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需一本<<野客丛谈>>的古书,是哪朝人谁写的?怎么能找到?
野客丛书
三十卷、附《野老记闻
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王茂撰。茂字勉夫,长洲人。养母不仕,惟杜门著述,当时称为讲书君。是书皆考证典籍异同。前有庆元元年自序。又有嘉泰二年自记一条,称此书自庆元改元以来凡三笔矣,继观他书,间有暗合,不免有所窜易云云。盖刻意自成一家之言,故书中颇讥洪迈《容斋随笔》不免蹈袭。然如和峤千丈松一条,周顗阿奴火攻一条,皆黄朝英《缃素杂记》之说。灰钉一条,自云后见《艺苑雌黄》亦引此辨,与余暗合,盖删除尚有未尽也。其间引据既繁,亦不免小有疏舛。如欧阳修诗本义谓毛苌以前无以驺虞为兽者,茂引《六韬》以驳之。赵岐《孟子》题词谓孟子无字,茂引《孔丛子》以驳之。颜师古《汉书》注谓玉树在甘泉,而茂引《汉武故事》以驳之。傅奕《请正佛法表》谓佛汉明帝时入中国,茂引刘向《列仙传序》以驳之。杜甫诗“笔架沾窗雨”句本咏实景,而茂改沾为占,引开元《天宝遗事》以证之,不知是皆晚出伪书,不足为据也。庾信《哀江南赋》晋、郑靡依,鲁卫不睦句,本反用《左传》语,而茂谓非其本义。黄庭坚诗注引乌孙公主琵琶事,本出傅元《琵琶赋序》,其石崇王明君词乃因乌孙公主之例,想其亦必如是,而茂转据明君事以驳乌孙公主事。秦观词杜鹃声里斜阳暮,茂辨暮字不误是矣,复谓当作斜阳曙,以避英宗庙讳而改,夫斜阳岂可云曙耶?(案:观词元作杜鹘声里斜阳树,宣和中歌者避英宗嫌名,改树为暮,见项安《世家说》。)张佑宁王之诗自属追咏,而茂以为目击。又以与佑诗年代不符,则造为佑身历十一朝,年一百二十馀岁之说。然则李商隐有九成宫诗,寿更永矣。他如茅盈见《史记·秦本纪注》,而茂沿梁孙文韬碑以为汉人,讥其以庙讳为名。非《鹖冠子》者柳宗元,而茂云韩愈。作《盘中诗》者苏伯玉妻,而茂以为傅玄。(案:茂盖据陈玉父《玉台新咏》误本,然严羽《沧浪诗话》载《玉台新咏》,原本甚明。)买石得云饶句本姚合武功县诗,而茂以为王建。馀粮楼亩本《淮南子》语,而茂以为始於左思。以准作准始於吕忱《字林》,(案:《字林》已佚,此条见郭忠恕偑觿所引。)而泛举唐碑。皆千虑一失,不必曲为之讳。其馀则多考辨精核,位置於《梦溪笔谈》、《缃素杂记》、《容斋随笔》之间,无愧色也。末附《野老记闻》一卷,乃茂父所作,不著名字,惟据茂题词,知为陈长方之弟子所记。多元佑诸人遗事。而解孟子既入其苙尚沿晁氏《客语》之说。盖茂曾祖伯虎及与黄庭坚游庭,坚和炳之玉版笺诗所谓王侯须若缘坡竹者是也。(案:此事见书中髯奴条下。)茂父承家世馀闻,故所言如是耳。至以其父之书附已书之末,盖沿《山谷集》后附《伐檀集》例,於义均乖。然《伐檀集》为后人所附,非庭坚之意,故分析著录,以正其名。此书为茂所自附,非可诿过於他人,故仍其旧第,以著其失,亦《春秋》褒贬,各探其本志之义也。书本三十卷,见於自序。陈继儒《秘笈》所刻仅十二卷。凡其精核之处,多遭删削。今仍以原本著录。而继儒谬本则不复存目,附纠其失於此焉。
-
---出《四库总目提要》
1 从古诗词从中查找有关思乡怀旧的诗句,并翻译其意思
1、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
翻译:不怨春风吹得异乡人落泪,都因想家的情太深。相思难以表达,梦也无痕迹,只有归来那天才会真的如愿。
2、/linkurl=yWs_VJX6t__J_Yk6QyRDY5wTt32TFnitst5KNGmN3zk__xPHaCkNZw6BmiCQx0OMiL8Acc__JcZJsSBjvtjat_
3、/linkurl=TizAmFo5WSvuafh2bWI46DiAJ6NTOh9u_ohrtlxUazsxwY86AHzRTa7_uYGoYQ1ExgVwZMzgatNQrTjkQKhrGq
4、《杂诗》 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翻译:您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情。您来的时候那窗前的梅花开了吗?
