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是怎么纪年的,求古印度历法。
印度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在历史上分有三个时期:
一是在吠陀(Vedic)期的前期约前十世纪——前六世纪这一期的历日制度是混乱的。 二是吠陀期的后期,有(者那)历,约前六世纪——前二世纪。
三是悉檀多(Siddhanta)时期,约前三世纪——前十二世纪,悉檀多就是历数书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一期的历法很多,而且也流传到中国。
古印度历法的上元(就是元年啦),也有三种,
一是上元自天地开辟算起。
二是上元为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这个历元称为卡利尤几(Kali Yuge)。
三就是释迦(Saka)纪年,释迦元年是年3月15日。
古籍中如实的记载了印度的历法。其时,计时的最短即为刹那(ksana),120刹那为一檀刹那(taksana),60刹那为一腊缚(lava),30腊缚为一牟呼栗(muhurta),5牟呼栗多为1时,6时合成一日夜。
月盈到满称白分(白半,白博叉Paksha),月亏到晦称黑分(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后,合为一月,12月为一岁。各月的名称如下:
一月:制檀逻月(Caitra)
二月:吠舍佶月(Vaisakha)
三月:逝瑟吒月(Jyaistha)
四月:安沙荼月(Asadha)
五月:室罗伐拿月(Sravana)
六月:婆达罗钵陀月(Bhadrapada)
七月:安泾缚庾者月(Asghvaynja)
八月:迦拉底迦月(Kartika)
九月:末迦始罗月(Margasirsa)
十月:报沙月(Pausa)
十一月:磨噶月(Magha)
十二月:颇勒娄拿月(Phalgnna)
亦称“ 白半 ”。亦称“ 白月 ”。古印度 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 宋 永亨 《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 清 钱谦益 《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 钱曾 注:“禅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白月、黑月是古印度历法中的概念。白月指从新月到满月的十五天,又名白半、又称白分、白月分;相对地,黑月是指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十五天。古印度纪月之法,是以月之盈缺而将一月分为黑月和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从新月至满月期间,古印度人称之为“白月一日至白月十五日”,而黑月一日至十五日是指满月后至新月前期间,称为“黑月一日至十五日”,但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习惯是“黑前白后”合为一整月,所以与中国阴历有半个月的错位,以下图例说明:
中国阴历 印度阴历
==== ====
腊月十六 黑月初一(新年)
腊月三十(年根) 黑月十五
正月初一(新年) 白月初一
正月十五 白月十五(此为一个黑白整月)
正月十六 黑月初一
正月三十 黑月十五
二月初一 白月初一
…… ……
腊月十五 白月十五(年根)
另,古代佛教传入中国时,中国的高僧大德们对两国历法进行了详细的比对,以此确定了一些古老的佛教节日、斋日在中国历法中应该是阴历什么日子,比如佛诞日相当于中国阴历四月初八、佛欢喜日(盂兰盆节)相当于中国阴历七月十五等等就都是这样确定下来的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书中记载的史实则要比成书时间早2000年,就是说书中的事情是发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书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令人不解和惊讶的从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看,他们是在打核战争!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可能类似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现代人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在原子弹还没有产生的年代,许多学者一直认为此书中的那些悲惨的描写是“带诗意的夸张”。可是到了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描写就似原子弹爆炸目击记一们准确。
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达不到这个温度。只有原子弹的核爆炸才能达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里,人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焦地废墟。废墟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发现了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都与今天的核试验场的“玻璃石”一模一样。
由此而论,国外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认为:“我相信人类曾有过若干次文明。人类存在时已熟悉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使他们遭到了毁灭”。
让我们再看看史诗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廓尔喀乘坐他的‘维玛那’(一种飞行器)迅速飞行,向维里什尼族和安达咯族的三个城市投掷一枚充满宇宙全部威力的射弹,一缕白烟从地上升起,光亮犹如一万个太阳。这种名为‘铁霹雳’的秘密武器,将敌人全部化为灰烬,尸体烧到无法辨认,头发和指甲全脱落,食物受染中毒。战士们纷纷跳入溪流,将自己及随身装备洗干净。”
过去人们读到这些描述时,往往认为这只不过是对战争之惨烈的一种夸张。但看到受害者的头发与指甲全部脱落,食物污染中毒等等细节的描述,联想到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核辐射,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至于施放武器的一方跳入溪流的行为,也只能用防止辐射尘的污染来解释。
那么廓尔喀乘坐的“维玛那”又是什么呢?
