万一哪天熹贵妃暗下毒手,那这后宫的秽乱之事,就没人再知道了,这样说来她向祺贵人求助,也不是全无道理

安嫔:臣妾听说,念佛的人心肠都好些,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熹贵妃是在甘露寺为国祈福修行过的人,又得菩萨庇佑产下皇嗣,怎么会有如此*乱之事呢

祺贵人:佛门清净地本是供人清心净修的,甄嬛生性*贱,竟在甘露寺修行时大行秽乱之事

崔槿汐:贵人,甘露寺乃大清圣寺,贵人如此血口喷人,胡言乱语,就不怕菩萨责罚吗

苏培盛:皇上驾到

众人: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后宫无一日安宁的,朕何从万安

皇后:臣妾等搅扰了皇上清安,望皇上恕罪

皇上:说吧,出了什么事,这么乱哄哄的

祺贵人: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秽乱后宫

皇上:贱人,胡说

祺贵人:臣妾以性命担保,所说的句句是实情

皇后:祺贵人在众人面前发了毒誓,臣妾看他如此郑重,或许有隐情,若真有什么误会,立刻解开了也好,否则如以讹传讹出去,对熹贵妃清誉亦是有损

皇上:好,朕就听你一言,如有虚言,朕决不轻饶

祺贵人:臣妾有凭证证实,熹贵妃与温实初私通,熹贵妃出宫后,温实初屡屡入甘露寺探望,孤男寡女常常共处一室,皇上若不信,大可传甘露寺姑子细问,此刻人已在宫中

皇后:要不要传,还请皇上做主

皇上:传

(浣碧回宫,宁贵人侍女阿绿来报,玉娆出宫搬救兵)

净白:贫尼甘露寺净白,见过皇上,皇后娘娘,熹贵妃安好,许久不见,不知熹贵妃还记得故人吗

甄嬛:净白师父, 能劳动大驾进宫,想必是挨得板子已经好了

净白:熹贵妃赏得一顿板子,倒是教会了贫尼说实话

甄嬛:但愿如此

祺贵人:净白师父有什么话赶紧回了,也不耽误师父清修

净白:是,熹贵妃娘娘初来甘露寺时,素不理睬众人,咱们这些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了,那时宫中常有一位年长的姑姑前来探望娘娘,除此之外,便只有一位姓温的太医常来探望,贫尼有几次经过娘娘的住处,见白日里娘娘的房门也掩着,而两个侍女都守在外头,贫尼当时看着深觉不妥,想劝解几句,反倒给娘娘给骂了回来,贫尼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后来为避寺中流言,熹贵妃称病搬离甘露寺,独自携了侍女住在凌云峰,从此之后是否还有往来,贫尼便便得而知了

祺贵人:请问师父所说的温太医,此刻可在殿中

净白:阿弥陀佛,便是眼前的这一位了

祺贵人:师父不会认错

净白:甘露寺少有男子往来,温太医频频出入,贫尼断不会认错

宁贵人:皇上,臣妾听的头疼,想回宫休息,师父在甘露寺修行

净白:有劳贵人垂询,是

宁贵人:修行之人清净,从甘露寺进宫一趟不易,我正有一事想麻烦师父 我想在甘露寺供奉一盏还愿的海灯,不知供奉几斤为好啊

净白:阿弥陀佛,修行之人怎可轻易踏进红尘之中,贫尼只两年前为宝华殿,送过一本手抄的金刚经,除此之外,便再无踏足,小主得皇上厚爱,本该供个大海灯,只是小主位分只在贵人,每日供个两三斤就可以了

宁贵人:那就有劳了,皇上,臣妾先告退

皇后:皇上,温太医频频探访甘露寺,是否皇上授意呢?若是皇上授意,那么此事倒也情有可原了

温实初:皇上,熹贵妃所居之地的确偏僻,但是有浣碧与槿汐二位姑姑,为微臣作证,微臣与娘娘的确是清白的啊

祺贵人:温太医当咱们都是傻子吗?谁不知道槿汐和浣碧是熹贵妃的心腹,她们的证词怎么可以作数,温实初与甄嬛自幼青梅竹马,入宫后二人眉目传情,待甄嬛出宫后温实初私下探访,二人暗通款曲,甄嬛再设计搬去凌云峰独居,私相往来,如同做了夫妻一般,以至甄嬛回宫后,二人在大内也不顾廉耻,暗自苟且