2 关于怀念故乡的古诗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3 有关于思乡的古诗20首1、《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2、《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3、《静夜思》唐代: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4、《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6、《春望》唐代:杜甫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9、《秋思》唐代:张籍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10、《渡汉江》唐代:宋之问 原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12、《渔家傲·秋思》唐代:范仲淹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1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 原文: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
4 关于思乡的诗句大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渡汉江》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 有关于游子思乡的诗句1、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 宋朝《回乡偶书二首》
白话释义;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 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2、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 高适 唐朝《别董大二首》
白话释义: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翮:鸟的羽翼。飘飖: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李白 唐朝《关山月》
白话释义: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 唐朝 《次北固山下》
白话释义: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 唐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话释义: 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 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参考资料:
游子思乡的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次北固山下、商山早行。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3、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墙。令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商山早行》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扩展资料
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思乡诗主要体现为羁旅行役诗,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次北固山下
-商山早行
-思乡诗
7 关于思乡的古诗及其赏析(5首)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义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评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 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 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义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
8 关于思乡的诗词网友回答 2014-11-27 举报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唐李白《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有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崔灏黄鹳楼有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范仲淹的词没留下几首,但均是经典渔家傲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虽没有思乡两字,但身处边疆,对家乡的怀念却渗在其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网友回答 2014-11-12 举报 游子的思念思念故乡的山故乡的山的是那样的青思念故乡的水故乡的水的是那样的绿思念故乡的云故乡的云的是那样的淡思念故乡的人故乡的人的是那样的亲游子的思念一天一天又一天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有朝一日共团圆长城谣——席慕蓉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网友回答 2014-11-18 举报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唐代大历年间,长安有个著名的女歌手叫张红红,她出身非常贫寒。一天,她与父亲在街上卖唱,正好当时的韦青将军从一旁经过,韦青听到她唱歌非常动听,人也漂亮,就将她作为歌妓收入府中。
