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感言
呵呵~是要写文章吧~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喽:
涉足中国古代文史领域的人都知道《西京杂记》是一部“伪书”。
关于它的作者,自初唐以来,就众说纷歧。有的说是汉代的刘歆;有的说是东晋的葛洪;有的说是南朝梁的吴均或萧贲;还有的说是一个不曾传下名字的人。据余嘉锡先生考证,《西京杂记》实际上是葛洪利用汉晋以来流传的稗史野乘、百家短书编集而成,故意假刘歆《汉书》以自重,以今托古、以野史杂记托之正史,可以说是双重假托,这也正是葛洪之故作狡狯和英雄欺人之处(见《四库提要辨正》)。后来又陆续有人在余先生的基础上续加考论、补充证据,使这一论证更趋精严可信。也有少数文章坚持刘歆或萧贲为本书的作者,但似乎都缺乏强有力的证据。
《西京杂记》原本二卷,宋人始析为六卷,其版本系统亦因此分为二卷、六卷两大系统。清人卢文弨校刊《抱经堂丛书》本《西京杂记》,给每一条都加了个小标题,中华书局排印罗根泽先生校点《西京杂记》时,移录了这些小标题,又逐条编了序号。本书现在能够见到的较好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西京杂记校注》(向新阳、刘克任校注)。
从史学方面看,《西京杂记》的价值至少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葛洪据以抄撮的那些汉晋古籍多已亡佚,保存在《西京杂记》中的有关西汉历史人物、事件、舆服、礼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史料,多为《史记》、《汉书》所阙载,正可以弥补正史之不足,或彼此参证,或相互发明。如第92条“董贤宠遇过盛”记董贤受汉哀帝宠幸,起大第于北阙下,较之《汉书·佞幸·董贤传》细节更完整,材料更丰富。第35条“公孙弘粟饭布被”、第93条“三馆待宾”所记公孙弘事迹,也不见于《史》、《汉》本传。第81条“公孙子”称“公孙弘著《公孙子》,言刑名事”,与《汉书·艺文志》将《公孙弘》归属儒家类大相径庭,可见当时对公孙弘之学术有歧见异说。至于本书记载与《汉书》等显然抵触之处,也大可不必因其为小说家之言而轻视之。第11条“缢杀如意”记赵王如意惨死的经过,第18条“霍显为淳于衍起第赠金”记宫廷政争的内幕,第130条“书太史公事”记司马迁下狱死,诸如此类,至少保存了有关这些人事的歧说异闻,反映了某些人的感情心理和思想倾向,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而在这个意义上,野史杂说正有正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本书最丰富的内容之一是关于西汉宫殿掖庭和宫廷生活的记叙。未央宫、昆明池、乐游苑、太液池、开襟楼、昭阳殿、上林园、四宝宫、三云殿等处都被描绘到了。或叙形胜,或写风物,或记掌故,或摹建构,无不涉笔成趣。第40条“赵皇*乱”记述成帝皇后赵飞燕荒*无耻的生活,第77条“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叙述西汉宫闱杂事。皆委曲周详,闻所未闻。尽管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这些史料的可信程度,但其对于认识西汉宫殿掖庭及宫廷生活有珍贵的参考价值,则是显而易见的。
《西京杂记》作为书面文献材料,在文物考古研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第22条“送葬用珠襦玉匣”,不仅与《汉旧仪》所记大致相同,而且与1968年河北满城汉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玉匣(即“金缕玉衣”)形制相同。第29条“常满灯被中香炉”所记被中香炉,与1963年西安窑藏中出土的卧褥香炉的实物完全相同(参看李素桢《探索〈西京杂记〉的史料》)。这些都为地下出土文物的研究提供了书面材料的印证。又如根据当代考古发掘的实地测量,未央宫东西墙长各2150米,南北长各2250米,周长8800米,合汉代二十一里(据王仲殊《汉代考古概说》)。本书第1条“萧何营未央宫”记“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与当代考古学的结论大致相符。而《三辅黄图》记未央宫周长28里,《长安志》引《关中记》作31里,相比之下,都不如《西京杂记》准确。随着汉代考古学的进展,本书在这一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突出。
