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久嗽简介
久嗽为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即久咳。久咳指经久不愈的咳嗽。出《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又称久咳嗽、久嗽。多因外邪留恋,脏腑内伤,气虚血亏,七情郁结等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久咳嗽者,由肺虚极故也。肺气既虚,为风寒所搏,连滞岁月而嗽也。此皆阴阳不调,气血虚弱,风冷之气搏于经络,留积于内,邪正相并,气道壅涩,则咳嗽而经久不差也。”《万病回春》卷四:“大抵久嗽者,多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医方集解》:“久嗽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要开郁润燥,其七情气逆者,顺气为先,停水宿食者,分导为要,气血虚者,补之敛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久咳者,属虚属郁。有由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有由血虚者,宜阿胶四物汤;有由血虚火盛,喘咳声嘶者,宜芩连四物汤;有气血两虚者,宜宁肺汤;有虚劳嗽,痰热渴汗者,宜滋阴清化丸;有虚劳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有虚劳嗽一二声,无痰,夜则发热,过则冷,睡多梦者,宜劫劳散;有火郁于肺,咳则有声无痰者,宜桔梗汤;有湿痰内郁,痰出则咳少止,少顷又咳者,宜加味二陈汤;而又有咳久伤脾,满面生疮者,宜人参蛤蚧散;有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汤;有久咳失气者,宜劫嗽丸;有久咳面目浮肿者,宜葶苈散;有久咳不止,诸药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有久咳成痨者,宜保和汤;有久咳经年,百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宜百部膏、乌梅膏;有痰郁火邪在中,成干咳嗽者,此症极难治,先用开剂,宜逍遥散,重加桔梗,后用补阴之品,宜本事鳖甲丸加熟地、当归、白芍、麦冬、阿胶、茯苓之属。”
详见百科词条:久嗽 [ 最后修订于2015/8/31 17:52:52 共6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辨证论治 4 关于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41 气虚发热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 42 血虚发热 421 病因病机 422 症状 423 治疗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肌热的穴位 2 治疗肌热的方剂 3 治疗肌热的中成药 4 肌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肌热 1 拼音
jī rè
2 概述肌热为症状名[1]。指肌表有发热感觉[1]。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3 辨证论治肌热有虚实之分[1]。
实证多为外邪侵袭,阳明经脉受病[1]。《景岳全书·伤寒典》:“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为此证。”治宜去阳明在经之邪,宜柴葛解肌汤等方[1]。
虚证多为气虚或血虚所致[1]。《证治准绳·杂病》:“肌热,燥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日夜不息,脉浮大而虚,重按全无,为血虚发热,症似白虎,唯脉不长实为辨也,误服白虎必危,宜当归二钱,黄芪一两。”《丹溪心法·发热》:“肌热及去痰者,须用黄芩,肌热亦用黄芪……补中益气汤,治虚中有热或肌表之热。”
4 关于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41 气虚发热
气虚发热即气虚热、气虚身热[2]。《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411 病因病机因元气本虚,伤于暑湿所致发热[2]。
412 治疗治用李东垣及王孟英清暑益气汤[2]。亦有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而致气虚发热[2]。宜用甘温除热[2]。
42 血虚发热血虚发热为病证名[3]。见《内外伤辨惑论》。亦称血虚热[3]。指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3]。
421 病因病机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3]。
422 症状症见肌热面红,燥渴,甚则烦躁,睡卧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3]。
423 治疗治宜滋阴养血或养血益气[3]。
5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但热不寒的分类 41 按症状 411 壮热 412 潮热 413 微热 42 按病机 421 实热 422 虚热 423 湿郁热伏 424 气郁化火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但热不寒的方剂 2 治疗但热不寒的穴位 3 治疗但热不寒的中成药 4 但热不寒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但热不寒 1 拼音
dàn rè bù hán