张红红颖悟绝伦,有极强的记忆力,听过的音乐有过耳不忘的本事,她最擅长一种叫燕乐的大曲。燕乐是汉魏时的相和乐和六朝时的清商乐发展而成的新的歌舞乐。
当时曾经有一位有名歌手王善才根据古曲《长命西河女》变化音调、加减节奏编了一首新歌。他反复咏唱,觉得很有些新意,于是兴冲冲地跑到很受唐玄宗的喜爱的歌手韦青家中,想唱给韦青听听,征求一下意见,做些修改,再呈送给代宗皇帝。
韦青知晓他的来意后,决定跟他开个小小的玩笑。韦青让张红红藏在屏风后,让她暗暗将谱子记下来。张红红在乐工唱时用小豆记住曲子的节拍。
乐工歌罢,张红红也已经准确无误地掌握了全曲。韦青便对乐工说:“你这首燕乐歌曲并非是新作,我有一位女弟子,早就会唱此曲了。”
乐工不信,韦青便命张红红隔着屏风演唱刚才的燕乐曲,一曲完毕,没有丝毫错误,而且还将原来的曲子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悦耳动听了。
乐工听完后大为惊讶,他叹服不已,说道:“此曲先有一声不稳,现在终于音正了。”
后来唐太宗听说这件事后,便召张红红入宫到宜春院,还对张红红恩宠有加,封为才人。因为她有记忆曲谱的特长,宫中人都称她为记曲娘子。
张红红知恩图报,对穷困时收留自己的韦青非常感激。当她听说韦青去世时,就对唐代宗哭诉道:“我本风尘乞丐,父亲老有所养,死有所归,都多亏了韦青,我不能忘掉他的恩德。”
没过几天,张红红竟然在悲痛之下,气绝身亡。唐代宗被她的行为感动了,加封她为昭仪。
唐代燕乐大曲,简称唐大曲,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继承了汉魏以来清乐大曲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型歌舞曲。
唐代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在一个整体中间连续表演的大型艺术形式,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合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它的主要特点是分为三大段落的大型歌舞与器乐表演的歌舞大曲。
唐代大曲中有一部分称“法曲”。法曲的名称始自隋朝,根据史书《新唐书•礼乐志》记载:
出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铙钹、钟、磬、箫、琵琶;其声金石丝竹以次作。隋炀帝厌其声澹,曲终复加解音。
据此可知,法曲与大曲的差别,主要在于法曲追求的是声音清雅,而歌舞大曲则借助于鼓声,声音比较热烈。比如大曲《秦王破阵乐》、《庆善乐》,法曲《霓裳羽衣曲》,它们的音乐风格差别很大,而在结构方面,大曲和法曲则是一致的。
在唐代,由于各族音乐经过几百年的大交流,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唐代大曲进入了融合、消化、吸收的历史阶段。
唐代把影响较大的各族音乐专门分部,先立为九部乐,后立十部乐。这一时期的燕乐大曲,成为古代大型歌舞的最优秀代表。唐代也成为古代歌舞大曲的鼎盛时期。
唐代所立的十部乐,都是西域诸国十分流行的歌舞大曲。九部乐比七部乐多立的疏勒、康国两部,十部乐较九部乐多立的高昌一部,都和其他部的乐一样,也是早在立部之前100年就流行于我国的音乐,十部乐都不是立部的时候才出现。
十部乐中,清乐即清商乐,是从汉魏延续下来的相和乐发展而成的歌舞乐。而燕乐是用于宴会的开始时,带有祝颂性质的歌舞乐。
其余各部,除了西凉乐、高丽乐尚保留部分汉族传统的笙、箫、筝等乐器之外,均以筚篥、横笛、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为主要旋律乐器,外加各种花色繁多的鼓,有些还加铜钹。
这些音乐的代表性乐器,后来仅五弦琵琶因为与曲项琵琶相差不远最终失传,其余的都随着十部乐的流行乃至分化、融合而成为后来的重要乐器。例如琵琶已进入唐代最重要乐器之列。
十部乐是广泛意义上的唐代燕乐大曲,但燕乐的范围比十部乐还要大。有些音乐虽然属唐代的燕乐却并没有能纳入十部以内,比如南诏乐等。
唐代燕乐所用的调,在接受了各族音乐的用调习惯和理论,远非汉魏以来的清商三调或笛上三调所能笼括的了。史书载有28调名称。
唐代燕乐大曲中的十部乐较重要的有清乐、西凉乐、龟兹乐。清乐本是华夏旧声,西凉乐杂有龟兹乐,因此各族音乐中又以龟兹乐的地位和影响更为重要。
在唐代时,人们往往习惯在一曲之尾用一段解曲,用来结束全曲,解曲又往往要求快速热闹,以形成乐曲的高潮。这样的结构形式,是以前所没有的。
以前的音乐,结尾部分往往是徐缓的,例如汉魏大曲的趋。其实这是吸收了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解曲。唐代发展形成的燕乐大曲,其形成显然与音乐交流分不开,并非汉魏大曲自然发展的结果。
唐大曲的结构比较庞大,有二十几段,三十几段甚至五十几段的唐乐舞。典型的大曲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段。
散序是第一部分,采用节奏自由的散板。序就是次序,这一部分序列是散板,故称散序。散序是纯器乐表演,有独奏、轮奏或合奏。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叫中序,表示它是中间部分,因为节奏固定,已经能上拍了,所以又叫“拍序”,又因为它以歌唱为主,有时有舞,所以又称为“歌头”。中序多数是慢板。
