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什么近代史名人
僧格林沁(1811—1865),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第26代孙,嘉庆帝的嗣外孙(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嫁给蒙古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公主前卒,后来索特纳木多布济死后无子,以从子僧格林沁为嗣)。清末著名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道光皇帝驾崩时,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为人所知主要在于与太平天国的争斗了,当然,在我们的国家现实里,如你所知,他许多时候是当做反面来讲的。
贡王——贡桑诺尔布,字乐亭,号夔盦,蒙古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1898年袭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后任中华民国蒙藏院(蒙藏事务局)总裁、卓索图盟盟长,是蒙古王公中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也是一位诗人。
嘎达梅林(孟庆山)——草原上的传奇英雄,科尔沁旗卫队梅林,为反对张学良垦荒而起兵造反,1931年被李守信杀害。据曾经见过嘎达梅林进京告状的知情人讲,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
蒙古王—乌兰夫,曾用名云泽、云时雨,化名陈云章,俄文名拉谢维兹,蒙古族,l906年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塔布村。
l9l9年至l923年,在土默特高等小学校读书,是年秋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l924年,在北京参加孙中山和李大钊发动的国民会议运动等一系列革命活动。l925年,与多松年、奎璧等创办了内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参加了北京的“五卅”运动,9月加入中国***。是年冬,与多松年、云润、康根成等被中共北方区委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l928年完成学业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东方大学从事教学翻译工作。l929年6月,奉派与佛鼎、特木尔巴根、朋斯克、德勒格尔等一同回国工作,先后任中共西蒙工委组织委员、书记,在内蒙古西部地区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在蒙旗保安总队、蒙旗独立旅、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3师从事军运工作,任该部中共党务委员会书记、军政委员会政治委员。l938年5月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l94l年夏回到延安,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处长。1945年2月,任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委员;4月,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7月,任绥蒙政府主席;11月,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l946年,先后任内蒙古党委书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委。l947年5月,任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7月,任内蒙古***工作委员会书记。l949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蒙绥分局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第一书记,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1、蒙古高原地广人少,成员游牧生活,四处游荡,分不清内外。
2、今天的内外蒙古是清朝定的,外蒙为喀尔喀蒙古人,人数少,占地多,内为八盟。
3、不分内外,蒙古高原上出过许多与中国历史有关的牛人。
按时间次序排,不细分民族,只谈主要活动地域。
匈奴单于,最牛者为冒顿单于。相关人物:苏武、蔡文姬……
北魏统治者来自蒙古高原,后期的六镇起义者中有人去外蒙古高原,当然了,多数后来成了关陇贵族。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拖雷……郭靖……蒙哥
