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传统点心吃过吗?精致好看的和菓子初级科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日式传统点心吃过吗?精致好看的和菓子初级科普,第1张

中式传统点心我们应是吃过不少了,而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隔壁邻居日本长期深受我国影响,也习惯吃糯米等谷物质的传统小点心。

日式的传统点心叫做“和菓子”,有种说法就是最早经由我国传至日本,与“茶道”一起。如果吃过的话,就会发现确实是与中式点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和菓子的范围广泛,又据说是以日本人古来即食的年糕,米粉团子为基本,并融入糖果子,禅宗的点心,南蛮果子等外来食物的特色发展而来的。

在长远的发展中,吸收外国的食文化,又按照日本人的喜好来改进创新。造型和口味也会根据不同时节而创作不同的应季点心,并以和歌俳句等被传颂的名句来命名和果子。所以搞不好你吃下的就是一首诗哦!感觉和小仙女好像配啊。

和菓子又分为干菓子、半生菓子和生菓子三类。生菓子容易变质,而干菓子更加类似于饼干,没有什么水分,比如煎饼就是属于干菓子。不过生菓子更好看啦,所以一般常见的那些好看的和菓子都是生菓子。至于半生菓子,含水量和保质期都在这两者之间。

大概是这样分类:

(1)生菓子:含有的水分在30%-40%以上,包含麻糬、红豆饭、蒸馒头、水羊羹、羊羹、铜锣烧、桃山等等。

(2)半生菓子:含有水分在10%-30%之间,包含石衣、最中、桃山、锦玉等等。

(3)干菓子:含有的水分低于10%,包含小麦仙贝、米果、有平糖、盐釜、卵松叶等等。

好了,以上简单的知识科普结束(真好说估计要有厚厚一本书的知识量了),下面是安利点心时间!

上生菓子

一般用来供奉于寺庙,用于茶道,一般造型讲究,色泽鲜美,用料高级。反正网上看到的那些好看的和菓子一般都是这个,总之就是高级货。

樱饼

用粉红色的糯米类外皮,包上豆馅,最外层围上一枚樱叶子的小点心;样子与粉红色樱花很接近,外面的樱花叶子还具有樱花特有的香气,口感清爽。不过,根据不同地方的风俗,它的形状也会有所差别。一般是樱花季吃的应季点心。

大福

看上去很像我们的汤圆。外皮是麻薯做的,有时候表面会撒上黄豆粉,内馅有红豆、花生、抹茶或水果等新鲜蔬菜,比如草莓大福就很有名。

羊羹

顾名思义,羊羹代表羊肉的汤汁,由于出家人忌食荤腥,所以羊羹用小豆、小麦粉、葛粉等蒸煮成果冻状,是一道著名的日式茶点。

(还有这种梦幻的款啊)

水羊羹

夏季的特供甜点,含水量比羊羹多得多,豆沙泥加入寒天(一种食用明胶)在糖水中熬煮,然后冷却凝固成型即可。

蒸羊羹

蒸羊羹是用红豆馅加面粉混合后蒸煮而成,馅通常会放栗子。

馒头

日本最受欢迎的和果子之一,和中国的馒头不一样,日式馒头外皮以面粉为主,里面包着馅料,多数是甜味的,有时也会用蔬菜做馅料,样式非常多样。

水馒头

一种日式清凉糕点,葛粉制成的外皮包裹馅料,口感很清甜。夏天吃再合适不过了。

団子

普通的团子是用竹签将小糯米团串起来后,再裹上用酱油和糖做成的酱料。还有中秋节时候吃的月见团子等等不同种类。

水无月

按照日本的旧历,每年的6月是水无月,所以这也是一道夏季的点心,做法和水羊羹有点儿像,也是要加入寒天后蒸熟,然后冰镇了吃,很是冰爽。

最中

最中在日式点心里算是大的,一般是圆形或是方形的,用薄酥饼夹着红豆馅,看上去像个派,不过外皮没什么味道,印了梅花图案就叫“梅最中”,印了菊花图案就叫“菊最中”。

御萩(牡丹饼)

据说以前是春天清明节前后会吃的一种点心,也可以用来供奉祖先,也会在中秋吃,现在是什么时候都有。

柏饼

用上新粉(日本米的米粉)做成外皮,里面包红豆馅,和粽子不同,柏饼外面包的是橡树的叶子。寓意“子孙繁荣”,是日本端午节的传统点心。

菱饼(三色饼)

