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奥义的媒体评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庄子奥义的媒体评论,第1张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於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谐,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陈寅格《冯友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书摘插图

弁言战国纪年,错讹无穷

研究战国诸子思想,必先了解诸子共处的战国时代。进而了解诸子之母邦,诸子之个人生平及其思想源流,乃至师友、论敌之母邦,师友、论敌之生平及其思想源流。

秦灭六国之后,尽焚六国史书。司马迁著《史记》时,战国史仅有依据《秦纪》的秦国纪年基本无误,六国纪年只能据《秦纪》推断。除了周室纪年、楚国纪年也基本无误外,其余五国纪年纪事错讹无穷。司马迁排比魏、齐、赵、韩、燕五国纪年纪事时,有时改了《魏世家》,却忘了与《赵世家》、《韩世家》统一,导致五国《世家》互相冲突。有时统一了《齐世家》、《燕世家》,却忘了与《六国表》统一,导致五国《世家》与《六国表》成为错进错出、难以兼容的两个系统。由于牵一发必动全局,司马迁甚至会根据错误排定的五国纪年,把周、秦、楚的正确纪年纪事改为错误纪年纪事。

这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本该在西晋太康年间汲冢出土魏国编年史《竹书纪年》之后迎刃而解,可惜此书又于两宋间亡佚。尽管亡佚前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已依据《竹书纪年》对《史记》的战国纪年稍加厘正,但一来厘正极不完备,二来《竹书纪年》止于“今王(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因此战国史至今一团乱麻。虽经诸多学者殚精竭虑的考订勘误,如陈梦家《六国纪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等,至今仍多异说。《辞海》所附《战国纪年表》,既代表学界主流观点,又进一步影响学界主流观点;参考综合了差别极大、均有错讹的各家系统,遂成错讹之集成。《辞海》1999版的《战国纪年表》,对1979版做了一些改动,然而有时纠正了前者之错,有时反将原本不错者改错,有时两者相同而皆错,有时两者相异而皆错。

战国纪年的错讹,使系于战国纪年的诸子生平也扑朔迷离,进而导致诸子学说研究也陷入困境。不少治庄者都用错讹的纪年纪事证明其臆测,由于因果颠倒,师承失序,敌友不分,其所阐释的庄学义理距庄学真义甚远。专治其他诸子者亦然。多数治庄者回避了纪年纪事错讹淆乱的莫大难题,在不了解庄子生平及其学说背景、著书隐曲的情况下,望文生义地妄解臆说,导致庄子与其时代完全脱钩,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而上学。

我为了读懂《庄子》而研究战国史及诸子学二十五年,对任何疑难都不敢回避,稍欠把握就不敢动笔。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理顺了战国时代十九个主要诸侯国的纪年,重点理顺了不属“战国七雄”但研究《庄子》无法回避的宋国史和中山国史。我考定的战国纪年,与学界主流观点差别极大详见拙著《战国纪年厘正》,江苏文艺出版社即出。。

研究庄学,必先了解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弄清庄子为何要这么写,究竟在说什么。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

前369年,宋辟公(前380-前340在位)十二年,庄周生于宋国蒙城,今安徽蒙城《史记》仅说庄子是“蒙人”。高诱《吕览·必己》注、《淮南子·修务训》注均曰:

“庄子名周,宋之蒙人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皇甫谧《高士传》同。。

前340年,庄子三十岁,宋辟公卒,谥桓侯。其子剔成(前340-前338在位)继位,同年改元。

前338年,庄子三十二岁,宋君剔成之弟宋君偃逐兄篡位,翌年改元。剔成奔齐,无谥。

前328年,庄子四十二岁,宋君偃继齐、魏之后,成为第三个称王的战国诸侯。称王前在位十年,称王后在位四十二年,总计在位五十二年(前337-前286)。《史记·宋世家》误为四十七年(前332-前286),《史记·六国表》误为四十三年(前328-前286)。

宋王偃是中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暴君,《吕览·*辞》记其邪恶残暴:

宋王谓其相唐鞅曰: “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

“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何,宋君杀唐鞅参阅拙著《寓言的密码》二十九章“言论是否永远无罪--唐鞅招杀”。。

《史记·宋世家》记其因残暴荒*而国灭身死:

君偃十一年(案:

误后一年。当为十年称王,翌年改元),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

“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告齐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年(案: 误少五年),齐愍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宋王偃向齐、魏两强挑战,由盛转衰的魏国已无力惩戒,魏在齐、秦东西夹击之下,自保不暇,而且未能保住其属国中山。齐国却不肯坐视,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宋王偃出奔魏,卒于魏之温城参见《史记·魏世家》魏昭王十年。,谥康王。

齐之灭宋,得魏、楚出兵相助,故魏、楚得以瓜分宋地。庄子于宋灭之年物化,死后故邑蒙城归楚。因而后世有异说,误传庄子为楚人,成为进窥庄学奥义的一大障碍。

从三十二岁到八十四岁,庄子在宋康王暴政阴影之下,生活了整整五十二年。宋康王是宋国史唯一之王。《庄子》乃至一切古籍所称“宋君偃”、“宋王偃”、“宋偃王”、“宋康王”、“宋王”,均指同一暴君。研究庄学,不能不了解暴君宋康王,更不能不了解庄子的特殊著书方式,与宋康王之残暴有莫大关系。

庄子著书,既要避免母邦暴君宋康王诛杀其身并剿灭其书,又要预防后世暴君剿灭其书,不得不支离其言,晦藏其旨。因此《人间世》曰: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德充符》曰: “游于羿之彀中,然而不中者,命也。”《大宗师》曰:

“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

宋康王是第三个称王的战国诸侯,仅次于齐、魏两雄,而早于秦、赵、韩、燕四雄。

东周诸侯称王,楚、吴、越最早,都在春秋时代,均非中原诸侯。入春秋(前770-前482)后,周室积弱渐衰,中原诸侯仍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仅限争霸,不敢称王。霸主无不率领附从诸侯“尊王攘夷”。以田齐篡姜齐(前481)为标志,历史进入战国(前481-前221)。

春秋末期,晋之六卿争长,直至魏、赵、韩三家分晋。战国首年(前481),田成子弑齐简公,田齐遂篡姜齐。孔子请求鲁哀公征伐未果,两年后去世。入战国后,周室益衰。前403年,周威烈王(前435-前402在位)不得不承认三家分晋的既成事实,正式册封魏、赵、韩为诸侯。前380年,周安王(前401-前376在位)应魏武侯之请,又不得不承认田齐篡姜齐的既成事实,正式册封田齐为诸侯。从此周室仅存象征性权威,中原诸侯才先后称王,打破“王天下”格局。

战国初期,魏文侯(前446-前397在位)率先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又任用鲁人吴起、中山人乐羊为将,拓展疆土。前408年至前406年,担任魏将的中山人乐羊,伐灭母邦中山国。魏之国威大振,史称“强魏”。魏虽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但未敢称王。

随后楚悼王(前401-前381在位)任用魏文侯死后遭魏武侯(前396-前371在位)排斥、自魏至楚的鲁人吴起为相,实行变法。称霸南蛮,史称“强楚”。楚自春秋以来,继续称王中原之南。

随后秦孝公(前361-前338在位)任用被魏惠王轻视、自魏至秦的卫人公孙鞅为相,实行变法。称霸西戎,史称“暴秦”。秦虽称霸中原之西,但未敢称王。

魏惠王(前370-前319在位)继其祖魏文侯、其父魏武侯之后,继续为中原最强,起初格于“王天下”的中原固有格局,仍未敢称王。

前353年齐、魏桂陵之战,齐初胜中原最强之魏。齐威王(前357-前320在位)遂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王。其后齐、魏形成均势,继续争霸中原。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齐再胜魏。从此齐强于魏,成为秦与诸侯共谋弱之的中原最强国。前340年,秦相公孙鞅领兵攻魏,因功封于陕西商州商洛县,史称“商鞅”。

魏惠王被齐、秦两强东西夹攻而无力反击,马陵之战后任用主张与齐和解的宋人惠施为相,并于前335年成为继齐之后第二个称王的中原诸侯,翌年(前334)改元。魏惠王与齐威王在齐地徐州会盟,由魏相惠施、齐相田婴共同主持,相互承认称王事实,史称“徐州相王”。周天子的象征性权威,从此也荡然无存。

宋君偃称王之年(前328),秦惠王(前337-前311在位)任用魏人张仪为相,第四年(前325)称王,翌年(前324)更元。秦惠王称王后二年(前323),曾与张仪在秦国争事秦惠王失利的韩人公孙衍,与魏相惠施结为死党,共同游说魏惠王建立中原诸侯“合纵”联盟,与齐、秦两强抗衡。魏惠王遂主持了赵、燕、中山称王,与秦惠王同年称王的韩宣惠王也应邀与会,五国相互承认称王事实,史称“五国相王”。《史记·鲁世家》日:“景公二十九年(前323)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五国相王”是最后的一次性“王”号大派送。“王”号通货膨胀,导致极度贬值。此后再无诸侯称“王”,已成强魏附庸的卫从未称“王”。

