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博物馆敦煌博物馆文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敦煌博物馆敦煌博物馆文创,第1张

1、想问酒泉敦煌博物馆怎么样2、资深户外领队告诉你,到哪里探寻地道的敦煌文化3、甘肃这个博物馆很小众,见证着丝绸之路,藏有国宝级文物北凉石塔想问酒泉敦煌博物馆怎么样

敦煌市博物馆位于敦煌市阳关东路敦煌博物馆,是以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地志性馆敦煌博物馆,现馆址建于1984年,主楼三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楼前大院内有象征丝绸古道上牵驼跋涉的大型雕塑一组。馆藏文物有石、陶、瓷、木器、写经、汉简、丝绸、珠玉、花砖、书画、拓片、古币、铁器、铜器等14类, 4000多件。

敦煌博物馆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展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即第17窟)文书。

第二部分重点展出:汉、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碑、石塔、陶盒、陶鼎、镇墓兽、莲花砖、麒麟砖等。其中麒麟砖最为罕见。这是一种高浮雕阳刻,麒麟四蹄凌空,犹如奔腾的骏马昂首嘶鸣。

第三部分重点展出:丝绸锦缎、绢、纱、罗等实物;"汉简"、以及铁、铜工具和兵器等。

敦煌博物馆设有历史文物展室2个,展出本地出土收集的珍贵文物2000多件,时代自原始社会至清末,包括各种陶器、写经、货币、石磨、木哭器、砖瓦、铜器、丝绸、珠玉等;汉代长城展以介绍在敦煌境内的汉长城遗址为主,陈列出土的汉简、麻纸、大麦、谷子,烽火台使用的大炬、小炬实物以及汉长城遗址模型;名人书画展室,以敦煌之名人、书画家所留墨迹为主。其中有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珍贵的古代地理、气象、军事写本等,都是镇馆之宝。

资深户外领队告诉你,到哪里探寻地道的敦煌文化

敦煌敦煌博物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只是两句诗。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遥远,苍凉。但其实,敦煌的精髓远不止此。“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敦煌的悠久 历史 与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来敦煌,一定要这么玩,才能真正见识它独特的传奇与文明。

敦煌,古称沙州,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文化宝库莫高窟、千年奇观鸣沙山·月牙泉, 历史 遗迹阳关、玉门关,还有磅礴震撼的雅丹魔鬼城它们一起,诉说着敦煌的厚重与美。

更令人惊叹的,是自成体系的敦煌文化。作为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作为世界顶级的艺术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而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 历史 、 科技 等广泛领域。

因此,到敦煌来,错过它的文化体验,真的是抱憾可惜,所以分享这篇攻略出来。如果你来敦煌,一定要这么玩,才能真正见识它独特的传奇与文明。

(一)沧海桑田的敦煌 历史

1、敦煌的兴起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作为丝路重镇,这里遗迹众多。敦煌市境内有各类文物景点265处,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西汉时期,敦煌设郡,并修筑了长城,设立了阳关、王门关。从此,敦煌的 历史 上地位正式得以确认,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军事重镇、商品交易中心及粮食生产基地。

2、敦煌的繁荣

然而,让敦煌真正经济文化全面开花的时期,是隋唐时代。随着中原文化的生根发展和儒家经典的传播,产生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传到了敦煌。短暂的隋代,敦煌大兴开窟之风。唐朝时期,敦煌经济再次得到稳步发展。丝绸之路全线畅通,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进一步凝聚了来自中原、印度、西亚、中亚的文化。这一时期,敦煌石窟的营造达到了极盛(参观莫高窟时也会有明显感受)。

3、敦煌的衰落

盛极而衰, 历史 的发展从来无一例外。到了宋代,敦煌开始逐渐不复辉煌。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衰落,敦煌失去了中西交通中转站与西域门户的重要地位,莫高窟也随之告以衰落。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年间,更是封闭嘉峪关,敦煌,彻底成为了边塞游牧之地。

4、敦煌的浩劫

这样的阶段,延续了近200年。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敦煌的经济才开始恢复。莫高窟也开始被人们注意。震惊世界的藏经洞就是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发现的。但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 历史 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斯坦因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5、敦煌的重生

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莫高窟劫后余生的文物才得到了真正有效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利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如今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敦煌更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座饱经沧桑的文明古城,以它灿烂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二)震惊世界的石窟壁画

作为敦煌的标志性符号,石窟壁画艺术,又可以说是敦煌文化的杰出代表。敦煌的石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瑰宝琳琅。而且在敦煌,还有榆林窟、西千佛洞这样虽名气不大,但其实藏龙卧虎的文化遗迹。它们以举世无双的价值,震撼着世人。

