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疑义举例的简介
《古书疑义举例》七卷。清·俞樾(1821-1906)撰。
俞氏因周、秦、汉三代之书,用词造句。与后世多有不同,抄传刊刻多有讹误,音义变易多有歧异,后人阅读、理解极为不便。遂博览古书诸经,分类总结概括,凡立八十八目,论说古书中造句特点、诠释方法、语言习惯、各种致误原因等,每说必详为例证,以明其意,使读者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为研读秦汉古籍之初学者必读之书。深为古籍文献、古汉语研究者推重。有1956年中华书局校点排印《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本。附四种皆为俞氏书出后补续之作。有刘师培《举例补》,杨树达《举例续补》,马叙伦《举例校录》,姚维锐《举例增补》,可补俞氏之末尽,正其失误。
古书疑义举例序
古书疑义举例校录序 一 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二 上下文同字异义例
三 倒句例
四 倒序例
五 错综成文例
六 参互见义例
七 两事连类而并称例
八 两义传疑而并存例
九 两语似平而实侧例
十 两句似异而实同例
十一 以重言释一言例
十二 以一字作两读例
十三 倒文协韵例
十四 变文协韵例 十五 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
十六 古人行文不避繁复例
十七 语急例
十八 语缓例
十九 一人之辞而加日字例
二十 两人之辞而省日字例
二十一 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
二十二 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二十三 蒙上文而省例
二十四 探下文而省例
二十五 举此以见彼例
二十六 因此以及彼例 二十七 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
二十八 古人引书每有增减例
二十九 称谓例
三十 寓名例
三十一 以大名冠小名例
三十二 以大名代小名例
三十三 以小名代大名例
三十四 以双声叠韵字代本字例
三十五 以读若字代本字例
三十六 美恶同辞例
三十七 高下相形例
三十八 叙论并行例
三十九 实字活用例 四十 语词叠用例
四十一 语词复用例
四十二 句中用虚字例
四十三 上下文变换虚字例
四十四 反言省乎字例
四十五 助语用不字例
四十六 也邪通用例
四十七 虽唯通用例
四十八 句尾用故字例
四十九 句首用焉字例
五十 古书发端之词例
五十一 古书连及之词例 五十二 两字义同而衍例
五十三 两字形似而衍例
五十四 涉上下文而衍例
五十五 涉注文而衍例
五十六 涉注文而误例
五十七 以注说改正文例
五十八 以旁记字入正文例
五十九 因误衍而误删例
六十 因误衍而误倒例
六十一 因误夺而误补例
六十二 因误字而误改例
六十三 一字误为二字例
六十四 二字误为一字例
六十五 重文作二画而致误例
六十六 重文不省而致误例
六十七 阙字作空围而致误例
六十八 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例 六十九 上下两句互误例
七十 上下两句易置例
七十一 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例
七十二 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例
七十三 字句错乱例
七十四 简策错乱例 七十五 不识古字而误改例
七十六 不达古语而误解例
七十七 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七十八 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七十九 文随义变而加偏旁例
八十 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
八十一 两字平列而误倒例
八十二 两文疑复而误删例
八十三 据他书而误改例
八十四 据他书而误解例
八十五 分章错误例
八十六 分篇错误例
八十七 误读夫字例
八十八 误增不字例
附:论《古书疑义举例》的成就及不足(有删节)