前353年齐在中原率先称王之年,庄子十七岁。前323年六国皆称王之年,庄子四十七岁。三十年里,庄子亲历“王天下”分崩离析的完整过程,身处“礼崩乐坏”的极度乱世。庄子母邦,摊到了残暴至极又在位甚久的宋康王。庄子本人,抽到了毕生与之共始终的下下签。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

战国诸侯称王,有两国不在“战国七雄”之列:中山与宋。因此汉人刘向编定的《战国策》,除了为七雄各开专章,另有《中山策》、《宋卫策》两章。

齐威王对老牌霸主魏国继齐之后称王尚能容忍,对宋继齐、魏之后称王却难以容忍,而对中山在“五国相王”中称王更为震怒。《战国策·中山策》日:“中山与燕、赵为王,齐(威王)比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日:‘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

赵武灵王对中山称王的愤怒远甚于齐威王。因为前475年,赵襄子伐灭古之代国,但代国与赵国南部本土中隔古之中山国,无法并入版图,代郡遂成赵国的北部殖民地。前406年,魏文侯伐灭古之中山国,但中山与魏国南部本土中隔赵国,无法并入版图,遂封幼子魏挚于中山,中山遂成魏国的北部殖民地。代郡、中山、赵国、魏国,由北至南交错。魏无力灭赵联结版图,赵蓄意灭中山打通版图。

魏属中山国从未被周室正式册封为诸侯,却凭借与魏同宗,在“五国相王”中直升为“王”。魏惠王组建“合纵”联盟,同时魏氏一宗两王,风头重新盖过强齐。齐威王不承认中山称王,仅是对强魏的象征性敲山震虎,但因五国结盟,并未征伐中山。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即位两年之后,被迫参与“五国相王”。由于中山横亘赵国腹心而不愿与中山结盟,同时拒绝使用“王”号。《史记·赵世家》日:“五国相王,赵(武灵王)独否,日:‘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日‘君’。”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实行“胡服骑射”变法,开始征伐“盟国”中山。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禅位年仅十二岁的嫡长子赵惠文王赵何(前298-前296在位),自号“主父”,亲自领兵于赵惠文王三年(前296)伐灭中山,国威大振。继战国初期之强魏、战国中期之强齐之后,成为战国后期的中原最强国,史称“强赵”。

魏属中山国唯一之王,是魏属中山开国之君魏挚(魏文侯幼子、魏武侯幼弟)之子,魏惠王堂弟,其名不详。庄子学派重要人物魏牟,是中山王之子,魏挚之孙;魏武侯族孙,魏文侯曾孙,魏惠王堂侄,魏襄王族弟。赵武灵王于魏襄王十六年伐灭中山,魏惠王早已死去,“合纵”诸侯勾心斗角,魏又渐衰,魏襄王未能保住同宗别封,且于同年死去。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

前481年田齐篡姜齐,在格于“王天下”旧格局的中原,因名不正言不顺而遭到中原诸侯、诸子鄙视。直到齐威王击败强魏成为战国中期中原最强国,诸侯、诸子才不得不仰视齐国。痛恨“乱臣贼子”的大儒孟子、苟子,均先后游仕孔子力主征伐的田齐,成为稷下学宫的客卿。孟子任列大夫,苟子三为祭酒。但庄子终生未履紧邻宋国的齐地,痛诋田齐为僭窃“仁义”的窃国“大盗”。齐威王死后四年(前316),崇信儒家长期鼓吹的“尧舜禅让”的燕王哙(前320-316在位),禅位燕相子之(前315-前314在位)。三年后燕国大乱,当时游仕齐国且“言必称尧舜”的孟子,竟然怂恿齐宣王(前319-前301在位)趁机伐燕。齐之伐燕,导致燕王哙死,子之逃亡,燕国两年(前313-前312)无君,几乎灭国。“合纵”诸侯共谋伐齐救燕,齐才被迫撤兵。赵武灵王派赵将乐池领兵,护送在韩国做质子的燕公子职回国继位,是为燕昭王(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为复齐仇,准备了整整二十八年,筑黄金台招贤,魏人乐毅、周人苏秦、齐人邹衍等列国士人纷纷往燕担任客卿。苏秦为报燕昭王厚恩,请缨出使齐国行使反间,信誓旦旦对齐愍王(前300-前284在位)保证燕永不反齐,骗得信任并获重用,遂留齐担任客卿,竭力怂恿齐愍王伐宋,为燕创造复仇机会。