本书所记西汉苑囿宫观,奇珍瑰宝,名果异木等,不仅能广见闻,资谈助,而且,透过那些铺陈夸饰、纷至沓来的描叙,人们不是可以领略到汉帝国宏大的声威和非凡的气势吗?吉光裘、绨几、珠襦玉匣、丈二珊瑚、常满灯、被中香炉、陵寝风帘、长鸣鸡、玳瑁床等,不胜枚举,令人目不暇接。其性能之奇异,构思之巧妙,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上林苑的名果异木多达二千多种,来自殊方绝城,奇丽绝伦(见第28条“上林名果异木”)。赵飞燕的妹妹送给她的礼品单上所开列的,都是十分珍贵罕见的宝物,巧夺天工,讲究到无以复加的地方(见第30条“飞燕昭仪赠遗之侈”)。乘舆大驾出行,左呼右拥,千乘万骑,浩浩荡荡,轰轰烈烈(见第118条“大驾骑乘数”),那种雄伟壮阔的场面更能体现汉帝国的强盛气势。这些,和两汉骋辞大赋中有关宫殿苑囿果木珍玩等的铺叙无疑具有同样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西京杂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作为杂史著作,它同时兼有笔记小说叙事生动、引人入胜的长处。鲁迅先生曾许之为“意绪秀异、文笔可观”(《中国小说史略》)。第32条“画工弃市”描写昭君出塞前后的一段轶闻,文笔相当简洁。第39条“相如死渴”,语言婉转动人,其中形容卓文君的美貌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妙喻迭出,亦虚亦实,相得益彰,极富美感。第41条“作新丰移旧社”写胡宽主持兴建新丰城,一切仿照旧丰邑,建成以后,“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这一小小的细节,在艺术上以少胜多,形象地说明了胡宽无比高超的建筑技艺。第101条“年少未可冠婚”则通过对话写活了窦太后、梁孝王、汉文帝这三个处境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西京杂记》在艺术上获得的成功,既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品位.
本书保存了不少先唐文学作品,向来为文学史研究者所珍视。举其要者则有:《黄鹄歌》、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邹阳《几赋》、中山王《文木赋》、邹长倩《遗公孙弘书》等。这些已被分别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有人只根据其中某些字句的风格便断言上举诸赋为齐梁间的作品。我们觉得,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推翻《西京杂记》为葛洪抄撮汉晋旧籍编集而成的说法以前,下这样的结论似乎还为时太早。
本书保存了大量文学理论资料,为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根据。如第44条“百日成赋”,第46条“读千赋乃能作赋,”第82条“长卿赋有天才”,第83条“赋假相如”,第84条“《大人赋》”等,都是赋史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赋话赋论赋评材料。其中第44条记司马相如之语云:“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这是对汉赋创作经验及艺术技巧的精辟总结,只有司马相如这样深味个中甘苦的赋史大家才会发表如此深刻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观念产生于魏晋以后,因而怀疑这段话非出自司马相如。但《文心雕龙。章句》云:“昔魏武论赋,嫌于积韵,而善于资代。”可见赋中讲求音律至迟始于汉末。桓谭《新论》云:“惟人心之所独晓,父不能以禅子,兄不能以教弟也”,也与赋家之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之说相互呼应。本书第82条记扬雄语,称司马相如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主邪?”也与这种神秘论的观点相通。不管结果怎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此外,第85条“《白头吟》”,第88条“文章迟速”等,也是进行作家作品评论的宝贵参考资料。
此外,《西京杂记》记载了不少文坛趣闻、作家轶事,增加了我们对西汉文坛和作家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研究思路的拓宽和深化。
唐以后,本书流传渐广。文士们熟读此书,在诗词文创作中,对它的许多语汇故实每每挹而用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O《西京杂记》云:“其中所述,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李善注《文选》,徐坚作《初学记》,已引其文。杜甫诗用事谨严,亦多采其语。词人沿用数百年,久成故实,固有不可遽废者焉。”所谓杜诗用事采《西京杂记》语,不妨举《秋兴》八首之七前四句为例。诗云:“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首二句典出本书第2条“昆明池养鱼”和第128条“昆明池舟数百”。第四句典出第27条“玉鱼动荡”。又如贾岛《剑客》诗头两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系化用本书第15条“剑光射人”中之语句。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云“薄雾浓雰(一本作云)愁永昼”,即化用第124条“《文木赋》”中语。苏轼《后赤壁赋》篇末梦孤鹤化作道士一节,与第125条“广川王发古冢”中记栾书冢一节白狐化作丈夫入梦极其相似,很可能受到了后者的启发。此外,脍炙人口的典故如当垆涤器、芙蓉面、远山眉、秋胡戏妻、昭君出塞等皆出自本书。