最后部分称破,以舞蹈为主,有时有歌唱,又称舞遍,节奏逐渐加快,以至极快,结束。
因为唐代燕乐大曲结构庞大,演出一遍时间就很长,大诗人形容著名大曲《霓裳羽衣曲》时间之长时这样说,船只已经走出了15里地,才刚刚欣赏完一曲慢《霓裳》,这大约也就是一个多小时。
唐代燕乐大曲著名的有四五十部之多,除了《霓裳羽衣曲》外,著名的还有《凉州曲》、《伊州曲》、《秦王破阵乐》等。
据文献记载,唐代时流行的音乐有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形式。从其记述可知,一种是正统的升四级七声音阶,一种是自然七声音阶,还有一种是降七级七声音阶。
这一时期的器乐曲几乎都来自大曲。后来,在敦煌发现的卷子中有后唐明宗长兴四年所写的唐代乐谱,说明唐代已出现用工尺字样记写乐谱的早期工尺谱了。其源,有人猜想与笙之类的簧管乐器有关,工尺谱所采用的合、一或乙、四、五、六等字,可能是从管序来的。
后来,人们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了很多唐乐谱,人们对于唐代音乐节拍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清乐及其前的音乐,支配音乐节奏的是鼓,隋唐以后,变为拍板,所以后世用拍或板称音乐节奏。
唐代著作中说唐玄宗让音乐家黄幡绰写拍板谱,黄就在纸上画个耳朵送上去,并解释说只要耳朵感觉正确,就不会失去节奏。
所以敦煌乐谱的节奏极难处理,主要是那时记谱法不精密造成的,后来人们只能从其乐谱中窥知当时音乐的大概而已。
隋唐时期新兴的民歌称曲子,其中包括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民歌,仅仅敦煌发现的曲子歌词就有500多首,涉及的调名有七八十种。
唐代燕乐曲子词的句式大多不局限于五言和七言,而是杂言。有些词,例如《竹枝词》,虽然也是七言,但每句中间和末尾加上衬词,衬词部分由众人和唱,成为一人唱众人和的形式,就比一般的七言四句活泼多了。
还有,唐代人们用五更、十二时排比演唱各种内容的特有民歌格式,已经在曲子中出现了。这种能包容各种内容,又便于记忆,便于流传的特别格式,后来流传很广。
唐代燕乐曲子虽有创作的成分,但多数是为较为固定的曲子填写歌词的。为乐曲填写歌词历史比较久远,到汉乐府以后,这方法已经常被采用了,只是一直带有随机性,并不能成其为一个专门门类。
在唐代时,因为当时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使音乐开始从王公贵族的豪门深院走向庶民社会,一般的民众也取得了较多的享有音乐的权利,而为曲子填词正是适应这一社会需求的很好选择。
唐代燕乐曲子也有从民间产生的,这些曲子便学易记,亲切熟悉,填词又能使它注入新鲜内容而大大增强了可塑性、灵活性。所以利用曲子填词早就形成了社会风气,敦煌莫高窟中出土的曲子填词的作者较多,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唐代,一方面新的曲子还在继续产生,另一方面旧的曲子经过社会筛选,基本固定下来,这些较为固定的曲子,包括前代流传下来并经过筛选的乐曲,例如大曲的某些段落,便是曲牌,文学家称之为词牌或词调。
曲牌的诞生,宣布了一个新的音乐体系诞生。曲牌产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仅仅将曲牌作为音乐素材,更重要的是,它将形成一种新的音乐发展手法,新的音乐结构、组合体系。而这一体系,将从那时起一直贯穿下来,从而影响其后历史上市民音乐的整个进程。
唐代是大曲艺术发展的盛期。唐大曲不仅数量多,来源广,而且艺术水平较高,在历史上颇负盛名。除少量唐以前的清乐旧曲外,主要来自那个时代的新声。这些新声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在清乐的基础上吸收西凉、龟兹、疏勒、高昌等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和天竺、高丽等音乐的滋养产生的“杂用胡夷里巷之曲”。二是各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在传入大唐内地后,最终汲取了清乐的滋养和经验,形成了后来的燕乐大曲。但是,由于应用场合与来源不同,这些大曲可分为用于郊庙祭祀等重大典礼的雅乐大曲,用于宴飨、元旦朝会、重大节日的燕乐大曲与源于宗教的道调法曲三大类。其中燕乐大曲包括清乐大曲、西凉大曲、龟兹大曲、疏勒大曲、高昌大曲、安国大曲、天竺大曲等。燕乐大曲和法曲的艺术水平最高,结构也较庞大复杂,如《破阵乐》在雅乐大曲中只有两遍,而在燕乐大曲中却有52遍之多。
据唐代文学家崔令钦《教坊记》等书记载,唐燕乐大曲的主要作品有《破阵乐》、《绿腰》、《凉州》、《伊州》、《玉树后庭花》、《泛龙舟》、《霓裳羽衣》、《火凤》、《倾杯乐》、《泛龙舟》等60余曲。
唐大曲典型结构由散序、歌和破3部分组成。散序即散板的引起部。一般由器乐演奏的若干遍乐曲构成。歌又称中序、拍序或排遍,即有板的乐曲主体,一般由若干遍舒缓的歌唱构成,有时也有舞蹈,如《霓裳羽衣曲》为18遍,《水调歌头》为5遍,第一遍称歌头。各遍之间有明显的节奏变化。破又称舞遍,是繁音急节的结束部分,一般由若干遍组成,如《霓裳羽衣曲》有12遍,《水调歌头》有6遍。这部分以舞为主,有时有歌,节奏速度变化极为复杂。第一遍叫入破,是由慢转快的部分。
据宋代古籍记载,入破后还有虚催、衮遍、实催、中衮、歇拍煞衮等部分。入破后,节奏已经略快了,但起初击鼓只是伴奏音乐而不是催动节奏,所以叫虚催。
衮是鼓与琵琶共用的术语,即用左右两杖急速连击或用拨连续弹挑,它是速度较快的部分。衮后,用鼓声来催动节奏,叫实催。
实催后的衮称中衮,应是快板部分。歇拍,可能是乐曲结束前突然由快转慢的部分。煞衮,又称煞或彻,是破的最后一遍,可能是快速的终止部分。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大曲将要结束的时候,都是声拍急促,只有《霓裳羽衣舞》曲的结尾是一声长引。