宋康王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拓地三百里,久与齐、魏、楚为敌。齐国伐宋,魏、楚出兵相助。秦国坐山观虎斗,希望中原最强的齐国,因伐宋而师劳国疲。为了促成齐愍王伐宋,前288年秦昭王用秦相魏冉(封穰侯)之策,与齐愍王互尊为“东帝”、“西帝”。然而迫于诸侯压力,月余即各自撤销“帝”号。宋为商朝后裔,作为周朝同宗后裔或周朝功臣后裔的各大诸侯,均未救援,坐视其亡。前286年齐灭宋后,秦国立刻改变战略。其余诸国担心齐国坐大,进而危及自身,遂共谋弱齐。

齐灭宋两年之后的前284年,担任燕将的魏人乐毅(为魏伐灭母邦的中山人乐羊后裔)率六国联军攻齐。六国兵至,齐愍王始悟苏秦为燕谋齐,遂车裂苏秦,出逃至莒,被楚将淖齿杀死。乐毅占领齐大半国土六年,导致齐六年(前283-前278)无君,几乎灭国。前279年燕昭王卒,继位的燕惠王(前278-前272在位)为储君时与乐毅有隙,遂命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从齐逃亡至赵。前278年,齐将田单在孤城即墨以火牛阵反攻,收复失地,扶佐齐襄王(前279-前265实际在位)复国。然而强齐从此一蹶不振,无力再与暴秦抗衡,强赵遂被推上了抗秦最前线。

……

楼下说得对,

水经注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水经注》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概括得最为贴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坡湖、堤、塘、堰、堨、覩、墱、坨、水门、石逗等。还记有大批屯田、耕作制度等资料。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所记矿物有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能源矿物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兵要地理方面,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役都生动说明了利用地形的重要性。

除了丰富的地理内容外,还有许多学科方面的材料。诸如书中所记各类地名约在2万处上下,其中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余处,各种陵墓260余处,寺院26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可见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如此丰富的内容,其价值自不待言。这里仅就历史地理方面来说,就有取之不尽的功效,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末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水经注》原有40卷,宋初已缺5卷,后人将其所余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由于迭经传抄翻刻,错简夺伪十分严重,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订正了经注混淆500余处,使经注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有的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和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为今后研究利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

戴震校勘《水经注》,删去妄增之字 一个多个 ,改正错讹三千多处,补葺阙佚两千多处,足见功夫之深,如段玉裁所说:“凡故训、音声、算数、天文、地理、制度、名物、人事之善恶是非,以及阴阳、气化、道德、性命,莫不究乎其实。”

——《戴震全书》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就力之所及,搜集了有关水道的记载和他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所注,对《水经》中的记载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叙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旧闻都可以得到考证。单以兵要地理资料一项而言,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例都生动地说明了熟谙地理,利用地形,争夺桥梁、险道、仓储的重要性。《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

等等……楼主,

上下五千年是不是?

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故通常说“上下五千年”就是指代整个中国历史。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简易叙述中国历史的书籍,从中国传统的史前传说至明清时期,前后四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此书有助于历史兴趣爱好者粗线条了解中国历史,串联历史梗概。

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是描述世界各国历来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的书籍。

中华上下五千年

作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 林汉达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编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但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人道主义学说,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所,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