作者:刘冠才 俞樾;训诂学;语法学;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2-0017-11
《举例》一书,自传刻之后就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很高声誉。梁启超称之为“训诂学之模范名著” ,刘师培叹之为“发千古未有之奇” 的绝作,马叙伦称赞该书是“发蒙百代,梯梁来学,固悬之日月而不刊者也” 的历史性学术名著。俞氏的高足弟子章太炎先生也对《举例》一书备加推崇,认为在俞氏洋洋大观的《春在堂全书》中当以《举例》一书最有价值 。后来的学者也大都认为《举例》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训诂学书,实是清代训诂学中不可多得的著作。不只如此,《举例》一书自刊行之后,人们或是吸取俞氏的研究成果,或是借鉴俞氏的做法,或是为之增补、校订,从而形成了“古书疑义举例派”。
不过,前人研究俞氏此书,或重在俞氏学说个别结论的是非曲直上,或重在《举例》一书的某项内容成就上。讨论《举例》中个别结论的是非,多是札记性的东西;论述《举例》中某项内容的成就,又多为高度概括之语。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举例》一书的成就和不足作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本文就《举例》的成就和不足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便我们更好地利用此书为研读古书,整理古籍服务。
网上资料良莠不齐,真实程度的确很难说。
不过的确有正史记载了很多我们认为不太可能的事情。
《安士全书》第三部分,《欲海回狂》最后的章节有很多古代资料的引证。
《欲海回狂》节选
现存的《二十一史》中,所记载的三世轮回的事例也是数不胜数。别的不用多说,仅就众所周知的事情略举一二:
如羊祜前身是邻居李氏家的儿子,见《晋书羊祜传》。梁元帝前身是一位眇目僧,见《南史梁本纪下》。刘氏女前身是李庶,见《北史李谐传》。刘沆前身是唐代宰相牛僧孺,见《宋史刘沆传》。范祖禹前身是东汉大将军邓禹,见《宋史范祖禹传》。郭祥正前身是唐代诗人李白,见《宋史郭祥正传》。夏原吉前身为屈原,见《皇明通纪》。类似记载不胜枚举。
关于天仙星宿降生人间的事例,如天帝子降生为齐高祖萧道成,见《南齐书祥瑞志》。神人降生投胎为唐代宗,见《新唐书章敬皇后传》。来和天尊降生为宋真宗,见《宋史杨砺传》。南岳真人降生为虞伯生,见《元史虞集传》。文昌星降生为吕仲实,见《元史吕思诚传》。这些在史书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完全可以考证。
还有死后多日复活,有几年后复活,有讲述阴间的事情出奇灵验,略举数则:如长沙人桓某,武陵女子李娥,见《后汉书五行志》。干宝父亲墓中殉葬的婢女,见《晋书干宝传》。魏明帝时墓内女子,吴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晋惠帝时杜锡的婢女,晋安帝时东阳黄氏家的女婴,见《宋书五行志》。南宋淳熙十三年的行都人,见《宋史五行志》。一一可以查考。
至于男子活着变为动物的事例,如公牛哀变为虎,见《后汉书张衡列传》,详见《淮南子俶真训》。隋开皇六年,霍州有老翁化为猛兽,见《隋书五行志》。南宋乾道五年,衡湘间有人变为虎,见《宋史五行志》。等等。
女人活着变为动物的事例,如东汉灵帝时,江夏黄氏的母亲变为鼋,见《后汉书五行志》。魏文帝时,清河宋士宗的母亲变成鳖,见《宋书五行志》。等等。
隔世仍作夫妻的事例,如晋惠帝时梁国女子,见《宋书五行志》。南宋末年王姓男子的妻子梁氏,见《宋史列女传》。以上这些都是史书中特别明显的案例。
更有天女生下北魏始祖,见《魏书序纪》。韩擒去世后作冥府的阎罗王,见《隋书韩擒传》)。辛彦之于潞州城内建造两座十五层的佛塔,以此功德生于天宫,见《隋书辛彦之传》。庾彦宝念佛诵经,往生弥陀净土,见《梁书庾诜传》。王宾重修古寺,掘地挖得前世之碑,见《宋史王宾传》。北魏京兆王太兴,设散生斋供养众僧,感得神僧赴会,见《北史景穆十二王传》。徐孝克临终正坐念佛,异香满室,见《陈书徐孝克传》。陆法和临终坐化,棺敛时身体缩小为三尺左右,北齐文宣帝令开棺查验,只是空棺而已,见《北史陆法和传》。卢景裕在晋阳狱中至心诵经,身上枷锁自然脱落,见《北史卢景裕传》。张孝始设斋请僧礼诵《药师经》,祖父的眼睛因此复明,见《北史张元传》。如上所举事例,都是名儒史官的真实记录,岂是无稽之谈?