当然,若从更多的方面或角度来观察本书,还会发现它有其他的价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这是一部“伪书”,人们却往往乐此不疲地提及、引述、研究它的原因。
问题一:“家”的本质意思,含义 家是一种归宿,是心停泊的港湾它可以给任何一个人温暖的感觉
家,绝对不单单指一个能睡觉,能吃饭的处所,曾经有人这样给我解释过家的含义:有爱的地方才叫家。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幸,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我觉得不论怎样,首先应该乐观一些,说白了,怎么活都是活,压在过去的阴影里郁闷是一天,努力寻找未来的快乐也是一天。你说呢?雨过总会天晴,儿时的生活不是你能选择的,但是将来不一样,没有人剥夺你幸福的权利,除了你自己!敞开你的心扉吧,不然幸福来了也会吓跑的!
相信一定会有一个能给你一个真正的家的人,正站在彩虹的另一端等着你,只要你微笑着看,一定看得见
问题二:太监常说的“咱家”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的意思。
古代的中国人,很少把第一人称叫做“我”,都有一个自我“谦称”。比如:
皇帝自称:寡人、孤家;
太后自称:哀家;
官员自称:下官、微臣、学生;
武将自称:末将;
书激自称:小生;
女子自称:妾、贱妾、臣妾;
老百姓:小人、在下、野鄙之人;
还有各地方言的自称:洒家、某家;
等等。
问题三:来家是什么意思 说明你家环境好啊,鸽子才喜欢
问题四:进家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农村,与鸟类的接触非常多,因此对鸟类就产生了不同的情感:比如《禽经》中说的喜鹊“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反之,对于乌鸦,大家却非常厌恶它,一听到它的声音,就吐涎顿足,说这会惹出祸来。对待喜鹊为什么会有这幺良好的印象呢喜鹊真的会报喜吗对乌鸦为什么又会那幺憎恶呢而乌鸦真的会惹祸吗 喜鹊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出没于山脚与林缘间,村庄或者是城市周边的大树、屋顶以及庄稼地。清晨,它们常常成双或是结群地飞到空旷地上、田野菜园中寻找食物,是一类杂食性的鸟。依据科学工作者在南京与湖南的调查,喜鹊一年的食物当中,80%以上都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比如蝗虫、蝼蛄、金龟子、夜蛾幼虫或松毛虫等,15%都是谷类与植物的种子,也食小鸟、蜗牛与瓜果类以及杂草的种子。所以,喜鹊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辛勤的农民,清晨在田中劳动,看到喜鹊成双成对地在田间草地上跳跃追逐捕食害虫,而且不会回避人类,便对它产生出了喜爱之情,它嘹亮而且单调的鸣声也就喻为吉兆。古籍的《西京杂记》中有“干鹊噪而行人至”这样一句,必定是喜鹊报喜传说的原因了。 至于乌鸦呢,它同喜鹊是一样的,同属于雀形的目鸦科目,也是平原、耕作地带、村庄以及城市树林中常见的鸟类。它们白天常常三五成群,在农田、草滩以及道路旁的垃圾堆中觅食,食性广,有一些种类偏爱尸肉。依据1956―1958年在河北昌黎与北京郊区中的调查,它们在不同的时期,食物比重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春夏季繁殖的季节多昆虫的时期,主食是蝼蛄、蝗虫、金龟以及鳞翅目昆虫,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在春播与秋熟时节,它们又到田间找寻粮食种子以及幼苗和田埂道旁遗落的谷粒,危害也不算太大,对清洁工作也是有益处的。但是人们听到它那凄厉而且单调的叫声,看到乌黑的羽色再加上常在腐臭的东西周围的盘旋,或是在树上在烦躁不休,给人以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就把它当做不祥的鸟类。事实上假如在春播的时候注意驱除,从它的全年食性看来,也还可以算作是食虫的益鸟。
问题五:家字的意思? jiā(安徽庐江一带方言音ga)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j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引申表示住宅、有人住的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指夫或妻 [hu 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严>>
问题六:进家吗意思是什么 邀请朋友要不要倒家里去坐坐
问题七:家怎么解释呢 家是什么?
