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整理过的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刘向整理过的古籍,第1张

刘向整理过的古籍有:《新序》、《说苑》、《列女传》、《别录》、《战国策》。

《新序》是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曾由北宋曾巩校订,记载了相传是宋玉对楚王问的话,列举了楚国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说是“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说苑》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现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现代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别录》是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凡二十卷。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西汉时期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

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

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

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

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

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2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3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4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三点特异之处。

第一是量词不发达。殷墟卜辞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 “鬯(chd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

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以后,才逐渐发 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

所以,以先 秦作品为规范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是很少使用动 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 最习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 词。

如: ①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一对螯。

) ② 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治邱》)(共向河中丢进了女巫 的三个徒弟。)

③ 盖以十舰为最著前Q (《赤壁之战》)(黄盖用十条战船 在最前面开路。) ④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公 输般多次设置攻城的灵巧法子,墨子也多次抵挡住了他。 ) ⑤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到茅棚中去 探望了我三次。) 例①至例③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例④、例⑤是数词直接修 饰动词。

译成现代汉语时,对于前者要补进适当的物量词;对于 后者,除了补进适当的动量词以外,还可能要调换词序(如:例 ⑤)。 第二是词序上的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 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不说“三顾”而说“探望了三次”,不 说“九设”而说“设置了九次”。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 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 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⑥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两个小官吏,绑了 一个人来见楚王。) ⑦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 涉起义》)(一面前进一面收集部队,等到到达陈县时,有了六七 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名步兵。) ⑧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辞》)(十二卷军书, 每卷上都有爸爸的名字。) 这种位置灵活的现象,说明当时词序正处于变动之中(现在, 记账时还有名词后加数量词的情况),数量词和名词的结合关系还 比较松懈。

这种松懈性还表现在数量词与名词之间可加进结构助 词“之”。 第三是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下列三个小点: (一)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邹忌身 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六百又五十又 九夫。”(《盂鼎》)(意即六百五十九人) (二) 分数的母数和子数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 或两者都省略掉。

如:“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起义》)(“十六七”即“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 (三) 以定数代不定数(旧称虚数)的表示法。

古文中有些数词 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虚数。虚数所用的数词往往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作虚数时 大者P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⑨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多年来供养你,却不 肯顾念我。) ⑩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即使多次死亡,也还不 后悔。) ⑪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同在一起 生活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 ⑫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 公定下的多种计策,只有逃跑是上等的计策。) 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将军经过多次 战斗,出死入生;勇士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生活,终于胜利 归来。) 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以上的数字都是一种夸张数,决不可拘泥于字面作牵强附会 的解释。如:木兰从军,到底是十年还是十二年呢?诗中有两个 数字,其实都只是形容时间长而已。

过去有的好事者将“十八般 武艺”、“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都一件件凑出来,不可用 来机械地理解古书。 清代著名学者汪中说得好:“凡一二之所不 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 其极多。

此语言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

推之 十、百、千、万,莫不皆然。”(《述学•释三九》) 当然,虚数问题也不可看绝。

既不可误虚作实,也不可将本 来是实数的数词当成虚数。 同时,“百”“千”等一般是表示多 数,但有时也相对地表示少数。

如:“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 曰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全句的意思是:用少数的 将要耗尽的兵士,去抵抗众多的不断得到增援的敌军。

5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

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A者,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A,B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环滁/皆山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梁父即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帝感其诚○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三、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孤臣唯命是听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四、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6 特殊句式类型有哪些

麻烦补充说明,是英语中的特殊句式类型还是文言文中的?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4)省略介词("以","于") 例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省略介词宾语(即常说的"介宾")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2判断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者也"句式表示判断,人是) 3倒装句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于(乎)+宾语”结构 1表示比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2表示处所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表示对象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被动(参见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以+宾语”结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4被动句 [1]、用“为……所”表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3]、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4]、用“见”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用“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固定句式 [1]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 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词组,也叫作“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所吃”即“吃的”在文言中经常用在“有”“无”之后,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没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意思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 与“以”字有关原固定格式 “有以……”译为“有什么可拿来的”“无以……”译为“没有什么可拿来的”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3]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比较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反问,有时表示感叹 (1)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样”、“怎样”“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秦国如果)取走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怎么办?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吕氏春秋》——商汤向伊尹询问:“想要取得天下,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否定还不能铲平魁父那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 “如之何”、“奈之何”用作状语时,应该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用来反问原因“之”字成了一个纯粹的音节助词“如之何”、“奈之何”可译作“怎么”、“为什么”例如: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君臣之样的道理怎么能废弃他呢? 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怎么德行这么衰微! (2)、表达反问的固定格式 反问语气就是一种明知故问的语气这一类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以……为”、“何……为”“何(恶)用……为”、“安以……为”、“曷……为”这是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种句式表面上是问句,其实是对事情的坚决否定其中“何(奚、恶)”是疑问代词,“以”、“用”都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一般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这是国家的臣子,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此外,还有:“何……之有”、“何有……”。

7 语文的语法知识如何理解

1求所有记载汉朝以前历史的史书如题求所有记载汉朝以前历史的史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包括虞、夏、商、周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大部分是帝王的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字大体上说,平时的叫“诰”,战时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叫“谟”《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30卷《左传》的体例是编年纪事体,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春秋》经文重要史事的过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帐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 《国语》,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服务《谷梁传》亦称《春秋谷梁传》、《谷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谷梁传》则着重宣扬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重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史记》130卷,汉·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汉书》100卷,汉·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后汉书》120卷,南朝宋·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后汉书》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都充分肯定了他这方面的成就《三国志》65卷,陈寿,字承祚,巴西安 ,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

2关于汉朝的历史书

蔡东藩 前汉演义

蔡东藩 后汉演义

陈文德 刘邦大传

张毅 谋圣张良

杜尚侠 张庆利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汉朝历史 汉朝

司马路人 《刘秀私密生活全记录》

傅鹤年 王莽

何新《汉武帝新传》

王占君 汉武帝高光《 司马迁》 《 龙吟 》《智圣东方朔》

天纵其才《 天之骄子 天怒其虐

朱章华 《韩信自传》》

张国立 《飞将军》 J今易晓 汉缚·《卫青传》 霍印章《 韩信传》 四季赞歌 复汉演义

端木摇 《匈奴王妃》

《汉朝的那些人》

3关于汉朝的史书有哪些

《史记》等前四史

白寿麟的《中国通史。秦汉卷》,《剑桥秦汉史》,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

4求一本汉朝史书

《前汉演义》部分回目:

第十二回:戗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

第七十回:贤汲黯直谏救人 老李广失途刎首

第一百回: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玉玺元后覆宗

《后汉演义》部分回目:

第一十回:光武帝登坛即位 淮阳王奉玺乞降

第四十二回:班长史捣破车师国 杨太尉就死夕阳亭

第六十七回: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

另有《前后汉演义》、《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等,以上均为集成电子书。

有兴趣的话请留邮箱并采纳。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中华古籍难以数计,对古籍的分类整理自古已有。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集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90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