北元
清末开始独立,徐树铮北伐成功。后苏联再次鼓动,李大钊、郭沫若等人支持外蒙毒立。
二战中,日本关东军、满州国军队PK苏联红军、蒙古军,苏蒙军完胜,此即诺坎门战斗。
关军军放弃北进战略,苏联把大量军队转移至西线参加对德作战。
哈铭:蒙古族 明朝锦衣卫指挥,相当于安全部部长
满桂:蒙古族 明军大将
海瑞: 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别的职位不了解,知道兵部尚书一职相当于国防部长
蒙城历史名人:1、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无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蒙人。曾为蒙漆园吏。后弃仕隐居于濮水,常垂钓濮水之上,楚威王慕其才,遣使厚孔延聘,许拜为相,庄子嘲而不纳。妻死,鼓盆而歌。著《庄子》52篇,现存有33篇,内篇7,外篇11,杂篇15。多寓言,内容丰富,笔锋犀利,气势磅礴,有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内篇代表庄子思想、外篇、杂篇为庄子学派言论汇编。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其哲学思想无论在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与老子并齐,称作“老庄之学”。老、庄均生于涡河流域,涡水成为道家学术思想的发源地,也是东方古老文明曙光最早升起的地方。唐天宝年间,唐玄宗赐庄子号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南华之章,芳华照人。2、陈亢,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生于公元前511年,小于孔子40岁,蒙人。孔子弟子,在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曾做过单父(山东单县南)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明代学者顾龙裳游蒙城清燕堂时,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以颂扬陈亢。3、山桑侯王常,字颜卿,约生于公元前15年的西汉末期,原籍颖川人。因不堪新莽苛政,同王匡、王凤组织荆州饥民起义,据绿林山聚众,号称绿林军。于湖北下江屡挫莽军。后与赤眉军合师,达十余万众,横扫中原。昆阳一战,推翻王莽新朝,拥刘秀称帝,拜左曹,封山桑侯,食邑于山桑。后迁中原将军,建武六年(公元30)春征还洛阳,九年击内黄,屯敬安,拒卢芳。病故于屯所。葬于蒙城。民国蒙城县长刘治堂立有碑:“汉山桑侯王常之墓”,碑犹在。4、高琼与刘金定高琼(934——1006),字保臣。刘金定(933——1010),都是蒙城小涧人。南唐时,刘金定树旗立寨于家乡双锁山上,屡败流寇,无敢侵扰者。显德四年(957)高琼自寿州奉命去汴梁求救,途经家乡遇到刘金定于双锁山,二人志同道合,遂结为夫妻,一同发兵南唐,解脱了赵匡胤寿州之围。宋太宗即位,升高琼御龙直指挥使。太平兴国四年(979)随太宗北征,屡败北汉、北辽、战功显赫。同年迁天武都指挥使,领西州刺史。五年,迁神卫右厢都指挥使。雍熙元年(986),任宋五路北伐军总指挥,攻平州,克秦皇岛、锦州。端拱元年(988)镇守北部边城,威震雁门、宁武、偏头三关。抗辽再次告捷,加授检校太慰,忠武军节度使。后调京师任殿前都指挥使。景德元年(1004)冬,肖太后率精兵二十万犯澶州,高随宋真宗出征,澶州大捷,肖被逼议和。不久,高琼病故,赠侍中、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卫国武烈王。刘金定每次随夫北征,荣立战功。死后与高琼合葬小涧双锁山下。5、宣仁圣烈高皇后:名滔滔,是武烈王高琼之曾孙女。皇后祖父高继勋,父高遵甫,母曹错。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曹氏系仁宗曹皇后之祖,自幼随姨母长于宫中,与赵曙同庚,在宫中相处无间。稍长,由仁宗作主令二人于庆历七年(1047)成婚。次年生子赵顼。嘉佑八年(1063)仁宗驾崩,赵曙即位,是为英宗皇帝,曹氏为皇太后,高为圣烈皇后。治平四年(1068)神宗赵顼即位,高为皇太后。元丰八年(1086)哲宗赵煦即位,高为太皇太后。病卒于元佑八年(1093)。享年62岁。在高皇后短短几十年的宫廷生涯中,曾经两次垂帘听政,管理国家大事,第一次时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由于神宗病重,高皇后出面料理朝政,高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是因哲宗幼小,以太皇太后身份听政。这次主要是废王安石新法,复旧制。尽管如此,但高太后不拉裙带关系。不徇私情,忠于赵宋封建王朝的这一高贵品德,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在历代王朝中曾经执政的女子中,吕后、武则天、慈禧等真是望尘莫及。