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家是宁静的,家是温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她可能不华丽,但一定要雅致。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实实在在的欢乐,时刻都可以把她装扮得暖意融融。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要洋溢着爱和情,一句贴心的话,是浓浓的亲情,厚重的给予。 家是一座充满爱的房子。即便豪华也不失温情,即便朴素,也有美丽的憧憬,房子里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充满和谐温馨,而不是冷冷冰冰,磕磕绊绊。或许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就组成了一个家,但这就是一种缘,每一个人在这座房子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缺少了谁都是今生的遗憾。 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累了,烦了,伤了,痛了……你都可以在家中找到释放的空间。回到家,可以听几首舒缓的音乐, 冥思;也可以饮一杯幽香的清茶,和家人分担你的苦恼。 此时的家就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过心田,没有人会去打扰那安静,没有人会去破坏那清澈。家就是下里巴人,虽然俗,虽然朴素,但却不可或缺。就像生活一样,虽然琐碎,虽然繁杂,可是却真实、诚挚。 家是一个疗伤的地方,在家里,你可以不用掩饰,不用伪装,不用担心,没有人会告诉你这话不适合说,这事不适合做。相反,会有人安慰你,宽容你,谅解你,当你恢复了平静,你才知道,其实可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一时想不开而已。 家还是一个共同营造的地方,需要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理解,共同维护。共同分担痛苦,当然也要一起分享快乐。家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你可以做任何旖旎的梦,没有人会笑你痴,笑你傻,我想,我们的一生就活在无穷无尽的想象里。 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无论何时,双方都能体会到浓浓的温暖存在。用心关爱生命中的另一半,既然他是选定的终身伴侣,就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不断地了解他,读懂他。有家的人,对家总是如此依恋,依恋回家,依恋家里的人,在家里,你可以完全敞开心扉,你可以完全拥有信任,你可以充分得到理解,我们使家充溢着幸福,家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满足。 家是什么?家就是人生最美的拥有。她是一份牵挂中蕴涵的一点温暖,她是一丝温柔中隐藏的一份宁静,她是一份体贴中表达的一丝情谊……她是尊重、信任和宽容
问题八:家是什么意思 一・字义:
屋内,住所。
二・解释: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下面是“豕”即野猪(野猪是比老虎、熊还危险的动物),野猪是非常难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猪祭祀。
三・组词:
家财、家产、家长、里短家常、家常便饭、家常话、家仇、家丑、家畜、家传
问题九:我及全家是什么意思 我及全家:指我和我的全体家庭成员。
古人写的:《世说新语》、《西京杂记》、《续三国演义》
近代:蔡东藩史传演义系列的《魏晋南北朝演义》
现代:《金屑酒》、《晋宫妖后贾南凤》、《兰陵王》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上品寒士》》《兰陵缭乱》,《凤囚凰》
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03年
李建中:《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东方出版社98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03年。
胡守为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上海辞书2000年
万绳楠 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87年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导读,上海古籍2001年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98年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辽宁教育98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05年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2000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2000年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2004年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
百道编按古文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硕矿当中的宝贵财富,借助先人的生花妙笔,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探访旧地的生活实景,体验古人的生活情趣。 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古人的繁华人间”系列丛书,辑选五个 历史 时期的经典文人笔记,在妙不可言的文字间开启一场沉浸式的穿越之旅,跟随古人回看山河故土以及那饶有兴味的烟火气。 近日,百道网专访丛书责编姚屹雯,听她讲述这套以“古人带你游中国”为主题的图书,是如何另辟蹊径从古人视角出发,带领读者畅游古代城市、大好河山,体会与众不同的风物人间。
“古人的繁华人间”系列责编 姚屹雯
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跃然纸上,已成为各大出版社 探索 与深耕的重要方向。对此,江西美术出版社相继开发了“古人的雅致生活”(10册)、“古人的奇幻世界”(4册)两大系列。 “古人的繁华人间”系列则以古人的 社会 生活为落脚点,从古代节日、风俗、游玩景点、山川气候、城市风貌、 社会 逸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展示。
《古人的雅致生活(套装共6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唐]陆羽[明]计成,等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古人的奇幻世界(全套4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清] 袁枚,[晋]张华、葛洪 等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源源不断的优质出版资源,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现今文化环境以及读者兴趣考量其现代演绎的方式方法。当市面上主打“古今联动”的图书层出不穷,江西美术出版社又是如何匠心独运呈现古人的繁华人间?