2 英文参考fever without chill
3 概述但热不寒为症状名[1] 。指体温升高,自感身热不适,而不感觉怕冷的表现[2] 。外感病中由恶寒发热而变成但热不寒,常是病邪化热入里的标志[1]。
4 但热不寒的分类 41 按症状按症状有壮热、潮热和微热之分[1]。
411 壮热壮热指感觉躁热难受,体温升高明显,身热灼手,或伴有恶热烦渴的表现[2] 。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3]。《诸病源候论·伤寒挟实壮热候》:“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宣泄,蕴积生热,故头痛、体疼而壮热。” 有热实、冷实二种。热实者,粪黄而臭;冷实者,食不消,粪白而酸气。内虽有冷热之殊,外皮肤皆见壮热。多见于外感病邪热盛实者。
412 潮热
潮热指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2] 。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2]。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张氏医通》卷三:“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证。其余有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大便坚涩,喜冷畏热,心下幅然,睡卧不著,此皆气盛,所谓实而潮热也,凉膈散、大柴胡辈下之;若胃气消乏,精神憔悴,饮食减少,日渐尪羸,病虽暂去,而五心常有余热,此属虚证,宜逍遥散、小柴胡等加减。有每遇夜身发微热,病人不觉,早起动作无事,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朝用加味逍遥散,暮用六味丸,不应,用当归补血汤,加减八味丸;有潮热似疟,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气弱脉弦,服补药不效者,此属饮证,随气而潮,故热亦随饮而潮,于痰饮门求之;气口脉滑,内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者,于伤食门求之。”
《寿世保元·发热》:“论男子血虚,有汗潮热者,以人参养荣汤;男子气虚,有汗潮热者,以补中益气汤;血虚,无汗潮热者,以茯苓补心汤;气虚,无汗潮热者,以人参清肌散;女子血虚,有汗潮热者,以茯苓补心汤;气血两虚,无汗潮热者,以逍遥散。”
413 微热微热又称低热[2] 。指自觉身体发热,热势不高,体温不超过38℃的表现[2]。可见于多种病证[4]:
1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4]。《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指阴虚血虚的发热[4]。《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
3指阴证发热[4]。《类证活人书》卷四:“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也。”
4指五脏微热[4]。《景岳全书·杂证谟》:“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
42 按病机按病机有实热、虚热、湿郁热伏、气郁化火等不同[1]。
421 实热实热是指外感病邪化热入里,邪气盛正气足时所表现的证候[5]。主要表现为壮热喜冷、口渴冷饮、面红目赤、烦躁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实[6]。治以清泻实热为大法[5]。
422 虚热1指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7]。分别称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阳虚发热[8]。《医学入门》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驰,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杂病》卷一:“若夫饮食劳倦,为内伤元气,此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故东垣发补中益气之论,用人参、黄芪等甘温之药,大补其气而提其下陷,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也;又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谓阴虚火旺劳瘵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用四物加黄柏、知母补其阴而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血之不足者也。”又“骨痿、肉燥、筋缓、血枯、皮聚、毛落,阴不足而有热疾,是为虚热。”“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热也,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医学入门》曰,气虚热,升阳以散之,宜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血虚热,滋阴以降之,宜滋阴降火汤、坎离丸;气血俱虚热,升阳滋阴兼用之,宜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加知母、黄柏。”
2指热病见昏迷者[7]。《石室秘录·热症门》:“发狂如见鬼状者,实热也;热病不知人者,虚热也。实热宜泻火,虚热宜清火。”