日本女儿节特色点心,中国古代上巳节的绿色母子草饼,江户时期加上白色,明治时期加上红色,展现白雪皑皑下绿草茵茵,树上桃花烂漫景象。分别是由三种食材(栀子实、菱角和艾草)制成,粉色寓意消除厄运,白色代表子孙繁荣,而绿色代表身体健康。

生八桥

日本京都最有代表性的和果子,人气超高。这是一种用米粉、砂糖、桂皮等制作而成的日式点心,三角形外皮内包裹着红豆馅、草莓馅或抹茶馅,因为生八桥是蒸出来的,所以口感又软又糯,有点像中国的驴打滚。

铜锣焼

看过哆啦A梦的都知道,蓝胖子的最爱,又叫黄金饼,因为像两片铜锣一样夹着红豆馅而得名,现在连中国都有卖了。

林林总总也只罗列了这一点点,其实日式点心还有好多好多,真要列举完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其实日式点心大多都是精巧细致,又好看又好吃,多数以糯米等食材制成,应该会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大家哪天有机会可以去尝试一下啦。

日式点心又被称做: 和果子 前言: 从日本诞生时起,日本就被称为“和之国”。直到现在,接头语「和」字常用来代表日本,一般只要是带有这个字的东西,都与日本的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和纸(日本的纸)、和服、以及和食(日餐)等等。 和果子,也就是日本的点心,无论在什麼时代都深深受著人们的青睐。 日本的点心是什麼呢。小豆是日本的点心的一个主要的原料。煮沸后制成豆馅,混入甜砂糖,味道极其甜美。 豆馅通常用年糕包住,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的小点心。另外,日本还有一种代表性的点心叫做“善哉(ZENZAI)”,是将小豆和年糕加在粘稠状的带有甜味的汤中制成的。羊羹也是很有代表性的日本点心。 “落雁”是一种将砂糖压入木雕模型而制成的甜点心,里面没有小豆。介绍了这麼多,不过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小小的一部分。在日本各地都有具有地方特色的点心,还等什麼,现在就开始您的寻找点心的旅行吧。 历史: 传和果子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食品,在奈良时代,是裹上面粉再油炸的唐果子,用於祭祀;日本和果子师傅都奉一个叫林净因的中国人为祖师爷,而最早的和果子店出现在东京。 对古代人来说的点心,是天然的水果和树木的果实能认为是『果孩子』。 此后,产生谷物加工的技术「年糕·团子」变得被制作,甘攀缘茎煎(不编ra)等蔓延煮此敏感字眼已过滤亚麻chiya 的甜味出(产)生,用美豆芽糖被制作。 变得揉捏(从时代前进遣唐朝使大陆渡行,唐朝点心做)运入,粉用油扬起的等 技术传达了,不过,许多好像作为供的神用被尊贵。 不久茶传达喝茶的习惯发达。 到那个时候的话点心也变得凝聚方案制果技术飞跃性地进步。同时,南蛮点心也舶来,kasuteira,圆松饼,bisukauto,金平糖,有平糖等被介绍了,不过,这些的点心的做法对日本点心的发展很大地贡献了。 产生了许多到江户时代的话把京都作为中心的「京都点心」和江户作为中心的「上点心」竞争互相,日本点心制造技术很大地发展,与现代的日本点心几乎事变稻草搓出色的东西。 并且,成为明治,西洋点心流传,不过,这个对日本点心的增长来说也带来了大的影响。 能说古代的谷物加工技术的发展之外又加上受到了唐朝点心,南蛮点心,西洋点心的影响的 日本点心的技术,更加在日本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中被哺育迎接著今天吧。 这个,日本人接受新的技术,吸收那个作为自己的东西,表现从那个中创ri拿出了新的日本独自的日本点心的事的东西也有。 种类: 1花生大福- 采用最高级品质的糯米,和香甜美味的黄豆粉,所精心制成的麻糬外皮,内馅则采用最顶级的花生馅料,吃得到的花生此敏感字眼已过滤配独特的外皮,香香的黄豆粉、QQ糯米外皮、美味的花生、谁人能比。 2草饼- 采用最高级品质的糯米和草香恰到好处的艾草所炼制成,带有淡淡青草香味的香Q外皮,内馅则采用最佳的绿豆馅,滑口的馅料加上带有吉祥象徵的麻糬外皮,好吃的感觉在嘴里、幸福的感觉在心里。 3柚子上用- 以大和芋及米等原料,此敏感字眼已过滤配金桔等副原料所制成之外皮,具有十分特殊的口感与造型,内包著高品质的大粒红豆所制成的粒馅,两者协调而不冲突,绝妙的组合,一定要试试。 