姚屹雯表示, “古人”系列产品旨在扩大对于古人世界宽度、广度、深度的挖掘 。此前出版的系列产品已大致覆盖了关于古人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理解,作为“古人”系列的重磅新作, “古人的繁华人间”系列则以古代著名的笔记杂录为主,内容分别涉及到汉、唐、南宋、北宋、明5个 历史 时期,具体地区包括汉代首都长安、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唐代皇宫和明代江浙等地区。 读者可以畅游在古人富有感情的描写中,走一走、看一看不同时期的名胜景致、山川物候、城市风貌;听一听、瞧一瞧不同时期的风俗节庆、礼仪典制、 社会 逸闻,感受古人多姿多彩的 社会 生活。
中国历朝历代的经典著作不计其数,甄选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系列最终收录《西京杂记》《开元天宝遗事》《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陶庵梦忆》,何样的缘由使得这五册典籍脱颖而出,在采访中姚屹雯透了文本取舍的标准,这其中也凝结着江西美术出版社精益求精的理念。
首先, 江西美术出版社将丛书定位为5个不同 历史 时期的代表性文本 ,通过这些或者欢快、或者纪实、或者浪漫洒脱、或者满怀留恋的文学作品,读者除了能够一窥当时的 社会 风貌,同时还能跟随作者的笔触身临其境。
其次, 丛书所收录的文本都是权威经典著作, 不仅是专家学者研究古代 社会 生活的重要 历史 文献,更是反映当时民风 时尚 、发达经济和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丛书的作者不仅有文学家、史学家、翻译家,所写内容也大多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轻松有趣的文笔展现了鲜活真实的生活侧影,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曾经生活经历的无限眷恋。
“古人的繁华人间”系列丛书自2019年策划伊始到完成出版历时近3年 ,姚屹雯坦言,期间对文字打磨的次数已多得记不清了。由于五册图书的原文都是文言文,江西美术出版社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书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每部作品都进行了注释和译文的编纂。为文字品质保驾护航的不仅有古文学功底深厚的译者,同时江西美术出版社还力邀多位专家参与审读工作,从文字翻译勘误、编辑体例调整到装帧设计合理,全力为图书准确权威把关。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姚屹雯的介绍,走进书中的大千世界,从城市、 社会 、风俗、礼制、山川、名胜、民情、轶闻等多个维度饱览人间繁华。
《东京梦华录》是孟元老所作的一册小书,展现了北宋强盛时期京都汴梁的繁华景色,生动反映了北宋时期 社会 生活现实,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生活风情画。孟元老是北宋文学家,长居汴梁二十余年,自金灭北宋后被迫南渡,常忆起京都盛景,遂作成此书。读者可以跟随孟元老的脚步,穿行在繁华的街道,路过忙碌的酒家,逛逛州桥夜市品尝 美食 ,观赏街边诸多杂耍,感受北宋市民一天的生活。
《古人的繁华人间:东京梦华录》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孟元老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陶庵梦忆》是张岱的代表作,记录了张岱入清后回忆的前朝往事、奢靡生活,是一部个人回忆录。张岱少为纨绔,生活在今江、浙、沪地区,少时游历多地,极爱繁华,书中记录的风流韵事、才子佳人皆成过往,如梦似幻,过眼皆空。书中所记的日常琐事展现了世态百相,抒发物是人非之感,寄托故国兴亡之叹。
《古人的繁华人间:陶庵梦忆》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岱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武林旧事》是周密记录的一部杂史,内容来源于其所见所闻,详述了关于朝延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丰富内容,在文学、戏剧、艺术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周密是宋元间知名文学家,曾祖随宋室南渡,始居湖州(今属浙江),宋亡不仕,寓居杭州。周密好友赵孟頫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满,自齐州回到故乡吴兴。祖籍济南的周密听闻赵孟頫转述其任官时的见闻,心生怀乡之情。赵孟頫便作了 历史 上著名的《鹊华秋色图》,描绘济南风光,赠予他。周密抱遗民之痛,致力于故国文献,遂辑录家乘旧闻,故创作此书,读者可以跟随他的回忆,领略南宋临安都城那令人缱绻眷恋的 社会 风光。
《古人的繁华人间:武林旧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周密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西京杂记》是汉代刘歆所撰,内容大多记载的是西汉首都长安的杂史与逸闻轶事,以及民俗风情、园林宫殿、奇珍异宝、天文地理等情况,尤其对该时期众多王侯将相、文人雅士有着重描写,大多离奇怪诞。读者可跟随刘歆的笔触来观赏大汉朝的旖旎风光。