槿汐:皇上,奴婢在宫中服侍数十年,熹贵妃娘娘并非奴婢服侍的第一位主子,也并非奴婢服侍的时间最长的一位,所以实在无须偏私,奴婢平心静气的说一句公公正正的话,熹贵妃娘娘和温大人绝无私情

皇上:你有没有

甄嬛:臣妾没有

敬妃:皇上,祺贵人与熹贵妃,素来积怨甚深,只是找人串供闹些文章罢了,温太医去熹贵妃殿里去的勤一些,那是尽他医家的本分,如若这样都被人说闲话,那我们这些,都让温太医医治过的嫔妃,岂不都要人人自危了

皇上:罢了,朕相信熹贵妃

皇后:皇上若真要还熹贵妃一个清白,就该彻查此事,以免日后再有闲话啊

安嫔:姐姐为皇上生有皇嗣,又在后宫操持大小事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一定要彻查此事,也好让姐姐免受闲言碎语的困扰

敬妃:这会子倒顾及着姐妹情深了,熹贵妃当年在甘露寺,也不见她遣人去问候一声,倒是劳烦人家温太医

祺贵人:熹贵妃是有孕回宫,即在外头有孕,皇上不便时时去看望熹贵妃,按净白师父所说,倒是温太医来往频繁,那么熹贵妃这胎

温实初:祺贵人言下之意是说皇子和公主并非龙裔,事关江山社稷,祺贵人怎么可以胡乱猜测,皇上 万万不能听祺贵人的揣测啊,皇上

皇后:祺贵人揣测之事尚无确凿依据,你们素日就爱人云亦云,本宫不许你们到处乱嚼舌根

皇上:人云亦云,你是说祺贵人揣测之事,宫中早有议论了

皇后:宫中女子常日无事,往往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皇上不必放在心上

皇上:以讹传讹,那你告诉朕,是什么讹传,若真有唯恐后宫不乱的厥词,你作为后宫之首,为何不早点平息,安定宫闱呢

皇后:熹贵妃有孕入宫继而早产,人人都说熹贵妃的双生子来历不明,并非皇上血脉,这等谣传污人清听,所以臣妾并未相信呢

皇上:熹贵妃的小产乃是夜猫冲撞,谁能预料,再说熹贵妃的身子本就虚弱,胧月也是八个月所生,可见传言不真

皇后:臣妾也是如此认为啊

祺贵人:宫中夜猫为何无缘无故会去扑人,又不偏不倚的扑在熹贵妃的轿子上,若是旁人有意陷害,为何熹贵妃事后并不追究,更不置一词,除非,这根本就是熹贵妃妊娠之期已到,为掩人耳目所寻得借口

斐雯:奴婢也正奇怪呢,娘娘生产那日,温太医趁娘娘还没有疼晕过去,就问什么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奴婢正纳闷呢,这事本该太后和皇上过问,怎么倒问起娘娘来了,奴婢还听见什么数十年的情分,死心不死心的话

祺贵人:皇后乃六宫之主,敢问皇后,妃嫔私通罪当如何

皇后:皇上,请体念熹贵妃是六阿哥的额娘,皇上就从轻发落吧

祺贵人:熹贵妃宫外得子而归回,本就叫人疑虑,当时跟在熹贵妃身边的,就只有槿汐和浣碧两人,依臣妾之见,唯有重刑拷打必有收获

甄嬛:大胆,重刑之下必多冤狱,岂有滥用重刑以得证供的

祺贵人:皇上,皇后娘娘,为今之计唯有重刑拷打槿汐浣碧,再不然,也只得委屈熹贵妃和温太医了,人是贱皮贱肉,不用刑如何肯招,若真能把慎刑司七十二道刑法一一受遍还不改口,那就有几分可信了