4黄金薯- 采用本岛特产上等红肉蕃薯及日式独特配料,经慢火熬炼所制成香甜的馅料,外皮则使用小麦原料及肉桂粉烘烤出软硬适中的外皮,薄薄的外皮加上份量十足的馅料,集可口、美观於一身的畅销商品。 5丸子三兄弟- QQ雪果子外皮,三种不同的色彩表达三种不同内涵,使用各具特色的内馅,红色的绿豆馅、白色的红豆馅、绿色的抹茶馅、三者象徵著樱花、人与绿色的大地,亦代表天地人万物。 6黄金芋- 使用本岛顶级芋头及日式独特配料,经长时间的炼制,所制成的口感丰富的内馅,薄薄的外皮则使用小麦原料及肉桂粉,精心调制而成芋头形状的日式烘烤点心。 呵呵,介绍完了现在来欣赏。 日本人常吃的食物:饭团,手卷(算寿司的一种把,海苔包在外面),天ぶら,肉饼,拉面,荞麦面,寿司,沙拉。。。 首先介绍我认为日本难吃的食物。 难吃指数5颗星——荞麦面 这是我这么多年吃到的最最最。。。难吃的面。我真是难以相信这么没口感,没味道的面还可以流传这么久,还可以令人写出著名的文章《一碗荞麦面》。 我吃的荞麦面是放在竹编的隔板上的,没汤,没味道,还是凉的(当然这是凉面),调料是一小碟酱油(吃饺子那种小碟),我吃的时候就想了——估计日本人吃这个是当做“忆苦思甜”,连盐都舍不得给,酱油沾两下就没了。。。 吃荞麦面你会发觉最最便宜的5角一包的方便面都是美味。 难吃指数4颗星——日本的豆子馅面包(あんばん)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难吃。 日本的豆子馅面包我除了甜,什么都没感觉出来。甜的你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再吃第二口。首先声明,在中国的时候我很喜欢吃甜的,因为吃的太多现在满口的虫牙。到日本我才发现,原来我以前吃的都不算甜食。。。我感觉日本什么吃的都是甜的,焼き鸟甜的,肉饼甜的,铁板牛肉甜的,点心没有不甜的,日本酱油甜的,中国菜全部甜的。。。我已经开始讨厌吃甜的东西勒。。。 难吃指数3颗星——日本的中国菜 日本的中国菜味道都变了,反正都加了糖就是了。。。 横滨中华街,90%是中国料理,没时间就可以不要去了,中国料理在日本价钱比较贵,最重要的是味道とてもへん,受不了。。。 难吃指数2颗星——日式拉面(也不算难吃吧,一般而已) 当然这个要看在什么店吃。 我喜欢吃用“高汤”下的面,日式拉面一般都是清汤,按我的原话就是“清汤寡水,一看就没食欲了”。不过有些店的清汤味道也是满好的,不过要看运气。日本的面店太多了。 我觉得味道一般的食物比较多,不过这和我的个人喜好有关,我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 下面推荐好吃的东西吧。 虽然觉得日本不好吃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好吃的也不少喔。 日本的冰淇淋,即使是最便宜的味道也很“正点”,我个人偏好“抹茶味”和“香草味”的,一般的便利店都有售,价格150日元以下。 我不是很喜欢吃“哈根达司”,觉得味道太浓了,虽然有人说哈家的冰淇淋有“质感”,可惜不对我的味。 还有一些专门卖冰淇淋的店,味道也不错,不过一般一大杯冰淇淋400日元左右。 日本的章鱼烧,这个国内也有卖,不过我觉得因为使用的调味酱不一样,这边偏甜,所以味道也很不一样,我觉得还是日本的好吃一些。 日本的天ぶら,虽然是油炸的,但是味道都进里面去了,加上专用的酱油,还满好吃的。 日本的巧克力,以及巧克力相关的点心,和冰淇淋一样味道很“正”。 日本的果汁。日本什么东西都讲究原味,所以果汁一般都是不加糖的,一般味道都很酸很酸酸的发苦,但是因为是原味的,很有营养。 (这里顺带说一下其他很纯的食物: 日本的大罐酸奶,糖是另外附加的,虽然味道很纯正,但是不加糖很难吃下去!!! 日本的米饼(类似旺旺雪饼),不加糖,只有加了一点点盐,几乎没什么味道。 日本的酸梅,超极无敌的酸!!!切记,即使说明里面加了糖,也是吃不出甜味的,可以用来提神醒脑外加捉弄人,哈哈。) 日式蛋包饭味道还不错,推荐。 饭团我很喜欢吃,寿司也还不错。 日本的糖果都还满好吃的,因为味道纯,呵呵。我喜欢果汁软糖,推荐。 最后推荐日本麦当劳的 “エビ(虾)汉堡包”。虾饼炸的很嫩很嫩,里面有很多大虾仁,强烈推荐。还有薯条也感觉比我在国内吃的好吃,其他的跟国内就没什么不同了。麦当劳在日本属于便宜的食物,日本的普通套餐500日元左右,日本的弁当一般都是600日元左右,拉面700日元以上,寿司更贵。。。