敦煌的遗迹、景点众多。但耳熟能详的,只有几个。可事实上,最原始的敦煌文化,除了藏在莫高窟、玉门关、阳关,还藏在一些不被人提起的地方。在这里,我来向大家分享探秘敦煌文化的4条线路。或许有3条,你都没听过。但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个点,都经过了倾力考察。请相信,要读懂一个城市,最好的,很有可能藏在不起眼的冷门中。

(一)线路一敦煌博物馆:三危山+莫高窟

1、第一站:三危山

三危山,几乎从未被游客或旅行社考虑在列。但是良心建议,如果是自驾或者包车,这里真的值得一看。这里自古以来都是敦煌一处重要的宗教朝拜胜地,莫高窟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三危山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在距莫高窟3公里处沿小路左行,穿越山间开辟出的一条长350米的陡峭弯路,越山而行3公里即到三危圣境。登上三危山居高临下可看莫高窟全景,一览无余,非常壮观。

前往三危山需要打车或者自驾前往,敦煌当地人也会相约骑自行车前往游玩。沿路的景区有山门牌坊、王母宫、观音井、阿弥陀佛殿、观音殿、龙王庙、平安庙、释迦牟尼大佛、老君庙等庙宇宫观建筑,远山上还有乐尊堂和各种碑刻、塑像。观音井和释迦摩尼大佛比较出名,相传观音井是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中的一滴神水滴落而成,前往大佛的人都会在此打上一桶井水来喝,相传有净水洁心,祛除百病之功效。继续东行,前方山丘间有一龙王庙西南向座立,从龙王庙前行有平安庙。再前行远山上有一高66米的释迦牟尼大佛像屹立山头,坐东向西,与其它各殿呈一线分布,在大佛脚下观景,三危圣境尽收眼底,老君堂是最东边的一座古老庙宇,供奉太上老君,以求保佑一方平安。

由于前往三危山和莫高窟同路,在莫高窟数字中心岔路口设有检查口,需要提前在太阳温泉酒店购买门票凭票才可放行。 门票20元/人。

2、第二站: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这里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它的内容、价值,可以参考第一部分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的介绍,不再做过多赘述。莫高距离市区约12公里,驾车3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莫高窟的参观,淡旺季体验不太一样。每年的11月1日—次年4月30日为淡季,旺季为每年5月1日—10月31日。在这其中,7-8月及十一黄金周,又是莫高窟最火的时期。尤其是近些年来,高峰期一票难求。一般情况下,淡季由于人少,参观时间也更充裕。可以在看完数字**后,跟着解说员参观10个左右洞窟,非常超值。但是旺季,会压缩到8个左右。如果是应急参观,那就只能参观4个经典洞窟了,也不能观看数字**。

莫高窟门票 也是有多个类型,可分为正常票、外宾票、应急票、数字展示中心参观券、特窟票等。学生等特殊群体,可根据特殊身份证明享受部分票种的优惠。淡季门票一般是旺季的50%。

1、正常票旺季200元/人·次,淡季100元/人·次;

2、外语票淡季每张220元,旺季每张120元(含20元外语讲解费);

3、应急票100元/人·次;数字展示中心参观券50元/人·次(参观数字中心,看球幕**);

4、特窟参观券仅在淡季办理, 旅游 旺季不接受办理。需要在莫高窟停车场,敦煌研究院接待部石窟讲解问询处。

莫高窟参观流程:

实名制预约门票——到达后观看数字**——乘坐摆渡车到洞窟——参观实体洞窟——参观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二)线路二:西晋墓+锁阳城+榆林窟+东千佛洞

1、第一站:西晋墓

西晋墓,离市区东南方向约15公里路程,在茫茫戈壁之中。这个地方,就连当地人都去的也很少,旅行社发团也常因人少而发不起来。但是如果对 历史 感兴趣,对文物感兴趣,前往这里,是不错的选择。

西晋墓是是夫妻合葬甲字墓,1983年被盗者发现并盗文物,继而才得以开掘。整个墓葬穴高度有十几米,顺着阶梯一直往下走便可以看到主墓门,约15米高。墓门上方是一层层方形砖块组成好看的图案,还有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彩砖。墓的主室为典型的方体型,顶上有渠井莲花,主人夫妇的棺椁并排分放于两边,正前方有墓主夫妇壁画。左侧为墓主的厨房,右侧有一极小的偏室。

墓内温度适宜,湿度均匀,不必担心去参观会不舒服。这一条线路,在7,8月或十一有可能会有旅行社偶尔发团,需要提前咨询;如果跟不了团,可以包车,与后续锁阳城、榆林窟在一条线,也比较划算。西晋墓景区的 门票是30元/人, 可以现场购买。

2、悬泉置

悬泉置遗址位于安敦公路甜水井休息区东南方向2公里处,为汉唐年间瓜州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遗迹结构完整,出土遗物丰富,遗存保存较完好,文化内涵广泛,实属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收获之一。