《古人的繁华人间:西京杂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刘歆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开元天宝遗事》是五代王仁裕的作品,分别记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奇闻异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宫内琐事和宫外民俗风情为多,人物事迹也以传说为主。其中如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有一定的 社会 史料价值。后世习用的不少成语、典故如“滔滔不绝”“梦笔生花”“解语花”“有脚阳春”等均出自本书。
《古人的繁华人间:开元天宝遗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王仁裕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如果说丛书将不同朝代的风物人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么,书中有滋有味的国风小画则是将“人间”种种化为亲切可感的实情实景。江西美术出版社相信插画是展现文字的另一种述说方式,更是在文图相得益彰上下了多番功夫。
姚屹雯介绍到,丛书的插画团队由全国各大著名美术院校毕业的专业插画师组成,拥有多年插画经验。 插图的绘制首先是参考文字,其次插画作者也翻阅了大量资料。 例如,《东京梦华录》中的大量手绘地图,就是插画作者根据文字内容以及参考讲述北宋时期都城的相关资料进行绘制的。 在出版编辑期间,插画也是几经返稿修改,在下厂印刷前也仍然在退改插画,力求插画与文字达到完美结合,让读者看到插画就能直观地了解文字想要表达的场景。
在图文排版上,原定丛书为全竖排版,一是更符合古籍的阅读感,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二是从整体设计来说更加美观。但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也听取了包括来自渠道商、读者的真实反馈,都认为竖式排版不大方便阅读,经过几番挣扎,最终决定没有再沿用“古人”产品线一直保留的竖式排版,而是以读者阅读舒适为准,改为横排。
谈及担负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重任的封面设计,姚屹雯表示,在经历了十几次推翻又重来的折磨后,封面最终选用了比较活泼的色彩,不仅通过色彩来反映图书内容给人的感觉,也让整体设计更加生动。通过色彩和大量插画的碰撞,使丛书去“古籍”感,在增加趣味性的基础上,又不丢失文学质感,同时又让古籍更加贴近大众,适合当代读者阅读。
为了最佳程度地展现插画的美,江西美术出版社在印刷时 采用了艺术特种纸 , 这种纸不仅能很好地展现画面,同时又不乏书卷气,阅读手感也十分舒适 。尽管这种纸的价格偏贵,但为了保证图书拿到手上质感与质量并存,江西美术出版社仍然不惜重金,在图书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从图书本身出发选择了全部使用这款艺术特种纸。
姚屹雯表示, “古人”系列作为一套重塑古代经典著作的系列丛书,向大众读者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这是丛书的策划宗旨。 出版伊始的美好愿景就是希望使这些在古代也是大众读物的内容,不仅只被有古汉语文学功底的读者所熟悉,而是打破大众读者对古代传统著作的刻板印象,拉近现代读者与古代经典著作的距离。
将古代经典著作以更现代、更贴近大众的方式介绍给广大读者,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坚持。 正在火热打造中的“古人传记”系列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版。未来,江西美术出版社将不断延伸“古人”系列丛书的品种,发掘更多适合大众阅读的古籍,并做好图文匹配工作,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持续、强大的生命力。
最早有关牛郎织女的记载见于先秦——
(1)《诗经﹡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有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汉代——
(1)《史记》(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
(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东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钎钎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西都赋》(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指昆明池两边的牛郎、织女雕像)
(4)《西京赋》(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科学家)记载:“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 象扶桑与檬汜。其中则有鼋鼍巨鳖,鳣鲤鱮鲖,鲔鲵鲿鲨,修额短项,大日折鼻,诡类……”
