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盘点一下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四大小说名家所著的武侠小说中的武学!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 无声无色剑招——昆仑派剑法中的绝招。必须两人同使,二人功力相若,内劲相同,当剑招使出,劲力恰恰相反,于是两柄长剑上所生荡激之力、破空之声,一齐相互抵消。故适于夜战,使对方难以听声辨器,不觉间即已白刃加身。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与班淑娴夫妇在少林寺英雄大会上败于张无忌之手,竟以此招偷袭正给鲜于通疗毒的无忌,无忌身有护体神功,趋避及时,这两把长剑便将鲜于通钉死地下。(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无双无对 宁氏一剑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夫人宁中则为帮助令狐冲制服田伯光的快刀,临时创出的一个剑招,势道凌厉,包含华山派内功、剑法的绝诣。岳不群赞为“无双无对 宁氏一剑”。在剑宗高手谋夺华山派掌门之位时,宁中则以此剑招逼退丛不弃。令狐冲无意中发现,这一剑暗合华山前辈的剑意,不过前辈的剑招更为朴实、有力。(见金庸《笑傲江湖》)
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衡山派一位高手所创武功,为衡山派三大绝技之一。这位高手以走江湖变戏法为生,竟将变戏法的本领渗入武功,变化古怪。刘正风为嵩山派高手所挟持时,曾使出此绝技,提起弟子尸身佯掷丁勉,突然间身子往斜里窜出,双手微举将尸身送到费彬胸前,乘费彬运力抵挡,顺手点中费彬的穴道。后来,莫大先生也曾假意与费彬口舌周旋,寒光陡闪,手中已多了一柄长剑,猛地反刺向费彬胸口,重演了这一疾如闪电、如梦如幻的衡山派绝技。(见金庸《笑傲江湖》)
夺命连环三仙剑华山派剑宗的绝技。三剑一气呵成。起始当头直劈;若对方斜身闪开,则圈转长剑,拦腰横削;如果对方还能避开,势必纵身从剑上跃过,则长剑反撩,疾刺对方后心。对方背后不生眼睛,势难躲避。当年玉女峰上大比剑,剑宗弟子以此剑法杀了好几名气宗好手。岳不群在少林寺与令狐冲比剑时,急不择招,竟也使出这种平时为他所鄙薄的剑宗绝技。(见金庸《笑傲江湖》)
冲灵剑法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和掌门人岳不群之女岳灵珊在瀑布中玩耍时所创,由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此剑法虽属小孩游戏,却是他俩青梅竹马的象征。在少林寺比剑时,岳不群故意使出冲灵剑法,暗示令狐冲弃剑认输即可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在五岳剑派并派大会上,令狐冲与岳灵珊比剑时,两人不知不觉使出冲灵剑法,共忆旧情。(见金庸《笑傲江湖》)
两仪剑法武当派两位高手积数十年之力所创,剑法中有阴有阳,亦刚亦柔。出招时,一人迟缓,一人迅捷,姿势虽不雅观,但剑招古朴浑厚,破绽之处实所罕见。斗到紧要处,一人长剑大开大阖、势道雄浑;一人疾趋疾退、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清虚、成高两位道长曾以此剑法刁难令狐冲,因不能阴阳混而为一,还是败在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之下。(见金庸《笑傲江湖》)
神门十三剑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所创。共有一十三记招数,每记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处,全是敌人手腕的神门穴。神门穴在手掌后瑞骨之端,敌人中剑后,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点力道。武当六侠殷梨亭用此剑轻而易举地使三江帮十余人撤下腕中之剑。(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独孤九剑独孤求败创立的无敌剑法。分为九个部分,即: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修习此剑,要旨在“悟”,虽一剑一式亦可变幻无穷,临敌之际将招数忘得越干净越好。传人有风清扬、令狐冲。令狐冲曾以独孤九剑击败田伯光,刺瞎十五名黑道高手的双目,赢过任我行、冲虚道长、岳不群、林平之。(见金庸《笑傲江湖》)
辟邪剑法莆田少林寺渡元禅师还俗后更名林远图,受《葵花宝典》启迪后创制七十二路辟邪剑法,打遍黑道无敌手,青城派长青子等白道好手也在他剑下输招。但修习此剑有一个前提,需挥剑自宫,因此林远图不希望后人修习。林震南的辟邪剑法未得真谛,所以功力低微。而岳不群自宫后修习辟邪剑法,武功大盛,击败左冷禅,夺得五岳派掌门。林平之自宫练成此剑法,杀死余沧海、木高峰。练成辟邪剑法后,身形飘忽,有如鬼魅,出手之奇,匪夷所思,但比起独孤九剑,辟邪剑法似乎稍逊一筹。(见金庸《笑傲江湖》)
邵发明全部pdf书籍下载
大镖师:镖师必读(邵发明)pdf
教你学发力(邵发明)pdf
断骨残筋秘技pdf
活神仙点穴绝技(邵发明)pdf
黑白两道九大绝招pdf
龙虎棍绝杀秘技(邵发明)pdf
千金秘(邵发明)pdf
沾衣闭穴阴手伤人法(邵发明)pdf
《邵发明-短刀神功》pdf
江湖打斗攻杀术(邵发明)pdf
desktopini
江湖杀手秘技(邵发明)pdf
江湖打斗杀手拳(邵发明)pdf
无绳之捆-神仙捆pdf
新野山武道(邵发明)pdf
江湖打斗三十六毒手(邵发明)pdf
邵发明龙虎棍之大金刚棍法pdf
武术应用学doc
大镖师:抗打神功(邵发明)pdf
江湖打斗绝命腿(邵发明)pdf
http://hibaiducom/%CC%EC%CF%C9%CA%C7%B7%F0/blog/item/83d9c8d901685d3111df9b86html
