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间传说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全国民间传说有哪些,内容是什么,第1张

三生石。

佛陀弟子阿难出家前的故事。“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只愿那少女从桥上走过。”

这样的故事很多的

中国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以下12种: ①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传说中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禹的传说原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传说人物逐渐脱离了本来面目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关禹治水的传说常与地方景物相附合如传说他从泰山担了99担石头筑堰挡水这些石头后来变成山东的九节长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着重表现他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以此教育后世 ②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民间传说据称: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古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曾经运用这个传说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鲁班传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间传说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般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古籍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都有著录战国时期本来是历史人物的公输般在民间逐渐变为一个传说式人物 鲁班的传说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讲他发明创造的故事另一类是关于他修建各地著名桥梁殿宇寺庙等建筑的故事历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进工艺的能力把鲁班想象成具有神奇技艺和无穷智慧的技师旧时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对鲁班的敬仰还表现在他们的民俗活动中奉他为[祖师"建庙奉祀鲁班传说在教育团结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传说古代民间传说这个传说流传至今2000余年几经演变情节不断丰富主题也日益鲜明孟姜女原型为春秋时齐国杞梁之妻在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北齐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民众将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相联使传说变为反筑城徭役主题的新形态从此杞梁由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便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明清以后的故事将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传播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影响十分深远各地也出现不少异文由于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倾向也较复杂 1928年顾颉刚编著的出版该文集是研究孟姜女传说的专集对这一传说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结论迄今仍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历史文献与民间口头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历史和地理的比较对中国后来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研究都产生过不小影响 ⑤牛郎织女传说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传说千余年来家喻户晓它的源头从中可以看到中也有关于它的歌咏这个故事在民间口头上还生出许多变异的说法有的与两兄弟型故事结合把牛郎说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与羽毛衣型故事结合把织女说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诉牛郎藏匿织女衣服而成亲最后织女找到衣服飞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会织女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后世文人运用这个传说题材写成了等戏曲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它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梁祝传说被称为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⑥白蛇传说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许仙以伞相借二人相识并定下姻缘金山寺法海和尚见了许仙说他面有妖气叫他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显形吓死许仙白娘子与小青盗仙草救活许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离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后始与许仙断桥相遇和好团圆法海再度破坏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 白蛇传说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传奇的一定影响也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龙斗法传说中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共居的色彩明末冯梦龙所编的中有的通俗小说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减弱了白蛇的妖气突出了她坚决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和也表现了同一倾向其中法海成为恶势力的代表白蛇传说进入戏曲以后情节更为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丰满白蛇传说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间文学自身的流传变化也接受了说唱小说宝卷戏文等俗文学的影响 ⑦梁祝传说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晚唐张读的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其基本情节是: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明代冯梦龙辑的短篇平话集[入话"列举的几个女扮男装的传说中也有梁祝故事传说除话本讲述外还被编为戏曲经过话本戏曲再创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义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洁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强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 ⑧刘三姐传说中国壮族的民间传说相传桂西宜山地区下枧河中枧村有一排行第三的刘姓女子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之对歌无能胜者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雇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怀恨在心最后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与李示田对歌连唱3天3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7天7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 刘三姐传说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思想愿望和创作才能它对中国南方各民族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⑨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山河面貌的艰苦斗争表现过去人民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反抗人民群众在地方传说中借风物抒发自己的悲欢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贞的爱情 地方风物传说中有大量作品是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而创作的它还以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引人入胜地方风物传说地方性十分明显很多传说仅仅为某一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却广泛流传 地方风物传说有许多作品是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时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拟人化或把一般民间故事落实到特定的地方风物上形成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传说的一个品种 ⑩ 反帝传说 指中国近代反对列强侵略的传说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屡遭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多次进行反侵略战争这期间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多以反对列强侵略为主题的传说故事统称反帝传说 反帝传说可分两类:第一类直接取材于历次反侵略战争如等第二类不直接反映某次具体的战争而广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夺活动大多以外国侵略者盗宝为中心事件如等 反帝传说主要歌颂抗敌英雄包括知名历史人物和普通群众的勇敢和机智有的故事虽然讲到某种实物山水或从某次战争取材甚至讲某个真实人物的战斗故事但故事情节并非全是史实第二类故事想象的成分更大此类传说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抗击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农民起义传说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运动在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又经过人们不断地回忆和讲述逐渐演化为传说此类传说在其形成的初期阶段往往依附于真人真事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众多口述者不断的艺术加工这些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日渐游离开真人真事的原型而带上浓厚的传奇色彩成为虚构或基本上是虚构的口头艺术创作 农民起义传说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以历史事件为主着重反映斗争的兴起与壮大过程,或以人物为主着重讲述起义领袖或造反人物的英雄形象与性格,或以某一战役为主着重描写起义军的机智神勇与顽强不屈的战斗事迹,或突出一事一物着重反映起义部队与群众间的军民关系,或反映广大群众对起义军的怀念之情 作为群众口头艺术创作农民起义传说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史料性它是劳动人民用以反映自身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文学手段通过同时代的众多口述者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它们往往能够对起义运动及其领袖人物作出较公正的评价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实质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期望等

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是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

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扩展资料:

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我们相信,在天河的两侧,牛郎织女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彼此,一直见证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可贵精神,激励着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我国古籍中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记载是《诗经小雅大东》篇,但是文中只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直到汉时,这两颗星宿才被转化为具体人物,班固在《两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意思是说,汉宫昆明池边有牵牛、织女两座石人像。最早记载牛郎织女是夫妇的文学作品,要算《文选洛神赋》了,文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由此来看,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渐渐被古人所意会的。现在所见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据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献收藏单位不完全统计,现存古籍数量在2700万册以上。大量存在于民间的古籍国家还没有进行统一的普查等级。数量至少在3500万到4000万册以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