423 湿郁热伏湿郁热伏即湿遏热伏[9]。 指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的病机[10]。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神疲,头重,胸闷腹胀,厌食,小便黄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10]。
424 气郁化火气郁化火指气郁日久而化生火热的病理变化[11] 。气本属阳,久郁则从火化[11]。《医旨绪余·气郁胁痛论》:“是以七情一有不遂则生郁,郁久则生火,壅遏经隧,充塞清道而痛作矣。” 临床常在气郁基础上,兼有面红目赤、心胸烦热、小便赤涩灼痛等火热见症[11]。
5少气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呼吸微弱短促,言语无力。可由脏气虚弱或水饮内聚所致。《诸病源候论·少气候》:“所由藏气不足故也。肺主于气而通呼吸,藏气不足,则呼吸微弱而少气。胸痛少气者,水在藏府,水者阴气,阴气在内,故少气。”亦有因痰气、食积内阻所致者。《䱐溪医述·病症辨异》:“少气者,气少不足于言……由里气因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路使然。”参见短气、气促:短气为症状名。见《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指呼吸短促,如不能接续。《医宗必读·喘》:“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有虚实之分。虚证常兼见形瘦神疲,声低息微,头眩乏力等症,多由体气素虚或病后真元耗损所致。实证常兼见胸腹胀满、呼吸声粗、心胸窒闷等症,多由痰饮、瘀阻、气滞等导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又《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诸病源候论·短气候》:“肺虚则气少不足,亦令短气,则其人气微,常如少气不足以呼吸。”《石室秘录》:“盖短气乃肾气虚耗,气冲于上焦,壅塞于肺经,症似有余而实不足。”气促为症状名,呼吸短促,多属虚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九:“促者,即经之所谓短气者也。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劳动则甚,此肾经元气虚也。盖肾为气之根,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则精不化气,下不上交而为促,治宜补之、温之。”亦有因外邪、水饮等所致者。《类证治裁·喘症》谓呼吸促而不能续,似喘而无痰声,其证有二:一属支饮,症见短气有微饮,治宜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方。一属气虚,症见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芪;腹中气不转者,倍甘草;肺气短促,倍人参,加白芍。若失血后阴火上乘,短气不足以息,或肾虚发热唾痰者,生脉散加当归、黄芪、生地。
详见百科词条:少气 [ 最后修订于2015/10/30 12:57:14 共75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补中益气汤》—— 误用最多的脾胃之方!
百病皆伤脾胃,脾胃之疾也最易察觉,所以仲景之书,皆以固护脾胃为本。
李东垣以脾胃立论,创《补中益气汤》,以理脾胃之虚,升下限之阳。虽有偏颇,但不失为良方。
奈何今之医者,见虚弱萎靡,不以详查,便以补中益气治之。病者不查而妄服,轻者重,重者痼也。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现在有脾胃问题的人很多,感觉自己所谓“气虚无力”“少气懒言”的也十分多。这种所谓的功能主治,可以让90%有以上情况的人对号入座。但是中医之理甚深,这些类似“脾胃”“气虚”的问题,可能由十分复杂的情况引起,而并非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治疗。
不过,由于某些原因,补中益气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光我见过的中医,就有很多,见到脾胃问题,看到少气懒言的症状,便书方:补中益气加减治之。
举几个我身边人的真实经历,我母亲曾经因为失眠去看过一个80多岁的“名医”,诊断为胃下垂,缺血,气虚发热,云云。于是书方补中益气加补血套药,安神套药,结果吃的满嘴起泡,严重发热,头晕心悸。
另外一个亲戚,也是常年的胃下垂,甚至有点子宫下垂,找老中医诊断,最后医嘱自购补中益气丸,起初略有改善,但胃下垂依旧。继续吃下去,就开始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了。最后症状没解决,还修养了很久,才勉强恢复。
所以,中药滥用,副作用绝对比西药大的多,补中益气就是如此,如果只看到其效果,而忽略其影响,再加上诊断的偏差,那么可能造成不小的伤害。
其实,补中益气的诊断并不复杂,而不能使用的情况,古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身为医者,不查古籍,盲目滥用,何能以医者自居。
《医方论》
即如此方,于主治注中,治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症。临后二语,明白了当,本无谬讹。若使东垣,遇阴虚发热及上实下虚之症,亦断不用此方。乃不善学人,每有先入之见,胶执于中,一遇发热,不论阳虚阴虚,不论上实下实,遂谓甘温能除大热,动辄参、芪 、升、柴,为害非小。
《医贯》“读伤寒书而不读东垣书,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东垣而不读丹溪书,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多矣。”此诚持平之论也。夫学医而知宗仰东垣,不可谓非有志之士,然尚不可预有成心,又况峻烈之品,险怪之法,岂可轻试乎哉?
