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看书的故事500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鲁迅看书的故事500字,第1张

『壹』 鲁迅爱书的故事

是仿照阿累的 <<一面>>写一篇作文吗?

『贰』 鲁迅的读书故事300字

书香伴我行——名人故事之鲁迅(一)

同学们,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有爱因斯坦、爱迪生、安徒生、贝多芬、达尔文、牛顿其中我最喜欢鲁迅了!

鲁迅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也就是清朝光绪七年8月3日,鲁迅出生在绍兴城东昌坊口的新台门周家。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小鲁迅长得很健壮,圆圆的脸,矮墩墩,眉清目秀,用绍兴话来说,长得很“体面”。

鲁迅从小就喜欢读书,他的家境条件好,不愁吃穿,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还有有渊博的老师指点能够天天学到知识。尽管是这样,小鲁迅还是不知足,他常常用自己的压岁钱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

鲁迅的妈妈鲁瑞,1880年嫁到周家,一共生了5个孩子,其中他最喜欢鲁迅了。

鲁迅于1902年去日本留学,一开始在仙台学医园学医,希望以此增强国人的体质,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后来鲁迅发现国人有一种麻痹症、懒散的面貌,需要增强的并不是身体的素质,继而弃医从文,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的精神。

这就是我喜欢的名人,你们喜欢的名人是谁呢?

『叁』 鲁迅爱书的故事

张老汉已进入了耄耋之年,耳不聋眼不花,仍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走路一阵风,丝毫看不出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自老伴去世以后,就自己一个人过,三个饱一个倒。儿子、闺女家哪都不去,用张老汉的话说“这样自在”

张老汉年轻时是个木匠,手艺相当不错,前村后屯无人不知晓张老汉的活计。不用画图纸,你只要把你想要的形状、款式说一遍,保准做出来的东西比你想象的还要完美。可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人在做家具了,都买现成的。慢慢地张老汉也就“下岗”了。不过有时乡亲们也会把他请去给改改这、修修那。张老汉是有请必去,乡亲们都不白用他,也会给几个酒钱。张老汉喜欢喝酒,而且是天天喝、顿顿喝,可是从来没醉过。在喝酒上确实让儿女们放心。人都说张老汉有钱,要不能天天鸡鸭鱼肉就着小酒嘛!当了那么多年木匠,手里多少得有“两个”。可他逢人就说自己没钱,过得很艰辛。

张老汉的儿子、儿媳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两口子经常是打打闹闹。儿媳嫌儿子就守着这个穷地方,不出去挣钱。看见别家的男人都出去打工,回来时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气就不打一处来。儿子总是对老婆说:“爹虽不和咱一起过,可我在跟前也有个照应啊,年纪大了,就我一个儿子。我怕有点儿什么急事你应付不来。”“那就把你爹一块带走。”对于老婆的泼辣、蛮横,儿子多选择的是沉默不语。

最近儿子听说现在跑运输很赚钱,可犯愁没钱买车。他知道张老汉有钱,可是自己爹啥样他知道,有了名的“铁公鸡”对谁都是一毛不拔、一视同仁。行不行也得去试试。儿子有天去找张老汉借钱,说是要买车干运输,利润很大,不出意外一年就能回本。张老汉犯了难,自己手头确实有点儿钱,可这钱是有事要用的。在想想儿子那日子过的三天一大仗、两天一小吵,看着也心烦,谁让是自己儿子呢?儿子好了,当爹的也就省心了。经过向别人打听跑运输的可否和也看到了村里不少人在干运输,张老汉心里有了点儿底。他把钱交到儿子手里说:“年底一定要还我,我有急用。”儿子狐疑地看着他问:“您能有什么急事?”张老汉答:“这你就别管了。”

儿子看着手里的5万块钱心想:还真有钱!

头两个月儿子的生意很好,雇车的也很多,张老汉看着心也乐,心想儿子还我这钱也不能费什么劲儿。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儿子过度疲劳驾驶,在一次出长途的时候,开着车竟然睡着了,掉进了路旁20多米的深沟。交警赶到后确认已车毁人亡。张老汉听到消息后身子一晃瘫坐在了地上,眼泪是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乡亲们都投来了同情的目光。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真让人心酸。这时,张老汉像被人拽了一下似地扑腾站了起来,直奔儿子家。一进屋发现儿媳和孙子都不知了去向,屋里是一片狼藉。看着衣柜里只剩下儿子穿过的几件旧衣服,当时明白了,儿媳带着孙子走了。

过后的几天邻居们时常会看见张老汉蹲在儿子房门口哭。忙上前安慰道:“张老伯,节哀顺变吧,人死不能复生,以后有什么事就和大家伙说,乡里乡亲的这么多年,大家不会看你笑话的。”张老汉抹了一把眼泪鼻涕说:“你们知道个啥,他买车的钱是我给出了,现在人车都没了,儿媳妇也跑了,谁还我钱啊!我还等着那钱去相老伴儿哪!”呜呜呜

