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到底是指六盘水,遵义,还是毕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夜郎到底是指六盘水,遵义,还是毕节?,第1张

差不多探寻古文明: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可乐,揭开千古之谜一角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可乐”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属性,荣获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神秘的柯洛倮姆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坟”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莕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庆(储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区的著名城市。贵州考古专家宋世坤研究员分析,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地区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

宋世坤说,可乐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何处是夜郎

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乐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由于夜郎王在这些城池都有过短时间居住,便成了后人争夜郎古国的理由。

梁太鹤说,从可乐“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说明可乐当时的繁荣,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处,疆域有多大,发掘才刚刚开始。目前除了可乐遗址外,在周边地区发掘的遗址中,还陆续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梁太鹤感慨地说,夜郎文化与周边发掘、研究成熟的巴蜀、滇、楚和南越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由于经费、人才紧缺等问题,使古夜郎文化的发掘、研究进展迟缓。

贵州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学家们因此殷切呼吁,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对夜郎历史文化发掘的力度,这不仅对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填补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

遵义是贵州的一个城市。遵义,简称“尊”,是贵州省地级市、副中心城市,是黔中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位于中国西南,贵州北部,南接贵阳,北接重庆,西接四川。西南地区是连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走廊,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凉爽湿润。全市辖3区7县2个民族自治县2个代管市1个新区。历史的发展古时候,人们在遵义地区繁衍生息。桐梓县盐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科学判定距今206-24万年。公元前8-5世纪左右的春秋时期,遵义市所辖地区先后或分别属于、巴、蜀、中华鳖、鲳鱼等国。战国时期,现在的遵义地区属于“夜郎国”。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设立犍为郡,郡治别县,即今遵义市区附近。丁原六年(前111年),夜郎设张克郡,作为一个州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名称消失了。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隋朝的朗州改名为亳州,管辖黔北大片地区。亳州这个名字从五代宋元到明末,历时962年。北宋末年,亳州人杨文贵献地入伙。南宋时期(1239年),它属于夏川四路之一的夔州路。袁是亳州宣传部的。明洪武五年(1372年),属四川省。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贵州首府。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复属四川成宣局。清朝康熙年间,废除了“军民”二字,直接称遵义府。今天遵义城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这两个府,部分地区属于石阡府和思南府。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

看这个名称,应该是明朝中后期,现在的贵州遵义地区彼时还属于四川布政司管辖,应该是刚刚完成改土归流,半独立半割据几百年的“自治区”播州宣慰司改为中央派驻官员的遵义军民府,下辖一州四县,其中遵义县下面就大溪里。明朝县以下基层行政区划实行里甲制,大溪是其中一里,大约位置是当时遵义县北部。具体哪里不清楚,建议查阅明清时期的遵义地方志,结合现在的小地名,并请熟悉地方历史的当地人咨询对照,或许可以查到。不过类似割据地区,归中央管辖后往往会在文化上思想上管理上去地方化,消灭不利统治的因素,包括改地名等措施,造成历史断层,文化传承消失很严重,估计民间记忆也严重断裂。尤其满清政权是此中高手,加之明清时期四川及云贵地区战乱不止,人口数度凋零,所以要精准核对今古地名很难。

遵义是贵州的一个城市。遵义,简称“尊”,是贵州省地级市、副中心城市,是黔中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位于中国西南,贵州北部,南接贵阳,北接重庆,西接四川。西南地区是连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走廊,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凉爽湿润。全市辖3区7县2个民族自治县2个代管市1个新区。历史的发展古时候,人们在遵义地区繁衍生息。桐梓县盐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科学判定距今206-24万年。公元前8-5世纪左右的春秋时期,遵义市所辖地区先后或分别属于、巴、蜀、中华鳖、鲳鱼等国。战国时期,现在的遵义地区属于“夜郎国”。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设立犍为郡,郡治别县,即今遵义市区附近。丁原六年(前111年),夜郎设张克郡,作为一个州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名称消失了。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隋朝的朗州改名为亳州,管辖黔北大片地区。亳州这个名字从五代宋元到明末,历时962年。北宋末年,亳州人杨文贵献地入伙。南宋时期(1239年),它属于夏川四路之一的夔州路。袁是亳州宣传部的。明洪武五年(1372年),属四川省。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贵州首府。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复属四川成宣局。清朝康熙年间,废除了“军民”二字,直接称遵义府。今天遵义城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这两个府,部分地区属于石阡府和思南府。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

遵义广泛分布有石灰岩,从此可以推断遵义地区曾经是海洋地区。因为石灰岩是一种沉积岩,一般形成于海洋。早在20多万年以前,贵州就有人类居住、活动。这是我国华南地区目前最早用火的地方。