高太后是蒙城县最杰出一位女中尧舜,传说过去蒙城县门楼用挑角,而脊吻不雕龙而雕凤,以此纪念高太后。6、任柱(1837——1867),捻军重要首领,蓝旗主、东稔统帅。蒙城坛城人。1985年于坛城聚众竖旗起义,响应太平天国以及张乐行诸稔。率所部驰聘苏鲁豫皖,大河南北。1857年天王洪秀全封任为鲁王,赐名化邦。1864年天京陷落。任柱与梁王张宗禹共推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为首领,分兵东西两路北伐,任柱为东路稔军统帅。1865年曹州战役,俘杀清亲王僧格林沁。1867年冬,在赣榆县遭叛徒杀害,时年仅30岁。然其威名早已震撼清廷朝野;李鸿章称任柱,称雄十年,拥骑万匹,蒙古马队皆惧,为天下第一骑将。7、马玉昆(公元1837——1908)字景山,祖辈务农为业,家事清贫。因臂力过人,为亳州蒋家(八大家之一)护院家丁。28岁(1865)时投靠毅军,于安徽、河南、山东一带剿捻有功,被提升为都司,毅军营务处统领。1869年升副将,记名总兵。1870年率马部入陕、甘助左宗棠镇压马化龙回民起义。1874年年随左抗击浩罕汉国阿古柏和沙俄侵略军。转战十有六年收复城池十余卒,倡办屯田、兴修水利,对开发边疆做出贡献。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总兵。中日甲竿战争,马统毅军赴朝,守卫平壤南门外大同江东岸,抗击日军。屡败日寇,后被迫撤回东北,驻守营口。1899年为浙江提督,次年,补直隶提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入北京,马奋勇抵抗,因众寡莫敌,退守南苑,旋护送慈禧和光绪逃往西安。因护驾有功,加封太子少保。光绪三十四年(1908)马玉昆病逝于通县,追赠太子太保,谥封忠武公。 有关“庄子”:庄周(约公元前369--286年),字子休.世称庄子。。“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固吏”.(司马迁(史记>)任吏不久,即隐居。庄周家贫.曾在濮水(今芡河)垂钓。楚威王 听说他贤能,厚礼延请他为相国,他嘲而不纳。妻死,庄周击盆为歌.以示旷达。
庄周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庄子》。《庄子》内容丰富。
庄周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推论。万物出于道,源于气气演化为万 物”。否定。天命论。和。五行说”。他认为一切事,无时无刻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他还认 为事物都是可分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周从天道自然无为的立场出发,主张人生应当“无功”、“无名”、“无己”、“无待。,弃绝政治,弃绝人世,到“无何有之乡”去“逍遥”去寻求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算。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庄周由“道。说,推及人类社会,主张。任自然,去人为。,顺应自然规律的“无为”,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由于他将“任自然。绝对化,失去主动改造社会的进取精神,因而坠入。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相对主义和宿命
论。他的有些著作.成为消极遁世的玄学.
庄周的经济学说,以无欲为根据,旁及生产价值分配等问题,他衡量经济的标准,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主张根本取消欲念.供与求减至最低程度,所谓。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庄周也是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独树一帜.庄子的散文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犹如汪洋大海,辽阔浩瀚,奔腾无涯.他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寓于日月星辰、天文地理、花鸟虫鱼、人情事故之中。寓言的表现形式.幽默讽刺的笔调、浪漫主义的手法,构成庄周文学的特色,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载有庄子的传记.司马迁称赞庄周。其学无所不窥善属书离词.指事类情。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诏号庄子为。南华真人”。北宋元丰元年(t078年),蒙城县令王竞于涡河北漆园故缄建庄子祠以奉祭之,苏轼为此写了《庄子祠记》。明天顺年间,于水。万历九年(1581年)知县吴一孪捐俸买地在东关重建。崇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建逍遥堂,增建“五笑亭”。清末,历遭兵劫,祠渐颓毁。
不知道你是问近现代还是古代啊?