又名:长生殿。自古是日本三大点心之一。用优质糯米,加德岛的糖,再加少量蜂蜜揉匀,用木型拓出。微微的甜味和纤细的口感与日本绿茶是绝妙的搭配。因为水尾天皇见了觉得像是稻田的落雁,后来就以此为名了。在中国可以说是类似炒米糕的东西。

一、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感觉,好似男人与男人或女人对女人,有一种同类感。日中交流了数千年,正因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舟船往来,互通有无。东方世界中,再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缘。没有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懵懵懂懂,把中国文化当做一种"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做一种"子文化"。中国的文化是鸡,日本的文化是鸡蛋。中国人何须再向日本人多看一眼。至于文化,老师还需要向学生学习什么呢?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也是天大的误解。日本文化在它的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文化机体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是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在他主持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平原少,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就了日本菜肴少加工而吃生鲜的特点。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二、 茶道

以"茶道"为例,大体地说,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它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室中展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quot;小东洋"。因此,我们才得以通过茶道来一窥日本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

实际上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饮法影响的平安时代,其次是受宋朝末期的茶冲饮法影响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最后则是受明朝的叶茶泡饮法的江户时代。其中第二个时期是茶道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但茶道的成熟期则在第三个时期。那时茶道普及到了各个阶层,茶道内部也分出许多流派,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与艺术、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相比,茶道艺术有许多特殊性。第一,茶道是通过人的眼、耳、舌、鼻、身来同时感受的,茶道艺术中有色、有声、有香、有味、有触感。比如在茶事进程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色艺术品,可以从风声,雨声,点茶时的水声,主人走动时有节奏的脚步声中体会茶的意境可以闻到花香、茶香和香炉中发出的香气,可以尝到美味的食物,可以把你欣赏的任何一件茶道具拿在手里抚摸。第二,茶道艺术试图包罗万象,并使之艺术化。茶道把山川风月、春夏秋冬、花草虫鸟、历史文学等等都包容进四小时的茶事之中。第三,茶道艺术不是由个人或单方面独自完成的。它要求参加茶事的客人一起参加表演,客人的举止和对茶道的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茶道是否成功。最后,第四个特殊性是,茶道艺术是无形的,但又是永久性的。说它无形是说茶事完成一次艺术的创作便随之消失,那种只有当事人咱当时的环境下才能感觉到的艺术美的瞬间再也不会重现。说它又是永久性的,是说茶道要求茶人日夜埋头于艺术创造与艺术修行之中。钢琴演奏家在演奏钢琴时是舞台上的艺术家,下台以后可以过平常人同样的生活。而茶人则不同,茶事完了之后的日常生活也需谨慎自制,早起修行,慎于酒色,茶人的日常生活是茶事的继续。

茶道首先是茶事,每次茶事都有主题,确定主题后也就确定了首席客人,之后再根据首席客人选择陪客,这一切都是为了使茶事的气氛融洽。为了办好茶事,主人要亲自东奔西跑,选择好茶、好水、好茶食。最后,主人还要精心准备最后一项工作-清扫。清扫茶室、茶庭是茶人每日的必修课,在举行茶事时更为重要。茶庭的地面上不能有一片多余的树叶,树叶上的灰尘也不能放过。主人要把客人将要经过之处的树叶一片一片用抹布擦干净。

据说有的茶人在清扫完毕之后将抹布(当然是雪白的)打开平托在胸前,然后在茶室里渡来渡去,为带走茶室里的浮尘。从日本茶人准备茶事的态度,我们便可探知大和民族的待客之道。他们体贴地在事前为客人收拾好一切,尽最大的努力使客人感到舒适。因为日本人天生内敛的性格,使他们看起有礼而生疏,当从他们所作的一切,就不难发现他们待客的热情。同时,从茶人们细致入微的事前准备,我们也能看出日本人的性格是怎样的认真、谨慎。