诗中写道:“‘维玛那’借助于水银和一种强大的推进气流,确定了在九天航行的路线。它的飞行距离可以是无限的,飞行方向可以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还可以从后往前。”
这不就是可控式太空飞船吗?在这部史诗中,飞船曾多次出现。史诗中在描述英雄阿周那乘坐飞船时:“乘上这太阳形的飞船,阿周那飞升而去,当到达一个凡人看不到的地方时,他发现了数百艘其他飞船。在这个地方,太阳和月亮都不发光,更不用说火炬了。这里巨大的天体,就是在地面上观测到的星星,它们在地面上看起来不过像是远方的灯盏……”
有人认为,这是对飞出大气层后的外层空间非常准确的描写。如果目击者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飞行,单凭古人的想象,恐怕是无法写出这样逼真的细节的。
印度南部的古城甘吉布勒姆。有424座神庙。据说最多时曾达到一千座,被称为“寺庙之城”。在这里的神庙中,除了湿婆、毗湿奴、黑天、罗摩等众多古印度的神灵雕像外,还有一种飞船的雕塑。这种飞船雕塑被雕成不同样式,上面刻有众多神话人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战神之车。
一般人往往认为。这种飞船就是神话中人物乘坐的器具,是神话杜撰的子须乌有之物。然而,1943年,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市梵语图书馆却从一座倒塌的庙宇地下室中,发现了一份题为“Vymaanila—Shaastra”的古代梵文本简稿件。在这份稿件中,以6000行的篇幅,详细记载了“战神之车”飞船的构造、驱动方式、制造飞船的原料乃至飞行员的训练与服装等众多细节。据记载。“战神之车”的飞行速度,如换算成现代计算单位为每小时5700公里。
印度梵语学者和技术专家们合作,依据这份文献和其它古籍中的记载,对“战神之车”进行了仿造。仿造后的研究结果表明,就技术水平来说,这种“战神之车”并不是惊人的奇迹。但不要忘了,这是与现代科技对比而言,而飞船是在史前时代建造的!
研究者们认为,“战神之车”是一种多重结构的飞船,当时的飞船已装备了绝缘装置、电子装置、抽气装置、螺旋翼、避雷针。以及安装在飞船尾’部的喷焰式发动机。文献中多次指明飞船呈金字塔形,顶端覆盖着透明的盖子。
建造这样的飞船。无疑需要多种现代高科技水平的能力,更需要现代物理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这对现代人来说,也是在本世纪初才刚刚解决了的难题。两千多年前,是谁在古印度造成了这样的飞船呢
古印度人似乎并不是飞船的建造者,他们既没有建造飞船必要的技术能力,也没有驾驶飞船的科学知识。对他们来说,飞船只是神灵们的交通工具。那么,这些驾驶飞船的古印度神灵,究竟又是谁呢
印度历史
" 印度人没有历史。
"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
印度是文明古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马 克思这句话的含义可能是指印度历史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历史,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只有神话无信史
印度古代有发达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经典,但史书奇少,根本没有像中国的《史记》和西方希罗多德的《历史》那样的历史典籍。
印度人喜欢讲故事,提到历史,他们喜欢说:"从前有个国王……",至于该国王的真实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在位时间等基本材料,几乎全无。
幸存的极少的史书,几乎每一页都掺杂着大量的空想和传说,使人无法判断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故事。
被认为正宗的史书有两部,一部叫《诸王世系》,一部叫《大史》,但这两部书又都不可靠。
《诸王世系》被认为是一个叫卡兰纳的人写的,该书记载了历史上的社会状况以及各类人物的活动,但其内容想象的成分太多。
整部书是以诗歌的形式写成的,弥漫着诗意和感情的气氛。
作者不满意以日常用语来平铺直叙事实,而是在写事件和人物时,不断插入神话故事,对人物加以美化。
于是,历史成了理想化的产物,人物成了神。
这大大减低了该书的价值。
《大史》被认为是南亚最翔实、最可信的历史著作。
成书于锡兰(今斯里兰卡),作者是摩诃男马。
该书主要记载岛国的历史。
但在对君主的描写中充满了神话、传奇的故事,同样弥漫着神秘的气氛。
在读这部史书时,必须用心地鉴别神话故事与历史事实。
印度的历史记载没有统一的纪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纪年。
印度使用纪年多达20种以上。
搞不清楚每个纪年的准确年代,以及各纪年的前后联系。
中国古代以帝王的年号纪年,历史纪年也不统一,但中国各朝代都十分注重历史记载,设有坊门的史官,记录下皇帝的一举一动,因此每个朝代的历史都能搞清楚。
印度则不然,只重宗教,不重历史,宫廷有为皇帝举行祭祀的专家,却没有史官。
所以,印度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本糊涂帐。
印度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是靠外国人的记录才大体了解的。
例如,印度历史上有个叫戒日王的人,曾建立过一个强盛的帝国,但印度典籍几乎没有关于他的可靠记录。
在他治世的时候,中国一位叫玄奘的高僧来到这里,并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过戒日王。
因为玄奘离开中国,到达印度及归国的时间都有清清楚楚的记录,所以戒日王在世的大体年代就可以确定了。
再如,印度的传说以及佛经等材料,都曾提到印度一位伟大的君主叫阿育王,是旃陀罗·笈多的孙子,曾创建了一个伟大的帝国。
但具体年代不详。
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1—323年进攻过印度西北部地区,遇到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的激烈抵抗。
此事清楚地记录在古希腊历史学家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于是旃陀罗·笈多以及他的孙子阿育王的大体年代也可以确定下来了。