众人凝视了张老汉好一阵,都无语地悄悄散去了。

『肆』 鲁迅刻苦读书的故事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

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

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4)鲁迅看书的故事500字扩展阅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伍』 关于鲁迅的读书故事200以上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陆』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内三味书屋”前,容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柒』 鲁迅爱书的故事

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爱买书)、(爱读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爱书如命),尊重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

『捌』 鲁迅爱书的故事

在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里,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自己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而造成损害。成年以后,鲁迅先生读书十分刻苦认真,他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批修书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

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先生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保存完好,没有一册出现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发现书上有丁破边卷角等情况,是会不高兴的。

对于那些不爱护书籍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污损的书再转回来。鲁迅先生还时常把一些好书主动赠送给那些需要用书的人。每当把书寄出去时,他都要亲自仔细地把书包扎好。这种花在包书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8)鲁迅看书的故事500字扩展阅读

《鲁迅爱书》这篇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先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幼时的鲁迅,十分爱护书,看书前总会把手洗干净,小心翼翼地捧着书,破散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

成年以后,鲁迅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乐趣和事业,鲁迅珍藏的书没有污损、的情况,他乐意把书借给别人,鲁迅还主动把书送给友人、

鲁迅藏书有个特点,就是他并不买原本,但他懂版本,总是能买到版本最好的影印本。影印本跟原本没有区别,这样既省了钱,还能进行研究。

1949年院校改革后分系,鲁迅研究被放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而鲁迅的藏书大部分是古籍,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研究古籍的人不研究鲁迅,研究鲁迅的人不研究古籍,这导致他的藏书放了几十年都没人研究。

『玖』 鲁迅读书的故事400字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liuxue86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拾』 鲁迅看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二十世纪中外学术界关於孟子学的研究,可以大别为两种研究进路:一是哲学/观念史的进路,一是历史学/思想史的进路。我们依序讨论这两种研究进路及其方法论问题。

第一种研究进路将《孟子》视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无关的哲学文献,并有意无意间假定孟子思想体系内各个观念或概念具有某种自主性,在这个假设上解剖孟子学中的重要概念。采取这种研究进路的学者,都是哲学家或以概念分析为主的思想史家。1930年代的李查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14]战后港台新儒家唐君毅(1908-1978)、徐复观(1902-1982)、牟宗三(1905-1995),[15]以及李明辉、[16] 信广来等人,[17] 均采取这种研究进路,可称为「内在研究进路」。

第二种研究进路常将孟子及其思想放在历史或文化史脉络中加以考虑,尤其注意分析孟子学在思想史中之浮沉变化,这种研究进路勉强可以称为「外在研究法」,所注重的是在历史文化脉络中解读孟子学的内涵。徐复观、[21]近藤正则[22] 和黄俊杰[23]接近於这种研究进路。

大陆出版之孟子研究书目(1990-2006)

丁冠之编:《孟子研究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山东邹城市孟子学术研究会编:《孟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王生平:《旷世大儒:孟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王成儒:《孟子之谜》(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王其俊:《亚圣智慧——孟子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王其俊:《孟子解读》(济南:泰山出版社,2004)。

王轩编:《孟子家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王泽宣:《孟子的论辩艺术》(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

王耀辉:《孟子正道》(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弗朗索瓦(Francois Jullien,)著,宋刚译:《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曲春礼:《孟子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安乐哲(Roger T Ames)编,梁溪译:《孟子心性之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何晓明:《亚圣思辨录:孟子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李中民:《孟子:儒家的灵魂》(渖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李文永著,宣德五等译:《论语、孟子和行政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李幼蒸:《仁学解释学:孔孟伦理学结构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李振纲:《孟子的智慧》(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杜敏:《赵岐、朱熹《孟子》注释传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周天玮:《法治理想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91)。

南怀瑾:《孟子旁通》(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

查昌国:《孟子与《孟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唐志龙编:《内圣外王:孟子谋略纵横》(北京:蓝天出版社,1997)。

孙英、尚玉恒:《儒家二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徐洪兴:《孟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高专诚:《孟子通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张茂泽、郑熊:《孔孟学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张铁民:《人世大关怀:孟子今读》(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曹尧德:《孟子传》(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曹尧德:《乐山仁者:孟子的故事》(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焦国成、龚群主编:《儒门亚圣:孟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贺荣一:《孟子之王道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黄绳:《从文学的角度看《孟子》》(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杨大膺:《孟子学说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92)。

杨国荣:《孟子评传:走向内圣之境》(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杨国荣:《重回战国:孟子新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董洪利、王丽萍:《亚圣的理想:孟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1992)。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邹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孟子家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赵昌平:《孟子:匡世的真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刘执中:《孟子思想体系:孟子精义选粹》(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刘培桂:《孟子与孟子故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刘鄂培:《孟子大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刘慧宇:《战国思想家孟子》(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黎孟德编:《四书感悟:孟子》(成都:巴蜀书社,2005)。

