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象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罗摩衍那》 Rāmāyana
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
[编辑本段]作者和成书年代
这部史诗的作者传说是跋弥,意译蚁垤。对此学者虽有意见分歧,但统观全书,尽管写成的年代不同,新老成分并有,但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有一个作者对全书进行过加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蚁垤生卒年代不详。按照传说,他原出身婆罗门家庭,因被遗弃,被迫以偷盗为生。后在仙人指引下修炼苦行,因长期静坐不动,反复默念“摩罗”(“罗摩”的颠倒念法),以致全身埋在蚂蚁筑窝的土堆中,由此得名蚁垤。一天,他在树林中看见一对麻鹬正在悄悄交欢,忽然一个猎人射中了公麻鹬,使它鲜血淋漓,母麻鹬声声悲鸣。蚁垤心生怜悯,脱口念出一首输洛迦。后来,大神梵天吩咐他用这种诗体编写罗摩的故事。因为这史诗都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加工和扩充,直至最后定型。现在标明的作者已经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其历史真实性难以考证,他们有可能是这大史诗原始形式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在这大史诗形成过程中虚构的作者。
《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增增删删,因人因地而异。写成以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在全书7篇之中,第1、7篇晚出,第2~6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因此,这部包括24000颂( 现代精校本为近两万颂)的大史诗决不会成于一时,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3、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全书7篇按顺序是:《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
[编辑本段]主要情节
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因其间插入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及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3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亲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辞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
全书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篇幅之所以这样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同印度其他古籍一样,插入了不少的小故事;第二,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的笔墨。
内容分篇概述
第一篇《童年篇》
开首是一篇类似楔子的东西,介绍成书经过和全书内容。接着讲本书主要故事。十车王无子,请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大祭。天神全都来到祭场。他们商议请大神毗湿奴下凡剪除罗刹王罗波那。毗湿奴化身为4,降生为十车王的4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只那。大梵天为了帮助毗湿奴,要求众神创造猕猴,助罗摩平妖。大仙人众友来到十车王朝廷上请他派罗摩去降魔。罗摩和弟弟罗什曼那随众友出走,剪除了妖魔,来到遮那竭王朝廷上,罗摩拉断神弓,同悉多结婚。悉多是遮那竭王从垄沟里拣起来的女儿。
第二篇《阿逾陀篇》
主要讲十车王的宫廷斗争。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后吉迦伊玩弄手段,胁迫十车王把罗摩流放,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即王位。罗摩是孝子,坚决执行父王的命令。悉多是贤妻,一定要陪罗摩流放。罗什曼那是好弟弟,执意陪侍兄嫂。于是 3人辞别父母,出发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波罗多也是好弟弟,无论如何不愿登上王位。他率领大军到森林里去,劝罗摩回国。罗摩不肯,把自己的一双鞋交给婆罗多,作为替身。婆罗多捧双鞋回国,代罗摩摄政。
第三篇《森林篇》
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
第四篇《猴国篇》
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
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罗摩复命。
第六篇《战斗篇》
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
第七篇《后篇》
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
全部史诗除这个主干故事以外,还插入不少小故事、神话和传说。
[编辑本段]思想内容
一千多年以来,对于史诗的主干故事有各种解释。印度教徒认为罗摩是神,因而把史诗看成是圣书。西方学者认为该史诗影射的是农业技术从印度北方传向南方的过程,因为悉多的原意是田地里的垄沟,象征农业技术。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战胜艰苦和强暴的英雄颂歌。十车王宫廷上出现了矛盾,庆祝罗摩灌顶为太子的喜庆场面一变而为悲叹离别的情景。解决矛盾的途径只有自我牺牲,于是罗摩等3人甘心流放。作者通过这一宫廷阴谋的描绘,宣扬了一整套君臣、父子的伦理教条。在对与猴国结盟、灭魔复国、夫妻团圆的描写中,作者歌颂了罗摩这个英雄。他的理想是家族和好,政权安定;他支持正义的战争,也考虑奴隶社会中平民的利益。另外也有人说,史诗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书中所宣扬的已是封建道德教条。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他恃以为生的是农业;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他以吃肉为生,进行游牧活动。从民族矛盾来看,罗摩皮肤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罗波那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罗刹,实际上是婆罗门,是外来的雅利安人的代表。整个史诗歌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且通过大力宣扬一夫一妻制,强调女子的贞节,表现了作者对王位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
[编辑本段]成就
作品的艺术风格虽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呈精雕细镂倾向。它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古代和中古的文学创作大多从中取材。其影响早已远超出印度,特别是在亚洲广泛流传,而列入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故事早已随佛经的翻译而传入中国。1980~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教授从梵文翻译的8卷《罗摩衍那》全译本。
[编辑本段]艺术风格
《罗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有这样显著的地位,除思想内容以外,还有艺术技巧方面的原因。《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内容相似,文体也很接近,但是后者被称做“最初的历史传说”,而前者则被称做“最初的诗”,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艺术风格方面。《罗摩衍那》总的风格虽然朴素无华,简明流畅,但已经呈现出精雕细镂的倾向;有极少数诗篇甚至达到“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的地步,成为后来玩弄文字技巧的先声。这同《摩诃婆罗多》是有显著差异的。