(5)《风俗通》(东汉,应劭,约公元153~196年),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东晋——
(1)西京杂记》(东晋,葛洪,公元282~363):“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南北朝——
(1)《后汉书﹡天文志》(南朝刘宋,范晔,公元398—445年):“织女,天子真女。”
(2)《述异记》(南朝梁代,任昉,公元460~508)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3)《文选》(南朝梁代,萧统,公元501~531,字德施,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中收有有一篇战国时代宋玉所写的《洛神赋》,其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说法。“牛郎织女” 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了;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
(4)《荆楚岁时记》(南朝梁代,宗懔,约公元501~565)中也有与《文选》差不多相同的一段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
唐朝——
(1)《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2)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4)唐朝权德舆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5)唐朝徐凝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6)唐朝王勃七夕赋——最负盛名!(后面附《七夕赋》全文)
五代·后唐——
(1)五代/后唐杨璞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宋——
(1)《醉翁谈录》(宋代,罗烨、金盈之,辑):“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2)《鹊桥仙》(宋代,秦少游)词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明——
(1)《七夕醉答君东》(明代,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
(1)清朝姚燮诗:“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现代——
(1)《鹊相会》(话剧歌曲,俞鹏) :“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 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梦长夜短总是多情恼。见东山晨星已现,天将晓。可奈何,喜鹊频噪,催人分道。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来到。”
(2)影视:1、戏曲片(上海海燕**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于1964年联合拍摄。编制:陆洪非、金芝、完艺舟、岑范;导演:岑范;作曲:时白林、方绍墀;主演: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王少梅)。2、TVB电视剧(出品:香港TVB,主要演员: 温兆伦 饰 黄阿牛)。3、央视版电视剧牛郎织女,片名:《牛郎织女》(题材:大型古装神话,地区:中国大陆,曾经的跳水帅哥田亮实验牛郎……)
(3)“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国内唯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专门研究机构。
——————————————————————————————————————
王勃的《七夕赋》是专门写七夕的长文章,在中国历史上可能就这一篇,所以,全文录:
《七夕赋》 (唐,王勃,650-675):
若夫乾灵鹊谶之端,地辅龙骖之始。凭紫都而授历,按元邱而命纪。凤毛锺桂阃之祥,麟角烁椒庭之祉。驰朱轩於九域,振黄麾於万里,抗芝馆而星罗,擢兰宫而霞起。则有皇慈雾洽,圣握天浮;庭分玉禁,邸瞰金楼。翦凫洲於细柳,披鹤御於长楸。启鱼钤而分帝术,授虹璧而控神州。拥黄山於石磴,泄元灞於铜沟,列瑶窗而送燠,辟银榜而迎秋。君王乃排青幌,摇朱舄,戒舆,静鸾掖。绕震廊而转步,亻素阡而纵迹,啸陈客於金床,命淮仙於桂席,翔翠罕於甸,迎箫吹於凤驿,伫灵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
于时玉绳湛色,金汉馀光。烟凄碧树,露湿银塘。视莲潭之变彩,睨松院之生凉。引惊蝉於宝瑟,宿懒燕於瑶筐。绿台兮千仞,楼兮百常。拂花筵而惨恻,披叶序而徜徉。结遥情於汉陌,飞永睇於霞庄。想佳人兮如在,怨灵欢兮不扬;促遥悲於四运,咏遗歌於七襄。於是虬檐晚静,鱼扃夜饬。忘帝子之光华,下君王之颜色。