此两段以审证论之,百病皆可见气虚,皆可见发热, 薛生白谓:“人须修到半个神仙身份,方可当得名医二字。”可见中医审病查证之妙。
以气虚论之,以现在的饮食情况来看,单纯气虚的人少之又少,更别提气虚下陷了。而且,很多种不是气虚的情况,会引起“气虚”的表象。肝郁,肾虚,肺气不行,胆虚等等。我这么说是因为容易看明白,而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根本,具体可以参考我写的“疾病根源”系列文章。
《景岳全书》
补中益气汤,东垣用治劳倦内伤寒热等证。虽曰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实有不散而散之意。若全无表邪,而但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味兼苦寒,性专疏散,惟有邪者固可用之;使或无邪,能不因散而气愈耗乎?且凡属补阳之剂无不能升,正以阳主升也。用其升而不用其散,斯得补阳之大法。要之,能散者,断不能聚;能泄者,断不能补。而性味之苦寒,断非扶阳之物。如表不固,汗不敛者,不可用;外无表邪,阴虚发热者,不可用;阳气无根,格阳戴阳者,不可用;脾、肺虚甚,气促似喘者,不可用;命门火衰,虚寒泄泻者,不可用;水亏火亢,吐血衄血者,不可用;四肢厥逆,阳虚欲脱者,不可用。总之,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今人但知补中益气汤可以补虚,不知关系判于举指之间,纤微不可紊误者,正此类也。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外地的朋友,从外相来看,别提多气虚了。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自己也养生调理,最后问题越来越复杂,然后找到我,网诊结果明显的下虚上实。汗出如洗,手足不温。我简单用了一些食疗方法帮他改善了一些。但是他终究太关注于症状本身,总想找到办法治疗。于是经朋友介绍,他又去了本地一家比较有名的中医院。
抓了药以后,他把药方给我看,结果是补中益气汤,再加川芎,香附。因为这个医生在当地很有名,所以我也很好奇,因为如此的脉相,断没有补中益气的道理,于是,在服了5天药以后,之前的症状又回来了。而且比之前更重。其实,这种类型的问题,不难解决,但是自己的想法不改变,真的是药石无灵。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畴,接着说补中益气吧。
陆丽京曰∶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者肾中水竭,或者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拨其本也。
柯韵伯曰∶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简单一查,就知道,补中益气最大的禁忌便是肾虚。但是肾虚也必须依靠脉象做确实的判断,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觉得的那样。出现一点怕冷怕热的问题,或者性方面的问题,就是肾虚。这种大大的曲解,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比中药更大的伤害。
补中益气不是什么平和的补药,更不是调理用药,所以在这里我只说危害,而不说什么人能吃。以免危害过多。如果真的觉得补中益气适合你,请小量试服。再慢慢增加。更加稳妥。
如果真的对中医有兴趣,不妨研读古籍,求知真相。切莫听信某些“专家”一家之词。即使读古书都要博众家所长,方可不失偏颇。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健康,心理,修行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把知识分享给其他人。
气虚一般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不能固表,阳浮于外,故会发热,也可有自汗的症状!此为一般是内伤发热,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于手背!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手背热于手心不同!
一般采取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一般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最好去咨询老中医!
从“气”的生理功能分析我个人认为是解释不通的!希望这个回答让你满意吧!
气指的是脏腑的功能,气虚就是脏腑功能低下。气虚可以引起许多病理变化。肺气虚不能固摄,导致多汗伤阴液,阴液丢失伴随阳气的耗散,所以肺气虚的人容易出汗,怕冷易感冒;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虚弱,百病由生,脾胃气虚的人容易患各种外感内伤疾病,容易受寒热燥湿各种病邪的侵袭,不仅容易得伤寒,也容易患温病,李东垣这样提示后学者,是让大家知道,有些温热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时存在气虚这样的内部情况,本来嘛,邪之所至,其气必虚。而且有很多时候,这种气虚的表现在疾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一旦正气得到扶助,立刻可以扭转病情。当然更多情况下,气虚引起的是内伤发热,内伤的发热,热不很重,也是一种表面现象,要通过这种表面现象分析原因,是的,阴虚可以发热,气虚可以引起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可以直接引起虚热,也可以引起其它脏腑功能低下,比如肝不能正常疏泄,心火不能正常敷布,产生郁火,千万变化,总的原因,都是气虚所导致。
气虚一般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不能固表,阳浮于外,故会发热,也可有自汗的症状!此为一般是内伤发热,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于手背!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手背热于手心不同!
一则气虚无力以运而滞,郁而发热 如脾气虚再伤食积等等
一则气虚无力以化生津液,导致阴火内生。
一则气虚则阳虚,阳虚则阴盛,阴盛则迫阳,使虚阳浮越于外
本文2023-08-06 22:00: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