《罗摩衍那》具有印度古代长篇叙事诗中必不可少的 4种因素:政治(宫廷斗争或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人之间、人神之间、人魔之间)和风景(四季或六季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而且描绘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印度文学史来看,《罗摩衍那》描绘自然景色,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首先是对于四季或六季的描绘,主要集中在第 4篇《猴国篇》中;对于夜景的描绘,对于宫殿的描绘,比如第5篇《美妙篇》哈奴曼眼中的魔王宫阙,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只是对宫殿中那一辆云车的描绘就占了整整一章,其铺陈雕镂之生动细致就可以想见了。对于印度的圣河——恒河的描绘,更是脍炙人口。这对于鼓舞印度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起了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影响
在印度国内的影响
两千多年以来,《罗摩衍那》的影响有增无减。印度各阶层人物无不熟悉这部史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崇拜其中的英雄;特别是哈奴曼更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崇拜对象,在农村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有人认为,印度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罗摩住过的奥乌德,那种惊人的猕猴崇拜是同哈奴曼紧密相联的。连人民群众嘴里常说的一些谚语,也都能表现出他们对于《罗摩衍那》的熟悉与热爱。宗教信徒力图利用《罗摩衍那》的威名,来宣传自己的教义。政治领袖也利用它宣传自己的主张。至于文艺界更不必说。从迦梨陀娑一直到薄婆菩提都取材于《罗摩衍那》。12世纪,《罗摩衍那》被译成泰米尔文。其后印度南北各种语言都有《罗摩衍那》的仿作或翻译以至改写。1631年前后,杜勒西达斯根据《罗摩衍那》改写的《罗摩事迹之湖》(或译《罗摩功行录》),成为印度教的福音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家中朗诵《罗摩衍那》,一些庙宇还利用扩音器播送梵文原文的《罗摩衍那》。根据《罗摩衍那》编写的戏剧到处上演。印度著名的舞蹈学派迦塔迦利舞主要取材于两大史诗。
在国外的影响
《罗摩衍那》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内大概经过 3条路传至国外:北路,从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出发由陆路传至中国(西藏和新疆);南路,从古吉拉特和南印度出发由海路传至爪哇、苏门答腊和马来亚;东路,从孟加拉出发由陆路传至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地。传播者有印度教徒,也有佛教徒。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几乎都有罗摩的故事。最早的痕迹是在南越发现的,南越古代是占婆王国的一部分。这里有一座蚁垤庙的遗迹。庙中有一块公元7世纪时的石碑,讲到蚁垤的诗和毗湿奴的化身。在北越也有罗摩的故事。在印度尼西亚,罗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9世纪。在中爪哇有许多罗摩故事的浮雕。在马来亚,罗摩的故事也在流传,但搀杂了很多伊斯兰教的成分。在柬埔寨,有蚁垤写的和其他人写的罗摩故事。在泰国,罗摩故事在13世纪以前即已流行。从13世纪起,泰国有几个国王取名为罗摩。1798至1809年,国王罗摩一世(当前泰国王室的创始人)写了一部罗摩故事的书。以后还有几个国王都写过有关罗摩的故事或舞剧,它们所根据的是蚁垤的《罗摩衍那》或其他传本。老挝同样有罗摩的故事。在缅甸,罗摩故事流传很广。
《罗摩衍那》与中国
中国翻译《罗摩衍那》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不过它的书名和书中的故事,在佛经中已经出现。陈真谛译《婆薮盘豆法师传》说:“法师托迹为狂痴人。往罽宾国。恒在大集中听法,而威仪乖失,言笑舛异。有时于集中论毗婆沙义,乃问《罗摩延传》,众人轻之。”马鸣菩萨造、后奏鸠摩罗什译的《大庄严论经》卷第五说:“时聚落中多诸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终生天。”唐玄奘译的《大毗婆沙》卷第四十六说:“如《罗摩衍拏书》有一万二千颂,唯明二事:一明逻伐拏(即罗波那)将私多(即悉多)去;二明逻摩(即罗摩)将私多还。”这里所说《罗摩延传》和《罗摩衍拏》,都是《罗摩衍那》。可见这一部史诗的书名早已为中国人民所熟悉。至于故事的内容,也已传入中国。三国时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 5卷第46个故事讲到一个国王名声远扬。他的舅舅是另一个国王,率兵来侵。他为了不让百姓受难,自动让国,与元妃逃往山林中。路上有一条龙把元妃劫走。龙逃走时碰到一只巨鸟。张翼塞径。它发出震电,把鸟打倒,逃还大海。国王失妃,四出寻觅,遇一大猕猴,猕猴也被它的舅舅驱逐失国。两者就结成好友。猕猴终于帮助国王斩龙救妃,复国为王。这个故事只是《罗摩衍那》的一半。元魏吉迦夜、昙曜二人所翻译的《杂宝藏经》第一卷第一个故事《十奢王缘》,提到十奢王(十车王)、罗摩、罗漫(罗什曼那)、婆罗陀(婆罗多)和灭怨恶(设睹卢祗那)等等,并且也提到国王的几个夫人,婆罗陀的母亲是第三夫人。她要挟国王废罗摩而立婆罗陀,结果罗摩被流放12年,终于复国为王,但没有提猴子、罗刹或龙。这个故事是《罗摩衍那》的另一半。两个一半结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整体。此外,中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有人说是来自哈奴曼。1980年,《罗摩衍那》的中译本开始陆续出版。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山海经》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海经》读后感1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对保姆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她相处的情景。鲁迅对长妈妈的称呼是从她的相貌取出来的,长妈妈又黄又矮。
鲁迅也有憎恨长妈妈的时候。因为得知了心爱的隐鼠被长妈妈所害。再是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要摆“大”字。另外,是一些令小鲁迅“听不耐烦”的老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刻画了长妈妈的善良、朴实而又迷信。
而鲁迅也是喜欢长妈妈的,对她寻购并曾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充满了尊重和感激。
从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要关心、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山海经》读后感2山海经可谓上古第一奇书,它是中华民族古人想象力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本记载先秦时期那些奇幻故事的古籍,将远古时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展现在我们面前。晋朝陶渊明曾言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从古至今我们无数先人都为之探索与证实,而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几千年前的远古社会、山川河流、风土民俗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此书成于战国末年汉初时期,它记载着四十个国家、五百五十座山川河流五百多神魔怪异。集怪异、地理方位、民俗巫术、以及大量水利矿产于一体,从而又有“古之巫书,山珍海馐”一说。