苏培盛:嘿哟,真要把慎刑司七十二道刑法都受遍了,不死也成了残废了,即便是还人清白又有何用呢

槿汐:皇上,为保娘娘清白,奴婢愿承受任何刑罚,只是熹贵妃娘娘千金贵体,不能无人照拂,还请皇上免于浣碧姑娘刑罚

安嫔:姐姐,陵容知道姐姐心疼浣碧和槿汐,只是倘若她们不受刑的话,只怕姐姐也为难,纵使心疼也只能先忍一忍,只是这浣碧姑娘日日跟着姐姐,怎么今日他不见了

苏培盛:十七爷病了好些日子了,浣碧姑娘自请到果郡王府去照顾,所以不再宫中,皇上,若此时强行把她唤回,只怕会惊动了王爷和各位宗亲,此事尚未定论,不宜外扬啊

允禧:不意外扬吗?臣弟已经知道了,皇兄恕罪,臣弟进宫向太后请安,结果各宫各院寂静一片,唯皇嫂这里热热闹闹,就想过来一看究竟,谁知在外头听见这些,臣弟身为宗亲,愿为熹贵妃与皇子公主作保,熹贵妃入宫以来,凡事亲力亲为,无不勤谨,所以,臣弟愿意相信熹贵妃的为人

祺贵人:慎贝勒眼高于顶,一向不爱与后宫嫔妃来往,怎么今日到能说出熹贵妃这么多好处来,亲力亲为,倒像是王爷亲眼所见似地

慎贝勒:倒也不用本王看着熹贵妃亲力亲为,只瞧熹贵妃身量纤纤,便可知他辛苦,倒是祺贵人珠圆玉润,可知是享清福的人

祺贵人:你

皇上:你闭嘴

皇后:有慎贝勒作保是好,只是六阿哥是皇上的血脉,皇上更对他寄予厚望,事关千秋万代,实在不能不仔细啊

皇上:那你说,怎么样才叫仔细

皇后:只怕要滴血验亲

安嫔:臣妾听说,便是将二人的血刺在同一器皿之内,看是否融为一体,若融为一体即为亲,否则便是没有血缘之亲

皇后:这个法子倒不难,只是要刺伤龙体取血,臣妾实在是不敢呢

端妃:这法子断不可行,皇上龙体怎可损伤

慎贝勒:皇兄可曾想过,若弘曕与皇兄滴血验亲,即便证明是皇兄亲生,将来弘曕长大知道,也会有伤皇兄父子情分,若皇兄真对弘曕寄予厚望,世人也会对其加以诟病啊

祺贵人:正是因为皇上对六阿哥寄予厚望,才不能不验,否则真有什么差迟,皇上岂非所托非人,把万里江山都拱手他人了

甄嬛:臣妾本以为与皇上情缘深重,谁知却会到如此地步,早知要被皇上疑心至此,情愿当初在凌云峰孤苦一生罢了

皇上:嬛嬛,只要一试 朕便可还你和孩子一个清白

甄嬛:皇上要试便是真疑心臣妾了,既然皇上疑心臣妾与温太医有私,那弘曕只要与温太医滴血验亲即可,这样既不损皇上龙体,也可还臣妾与弘曕清白

皇上:苏培盛,去把六阿哥抱来

苏培盛:嗻

皇上:你去准备滴血验亲的东西

皇后:是

苏培盛:六阿哥弘曕给皇上请安

苏培盛:皇上,这六阿哥

皇上:刺一滴血

甄嬛:皇上,您这一动手,即便认定弘曕是皇上亲生,来日里也会被世人诟病,他是被皇上疑心过血统的孩子,将来,将来如何让弘曕立足

皇上:你先坐

皇上:苏培盛

(苏培盛扶起抱六阿哥的宫女,小心翼翼的刺了,孩子一直哭着,抱孩子退下,刺了温实初,皇上起身走到碗前,众嫔妃紧张)

(皇上气极,大怒一声,猛甩佛珠,众嫔妃尖叫,甄嬛皇后同时起身)

温实初:皇上,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啊,皇上

皇后(手指着甄嬛怒斥):大胆甄嬛,还不跪下

甄嬛(理直气壮的站着):臣妾无错,为何要跪

皇后(手指着碗):血相溶者即为亲,你还有什么可辩驳,来人,剥去她的贵妃服制,打入冷宫,连同孽障一起给我扔进去, 温实初即刻杖杀

甄嬛:谁敢

(皇后与甄嬛同时看向皇上,皇上看向四周站起,看着每一个人绕场一周,看了半天碗,默默走向甄嬛,伸手捏着她的脸)