天地之外,奇事固多。六合之内,异闻不少。今天人们不过生活在天地间一个偏远的角落,见到的无非都是庸碌之人,读过的不过只是世俗之书。长大后情窦初开,就要忙着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儿女们尚未婚嫁,便已经夕阳斜照,暮年将至。也难怪生不知来,死不知去,日日在轮回之中,却不信有因果轮回的道理,真是太可悲了!
1钱大昕提出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和古影喻晓匣双声的结论。(1)古无轻唇音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在上古不存在,而是读成重唇音“帮滂并明”。例如:《诗经》有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檀弓》引《诗经》作“扶服”,《家语》引作“扶伏”,《释文》:本亦作“扶服”。
(2)古无舌上音指中古“知澈澄娘”这组音在上古不存在,而是读成舌头音“端头定泥”。例如:《说文解字》中“冲(澄)读若为动(定)”,闽南方言中“猪”的声母为[d]。
(3)古人多舌音指中古“章昌船书禅”这组音在上古也读作舌头音“端透定”。例如:《诗经》:“何以舟(章)之”《传》云:“舟,带(端)也”;谐声字,者(章)——都(端)。
(4)“古影喻晓匣双声”指中古“影喻晓匣”
这四个声母在上古的读音基本相同。例如:“荣(云)怀”(匣),“噫(影)嘻”(晓)。
2章太炎提出娘日归泥的结论。娘日归泥指三十六字母中娘、日两母在上古不存在,中古读娘、日两母的字上古均为泥母。如:《白虎通》爵:“男(泥)者,任(日)也”,《释名·释长幼》:“男,任也。典任事也。”
有关古典文献之古籍标点名词术语与思考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阅。
古籍标点名词术语
1句读
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宋人毛晃父子在《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四中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讽咏谓之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句话的结尾点断称为“句”,为便于阅读在一句话当中点分称为“读”。
2标点
宋、元人读书,继承了先秦两汉以来句读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标点一词。当时的所谓标点,是除句读外,还有符号。点,是指句读说的;至于“标”只是将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打记下来以帮助记忆。整理古籍,把整篇或整卷的文字分段,加上新式标点,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
3胡适与古籍标点
五四运动前后,胡适积极等酝酿并尝试着使用新式标点。胡适在1916年发表《论句读及文字元号》、《论句读符号》等文。在广泛讨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胡适、马裕藻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作为教育部1920年训令公布。胡适也为新式标点符号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当时他要求与他合作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标点本古籍,其他出版社纷纷仿效,新式标点符号很快得到了普及。胡适还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强调,国故整理之初步工作,如标点、校勘,必须首先做到,然后可谈进一步的整理。整理古书,一律须用标点符号。”
4顾颉刚与古籍标点
在胡适的影响下,顾颉刚当时标点了《崔东壁遗书》、《四部正讹》等,并酝酿标点《二十四史》,还与徐文珊合作,将司马迁《史记》标点、分段,作为整理国故的第一部书。抗战期间,顾颉刚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时,曾拟定若干计划,整理廿四史并逐一加以标点,这为他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工作做了准备。
5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是著名学者杨树达所撰的讲述古书句读基本知识的著作,有中华书局1954年版。全书分误读的型别、误读的贻害、误读的原因、特殊的例句等四个部分。作者从先秦两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选择l68条句谪有歧义的例句一一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6标点符号使用法
新中国成立后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工作相当重视,1951年9月,中央人民 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法》,适用于直行文稿。1956年4月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了再版本,主要适用于横行文稿。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修订释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主要增加了连线号“一”和间隔号“”。本书依据30多年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及某些发展变化,对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举例作了说明,是我们目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依据。
7古籍点校通例
针对古籍整理,中华书局编辑部草拟了《古籍点校通例》初稿,并有关于古籍标点的特别说明。其所拟古籍点校标准,大致依据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的点校准则,其具体内容分标点、校勘和其他三部分。载于《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12期。
8标点致误原因