唐大曲的歌词,均由若干首五言或七言律诗相间组合而成。如《伊州》大曲歌五遍,前两遍各有一首七言诗,后三遍各有一首五言诗;破五遍,前三遍各有一首七言诗,后两遍各有一首五言诗。这些诗大都出自唐代著名诗人之手。
唐大曲使用的宫调,称燕乐28调,并且普遍使用移调和犯调的转调手法。唐大曲的乐队形式多样,既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乐队与外来乐队,也有博采众长熔于一炉的混合乐队。
唐大曲乐队中清乐的乐队除六朝清乐旧有的乐器外,进一步吸收了编钟、编磬等传统乐器与三弦琴、独弦琴、方响、跋膝管等新乐器及吹叶等少数民族乐器,组成一个新型的乐队。
龟兹乐队则以曲项琵琶、竖箜篌、羯鼓、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等龟兹民族乐器为主。安国乐队则由笛、双筚篥、正鼓、和鼓等传统乐器组成。
西凉乐队既有编钟、编磬、弹筝、筝等传统乐器,也有曲项琵琶、筚篥、铜钹等龟兹乐器,是一个清乐与龟兹乐的混合乐队。
燕乐乐队比较特殊,是从当时各种乐队里选出其中某些乐器,配成各种不同音区的乐器组,如大、小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大笙和小笙、短笛、尺八、长笛,小箜篌、卧箜篌、大箜篌、铜钹等,组成一个规模很大的综合性乐队。这个乐队在音色、音量变化方面有其他乐队所没有的长处。
唐代大曲的乐队为追求“清而近雅”的风格,则以编钟、编磬等传统乐器为主,并吸收曲项琵琶与铙钹等外来乐器,是接近于清乐的混合乐队。
唐代各族音乐的进一步交融,为唐代大曲的发展,提供了最方便的条件。南北朝以来属于清乐系统的汉族民间音乐与各少数民族音乐经过长期交流与融合,在唐代已经产生了称为曲子的新民歌了。
唐代大曲,实际上就是用这些新曲组合而成的一种大型套曲。与此同时,西凉、龟兹、疏勒、高昌等少数民族音乐,吸收了汉族音乐的养料,在艺术上有所提高,在唐开元年间已普遍突破了原有的歌曲、舞曲、解曲的简单形式,创造了本民族的大曲。
其中一部分,曾以胡部新声的名义,在天宝年间从河西地区传入中原,受到时人极大的重视。唐玄宗李隆基为此还公布了“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奏”的诏令。因此,当时大曲中的《胡旋》、《胡腾》等所谓胡部新声在社会上风靡一时。
此外,地处祖国东南、西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音乐,比如琉球,也就是台湾,这里有一种“一人唱,众人和”的歌舞音乐,与南诏,即云南大理、吐蕃,即西藏的民间音乐,都陆续传入内地,对“杂用胡夷里巷之曲”为特点的唐代大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唐代内地所盛行的《破阵乐》、《六幺》、《凉州》等大曲,也在这时传入吐蕃与南诏,对当地音乐在艺术上的提高,起了有益的影响。
唐代统治者历来重视燕乐大曲,早在建国初期,唐代帝王便在宫廷里设置了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扶南、高丽等九部乐,贞观十六年又增加了高昌一部,改为十部乐,在宫廷举办的重要庆典或宴会上进行演出。
唐玄宗时,人们又根据表演方式来分立奏或坐奏,称为立部伎或坐部伎。其曲目大都是唐初及唐玄宗时大曲的新作。属立部伎的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等8曲,属坐部伎的有《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等6曲。
在唐玄宗时,为了适应朝野尽情享乐的需要,还设立了千秋节等节日。节日的时候从中央到地方文武百官放假3日,欢宴歌舞。这也是促使唐代大曲兴盛的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从汉末以来,从西域传入的佛教日益受到重视。唐代统治者鉴于隋覆亡的教训,实行佛、道、儒三教并重的方针。
在三教中,尤以佛、道两教为重要。唐太宗本人并不信佛,但是他却大力提倡佛教,优礼僧人。如他为了剃度当时最有名的僧人玄奘,在长安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仪式。
据《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剃度的那一天,由太常卿率太常寺的九部乐,万年县令和长安县令各自率领本县的乐队,分别乘坐1500多辆“音声车”,随在玄奘、诸寺僧众及文武百官之后,作为仪仗,场面十分壮观。
一路上乐声震天,到达大慈恩寺后,在大殿佛像前演出了九部乐及大曲《破阵乐》还有百戏等。当时除用世俗大曲在佛前供养外,不少寺院都培养了一批以奏乐歌舞为业的僧众,主要演奏用大曲的曲调或形式编成的宣传佛经教义的法乐与一部分称为法曲的世俗大曲。
如唐初长安的清禅寺,水陆庄园、府库充溢,是长安所有寺院中最富的一个寺院。该寺就有20个专学鼓舞的净人。每逢节日,就在佛前演奏。由于这个寺庙里的表演技术比较高,所以一到节日,寺庙的人特别多,可以说是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唐代著名高僧少康曾经说过,佛经好比是苦口的良药,郑卫之声好比是蜜糖。要使人相信佛经的教义,只有用蜜糖涂口,才能使人易于接受。
大曲是古代大型音乐舞套曲。汉魏已有相和大曲,六朝时也有清商大曲,直至唐代,经过历代的继承与发展,大曲已达到成熟阶段。
唐代歌舞大典是当时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它通常分散序、中序和破3部分。每部分又可分为若干段落。散序节奏自由,为器乐部分,中序也称歌头,较慢,歌唱为主,器乐伴奏,破亦称舞通,节奏渐快,以舞为主,器乐伴奏。
中序的歌唱部分大多为抒情段落,入破以后的舞蹈渐趋高潮,结尾多炽烈激扬,但也有的优雅飘逸,并无常规。有一部分大曲又称法曲,大多悠扬典雅,其起源多与佛教音乐有关,在唐代又掺入了道教音乐因素,或称仙韶曲。