对于古人来说,《山海经》给予他们对美好世界的希望与幻想,让他们有在乱世中有战胜疾病、战争、压力的信念;对于我们而言,书中的神话可以说是从小听到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深藏于血脉之中的民族精神与信仰。
《山海经》读后感3今年的暑假我过的很充实也很开心,因为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了好多我喜欢的图书,我一回到家里就马上看了起来,其中有一本叫《童话山海经》的书是我最喜欢的,让我知道了我的祖国有着好多好看又精彩的故事。特别是有一篇叫“夜的守护神”的一篇,是我最喜欢的,让我知道了“守护”是需要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才能完成的。书里的语言很有趣,经常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以前读了很多外国的故事,看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中国也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呢。
《山海经》读后感4《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朝花夕拾》这本书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也反映着鲁迅想要改变的愿望,让我们看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山海经》读后感5我在寒假里看过很多书,比如:《山海经》、《淘气包马小跳》、《米小圈上学记》……把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山海经》。
读了这一本书的内容,我知道了:《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 、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称中国奇幻、魔幻文学的开山鼻祖,传书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水利、破产等方面内容,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使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
本书收集啦,令人所能收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了这部中国上古时代极其换与史、地理,喜欢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读者来说,实为首选。
所以我每天看这本书的内容和图,这每一张图中下面都有意思,第一篇的奇幻瑰丽的《山海经》这里全部描述着古代时候和神话。
这本书有很多很多没有见过,又没有听过事物和生物,不过有些又是我看过的神话故事或事物和生物。
我希望更多人了解这里面的故事 ,学到更多知识。
《山海经》读后感6在《山海经》中的《西山经》章节有这样的记载:“山中还有一种鸟,长得像鸮,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有和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为鹦。” ——这是我读书时第一次有了跟山海经距离很近的感受,
书中还有记载:“观水中有很多文鳐鱼,外形像普通的鲤鱼,长着鱼一样的身体和鸟一样的翅膀,浑身是苍色的斑纹却有着白脑袋和红嘴巴,常常在西海、东海畅游,在夜间飞行。”——我去百度飞鱼,虽有部分出入,但书中记载是否是飞鱼的之前形态呢?
还有很多很多,我读的时候逐渐去代入自己认知里所知晓的、相似的物种,这大概就是《山海经》的魅力,我且无论是否真实,但是其中的千奇百态,究竟是眼睛所见、耳听为实,还是脑口所虚的,其真真假假,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有的答案不在书里,在那些好奇里,未知里,未来里。
《山海经》读后感7利用寒假时间,我阅读了《山海经》青少版,它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书中有趣易懂的神话故事和惊艳无比的玄幻插画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套书分为三本,分别为神话、神兽、异人国。当我读到《神话》卷时,我惊喜的发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些语文书里出现的课文,都出自《山海经》呢!还有一种奇异的神兽让我难忘:吉祥鸟凤凰,它身披五彩花纹的羽毛,身形像野鸡。相传只要凤凰出现,天下就会太平。《异人国》卷就更精彩了,我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女主角正是来自青丘国,这里是九尾狐得道成仙的地方。
书中精美的插画,更为文章注入灵魂,一幅幅画作强烈激起我对漫画的热爱。
在我读完这套书时,古人那种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钦佩,让我们见识到另一个世界的模样,那里有延绵神秘的高山、珍稀绚烂的神兽、奇异古怪的国邦……
《山海经》读后感8最早知道《山海经》,是小学时的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相关节选,但印象仅仅是“山海经”三个字,其内容是一无所知。
在后来的成长中,又经过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对于远古神话有了依稀的认知,直到近几年,刷到《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籍的相关文章,把山海经的地理扩张到世界而不局限于中国边界,会发现很多异同时,我开始对《山海经》感到了兴趣,很想看看这本奇书。
直到最近,在抖音刷到了关于《山海经》的一些讲解,然后最近也看了下关于“风水”类的文字跟故事,于是就想把《山海经》看一看。所以,我是一个好奇的普通读者心态,我一开始仅仅是想发现一些特别的神兽动物及其能力功效而读,但从海内外经、大荒经开始,我发现山海经确有其魅力之处,奇闻怪异之事物到底如何写出,谁可以写出,而书中内容的真真假假又让人读时忽远忽近,深陷其中,我读到最后是无法去归属它是神话书籍。
《山海经》读后感9寒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包括《山海经》,《看看我们的地球》,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山海经》。
这本书特别有意思,里面写的是各种神兽和文物的介绍。
山海经的封面是一张地图,“山海经”这三个字也是古文字呢,很值得我们去看。
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里面的插图画和地图,插图上画着千奇百怪的生物,是我们没见过的,里面是人们古代幻想出来的生物,特别有趣。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中国古代奇妙的幻想和地图中的景色,推荐大家看这本书,书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就算页数很多,我也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山海经》读后感10为了一本《山海经》,作者念念不忘,或许就是因为那高涨的读书热情,造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鲁迅先生吧。
一天三顿饭,是不可少的,它是我们身体的养料。阅读,同样也是我们不可少的,他是我们大脑的养料。
一本书,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功,一起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好词句,我们可以全方面的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可以……
书是智慧的结晶,他告诉无知的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道理,像一盏明灯,当我们在雾气茫茫的人生路上徘徊时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与作者相比,可供我们仔细阅读的书更多;与作者相比,我们所拥有的书质量更好,插图更加精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喜爱阅读呢?
