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左右转简介
左右转为刺法术语。指针刺操作时的捻转方向。《针经指南·气血问答》:“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即右手持针,当大指向前、食指退后,称为左转或外转;大指向后,食指向前,称为右转或内转。后世根据捻转提出补泻手法多种。左右转参见捻转补泻:捻转补泻为针刺补泻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是运用左转右转等捻转动作以行补泻的一种方法。所谓左转,是指术者右手拇指前进,食指后退,针身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谓右转,是指术者右手拇指后退,食指前进,针身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般以左转顺阳为补法,右转逆阳为泻法。《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医学入门》:“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又有根据经脉走向不同而分左右转。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右转顺经为补;左转逆经为泻。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左转顺经为补;右转逆经为泻。《问对》:“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手之三阳,从手上走至头;手之三阴,从胸下走至手。捻针逆其经为迎,顺其经为随。”在《金针赋》《神应经》等书中还有按男女、左右侧、上下肢、阴阳经的不同而区分捻转补泻。
详见百科词条:左右转 [ 最后修订于2015/5/23 10:52:58 共48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有很多意思呀。
一声的时候
1内,里。
《论语》:“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 内心,心情。
《战国策》:”隐中不竭,臣之罪也。“
3 中间
4 正
《吕氏春秋》: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正,用心则不专。
5 一半
《战国策》: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
四声的时候
1 射中目标
《吕氏春秋》: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2符合
《管子》: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3 伤,中伤。
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与在泉的合称。在泉指客气中在位置上与司天相对之气。位当终之气,主管下半年的气候、物候等变化。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卯酉年为阳明燥金司天,则少阴君火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详见百科词条:在泉 [ 最后修订于2016/2/24 19:41:18 共1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一)汉代的注和唐宋的疏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口授传抄的错误,汉代人已不能完全读懂先秦古书,于是有人作注。汉注虽多是儒家的经书,注家思想也受儒家局限,但因时代距先秦较近,对字句的解释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同理,唐人不易读懂汉注,于是出现了新的注解方法“疏”(又叫“正义”),既解正文,又解注文。宋人也沿用这种方法。
(二)注疏的体例
后人把注疏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十三经注疏》。以《毛诗正义》为例,注疏的体例是:用双行小字排在正文下,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传”,“笺云”是汉郑玄的“笺”,圆圈以后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后是唐孔颖达的“疏”。疏的体例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 (一)汉唐人的注解
1内容:汉唐人注解重在训释字句,加注读音,也有通释大意的。唐代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重在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有的重在阐明哲学思想。
2范围:汉注从经书开始,后渐扩大。唐人除给经书作疏外,也注子书,还为汉代以后古书做笺注。
(二)宋人的注解
风格与汉唐大不相同,常利用注解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习称“六经注我”。
(三)清代的注解
1详尽可靠。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较深的研究,注解风格为之一变,重视从材料出发,方法也有进步,所作注解大都详尽可靠,因此称为“朴学”。但有的不免于烦琐。
2注重校勘。
[附]两个校勘术语:(1) “衍文”,指古书中误增的字。(2) “脱文”,指脱落的字。
四、旧注中常见的术语
(一)曰、为、谓之:用来释义或辨析同义词,相当于“叫做”。被释词在后。
(二)谓: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相当于“是指”、“是说”。被释词在前。
(三)貌、之貌:表明所解释的是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
(四)犹:用来说明是以同义词解释同义词,或用引申义释本义,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不完全相同,相当于“等于说”。
(五)之言、之为言:常用于声训。
(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用来注音(注释和被注释字不完全同音)。读为读曰:用本字说明假借字,注音兼释义;读若、读如:主要是注音,偶尔也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五 对待旧注的态度
了解旧注的局限;不抹煞古人,也不迷信古人。吸收其有价值的东西
“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总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词都放在“谓”的前面。“谓”这个术语,往往是在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使用,相当于现代汉语“指”。例如:
《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
《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无,黾勉求之。”毛传:“有谓富也,无谓贫也。”
“天”是个抽象的概念,在《柏舟》里专用来比喻“父”,故加“谓”字表明。
“有”“无”是两个宽泛的概念,使用“富”“贫”这两个具体概念去解释它们。又例如: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后生”概念比较特殊,故用比较一般的概念“少年”去解释。“美人”是通名,在《离骚》中实际上指楚怀王,所以用“谓”表明。
“谓”有时也用于串讲句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说(的是)”。例如: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郑笺:“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
本文2023-08-06 22:50: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