遵义介绍

遵义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遵义属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区域,处于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重要中心区域。遵义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贵州面向川、渝交通枢纽位置和黔北交通、铁路、通信枢纽。遵义以生产国酒茅台、习酒、董酒而驰名中外,是贵州省着力打造的“名烟名酒名茶”基地,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

遵义市历史

1950年设遵义专区,专署驻遵义市,辖遵义市(由遵义县析置)及遵义(驻遵义市)、绥阳(驻洋川镇)、正安(驻凤仪镇)、道真(驻土溪场)、婺川(驻都濡镇)、凤冈(驻龙泉镇)、湄潭(驻义泉镇)、仁怀(驻中枢镇)、赤水、_水(驻东皇殿)、桐梓等11县。1951年撤销遵义市,并入遵义县。1952年复设遵义市。1955年遵义市改由省直辖。

1956年原镇远专区所属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遵义县由县城关迁驻南白镇,仁怀县由县城关迁驻茅台镇;遵义专区辖12县。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遵义市划归遵义专署领导;撤销遵义县,并入遵义市;撤销道真县,并入正安县;撤销凤冈、余庆2县,并入湄潭县;原属安顺专区的息烽县(驻永靖镇)划入遵义专区;辖1市、9县。

1959年,婺川县改名为务川县,_水县改名为习水县。1961年,恢复遵义(驻南白镇)、道真(驻玉溪镇)、凤冈(驻龙泉镇)、余庆(驻白泥镇)4县。1963年,原属贵阳市领导的开阳县划入遵义专区。1965年,将息烽、开阳2县划归安顺专区;遵义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遵义专区改称遵义地区,地区驻遵义市。辖遵义市及遵义(驻南白镇)、桐梓、绥阳(驻洋川镇)、正安(驻凤仪镇)、道真(驻玉溪镇)、务川(驻都濡镇)、凤冈(驻龙泉镇)、湄潭(驻义泉镇)、余庆(驻白泥镇)、仁怀(驻茅台镇)、赤水、习水(驻东皇镇)等12县。1971年仁怀县由茅台镇迁驻中枢镇(原仁怀县城)。

  遵义,着名的“遵义会议”就发生在这,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是历史文化古城,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文化艺术。下面一起来 贵州文化 中看看。

  沙滩文化

从明末至清末三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沙滩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其中有学者、诗人郑珍,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被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和“全才君子”的黎庶昌等着名人物,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

 长征文化

长征文化是遵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强渡乌江……红军给遵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遗址和遗迹。

 国酒文化

遵义是着名酒乡,名酒纷呈,酒厂林立。国酒、国家级名酒、国家优质酒、省级名酒、地方名优酒难以计数。由于荟萃了众多风格独特的高级优质酒以及遵义所蕴含的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1988年,被中国首届酒文化节评为5个中国酒文化名城之一。

 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指唐乾符3年(876年)至明万历29年(1601年)播州土司的传承文化。是以中国中世纪古军事城堡海龙囤及杨粲墓为主的包括养马城、云门囤、水牛城、永安庄、播州城、鹤鸣洞等遗迹、遗址,明万历28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后,土司文化沉寂了400年。

 建筑文化

我省第一个由私人投资修建的大型文化博物馆绥阳博雅苑,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博雅”取义为“博采文化瑰宝,雅取艺术精华”,是中国诗乡的人文新景观。

 诗乡文化

诗乡绥阳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古至今,诗人、艺术家、作家活跃文坛,名人辈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有20多人、300多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艺作品2万余篇,出版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书籍100多本。

 杂技文化

1976年4月,遵义市杂技团与贵州省、贵阳市杂技团联合组成“贵州省杂技代表队”,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杂技调演。1986年6月,遵义市杂技团组建“长征演出队”,沿红军当年长征路线演出,受到“老、少、边”区人民的好评。1971~1989年,遵义市杂技团演出4062场,观众3558万余人(次)。

 辣椒文化

绥阳朝天椒,早在唐朝中期就开始培育种植,到明万历29年,已作为商品正式上市交易。绥阳辣椒外观油亮、色泽红润、浓辣芬香、风味独特、品质超群誉满海内外,成为全国七大出口名椒之一,作为免检产品出口,多年来一直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绥阳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

 民族文化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茶文化

湄潭茶文化已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自秦汉以来就是当地居民的传统饮品,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着的《茶经》中对湄潭茶叶评价甚高,称“其味极佳”。湄潭建成了茶海公园、茶叶生态农庄,形成了除饮食之外,包括茶叶包装、茶具、茶馆、茶景观、茶诗词、茶歌、茶书画、茶摄影等集休闲、养性、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特色。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