握犀管,展鱼笺,顾执事,招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闻九变无津,三灵有作。”布元气於浩荡,运太虚於寥廓,辨河鼓於西,降天孙於东,循五纬而清黄道,正三衡而澄紫落。海人支石之机,江女穿针之阁,鄙尘情於春念,拟仙契於秋诺。於是光清地,气敛天标;霜凝碧宙,水莹丹霄。跃麟轩於雾术,褰羽旆於星桥,徵赤螭而架渚,漾青翰而乘湖,停翠梭兮卷霜,引鸳杼兮割冰绡,举黄花而乘月艳,笼黛叶而卷云娇。抚今情而恨促,指来绪而伤遥。既而丹轩万,紫房千,仙御逶迟,灵徒扰弱,风惊雨骤,烟回电烁。娲皇召巨野之龙,庄叟命雕陵之鹊。驻麟驾,披鸾幕,奏和,霞酌。碧虬玉室之馔,白兔银台之药。荷叶鲛,芙蓉青雀。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彩衤攀鱼头比目缝,香针燕尾同心缚。罗帐五花悬,珉砌百枝然。下芸帱而匿枕,弛兰服而交筵。托新欢而密勿,怀往眷而潺。於是羁鸾切镜,旅鹤惊弦。悲侵玉履,念起金钿。俨归装而容曳,整还盖而迁延。洞庭波兮秋水急,关山晦兮夕雾连。谓河汉之无浪,似参商之永年。君王乃背彤砌,陟元室,冲想自闲,神情如逸。痛灵妃之稀偶,嘉沈思之可毕。荆艳齐升,燕佳并出。金声玉韵,蕙心兰质。珠栊绮槛北风台,绣户雕窗南向开。响曳红云歌面近,香随曰雪舞腰来。掩清琴而独进,凌绛树而轻回。卢女黄金之碗,张家碧玉之杯。奉君王於终夕,夫何怨於良媒?
俄而月还西汉,霞临东沼。凫氏鸣秋,鸡人唱晓。玉关控鹤,琼林飞鸟。君王乃驭风殿而长怀,俯台而自矫,矜雅范而霜厉,穆冲衿而烟渺。迎十客,召三英,香涵蔗酎,吹肃兰旌。娃馆疏兮绿草积,欢房寂兮紫苔生。耸词峰於月殿,披翰薮於扃。方绝元凯而高视,应与梁楚而骈声。
王勃介绍:
王勃(公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其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并累及其父。其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他的文多于诗,文之最著名者为《滕王阁序》。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七夕赋》是王勃最不著名的一篇文章,但是,却是唯一的一篇专门写七夕的文章,“中国七夕情人节”不能够少了此文。
~
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
扩展资料
马钧的主要发明:
马钧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钧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
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指南车
-马钧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控制论机械之一。用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的话说,中国古代的指南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迈向控制论机器的第一步”,是人类“第一架体内稳定机”。
指南车与司南、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有一个木人,一手伸臂直指,只要在车开始移动前,根据天象将木人的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东还是向西转,由于车内有一种能够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定向装置,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皇帝的舆架中就列有指南车。可见,指南车最迟在西汉时代就出现了,东汉的张衡曾重新制造过,但由于战乱也流失了。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机械制造家马钧又重新设计、制造指南车,被人誉为“天下之巧”。后人中,南北朝的祖冲之、姚兴,唐朝的金公立等都曾经制造过指南车,但都没有留下有关指南车内部构造的记载。直到宋代吴德仁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燕肃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又先后制造了指南车。他们的指南车的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部件尺寸在《宋史.舆服志》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解放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历史文献复制出了指南车的模型。
指南车设计的关键在于对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的应用,这种轮系结构相当于现代机械结构中的差动齿轮系统。中国古人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如此巧妙的机构设计方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指南车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代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卓越成就。
本文2023-08-06 22:19: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