唐代歌舞大曲种类之繁,数量之多,也堪称一绝。中唐崔令钦著述的《教坊记》是唐代教坊活动的重要记录,其中所记大曲有46个,一般的曲名有278个。其中一些著名大曲由边地命名,如《凉州》、《龟兹乐》。而最富于诗意、最具浪漫气息的当为《霓裳羽衣裳舞》。
大曲的盛行与唐代诗歌的盛行密切相关,大曲的歌词往往截取诗歌的片段,如《伊州》词取自王维的《渭城曲》。诗作中描写大曲的也颇多。如白居易《霓裳羽衣曲》,王建《霓裳辞》都是描写大曲《霓裳》的。
唐代乐舞继承前代传统,融入外来新风,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燕乐舞文化的高峰,创造了在艺术史上享有盛誉的乐舞艺术,概括起来有3类:
第一类是传统乐舞大曲,也就是唐代继承前代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发展的乐舞大曲。如《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商乐》等;《立部伎》中的《安乐》、《太平乐》等;软舞类的《乌夜啼》等;歌舞大曲中的《玉树后庭花》等;歌舞戏中的《踏摇娘》、《兰陵王入阵曲》等。
第二类是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为舞名的乐舞大曲。如《十部乐》中的《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等。不少乐舞是吸收西域各地的民族乐舞加以改编或直接移植的。
最后一类是唐代新创的乐舞大曲,如吸收传统武舞的《破阵乐》、《大定乐》,以及有名的《圣寿乐》等。唐代新创的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结合的大型多段体乐舞套曲。
盛唐乐舞熔南北技艺于一炉,集中外文化于一体。《十部乐》以中原乐舞为主体,其他大多带有外国和少数民族的异域文化特征。
悠悠吴越曲·扬州之旅·扬州·三度繁荣雄富一方
扬州,位于南京下游,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
“扬州”一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相传,大禹分天下为九州,淮海东南一带因为“州界多水,水扬波”,故称扬州。当时的扬州,包括淮水以南的广大地区。如今的扬州市,春秋初期为刊国,后被吴国吞并。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当中原霸主,在原刊国故址利用自然湖泊开挖刊沟以通江淮,在今扬州西北郊蜀冈一带筑刊城。刊沟南起长江,经扬州城外北抵淮安,是如今大运河全线最古老的一段。刊城遗址至今还存留在蜀冈上。城周约12里,西、北、东三面环壕。继尔,扬州又次第为越国、楚国所有。前319年,楚怀王在刊城基础上“城广陵”(广陵即“广被丘陵”之意),广陵一名从此被沿用下来。
丰饶起于西汉
西汉初,改广陵为江都县,取其位置近海临江之意。汉高祖刘邦封侄儿刘濞为吴王,建都于此。前195年,刘濞在刊城旧址的基础上筑城,城周“十四里半”。当时,这片土地一派繁荣景象:“车挂轊,人驾肩,尘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如今,人们还能在这里看到细密均匀、夯筑考究的土城垣遗址,以及饰以云纹的瓦当、菱形网纹的铺地砖、绳纹的砖瓦和陶器残片等。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图案精美的古铜镜、造型别致的白玉熊瓶、套迭成组的“七子奁”以及其它工艺复杂的漆器等西汉文物。其后,扬州还作过江都国、广陵国等诸侯王国的国都。
经历东汉、三国、晋等时期,广陵城市规模又有较大发展。南朝刘宋时,这里称南兖州。大明三年,刘宋朝廷与竟陵王刘诞在此大战,广陵城成为废墟。诗人鲍照因此作《芜城赋》,感叹“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垛”,故扬州又称芜城。以后,北齐在此置东广州,北周在此置吴州。
富贵屈指隋唐
隋唐两代是扬州繁荣的第二个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扬州,治所江都(即今扬州市)。隋炀帝杨广夺位后,偏爱上了扬州这颗明珠。他在前朝倾颓的殿基上建起了崭新的宫苑——春草、归雁、回流、光汾、九里、九华、枫林、松林、大雷、小雷这著名的“扬州十宫”,以及“上下金碧、千门万户”的迷楼等。他征发百姓一百多万开通一条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的“通济渠”,征发百姓十多万疏通山阳到江都的刊沟。大业三年(605)、六年和十二年,他三次从洛阳乘龙舟南下游幸江都。他和肖后分乘的两条龙舟有四层高,船上有官殿和上百间宫室,另有宫妃、王公贵族、文武官员及卫兵坐的上百条大船,从头到尾竟有200里长。他在江都尽情游玩享乐,在位仅十四年,在扬州就住了二年多,“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唐·李商隐《隋宫》)当隋末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时,隋炀帝知道自己末日将临,索性躲在江都每天和皇后妃子喝酒作乐,醉得昏昏沉沉。终于,一场宫廷政变发生,一夜之间他从万乘之主变成阶下囚,被勒死在行宫中,最后归葬雷塘。后人咏叹:“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唐·罗隐《炀帝陵》)其墓常年孤寂冷落,荒草萋萋,直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才被学者阮元发现,立碑刻上“隋炀帝陵”四个大字。