现在前往悬泉置遗址,一定不能走高速,需要走高速下方的便道才能前往,在甜水井休息区穿过二层高桥,沿高速公路方向向东前行两公里,途径甜水井墩烽燧遗址,再向南走约一公里便可到达,景区有悬泉置遗址管理处,在内可看悬泉置相关文史资料。由于遗迹正在筹备开发中,所以 不收门票,但需要向敦煌博物馆申请同意可入遗迹内观赏。

敦煌至榆林窟路段雕塑“大地之子”

3、第三站:锁阳城

锁阳城遗址距离瓜州县锁阳城镇22公里左右,道路两边满是红柳,主要起到防沙护林的作用,还可以看到羊群和骆驼等。先到的是锁阳城遗址游客中心,这里可以参观遗址博物馆,然后买票乘坐区间车前往遗址参观游玩。锁阳城按结构可分为内外两城,进入内城存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塔尔寺等建筑物遗迹,站在这里,看到的虽是一片荒凉,但 历史 的沧桑和厚重感无不令人震撼。

锁阳城开放时间一年中有两次调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 旅游 旺季,8:30—18:00开放(17:30停止售票)。11月1日至4月30日为 旅游 淡季,9:00—17:00开放(16:30停止售票)。锁阳城 门票旺季80元/位,淡季50元/位。 进入景区参观需要乘坐 观光电瓶车,票价20/位。

4、第四站:榆林窟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城70公里左右,大约需要又名万佛峡,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如果从敦煌出发,需要近三小时路程。途径锁阳城镇,再行驶30公里左右便可到达,道路两边是荒凉的戈壁沙漠。接近榆林窟时,可看到榆林河峡谷流淌的河水,榆林窟便开凿在峡谷的峭壁之上。

榆林窟普通开放参观7个洞窟。另有四个特窟开放,需要单独购票参观。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开放时间为9:00 —17:30(16:30停止售票),淡季(11月1日至4月30日)为10:00—17:00(16:00停止售票)。 门票40元/人。

5、第五站:东千佛洞

东千佛洞为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三十五公里峡谷两岸,现存洞窟23个。东千佛洞在特许情况下可在锁阳城遗址游客中心购票参观, 票价380元/人(特2窟150元,特5窟100元,特7窟100元,普窟30元) ,然后由锁阳城遗址专业讲解员带领参观。参观过程中,不得对壁画彩塑进行拍照、触摸、刻画等损坏文物行为。实话说,这里的壁画也真的非常精美,值得一看。

(三)线路三: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汉长城+河仓城

这条线,其实就是常说的敦煌西线。一般到西线的话,可以拼团或者包车,西千佛洞属于特殊点,如果一定去这里,选择订制小团,或者包车更合适一些。

1、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市区西南35公里处、党河北岸的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现存洞窟16个,大都为北魏时所开凿,只有其中9个窟可以观赏,其它各窟因无法登临所以只能在崖下仰望。这里比起莫高窟,会简陋一些。 门票是40元/人。

2、阳关

阳关景区距离敦煌古城约55公里。这里曾是中国汉唐时期重要的边塞关隘和最早的海关,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阳关千古留名。阳关景区在整个敦煌西线的景点中,算相对丰富的。这里有遗址遗迹,还有博物馆、古城供游玩。里面有解说带领,可以很好地了解 历史 。阳关游玩时间约2小时, 门票50 元,观光车10元 。ps:在阳关景区看日落,别有一番滋味。

3、玉门关+汉长城+河仓城

去过了阳关,一般情况下大家紧接着的行程,就是玉门关、河仓城、汉长城,“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就是这里了。这三处景点都在同一个地方, 套票40元/人。 此处距离市区就约有100公里。由于主要为几个遗址,所以可看的不是很多,游览时间半小时,就足够了。

阳关景区

玉门关遗址

河仓城

当然,也会有很多人选择自驾走这条线路。这条线路自驾不太好的一点就是:沿途均为戈壁,容易视觉疲劳,所以要多留心。门票可以打包购买,倒是比较方便。

(四)线路四:雷音寺+市博物馆+白马塔寺+沙州故城

1、第一站:雷音寺

敦煌雷音寺距离市区四公里左右,在城南前往月牙泉的路上。是敦煌境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到了每月初一十五,就会涌进大量市民烧香拜佛乞求顺意平安。寺内会有居士们和志愿者们为远途的香客准备斋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日更是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僧尼和香客们以鲜花灯烛广做供养,以香汤沐浴佛像,人们争做布施、放生、求子等祈愿活动。

古往今来,敦煌人将四月初八视为一个重要节日,近两年纪念佛诞的佛教节日也慢慢演变成异彩纷呈的庙会,欢庆佛诞的同时留下一番美好祈愿。2013年雷音寺被评为国际级3A级景区, 免费对游客开放。