王培生先生不仅武艺高超,而且非常重视拳术的理论研究,在教学之余,努力探索武学之道,著书立说,决心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早在 1953年月日他就在传统吴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吴氏太极拳37式,于1958年正式出版。以后又创编了一套适合于老年人运动的太极十六式。他武功上乘、 彻悟拳理,把武术气功同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八卦以及生理学、心理学、医学贯通起来,熔为一炉而治之。他的拳论含有深奥的哲理,富有科学性。80年 代以来,他先后出版了10多部武学著作。其中英文版《吴氏太极拳》(曾维祺合著)在海外流传广泛、影响极大,已被美国宇航局列为宇航员的训练教材。他在 1985年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师培训班上主讲太极拳推手,编出的《太极功及推手精要》被指定为大学武术教师的进修教材。1987年出版的 《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一书精辟地阐明太极拳健身理论,详述太极拳套路之拆招和推手之要诀,将多年来人们没见过的太极拳技击之术公之于众,打破了太极 拳只能健身而不能防暴的误说,还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为太极拳正了名,引起了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总结多年经验,把气功与武术相结合而写成的《三才门乾坤戊 己功》被广大武林人士奉为珍宝。1989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时,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向各国朋友介绍中国武术气功大师的成就,其中就有王培生先生该书 中的武术内功“八桩”的功理、功法。王先生著作颇丰,他的《吴氏太极剑》、《吴氏太极枪》、《健身祛病小功法》、《八卦散手》等都是难得的武学精品。这 10种著作都制成音像制品正式出版。
王培生的武学著作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武术理论,并且有很多创新。比如,太极拳运动中眼神与意念的关系,以前的太极拳著作和老师的口述,都说眼神的方向 和意念的部位是一致的,王培生通过长期的实践纠正了这个说法,提出了“神意不同处”的概念。例如,踢脚时,眼看前手而意想后手,这样发出去的脚才会有力, 并且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王培生把中医经络学运用于太极拳运动中,继承并发扬武医结合的传统,独创“以意行气,按窍(穴位)运身”的理论,以此为太极内功要 义。他教吴氏太极拳,每一动作,甚至屈指、扣腕都要循经走穴。他是当代武坛把中医经络学应用于太极拳健身和技击的第一人。
霹雳世界武学等级最高,这是明显的高武世界,比较强的BOSS像天策真龙可以吸收星辰的力量化入体内,创龙图霸业,基本上当时可称枭雄的都被他打怂了,弃天帝这样的,真身的投影降临的时候,整个苦境都地震,弃天帝基本上把霹雳里面所有有名的侠客都打遍了,而且未尝一败,最后还是别人同归于尽毁了他的肉体才把他送回天界,可以说霹雳里面的武学,近乎神话,比如化光而行什么的,都十分接近神话的地步了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就是李小龙的武学理论。
李小龙的十大武学著作:
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各国出版发行的近2000种有关李小龙与截拳道的图书、画报、杂志中,仅有十部书为李小龙本人原著,这些书皆为美国原版,它们是:
1.《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1963年出版,介绍了中国武术流派概况、阴阳哲理、基本功训练,演示了“振藩拳法”的踢、打、摔、拿等,是李小龙生前所出唯一一本专集迄今再版2次,印刷20余次。
2.《咏春拳》(Wing Chun Kung—Fu)署名严镜海(李之高徒),1972年出版。介绍了咏春拳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四门挡法、小念头、封手攻击法等。香港出有李绍昌中译本《图解咏春拳》。
3.《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1975年出版。囊括李小龙、生平武学与哲学理论的精华,收录其大量武学笔记手稿,详论了截拳道技术体系、功防原则与武术哲学之终级目的。迄今印刷40余次,香港出有杜子心中文译本《李小龙——截拳道》。
4.《李小龙技击法·自卫术》(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 Techniques),1976年出版。
5.《李小龙技击法·基础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1977年出版。
6 《李小龙技击法·技法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spin Techniques),1977年出版。
7《李小龙技击法·高级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 Techniques),1977年出版。
以上四书(4—7)是根据李小龙1967年所拍大量实战动作照片整理而成,迄今印刷40余次。中国出版有钟海明、徐海潮将四书合而为一的中译本《李小龙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迄今也印刷了十余次。
8.《李小龙:猛龙语录》(Bruce Lee:Words of the Dragon),收录李小龙1964~1973年接受各种采访的谈话记录。
9.《李小龙:功夫之道》(Bruce Lee:Tao of Gung—Fu),介绍中国武术的特点与中国文化及截拳道中所包含的中国武术技法的起源与发展。
10.《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Jeet Kune Do),收录李小龙大量动作照、亲笔所绘动作图、所制定的训练课程计划等。
本文2023-08-06 22:48: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