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谭承耕:《论语孟子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兰陵:《孔孟学说之精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孟子注疏》是见于著录的北宋第一部《孟子》

注本《孟子注疏》亦署为《孟子正义》,与清代焦

循的《孟子正义》同名异实,是宋代著名经学家孙

为赵岐注所作的疏

http://chinamengzinet/中国孟子网

在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里,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自己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而造成损害。成年以后,鲁迅先生读书十分刻苦认真,他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批修书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

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先生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保存完好,没有一册出现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发现书上有丁破边卷角等情况,是会不高兴的。

对于那些不爱护书籍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污损的书再转回来。鲁迅先生还时常把一些好书主动赠送给那些需要用书的人。每当把书寄出去时,他都要亲自仔细地把书包扎好。这种花在包书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扩展资料

《鲁迅爱书》这篇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先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幼时的鲁迅,十分爱护书,看书前总会把手洗干净,小心翼翼地捧着书,破散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

成年以后,鲁迅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乐趣和事业,鲁迅珍藏的书没有污损、的情况,他乐意把书借给别人,鲁迅还主动把书送给友人、

鲁迅藏书有个特点,就是他并不买原本,但他懂版本,总是能买到版本最好的影印本。影印本跟原本没有区别,这样既省了钱,还能进行研究。

1949年院校改革后分系,鲁迅研究被放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而鲁迅的藏书大部分是古籍,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研究古籍的人不研究鲁迅,研究鲁迅的人不研究古籍,这导致他的藏书放了几十年都没人研究。

人民网--爱书,所以藏书

--鲁迅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

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小的时候,上正规的学校成了“副业”,我自己还有一个很大很广的阅读范围。我有两个基本的知识基础,第一个是中文基础,写作的基础。家里从小就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写散文。我是跟父亲、跟家里的老师学习的。年龄很小时,我就懂得怎样把文章写得舒畅些、雅一点,也知道该用哪种文体写哪类文章。这一点在今天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很多大学中文系都没有这种训练,但我是很小就经过了这样的训练。这是一个基础条件。第二个是不受限制地读书,广泛积累的基础。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因此,中国书的基本种类,我老早就了解了。对历史更是早就烂熟于胸。我早年念《史记》,背《史记》,有好几篇我今天还能背出来,像《秦始皇本纪》那么长,我当年也是背的。《资治通鉴》,因为年龄太小还看不懂,我就看《纲鉴》。整个中国历史的编年,我都能够知道,先后不会搞乱,这个史学基础,我很早就打实了。

饶公说,还有个义理的问题。中国人常讲的义理,就是基本的思想逻辑和它的演变的轨辙,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后我会“唤”出来用于做各方面的学问。

几十年中,谁对您做学问的影响最大呢?饶公不假思索地说:“一位印度人。他是一个律师,一个大大的学者。印度话的‘大’是‘马哈’,他是‘马哈马哈’学者。他写了两套书,其中一套是印度的文化史。不像一般的文化史只是罗列事情,他把每个概念都穷追到底,追到源头,给人非常透彻的感觉,不是浅尝辄止、半通不通。几十年前,我见他时,他已经90岁了。他的治学精神和方法,令我震动,以后我也是这样‘朔源’不已,然后再‘缘流’而下。”

求“阙”穷追 甘以有限探无涯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对不求甚解,饶公一向非常反感,他忿忿地说:有些事真让人不可想象、不可理解!比如,中国人接受印度的文化,倘若以佛教传入为起点,有两千来年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有关印度最基本文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文法专着的中文全译本!德文、日文的都有,就是没有中文的。这是为什么呢?研究印度,连起码的工具都没有,怎么可能“深山探宝”呢?饶公在《梵学集》里专门对这一历史性缺失问题做了研究和论述,认为与玄奘对该书作者巴尼尼的偏见有关,而唐以后,人们就因为玄奘骂过巴尼尼,连他的著作也不愿碰了。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汉武帝独尊儒术前,经学指的是百家学说,经学家就是擅长这些的学问人,独尊儒术后经学就开始特指儒学。一般的经学家就是学问人,主要做授徒育人,臧否人物,研究古籍,或者向当政者游说自己的治国理论,著名的经学家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门生遍天下,对社会一些政治走向和文化习俗有很大影响,而不著名的经学家一般是作为当权者的门客或者游学正长见识,那时候的读书人稀缺,一般读书人只要稍有头脑,就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普遍尊敬甚至敬畏读书人,后来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只有远近闻名的鸿儒才能自称经学大师了,而鸿儒必定有门生是在朝为官的,这种经学家就是专心做学问或者游戏山水田园,或者品论事实,谈古论今,我觉得除了真的实际育人做学问的经学家,其他的都是空谈为主的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