2、敦煌博物馆

很多人没有把敦煌博物馆作为行程中的一站,但是我觉得,其实这里也是非常值得看的。

敦煌博物馆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其中为著名的是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堪称镇馆之宝。这里是可以 免费参观 的,记得带身份证。(周一不开馆)

到达博物馆也很方便。乘坐敦煌公交3路到金叶宾馆站下车,沿着鸣山北路向南步行500米即是。

敦煌市区不大,从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府处步行到博物馆约2公里,从 汽车 站前来约25公里。市内打车10元以内即可到达。

博物馆参观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如果仔细观看的话,可以时间留得稍微久一些。

3、白马塔寺

白马塔寺位于敦煌市区党河乡红星村内,经过白马塔大桥向西走500米乡间小路就可以到达, 门票15元/人。 白马塔寺内有一座白塔,共有九层,高约12米,相传是高僧鸠摩罗什东传佛教,路经敦煌城,为死去的白马而修建的。第七层石塔上刻有不同时间修葺的字样。由于新开发,内容也不及其敦煌博物馆他景点丰富,所以这里很安静,游客也很少。

4、沙州故城

沙州故城即敦煌故城,敦煌俗称“旧城墩”,该城为汉代故城。这里算不得景区,但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遗址(很少有游客知道,但本地人对这里会比较有感触)。故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现存都是一些断壁残垣,西北角一座城墩,高出城墙一倍。敦煌郡城曾经是西域交通咽喉之地,东来西去的商旅,以及各国使臣、将士、僧侣等都要从此经过。而今,当年气势恢宏的郡城已成为一堆黄土,却依旧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五)晚间安排:看演出。经典三选一,你该这么选

敦煌的夜生活,也可以非常丰富。除了逛夜市吃 美食 ,还有一个特殊体验,最好不要错过,那就是“看演出”。敦煌深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给予了艺术家们巨大的构思和创作空间。 《丝路花雨》、《又见敦煌》和《敦煌盛典》 ,便是三个极具代表性的以敦煌为故事核心的特色演艺,值得一看。

但是,由于三台演出的时间都在晚上,可能很多朋友要疑惑了,到底看哪个?我们这里来做个简单分析对比:

1、从票价来看: 《敦煌盛典》的起价最低,《又见敦煌》的平均票价最高。演出的投入成本决定了票价。因为相对而言,《又见敦煌》的整体投资较大,从场馆的新建,到设备,所以也难免价格相对高了。

2、从地点来看: 三个演出地点交通都比较方便,因此距离不成问题。

3、从演出内容看: 《丝路花雨》是舞剧,内容以亲情、友情为主;《又见敦煌》是情景体验剧,以 历史 故事为主线(话题也是最大的一个);《敦煌盛典》基本上就是爱情故事为主了。话题不一样,表现出的气势、给人的感受肯定不同。所以要看自己喜欢“小家碧玉”一点的,还是“大气磅礴”一点的了。

(一)住宿攻略:良心住宿区位、酒店建议

敦煌市区并不大,所以不用太在意酒店的位置(除非是特别偏)。因此,基本上大家可以随心选择。而且,市区酒店去景区的距离都差不多,不用过多顾虑。

1、拼团推荐: 敦煌的酒店、客栈数不胜数,价格也根据不同档次差距较大。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但是考虑到后两日行程,如果都是选择拼团,那么建议是在敦煌饭店、敦和大酒店或嘉年华精品酒店。这三家酒店是常用的发团集合地点,出行会比较省时。酒店的地理位置,服务口碑也比较好。

2、体验特色: 如果是时间充裕,想要深度体验当地特色的话,也可以提前预订当地的民宿客栈或主题酒店。

3、方便购物: 如果以此为考量标准的话,沙州夜市周边为最佳地带。夜市上有各种特色小吃,以及手工艺品。夜市正门对面有大型商场,屈臣氏什么的都有,如果少带了东西,方便随时补充采购。

(二)敦煌 美食 :特色 美食 ,高性价比餐厅推荐

敦煌的特色 美食 很多,在这里一一介绍:

1、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基本可以说是敦煌最具名气的特色小吃了。一份面,一份臊子(指面的浇头),一份驴肉,合起来就是一份完整的驴肉黄面餐。驴肉黄面价格相对较高,但其实面和臊子都不贵,主要贵在驴肉上。敦煌最出名的店是达记和顺张,游客也很多。不过其实也有不少小店,味道是不错的。可以在团购平台上看看评分来选择。

2、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又称“长寿碱面”,长寿碱面在唐代就有,自古以来就是敦煌的待客佳品。在敦煌,每当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家人出远门等重要的日子里都要做上这种长面。由于和面的时候会加入适量食用碱,所以制作出的面条柔韧劲道,爽口舒胃,细长匀称。臊子面关键在汤,汤的制作很讲究,先将用猪羊肉、萝卜、土豆等切丁做成的臊子在锅内适火炒好后加入水,再辅以佐料,然后将面挑入汤中。想吃好吃臊子面,可以去看街道上的小店(首推沙州市场和步行街)。