近现代的少数民族名人有好多啊
刀美兰(傣族)
张丽珠(白族)
董锦汉(白族)
翦伯赞(维吾尔民族)
阿巴斯包尔汉(维吾尔民族)
阿拜·库南拜(哈萨克族)
倪华德(哈萨克族)
满都尔图(达斡尔族)
占布拉道尔吉(蒙古族)
巴玉藻(蒙古族)
杨石先(蒙古族)
常书鸿(满族)
罗常培(满族)
启功(满族)
凌纯声(赫哲族)
姜景山(朝鲜族)
金焰(朝鲜族)
刘广均(回族)
马三立(回族)
白寿彝(回族)
曲焕章(彝族)
刘家驹(藏族)
王德光(苗族)
肖纪美(苗族)
林惠祥(高山族)
元太祖
元太祖(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蒙姓源源有三个,一是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二是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三是为他姓所改。人口主要分布在山东蒙山、广西平南、重庆等地,历史名人有楚国大夫蒙觳、秦朝著名将领蒙恬、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当代名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蒙进喜,中共党员,1961年入伍,2002年晋升为中将。
第一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是著名的氏族联盟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后来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
到了夏王朝时候,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双蒙城,今山西交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蒙双氏、双蒙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双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风姓包氏,《百家姓·东》载:包羲伏羲氏后裔掌管蒙山之祀,建立东夷蒙国,世为东蒙主,属于以国为氏。
在蒙山(今山东蒙山)设了祭坛,祭祀蒙山之神,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
东蒙主的后裔子孙中,世代居于蒙山承袭东蒙主之职,遂以山名为姓氏,称蒙山氏、东蒙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东氏、山氏、东方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出自清朝时期巫罗俊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江西于都蒙氏族人主要集居于盘古山、靖石等地,古今都是当地望族之一。他们的先袓何时何地迁来此地,其族谱记载不一致。
于都蒙氏自称是蒙念五的后代,由蒙信举从南康迁来。其族谱记载:“万承公生三子,念五公初徏广东番禺以及河南大草坊,后又徏会昌西山,最后徏至南康崇文堡传九世。信举公又于宋泰定初年徏会昌之西山。”然而,在其清乾隆年间五修和清光绪年间七修谱的谱序中又记载:“蒙得姓于周先王封后裔以东蒙主,祀遂因以为氏,至秦有蒙骜、蒙恬;晋时有其昌者由关西安定徏金陵:五代时黄巢之乱,有禧公由金陵徏粤之罗江,数传至元初有富一公,由罗江徏虔之城岗,是为始袓。富一公生以诚公,又由城岗徏会昌西山,其后由西山分居仁凤、铺背、上林、旱塘等处。”
到了公元1995年八修谱时,于都蒙氏又称其先袓原为巫氏,始袓原为福建黄连镇的巫罗俊,传至二十二世时在广东兴宁为官,因犯案逃至江西于都长河堡西山定居,遂改为蒙氏,世代相传至今,并已将其正式定入八修“昌远堂”蒙氏族谱中。
第四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唐朝时期南诏蒙氏,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在唐朝时期的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古城,是古白族、彝族等土著先民最早居住和生活的地区之一。在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即在其境设有邪龙县,三国时期受蜀汉政权的羁縻,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白子国属地。
唐朝初期,白子国王张乐进求将国位分别禅让于巍山的彝族蒙舍部落酋长蒙细奴逻、俎豆本主。
蒙细奴逻,公元617~674年,其祖父蒙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保山),为了躲避仇杀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巍山),成为一个彝族部落的首领之一。在唐朝初年,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已经分布着六个比较大的夷民部落,史称“六诏”,是今天少数民族彝族、白族的祖先(俎豆本主)。其中的蒙舍族的地理位置在六诏的最南面,因称“南诏”。
蒙细奴逻受禅后,经过大小战争,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统一了蒙舍川地区,建号“大蒙国”。蒙氏历三代经略八十年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细奴逻的重孙皮逻阁自称为南诏王,建“南诏国”,先筑王城于图山(山龙、山于),后建都城于蒙舍川(今云南大理巍山古城村南部)。
一百七十余年后的唐昭宗李晔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蒙氏南诏政权走到了末路。先由世为南诏清平官(宰相)郑回的七世孙郑买嗣在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借南诏蒙氏近臣扬登之手杀死了南诏王隆舜,而后在唐天福二年(公元902年),又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并屠戮其王室族人八百余,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著名的大长和国,自称国王。至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四年(公元910年),郑买嗣在位九年逝世,其子郑仁旻嗣位,直到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东川节度使杨乾真杀郑仁旻之子郑隆亶,大长和国灭亡。
在蒙氏南诏政权灭亡后,南诏王隆舜、舜化贞家族的子孙中有躲过灭族劫难,迁逃进入中原者,后辗转定居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安定(今甘肃定西)等地,后裔子孙多以原国名“大蒙国”为姓氏,称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蒙古尔济氏,亦称孟古尔济氏,是蒙古黄金家族“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个东部分支,蒙语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Menggur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蒙古尔济氏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