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

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

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王序

自序

第一章 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的含义

二:文献学的研究范围

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

一:甲骨

二:金

(一) 礼器

(二) 乐器

(三) 兵器

(四) 农器

(五) 度量衡

(六) 钱币

(七) 符玺

(八) 日用器

三:石

(一) 碣

(二) 摩崖

(三) 碑

四:竹木

五:帛

六:莎草纸

七:羊皮纸

八:贝叶

九:纸

(一) 造纸术的发明

(二) 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

1 卷子

2 经折装

3 蝴蝶装

4 包背装

5 线装

第三章 文献的形成及流布

一:文献的形成

(一) 著

(二) 述

(三) 编

(四) 译

1 佛经翻译

2 学术翻译

3 文学翻译

二:文献的流布

(一) 讲唱

(二) 镌刻

(三) 抄写

(四) 印刷

(五) 摄影

(六) 扫描、微机输入。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一:历代官府藏书及其散佚

(一) 历代官府文献的收藏概况

(二) 历代文献的大量散佚

1 秦始皇焚书

2 西汉末年战乱

3 东汉末年战乱

4 西晋末年惠怀之乱

5 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6 隋末唐初

7 安史之乱

8 黄巢起义

9 靖康之难

10 李自成起义

11 乾隆禁毁

12 嘉庆宫火

13 太平天国起义

14 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

15 庚子事变

16 日本侵华战争

17 文化大革命

二:历代藏书家之兴替

(一) 周秦私家藏书概况

(二) 汉魏晋南北朝的私人藏书

(三) 唐宋私家藏书

(四) 元明私家藏书

(五) 清代著名藏书家(上)

(六) 清代著名藏书家(下)