游牧民族征服史
印度历史是一部"不断为异民族征服的历史",印度的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地接受异质文化挑战、不断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一次次异族的入侵带来了印度种族的混血以及文化上的对立、冲突、交流和融合,对印度文化也带来一些新的因素。
这是印度社会文化具有无比多样的一个重要原因。
入侵印度的有较大影响的游牧民族可举出雅利安人、塞种人、鲜卑人、贵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等。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有一支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次大陆。
这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来民族的征服。
他们首先占领了印度"五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同当地的土著民族(据认为是达罗毗荼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结果,雅利安人征服了后者,并逐渐向东扩张,侵入到富饶的恒河平原地区。
雅利安人在征服次大陆的过程中,逐渐放弃游牧方式,从事农业定居生活。
他们把被征服的土著人当作奴隶,让他们从事低贱职业。
这次征服可以说是一次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的征服。
它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起源,均与这次征服有关。
塞种人原是住在伊梨河流域的游牧民族。
约在公元前160年前后,塞种人受大月氏人的驱赶,向南迁徙,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消灭了几个希腊人王朝,建立了统治。
塞种人的王朝除了北印度大部以外,向西南到达今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地区。
塞种人统治了100多年,大约在纪元初衰落,印度现在沿用的传统历法(塞历),就是起源于此时。
贵霜人也曾在印度(主要是北印度)建立过统治。
贵霜人原是一个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的游牧民族,我国古籍称为"大月氏"。
公元前176年前后被乌孙人击败,向南迁移到今阿富汗境内,征服大夏国后进而向南、向东挺进,建立了个囊括整个北印度的贵霜帝国。
同西方在经济和文化上有密切交往,是一个重要的时代。
这个时代佛教文化出现繁荣。
贵霜帝国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密切的接触和相互影响。
10世纪初, 开始进入南亚次大陆。
1206年,土耳其人在北印度建立统治,史称"德里苏丹王朝"。
这个王朝经历了五个时代约320年,是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异民族建立的王朝。
公元14世纪下半叶,一支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的蒙古人势力渐大,首领叫帖木儿。
这一支蒙古人虽已放弃了游牧生活,定居在今塔什干一带,但仍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的特征。
后在中亚细亚的萨马尔罕建立了统治。
他们信奉 教,凡决定做一件事,喜欢先念一段带激励性的话:"啊!先知,请将战争之祸加诸于这些异教徙及不信仰的人们,并严厉惩罚他们。
"当时的印度多数是异教徙,基于这种信念,帖木儿王于1398年渡过印度河,长驱直入,攻占了德里,杀害了10万之众的俘虏,摧毁了当时阿富汗入建立的王朝,将全部财富掠夺一空,并驱使众多的妇女与奴隶将这些财物搬运到萨马尔罕。
还将大批工匠掠夺到萨马尔罕,帮助帖木尔王建造宫殿。
在他们的足迹所及的地方,留下了杀戳、饥馑和瘟疫。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古老神秘的印度大陆,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则古老的记录,天空中有人乘着大铁鸟飞来飞去,相互攻击,互相扔着威力巨大的炸弹,炸弹闪着耀眼的光芒,把黑夜照亮,能灼瞎人们的眼睛。这些关于史前文明的记载,是古人的凭空想象,还是真实的 历史 ?
在上世纪80年代, 联合考古队对印度恒河进行潜水考古, 科考人员在河底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古老城市遗址,还打捞上来一个布满苔藓的折断的铁质手臂。
这个断裂的铁质手臂从粗细到肌肉的凸起和收束,制作的工艺非常精湛,考古队对它进行了碳十四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距今已有50万年的 历史 。在折断处,还检测到强烈的核辐射,并且有明显的核爆烧灼的痕迹。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根据人类 历史 掌握铁的使用技术,有记载的 历史 才7000年左右。难道50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铁的使用技术了吗?
现在的地球人类文明掌握核爆炸技术是在上世纪40年代,而50万年前怎么可能发生核爆炸呢?考古专家又对印度恒河河底的城市遗址进行了检测,最后结果是在50万年以前,人类史前文明时期,曾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毁灭性的核战争。
如果这个结论没有错误的话,对照印度古老的 历史 记载,那么在50万年以前,人类史前文明的 科技 那是相当的发达,看来核爆炸技术既是人类的福祉,也是灾难的隐患,希望如今的人们能意识到核技术的危害,希望不会再次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本文2023-08-03 22:33: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