茶是开始之后,客人们要膝行进入茶室,在壁前跪坐,将小扇子放在膝前,向挂轴行礼,表示对挂轴者的信仰,在拜读之后,再拜看茶字句、欣赏裱褙配色、绢快的花纹等,最后再行一礼,之后拜看茶室里其余的装饰。主人进茶室后,主客免不了一番寒暄客套,虽曰是主客间彼此尊重,但仍不觉让人联想到大和民族礼节的繁褥,同时也觉得过分虚伪的做作。稍事停顿之后,主人为客人端来食案,用餐。其间,用餐动作要求一致,并因先欣赏碗中的艺术造型、艺术色彩,享受食物发出的香气。用完点心之后,又是一系列的繁文缛节。值得一提的是,茶道的一般程序都是从左的,足见的日本人对历史的重视,否则,在日本这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里,就不会存在京都、奈良这样于千年前无大差异的左都存在了。

而日本人的审美观,则在茶食、茶花中得到充分体现。茶道崇尊自然,追求与大自然的同化。茶点心与一般点心不同的是,它不仅要求营养价值高,味道好、外形美,而且要求色彩与形状朴素淡雅,易化,尺寸小,最大的茶点心不过鸡蛋那么大。江户果子司铃木越后的后裔,第十七代铃木宗康提出茶点心要达到使五感满足。第一是视觉。当点心端出后,点心的外形、色彩及容器的艺术风格要给人以美感。人们从点心的外形上可以感觉到季节的变换。第二是触觉。人们通过手拿、口嚼、舌头的触动,可以感觉到茶点心的柔软、易化,使人感到亲切和陶醉。第三是味觉。茶点心要求尊重原材料本身的味道,不主张加过多的配料,主要原材料为江米粉、米粉、小豆、砂糖、山芋等。要选用新鲜的材料,使客人感觉到每一种材料的香味。第四是嗅觉。随季节的变换,茶点心有时还用树皮之类做外皮。如樱花开放时,将樱树叶用于点心;端午节将槲树叶用于点心等等,都可以使人们嗅到一种大自然的清新气息。第五是听觉。人们在吃完茶点心之后,要向主人提问:"请问今日茶点的名称。""初雁"(一例)。人们听了主人的介绍,对已吃进的点心产生一种奇妙的回味。

而茶食以"和敬清寂"为宗旨,不提倡用于时节不合的山珍海味,反对用昂贵稀有的材料。茶食尊崇自然、强调季节性和包荣性。即宜采用时令蔬菜,同时既要有山货也要有海味,还要有原野的东西,荤素的搭配也要十分的小心。

茶食的色彩比较素雅,反对浓重的修饰,崇尚简素之情,茶食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少用调料,以尊重材料本身的味道,而日本人多喜生食也是处于这个原因。

茶道用花要求用时令花木,且必须尊崇花木的本来面目,反对过分摆弄。

茶道可以说是日本的饮食文化名胜之一,然而说到日本的饮食,人们的脑海中便立刻跳出"寿司"二字。是的,寿司在日本的地位就如米饭在中国一样举足轻重。那么,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饮食文化上的又一瑰宝-寿司。

三、 寿司

关于寿司的名称、形状和味道等,正像外国人所知道的那样,爱吃的不爱吃另当别论,凡是到过日本的人或是对日本有兴趣的人,大概都会从书本上或从别人的谈话中对寿司有所了解:寿司就是把金枪鱼或是鲣鱼等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小簿片,然后用手把它攥在米饭团的上面……

而事实上寿司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地把它说清楚。而我们现在对寿司的认识已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寿司名称的来历。 寿司的写法实际上有很多种,作为寿司店的字号,有的写成鮓,也有的写成。寿司的日语发音是(su

shi),来自日本古语表示酸味的形容词"酸(su

shi)"。现在无法肯定是根据这个发音加的汉字,还是这种食物和汉字一起从中国传到日本,因其带有酸味而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在中文里也有"鮓"字和"鮨"字,原来也具有那样的含义。现在在日本常用的"寿司"两字是用汉字作拟声词,并不表示任何含义。这两个字的使用似乎在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江户时代嘉永元年(一八四八年)出版的《江户名物酒饭手引草》介绍了当时江户(东京)的九十五家寿司店,以"寿司"为字号的只有两家,绝大部分都是quot;鮨"字。"鮓"字的中文含义与日语一样,是指用盐和洒糟把鱼腌起来。在史料中可以确认寿司的最早的雏形"鮓"里并没有米饭。

把鱼和盐及酒糟放在一起不是为了搅拌着吃,而是为了保存。实际上,加入米饭是事过多年之后的事了。而且加入米饭也是为了保存,因为米饭可以促进发酵提高防腐能力。也就是说,当初寿司并不是"米饭加小菜"的食物,只是保存鱼肉的一种方法。米饭是为达此目的而加入的一种"媒介"。这种目的在于保存的寿司被称为"驯寿司"。