把握人生,精彩阅读。
《山海经》读后感11在寒假里,我读了很多书,有《看看我们的地球》,还有《淘气包马小跳》,还有《山海经》还有很多很多……
其中我最喜欢山海经,因为山海经告诉我了很多知识,我竟然发现古代人画画,和我们现代画画可不一样,我发现古代人画的娃娃鱼是先画一个人的头,再画一个鱼尾,而我们现代人画的可就不一样了,整条身体都是鱼类的!
山海经还让我知道了很多,其文孤寡,我竟然还看到魅惑人的狐狸,竟然是一条尾巴?只是在尾巴上长了一些小叉叉而已!竟然狐狸肉还是可以保佑人类的象征,山海经还不止让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很多,这些要靠你们自己去翻阅这本书,我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啦!
我总结一下,读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关于古代的知识!
《山海经》读后感1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阿长,是鲁迅家的一个佣人,给儿时的鲁迅讲故事,因寻购《阿长与山海经》而得到作者的尊敬。她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又乐于助人、关爱孩子。
起初,阿长常喜欢切切察察,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夏天时,睡觉总把身体摆作个“大”字;每到新的一年时,又叫我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还叫我吃福橘;她还教给了我很多很多规矩。这些使长妈妈在我心里树立了一个封建迷信的形象,但她也总是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再后来,阿长为我买来了心爱的宝书《阿长与山海经》,即使她不识字,甚至将山海经都说成了三哼经,我不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但她或许真的有什么神力。
从长妈妈的身上,既体现这种劳动人民的愚昧麻木,但同时也讴歌了他们的美好善良。
《山海经》读后感13在一个下着雨的周日下午,我做完了各科作业,就捧起两天前刚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朝花夕拾》读起来,其中有一篇正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也是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课文,我就细细地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着重写了作者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写了自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不大佩服她,厌恶她喜欢切切察察,懂得许多让人不耐烦的规矩,甚至因为隐鼠的死而对她心生不满,到之后变得感激她、怀念她,对她发生了空前的敬意。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她给作者买了《山海经》这本让他十分向往的书。从文章来看,那时,作者生活的空间十分狭小,也缺少书读,生活十分单调,就像他在《故乡》里说的,平日里只能看见高墙的四角的天空。
《山海经》读后感14最近我迷上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山海经》,至于迷上它的原因,还是因为书中各种各样的妖怪。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中我最新换的就是《山海经·南山经》中的九尾狐,我几乎都背下来了:青丘之山,有兽焉,起状如狐而九尾。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最喜欢九尾,我只能说是《山海经》中的妖怪我都喜欢,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只有九尾狐了。
《山海经》非常好看,我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
《山海经》读后感15《山海经》一直被当做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周末抽空读了一下,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一本故事书,这是古代(可能是战国前后)一个有内视力的人根据自己看到的上古的场景画面做了详细的记载。因为三维之外,时间是不存在的,所有上古发生的事,出现的动物和人,都在阿卡西记录里。在记载过程中,他还收到了这个画面中出现的人的相关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是通过高频传授然后他大脑转译的,所以就成了现在大家认为的所谓神话版本。整本书,显而易见,大多数都是一个人在描述他看到的图画场景,没有任何想要说故事的意图,所以,用词简单,多处重复,内容也简练,没有任何修辞和渲染。
众多神兽也是众多上古神仙们的试验品。上古时期,神州大地属于北斗七星上高维存有(就是我们所说的神仙们)的后花园和实验地。
虞,“唐尧虞舜夏商周”嘛。很早,但实际上当时还不能称为“朝”。这里简单说一说。
虞不能称为“朝”,按现在的情况,最公道的说法只能称为“一个治世”。
“朝”是什么?“朝”体现的是中央集权,朝见、朝拜,省视首领。但是在尧舜之时,不存在这种频繁的“朝”制,所以,虞不能够称为“朝”。它也不是世袭,那就更不能称为“代”。
虞治世之下,大部分当时很普通的角色,拿到后世都是人文大神。虞治世时期,以“社”为本。它也是最后一个极度重视“社”的治世。因为到了禹,禹传子、家天下,天子制度下,“社”的意义被淡化了,否则要对天子权威产生威胁了。