3、羊肉粉汤合汁

羊肉粉汤是敦煌传统小吃,羊肉的选用精心讲究,必须是本地饲养的且膘肥体壮的羯羊。飘香的羊肉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汤里面一般会有肉片、粉丝、还会有掰开的馍馍可以泡进去,吃起来肥而不腻。羊肉粉汤有很好的滋补、发热、祛寒之效,敦煌人会拿它当早餐。合汁相比粉汤,内容更丰富一点,里面还有丸子,夹裟等。夏家合汁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店,而且这家店只卖一早晨,味道很棒。

4、浆水面

浆水是把芹莱、白莱等投入加上浆水酵子的面汤,再盛入缸内发酵而成的,部分人不能接受浆水的味道,实际上浆水才是夏季的解暑佳品。把煮熟的手工面条用凉开水浸过后,加入浆水,浇上炝过的油葱花,撒上芫荽末,就做成了浆水面。浆水面制作简单,吃起来清酸可口,是敦煌本地人在夏天常食的一种面食。这个一般的店都会做的不错,想吃可以随便进家小面馆尝尝,不出意外不会出现“黑暗料理”。

5、莫高酿皮

敦煌本地方言将“酿(niang)”称作“酿(rang)”,人称“莫高酿皮”。将酿皮切好再拌上蒜汁、辣椒、香油等多种调味品,酸辣入味、柔韧爽口,叫人欲罢不能。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名称,因为敦煌的很多小店,还卖米皮、擀面皮等等,其实和酿皮不是一回事,记得问清楚。

6、红柳拨疙瘩

拨疙瘩是敦煌一种比较特色的小吃。就是将面做成面糊,直接拿筷子拨成一块块小疙瘩,然后煮熟,搭配不同吃法。一般是干拌、烩、炒,味道有点像大盘鸡,但是又比大盘鸡多样和丰富。红柳拨疙瘩最初是因为用红柳条拨面下锅,才有了这个名字。但是现在基本都是用筷子了。拨疙瘩也可以去小吃街或者沙洲市场吃,小店味道不错。

7、胡羊焖饼

胡杨焖饼是敦煌地道的风味 美食 ,是用羊肉、排骨或者鸡肉与面饼一起焖制而成的,焖饼在敦煌既是主食又是主菜,因其“肉烂饼香”深受喜爱,敦煌人说“鸡肉焖饼子,拖拉机上埂子”讲的就是这道 美食 的神奇魅力。刚出锅的焖饼肉香扑鼻,吸收了肉汁的面饼软和入味,长时间炖煮的肉块肥而不腻,每一筷子都叫人期待。

当然,如果喜欢敦煌,你还可以自己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甘肃这个博物馆很小众,见证着丝绸之路,藏有国宝级文物北凉石塔

作为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和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在 历史 上曾经风风火火,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沙漠、戈壁,荒无人烟让如今的敦煌看起来有些荒凉,不过好在藏在敦煌博物馆的文物依然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辉煌。

规模不大的敦煌博物馆,虽然比起馆藏丰富的故宫南京博物院等网红博物馆而言,少了一些看点和热度,然而凭借着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遗存同样成为必打卡的博物馆之一。

甘肃敦煌博物馆一大特色:汉简

甘肃省博物馆中这些汉简出土于汉代长城关塞遗址,因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因此也被称为"敦煌汉简"。敦煌汉简的内容大都以边塞屯戍为主,旁边的这些为近年来出土的与西域往来的汉简,以及反映当时敦煌人民生活中借贷关系的契约简等都重新展现了当时辉煌的重镇风貌。

甘肃敦煌博物馆一大特色:镇墓兽

我们看到的为出土于敦煌附近出土的镇墓兽,古代人相信镇墓兽可以辟邪庇佑死者亡魂的安宁,因此镇墓兽中往往用虎等凶猛威风形象的动物塑造神器。和镇墓兽一样作为冥器的还有天王俑,色彩丰富神态威风,同样是盛唐的精美作品。

甘肃敦煌博物馆一大特色:砖画

和镇墓兽有着同样作用的还有魏晋时期的砖画,同样是作为曾经的陪墓物品。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清谈之风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下,绘画艺术达到了新的巅峰期,尤其是在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方面更是极具艺术性。

敦煌博物馆中馆藏着不少魏晋时期的画像砖遗存,这些画像砖中既有人物、走兽以及民俗,人物中又出现了鲜卑人、胡人的模样;飞禽走兽中包括了鸭子、马、白象、白羊、白虎、朱雀等;也有神话传说人物比如西王母、伏羲等。

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的则是那些养鸡图这些反映了魏晋时期民风民俗的砖画,总之敦煌博物馆中的这些砖画一定会让你领略到魏晋风度。