唐初,设扬州大都督,以后又设淮南节度使。此时,扬州成为繁盛的商埠和全国最大的港口。起初,扬州范围并没有超出隋城旧址,蜀冈之上的隋代宫城和东城变为官衙集中的“衙城”。到了盛唐,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大批官商市民涌进了这座城市,一时间,经济发达,商贾如云,于是在衙城南冈下别筑居民和商贾居住的罗城。两城相接,上下相连,据近年考古工作者实测,周长共24里。当时,除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以外,扬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尤其是中、晚唐时期,扬州更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市井喧闹,舟船拥挤,青楼聚集,酒肆林立。扬州的繁华景象反映在唐代诗人的题咏中,如张祜的“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空,高楼红袖客纷纷”;李绅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等。古籍也提到:“每重城向夕,常有绛纱灯万数,辉耀罗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扬州还是繁荣的国际性港口,来往于日本、东南亚、东非的商船大多从这里起航;一艘艘满载货物的波斯舶、狮子舶、昆仑舶在这里停靠,然后源源不断地转输到两京和全国各地;一批批遣唐使、留学僧也从这里往长安等地。尤值一提的是天宝十二年(753)“圣僧”鉴真经五次失败后,再次从扬州出发东渡,终于把大唐文化精华带到日本。唐代许多著名诗人作家在这里留下足迹。李白三下扬州,第一次“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杜甫曾向胡商打听扬州米价的贵贱,准备驾舟东游;杜牧曾作淮南节度府掌书记,“供职之外,惟以宴游为事”,夜晚常在娼楼妓馆取乐。离开后还常“思扬州之欢娱”,自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末五代时期,扬州累经兵灾战祸,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昔日胜景为“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扬摧折旧官河”的衰象所代替。直到杨行密在此建吴国国都后,才得以复苏。南唐时,扬州为东都。南宋初,扬州地处抗金要冲,被视作“国之北门”,曾修大城一座;南宋末,为御蒙古军,又筑宝祐城及宝祐城和大城之间的夹城。元军南下时,三城均遭破坏。元时,称扬州路,1282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任扬州总督(有人认为不确)。明时,扬州先后名淮海府、淮扬府、扬州府。明初,在宋大城西南修起一部分,即“旧城”;嘉靖年间,又在东边故址上扩建一部分,称“新城”,扬州城轮廓至此大致奠定。
近世重称繁华
清代,迎来扬州繁荣的第三个 。淮南的盐成为清王朝重要的资金来源,许多贩盐的商人成了家资百万的富翁。盐商们互比家私,大小园林像地里的庄稼一般冒出来。到乾隆时,扬州的名园已数以百计。史籍中有“家家佳青翠城闉”、“处处是烟波楼阁”的语句。当时有人评论说:“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巨商们还礼贤下士,扶持文化,刊刻著作,推崇书画,扬州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中心。乾隆行宫花园中建有文汇阁,收藏全套《四库全书》,城里诗文宴集和戏曲演唱也风靡一时。还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清初至乾隆末,各地和本地画家云集,著名的“扬州八怪”就是其中佼佼者。戏班子也从各地赶来,一座座戏台在私家园林里、寺庙殿堂前搭起,徽调、汉调、昆腔、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几百出文戏、武戏轮番演出,古今曲目总集也在这里编纂集成。
还有,吃在扬州也成了专门的文化,兴于隋、盛于唐、为全国四大风味(京、川、扬、粤)之一的淮扬菜点进一步发展,菜肴“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且色、香、味、形融于一体。著名的有荷包鲫鱼、三套鸭、将军过桥(黑鱼两吃)等。点心中以五丁包子最负盛名。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扬州时,有一位厨师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这“五丁”作馅心做包子,送至乾隆皇帝作御膳。乾隆称赞不已,从此五丁包子名扬远近。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吸引人们来享受、来冒险,瘦西湖风景区成为人们宴乐佳地。“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王士祯的诗句描绘了其繁盛景象的一斑。
朝鲜半岛,即现在的朝鲜韩国
新罗
(公元前57年~935年) ,朝鲜半岛三国之一,从传疑时代开始,立国长达992年,是亚洲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公元503年始定国号为新罗。
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660年和668年,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为统一的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的新罗立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