然而现在我们一提到寿司,马上就会联想到加醋的米饭团上放新鲜的鱼虾之类的海鲜,蘸着酱油和绿芥茉吃的一种食品。其实在日本各地寿司的种类很多,其形状大多数都与上述寿司形状完全不一样。例如:三重县伊势地区有被称quot;手捏寿司"的家乡饭。这种寿司是把金枪鱼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然后和紫菜及加醋米饭拌在一起吃。这种寿司没有什么特定的形状,也不用手把米饭攥成米饭团。而平时我们说的寿司是指"攥寿司"。实际上,除攥寿司之外,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寿司,有饭团

、寿司卷 、什锦饭团、油炸豆腐饭卷、茶巾鮨等。 但是我们还是先来谈谈攥寿司。

追溯攥寿司的来源,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其历史渊源并不久远。在江户时代的延宝年间(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医生松本善甫把各种海鲜用醋泡上一夜,然后和米饭攥在一起吃。可以说这是当时对食物保鲜的一种新的尝试。在那之后经过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户城的一位名叫华屋与兵卫的人于文政六年(1823年)简化了寿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饭和用醋泡过的海鲜攥在一起,把它命名为"与兵卫寿司",公开出售。这就是现在的攥寿司的原型,这种说法早已成为定论。在东京及近郊不少地方可以看到挂着"华屋与兵卫"字号的日式餐馆连锁店,其名称即来源于此。这也就是说,现在在日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攥寿司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五十多年。(在那之前所说的寿司时并不是指这种攥寿司,而是指"驯寿司"。)

除攥寿司之外,还有"卷起来"的寿司,这是指"海苔卷"。寿司卷通常一根用米九十克,煮成饭大约二百克,用紫菜包后食用。有时也可用薄炒蛋皮替代紫菜。用一整张紫菜包的寿司卷叫「太卷」(即粗卷),只用半张包的就叫「细卷」。寿司卷里一般夹煮过的甜寒天、蘑菇、炒蛋皮、鱼松或鸭儿芹。但是其中把煮好的干胡萝条卷起来的"干瓢卷"是从江户时代起就有的。进入明治时代以后又有了把金枪鱼的红色鱼肉卷进去的"铁火卷"。(为什么叫"铁火卷"呢?在日本,过去称赌博和赌徒为"铁火打"。据说在十八世纪时,许多日本赌徒终日流连赌场Tekkaba,赌得性起,又怕捱饿,便把吞拿鱼肉放进饭中,用紫菜将之卷起来,可以大口大口地吃,又避免饭粒黏着扑克和手指,一举两得,深受赌徒欢迎,以后渐渐演变为今日的手卷。)

下面是一种简单的卷寿司的制法。朋友聚会时,就可以自制寿司款待宾客。这种家庭寿司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刚刚蒸好的米饭放在笸箩内打散,放入少量的食醋、盐,充分拌开,然后乘热将适量的米饭放入似筚廉上摊开,再把筚廉紧紧地卷起来。将卷好的米饭条块切成小块,上面放上生鱼片、生虾片,也可在卷米饭条块的时候加入烤紫菜或者鸡蛋片、咸菜之类一起卷,制出的寿司黑白、黄白、红白相间十分好看。

至于寿司的材料,从今天的常识来看,也没有长远的历史渊源。在攥司寿出现时,当时只有鱼肉为白色的鱼作材料。据说,使用红色的金枪鱼作寿司,始于江户幕府时代晚期的安政年间(1854年至1859年)。用金枪鱼的肥肉部分作寿司始于大正时代;进入昭和时代以后,海胆酱和鲑鱼子也成了作寿司的常用材料。而现在一般寿司用的金枪鱼、鲷、鲻、赤贝、墨鱼等都是生鲜的。而星鳗则需蘸上酱,烤了以后再用。八爪鱼、虾、鲍鱼之类则大都用开水烫熟或蒸熟后再用。在用生鲜鱼蚧类做寿司时,通常要在鱼蚧类和饭之间放上芥末。这里谈谈绿芥末。寿司原来是一种倾向于甜味的食品,所以绿芥末与寿司饭团一起食用的历史也很浅。原来的想法是利用芥末的辛辣来保持寿司材料的新鲜程度。