甘肃敦煌博物馆一大

《大藏经》主要包括的版本为《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房山石经》、《乾隆版大藏经》、《丹珠尔》、《南传大藏经》等。下面将为您依次介绍。

一、《中华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简称《中华藏》,由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辑,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成立于1982年,由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佛学专家们主其事。该藏包括汉、藏等多种文字,出齐后将成为有史以来经籍数量最多的大藏经。目前正出版汉、藏文两部分。

《中华藏》的汉文部分由3编组成。第1编为历代大藏经所收集的编有千字文编号的典籍,也就是历代的正藏,共两千余部,一万余卷。此编以海内稀世珍本金代《赵城藏》为影印底本,补足它本而成。《赵城藏》成书于12世经中叶,其主体部分是中国第1部雕版大藏经宋代《开宝藏》的复刻本,同时吸收了辽代《契丹藏》的优点。现在《开宝藏》、《契丹蒇》均已亡佚,《赵城藏》的价值弥是珍贵。《赵城藏》缺失的部分,《中华藏》以《高丽藏》补足,同时收录了包括《房山石经》在内的12种大藏经中按千字文编次的全部经籍。另外,此编还选用了《房山石经》、《碛砂藏》、《资福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高丽藏》等8种有代表性的大藏经作校本,与《赵城藏》对比校勘,罗列异同。《中华藏》第2编是历代汉文大藏经中所收的没有千字文编号的典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续藏,亦有两千余部,一万余卷,包括《嘉兴藏》的续藏、又续藏,日本《 续藏》,《房山石经》正编未收部分,《频伽藏》、《普慧藏》以及敦煌遗书中的特有经论等c《中华藏》的正、续两编总数可达4200余种,23000余卷,将分装220册。第3编为新编入藏,拟收入历代大藏经中未收的藏外逸典和近代新出现的佛教著译。《中华藏》汉文部分正编于1984年开始出版,现已发行90册。为便于检索,正文全部出齐后将编印经籍名称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笔画等7种索引。

《中华藏》的藏文部分自1986年始,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组织整理、对勘。1995年已出版《中华大藏经·丹珠尔》。

二、《敦煌大藏经》

简称《敦煌藏》,由敦煌大藏经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星星出版公司与台北前景出版社于1989年起汇编影印出版。该藏是一部以敦煌遗书中的佛教典籍为素材,经整理、选编而成的写本大藏经。所收典籍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写本为基础,增补英、法等国及国内各地的所藏经卷。全藏分正、续两编,现已出版正编,共63册,前60册为汉文部分,后3册为古代民族文字部分。该藏以唐代《开元释教录》的体系为蓝本,主体部分以此编定。对于《开元释教录》没有涉及的内容,也一并收入,包括印度佛教原典的汉泽本、中国内地久失的中国僧人著述、反映敦煌地区佛教状况的著作,以及用梵文、吐蕃文、于闽文、回鹘文等语言书写的佛典等等。后部分内容很多都是近代首次发现,为历代大藏经中所不存,其中古代民族文字写本,更为本藏丯独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藏各经、卷、品后增多有详细的校勘记,除介绍写本的存佚情况外,还特别列出了与日本《大正藏》、《中华藏》的参见页码,使用十分方便。《敦煌藏》的出版,为研究佛教流传史、译经史、民族文化交流史、中国佛经史,乃至古代民族语言和汉语音韵学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三、《房山石经》(辽金刻经)

《房山石经》

《房山石经》由中国佛教协会编辑、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自1986年起陆续影印出版。房山石经保存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1956年至1958年,中圉佛教协会由赵朴初居士等直接领导,在此发掘、整理出石刻经版近15000块,计刻佛经1122部,3572卷,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文物。房山石经由隋末唐初僧人静琬发愿初刻,原意是在佛法遇难时充作经本。后代僧人秉志续刻,一直延续到清代康熙年间,跨逾千年,其中以盛唐、辽、金时期所刻最多。房山石经所刻内容基本是译本佛经,所用底本主要有二,均十分珍贵。一是唐开元18年(公元730年)玄宗所赐的译经写本4000余卷,为当时官方正本。盛唐至辽初刻经的均以此为底,所成皆为巨型大碑。二是《契丹藏》,是辽金时代的刻经底本,形式为小型石碑,《契丹藏》的一版,即刻石的一面,其行数,字数均一致。由于《契丹藏》全藏已佚,故这一部分价值尤高,目前正在出版的房山石经亦即此部,称为“辽金刻经”,这实际相当于《契丹藏》的复刻本,全经229帙,分装22册。计划辽金刻经出齐后,再编印隋唐辽初刻经及记述文字,最终形成一部55册的丛书。

