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古书的成语有哪些?
文山书海 [ wén shān shū hǎi ]
释义:指文献量十分巨大,浩瀚无边。
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释义: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释义: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坐拥百城 [ zuò yōng bǎi chéng ]
释义: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 比喻藏书极丰富。
精妙绝伦 [ jīng miào jué lún ]
释义:精:精巧。 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
《新唐书》,不推荐《旧唐书》,旧唐书里面有些内容因为各种政治原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修改过。
赫连勃勃大王的《帝国的正午》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主要是唐代的政治
《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的隋唐部分,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一般通史都是把朝代的各方面讲的全面
《剑桥中国隋唐史》
另外,以下是我在其它地方找的,专业性比较强的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8 p) q8 G y& ~' l
《唐史十二讲》 黄永年著 中华书局 2007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著 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三
《隋唐五代史纲要》 杨志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汉唐史论稿》 汪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历史与文化部分:
新唐书 西域传》 欧阳修 宋祁撰 中华书局 2003年版《贞观政要》(唐)吴兢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五代)王仁裕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国史补 因话录》(唐)李肇 赵璘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向达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唐代的历史与社会——中国唐史学会第六届年会既国际唐史学会研讨会论文选集》,朱雷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爱宕元著,京都同朋舍,1997年2月。
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史念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N/ 《唐代的外来文明》 (美)爱德华•谢弗/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唐朝文化史》 徐连达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 三联书店 1988年版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 三联书店 2001年版 (政治学院)
《幻术奇谈》 周楞伽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 王介南著 书海出版社2004年版!f0 A& Y0 M
《唐代文化史研究》(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九十二) 罗香林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据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影印
《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 孙映达 单周尧主编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沈福伟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_/ K( H- N《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 王永平著 社会社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王金林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Century,徐 芳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
《西域文化史》,余太山主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2月
^《移民与中国文化》 范玉春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李喜所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九姓胡与突劂文化》 蔡鸿生
民俗研究部分:
《中国民俗研究史》 王文宝著 合龙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 《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吕一飞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10月0 唐代对外关系研究:; 《汉唐中日关系论》,王贞平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3月《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吴玉贵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突厥史》林干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1 q _
《突厥史》薛宗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 王小甫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星烺著 中华书局 2003年6月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林梅村著 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林梅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综合杂论:
《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国学岑仲勉著 中华书局,1990年版。
论坛《岑仲勉史学论文续集》/Z5岑仲勉著 中华书局,2004年版。
Z
2《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民族交通卷》4 刘俊文主编 中华书局 1993年版。
《唐史论丛》2、3、6、7辑 史念海主编
唐研究》(1-9卷) 荣新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北京
《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卢华语主编 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
《唐史研究丛稿》严耕望著 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其他:
隋唐文选学研究》 汪习波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王汝涛著 岳麓书社,2005年版。
《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 荣新江主编b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 孟宪实著 齐鲁书社,2004年版。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学黄正建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5李孝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西域通史》 余太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佛教史稿》 汤用彤著 中华书局1982年版《唐代美学史》 吴功正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中国隋唐五代宗教史》 梁鸿飞 赵跃飞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李彬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书呀书,你怎么这般让我痴迷,我们两个拉钩钩,下辈子还有在一起,在一起。下面请大家来看看我辛苦为大家准备的《书海初航作文》多篇,如果想要更多相关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书海初航作文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起来,书就是一本小册子,很普通,打开它,认认真真的品读,它就会引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
幼儿园时,我爱书,我和书就是“青梅竹马”看见父母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着,不认识几个字的我迫不及待的用我的手使劲抓,我听到了父母的笑声,父亲幽默的说:“我们家有一个小博士诞生了。”
上了小学,我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书包,拿出书,开始诵读,尽量把书中的所有知识都装进我的司令部,有时读着古诗,不知不觉间感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时我才发现,我根本离不开他。
到了初中,功课呀越来越多,有人说:“书如同干枯的稻草,失去了往日的芬芳,但我却始终不离,每天都乐在其中,让我如痴如醉。
书是一杯茶,拥有淡淡的清香,却又有淡淡的苦涩,那是历史的沧桑,那是作者傲着内心的独白,作者的灵魂就寄托在这美文当中,文与人混为一体,锻造出流芳百世之作,我爱书,书中有黄土高原的雄美,有江南水乡的柔情。我爱中国,我爱书。
书呀书,你怎么这般让我痴迷,我们两个拉钩钩,下辈子还有在一起,在一起。
篇二:书海初航作文曾记得,三岁时对未来的设想是推着一个装满雪糕的小车,边卖边吃;五岁时最骄傲的事情是穿着红裙子参加幼儿园的演出;八岁时自豪地对别人说:“我是班长。”;十岁时最骄傲的事情是写文章被老师当范文读;现在对未来的设想是在一个堆满古籍的图书馆当管理员,边工作边读……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我深深地呼吸,回想那些在成长中走过的路,回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路边盛开了一丛丛美丽的花陪伴着我直到今天,我曾给它们取名叫“阅读”……曾记得,妈妈给我买回第一本书,读完后我的情绪兴奋得如几百年前航行到美洲大陆边缘的哥伦布;六岁的我发现了自己少年时候的第一块新大陆。
从此以后,我爱上了阅读。沙发上;书桌上;床上……到处都有我的书,我看书看了一本又一本,书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由漫画到注音读本,由薄到厚,由童话到文学着作,书伴我成长,书香弥漫在我周围。
说到读书,我还闹了一个笑话呢!有一次,我在看书,那华丽的辞藻,跌宕的情节把我深深地吸引了。妈妈在做饭,让我打两个鸡蛋搅匀,她接个电话。我不情愿地放下书,打了两个鸡蛋搅匀,然后赶紧又跑去看书了。午饭好了,我吃了一口鸡蛋,“哎呀,怎么这么咸呀!”我问妈妈:“妈,你放了多少盐呀?”“我没放多少呀。”忽然,我想起由于打鸡蛋时,心里想着书,把妈妈腌的咸鸭蛋错当成鸡蛋了。
我酷爱读书,读过了头导致眼睛假性近视。妈妈不得不采取了强制性措施,要求我每天读书不超过半小时,可当妈妈去上班时,我总是多读一会儿书。
虽然有许多人认为读书与学习是矛盾的,但我却不那么认为,读书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质,还可以学到许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读一本书,就要让它发挥作用。否则,等于白读。书海拾贝,摘抄优美的词句、写读后感……都可以让所读的书发挥它的作用。一目十行、囫囵吞枣都是不可以的,这样,书的价值不能体现,作用发挥不了。
在书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在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书的花丛中汲取营养。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篇三:书海初航作文读书,就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迪,引导你走上成功之路。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学校一年一度举办了“读书节”,通过“读书节”,让我阅读范围变得更广了,也更让我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而读散文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本届的“读书节”我读的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林清玄写作三十年,成书百余部。他坚持自然、厚味、有机的文学,因为他深信“有真感情,就有好文章”。他以慈悲为经,智慧做纬,编织文学的锦衣,因为他深信“有大思想,才有真文学”。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这时,我感觉我越来越崇拜林清玄了。
本次读书节我一共读了他很多篇散文,如《分到最宝贵的妈妈》、《台北闹饥荒》、《变色茉莉》等。读完这些文章,让我启发了很多很多。其中有两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第一段话是《走钢索与空中飞人》中的一段话:
“我们在实际的人生中亦然如此,许多屏息以待,只等到了失败,但有过失败的成功更值得喝彩与掌声。
在马戏团里走钢索的人和空中飞人,在上台表演之前,必然都有许多的失败,才会使他们设计出这样的表演吧!
他们的成就正是建立在“危险”和“失败”上,如果是在平地上表演就没有人要看了。
生命也像是在走钢索或凌空飞跃,在危险中锻炼了勇气,在失败中确立了坚强。”
这段话让你给我知道了失败使成功变得珍贵,其实,人生也像走钢丝,不断地会遇见失败和危险,而我们就要在危险中锻炼勇气,在失败中锻炼坚强,丰富我们的人生。
而第二段话则是《苦瓜变甜》中的一段话: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麽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麽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文章虽在写苦瓜,实质上是在写生活中的困难,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吃苦的准备。能吃得了苦,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读书节”现在已经结束了,但在短短的一周之内,林清玄的散文却给了我那麽多的启发。它真是我的一位无声的老师,为我传道解惑,我真感谢这些故事,更感谢它的作者——林清玄。
本文2023-08-06 21:57: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