新罗于6世纪初制定国号,取“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意。(参见《三国史记》“卷四智证麻立干四年”条)新罗是日本最早这样称呼斯卢的,他们当时自然不会是这样认为的,但是1145年写成的《三国史记》这样诠释也是表明了作者是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
朝鲜三国时期国家。初名徐罗伐,又名斯罗期卢。公元 4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后扩至整个大同江以南地区。都城为金城(今庆州)。935年被高丽所灭。 公元前后,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酋长由朴、昔、金三氏担任。4世纪中叶起,朴、昔二姓不再担任首领,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罗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505年,新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528年,朝廷许可佛教传播,借佛法说教加强王朝的思想统治。532~562年,新罗先后统一本加耶(又称金官加耶,今金海地区)和大加耶(今高灵地区)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为与高句丽争雄,新罗与百济结盟。于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 668年灭高句丽。百济、高句丽灭亡后,新罗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至此,原三韩部落地域完全统一于新罗,并在北界略有扩展。
新罗据有西海岸的仁川湾,便于直航中国。从 4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使用汉字并创造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682年,新罗设立国学,读《论语》。《礼记》等书。包括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慧超的《往五天竺传》、崔志远的《桂苑笔耕》,都是在中国流传久远的著作。 新罗早期有债奴,“息谷米于人,偿不满,庸为奴婢。”新罗的部曲县,是强制战俘等集中居住和从事特种劳役之处。“部曲民”实际上是一种被征服的部落奴隶。新罗的其他奴隶史载不详。5世纪后,铁器广泛使用,牛耕普及,禁止人殉。生产迅速发展。654年,新兴贵族掌权,实行一系列改革,把大量土地和牧场分给新兴贵族,实行采邑分封,后又曾实行禄邑制和丁田制。新罗后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896年,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在这一形势下,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中,并攫取了领导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 901年,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918年,弓裔部将王建取代弓裔,创建高丽王朝,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朝鲜半岛为高丽王朝所统一。
新罗历史
历史学者传统上将新罗的历史分成三部分:早期(公元前57年-公元654年)中期(公元654-789年)和晚期(公元780-935年)。
建国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公元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在金城(今韩国庆州)创建。新
罗最初是辰韩的12个部落之一,共有6个村庄和6个家族,被称为斯卢六部。据说,赫居世居西干是从天上飞来的白马生下的蛋中出生的。赫居世居西干13岁的时候,新罗六个家族推举他为国王。赫居世居西干也被认为是目前朝鲜半岛常见的朴姓的祖先。目前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这一时期,可能有新罗政权的存在,但还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国家。金富轼这样写的原因可能是想将新罗的历史看上去比高句丽和百济的长。
初期
建国初期,新罗先后被朴氏、石氏(又叫昔氏)和金氏三大家族统治。到2世纪,新罗发展成朝鲜半岛西南的一个国家,对其周边的辰韩部落的影响也不断扩大。3世纪,新罗成为辰韩最强大的城邦国家。总共有四千多户,在辰韩各部中只有它在独立于马韩统治。
公元250年,在新罗西边百济取替了马韩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新罗西南伽倻取代了弁韩。公元50年,在朝鲜半岛北部,高句丽已初具规模,并在313年南下朝鲜半岛中部后成为具很有威胁性的地区霸王。新罗与高句丽结盟对抗倭国、百济,新罗也曾经与倭国联姻。
扩张和中央集权化
公元356年, 金氏家族的奈勿尼师今继位后,开始世袭君主结束了新罗三大家族轮流掌权的局面。377年,新罗与中国和高句丽建交。
4世纪后期, 由于新罗西有百济南有日本的包围,新罗最初与高句丽结盟。不过当高句丽迁都到平壤并开始南扩后,427年新罗被迫和百济结盟。502年新罗与北魏通使,被北朝称为斯罗,南朝一般用倭国对它的称呼“新罗”。
法兴王在位时期(514-540年),新罗已发展成为一个羽毛丰满的国家,以佛教为国教并有自己的年号。在伽椰与新罗的战争中,新罗吸收了伽倻。532年,新罗兼并金官伽倻;562年,吞并大伽倻
本文2023-08-06 22:02: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