皇上:朕待你不薄,你为何,为何要如此待朕

敬妃(满脸焦虑,走向皇上手扶着皇上胳膊):皇上,皇上

皇上(拂袖推到敬妃,看着甄嬛 ):你太叫朕失望了(猛力把甄嬛推到碗前)你自己看

甄嬛(盯着碗看了一会):这水 ,这水一定有问题,皇上,水有问题(甄嬛拉过苏培盛的手扎了一针滴血入碗中)

甄嬛(大呼):皇上,这水有问题,任何人的血滴进去都能相融,皇上你来看,皇上

崔槿汐:这水有问题,皇上,这水有问题,是有人做过手脚的,娘娘是清白的,皇上

(皇上走向前看着碗)

苏培盛:皇上,这不可能的,奴才没有生育的能力,温太医与瑾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

皇上:哈哈,朕知道。

温实初(用手指沾的尝了一下碗中水):皇上,此水有酸涩的味道,是加了白矾的缘故,皇上,医书古籍上有注,若以白矾置于水中,虽非亲生父子也可以相溶;若以清油置于水中,虽为亲生父子也不可以相融啊,皇上

甄嬛(下跪看着皇上):皇上,此人居心之毒可以想见

皇上(看看众嫔妃,回位坐下):刚才为公允起见,是皇后亲自准备的水(此时苏培盛去换了碗新水)

皇后:臣妾准备的水绝没问题

皇上:朕记得你颇通医术

皇后:臣妾若用此招,一不小心就会被发现,岂非太过冒险,臣妾没那么愚蠢

敬妃:皇上,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招虽险,胜算却大,一旦得逞,所有人都会认定,六阿哥是温太医的儿子,还有谁会再验呢

皇后:皇上,臣妾冤枉啊,皇上明鉴,臣妾贵为皇后,何必还要出此下策,陷害熹贵妃

端妃:是啊,您已经是皇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皇后:皇上明鉴哪

甄嬛:皇上,若非臣妾及时发现,即便认定弘曕是皇上亲生,也会因冤被杀,臣妾一向敬您为皇后,处处礼敬有加,不知是哪里得罪了皇后,竟要遭此灭顶之灾

苏培盛(端来新水 宫女抱来孩子):皇上,奴才去换了一碗干净的水,这碗水绝对没有问题

皇上(皱眉):再验

(小孩哭,被扎,温实初被扎)

苏培盛(端着碗给皇上):皇上,请看(没融)

(皇后瘫倒在地,皇上拂袖苏培盛端碗退下)

甄嬛:皇上验过,疑心尽可消了吧

皇上(牵手拉起甄嬛):嬛嬛,朕错怪你了,朕不再有疑心

甄嬛(站起哭丧着脸):臣妾此身从此分明了

皇上:坐吧,祺贵人,事到至此,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祺贵人(走向前跪下):皇上,即便六阿哥是皇上亲生,可熹贵妃与温实初有私,三人皆是验证,难道皇上也不闻不问吗

斐雯:奴婢不敢撒谎,奴婢不敢撒谎,即便皇上不信奴婢说的话,也不能不相信静白师父的呀,她在甘露寺可是亲眼看见温太医常去看望熹贵妃的呀

静白(上前作揖):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叶澜依:静白师父这句话,足以让天下出家人为你羞愧而死

玉娆:姐姐,你这么晚还不回宫,我可急死了,姐姐,你没事儿吧

甄嬛:没事

叶澜依:臣妾才要回宫休息,谁知在路上,碰上二**带着丫头和公公,说要去找熹贵妃。臣妾见她带的公公是小允子,小允子说,他也在甘露寺有故人相识,臣妾就想,这静白师父一人话不可信,多个人也好,所以就把自己宫中的腰牌给了小允子,让他去找人。谁知这二**和小允子脚步到挺快,赶着就回来了

玉娆:皇上已经废了我姐姐一次,还想废第二次吗,甘露寺的姑子不止静白一个,皇上也该听听别人的

莫言(走进向甄嬛施礼):一别数年,娘娘手上的冻疮,冬日发作还厉害吗

甄嬛(转身起身):已经好多了,只是到了冬日里不免还是会痛痒

皇上:怎么?你也知道熹贵妃手上冻疮的事吗?