渌缱喜恕⒂闼伞⒊吹暗纫渤S糜谑偎尽br>

现在,寿司成了高级饭菜的代名词,可是,最初寿司是小摊上的一种"小吃",也可以说是日式"快餐"。甚至到了现在,寿司店的厨房和食堂仍没有隔开,寿司

师傅就在站在柜台里当着客人的面用手攥寿司。有的寿司店在柜台上方有像屋檐的样子的装饰物,保留着江户时代寿司摊的遗风。

想吃寿司,不一定非要去寿司店。可以让店里的人把订的寿司送到家中享用。这时,可以看到盛寿司的器具或寿司饭盒里有绿叶作装饰。过去我也只把它当做一种装饰而已。可是通过这次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寿司店为让送货人便于了解寿司应该送往何处而放的标致。在江户时代识字的人还不多,用文字写明送往何处是一件困难的事。而用绿叶剪成对方家纹的样子便可以一目了然。

而在坐电车旅行时,其乐趣之一就是尝一尝各地的"车站便当",其中有种各样的寿司便当。 我们找到了几种具代表性的和罕见的寿司。

"粥鮨"(山形县):这是该县酒田地方的家乡风味,以干青鱼子和咸大马哈鱼子为中心加上山菜,然后再加上大量的米饭和酒进行发酵。最后成粥状,所以不能用拿着吃,只能用羹匙来吃,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寿司。

"下鮨"(和歌山县):一般用青花鱼,有时也用香鱼等河鱼。就现在来看,是一种很特殊的做法,不用醋只把盐和米饭放在一起进行自然发酵,可以说这就是鮨的原型。这一点与上面谈到滋贺县的"鲋鮨"有共同之处。在米饭上撒盐,用手捏到发粘为止,然后和用盐腌过的鱼放在一起,用柿叶等包起来,上面压上很重的石块,发酵半个月左右。

"酒鮨"(鹿儿岛县):在用少量水煮出的米饭上加上酒,然后把鱼贝类、笋、胡萝卜、牛蒡和山菜等放在米饭上叠成五层,上面再用很重的石块压住。

除了比较高级的寿司以外,普通日本人家庭外出郊游或者上班带饭时,也自制饭团子,饭团子是将白米饭捏成三角形,有的外面包一层烤紫菜,因这种饭团子吃时不用加热,所以是比较普及的食品。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过去日本极为缺少食物,想获得新鲜的动物蛋白是很不容易的。在中国过去没有做寿司的必要,在日本寿司则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这一道理是不难理解的。

从日本人的餐饮习惯足以体现日本文化的精髓,那就是:传统与现在充分结合,崇尚自然并且兼并东西。

摘要:日本人把点心(甜品,饼干等)叫“_子”,日式的叫“和_子”,相对地把从西洋来的点心叫做“洋_子”。通过不同方法对年糕、豆沙、水果和明胶这四个基本材料的调配,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日本甜点。日式甜品日本甜点有哪些精致日式甜点甜品

水信玄饼:

水信玄饼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小吃,是用糯米粉做成软年糕后沾上黄豆粉吃的。最近一家日本点心店用琼脂代替糯米粉,制作出了像水晶球一样透明的“水信玄饼”。它是由来自日本赤石山脉的水所制成,有着天然甜味,且必须在三十分钟内吃完,因为超过时间将会融化。

串_子:

用竹签将小糯米团串起来后,再裹上用酱油和糖做成的酱料。

樱饼:

樱饼,就是用粉红色的糯米类外皮,包上豆馅,最外层围上一枚樱叶子的小点心;外观可爱,与粉红色樱花很接近,外面的樱花叶子还具有樱花特有的香气,口感清爽。不过,根据不同地方的风俗,它的形状也会有所差别。

水馒头:

"水馒头”是一种日式清凉糕点,和果子的一种。是以葛粉为主的透明外皮包裹馅料的夏季凉点。味道香润,口感幼滑,数夏季凉点中佳品。

草莓大福:

草莓大福是一种日式果子,可当茶余饭后的甜点。外层是糯米皮,里面的馅料是草莓。

摩提:

摩提(mochi)又称“大福”,是一种糯米甜点小吃,是庆典和应季的必备食品,寓意健康快乐和永恒。

羊羹:

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来熬制的羹,冷却成冻以佐餐。其后随禅宗传至日本,由于僧人不食肉,于是便用红豆与面粉或者葛粉混合后蒸制,故羊羹在日本慢慢演化成为一种以豆类制成的果冻状食品。其后随着茶道的发展,羊羹逐渐成为一道著名的茶点。

雪媚娘:

雪媚娘源自日本,原名为“大福”,是日本的地道点心之一,外皮是QQ的雪媚娘冰皮,在日本它的馅料都是当季的真材实料的水果为主。“雪媚娘”这个名字源于日本当地发明各种草莓大福的一位夫人,因制作许多有关草莓大福的点心,所以在日本人人都称她为草莓大福达人,雪媚娘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和果子:

和果子,日本的点心,小豆是主要原料。煮沸小豆后制成豆馅,混入甜砂糖。豆馅通常用年糕包住,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特色和果子如“善哉(ZENZAI)”,将小豆和年糕加入粘稠甜味的汤制成。

这是春季的和果子,名字叫菱饼,日文为ひしもち,赤・白・绿三色。通常放在女儿节(3月3日)雏人形摆设中,作为展示,放在最下面那层。也可单独食用。

虽然赤・白・绿的3色为最常见,但因地域差异,也有2色、5色或7色的。现在的形状是从江戸时代开始定型的。

赤色的饼象征着尊敬先祖、除厄、因为使用了有解毒作用的山栀子的果实,所以也有像桃花一样祝福健康的意思。白色的饼里放入了菱角,有降血圧的効果,清浄的表面也象征了残雪。绿色的饼最初为母子草(ハハコグサ,也称之为益母草)做的草饼,有补血的効果。象征了早春萌发了新芽的小草。菱形的形状象征着大地。

简单地说,菱饼的颜色,红色代表“消除灾厄”,白色代表“清净纯洁”,绿色代表“健康活力”。所以女儿节的时候吃菱饼,意味着家长希望女儿能够“无病无灾、健健康康地快乐成长”。

相信大家对上图的点心—— 和果子 ,一定不会陌生吧,不仅小巧精致,且种类繁多;但其实和果子泛指日本的传统点心,就大类别来区分,可以分为生果子和干果子两大主题。

起源介绍

生果子又名主果子、上升果子或朝生果,指早上制作的新鲜糕点。 由于保存期限短,一般只能放两天左右,要趁鲜食用。比起其它和果子,生果子 格外重视造型变化 ,因此成为日本人送礼用的主角。

相对于生果子的鲜食要求,耐放的干果子为了长久保存,甜度高出许多,主要以糖和豆粉压制成各种造型。在日本,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产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腻的和果子,多少有养生的意义在,因为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

传统做法

因为其 种类繁多,样式精致 而闻名,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深深受着人们的青睐,小豆是其主要的制作原料。传统的做法大多是煮沸小豆后制成甜口味豆馅,混入甜砂糖在裹上软糯的的糯米糍,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

在型态部分,有团子、麻糬、大福、羊羹、馒头、铜锣烧、鲷鱼烧、日式煎饼、最中等等。在馅料部分,传统和果子 多以红豆馅、白豆沙馅为主 ,但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也见抹茶馅及其他内陷,季节馅料则有栗子、山芋、柿子等,加上面粉、米类,组合成多种变化。

两者区别

这时候就会有人提出疑问,联想到:糯米糍?又是甜口味的,听起来怎么那么像糍粑?对,在原料上是有几分相似,但是他们的来源和做法可是大有区别呢。与我国南方传统的糍粑相比,日本和果子较为精致,且内陷丰富。

但传统的糍粑大多以花生粉,红糖作为佐料蘸点使用,偶尔出现油炸做法,大多数时候是无内陷的,两者最大区别即在这里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传统的和果子种类吧~

地方特色

大福

大福采用最高级品质的糯米,和香甜美味的黄豆粉,所精心制成的麻糬外皮,内馅则采用最顶级的内馅,整体口感简直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草饼(麻薯)

采用最高级品质的糯米和恰到好处的艾草所炼制成,带有淡淡青草香味的香Q外皮,内馅则采用上等绿豆馅,滑口的馅料加上带有吉祥象征的麻糬外皮,给品味的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练切

因为外观精美,所以是茶道果子的主要代表,观赏性较强,有果子艺术品的称号,日本江户时代开始有专门店设立。用求肥与白豆沙加热搅拌作成,有菊花、红叶、菖浦等。

羊羹

由中国传到日本的一种僧侣料理。因僧侣严禁肉食,所以利用红豆、面粉、葛粉将其蒸过使凝固,看起来类似羊肉的羹。有小仓羊羹、栗羊羹、水羊羹、抹茶羊羹、蒸羊羹等。

丸子三兄弟

弹滑的果子外皮,三种不同的色彩表达三种不同内涵,使用各具特色的内馅,红色的绿豆馅、白色的红豆馅、绿色的抹茶馅、三者象征着樱花、人与绿色的大地,亦代表天地人万物。

其实,不论是和果子还是糍粑,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传统魅力,传播美味的同时也在宣扬了各自代表着的不同的文化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