(七) 近代著名藏书家

第五章:文献的版本

一:版本释义

古代写作板本,指一种书籍的多种出版形式。

二:版本类型

(一) 写本

1 手稿本

2 清稿本

3 抄稿本

4 影钞本

5 抄本

(二) 刻本

(三) 套印本

(四) 饾版本与拱花印本

(五) 活字本

(六) 石印本

(七) 珂罗版印本

(八) 批校本、题跋本

三:善本的界义

(一) 善本的两层含义

(二) 四部要籍之精校精注本

四:版本的鉴定

(一) 明确撰写年代

(二) 细读前后序跋

(三) 验牌记

(四) 查避讳

(五) 考刻工

(六) 核校阅人时代

(七) 看字体

(八) 看版式

(九) 看纸张

(十) 看装潢

(十一) 查藏印

(十二) 类比法

(十三) 查著录

(十四) 求旁证

(十五) 对书影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一:文献讹误的类型及校勘的目的

(一) 文献错讹的类型

1 讹

2 脱

3 衍

4 倒

文字颠倒。

5 错乱

(二) 校勘的目的

二:校勘应具备什么条件

(一) 主观条件

(二) 广求异本

(三) 广求相关资料

(四) 精研所校之书

三:校书的主要方法

(一) 对校法

(二) 它校法

(三) 本校法

(四) 综合考证法

四:校勘成果的处理及校勘记的写法

五:校书的态度:多闻阙疑

第七章 文献目录

一: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

二:古籍的分类

三:目录的主要内容

(一) 书名

1 古书的命名方式

(1) 以通称为书名

(2) 取书中一二字为书名

(3) 以性命为书名

(4) 以朝代为书名

(5) 以时间为书名

(6) 以地点为书名

(7) 以隐括内容为书名

2 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

(1) 同书异名

(2) 异书同名

(二) 篇卷

(三) 撰人及朝代

1 关于撰人的朝代

2 关于撰人

(四) 版本

(五) 提要

(六) 大小序

四:目录的类型

(一) 公藏目录

(二) 私藏目录

(三) 史志目录

(四) 专科目录

1 经学目录

2 小学目录

3 史部目录

4 子部目录

5 集部目录

(五) 特种目录

1 举要目录

2 丛书目录

3 知见目录

4 眼经目录

5 禁毁目录

6 版本目录

7 辨伪目录

8 其他

第八章 文献的辑佚与辨伪

一:辑佚

(一) 古书亡佚之多及其原因

(二) 前人辑佚的成绩

(三) 辑佚的方法

二:辨伪

(一) 什么叫伪书

(二) 作伪的动机

1 传道

2 射利

3 炫名

4 争胜

5 逃禁

6 避嫌

(三) 作伪的主要手段

1 作者假托他人

2 后人改题著者

3 割去序跋

4 伪撰序跋

5 沿袭旧名而作新书

6 节采某书更易新名

7 缀合群书造为新编

8 变乱旧例以充新编

9 自著自注

10 书以篆籀而充古本

11 以假掺真窜乱旧帙

(四) 我国辨伪的历史

我国辨伪历史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

(五) 辨识伪书的方法

1 从授受源流上辨伪

2 从被依托的人辨伪

3 从首先传出该书的人辨伪

4 从该书与作者行事的矛盾辨伪

5 据当世人的揭发辨伪

6 从文本上辨伪

7 从文章风格辨伪

8 从特殊词语的起源辨伪

9 从声韵系统和时代的矛盾辨伪

10 从因袭上辨伪

11 从称引上辨伪

12 从佚文上辨伪

13 从史实的先后辨伪

14 从称谓上辨伪

15 从制度上辨伪

16 从地理沿革上辨伪

17 从本书与作者的思想观点矛盾上辨伪

18 从被依托者的学术水平与本书矛盾辨伪

19 从被依托者的学术专长与本书矛盾辨伪

20 从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倒置辨伪

(六) 伪书的价值

1 伪书的史料价值

2 位数的文学价值

3 伪书的语言价值

4 伪书的思想价值

5 伪书的其他价值

第九章 类书与丛书

一:类书

(一) 何谓类书

(二) 类书的起源

(三) 类书的功用

1 查找史料

2 查找辞藻

3 校勘、考订古书

4 辑佚

(四) 类书举要

二:丛书

(一) 什么叫丛书

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

(二) 丛书的起源与功用

(三) 丛书举要

第十章 地方志与家谱

一:地方志

(一) 地方志的产生

(二) 历代地方志的数量

(三) 地方志的种类

1 总志

2 省志

3 府志

4 州志

5 厅志

6 县志

7 乡镇志

8 都邑志

9 卫所志

10 边关志

11 土司志

12 盐井志

13 专志

(四) 地方志的用途

二:家谱

(一) 家谱的起源与发展

(二) 家谱的内容

(三) 家谱的价值及存佚情况

1 家谱的价值

2 家谱的存佚情况

第十一章 总集与别集

一:总集

(一) 选集举要

(二) 全集举要

二:别集

(一) 别集的起源

(二) 别集的内容

(三) 别集的文献价值

第十二章 出土文献概述(上)

一:甲骨文文献

(一) 甲骨文的发现

(二) 甲骨文的发掘及出土数量

(三) 甲骨文资料的结集与考释》

(四) 甲骨文的文献价值

二:金文文献

(一) 金文的出土

(二) 金文文献的汇集及考释

(三) 金文文献的学术价值

第十三章 出土文献概述(下)

三:简帛文献

(一) 近世出土简帛文献概况

(二) 简帛文献的价值

四:石刻文献

(三) 石刻文献要籍

(四) 石刻文献的价值

五:其他出土文献

(一) 盟书

(二) 玺印

(三) 砖瓦文字

(四) 纸质出土文献

第十四章 敦煌文献概述

一:敦煌·敦煌石窟·莫高窟·藏经洞

(一) 敦煌

(二) 敦煌石窟

(三) 莫高窟

(四) 藏经洞

二:敦煌石室的发现及文献的流散

(一) 敦煌石室的发现

(二) 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和原因推测

(三) 敦煌遗书的流散

三:敦煌文献的目录

四:敦煌文献的汇编整理与刊行

五:敦煌文献的内容及价值

(一) 宗教文献

(二) 儒家经典

(三) 语言资料

(四) 史籍地志

(五) 子部图书

(六) 考古与艺术

(七) 文学作品

(八) 科技史料

时,在小篆以前写作“旹”,时的汉字演变如下:

拼音:shí,注音:ㄕˊ,部首:日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7画,五笔:JFY,仓颉:ADI

郑码:KDS,四角:64000,结构:左右,电码:2514,区位:4217,统一码:65F6

笔顺:丨フ一一一丨丶

释义: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3、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6、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9、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11、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12、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时速[shí sù] 

以小时为时间单位的速度。

2、时序[shí xù] 

季节变化的次序。

3、时式[shí shì] 

时新的式样(多指服装)。

4、时时[shí shí] 

常常。

5、此时[cǐ shí] 

这个时候。

《尔雅注疏》([晋]郭璞 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b064

书名:尔雅注疏

作者:[晋]郭璞 注

译者:王世伟 整理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1

页数:644

内容简介:

《尓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具有同义词典和百科词典的性质。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为《尓雅》作注者代不乏人,最著名的为晋代郭璞,流传至今。此后唐代陆德明《尓雅音义》,宋代邢昺《尓雅疏》,亦是阅读研究《尓雅》的重要文献,后被列为十三经注疏之一。《尓雅》流传年代久远,版本繁多,错讹亦很多。后世学者研究考订很有成果,尤以清代学者为著。此次整理出版以宋刊单注本、单疏本、宋刊《尓雅音义》三本合一,作为底本,校以他本,并吸收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断句标点亦在前人的基础上亦有所改进。本书整理者王世伟长期从事《尓雅》研究,有多部论文专著。此书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