第六个渊源:出自明朝初期巫氏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洪武年间,巫禧族派第四房巫景茂,配袁氏生四子:巫仲兴、巫贵兴、巫宁保、巫必子。移江西省安远县长河堡,巫宁保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参与兴宁户房吏,因事戌滇南涉及其弟巫贵兴、巫必子,逃往江西安远县长河堡,所遗田产尽粥,用费结绝军丁,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巫发、巫成、巫新拆立民户各当差。巫贵兴,字法贵,迁江西安远县东营脑(现属于都县盘古山镇人和村),生子巫万承,从此隐姓埋名改姓为蒙氏。
巫万承(蒙万承)生三子:蒙念四郎、蒙念五郎、蒙念六郎;蒙念四郎迁广东省仁化恩村,其裔有居海南岛、香港等地。蒙念五郎传至三十一世蒙信立、蒙信可迁江西南康龙华乡上下蒙村。蒙信举仍居于都人和村,蒙念五郎之后裔有迁宁都县赖村乡蒙坊,广州市城内外和汕尾等地。蒙念六郎则迁广西各县、市,其人口众多无法详算。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蒙古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蒙古部,以部为氏,后来主动归附蒙古汗国,元太祖成吉思汗曾特赐姓为蒙古氏,遂成大族,满语为Monggu Hala,世居土默特一带地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银氏等。
⑵满族蒙鄂啰氏,源出分居在“西寨”的伊尔根觉罗氏,为其分支之一,满语为Mengero Hala,世居西寨(今河北迁西一带),后多冠汉姓为蒙氏、罗氏等。
⑶满族蒙鄂索氏,亦称蒙古索氏、蒙乌素氏,满语为Mongeso Hala,世居瓦面河(今土库曼斯坦尼沙卜尔西北利宛特山穆护村)、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拉发(今吉林蛟河北部)、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蒙氏、鄂氏、索氏等。
⑷满族蒙古楚氏,亦称孟郭绰氏,满语为Menggucu Hala,世居乌喇蒙古楚山(今牡丹江楚山)、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盛京(今辽宁沈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楚氏等。
⑸满族蒙古里氏,满语为Mongguri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古氏等。
⑹满族蒙果资氏,满语为Menggosi Hala,世居绥分(今中俄交界处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蒙氏、孟氏等。
⑺满族蒙果氏,亦称蒙郭氏,满语为Monggo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蒙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苗族、瑶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蒙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蒙觳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国家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骜
蒙骜,齐国人,战国后期秦国名将。秦昭王时自齐入秦。三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等地,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秦王政三年,领兵攻韩,取十三城。前247年,蒙骜率军东向攻魏。屡败魏兵,后被魏公子信陵君率联军击败。五年,秦闻魏公子死,使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使秦国土与齐相接,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因屡立战功,官至上卿。秦王政七年,蒙骜卒。其子蒙武、孙蒙恬均为秦国名将。
蒙武
蒙武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中国战国时秦国名将。祖居齐国 ,父蒙骜 、子蒙恬、蒙毅皆为秦名将。公元前224年作为裨将军和王翦带兵六十万进攻楚国,击破楚军主力于蕲 ,楚国大将项燕于此役战死。公元前223年又和王翦带兵击楚,再次击破楚军,虏末代楚王负刍,灭亡了楚国。
蒙恬
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毅
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
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
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蒙定军
蒙定军(1913-19880516),陕西旬邑人。1931年加入中国***。曾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除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参谋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部长、秘书长,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常委、民委副书记,西北民族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甘肃省第二至四届政协副主席、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三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蒙进喜(19449-——),四川省重庆市(现直辖市)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1月加入中国***。
196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117团1营通信员、班长,1964年7月任边防1支队1营2连副排长,1965年1月任3连排长,1968年1月任1营参谋,1969年2月任3连连长,7月任1营副营长,11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8年8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1979年6月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1980年9月-1982年9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陆军第32师副参谋长,1983年2月任副师长,11月任陆军第11军副参谋长,1984年11月任参谋长。1985年3月任陆军第14军军长,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1990年6月任副院长,1992年8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6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2001年7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本文2023-08-06 22:33: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