四、《乾隆版大戒经》

简称《清藏》,又名《龙藏》,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1987年,文物出版社重印。全藏收经1675部,7240卷,分作724函。千字文函号自“天”至“机”。清世宗雍正11年(公元1733年)在北京贤良寺设藏经馆,13年开雕,清高宗乾隆3年(公元1738年)完成。刻成后印数极少,较为稀珍。刊刻板片79036块,历经两个半世纪保存基本完好,是我国历代木刻藏经中唯一尚存的板片。

五、《丹珠尔》

中圉民族图书馆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出版c丹珠尔与甘珠尔并列为藏文大藏经的主体,丹珠尔为论疏部分,甘珠尔为经、律部分。此次影印所据原本是清乾隆年间颇罗鼎·索朗多杰执掌西丯藏政务时主持编成的一金汁写本。此金汁写本以琼结县王宫所藏善本为基础,又搜集夏鲁寺、乃宁寺、白居寺、达垅寺、热振寺、止贡寺、岗希寺等地的要典,去重补缺,精心校勘,认真抄写而成,是《丹珠尔》写本中的上品,全本辑为225函,写成后一直供奉在甘丹寺宗喀巴大师灵塔前,鲜为外界所知。此次出版用照相胶印方式,合订为100册。

六、《南传大藏经》

巴利文大藏经在世界上已有10多种文字的译本,但汉译只有零星单品。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自1992年起,筹措《南传大藏经》的汉文编译工作,由南京金陵刻经处出版。此次编译遵循达、信、雅的原则,忠实原典,尊重直译,源自巴利,如同巴利,译经如经,通达明白。1993年已出版由邓殿臣、威马莱拉坦尼合译的《长老尼偈》,作为填补空白之译作,出版后反映良好,尤为佛界所欢迎。

1、《敦煌学大辞典》

国内外第一次以工具书形式反映敦煌学研究成就的大型专科辞典,中国2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与编写,共收词900余条,总字数约200万字,插图700余幅,对敦煌学所涉及的众多学科,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2、《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带走的敦煌遗书数量没有斯坦因多,但他进洞数周,“翻阅了每一张纸片”,所得7000余件皆为精华,文本、考古价值最高。去年,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终于“回家”,5300余件以数字资源登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距离1908年它们被带出敦煌,正好110年。

3、《敦煌变文选注》

敦煌汉文卷子中,许多人们前所未闻的变文、曲子词、白话诗等,使研究者大开眼界,改变了对中国文学史的认识。其中尤以变文最先引起中外研究者的广泛注意。郑振铎说过: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的中国文书里,最重要的要算“变文”了。

在它没被发现前,我们简直不知道“平话”怎么会突然在宋代产生?“诸宫调”的来历是怎样的重要问题,这些都一度成为疑案而难有确定的答案。

4、《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成名作,以社会学的观点,根据汉籍、印度经文、敦煌和其他西域文书,分析了从南北朝到五代期间的中国寺院经济。

比如,唐代实行度牒制度,持有祠部所颁发的度牒的道士方为正名,享有免除差徭、赋税、兵役的特权,而且籍隶宗正寺,享受皇室宗亲的待遇。所以,出家当道士在唐代很时髦,这也导致了国家为维持官方教团而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5、《归义军史研究》

近20年后再版,足以证明这部敦煌学入门书的畅销。作者重点探讨了归义军的政治史和对外关系史,对九世纪后中期至十一世纪前期将近200年的晚唐、五代、宋初的西北地区历史作了深入的研究。这位北大历史系教授2001年出版的《敦煌学十八讲》,也是敦煌学的入门读物。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

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这期敦煌文化带我们一起来了解敦煌文化的价值。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可能感兴趣》》巴蜀文化的标志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早在1944年国民政府就在此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是中国文物保护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体系而且不曾间断的保护、研究工作。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

 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旅游资源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没有相对较强大的工业。这在全国县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因为敦煌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

该馆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展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即第17窟)文书。

第二部分重点展出:汉、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是石碑、石塔、陶盒、陶鼎、镇墓兽、莲花砖、麒麟砖等。其中麒麟砖最为罕见。这是一种高浮雕阳刻,麒麟四蹄凌空,犹如奔腾的骏马昂首嘶鸣。

第三部分重点展出:丝绸锦缎、绢、纱、罗等实物,给丝绸之路提供了充分的实物和参证。另外,还展出了汉简以及铁、铜工具和兵器,为研究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中,敦煌历史文物展室2个,展出本地出土收集的珍贵文物2000多件,时代自原始社会至清末,包括各种陶器、写经、货币、石磨、木哭器、砖瓦、铜器、丝绸、珠玉等;汉代长城展以介绍在敦煌境内的汉长城遗址为主,陈列出土的汉简、麻纸、大麦、谷子,烽火台使用的大炬、小炬实物以及汉长城遗址模型;名人书画展室,以敦煌之名人、书画家所留墨迹为主。其中有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珍贵的古代地理、气象、军事写本等,都是镇馆之宝。

王圆箓是谁?没听说过吧,他是一个道士,一个小人物,名不见经传。如果说起敦煌藏经洞,许多人就应该听说过了。如果说起敦煌藏经洞中那些被外国人骗买走的经卷,也有更多人应该听说过了。王圆箓就是那个卖敦煌藏经洞中的经卷给外国人的那个人。这下,你应该知道了吧?