比如后世《礼记·郊特牲》记载:冬至祭天约郊,夏至祭天曰社。
《礼记外传》记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故建国军民先命立社也。
《周礼·大祝》记载:大师宣于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国将有事于四望及军归献于社,则前祝。
社,古代部落必有的一个区域,设石主,它的本质代表的是“生殖”。因为在上古时期,人口就是一切。
社神,就是地母,是最早的女神,其地位和尊崇度在人文学上要远远压倒三皇五帝和女娲。比如女娲源于阴康氏,而阴康氏也设“社”,女娲是神,地母是女娲的神。三皇五帝也一样,他们是神,地母是这些神的神,这个神格就有点高得离谱。正因为虞治世也是这种情况,所以虞治世时期的人物地位一下就起飞了。比如鲧、禹、敳颓、伯益、仓舒、由简等等,在当时就是普通人,但是到了后世,这些人都是其他神祇望尘莫及的大人物。
虞治世也是目前发现的,能够证明夏以前中华并非“大一统”的治世。换句话说,你认为尧舜禹地位高,其实在当时,他们也很普通,同样的势力有的是。
而且,我们以前知道的那些上古首领,其实他们不是“串联”的而是“并联”的。
比如颛顼。以前都认为,虞治世和颛顼时代时间不同,但是现在知道了,舜与颛顼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个人分别是两个不同部落的首领。
最能证明这个情况的,就是上古时的“三面事件”。而且,这里有着史籍记载中最大的争议点。《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日月所人。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
三面是颛顼的儿子,而且还是鲧的哥哥、大禹的伯父。传说颛顼有廿四子,他是其中一个。
在故事里,鲧死后化为三足鳖,三面就干了一件很高 科技 的事,拿钓杆去钓鳖玩儿。
禹知道了之后暴怒,请来了另一位伯父敳颓,再加上一员大将叫伯益,一起去收拾三面。三面玩得正高兴,被人打扰了,大怒,打伤了敳颓,还当着他们的面把鲧变成的鳖给解剖了。万幸,鲧在这时神力大增,化成蚩龙闪人了,只留下躯壳。也就是《归藏·启筮》里记载的:“鲧……剖之以吴刀,化为蚩龙”。
颛顼的另一个儿子,三面的亲兄弟仓舒,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气愤,从幽都借来“不周风”,想杀了三面。但是三面是不死之身,不仅没死,还把不周风给吞了,并且发动了北海晦昏之水,要将全天下给淹掉。
——这就是史籍上有最大出入的地方。大洪水,我们知道的另一个版本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而在这一个版本里,大洪水是三面引起的,没有阴康氏那个女娲什么事。 这也说明,颛顼讨伐共工,其实就是去打三面,所以后边的故事,与大禹治水,全部连起来了。——这与我们原来看到的版本完全不同,不仅更加合情合理,而且解释了过去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颛顼为什么不顾廉耻去袭击共工氏,因为共工氏对于颛顼来说是招降纳叛了。此描述可见《淮南子·天文训》;晋代张华《博物志》;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王国维释注《经义述闻》;刘节《古史新证》;丁山《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甲骨学》1961年8月第9号刊;《文物》1979年第6期;邢公畹《语言论集》;杨宽《古史新探》;袁诃《中国古代神话》;闻一多《古典新义》;何新《诸神的起源》第三章《女娲与大禹故事的真相》等。
也就是说,虞治世的故事,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推翻了过去的神话给出的 历史 时间线,不是神不神奇的问题,而是整个把过去神话里描述的上古 历史 给颠覆了,这是它最牛的地方。越去解读虞治世的 历史 ,越觉得奇妙,这些 历史 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它是完全颠覆曾有学说的,这段 历史 的价值,在考古人文上的意义是非凡的。
我国古代 历史 上统称是夏、商、周三代,有些古籍又称为虞、夏、商、周四代。作为虞氏的世系,现在可考的有幕等十五个名号,而不止是尧舜禅让中的舜一代五十年,是古代史上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具有特殊的 历史 地位。
我国古代 历史 上,世人通称的是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或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五十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者都在十人以上,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
《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馀岁。”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由于虞代可知之事甚少,致使世人将其处之于可有可无之间,所以有虞氏在 历史 上的地位,很有必要探个究竟。可以先从有虞氏的世系说起。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按照这个说法,幕、禹、契、弃都是本族中最有地位的人。不过到后来,禹、契、弃常被人称道,而虞幕却很少有人提到了。
《国语·鲁语上》记有春秋中期展禽的话:“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而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在这个说法中,幕的地位是和杼、上甲微、高圉、太王相当的,也就是说幕还不是有虞氏的始祖。