莫言:贵妃在甘露寺要砍柴、洗衣,做种种粗活,寒冬腊月手还浸在河水之中,怎能不生疮,她若不做,静白便动辄打骂,贵妃时常病痛,还在下雪之际,被静白诬陷偷了燕窝,赶去了凌云峰,几次差点活不下来

敬妃:皇上,如若不是温太医常去探望,熹贵妃可能现在都不在这里了

欣贵人:还是出家人,竟如此狠毒

莫言:没死在静白手里,她也倒还不算狠毒,凌云峰那种地方,偏僻难行,常有狸猫出入伤人,熹贵妃若真与温太医有私,大可一走了之,何必守在那里吃苦

皇上:嬛嬛,委屈你了

安嫔:姐姐受了那样大的委屈,皇上,定要重重的惩罚这个姑子

静白:贫尼并无苛待娘娘,请皇上明鉴

皇上:你说该如何处置

安嫔:臣妾看这姑子心眼也忒坏了,又爱搬弄口舌是非,皇上定要拔下她的舌头,替姐姐出口恶气

欣贵人:总以为安嫔温柔敦厚,你也有这辣手无情的时候

静白(拉着祺贵人):祺贵人,救我呀,祺贵人,救救我呀祺贵人(侍卫此时拖走静白) 皇上饶命啊,皇后娘娘饶命啊

宁贵人:静白师父,还说自己已经两年未踏入后宫,脱口便称贵人,供海灯时又知我的位分不高,可见对后宫之事了如指掌啊,倒难为了祺贵人,一个个把你们给搜罗起来

玢儿:小主,小主,对不起小主,奴婢对不起小主,可是奴婢不敢不来宫里啊,否则祺贵人,祺贵人就会让陈四打死奴婢的,小主,皇上,皇上,我家小主虽然与温太医相识得早,可他们确实没有半点私情啊皇上,请您明鉴,皇上

甄嬛:皇上,祺贵人指使玢儿,斐雯与表白污蔑臣妾,此事昭然若揭,只是不知还有谁背后指使祺贵人,否则她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也想不了这么周全

宁贵人:熹贵妃这话不错,若由得此人在宫中兴风作浪,只怕这后宫以后的日子,还是不得安宁,还望皇上早下决断

甄嬛:祺贵人,你若肯供出幕后指使,本宫或许可以饶过你,你这条命要不要全在你

祺贵人:没有人主使我,熹贵妃,是我自己恨毒了你

甄嬛:是吗,从瓜尔佳氏一族崛起的那一日起,你阿玛妒忌我父亲,你恨毒了我

祺贵人:与我的家人都不相干,我的门弟,样貌,那一点比不上你,何以要皇上面前,都让你占尽了风头,所以,所以全是我自己的主意

皇后:有自己的姐妹在宫里真好,臣妾看见,熹贵妃和自己的亲妹妹一起,臣妾就想起,以前和姐姐一起在王府,侍奉皇上的时候,亲姐妹在一起,不管是祸是福,起码有一个人会信自己,皇上,若是姐姐在的话,她一定会相信臣妾是清白的

后宫·甄嬛传的剧情简介 · · · · · ·

  时为满清雍正元年,结束了血腥的夺位之争,新的君主(陈建斌 饰)继位,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动。尤其后宫,华妃(蒋欣 饰)与皇后(蔡少芬 饰)分庭抗礼,各方势力裹挟其中,凶险异常。在太后(刘雪华 饰)的主持下,一场盛大的选秀拉开帷幕。以 此为机缘,美丽善良的女孩——大理寺少卿甄远道长女甄嬛(孙俪 饰)意外得到雍正的赏识,从此步入皇宫。在皇后和华妃两方势力的夹击下,甄嬛小心周旋,忍辱负重,命悬一线。她不得不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又一次次被卷入残酷的宫闱斗争之中……

《甄嬛传》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chbu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