听到这一介绍,相信许多人心中一定会升起一股无名之火,忍不住要大骂这个小人物,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轻易地卖给了外国人。甚至,有人想将他推上历史的审判台,对他的罪行进行庄严的审判,让他对自己的罪行负责,为整个民族的屈辱负责。

王圆箓

当王圆箓听到这些指控的时候,他会是什么反应呢?看看他留下的那张照片,瘦瘦的,黑黑的,小个子,目光呆滞,穿着脏兮兮的道袍,一点不起眼。他就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的缩影。当历史的回音传到他的耳畔时,他那种茫然不解的目光,他那种不知所措的态度,会让你的心禁不住收紧。他会问,我做错什么了?因为,那个时代的他,还没有清晰的国家意识、明确的民族观念。当你问他为什么不好好保护那些古老经卷的时候,他会说,我已经尽了我的力了。

下面,我们看一看王道士做了一些什么。

1900年5月25日,王道士与所雇敦煌贫士杨某发现莫高窟藏经洞,里面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自从发现藏经洞后,王道士就向当时的敦煌县令报告,希望引起重视。那位县令不学无术,把王道士带来的两卷经文视为废纸。1902年,又来了一位敦煌县令,王道士又去报告,那位县令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王道士仍不甘心,他又去肃州(酒泉)向当时的道台廷栋报告,那位道台也没有重视此事。1904年,当时的省里下令将经卷就地保存。仅此而已。王道士无奈之下,给清王朝写了秘报信,也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王道士有些灰心了。

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来到敦煌莫高窟,他通过与王道士深入交谈,骗得了王道士的信任,最后用四块马蹄银(重二百两)骗买了写卷、印本、古籍共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共五箱。交易是“正大光明”的吗?当然不是。有斯坦因回忆录中的记载为证。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来到敦煌莫高窟,以白银五百两骗买了写本、印本、经卷、文书、佛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

当斯坦因把敦煌经卷宣传于全世界时,清朝的官员们才懂得了这些经卷的重要价值。1910年,清朝学部令甘肃藩司将剩余经卷运京保管,但是,那些清朝官员们不是考虑如何保护好这些文物,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经卷流失严重。王道士也私藏了若干经卷。

王道士为什么要私藏呢?《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记录了王道士对他说的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收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这是斯坦因于1914年第二次来到敦煌莫高窟时听到的话。这一次,他用白银五百两骗买了经卷五百七十余件。此外,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来到敦煌莫高窟,用白银三百五十两骗买了经卷四百余卷。

看了以上这些介绍,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还能再把王道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审判他吗?还能再骂他愚昧无知吗?他的确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他没有做成功。假如王道士没有把那些经卷卖给外国人,那些经卷又会怎么样呢?余秋雨在《道士塔》一文中讲道:但当时,藏经洞文物不是也有一批进京的吗?其情景是,没有木箱,只用席子捆扎,沿途官员缙绅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有些官员还把大车赶进自己的院子里精挑细选,择优**;怕到京后点数不符,便把长卷撕成几个短卷来凑数搪塞。

在那个时代之下,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能够做什么呢?能够做到什么呢?王道士为了修缮莫高窟,不仅卖了大量的敦煌经卷,而且破坏了大量的精美壁画。虽然他愚昧无知,虽然他的初心是为了修缮莫高窟而筹措经费,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他出卖敦煌经卷的合理理由。他无疑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可是,他承担得了这个历史责任吗?

那些被王道士卖掉的流失到海外的敦煌经卷,已经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痛。当我们赶到外国的博物馆,透过厚厚的玻璃去仔细阅读那些古老的经卷时,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机体流出的暗红色血液。

这些经卷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归结起来,就是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力的衰退、国家的落后,受尽外国列强的欺负与凌辱,不仅保护不了自己的国民,也保护不了自己国家的财富,当然也保护不了那些文物,那些古老的经卷。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终于再也不受外国列强的欺负了。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老文物,受到了很好地保护。身在敦煌莫高窟的那些古老经卷正在众多中华儿女的保护与研究中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些古老经卷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将再次惊艳世界。人们将从那里得以审视世界几大古老文明在历史上的相会与融合。

这一些,那个时代的王圆箓是无法理解的、无法认识的,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对于他,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经卷流失的责任,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整个时代的、整个国家的。

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再也不会让历史重演。

7ru7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出发啦! 敦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