《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晋国的史赵说:“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在这个说法中,虞的世系很长,舜与遂二人尤为出众,至于瞽瞍,也不是像后世传说中的那样顽固不化。又《左传》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记晏婴之言:“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这都是有虞氏可以考见的几个名号。
《史记陈杞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陈,舜后。”宋衷注云:“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是虞遂为夏殷间人,箕伯、直柄犹在其前,当为夏时人;伯戏在其后,则已入殷代。
《左传》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记载,少康为寒浞之子浇所迫害,得到虞思的庇护。虞思能协助友邦之君恢复故国,说明其国力尚强,其时代应在箕伯、直柄之前。又襄公二十五年郑破陈后,子产献捷于晋时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胡公名满,亦称妫满。又舜之子商均,虽未为天子,而犹为列国之君。
可知虞之立国,历夏、商而不绝,至周时转而为陈,战国时则为田齐,史书中已有系统的记载,须加辨明者为夏代以前之事。
经过战国时人整理的史书系统,以历代帝王之祖皆为黄帝之后,写成《五帝德》和《帝系姓》二文。其中所记虞之世系,从黄帝到舜共为九代,而尧为黄帝的五世孙,从黄帝到禹也是五世。
最令人不可解者,是尧传位给舜,并嫁以二女,其后舜又传位给禹。从时间和伦理方面说,这都是不可能有的事情。但其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关于有虞氏多出来的四个名号,即穷蝉、敬康、句芒、牛,原有一定的来历,传说整理者不能任意取消,为了建立一个统一于黄帝之下的古史系统,虽有很明显的矛盾也顾不得了。
根据以上所引用的资料,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如下:幕,穷蝉,敬康,句芒,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共十五个名号。其间的关系,除瞽瞍与舜及舜与商均为父子外,其他都已很难了解。又按展禽之言,“幕能帅颛顼者也”,似应增加颛顼一名;不过颛顼的问题较复杂,舜的时候还有颛顼氏这一氏族的存在(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可能有虞氏为出于颛顼系统中的一支,而在这一支中可知的名号,应以幕为最早。有虞氏的世系既可略为考定,则其 历史 地位不难得出确切的结论。
有虞氏为共主的人可能较多,在虞幕与舜之间,穷蝉、敬康、句芒、牛等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几个名号。而舜的成就最大,任用禹治平水土,举用八元八凯为十六相,除掉浑沌等四凶。这些美政不能合于“无传政”的五帝时期,因而不能不承认有虞氏为一个朝代。
由于有虞氏为共主的时间本来很长,舜只是其中最后的一个,故从属于五帝时期亦无不可。这样看来,有虞氏的 历史 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既不同于后世一系相传的朝代,亦不同于惟有名号传于后世的五帝时期。这是古代 历史 上实际存在的一个时代,而且是很长的时代。其时可能已经有了瞽史,所以能够保存虞代的一些名号和事迹。韩非称,“虞夏二千馀岁”,其根据应即为瞽史的传说,这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总之,这个史实应该受到重视,不可因无视传说的史料价值而轻率的予以否定。
大禹传位夏启之后,中国 历史 上才有严格意义上的王朝时代。从炎黄到尧舜禹,中国只能是部落之间的联盟,权力没有向中央集中。联盟首领只是靠着威望和本部落的实力来向其他部落发号施令。虞可能代表虞舜时代,甚至是尧舜禹的整个时代。相比炎黄时期营造技术和管理水平进步了很多,所以首领的权威也强大了。这个时期农耕文明相对成熟,与游牧文明逐渐分开,对日月星辰天文气象的观测掌握了许多自然的规律,刺激了生活生产速度。这是个漫长的时代,为后来夏历创立,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发展提供了极其巨大的基础。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时代,没有天长日久的观察,模仿,记录,归纳,总结,人类就不可能从原始 社会 直接迈进帝国王朝!天文,历法,数学,文字,生物生长规律,工具制造,神权统治,这些东西的形成实用,是需要千万年的实践证明!如今有许多人盲从西方 历史 推测,说没有发现夏朝的证据,就不能证明中国的 历史 具有的时代。是一种目光短浅,好高骛远,盲目崇拜的思想!古老的传说和传统的理念,就是最好的证据。
这个问题需要重新界定一下。由于我们没有任何虞代的考古资料,所以仅能讨论 文献中记载的战国初期到汉代,人们对虞代的认识及其变化。
之所以是这两个时间点,是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关于虞朝的文献材料最早不过战国初期,而到了汉代,故事基本定型不再发展。——这些是我们对虞朝所知的全部。
〇《史记》记载
我们用《史记》的记载代表汉代对虞朝的主流认识。《史记》对「虞朝」的记载其实是非常尴尬的。
一方面司马迁知道「虞」是一个朝代,但另一方面,他又要照顾「尧-舜-禹」依次的禅让故事。所以两个一结合,「虞朝」就只有虞舜一个人了。虞舜从尧那里接过位,建立了虞朝,转手给了夏禹,虞朝又没了。真所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而且不仅虞朝是一代,按《史记·五帝本纪》的世系往上推,禅让给舜的尧所处的「唐」,也只有他一个人,舜以前的帝王都是一代一个人:
这和一般理解中的「朝代」是不合的,更和文献中「虞夏二千馀岁」[1]等说法是不合的。
于是我们先从「虞朝」的代表人物——虞舜说起。
一舜的世系
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系。
A世系 :
颛顼 … 幕 … 迵 … 瞽叟 舜 商均 … 虞思 [2] … 箕伯、直柄、虞遂、伯戏 … 虞阏父 胡公满 … 陈敬仲
这个世系除「迵」[3]外,散见于《左传》《国语》和《史记》,我们称这种世系为「 A世系 」。参考文献如下:
B世系 :
黄帝 昌意 颛顼 穷蝉 敬康 句望 桥牛 瞽叟 舜 … 胡公满 … 陈敬仲
这个世系出自《五帝德》《帝系》《史记·五帝本纪》,这些记载同出一源,我们称之「 B世系 」。
还有一种糅合两种的「吕梁碑」世系,但不太关紧要,所以不谈。可以看出,「A世系」和「B世系」对舜的后代都没什么异议,即周初的胡公满,周朝封之于陈国,是陈国的始祖。春秋的时候,陈国的公子陈敬仲因内乱逃到齐国,其一代代子孙便在齐国扮猪吃老虎,终于在战国初期篡了齐国的权,建立了田氏齐国。
问题出在向上追溯。舜的父亲两种世系都认为是瞽叟,先祖也都认为是颛顼,没有争议。但颛顼到瞽叟这中间的一段,两种世系则完全不能相容。按「B世系」的记载,舜的祖先都是草民,即《史记·五帝本纪》所谓「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者。但「A世系」里有一个虞幕,根据《国语》的说法,他是有虞氏一个地位崇高的先王:
第一条记载将有虞的虞幕和商朝的上甲微、周朝的太王并称,他们是商周有名的先王。第二条直接把虞幕和夏商周的始祖禹、契、后稷并举,已经抬到始祖的地位了。虞幕显然不会是什么草民。
所以「A世系」必然无法与「B世系」相容。古往今来的注家都很想把两种世系糅合起来讲圆,但往往扞格而不通。这只能说明 两种世系有不同的来源 。
二战国前中期的「虞朝」
1传世文献的「虞朝」
文献中常常以「唐」「虞」并称,因在后来的观念,尧建立了唐代,舜建立了虞代,大家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但其实学者很早就发现,这种并称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仔细分析文献会发现,至少在战国人的观念里, 「虞」确实是一个历时悠久朝代,但「唐」不是。
传世文献中常常以「虞夏商周」并称,但从来言不及「唐」:
《礼记》亦常并举「虞夏商周」四朝,文例太多就不备举了。《韩非子》亦云:「虞夏二千馀岁」,这其中显然是没有「唐」一代存在的空间。
《国语》云:
这句话说尧殛共工是在「有虞」之时,显然也认为尧属于「有虞」一朝。
所以至少在战国人眼里,「虞」是「夏」之前一个悠久的朝代,其中既包含尧,亦绝对不可能起源于舜。
然则我们还需解释,既然只有虞代,没有唐代,为什么会有「唐虞」连称的说法。之前学者因之怀疑所有「唐虞」的连称都是后期文献窜伪所致,未免求之过深。要解释这个问题还须求助一下出土文献。
2出土文献中的「虞朝」
《上博简·容成氏》真是上古史的宝藏:
《容成氏》记载说,上古某帝王让位于有虞迵,有虞迵死后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大家推举尧为天子,尧当时是一个有百里之地的诸侯。尧年老后也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传位给虞舜。
这个故事可注意的有三点:
其一,虞朝确乎是一个长久的朝代,绝非舜所建立。舜只是虞朝的首领之一。《上博简·子羔》里也暗示了这点,《子羔》说舜是「有虞氏乐正瞽瞍之子也」,明显说明在舜前就早有虞朝了。文中出现的虞代首领虞迵,则是传世文献中未曾见的。
其二,尧本是虞朝的诸侯,尧的上位是因为虞迵没有合适继承人,由诸侯推举而来,后来尧又禅让给虞舜。这个过程和西周的「共和行政」非常相似: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行天子事。后来周宣王长大,共伯和又把王位还给宣王。
这个故事在传世文献中其实是有类似说法的:
所以「唐」实际上指的尧所在的国家,并非朝代名。文献中所有的「唐虞」基本直接指代「尧舜」,并非朝代名的并列。认为「唐虞」是朝代的误解是汉代以后出现的。
其三,文中说虞迵的治理「不赏不罚,不刑不杀」,这和传世文献中关于有虞氏的记录吻合:
可见《容成氏》这个故事在战国时期是流行的,「不赏不罚」也是战国时人对虞朝政治的普遍评价。
《容成氏》写就的时代我们一般定为战国中期,《左传》成书大概在战国初,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总结战国前中期人们对「虞朝」的认识:
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全部。
三对「虞朝」认识的变化
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对「虞朝」的认识,会变成后来《史记》的那一套。基本整个朝代的故事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尧舜两个人,而且舜的世系也直接变了样。
这里有两个问题:1虞朝的故事为什么没了?2虞舜的世系为什么变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虞朝的故事为什么没了?
在战国末期,各种神话传说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各个民族的神开始出现血缘关系,成为一个大家庭。顾颉刚对此有精彩的论述:
而要把舜纳入黄帝体系下,舜之前就不能有一个长远的朝代。本来《史记》里舜已经比尧和禹他们小上好几代了(见上图),而禹的神性摆在那里,又不可能离黄帝太远。如果把虞朝的 历史 加进来,尧舜禹就完全不可能同时存活,当然更不可能有尧舜禹迭次禅让的故事。
所以为了弥缝黄帝体系和禅让故事,人们对虞朝的 历史 只能选择性失明,将它割舍去。故郭永秉先生云:
再说第二个问题, 虞舜的世系为什么变了?