古籍标点出现一些错误是常见现象。古籍标点错误的原因大致有八项,即,一、不明词义;二、不明专有名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五、不明语法;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未加校勘就加标点。
9标点方法
标点古籍需要精通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针对形成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标点古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数项,即,一、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二、参考已有的标点成果;三、勤于查考相关工具书与其他资料;四、充分注意并利用文体特点。古籍标点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其方法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思考题之一标点错误有哪些主要原因
古籍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八项,即,一、不明词义;二、不明专有名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五、不明语法;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未加校勘就加标点。
这八项主要原因有各有一些具体小类,分述如下。
第一大项不明词义,具体又包含不明古汉语词汇、不明古音通假、不明典故、不明方言俗语等。
第二大项不明专有名词,不明专有名词实际上也属不明词义的范畴,由于专有名词涉及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专门列为一类。 具体包括有不明人名、不明地名、不明官名。所以我们在标点古籍时,还应当对古代文化、地理、官制有所了解,否则也会出现错误。
第三大项,不明文献名称。文献名称当标书名号,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文献名称,标点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错误。具体包括系文献名称而未标书名号、非文献名称而标了书名号、两种文献名合而为一、一种文献名误分为二。
第四大项,不明引文。《标点符号用法》要求:“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明,为的是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不明引文起讫导致标点错误的主要有直接引用的话未加引号、非直接引用的话加了引号、将两条引文误合在同一引号中。
第五大项,不明语法。不明古汉语语法也是古籍标点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具体包括不明词类、不明句式、不明句子的成分和结构等。
第六大项,不明文体。标点古籍应当熟悉古代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如诗词需要押韵,每句诗的字数通常有规律可循,骈体文强调行文对仗等,熟悉这些特点会有助于标点工作,不注意这些特点会造成标点错误。
第七大项,不明文意。有些古文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把文意领会错了,标点也不容易点对。
第八大项,文献本身有误,未加校正,就加标点,当然也会导致标点错误。
思考题之二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标点古籍需要精通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针对形成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标点古籍时应当注意下述问题。
首先要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标点古籍应先易后难,分析上下文意解决难点。点句遇到难通的地方,先把能点断的地方点断,读完全篇,再解决难点,理解了全文的意义,有些难点自然迎刃而解。因为区域性的问题和整体的意义相联络,前后进行比较就可以明确。
其次,要参考此前已有的标点成果。有些古籍,前人已经作过句读标点,我们当然可以用作参考。也可以参考相关材料的标点成果,还可以利用注释,因为古书中的注释往往置于需要句读处,并且对如何理解词义,怎样标点作了辨析。
其次,要勤于查考。标点古籍,遇到疑点一定要查考清楚,不能随意为之。有的问题,只要翻翻工具书就可以解决。如遇到书名、作者有怀疑,不妨查查目录;遇到引文有怀疑,不妨查查原书。
再次,要注意利用文体特点。各种文体在行文时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在标点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规律,不应当违背这些规律。应充分注意古文中的对偶、排比句。古籍标点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其方法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仅仅限于上述四个方面。
杨伯峻先生在注释中写,历来注释家解“乐”为“音乐”,独有宋人陈善《扪虱新语》解为“快乐”,认为21节前半节讲音乐,后半节讲田猎,因此“乐”应指“娱乐”。杨先生持前说。
但如果我们跳出21节的范围,将21-25看做一个整体,本段意思将变为:
庄暴见孟子说,齐宣王说他喜欢寻欢作乐,我无言以对。孟子说,这不是什么问题啊。去见齐宣王,论证如下。
21与民同乐,虽鼓乐、田猎不为过;
22与民同享,虽七十里之囿不为大;
23安天下之民,虽好勇不为有疾;
24与民同乐,虽巡游不为荒亡;
25与民同富,虽好货不为有疾,与民共之,虽好色不为有疾。
据此立刻能够看出“庄暴见孟子”“孟子见王”是前五节的总纲,宣王说自己喜欢寻欢作乐(鼓乐、田猎、园囿、巡游、好货、好色)内心不安,孟子独有别见,一一指出寻欢作乐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与民同乐。这样一来较陈善的理由更加充分有力。
再者,如果宣王仅仅是爱好音乐,庄暴就无言以对,他的应变能力也太差了,随便一句“小眚不掩大德”就能对付过去。而面对如此一无是处的宣王,实在圆不过去只能无言以对,这才符合常理推断。
本文2023-08-06 22:31: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