郭永秉先生继上文的思路,认为「B世系」中的舜的先祖都是编出来的:
我对此保持怀疑,因为几个名字毫无来由地直接被编出来,同样也是非常奇怪的事。其实回过头来看《容成氏》,里面也并没有记载舜是虞幕或虞迵的后人,《子羔》也只说舜是虞代乐官瞽叟之子,没有提及和虞代先王的血缘。
这令我怀疑「世系A」其实本身并不太准确。我们之所以在「世系A」中把虞幕排进去,完全来自于杜预的注「幕,舜之先」,而这种说法不见于先秦文献。这极有可能是杜预认为他们都曾是虞朝的王,所以口胡了他们有血缘关系,注释的时候口胡也不是稀奇的事。
也就是说,「世系A」只能代表虞代的君主传承,不能说明他们之间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且虞幕看起来也是非常早期的人物,和舜不一定有关系。舜之前的虞代君主虞迵似乎也与舜没有直接的血缘,所以舜的先人皆微为庶人是极有可能的。这与《子羔》篇中贬损舜的出身[5],以凸显舜德的伟大是相符的。
所以综上,「世系A」实际记录的是虞朝的君王传承关系,而不是舜的祖先世系。「世系A」和虞朝 历史 一起在《史记》中消失,是为了给大一统意识下的「黄帝世系」让路。
另一方面,「世系B」中的人物可能确为舜微为庶人的祖先们,这个世系则被《帝系》等书直接继承,并拼接到黄帝下面,组建成一个黄帝大家庭。
亖总结
1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系:
2战国前中期人们对虞朝的认识:
3对虞朝认识的变化:
在我国的 历史 长河中,一共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朝代,这些朝代有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也有的朝代是大家不熟悉的,甚至在 历史 上关于它的记载都很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我国 历史 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这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但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夏朝并不是我国 历史 上第一个朝代,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那就是虞朝。虞朝是一个存在于夏朝之前的朝代,在一些史书中有过记载,在先秦的古书中也出现过“虞朝”。
但因为 历史 上对于“虞朝”的记载非常少,所以我们到目前为止都还不能准确的推测出“虞朝”具体的存在时间。有的人认为“虞朝”主要是在尧帝去世之后的那个时间段,也就是舜帝存在的时间,因此在 历史 上将舜帝所建立的“虞朝”和尧帝所建立的“唐朝”一并称为“唐虞”。而这只是 历史 中对于“虞朝”存在的一种猜测,还有一种关于“虞朝”的猜测是在颛顼之后,在舜帝之前的时间段中,时间一共超过了几百年。
在先秦的一些史书中,对“虞朝”的记载相对其他的史书来说要多一点,比如在《论语·泰伯》中就有关于“虞朝”记载:“唐虞之际,於斯为盛。”,在《史记·汲郑列传》中有过记载:“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除了这里所举例的两个例子之外,在史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虞朝”的记载,所以说“虞朝”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对这个朝代的了解还很少。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们将“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称为“三代”,但是在一些史书中却有“四代”,比如在《大戴礼记》中所记载的:“四代之政刑。”在《隋书》中也有关于“四代”的记载
综述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上古时期汉语共同语声母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介绍上古声母系统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对上古韵母研究而言,声母研究的材料要少得多,可以用于上古声母研究的材料有谐声材料、古代注音材料、通假异文材料、声训材料、对音材料、方言材料和汉藏语系民族语言材料。根据这些材料,学者们研究出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
古无轻唇音
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p]”、“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唇齿音声母是从双唇音声母演变出来的。例如 “辈” 读 双唇音,说明 的 上面 的 声旁 “非” 在 古代 读 双唇音。汉语方言中还保留这些痕迹。例如,湖南衡山,“浮(起)”、“孵(鸡崽叽)”、“(黄)蜂” 的 声母 分别 读 “袍”、“抱”、“烹”。湖南 东安 的 “冯,逢,缝” 等 读 “彭”。
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异文、注音、声训材料及谐声字现象提出来的,例如:
通假异文:
封域/邦域 附娄/部娄 扶服/匍匐 伏羲/庖羲 芜青/蔓青 汾水/盆水
古代注音:
《说文·女部》:“娓,读若媚。”
《说文·肉部》:“膴,读若谟。”
声训材料:
《释名·释州国》:“邦,封也,封有功。”
《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望,茫也,远视茫茫也。”
《释名·释宫室》:“房,旁也,在堂两旁也。”
《尔雅·释言》:“靡,无也。”
谐声字:
非--悲辈排裴
反--版板扳叛
番--播潘蟠鄱
奉--棒捧埲菶
未--妹寐昧魅
以上这些材料可以充分说明上古时期的重唇音和轻唇音是混而不分的,但还不足以说明“古无轻唇音”,现代方音则可以予以证明。部分方言里许多轻唇音字读成了重唇音字,一般却没有将重唇音读作轻唇音的,由此证明了重唇音变轻唇音的历史音变现象。
古无舌上音
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上只有“端[t]”、“透[t']”、“定[d]”、“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端[t]”、“透[t']”、“定[d]”、“泥[n]”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直到现在,有些方音中仍然只有舌头音,例如 湖南衡山方言,“里(头)”读“底”,“(费)力”读“里”,还有闽南方言中“猪”的声母为[d],“陈”的声母为[t]。
这也是根据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异文、注音、声训材料及谐声字现象提出来的。例如:
通假异文:
冲子/童子 天竺/身毒 滹沱/呼池 孟猪/明都 追琢/雕琢 直/特
古代注音:
《说文·水部》:“冲,读若动。”
《经典释文》:“虫,徐邈音徒冬反。”“赵,徒了反。”“竹,徒沃反。” “侄,大结反。”“追,多雷反,又对回反。”
声训材料:
《说文·阜部》:“陟,登也。”
《说文·田部》:“田,陈也。”
谐声字:
登--橙澄证撜
兆--桃逃跳挑眺
卓--掉悼淖
召--迢笤苕貂
重--动董恸湩
另外,在现代广西北部平话、闽方言等南方方言里,古代舌上音声母字有不少读作舌头音声母。以上所列的古籍资料表明上古时期汉语舌头、舌上音声母是不分的,而现代平话、闽方言舌上音“知”组声母读作“端”组声母的现象则证实了“古无舌上音”的论断。
娘日二纽归泥
“娘日二纽归泥”这个结论是章太炎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中古汉语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汉语中是没有的,它们在上古归入“
本文2023-08-06 22:24: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